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作风

2024-05-04

脱贫攻坚作风(共8篇)

篇1:脱贫攻坚作风

抓作风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各级各部门工作作风得到了极大改善。为进一步深化作风建设,使干部继续保持持续向好的工作状态,提振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实现同步小康提供坚强的保证,加强作风建设需要常态化。

制度建设常态化。建立完善效能优先、实绩为重,以强化执行力为导向考评和激励机制。坚持定性考评与定量考核、日常考核与考核、领导考核与群众考核相结合,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开展作风整治行动,对违反作风建设有关规定,执行制度不严、工作纪律松散、办事拖拉扯皮、服务态度恶劣,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等行为,依纪依规严厉查处,真正形成奖励干事者、鞭策空谈者、诫勉混事者,促进和保证干部作风的转变。

监督检查常态化。镇纪委采取调查走访、进村入户、明察暗访等形式,重点监督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败问题、违反中央八项规定问题。镇纪委每个月对全镇各部门工作人员在职在岗情况进行明察暗访,不定期进村入户开展调研工作。

谈话提醒常态化。在镇、村各级召开会议,对全镇干部职工、党员、村民进行警示教育,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对于督查过程中发现的迟到、早退、脱岗、不遵守相关规定等情况,采取镇纪委约谈的方式,对督查对象进行提醒教育,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使全体党员干部要知行止、存敬畏,让个别党员干部身上的小毛病、小错误及时得到提醒、纠正,防止演变为大问题、大错误。

宣传教育常态化。向广大群众公开镇纪律监督热线,畅通举报渠道,接受群众监督。结合开展“两学一做”、精准扶贫、村级换届等工作,通过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干部向村“两委”干部发放“九严禁九一律”小卡片,做到镇、村干部人人知晓。组织镇、村干部签订履职承诺书,动员村民签订抵制违法乱纪承诺书、抵制滥办酒席承诺书,努力营造遵纪守法、文明和谐的社会舆论氛围。

坚持把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作为执纪监督的重要内容,惩防结合,多措并举,坚决防止“四风”问题隐身、变种、反弹、回潮,抓作风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篇2:脱贫攻坚作风

(篇一)

今年以来,**县严格按照《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意见〉》和省扶贫办《关于开展产业扶贫项目推进中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的要求,扎实开展了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整改工作,目前正在开展“明察暗访、追责问责阶段”工作。自查自纠阶段,查出违纪违法类问题14件,全部移交县纪委办理整改完毕;查出作风类问题34件(包括非产业类作风问题),全部落实了整改。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组织推动

县委、县政府对产业扶贫项目推进中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行动高度重视,把此项工作作为扶贫系统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不折不扣抓好落实,以问题整改推动项目落实和机制完善。一是成立专班。我县成立了由政府副县长、扶农办党组书记、主任马新洪同志任组长,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冯本辉为常务副组长,扶贫办领导班子4名副职为副组长及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县产业扶贫项目推进中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行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扶贫办7名股级干部和业务骨干组成,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专班,负责组织落实本乡镇专项治理行动工作。二是制发文件。根据上级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结合**实际,我县先后制发了《产业扶贫项目推进中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行动方案》、《产业扶贫项目推进中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自查自纠工作方案》、《关于对产业扶贫项目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专项核查的实施方案》等文件,指导全县产业扶贫项目专项治理工作规范有序推进。三是会议推动。我们先后5次召开调度会、研讨会、培训会,就各个时间节点的工作和业务进行研讨、部署、培训,多项内容合并开,紧锣密鼓推动工作开展。

强化举措,精准识别

在怎么查、如何查、查得实的问题上,我们突出了三个环节。一是摸清底数。在1月中旬前,我们对十八大以来全县扶贫项目按照不漏过一项、不放过一个的严格规定,进行了项目“大起底”,不但在本单位核实底数、查清项目,而且到财政及相关部门去核实底数、核准项目,确保项目底数准、情况明。根据捞实的项目底数,分别拉出产业扶贫项目清单、合作社项目实施台账等,确保自查和核查工作有的放矢地的推进。二是深入查清。首先,按照属地负责的办法,我们把项目清单发放到各个乡镇,要求围绕产业扶贫项目的选定、实施、监管、验收、收益分配等5个环节和51个方面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进入2月份,按照核查压茬进行的要求,我们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基层核查调研工作。由县扶贫开发和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冯本辉同志牵头负责,扶贫办班子4名副职分别牵头成立了4个核查小组,按照**—**年产业项目、**—**年合作社项目、光伏产业项目、特色种植产业项目等4个项目类别划分,分头负责以上项目的核查工作,严格按照5个环节、51个方面的问题,综合运用查阅资料、调研座谈、实地查看、走访了解、个别谈话等方式查找问题。三是确保查实。对每一个所核查项目,我们都建立了全面系统的台账,包括各种资料、实地核查照片及当事人签字认可的51项问题核查情况表,确保核查工作面对面、实打实,有公信力,不走形式,查实情况、查出问题。

对症施策,整改落实

我们坚持查改并举工作方法,在深入挖掘问题的同时,也在解决问题上,狠下功夫,狠下力度。一是认真整改。对查出的各种问题,我们积极进行整改。县扶农办4次组织乡镇副职、项目村书记(村长)、经营者和当事人,以及扶贫办原领导同志,进行面对面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措施,有时是按产业座谈,有时是单独座谈,想尽办法、穷尽思路积极进行整改,并取得了很好效果。二是严格查处。对那些属于违纪违法的问题,依法依规严格查处,绝不姑息迁就。14件违纪违法类问题,县纪委监委部门对其中14名涉案人员定性为失职渎职受到了严肃处理。三是建立机制。对发现的问题,我们既重视就事论事的整改,也重视举一反三从机制上的整改,从提升管理机制水平上下功夫。进一步推进财政扶贫资金项目阳光化运行,切实加强对扶贫资金项目的监督管理等。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省市扶贫办要求,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特别是产业扶贫项目推进中违规问题专项治理行动,通过问题整改促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和产业扶贫项目落实和机制完善,助推全县脱贫攻坚工作顺利开展。

