先锋引领脱贫攻坚

2022-07-20

第一篇:先锋引领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之一突出科技引领决胜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之一

突出科技引领

决胜脱贫攻坚 ——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先进事迹材料

市科技局坚决贯彻国家、省、市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指示,以《中共哈尔滨市委、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关于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为指导,主动作为,克服困难,依靠科技创新,助力精准扶贫,率领贫困村打好脱贫攻坚战,提前一年实现脱贫摘帽,驻村工作队被方正县评为 2019 年扶贫领域帮扶典型。

一、强意识,全面提高政治站位 打赢脱贫攻坚战,作为全局一项政治任务来抓。一是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新指示精神,严格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的新部署新要求,把全体干部思想统一到坚决贯彻落实好脱贫工作部署上来。二是局党组定期召开驻村扶贫工作专题会议,听取工作汇报,研究帮扶思路,到定点帮扶村进行实地调研和走访慰问,帮助协调解决扶贫工作难题,为驻村工作队提供坚强组织保障。三是建立了优先选拔任用扶贫干部选人用人新机制,做到干部晋升上优先、工作上支持、待遇上倾斜。我局原驻村工作队队长经市委提拔为副局级领导干部另有重用的情况下,局党组优先提拔任用了 1 名副处级领导岗位担任驻

村工作队队长,同时选派了 2 名优秀年轻干部驻村工作队队员,保障了脱贫攻坚工作的精兵强将。

二、抓党建,提升驻村党支部战斗力 脱贫要致富,先看党支部。科技局帮扶的方正县大罗密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虽然该村有中共党员 57 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较弱,村党支部在 2015 年被方正县委组织部定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我们将加强大罗密村党支部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第一政治任务。一是认真指导村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选派优秀年轻驻村队长担任村第一书记,坚持落实好“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党支部会议,坚持两学一做常态化,每月开展一次党员活动,每月党员集中学习两次微党课,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二是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教育学习活动,在思想意识、担当作为、服务群众、廉洁自律、作用发挥等方面的不足,列出问题清单,制定整改措施,并一项一项整改到位。三是为了切实增强党员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先后组织开展了到尚志长营村参观学习、迎七一党日等活动,更加坚定了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的责任和使命。2018 年 10 月,大罗密村党支部摘掉了软弱涣散党组织的“帽子”。几年来,积极培养发展党员、积极分子 6 名,村级后备干部 2 名,持续为村基层党组织输送了“新鲜血液”。

三、解难题,为帮扶村摆脱“思想贫困” 扶贫先扶志,摆脱思想贫困,有效激发大罗密村群众的内生动力。一是驻村工作队先期筹措资金 1 万余元,在大罗密村

创建了“以换代捐”模式的“爱心超市”。对贫困户完成脱贫任务或积极参与村集体组织公益活动后,按照积分兑换“爱心超市”内生活日用品,截至目前已有 30 余名贫困群众获得奖励,使贫困户主动脱贫意识不断增强。二是利用科技资源积极开展科普文娱活动。三年来通过庆十一文艺汇演、扶贫扶志照片回顾展、党员端午节包粽子等 10 余场(次)的扶贫扶志活动,为帮扶村群众送去“精神食粮”。三是帮助驻村解决基本民生。经局党组精心研究组织,累计筹集捐赠药品等物资 4 万余元、慰问金 1 万余元,解决了修缮倒塌大棚、医院就诊等百姓实际困难百余件次,帮助销售农副产品价值 1 万余元。筹措资金,组织哈市科技企业,在方正县率先为驻村安装了无线广播系统,实现了全村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屯屯快速通”,保障了强有力的舆论引导。

四、授扶智,提升群众自身脱贫能力 找准扶智着力点,保证贫困户收入稳步增长。一是为进一步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在大罗密村筹建了科普文化书屋,结合美丽乡村、德礼方正建设活动,投资 7 万元,在村中心屯“德礼之家综合活动室”辟建了“科普书屋”,筹集图书 5000 余册,涵盖政治、经济、法律、农林水科技等各个领域,已成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知识角”、“智力库”。二是开展技能培训学习活动,协调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农科院、黑龙江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专家为帮扶村种养殖农户开展食用菌栽培、菜豆种植、玉米新品种推广、万寿菊特色种植等现场培训 4 场,

为贫困群众提升自我发展能力提供技术支持。三是积极引导科普进农村校园,2019 年举办“科普大篷车进校园”活动,为方正县大罗密镇学校 240 多名中、小学生送去科普现场体验,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科学、探索未来的兴趣,为贫困地区学生开启了科学探索之门。累计组织开展小学生爱眼科普知识讲座、高校师生进校园开展新模式教学等 4 场科普教学活动,捐赠文教用品、体育器材近 8000 余元、科普图书 500 余册,为提高帮扶村少年儿童素质教育水平添砖加瓦。

五、谋项目,拓宽贫困户增收渠道 科学谋划扶贫产业项目,做到“因材施教”,实现脱贫致富效益最大化。一是局党组结合驻村实际,科学谋划了“千头生猪绿色生态养殖”项目。经调动优势资源,集成低能耗装配式建筑节能材料、动物饲养专用新风技术、被动式窗技术、碳纤维采暖技术、木醋液粪尿无味无害化处理技术应用示范,实现在猪舍建造和养殖过程中减少燃煤污染,新型通风保暖,粪尿无味无害化处理,为精准扶贫、北方高寒地区规模化养猪,创新推出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养殖模式。目前投入使用的猪舍粪尿处理设施,处理后的粪便可免费还田,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变废为宝,使驻村养殖场周边 70 余户农民从中受益,实现了发展循环经济。今年初与谷实农牧集团签订了生猪养殖合作协议,近千头生猪已入栏,猪肥硕长势良好,近期将出栏,可为驻村贫困户可持续增收提供了重要保障。二是谋划了容易上手的“优质菜豆种植”庭院经济项目。为解决当地

贫困户土地少,老弱病残多,无法远地劳作的困难,利用贫困户庭院各种植菜豆,聘请黑龙江大学农作物专家冯国军教授入户指导及全程进行跟踪服务。菜豆种植项目 150 余亩,90 余户贫困户进行种植,户收益多达 2000 元。通过庭院种植菜豆产业项目,调动了贫困户积极性,增加了贫困户的脱贫信心,激发了贫困户发展生产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三是谋划了“茖葱种植”特色种植项目。利用大罗密村林地资源丰富,气候凉爽湿润特点,谋划了高附加值的“茖葱种植”项目,聘请中科院东北地理所林下经济专家赵恒田研究员进行栽培示范和指导。该项目一期示范种植面积 15 亩,建设种苗试验大棚 3 栋,种植野生商品茖葱苗 40 万株。已育苗两年的茖葱生长各项指标均正常,下一步协调中科院专家免费向有种植意愿的贫困户及当地农户提供葱苗,推动扩大种植面积,该项目有望成为大罗密村脱贫重要特色产业。

六、推示范,以科技成果转化促增收 为防止脱贫户返贫,以优化帮扶村农业产业结构为突破口,以贫困户为重点,顶层设计谋划到户增产项目,提效益、促增收。一是设计推广了“高产玉米品种种植示范”。选用省农科院培育的“北斗 309”高产玉米品种示范种植,该品种较普通玉米品种增产 7%左右,亩收入可达 1000 元以上,今年已由 10户贫困户,示范种植面积 30 余亩,秋收可见成效。二是设计推广了“万寿菊种植示范”。选用哈尔滨希碧迪医药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的“万寿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该作物经济效益每亩收

益 1000 元以上,今年在驻村贫困户已种植示范面积 10 亩。三是设计推广了“水稻种植新技术示范”。为改变传统水稻种植模式,选用哈尔滨农科院农机所研发的“水田高速覆膜插秧技术”示范种植水稻,该技术除草率达 95%、节水 30%、可增产 5%~15%、可降低 50%人工成本,亩产绿色有机水稻收益可提高近200 元,今年驻村贫困户已示范种植面积近 1400 平方米。通过推广示范,点面结合,增强信心,用科技提高精准致富,用帮扶实现持续增收。