(篇二)

按照《关于印发在全县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永党办发〔**〕49号)文件精神,我局结合工作实际,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靶向治理,扎实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制定方案,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

为扎实推进我局“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我局召开局务会议研究部署活动各项工作,结合我局工作实际,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活动目标、整改措施及责任分工,成立“作风建设年”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组织日常工作开展。同时,局党总支书记、局长作为“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第一责任人,亲自过问亲自抓,班子成员齐心协力共同抓,做到以身作则,示范表率,各科室各司其责,积极配合,构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活动氛围,确保作风建设年活动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二、广泛宣传,深化学习,提高对“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的认识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一是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通过持续理论学习,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二是按照林业局中心组理论学习相关制度,定期开展局中心组理论学习,及时传达落实区市县落实中央“三大攻坚战”精神;三是利用新时代农民(市民)讲习所、道德讲堂、支部“主题党日”等活动做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自治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等重要会议精神的理论宣讲阐释,切实增强改进扶贫领域作风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认识,打造懂扶贫、会帮扶、作风正的干部队伍。

三、认真整改,及时跟进,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落到实处

按照我局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整改方案,对存在问题认真查摆,及时整改,不断跟进,确保各项问题整改到位,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结合我局实际,积极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年闽宁镇村庄和道路春季绿化共计栽植苗木10.56万株,绿化面积1118亩,秋冬季闽宁镇计划造林300亩,主要分布在武河村、福宁新村,栽植树种河北杨、柳树、新疆杨、国槐。二是为扎实推进枸杞产业发展,积极与林业厅对接,争取枸杞产业补助资金150万元,用于闽宁镇枸杞病虫害绿色防控及低产低效园改造。三是为推进我县葡萄产业提质增效、快速发展,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按照每亩1500元标准对闽宁镇武河村149户葡萄种植户进行产业补助,共发放补助资金126.23万元。四是积极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举办酿酒葡萄培训班。为切实提高广大酿酒葡萄种植者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广葡萄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确保产业提质增效、持续健康发展,在闽宁镇武河村举办酿酒葡萄培训班,邀请宁夏大学王振平教授对酿酒葡萄产业发展基本情况,主推新品种、实用栽培新技术与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进行培训,各乡镇接技术服务中心干部、酿酒葡萄基地种植大户、设施园区技术骨干参加了此次培训。五是结合工作实际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增加经济收入。**-**年聘用原隆村农户张治春为我局护林员,每月支付其1500元工资。同时,积极与县域内酒庄对接,为帮扶户提供就业岗位。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关于治理扶贫领域作风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推进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同时,以“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为契机,把干部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强化责任,强化担当,强化监督,推动构建脱贫攻坚工作中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为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的纪律和作风保证。

(篇三)

按照《**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委前阶段扶贫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对照实际开展工作,深入查摆我委扶贫帮扶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将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如下:

一、存在问题

对照**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脱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暨“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中指出的重点查找和纠正的问题,我委扶贫帮扶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扶贫帮扶工作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虽然对扶贫帮扶村贫困户家庭状况、致贫原因进行了摸排,并建卡立档,但贫困户家庭发展变化及发展需求不是十分清楚;扶贫帮扶方式简单,部分停留在上门走访慰问上,没有根据贫困户家庭状况、致贫原因结合扶贫政策制订可行的帮扶方案,致使贫困户受益不明显。

(二)扶贫帮扶举措不精准,因户施策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帮扶措施不太精准,缺乏针对性;部分扶贫举措没有考虑长久性。

(三)贫困农户脱贫内生动力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部分贫困户受固有思维限制,把贫困当做习惯,主观上或不具备脱贫的心理准备,或缺少主动脱贫的意愿;受现有条件所限,部分贫困户自身发展信心不足,不敢突破自身局限脱贫致富;由于发展生产要素短缺,虽有脱贫致富的想法,但心有余而力不足;部分贫困户在脱贫工作中找不到切入点和突破点,不知如何脱贫。

(四)扶贫帮扶工作力量不强,推进脱贫攻坚能力有待加强。主要表现在:受人员编制限制,无专职工作人员,扶贫帮扶推进工作持久力不够显著,扶贫帮扶工作效果不明显;产业扶贫带动作用不强、与贫困户利益联结不够紧密,扶贫帮扶措施创新力度不够。

二、整改措施

(一)关于扶贫帮扶工作有待加强问题整改措施:进一步加大扶贫帮扶责任落实力度,严格落实扶贫帮扶责任制,要求深入贫困户家庭,深入了解其家庭生产生活实际情况及需求,针对家庭实际状况及致贫原因,拟定扶贫帮扶计划,制定有效可行的扶贫帮扶方案。

(二)关于扶贫帮扶举措有待加强问题整改措施:深入扶贫帮扶村、户,认真开展调研,摸清村情、户情,了解贫困户发展意愿,在吃透政策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制定短期增收与长期致富相结合的扶贫帮扶计划,科学制定帮扶措施,因地制宜、因户制宜精准施策,坚决杜绝空洞不实及千篇一律的现象。