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之二

党建引领

产业富民

文化固本 助推精准扶贫落地生根 ——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驻村工作队先进事迹材料

哈尔滨市自然资源和规局驻通河县通河镇桦树村工作队自 2015 年驻村以来,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富民、文化固本、议行分离”为主线,创新驻村帮扶工作,使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村民素质不断提升,获得感明显增强。近几年,桦树村先后获得全国生态文化村、省级文明村、市级文明村标兵、市“七进七促”示范村、市“美丽乡村.美丽庭院”创建活动示范村等荣誉称号。2019 年,入选中国最美村镇评选,2020 年,入选首批全国村级“乡风文明建设”优秀典型案例.美国探索频道专门到桦树村拍摄记录片《华人新福年》。张庆伟、陆昊、张效廉、贾玉梅、王兆力、孙喆、赵铭等省市领导先后到桦树村调研驻村帮扶工作。

驻村工作队的先进事迹也先后被黑龙江省电视台“画龙点睛”栏目、农业频道,哈尔滨市电视台时代先锋栏目,新浪网黑龙江频道,哈尔滨日报“敢担当善担当有作为干成事”专栏报道。以驻村工作队长王仲明同志真人真事为题材拍摄的《走在扶贫路上》专题片,报中组部参加第十五届全国党员教育电视片观摩交流。工作队队长先后获得省优秀第一书记、市优秀

共产党员、市优秀驻村干部等荣誉称号。

一、坚持党建统领,筑牢发展根基 驻村以来,工作队坚持以党建引领为“纲”,以党建为民为“魂”,抓党建促发展,巩固了党的执政之基,夯实了发展根基。

刚到桦树村,工作队花费大量时间,走遍了桦树村的家家户户,踏遍了全村的角角落落,在深入了解了桦树村的现状后,与村干部一起研究制定了《市国土资源局驻桦树村扶贫工作方案》和《桦树村 2015-2020 年五年发展规划》,提出了以党的建设为统领,以稳定脱贫为目标,带领党员干部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确保群众长期得实惠的工作思路。

工作队从班子建设入手,紧紧扭住班子、队伍和制度建设这一主线,发挥了引领示范作用。认真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生活制度,依托百科新知大讲堂,强化党员学习培训,组织学习党章党规、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技知识和实用技术等,不断提升党员理论水平和能力素质;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修缮了村级活动场所墙面、门窗、屋顶,制作了公示宣传栏、制度牌,协调市国土资源勘测规划院捐助办公桌椅 20 余套、电脑 10 多台,进一步完善便民服务中心,会议室等场所的功能;扎实开展“两诺两争三创建”工作,创建了桦树村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激发了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和党员队伍的生机活力,有效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对村三委成员重新进行了分工,实现了党组织统领精准扶贫工

作,三委班子科学谋划全村经济社会发展,班子成员履职尽责分工负责,形成第一书记主力抓、三委成员齐力管的工作局面,推动村级党组织成为精准扶贫工作落地生效的“主心骨”。

二、强化产业支撑,做实富民强村 通过多次调研,驻村工作队发现桦树村主要作物是水稻和玉米,结构单一,以原字号为主自产自销,制约全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产业化程度低。为打破农民保守意识,工作队长带头和家人商量在村里租了 10 亩水稻田,带头种植有机水稻,当年秋天就卖到了每斤 8 块钱的高价。这让村民们看到了种植有机水稻的好前景,纷纷改种绿色有机水稻。抓住这一契机,工作队长联系请来了江浙一带客商,通过参观、品尝等一系列体验活动,确定水稻种植品种,打造适合南方人口味的清香型大米,现已注册了“冰凌飘香”大米品牌。去年,我县绿色生态大米品鉴会在江苏盐城成功举办,现场定购桦树大米十余万斤。

产业结构的调整,启发了农民思路,激发了农民发展热情。工作队抓住这一契机,创建了全县第一家村级农副产品销售公司,公司成立不到 2 年,已帮助村民销售农副产品 30 余万元,笨鸡蛋、山野菜等供不应求。为了让我们的农副产品也卖上好价钱,促进农民增收,经多方联系引进上海享雷网络公司“米袋网”项目,成为我县第一家线上商城,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市场意识。2017 年,通过争取县扶贫办支持,改造旱地建设黑木耳种植基地,成立了成军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实现贫困户全覆

盖,年均分红 2000 多元。2018 年,在村里开展了“农民家的小菜园变成机关食堂和城里人的小餐盘”活动,引导全村 100余户村民种植有机蔬菜、小辣椒和粘玉米,并签订了供销合同。庭院经济的有效开发,人均增收千元以上。

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桦树村百万袋黑木耳种植基地正在扩建,年纯收益将超过百万元。上海顺灏有机肥厂投资 1.2亿生物亚麻加工项目已经启动,桦树柏兴米业异地扩建已完成规划选址。对于桦树村的未来,工作队规划了美好蓝图:利用桦树村远近闻名的老马家大酱,举办开酱节,打造酱香文化园;利用桦树老金家烧酒和绿色木耳产业,举办以木耳饼、木耳粥、木耳菜为主的山珍养生文化节和藏酒节;借助区位优势,在全村大力推广具有东北特色的农家乐;利用民居改造,打造远看山、近看稻、夜晚听蛙鸣的民宿,为铧子山旅游、岔林河漂流提供农耕体验空间和配套服务;发挥桦树村老年协会品牌效益,以及村庄独有的区位、环境、生态、人文优势,打造功能完备的综合社会康养中心,推动桦树村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三、厚植文明沃土,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各项产业的带动,农民的钱包鼓了,但驻村工作队发现村民小富即安的小农意识并未改变。他深知只有精神上的彻底脱贫,才能保证村民的富裕之路走得顺畅而持久。

借助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东风,驻村工作队长积极向市土地整理中心争取了土地整理项目,改修农田路 8000 延长米,向县新农村办争取,新增水泥路面拓宽 7000 多平方米,

改厕项目 180 余户,争取旧房翻新项目,为全村房子涂刷墙面,翻新围栏;组织群众对全村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大会战,清除村内柴草垛 100 多个,垃圾点 30 余处;建立了《村规民约》,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对全村 8 个主干道分组包干,宣传、动员和监督村民门前三包;带领党员干部群众植树造林,鼓励农户在房前屋后、庭院内外,植树种花,协调帮扶单位、社会企业、爱心人士到村开展植树扶贫活动,近三年来,共种植了桦树、云杉、樱桃树 8000 余株,多年生草木花卉 20000 余株,打造景观小品 10 多处。现在的桦树村已是春有花、夏有凉、秋有果、冬有雪的“美丽乡村”,成为城里人休闲赏景、果蔬采摘、亲子教育的理想去处。

在此基础上,王仲明定位打造传统文化“仁孝”主题村, 购置了 LED 显示屏,循环播放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宣传片;修建了百善图、仁孝长廊等文化景观,村内道路两旁设置文化宣传展示图板、标语百余处,打造二十四孝文化街,仁孝大门、百善图、仁孝精神堡垒、仁孝长廊以及以儒家五常为脉络形成的桦树村村训石等人文景观及标志性建筑,成立了村民德孝义工团,分片包干义务打扫、维护村内环境卫生;成立了“村仁孝爱心基金”,用以帮扶极度贫困家庭和孤寡老人;协调社会力量将老村部改造为老年活动中心,100 多位老人每天都在那跳舞唱歌,老有所乐。村里年轻人也积极响应婚事新办号召,不要豪华车队、高额彩礼,而是选择以锣鼓、花轿相伴,传统氛围浓郁的中式婚礼。

依托百科新知大讲堂载体,把桦树讲堂作为群众性宣讲阵地,将每年的 9 月 12 日定为桦树村仁孝节,在全村范围内开展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组织进行好儿女、好婆媳、好夫妻、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2017 年婚事新办工作典型在全市做经验交流。近年来,桦树村先后成功举办仁孝节和丰收节等活动,承办了全市美丽乡村现场会、全市环境卫生现场会、全市人居环境和春耕现场会、全省精神文明助推乡村振兴现场会、全省帮扶责任人片区观摩现场会。被县文化协会列入传统文化培训基地,被省委宣传部确定为全省精神文明培训基地,被国家评为全国生态文化村。

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之三

发扬连续作战精神 实现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哈尔滨市双城区永胜镇先进事迹材料

自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双城区永胜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核心内容和总体要求,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区精准扶贫会议精神,把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在精准识别上有新进展,在方式方法上有新思路,在档案整理上有新起色,在精准脱贫上有新成效,在基础设施上有新变化,取得了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

一、精准识别严把关 精准识别是扶贫工作精准管理、精准施策、精准退出的前提和基础,永胜镇始终坚持将精准识别工作放在第一位,提出了进村帮忙(帮村上把关,帮贫困户把脉)、入户上炕(吃派饭、住农家)、算帐上墙(宣传单、调查表、工作对象合影)的具体安排,在 7 天内,永胜镇完成了 56 户贫困户的识别,镇政府派出工作组进村帮忙、入户上炕,共发放了 5000 余份宣传单,填写了 4000 余份调查表。确保贫困户识别精准,不落一户一人。

就严格“标准”镇政府提出要把好四个精准关。一是精准知晓关,二是精准识别关,三是精准存档关,四是精准施策关。

并在精准识别中提出了“1+2+3+11+N”的核算方法和应进必进,应退必退,可进可退必进。有标依标,无标依民及原点起步,年度核算、中性评估理性认定的操作办法。在精准知晓中提出了“村民知扶贫事、贫困户知帮扶人、帮扶人知政策、相关人知措施”的要求。并要求镇干部有政治意识,不能跑偏;有工匠意识,不能跑粗;有担当精神,不能推脱。全镇共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贫困户 56 户 127 人。

二、精准帮扶助脱贫 2017 年 6 月 10 日,区政府三支扶贫工作队进驻我镇,学习了我镇扶贫攻坚情况和当前精准识别、精准知晓、精准留痕的具体举措,观看了扶贫攻坚档案和展板,完成了对接领标入村任务。

工作队采取集中或分散等多种形式,对贫困户进行贫困政策的讲解和宣传,集中讲解 10 余次,入户宣传 400 余次,将每次新出台的政策都准确无误的传达给贫困户;深入调查全镇贫困户基本情况和建档立卡相关工作,召开两委干部座谈会 20 余次,深入乡村角落、田间地头,走村串户、倾心交谈,与镇党委共同建立精准扶贫的基础资料。

三、精准管理规范化 建立永胜镇 56 个贫困户的扶贫档案,包括镇档案、村档案、户档案。2019 年又按区委要求建立了三部分档案:责任落实篇、政策落实篇、工作落实篇。

村档案分为四部分,一是精准识别档案:包括扶贫对象申

请书、贫困户信息采集表、贫困户纳入告知书;二是精准管理档案:包括年度脱贫计划、脱贫攻坚规划、相关文件等;三是精准施策档案:包括健康扶贫、房屋鉴定报告、水质检测报告等 11 条;四是精准退出档案:包括动态管理信息对照表、贫困户脱贫措施信息采集表、脱贫户脱贫告知书等。通过对内容的分门别类,使贫困户的档案更易管理,实现档案的规范化。

四、党建扶贫重引领 永胜镇于 2017 年 6 月新建了一处党史馆,共投入建设资金 20 多万元。将党建文化融入到群众日常生活中,不仅给百姓开发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也给百姓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色彩。整个展馆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春水之地金源古韵无尽乡愁;第二部分文创小镇开启强党建新征程;第三部分不忘初心继承革命优良传统;第四部分党组引领牢固树立起群众观;第五部分两学一做时刻向党中央看齐;第六部分砥砺前行,撸起袖子加油干。言之无文,行之不远。帮筑馆布展采撷我镇革命传统,知人论事推进两学一做扶贫攻坚,文创小镇建设为我美好家园平添了一份精神文化遗产。革命史馆可以唤起党员干部群众对红色文化历史的追忆,进一步激励人们牢记使命、奋勇前行,为顺利实现脱贫摘帽提供精神支柱。截止到 2019年末,党史馆已接纳参观人员 500 余人次。

五、爱心超市重扶志 永胜镇扶贫爱心超市在双城区委办、扶贫办、民政局、建设银行双城支行及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帮助下,投入

建设资金 5 万余元,于 2019 年 6 月 26 日开始筹建,并于 7 月15 日试运营,商品由各扶贫单位、红十字会及社会爱心组织提供,贫困户只需通过参加公益劳动获得积分来换取相应米面油等食品和盆碗纸等日常商品。爱心超市的创办是永胜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先扶志、扶贫先扶智”的重要指示要求,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秉承“积分改变习惯、劳动改变生活”的理念,改变过去送钱送物的救济式扶贫,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丢掉“等、靠、要”思想,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的信心和动力。借助扶贫爱心超市这个平台,更好的发挥利民惠民和扶贫济困的作用。截止到现在已有 40 人次兑换 18045 分。

六、精准脱贫显成效 2019 年,在召开的脱贫退出及动态调整动员大会上,镇党委对扶贫工作进行了重点强调。对脱贫退出工作要求坚持标准严把程序关,结合“一收入”“二不愁”“三保障”坚持民主评议,退出结果公示公告,让群众参与评价,做到全程透明。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脱贫结果真实可信,如期保质保量完成脱贫退出及动态调整工作,56 户 127 人提前一年全部实现脱贫退出。

永胜镇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抓好落实。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以镇党委为领导的扶贫工作小组,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为精准扶贫工作的进一步取得成效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二要专题研究,制定方案。及时召开党委会议,专题研究部署

精准扶贫工作,结合我镇实际,指定专项工作方案,从工作目标、实施步骤、工作进度等方面进一步保障扶贫工作有成果、有成效。三要推陈出新,发挥政策优势。加大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创新扶贫开发模式,提高贫困农民劳务技能,切实增加群众收入,开展产业扶贫贴息贷款工作,带动贫困户就业脱贫,扎实搞好定点扶贫,深入持久开展社会帮扶,全面完成全镇 56户 126 人脱贫成果巩固任务,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落一户不落一人。

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之四

精准定位抓统筹

勇于创新促攻坚 ——齐齐哈尔市扶贫开发工作办公室先进事迹材料

齐齐哈尔市地处东北松嫩平原,是黑龙江省重点贫困地区,10 个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中有 6 个县是大兴安岭南麓特困片区县,有 3 个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约占全省的1/3。近年来,齐齐哈尔市扶贫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精准严实工作要求,全力推动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和工作落实,以超常规力度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截至目前,全市 8个贫困县顺利脱贫摘帽,447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人口由“回头看”后 19.82 万人,降至 2019 年底的 2793 人,贫困发生率由 5.81%下降到 0.08%,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齐齐哈尔市 2017—2019 年连续 3 年被省委、省政府评定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 A 等次,市扶贫办连续 3 年在全市年度目标考评中被评选为标兵单位。

一、精准定位,在履职尽责中创造佳绩 全体干部树牢“四个意识”、强化“两个维护”,不断增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切实找准工作定位,发挥好牵头抓总、参谋指导、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全市脱贫攻坚工作

持续向好,形成了决战决胜的定势和胜势。

一是明思路,当好参谋助手。科学调整完善《2017—2020 年脱贫退出滚动计划》,代市委、市政府起草《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意见》《齐齐哈尔市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及配套支持计划,形成完整的脱贫攻坚政策体系。

二是抓统筹,实现一体推进。完善市扶贫办领导联系县区制度,做好政策和业务指导,及时全面掌握各县区工作动态;加强与“两不愁三保障”等重点行业部门沟通联络和信息共享,统筹推进行业政策措施落地见效。