(三)关于贫困农户脱贫内生动力有待加强问题整改措施:加强扶贫帮扶工作宣传教育及政策宣传,努力转变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挖掘贫困户自身发展潜力,激发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加大相关政策宣传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及脱贫环境,积极引导贫困户自主脱贫。我委将根据不同农户的家庭情况,分析贫困原因,找准切入点,为其谋划脱贫的长远路子,早日奔小康。

(四)关于扶贫帮扶工作力量不强,推进扶贫帮扶能力有待加强问题整改措施:积极协调,加强我委扶贫帮扶工作人员及队伍建设,不断提升扶贫帮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及素养,着力培养扶贫帮扶中坚力量。强化与上级单位联系,及时把握扶贫帮扶新政策,更新细化任务分工,确保扶贫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效果。

三、整改结果

通过改进完善各项扶贫帮扶措施,压实扶贫帮扶工作责任,建设扶贫帮扶队伍,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提升扶贫帮扶工作水平,确保我委扶贫帮扶工作存在问题按时整改到位。

(篇四)

根据《中共**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省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办通〔**〕51号)、《中共昆明市委办公厅、昆明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市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昆办通〔**〕108号)的精神,按照区委、区政府在全区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部署,扶贫办牵头组织碧鸡、海口、团结三个街道及水务、住建、农林等部门对**年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开展了专项治理工作,现报告如下:

一、自加压力,扎实开展**年区内扶贫攻坚及“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年西山区投入7600万元用于扶贫及“挂包帮”“转走访”项目建设,分为道路建设、水利建设、多功能活动室建设、种养产业扶持、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整村推进等6大类,共54项。由扶贫办总牵头,具体由碧鸡、海口、团结三个街道及水务局、住建局负责实施。目前,项目任务已全部完成。

(一)进村道路硬化项目。由扶贫办、团结街道、海口街道负责,对19进村条道路进行硬化,总里程47.57公里,总投资3943.08万元。

1.区扶贫办:负责团结街道棋台社区章棋线至五松包、五松包至卧龙岗,乐亩社区大凹至分水岭、大凹至桃树箐、陡嘴至老张箐5条道路硬化,总投资1883万元。

2.团结街道办事处:负责椿箐小组道路、孙家箐-大龙洞、菜籽湾-百王寨延长线、梨湾水岗坡-多功能活动室、大平坦双山垭口-昆富线、豪猪洞-石头山、浑团线K3+650至丫口、白石岩-豪猪洞、棋台沙场至大妥吉、炭窑小组村间道路及杨柳河大棚机耕路、小谷律上至铺上代道路,新民上、下村机耕路、乐律公路等13条道路硬化,总投资1910.08万元。

3.海口街道办事处:负责上哨村间道路硬化,投资150万元。

(二)水利建设项目。由水务局、碧鸡、团结街道办事处负责实施,进行人饮管网改造、水浇地工程、排灌沟渠工程、河堤治理等水利工程建设,共18个项目,总投资620.7万元。

1.水务局、团结街道办事处:一是负责谷律社区小谷律小组、大龙洞小组;妥排社区二佰则小组;永靖社区豪猪洞小组;朵亩社区小乐亩中村等4个社区7项人饮管网改造工程,投资82.5万元;二是负责谷律社区刘家山小组、永靖社区白石岩小组、朵亩社区朵亩小组3个社区小组的3项水浇地工程建设,投资97万元;三是负责下冲社区大平坦小组、棋台社区利者小组、妥排社区六岔路小组、永靖社区豪猪洞小组4个社区小组的4项排灌沟渠工程建设,投资116.2万元。

2.团结街道办事处:负责棋台社区利者小组、下冲社区梨湾小组2个社区小组的2项河堤治理工程,投资222万元。

3.碧鸡街道办事处:负责黑荞母社区化底力小组新村截污工程、化底力小组人畜饮水工程2项工程建设,投资103万元。

(三)多功能活动室建设。由团结、碧鸡街道办事处负责,在朵亩社区半天臼小组,小乐亩小村、棋台社区利者小组、律则社区普姑小组、永靖社区、黑荞母社区西合园小组建设4个多功能活动室及其配套设施,投资563万元。

(四)种养产业扶持。由团结街道办事处负责、区农林局指导,在团结街道扶持发展荞化苹果、蜜蜂养殖、林下魔芋种植3类产业,总投资127.5万元。一是在团结街道下冲、永靖、大兴、谷律4个社区扶持发展荞化苹果950亩,投资47.5万元;二是在妥排、律则、永靖、大兴、乐亩、棋台6个社区扶持蜜蜂养殖产业,共计2080窝,投资50万元;三是在蔡家社区扶持发展林下魔芋种植230亩,投资30万元。

(五)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由区住建局负责对团结、海口街道的29户困难户农房进行重建,总投资150万元。

(六)整村推进项目。由团结、海口街道办事处负责,对7个发展相对滞后的自然村通过村内道路硬化、墙体美化、公厕、垃圾焚烧炉建设、小水窖建设、机耕路开挖等措施,提升人居环境,总投资1729.8万元。

1.团结街道办事处:负责棋台社区卧龙岗小组、律则社区赵家箐小组、乐亩社区陡咀小组、蔡家社区大平地小组、朵亩社区鲁佰苴上村、妥排社区各乐多小组6个社区小组,投资1279.8万元。