三是强指导,提升工作水平。2016 年以来,累计承办全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议以及相关工作推进会、调度会、现场会等 50 余次,印发指导性文件 14 份、编印《文件汇编》《政策摘要》《数据手册》等资料 20 余类 300 余册(本、份),开展驻村帮扶、项目管理、数据信息、脱贫退出、问题整改等业务培训 15 期次,有效指导各项工作落实。

四是严督查,推动工作落实。制定《脱贫攻坚工作指标考评实施细则》,采取“四不两直”督查方式,深入基层查实情、督落实。2016 年以来组织实施综合性督查 4次、专项督查或暗访 50 余次,下发督办单 50 余份,倒逼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二、聚焦主业,在苦干实干中争创一流 全体干部持续发扬“特别顾大局、特别敢担当、特别重协作、特别能吃苦、特别讲奉献”的脱贫攻坚精神,舍小家、顾大家,夜以继日、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的苦干实干、忘我工

作。在工作中探索出了精准识别、精准退出、深度攻坚等经验做法,得到中省肯定。

一是坚持精准识别。编发《扶贫对象识别工作手册》,坚持 24 小时点对点答疑解惑,指导县(市)区对全市 1201 个行政村 340 万农村人口进行精确复核;锁定建档立卡贫困对象 9.22 万户 19.82 万人,确保了扶持对象精准。全省脱贫攻坚精准管理现场会在齐齐哈尔市泰来县召开。

二是严把退出质量。制定《贫困退出工作流程》《贫困退出市级初审方案》等指导性文件,确保各个环节稳步推进、规范严谨。2016 年以来,全市脱贫退出 18.48 万贫困人口、退出 447 个贫困村,8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尤其是在 2017 年,全省 5 个首批退出县,我市占 2 个,市扶贫办在全省率先制定市级初审方案,形成初审报告,为其他地市提供样板。

三是破题深度贫困。研究制定了《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根据深度贫困地区所困所需,在财政资金、金融扶贫、产业扶贫、社会帮扶、用地支持、人才支持六个方面,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特别是落实好总书记“坚持社会动员,凝聚各方力量”的指示,深入开展深度贫困村结对帮扶行动,市级增派 20 支驻村工作队,组织用好 75 家帮扶企业和各民主党派的优势特点,在资金、技术、人才、产业、信息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到位帮扶资金 609 万元,投放贷款 4007 万元,实施项目 27 个,实实在在解决一批具体问题,帮扶贫困村真正走出脱贫之路。我市深度攻坚的举措在新华社网站刊发报道。

三、勇于创新,在攻坚克难中开辟新径

市扶贫办在脱贫攻坚实践中,高度关注工作中重点和难点问题,大胆创新,勇于实践,用体制机制解难题、辟新径,在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孝心养老扶贫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得到中省肯定推广。

一是探索产业扶贫七种模式促增收。经过深入调研,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总结出集体经济、金融扶持、电商扶贫、新兴经营主体带动、帮扶带动、创业就业、小院经济等七种产业扶贫新路径,下发了推广七种产业扶贫模式的意见,指导各地发展符合实际、易复制、效果好的扶贫产业,为贫困地区摆脱困境探索了有效方法模式。大兴安岭南麓特困片区产业扶贫现场会在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召开。截止目前,全市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 8.93 万户,产业扶贫覆盖率达到100%,带动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 1650 元,60%以上贫困户达到多层覆盖。

二是开办扶贫车间带动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齐齐哈尔市为解决因就学、就医、身体残疾等无法外出务工就业贫困劳动力就业增收问题,鼓励支持各地加大扶贫车间建设力度。泰来县扶持各乡镇把汽车坐垫编织等扶贫车间建立在村屯,依托县里引进的龙头企业带动,让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全县已建立 27 个扶贫车间,带动 1200 余人就业增收,其中贫困群众 200 余人。富裕县依托芦苇资源优势,采取合作社集中扒皮,农户在家分散编织,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销售的模式进行。2019 年发展芦苇编织户 1980 户,其中贫困户 450户,户均增收 8000 元。全市共建设扶贫车间 139 个,带动劳动力 3209 人,其中贫困劳动力 1119 人。

三是创办扶贫商城推

动消费扶贫促增收。为推动消费扶贫更加规范、便捷、高效,市扶贫办组织创建了“鹤城扶贫网络商城”,建立 10 个县(市)区的扶贫产品展馆,商城已对接 10 个县(市)区 29 家涉农、涉贫企业(合作社),已有 11 类、170 种扶贫产品上架。同时积极动员机关、学校、医院、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市民广泛参与,助力脱贫攻坚。印发《消费扶贫实施方案》,采取 “系统对接承销、龙头企业带销、宣传推介展销、商场超市直销、单位结对订销、帮扶干部助销”六种消费扶贫新模式,建立农产品产销对接合作机制。全市 742 家单位、2.67 万人参与消费扶贫,辐射带动贫困人口 5.46 万人。2018 年,全省电商扶贫现场会在齐齐哈尔市召开。

四是创新孝心养老扶贫新机制。在全省率先启动孝心养老扶贫工作,印发了《孝心养老扶贫工作指导意见》,将农村年满 60 周岁以上老人全部纳入孝心养老扶贫范围,以村为单位,设立孝心养老公益金,并按照“一缴纳、三补贴”方式筹集孝心养老公益金,各地根据本地财力实际,自行确定奖补比例和奖补限额,原则上按照每户赡养费总额的10%—20%比例对老人进行整户补贴,并实行限额管理。这一创新举措,有效改善农村老人生活状况差、子女赡养不到位、自身无力脱贫等问题。目前,全市已有 5.82 万农户子女缴纳养老金 8307 万元,补助资金 677 万元,户均增收 1540 元。

五是建立“ 防贫保险” 巩固脱贫成果。在推进脱贫攻坚过程中,市扶贫办把防返贫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指导各县(市)区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采取“社会捐一点,政府出一点”的办法,建

立防返贫基金,委托保险公司进行专业的运营管理。将容易出现致贫、返贫风险的贫困户、非贫低保户、非贫低收入户纳入防贫范围,重点解决因学、因病、因灾支出过大而影响正常家庭生活的问题。

四、奋发有为,在攻坚实战中锤炼队伍 本着“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思想,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战斗作风,着力打造一支拉得出、顶得上、靠得住的扶贫干部队伍。

一是全面加强机关党建。以推进机关党建为平台,大力弘扬“爱岗敬业、勇于奉献、规范高效、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示范带动和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机关干部团结奋进、锐意进取,有序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积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是突出抓好内部管理。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制度执行力度,促使办公室各项工作责任有落实、工作有程序、做事有规范、检查有依据、考评有规则。按照“分工负责、各司其职、有序运转”的要求,明确办公室岗位职责,确保各项流程不断档、不脱节,实行层级管理制度,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有机统一,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运行格局。

三是切实强化队伍建设。把办公室作为培养干部、锻炼干部的“摇篮”,健全学习制度,定期组织办公室人员集中学习、外派学习、外出考察,打造勤学善思的干部队伍;按照“两学一做”“解放思想大讨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切实加强办公室作风建设,

打造作风优良的干部队伍;多压担子,多交任务,多挑大梁,让办公室的同志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提升,打造能征善战的干部队伍。四年来,共选调 18 名干部充实到市扶贫办,增强工作力量;开展干部扶贫培训 15 批 5000 余人次;连续 4 年选派业务骨干参与省际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 2 年选派干部参与全省扶贫专项巡视;将 5 名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的年轻干部提拔为副科级以上干部;向组织推荐提拔县级领导 3 名,有效激发了全办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之五

创新脱贫攻坚项目新载体 履行飞鹤社会责任新担当 ——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先进事迹材料

黑龙江飞鹤乳业有限公司是中国婴幼儿奶粉第一品牌,港交所上市企业。飞鹤乳业在奋力践行伟大中国梦的同时,用“爱与责任”彰显民族乳业的爱国情怀,在扶贫、助学、助医、助教、抗击自然灾害、抗击疫情等方面累计捐赠款物近 5 亿元。在脱贫攻坚上飞鹤乳业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围绕扶贫工作重点,结合帮扶区域特点做文章,从长计议,拓宽扶贫新思路,创新扶贫新载体,搭建扶贫新项目,实现扶贫成效步入新台阶,持续释放扶贫新成果。