2.海口街道办事处:负责青鱼社区甸基村整村改造项目,投资450万元。

(七)前期费用、预备费、管理经费情况。

**年扶贫及挂包帮项目监理费102.3万元;由扶贫办实施5条道路设计费44.1万元,造价费18万元;补助团结街道实施项目前期工作经费160.1508万元,海口街道实施项目前期工作经费3万元;团结、海口街道零星项目补助安排121万元;**扶贫及挂包帮工作宣传费用5.5万元,共计454.0508万元。

二、坚持不懈、加大区外对口帮扶工作力度。按照市委、市政府包乡对口帮扶工作的安排部署,西山区自**年至**年持续帮扶寻甸县河口镇,每年投入帮扶资金2000万元,**年7月新增帮扶塘子街道,投入资金600万元。河口镇对口帮扶资金于**年6月22日拨付至寻甸县县财政局专户;塘子街道帮扶资金分两批拨付,第一批资金500万元于**年8月4日拨付至寻甸县财政专户,第二批资金100万元于**年12月1日到位。

(一)对口帮扶河口镇项目资金情况。

1.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对海嘎村委会(根据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的指示,把10月确定的竹园沟村集中安置点更换为李子树、诺嘎、小坪子3个村)和撒米落村委会(小坪子、金家村、大村子)6个自然村,进行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和风貌环境改造,计划投资678.34万元。其中村内基础设施建设573.71万元,风貌环境改造提升104.63万元。

2.党员活动室及配套设施建设。**年河口镇规划建设42个党群活动室,规划投资1260万元,使用我区帮扶资金570.5万元帮助解决部分资金缺口。目前,42个党群活动室主体建筑已全部建设完成,竣工32个,正在装修10个。

3.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对下坝口村、十甲村委会清沙梁子村、沙谷渡村委会山田村、海嘎瓦房村4个自然村进行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共计投入我区帮扶资金507.12万元。目前,4个项目已全部启动,正加紧建设。

4.前期费用。监理费32万元,审计费7.5万元,合计39.5万元。

(二)对口帮扶塘子街道项目情况。

1.实施钟灵社区山后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征收房屋建设土地14.115亩、新建搬迁户鸡舍33个、新建畜圈33座。目前,项目已全面竣工,并于10月10日举行了搬迁入住仪式。

2.实施集中安置点项目。截止目前,完成了塘子社区小横山村集中安置点房屋建设土地和畜圈建设土地的征收,并完成了地上附着物补偿;团结社区石板沟集中安置点产业培育棚舍建设已完成规划设计,已动工实施。

3.开展道路修缮。修缮云集社区刘家庄村内道路2700

m,目前已完成工程量30%,拨付资金30%。

4.建设脱贫攻坚作室建设。包括塘子街道办事处脱贫攻坚指挥部和8个社区作战室建设,目前已全部建设完成。

(篇五)

一、工作推进情况

(一)聚焦宣传动员,层层部署推进。一是县乡村联动部署。先后召开1次全县大会、3次领导小组会、5次业务培训会议,将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工作与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同步部署,编制完成贫困村退出、行业扶贫专项、资金投入等规划(计划),印发**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春季攻势、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调整优化帮扶力量、34个计划脱贫村退出实施方案、24个扶贫专项实施方案等10个任务部署文件,对全县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推进机制、组织保障等作出全面安排,将扶贫领域作风建设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二是多渠道联动宣传。通过发放宣传明白纸、张贴公告、村级广播等形式,组织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组成员到村到户召开院坝会、一对一宣传等形式,广泛宣传扶贫政策及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动员群众全面参与,敢于反映问题,将作风整治工作延伸到最基层。三是多方位联动推进。全县上下专注扶贫领域作风专项治理政治定力,明确多级联动参与,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三级书记一起抓”的指挥体系,确保“一把手”亲自抓、亲自推;构建“脱贫办牵头揽总、行业部门分线负责、44个乡镇(村)主责主抓”的推动体系,细化问题、责任、时间“三张清单”,做到目标明、导向准。

(二)聚焦重点内容,创新工作方式。一是突出治理重点。在县级层面梳理出

“干部履职不到位、‘三个书记’责任不落实、行业部门指导不深入、驻村干部走过场、产业园建设图应付、到户帮扶措施不精准、精准识别工作不过细、脱贫退出操作不规范、项目资金管理有漏洞、督查整改问题不彻底”10个大类39个具体问题,逐一明确整改措施、整改责任、整改时间,做到重点突出。二是创新推进载体。以“扶贫领域‘3+x’专项整治、‘17+5+2’专项检查治理、微腐败专项治理”等活动为载体抓手,深挖细查在扶贫领域作风存在的作风问题,抓早抓小、抓细抓实,统筹兼顾、协同推进,形成了督查文件、考核文件等系列配套问题件,不断将扶贫领域作风治理引向深入。三是强化问题整改。集中开展“查问题、找不足、补短板”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按照“责任制+清单制”的方式,通过“建台账、逐项改、销号核”的方式,全面整改省级冕宁交叉考核组反馈、市县督查通报和“回头看”“回头帮”发现的问题,就192类(个)问题进行了跟踪回访,现已整改问题169类(个),23类(个)问题正在整改。

(三)聚焦督导考核,纵深传导压力。一是督查更逗硬,制定印发**脱贫攻坚督查文件,建立县纪委牵头,组织部、目标办、脱贫办、行业部门等参与的全覆盖、全参与督导的机制,综合运用日常督导、阳光问政、问责督查、现场验靶四种方式,让脱贫攻坚不力的人和事在电视上出“洋相”、工作上得“黄牌”。截至目前集中开展了1次市、县级领导蹲点督导,随机对2个乡镇22个村开展了全覆盖督导,反馈发现问题13个,对全县7个乡镇开展了工作督查,印发简报、督查通报9期,移交了1起问题线索。二是考核更细致,以两办名义出台考核管理办法,分乡镇、行业部门、帮扶部门三个层面进行针对性考核,明确考核重点、考核方式、奖惩办法等,确保各级各部门责任落到实处。三是问责更严厉,建立举报追查制度,把扶贫领域作风和微腐败作为纪律审查重点,对专项治理不力、作风问题突出的单位和人点名道姓通报并严肃追责。