一、创新助力贫困县卫生事业,提升百姓健康指数 人常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衡量一个家庭的幸福指数,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是第 1 位,可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全国总贫困人口的 40%!解除病痛还贫困户一个健康的身体,给贫困户一个希望!飞鹤乳业不遗余力!2017 年至2019 年,飞鹤乳业陆续向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克山县、拜泉县、甘南县、龙江县、泰来县、依安县、富裕县、讷河市、吉林省镇赉县、陕西省陇县等共计 11 县(市)捐赠西门子诊疗设备总价值 1.76 亿元人民币,11 个贫困县(市)的诊疗设备的投

入使用让 50 余万人次受益。先进诊疗设备的安装运行,改善了当地及周边县乡村的医疗条件,解决了当地群众大病看病难、诊疗设备落后致诊断不准确等问题。尤其是对捐赠县的贫困户,不仅减轻了贫困户的经济负担,还实现了大病不出门,一家人民医院院长感慨的说,飞鹤乳业的善举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真是雪中送碳啊!

飞鹤乳业并没有满足在扶贫卫生事业上取得的成绩,继续聚焦卫生事业,寻找创新扶贫的切入点,让贫困户切实能感受到希望与温暖。为卫生扶贫扩大战果,也为响应“健康中国”号召。2019 年 9 月 26 日—10 月 1 日,飞鹤乳业投入公益费用 293万元,邀请国内顶级眼科专家,在齐齐哈尔市国家级贫困县龙江县开展“慈善光明行”飞鹤公益活动—龙江站。上到 80 多岁的老大娘,下到 8 岁的小学生,一时间龙江县人民医院前来问诊、求诊的人排成了长队,经过筛选,最终符合条件的 159 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接受上海眼科专家的手术,同时义诊 1466 名眼疾患者,一位受资助的白内障患者复明后眼含热泪的说,16年来我第一次看清了老伴,他再也不用照顾我了,我可以干活挣钱了!感谢共产党,感谢飞鹤乳业!这是 159 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共同的心声!没有伟大的共产党怎能缔造出优秀的民族企业!

飞鹤乳业不仅将为开展“慈善光明行”采购的先进眼科诊疗设备捐赠给龙江县人民医院,还对龙江县中小学生进行爱眼科普教育,并邀请中国志愿医生公益组织发起人凌峰教授为龙江

县医生做心脑血管疾病培训;邀请眼科专家赵培泉教授为龙江县眼科医生做培训和现场手术观摩;还邀请北大陈春花教授开企业管理公益课,为齐齐哈尔市龙江县及周边县的中小村乡镇企业传经送宝,飞鹤乳业不仅在治病救人方面贡献力量,还种下了发展县级卫生事业的决心。

二、智体结合,创新教育扶贫新内容,收获新成果 教育兴国,企业有责,教育扶贫,功在千秋,利在当代。2006 年 6 月飞鹤乳业做为主要捐资人,捐资 300 万元成立了黑龙江乳业有限公司助学基金会(非公募慈善组织),自基金会成立以来对齐齐哈尔市克东县、甘南县、龙江县、吉林省镇赉县等 80 多所学校开展在校贫困生的资助,累计 6000 余人次受益。2017 年至 2020 年,飞鹤乳业助学基金会连续四年在黑龙江省、吉林省、湖南省、河北省、河南省、新疆等地的贫困地区开展飞鹤奶粉助学活动,累计投入总价值 600 余万元奶粉,用于改善上述贫困地区的乡镇中小学幼儿园学生及教师体质状况。

2020 年初分期向云南省丽江民族孤儿学校捐赠总价值68.12 万元的飞鹤奶粉,用于该校学生与教师的营养补充。

少年强则中国强!2018 年 11 月,飞鹤乳业向贫困县泰来县大兴镇政府捐赠 150 万元(分 5 年捐赠每年 30 万元)用于中小学生足球体育教育教学设施、学生足球活动条件的改善。2019 年泰来大兴中心学校学生足球队赴海参崴参与中、日、俄、韩四国少年足球邀请赛,赛出了风格与水平。

飞鹤乳业在教育扶贫还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2019 年11 月,为提升齐齐哈尔市九县七区农村校长、骨干教师的教育素养,增强校长管理和教师课堂教学的能力和水平,飞鹤乳业通过黑龙江省飞鹤慈善基金会组织开展了“飞鹤扶贫助学助教公益活动”。该公益活动计划投入公益费用 2000 万元,先期捐款 500 万元。于 2019 年 11 月 9 日齐齐哈尔市贫困县区农村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培训一期 110 人,赴北京中关村一小,为期15 天的理论与实践培训。12 月 12 日-14 日,邀请中关村一小教育专家,在齐齐哈尔市开展了“飞鹤扶贫助学助教公益活动—京齐小学教育论坛”,来自九县七区贫困农村 300 多名教师参加了语文、数学、外语的课堂实践培训。

通过对齐市贫困县区农村学校校长与骨干教师的轮训,提升农村教育教学水平,让齐齐哈尔市城乡的孩子们,也能享受到北京等一线城市的同等教育条件。

活动开展期间教师发表学习心得“美篇”计 500 余个,近 70名教师经考核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三、扶贫捐款做表率,彰显民族乳企真作为 2018 年在脱贫攻坚道路上,飞鹤乳业主动向社会各界做示范、做表率,并向克东县扶贫基金会捐款 10 万元、甘南县慈善总会捐款 40 万元、向黑龙江省对口支援新疆前方指挥部捐赠 60 万元,同年 7 月,飞鹤乳业做为主要捐资人,捐资 200万元成立了由黑龙江省民政厅直登直管的黑龙江省飞鹤慈善基金会(非公募慈善组织)。飞鹤乳业又向黑龙江省飞鹤慈善

基金会建议向中国光彩事业会捐款 40 万元用于扶贫事业。

2019 年初飞鹤乳业与克东县昌盛乡互助村结成帮扶对子,派工作人员帮助互助村村民销售木耳 5000 余斤。经调研后又于 2019 年 3 月捐资 23 万元为互助村建设文化广场一处;同年初,再派工作人员到齐齐哈尔市克东县润津乡深度贫困村人和村进行扶贫对接,在深入人和村进行了实地勘察,掌握第一手鲜活材料后,向人和村捐款 81 万元,用于改善该村基础设施。

2020 年截止发稿飞鹤乳业通过飞鹤慈善基金会与湖北扶贫基金会达成扶贫捐款 200 万元的意向,用于助力湖北省脱贫攻坚!

同时,飞鹤乳业还发挥产业链效应,带动上下游合作企业联动,持续释放和扩大脱贫攻坚的能量。

四、扶危助困,善行流光 飞鹤乳业不仅在扶贫领域开展公益活动,还积极拓宽慈善范围,让更多人感受飞鹤乳业的大爱!2019 年飞鹤乳业向北京泰济堂中医院捐款 2100 万元,用于妇女产后抑郁症的免费救治以及抑郁症方面医护人员的培养;同年,向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悦成长(亲子阅读项目)捐款 100 万元;向齐齐哈尔市民警救助基金会捐赠 100 万元,用于对齐齐哈尔市因功负伤和牺牲的民警家庭提供帮助;2020 年新年伊始,新冠病毒疫情爆发,武汉告急,全国形势严峻。1 月 26 日,飞鹤乳业在第一时间向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 1 亿元人民币,设立“飞鹤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专项基金”,双方商定专项基金用于疫情告急的湖

北和黑龙江的疫情防控方面,1 亿基金中 3 千万元在基金成立的第 2 天就汇款到武汉,用于火神山医院建设。2020 年 5 月15 日,武汉火神山医院向飞鹤乳业发来感谢信,感谢飞鹤乳业的支持和援助!