(四)聚焦工作推进,全力发动冲刺。坚持“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抓部署、强推进、重督查,各项工作正全面铺开。一是深学细研,持续抓好习近平扶贫思想学习贯彻。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层层发动部署,通过“县级领导为联系乡镇讲、帮扶部门为挂钩贫困村讲”的方式,确保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入脑入心入耳,并结合学习开展

“精准扶贫我怎么看、脱贫攻坚我怎么干”主题大讨论,凝聚打好攻坚战的思想共识。二是全力整合,确保项目资金向脱贫攻坚聚集。对标“村退出、户脱贫”的脱贫标准,由行业部门逐村核、乡村逐户核,精准摸排脱贫攻坚刚性需求。今年,我县脱贫攻坚计划投入42780万(其中:34个计划脱贫村投入资金16490万元),全年预计到位资金32895万,可整合项目资金3908万,资金缺口5977万,主要集中在交通和水利设施建设上。三是抓好节点,集中力量发起夏季会战。扭住“学习习近平扶贫战略思想、推进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细化分解减贫任务、进村入户开展精准帮扶”等8项重点工作,突出“五个一”帮扶力量、24个行业部门等特定群体,抓好“产业培育、项目推进、精准识别、基础管理”等关键环节,确保“五个一”帮扶力量全员下沉一线抓好政策解读、群众发动、措施制定等,确保行业项目资金落地落实,争取脱贫攻坚开好局、起好步。

(五)聚焦工作质量,狠抓示范推进。一是坚持示范先行。选取具示范性、代表性的10个贫困村作为**年脱贫示范村,同时,选取金泉、太平等的乡村建立脱贫奔康示范片,着重在利益联结机制、特色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乡风文明塑造、“四好”村创建等方面,通过点面结合、注重实效的方式开展示范创建,为全县面上工作提供更多工作遵循和借鉴。二是坚持协同发展。今年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对32个“四类非贫困村”(地处偏远、贫困人口较多、群众收入靠后、交通不便)落实项目资金1600万元,集中用于安饮、道路等基础建设,以脱贫攻坚助推县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同时,全面建立“脱贫风险户、返贫风险户、返贫户”三类人员台账,分类施策、动态跟踪,实现精细化管理。三是坚持持续巩固。做到已脱贫户帮扶力量、政策、措施、责任“四个不变”,每年制定规划、落实政策、督导跟踪,让群众脱贫不脱钩;建立“回头看”“回头帮”长效制度,让群众脱贫不返贫。

二、存在的问题

1.工作落实层层衰减。一方面,个别干部主观认识不到位。个别干部将脱贫攻坚当成常规性的工作,不主动担责尽责,没有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入户走访、解决实际困难当成走过场。尤其是部分村干部在岗不履职,将心思放在了其它的地方。

2.存在脱贫脱钩现象。个别帮扶单位在所帮扶的村未脱贫时非常尽心尽力,贫困村也如期脱了贫,但在脱贫后工作力度大减,到帮扶村去的次数也少了,认为已经脱了贫就没有帮扶单位多少责任了,对脱贫后的重视程度不够,存在以逢年过节走访慰问一下就代替了日常的帮扶工作。

3.资金使用还不规范。通过检查发现,个别乡镇、村社对产业到户扶持资金使用不符合要求,虽然有的村社干部因此也得到了纪律处理,但仍然需要加大培训和政策掌握;个别村的到村扶贫基金作用发挥不好,不敢使用,甚至资金还躺在帐上睡大觉,要进一步规范资金使用管理规定。

4.扶贫项目推进迟缓。在专项治理过程中发现,个别行业部门和乡镇年初的扶贫项目还停留在项目的前期阶段,还没有进场施工,通过跟进督导,目前大部分扶贫项目已经完成了前期工作,正在陆续进场,还需要各项目责任单位倒排工期、定人定岗,确保如期完成目标任务。

三、下步工作打算

1.以基层组织为重点,全面提升素质能力。按照建设一个好班子,抓好一支好队伍,形成一套好机制,培养一种好作风的“四好要求”,切实加强各级组织建设,特别是坚持发挥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作用,要结合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强化支部建设,发挥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引导人才回流,解决村劳力空心化、人员结构老龄化等困境,尤其是要解决“村两委”这个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确保形成一支固定的扶贫基层干部队伍。进一步强化精准识别、项目资金监管使用等业务培训,增强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

2.以夏季会战为抓手,全面抓好项目建设。以开展夏季会战为契机,全力抓好项目攻坚,抢抓项目进度、完善项目程序、发挥项目效益,力争在8月底前,基础建设项目基本完工退场。同时,按照当前考核要求,将对行业项目的效益、质量等情况进行考核,各行业部门同步完善项目程序、强化过程管理。

3.以精准摸排为关键,全面做好对标补短。对标脱贫指标,聚焦“三类重点群体”,认真分析“硬伤”所在,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全面完成“三类重点群体”对标补短工作。同时,抽调精兵强将,对“三类重点群体”实施重点帮扶,切实做到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措施、收入算账、困难问题“五个了如指掌”,定期会诊、动态跟踪,确保达标,全面提升脱贫质量。

篇3:脱贫攻坚的武宁答卷

按照中央、省、市到2020年全面同步小康的要求,武宁县委、县政府因地制宜,将精准扶贫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常抓不懈。本届县委班子上任伊始就向全县人民提出了本届内实现困难群众居者有房住、把全县所有学校、医院按照规划全部新建和改造到位三项承诺,解决百姓住房难、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目前三项承诺已经基本兑现。

2016年,武宁县脱贫工作再出大手笔,县委、县政府决定将前不久庐山西海大水面养殖部分股权转让收入1.234亿元,全部用于精准脱贫,确保扶贫资金足额到位。

篇4:脱贫攻坚看创新

到2020年,我国要解决最后7000多万群众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脱贫”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扶贫力度不断加码,也需要扶贫工作持续创新。回首2015年,我国在扶贫理念、扶贫机制、扶贫路径上都有新的探索,极大地推动了减贫工作。

新理念:精准扶贫深入人心

面对纷繁复杂的致贫原因,不少地方的贫困农户陷入“不高不低、不上不下”的尴尬,低保、五保等政策,只有农村特殊困难群众才能享受,贫困户虽然经济收入偏低,但是达不到社会救济的标准。这使得一些贫困户的状况难以改善。

在重庆市石柱县大歇镇黄山村,一个村170多个贫困户,因病致贫的就有40多户,贫困户王应丰长期患有脑血栓、风湿性关节炎,家里借了2万多元治病,医保报销了4000多元,剩下的都要自己出。

王应丰说,自己也曾向村里申请大病医疗救助,但是村干部说民政救助只有低保户才能申请,贫困户享受不到。

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说,要落实“真扶贫、扶真贫”,就必须在“找准穷人、抓住穷根”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普惠性的社会保障、民生帮扶举措,针对农户不同致贫原因,采取到人到户举措,有针对性地提供特惠性帮扶资源。

据重庆市扶贫办统计,在重庆165万贫困人口中,因病致贫的人口约占34%,是第一大致贫原因。为此,重庆推出政策,覆盖全部建卡贫困户和贫困村,支持其参加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等,使因病致贫户看到了脱贫希望。

与重庆“找准穷人、抓住穷根”一样,如今在许多地方的扶贫工作中,首重精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具体而言,要做到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2014年,我国完成了规模浩大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工作,为推进精准扶贫奠定了基础。去年以来全国多地已推出了各自的精准扶贫具体措施。我国扶贫正从粗放“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以往长期存在的贫困人口底数不清、情况不明、针对性不强等问题逐步解决。

“以前没有建档立卡,扶贫政策大多像大水漫灌,一享受都享受,一不享受都没有。”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认为,现在是让有限的扶贫资源更精准地指向真正需要的人,发挥出最大效益。

新机制:让基层干部全身心投入扶贫

在甘肃省通渭县马营镇回岔村,记者遇到一位面色黝黑、眼睛充血的汉子,站在一个贫困户的场院里,反复劝说户主张进国修建标准化牛舍一定要向阳,因为“良种牛需要晒太阳”。他手里拿着两张表,一张是张进国家2014年的收支表,另一张是2015年他家增收预测表。

这人是马营镇党委书记苟建军,据张进国介绍,上任半年来,他每周至少来家里一次抓扶贫项目。“工作不细,没有底气。”苟建军说,“省里要求贫困地区党委、政府把主要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到乡镇一级,大家90%的精力都用在精准扶贫上。”

2013年9月启动的甘肃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确定,提前脱贫的扶贫工作重点县,原有扶持政策不变,县委书记和县长优先提拔重用。延期摘帽或扶贫不力,先摘掉县委书记、县长的“乌纱帽”。

去年6月,甘肃省进一步完善了扶贫攻坚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制度设计。扶贫绩效按年度考核,分为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考核为好的提拔、重用;考核结果为一般、较差的领导班子,对“一把手”诫勉谈话,或进行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等组织调整。

去年以来,甘肃已有3个贫困县的6名党政主要负责人,因扶贫绩效考核“一般”而被组织调整。同时,还有8名贫困县的县委书记因为扶贫业绩突出被提拔、重用,10名县长转任县委书记。

这不是甘肃一个地方的做法。为了让贫困地区的基层干部全身心投入扶贫,不少地方去年都建立了新的考核机制,淡化甚至取消GDP指标,着重考察干部的脱贫实绩。

贵州省最近出台规定,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扶贫绩效考核“一般”的党政领导、部门领导、干部将进行组织调整,扶贫绩效考核突出的将予以重用。

习近平总书记说,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要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激励各级干部到脱贫攻坚战场上大显身手。

新路径:电商和乡村游潜力巨大

在扶贫路径上,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提出实施“五个一批”工程,首要的“一批”,就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这其中内容丰富,就2015年来看,最有新意和潜力的应该是农村电商和乡村旅游。

在吉林省通榆县,农民霍亮开了一家名为“最草原养生坊”的网店,每月给自己贫困的家庭带来1000元左右的收入。“主要代理小米杂粮,最近置办了智能手机,网店经营起来更方便。”霍亮说。

通榆地处吉林西部,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艰巨。这个县盛产绿豆、葵花等农产品,是许多农民赖以为生的主要农作物。以前,品质很好但知名度不高的杂粮少有人问津,而今在政府指导下,许多贫困农民像霍亮一样开了网店,杂粮销售“量价齐升”。