剩余的 7 千万元,用于湖北省、黑龙江省各抗疫医疗物资采购和人道资助。这些医疗物资已经陆续抵达黑龙江省,并第一时间投入一线使用;同时启用 2000 万元为包括黑龙江省援鄂医疗队在内的抗击疫情一线工作人员设立人道救助金,为这些在一线奋战的最可爱的人提供风险保障!

2 月 10 日飞鹤乳业又捐赠价值 1 亿元营养食品,用于呵护疫情中的医护人员和孕产妇群体。

其中有 1148 万元营养食品用于慰问黑龙江省医护人员和孕产妈妈,帮助他们提升免疫力和补充营养。

3 月 4 日黑龙江省委对飞鹤乳业在抗击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及复工复产方面做了充分肯定与鼓励,在文件中说,在全国上下共同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期间,飞鹤乳业积极贡献力量、奉献爱心,彰显了“龙江精神”“龙江力量”,展现了龙江企业的风范和担当。希望飞鹤乳业继续坚持做好复工复产“两手抓、两不误”,坚决夺取战“疫”和发展双胜利。

飞鹤乳业的事迹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肯定与嘉奖,先后荣获 2017 年人民企业社会责任奖-年度扶贫奖、2018 年黑龙江省精准扶贫贡献企业、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先进民营企业、2019 年全国劳动奖、第九届中国公益节-2019 年度扶

贫典范奖。

山河万里新气象,人间正道是沧桑!当祖国与人民需要的时候,飞鹤乳业用“爱与责任”彰显了民族乳企的家国情怀与大爱。

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之六

创新生态扶贫举措

决胜精准脱贫攻坚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规划处先进事迹材料

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规划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把定点帮扶的国家级贫困村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宝泉镇富民村作为生态扶贫的实践基地,创新实施谋划一个好思路、扶稳一批好产业、落靠一批好项目、帮建一批民生设施、留下一个好班子的“五个一”传帮带扶贫模式,以“点”带“面”推动全省生态扶贫,同步坚决打好污染防治和精准脱贫两个攻坚战,实现了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相协调、脱贫致富与绿色发展相促进。经过三年帮扶建设,富民村贫困发生率从 2016 年 7.85%下降到 2018 年 1.14%,2019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整村全员退出,贫困户人均收入比 2017 年翻了一番多、达到近 9000 元,今年预计将达 12000 元,基本实现“第一年领着干、第二年帮着干、第三年主动干”的扶贫战略目标,驻村扶贫工作获 2019 年度全省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一、创新组织引领,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统筹推进生态扶贫工作,构建多方联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生态扶贫大格局。

统筹规划谋全篇。联合省扶贫办、发改等 7 个部门制定《黑龙江省生态扶贫工作方案》,明确以贫困人口生态管护员选聘为重点,以建立森林、

草原、湿地等生态资源管护利益联合机制为任务的生态扶贫工作方式、具体办法和保障机制。紧密结合定点扶贫村富民村实际,编制《省林草局驻村扶贫工作规划 2017-2020》,推动扶贫工作精准规划、精准施策、精准管理、精准实施。

全力推进抓落实。指导全省贫困县成立生态扶贫组织机构,建立多部门协作、县乡村分级负责、绩效考核和管理档案等机制,推动生态扶贫齐抓共管。把定点帮扶村富民村作为党建扶贫联系点,每年至少召开 2 次省林草局党组现场办公会,严格落实工作专班推进、精准施策推进、结对共建推进、组织联动推进、领导明责推进、党建联带推进、干部接续推进的“七个推进”措施,实现扶贫工作纵向延伸推进到底。建立选优配强用好驻村扶贫干部使用机制,驻村扶贫干部全部得到提拔,每年遴选年轻干部驻村锻炼 1 月以上,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扶贫干部后备梯队。试点先行闯新路。释放黑龙江西部贫困区生态扶贫质效,把克东县、望奎县列为全省生态扶贫试点县,因地制宜开展林草资源管护、乡镇村屯绿化和产业脱贫致富等工作,走出了贫困地区增绿、贫困人口增收的生态扶贫新路。2018 年望奎县、2019年克东县脱贫摘帽,退出贫困县序列,试点县域实现生态保护全覆盖,生态管护脱贫人口 4267 人,涉林违法案件明显减少,资源管护成效明显提升。

二、创新产业带动,引来脱贫致富“源头活水”。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大力发展花卉苗木、食用菌、东北民猪等生态扶贫产业,推动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

带动贫困户长期稳定增收。

注重产社领办稳效。实施产社联股产业扶贫模式,推进庆安林管局、省林科院直属新江林场等与定点帮扶村富民村采取股份合作方式,成立林富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等 3 个合作社,建设项目基地 4 处,带动贫困户户均增收 3000 元。特别是成立全省首个农民造...

第二篇:加强党建引领 助推脱贫攻坚

加强党建引领

助推脱贫攻坚

**村第一书记

**

各位党员、各位同志:大家好!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加强党建引领

助推脱贫攻坚工作做交流发言。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村辖2个村民小组,有农户271户1078人,耕地面积2703.45亩。有建档立卡贫困户87户369人,2014年脱贫2户8人,2016年脱贫42户180人,2017年脱贫29户126人,2018年脱贫12户46人,贫困发生率0.93%,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政策兜底2户10人。全村低保户22户59人,五保户22户22人,残疾人42户53人,党员57人。针对这样的村情,我始终把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任务做为第一抓手,强化政治责任、提升党建质量、全力助推脱贫攻坚,牢固树立“围绕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脱贫,检验党建看脱贫”的思想,结合工作实际,有四点体会。

一、抓规定动作,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一认真完成规定工作,积极召开党小组会

、支委会

、党员大会

、上好党课

,召开组织生活会

,开展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通过红脸出汗达到了排毒效果;二对流动党员做到“四个一”管理(每季度打一个电话,寄一份政治生日贺卡,写一篇党性分析材料,开展一次座谈会)模式;三对村级重大事项严格实行“四议两公开”制度。

二、抓自选动作,认真落实上及本各级巡察反馈的问题整改。聚焦聚力脱贫攻坚最大的政治任务,全面整改中央、省、市、县巡视巡察问题

整改,分别完成17

条、5

条、8

条、8

条的整改任务。结合“3+3”冲刺清零行动,组织开展“我要脱贫,怎样脱贫”的大讨论,激发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调动了积极性,同时通过党员大会讨论,小组交流,个别座谈,上门走访等多种形式,集思广益收集党建工作建议,建立台账,逐项整改,助推党建工作上台阶。

三、按照“党建+新民风建设”的模式,助推脱贫攻坚。一是积极开展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开展慰问理发、人居环境整治等送温暖献爱心活动,二是村党支部以“道德评议、移风易俗、文明创建、美丽乡村创建”等活动为载体,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在村庄的醒目位置、张贴村规民约、悬挂标语,努力营造民风建设的良好氛围,不断推进新民风建设与基层党建、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不断净化乡村黄赌毒、封建腐朽低俗文化。通过身边人影响身边人,身边人说身边事的办法逐步扭转“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等靠要思想,让贫困户明白靠吃救济是富不起来的。

四、按照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要求,对照六个一批,五要四不,一户一策、精准发力。一是改善贫困户环境,针对贫困户家庭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对症下药、到户到人,同时大力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整修道路,清扫垃圾,切实改善贫困户家居环境。二是实施产业扶贫,实现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针对贫困户就业能力弱,难就业的问题,按照就近方便的原则,积极开发环境保洁、河道整治等技术难度低的公益岗位,安排就业。三是发挥党员“排头兵”作用。逐步推行农村党员“设岗定责、评星定级”管理工作和“四帮一联”制度(即:帮摸清底数、帮政策落实、帮生产生活、帮环境整治,每周联系一次贫困户),按照“一帮一”、“一帮多”、“多帮一”等方式对贫困户进行结对精准帮扶,促进村域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认真贯彻主题教育学习活动。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初心、

担使命、

找差距

、抓落实。按照“学习教育、贯彻落实、检视问题、整改落实”主题教育的四个环,努力实现“理

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做表率”的目标,发扬“红船精神”时刻紧跟党的步伐,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第三篇: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三力齐发

党建引领脱贫攻坚:

三力齐发

【范文小编按】阴市认真贯彻落实 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不 断强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范文文库小编为您整理了《党建引领脱贫攻坚:

三力齐发》,供您学习参考使用。

? ? 近年来,华阴市认真贯彻落实 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要求,不 断强化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党建引领和组织保障,发挥全体‘党员干部’尽锐出战 聚力攻坚的优良作风,切实把组织优势转化为扶贫脱贫优势,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坚毅的组织保障。

下沉一线,凝结攻坚合力。人员“下沉”,坚持市镇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和党委(组)书记‘党支部’联系点制度,构建市级领导联村 “帮村书记”帮村 “四支队伍”驻村的帮扶格局和单位包村 干部包户的包联格局,向 46 个贫困村和68 个非贫困村选派 114 名“帮村书记” 403 名驻村干部,进一步明确 29 名市级领导 138 个包联单位职责分工,将 70%以上精力用于‘‘脱贫攻坚’’。“制度”下沉,充分发挥镇 村党组织“领头”作用,推行镇办五项制度(干部挂牌上岗 去向公示 民情日记 民事代办 领导轮流接访) 村级五项规定(村干部全员坐班 群众事务干部代办 四议两公开 党务村务财务公开 村干部周例会)等 6 大项 30 余条具体措施,实现基层组织建设和‘‘脱贫攻坚’’有 效链接。“企业”下沉,协同社会行业共同发力,组织开展“企业联村帮扶”活动,9 家规模以上非公企业与 9 个贫困村结对帮扶,建立华山创新创业园 众义达种植公司 大丰农业公司等 3 个非公企业党建联合体,形成全域党建助推‘‘脱贫攻坚’’的大格局。

优化队伍,提升攻坚能力。坚持“支书”领,在 全省率先将 114 名村党组织书记纳入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备案管理。以“支书领富”行动为抓手,支持激励村党组织书记领办创办经济合作组织,114 个行政村 中的 92 名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直接参与带动本村或邻村贫困户创办 1 个以上脱贫项目。坚持“人才”帮,建立特色农业专家工作站 1 个,柔性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 3 名,并通过领导干部“一对一”帮带 市级平台“手把手”培养 实践锻炼“点对点”提升等措施,依托‘‘脱贫攻坚’’讲师团 ‘新时代’农民讲习所等平台,深入农村开展专题讲座 80 余场次,培训农村群众 4000 余人次。坚持”

能人”带,深入实施“党员能人+”专项行动,对党员‘致富’能人 党员种养殖大户,在 信息 资金 技术等方面赋予帮扶倾斜,不 断放大党建带动效应。目前,党员能人创办领办规模较大的扶贫产业基地 50 余个,帮扶贫困户 1200 余人。

强化保障,稳住攻坚定力。科学运用“三项机制”,坚持严管与厚爱并重,出台[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华阴市干部关怀关爱实施办法(试行)],注重在 ‘‘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从严落实待遇保障,下发[关于全面落实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成员待遇保障的通知],全面摸排驻村扶贫干部待遇保障落实情况,确保全市驻村干部体检落实到位 保险交纳到位 补助发放到位。强化典型引领作用,对履职尽责 工作突出 表现优秀的一线扶贫干部及时宣传表彰,激励一线扶贫干部干事创业。注重后备队伍建设,对 292 名村级后备干部实行定人帮带 定向培养 定岗锻炼,形成老 中 青梯次配备的后备队伍格局,确保人人抓脱贫 个个是尖兵。

? ? ?

第四篇:党建引领聚力脱贫攻坚经验材料

党建引领聚力脱贫攻坚经验材料

本文作者:甘肃省康乐县地方史志办公室主任

马晓春

原创投稿

康乐县强化党建引领聚力脱贫攻坚

甘肃省康乐县把强化基层党建作为脱贫攻坚的强劲引擎,规范机制,夯实基础,强教育、强能力、强阵地、强动力,持续精准强化党建引领聚力脱贫攻坚。

规范机制强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纳入党支部“三会一课”主要内容,坚持以“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为教育载体,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党性思想认识。以远程教育网络、手机qq群、美丽康乐微信公众号、村第一书记微信群、大学生村官微信群等平台,向基层党员干部推送党务知识,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强党性、做表率。

学做融合强能力。把学习教育与推动发展、脱贫攻坚等重点任务紧密结合,做到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日常工作有机融合,有效加快了全县脱贫攻坚进程。选派XXX名优秀年轻干部挂任乡(镇)党委副书记;从省州县机关事业单位中择优选派XXX名优秀年轻干部任贫困村“第一书记”;选派XXX名科技特派员驻村进行科技指导;将在岗的XXX名大学生村官全部分配到XXX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并编入驻村帮扶工作队。

夯实基础强阵地。坚持把村级阵地建设作为“强基层、打基础”的固本之举,结合精准扶贫整合各类项目资金,修建村办公场所9个,维修XXX个。完成XXX个村和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及XXX个村“两委”班子集中整治,从农村致富能手、实用技术人才中选拔XXX人进入村“两委”班子。着力拓展村级组织活动阵地的服务功能,努力把村级组织活动阵地打造成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中心。

提高待遇强动力。落实在职村干部养老保险、离任村(社区)干部正职生活补助等政策,足额落实村组干部报酬及办公经费,对照省级补助标准,村干部基本报酬每人每年提高到XX.X万元;社干部基本报酬每人每年提高到5XX元;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基本报酬每人每年提高到4XX元;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每村每年提高到XX.X万元。根据离职村干部任职年限对应发放生活补助,对任职9—14年者,每年补助2XX元;15—19年者,每年补助2XX元;任职20—24年者,每年补助3XX元;任职25-29年者,每年补助3XX元;任职30年以上者,每年补助4XX元。(马晓春)

第五篇:以五大发展理念引领脱贫攻坚

脱贫攻坚进入夺城拔寨阶段,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提供了方法论,明确了路线图。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精准践行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应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处理好一些涉及重大问题的诸种关系。

创新理念

一应处理好脱贫与致富的关系。脱贫与致富是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脱贫是生存问题,致富是发展问题;脱贫是公平问题,致富是效率问题;脱贫是政府责无旁贷、义不容辞的职责,致富是市场规律、能力角逐的结果;脱贫必须采取特惠性政策应保尽保,致富只能运用普惠性制度公平竞争;脱贫,政府必须全面兜底,确保生存权,致富,政府只能创造软硬环境,提供发展条件,不可全部包揽;脱贫,必须微观,精准到户到人,致富,只可宏观,针对大环境,搭建好有利致富的市场平台;脱贫的责任主体应是以县为单位的“块块”,致富的责任主体应是从上到下各涉农部门的“条条”及社会各方力量。在脱贫问题上应重点抓好四件事:一是基本生活保障,二是基本住房保障,三是基本教育保障,四是基本医疗保障。在致富问题上应突出抓好三件事:一是改善条件,二是提高能力,三是创造机会。

二应处理好个体与集体的关系。扶贫开发应既重瞄准个体,更重扶持合作。不合作无法抵御来自市场、自然、政策及国际的风险。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经历了“合—分—合”的变迁,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必须实现从“组织农民”向“农民组织”的飞跃,让农民由“被动参与”变为“主动合作”,成为合作组织的真正主人、主导和主力。1898年光绪曾发上谕“各州府县力推农会”,10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仍需要在这个问题上做出努力。尽管目前全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100多万家,但贫困地区数量太少、体量太小的问题依然需要下大功夫解决。