如今,通榆县葵花、杂粮、小米等农产品的网上销售已占总销量三成以上,农户增收效果明显。尝到了甜头之后,通榆县计划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年均减贫2.5万人左右,到2020年,完成贫困村电商扶贫全覆盖。

和通榆县一样,不少偏僻的贫困地区都开始依靠电商,把当地的土特产卖出去,“网农”大批涌现,一些地方政府借着“互联网+”的东风,推动电商扶贫,取得了不错效果。

与此同时,发展乡村游也日益成为扶贫工作的—个重要抓手。据统计,每年我国国内旅游总计达36亿人次,其中18亿人次在乡村,农民直接接待的至少在6亿人次以上。旅游扶贫潜力巨大。

“是旅游开发让俺们重新焕发活力。”河南省海拔最高的行政村——栾川县杨树坪村支书石进锋感慨道。记者在该村看到,宽阔的马路直通滑雪场门口,游客们沉浸在冰雪运动带来的乐趣中。

“以前穷得叮当响,年收入只有千把块钱,根本维持不住生活。自从滑雪场开发后,日子开始慢慢变好。儿子也在滑雪场上班两年,去年正月结婚还买了一辆10万元的越野车……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60岁的杨树坪村民常太娃说。

篇5:脱贫攻坚及党建思想作风整顿报告

近年来,湖北省宜城市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省、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坚持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突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拉满下沉干部、骨干队伍、社会贤能、贫困群众“四张弓”,精准发力,将党建与扶贫工作有机融合,形成了党建工作更有活力,扶贫工作扎实有效的生动局面。宜城市29个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在底全部脱贫出列,提前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拉满下沉干部这张“弓”,充分调动大员力量。宜城市坚持大员上阵,对29个精准扶贫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采取“一村一名县级领导包保、一村一个帮扶部门、一村一名第一书记、一村一笔帮扶资金、一村一个发展规划、一村一个发展项目”的“六个一”工作机制精准帮扶,29名县级领导干部带头挂钩联系贫困村、贫困户,190个村全部建立驻村工作队,开展扶贫帮困、技术指导等“零距离”综合服务。通过县级领导主协调、各工作部门积极配合,推动建立光伏发电、牛羊养殖、香菇种植等特色产业项目,促进了村集体经济“造血发力”,由弱变强。同时,注重把业务能力强、熟悉农村工作的优秀干部充实到建档立卡贫困村驻村工作队中,选派担任党组织“第一书记”,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拉满骨干队伍这张“弓”,充分发挥先锋力量。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关键是建强骨干队伍。宜城市把建设高素质的骨干队伍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突出选优、提能、激励、监管、整顿“五个环节”,全面加强基层党员队伍。先后把10名博士充实到乡镇班子,50名选聘大学生沉到一线,配强脱贫攻坚“一线指挥部”。扎实开展村级政治巡察工作,对190个村、37个社区“两委”干部进行全方位扫描和政治体检,并对6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书记进行了调换,选优配强“领头雁”。同时,制定激励关爱干部20条措施,将各种优质资源向脱贫攻坚一线倾斜,先后从脱贫攻坚一线提拔重用科级干部70多名,全面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一线建功立业的干事热情。

拉满社会贤能这张“弓”,充分吸收外部能量。脱贫攻坚离不开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家人才队伍。宜城市以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为抓手,对全市农村实用人才整体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6824名的农村实用人才信息库,并运用大数据科学分析行业分布、知识结构、专业特点等情况,着力培养技术示范型人才,全市登记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849家,家庭农场主1609家,集聚农户7000多户,实现将人才聚在产业上,才智用在产业上。同时,大力开展人才引进“__”,吸引820余名各类人才回乡发展或担任村干部,培养110余名村干部成为致富能手。王广春、任乐乐、王国庆等一大批宜城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发展,直接带领、带动周边1300贫困人口实现家门口就业。

篇6:脱贫攻坚及党建思想作风整顿报告

近年来,“两新组织”发展日益成熟,在疫情期间、脱贫期间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为加强“两新组织”党组织建设,大力推动“两个覆盖”工作,辽宁省盖州市对标中央、省委部署要求,坚持把两新组织党建纳入全市党建工作中,努力开创两新组织新局面,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提高政治站位,健全工作体系。市委将提高“两新”组织党组织覆盖率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先后召开两次常委会专题研究,成立“两新”组织集中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市委组织部先后召开部务会、推进会、研讨会,召集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研究探讨相关组建事宜,形成了完善的工作体系。同时,建立县乡两级班子成员包保制度,两级班子成员联系指导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320家,深入企业和社会组织进行调查研判,形成工作推进台账,为集中攻坚工作奠定了扎实的组织基础。

深入细致摸排,挖掘企业党员。市委专门召开“两新”组织大摸排工作会,市委组织部牵头,以乡镇街道为单位抽调专职人员成立摸排小组,市场、税务、审计、社保等部门配合,通过实地走访、电话访问等方式对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逐一摸排,认真填写《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情况摸底排查信息采集表》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信息登记表》。各乡镇街道包保领导、业务主管部门分管领导分别对管辖内“两新”组织的负责人做思想工作,打消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对大摸排的防御心理,说清大摸排的目的及意义,让企业主及社会组织负责人提供用工人员详细信息,形成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用工台账。市委组织部运用党员信息库和身份信息比对等技术手段对5000余名纳入台账人员进行分析比对,通过分析比对,筛选出“两新”组织中没亮明身份的党员。同时,以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排查工作为契机,通过查阅入党志愿书、核查纪实档案与党员本人谈话等方式,对组织关系在村里但工作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的党员建立再摸排台账,结合两次排查党员台账,共寻找“隐形”“口袋”党员146名,为推进组建提供必要的人员支撑。