三应处理好死钱与活钱的关系。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投资是必须的,但要想稳定解决温饱并实现脱贫致富,还应推进政策性金融批量注入贫困地区,并大力发展互助合作式民间金融,把小钱变大钱,把死钱变活钱,让农民在世界货币战争的“正规战”中学会“游击战”,让九亿人口的中国农村不再成为货币战争的盲区。要克服贫困地区存贷比高达70%-80%的恶性循环现象。皮凯迪在《21世纪资本论》中指出,近100年来,人类社会财富增长了8倍,而富人的财富增长了128倍。在金融成为经济的重要主导时代,中国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农村没有较大规模的“活钱”注入,财富的增长就不可能有大的起色。

协调推进

一应处理好短期与长期的关系。物理学上有能量守恒定律,在一定历史阶段,财富也是守恒的,而财富的分配则是不均衡的,有人富就有人穷,有人穷就得扶。贫困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种动态现象,既要打攻坚战,还要打持久战。要不断强化扶贫开发是国家意志、国家理念、国家战略的政治导向。中央明确提出,通过五年攻坚,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确保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是基于现行标准的确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扶贫标准会不断调整,每调一次就会有新的贫困人口出现。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必须深刻认识我国贫困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即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程度上的贫困问题仍然会存在。对于总书记的这一论断应全面准确理解和把握,决不能把扶贫开发当成一冲锋就能彻底解决的短期行为,应充分认识到扶贫开发是一个国家永恒的课题这个社会现实,从法律、政策及理论架构方面建立扶贫开发的支撑体系。

二应处理好口袋与脑袋的关系。“读书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已在贫困地区流行。口袋装满了,脑袋空着,口袋照样会瘪下去,只有先让脑袋不断充实起来,才能让口袋持续膨胀起来。首先,引导舆论重视知识,在全社会营造一个“让有钱人读书,让读书人有钱”的氛围,把“经济人社会”改造成“知识人社会”。决不能让“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书”现象重演。其次,从制度上规正人们对知识的偏见。凭什么会种田会养鸡会养猪是低素质,会弹琴会唱歌会跳舞是高素质。再次,从体制机制上确保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强化基础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强化职业教育,让农民学以致用;强化农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第四,改精英教育模式为生存教育模式。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从小就学习掌握一项生存与发展的技能,克服千军万马都挤一条高考独木桥的弊端。

三应处理好对上与对下的关系。对上负责就是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将上面的要求与下面的实际有机结合,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地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对下负责就是要瞄准贫困户、贫困村、贫困区域的实际需求去雪中送炭,让“顶层”的温暖真正传导到“基层”的百姓。扶贫开发的目标是基层贫困群体,我们党的宗旨就是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始终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只有对下负责才是最好的对上负责,不能对下负责,就是对上失职。在具体工作中,既要注重多少人脱了贫这个“数字面子”,更应紧盯始终让所有穷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个“实惠里子”,确保让贫困人口有真正的获得感。

绿色引领

一应处理好温饱与环保的关系。在“温饱”已基本不成问题,“环保”却成了问题的今天,必须按照总书记“两座山”的思想,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决不能让“环保”成为“温饱”之后的“瘟疫”。“温饱”问题好解决,“瘟疫”问题解决起来可就难了。一是该堵的堵。如果引进来项目影响水绿山青,即使是金山银山也应拒之门外。二是该罚的罚。实行“反向激励”,严格落实责任终身追究制,避免“公地悲剧”成“公共悲剧”。三是该补的补。政府应拿出真金白银,尽快补齐环保设施和监管能力欠缺的短板。四是该给的给。政府应从环境的外部性去考量,借鉴国际上“碳交易”的做法,要求发达地区给生态保护地区合理补偿,而不是象征性地搞一点安慰。

二应处理好大开发与大开挖的关系。地下挖煤、劈山开矿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方式,但大开发并非只是简单的挖掘地上地下资源,它可以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也可以是新兴产业的开发;可以是无中生有的再造,也可以是传统技艺的继承。当务之急,应从挖地开山的“大开挖”转向无形资源的“大开发”,如发展乡村旅游、深化农产品加工、活化传统技艺。乡村旅游是中国农民的第三次创业。第一次创业是发展乡镇企业,第二次创业是进城打工。开发乡村旅游的第三次创业将使中国农村发生“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应从注重物的改造转向人的改造,通过“人”的发展,解决“口”的问题。杜甫当年感叹“国破山河在”,我们今天决不能让“国在山河破”。

开放互动

一应处理好职能部门与涉农部门的关系。中国扶贫开发大抵分为三个阶段,1986年以前是通过五个“一号文件”推行普惠式扶贫;1986年开始各级成立扶贫机构,扶贫进入有组织、有重点、有步骤的扶持时期;自2002年党的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各涉农部门已由过去的配合扶贫变为扶贫主体,每年投入的资金比专项扶贫资金要大得多。各涉农部门应按照总书记五个一批的要求,实行“谁的孩子谁抱走”,把部门资金和项目重点投放于贫困地区,勠力同心为贫困地区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应处理好政府部门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总书记多次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各级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但是,政府决不能在攻坚战中大包大揽,单打独斗,应全面发动社会广泛参与,可以进行荣誉激励,可以花钱购买,也可以引进第三方等措施,让一切愿意投身扶贫事业的个人、企业和社会组织能为、可为,让各级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组织尽显其能、相互配合、协力攻坚。

三用处理好财政拨款与社会捐助的关系。扶贫需要巨大的财力支持,仅靠财政拨款还远远不够,应充分发动社会广泛募集资金。美国每年的社会捐助和财政收入基本相当,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很大空间,《2016年中国大学评价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大学社会捐赠总额在75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美国高校仅2014年就获得捐赠374.5亿美元,由此我国社会“众筹”资金的潜力可见一斑。对此,应从道德层面给予激励、从文化层面给予影响、从制度层面予以规正、从法律层面予以约束,构建一套完备的体制机制,引导更多的有识之士主动反哺穷人、帮助穷人、扶持穷人,真正把“达则兼济天下”的传统美德转换成实实在在的扶贫行动。

共享成果

一应处理好穷人经济学与经济学家经济学的关系。经济学家想通过市场降价减少生产,而穷人只会生产某种商品,降价反而会让他们为保收入生产更多产品。本来养五头猪的收入需要养十头才能保住。生产没减少,反而大幅增加了。经济学家都通过提价节约资源,但富人不在乎那点小钱,照样消费,而穷人面对生活必需品的涨价,只能减少其他开支维持生计,不仅没能节约,而且降低了生活水平,更严重的是拖累了市场。经济学家想通过统一标准提高质量,但标准一高成本就高,穷人买不起,只好消费更差的产品。扶贫开发必须真正弄懂“穷人经济学”。懂得穷人经济学,不仅要懂得穷人经济学的特殊性,更要懂得穷人之为穷人的根源。如果还把穷人视为可怜可悲、低等下贱的形象,仍旧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俯瞰他们,以一种怜悯的姿态恩赐他们,而不从本质上去探讨贫困的根源,那么再高深的理论都谈不上懂得穷人经济学。决定一个舰队的速度不是看最快的那一艘,而是看最慢的那一艘。社会不能只研究让有钱人挣到更多的钱,不研究让没钱人挣到生存的钱。只有克服歧视性贫困,才能真正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

二应处理好传统穷人与现代穷人的关系。传统穷人解决基本生存可以自食其力,现代穷人则必须支付必要的生活成本。煮饭,传统穷人可以自己捡柴,今天农民工到城市只能买煤买电;喝水,传统穷人可以自己挖井,今天农民工只能买自来水、矿泉水;走路,传统穷人可以多花时间步行,今天的高速公路必须花钱乘车;信息采集,传统穷人口口相传,今天的信息社会要花钱买电视、收音机、订报刊。现代社会制度的设计本质上就不允许存在穷人,但由于各种社会保障的不完善,现代穷人又实实在在存在于现实社会之中,有些人“苟活于生存线之上、生活线之下”,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农民吃不上饭的时候很多,但喝不上水的事从来没有过,今天农民工在城里没钱就很难喝上水。因此,必须为现代穷人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应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通过医疗救助保障一批。

上一篇:消防设计培训报告下一篇:幸福之路读书笔记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