助推招贤纳士,壮大党员队伍。对纳入实名制台账管理但暂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鼓励他们优先招聘党员员工,将党员身份作为应聘者的软实力;动员有抓党建热情的退休党员“常驻”企业,让其“老有所为”,为企业献智献策,不断壮大“两新”组织党员队伍。经过各乡镇街道、业务主管部门的动员帮扶,截至目前,全市共招聘65名党员员工,返聘15名退休老党员,80余名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提供发展和经营对策40余条,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有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篇7:脱贫攻坚战作风建设调研报告

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高度关注影响产业项目扶贫、对口帮扶以及扶贫工程推进等问题,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加大督查督办、直查直办和通报曝光力度,对查结的问题线索进行抽查复核,对失职失责的从严问责。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强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年以来,X 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中央纪委和省委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要求,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有力的纪律保障。

一、做法和成效 (一)紧盯关键环节,实施专项监察。年,按照见人、见项目、见资金三项要求,将农村公路项目建设、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和城乡医疗救助列为全省统一开展的专项监察项目,并对过去两年专项监察回头看工作作出安排。年,紧盯两移深化政治巡视巡察的重中之重,突出点、线、面相结合,系统梳理巡视脱贫攻坚主要问题清单,全面拓展扶贫领域专项巡视巡察覆盖面。省委在高质量完成对 XX 个贫困县以及

与脱贫攻坚相关职能部门巡视巡察全覆盖的同时,市县两级对贫困乡镇、深度贫困村同步开展巡察,选取试点探索巡察延伸到村居,打通巡视巡察最后一公里。

(四)加强沟通协调,形成监督合力。建立与扶贫工作重点部门沟通协调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及时掌握脱贫攻坚重点任务推进情况和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的针对性、有效性。督促各级扶贫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发挥专业优势、履行监管职责,及时研究解决落实、监督管理、制度执行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对因监管职责履行务实、脱贫过程真实以及资金、项目等方面发生严重问题的严肃追究责任。

(五)持续高压震慑,强化执纪审查。一是贯通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针,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强化日常监督、努力在治未病上积极作为,使监督更加聚焦、更加精准、更加有力。二是从严压实主体责任。紧盯地方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履行主体责任坚决、足,监管严导致到位。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一些主管部门认为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事情,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的安排部署,对后续项目的建设及资金使用去向缺乏监督。二是扶贫政策执行有偏差。一些主管职能部门对党委、政府的扶贫政策理解力,严,情况同程度存在。

扶贫领域监督合力有待进一步增强。从实践来看,纪检监察

机关单打独斗现象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责是推动党委、政府履行主体责任,督促扶贫等有关职能部门履行监管职责,要在坚决履行监督第一职责的同时,坚守监督的再监督定位,防止出现牵头统筹变一家统包,单兵突进、包打天下的错误倾向。调研发现,在扶贫项目立项、审批、资金拨付、验收等过程监督以及扶贫作风等方面的监督,大多仍停留在检查台账资料等简单的形式监督上,与相关部门统筹联动担当、足等原因,查处力度和查处效果都有待提升。当前,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着力发现和查处搞变通、打折扣、做选择,深履行或者良后果,以及履行管党治党责任能及时发现脱贫攻坚中的问题,发现后未处置未报告,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失之于宽松软的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一律严肃追责问责。

篇8:践行“三严三实”助推脱贫攻坚

笔者(右一)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了解产业扶贫发展情况

一、以“三严三实”的要求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1. 全面谋划脱贫攻坚规划。规划是实施总体目标的行动计划, 是开展扶贫工作落实具体措施的蓝本和指南。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脱贫攻坚工程, 必须有一个既要落实中央脱贫攻坚的扶贫政策又要切合当地实际的精准扶贫规划。资溪县是山区林业县, 生态资源是优势, 林区面积广阔, 从事林业产业群众多。我们从调查摸底着手, 深入村组, 全面摸清贫困群众致贫原因及发展方向, 同时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意见和“良方”。规划内容为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技能培训、教育扶贫等七个方面。规划措施以生态产业为主攻方向, 以林区经济为主要经济增收渠道;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经济产业链, 依托国家5A级景区大觉山等旅游企业, 鼓励贫困群众兴办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旅游项目;重点扶持贫困群众种植养殖林下产品竹林鸡、生态蜂蜜、生态牛羊等短平快项目;支持有机白茶, 有机油菜等有机产品的发展壮大。规划中要求专业合作社吸收贫困群众入股必须办理司法公证手续, 从法律上保证贫困群众的经济利益。规划制定过程中各界人士参与集思广益, 广纳良策, 规划出台后, 群众反映规划切合资溪实际, 操作性强, 贫困群众的利益得到保障。

2.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准确识别贫困人口, 做好建档立卡工作是精准扶贫的第一步, 事关精准扶贫的成效。2013 年底按照省市扶贫部门的安排要求开展建档立卡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工作, 当时只有一个标准就是人均年收入2736 元, 并明确全县贫困人口数额, 再加上资溪县是人口小县面包产业大县, 部分即贫又非贫的群众差距不是很明显, 一些乡镇出现识别不准的现象。资溪县严格按照省扶贫部门“七个一票否决”、“四个严格甄别”的规定, 学习瑞金先进经验做法, 吸取广西马头县的教训, 制定精准贫困户评估表, 强化工作力度, 以市县“四进四联四帮”小分队和乡村干部组成联合工作组严格按程序和要求开展“回头看”, 重新评选真实贫困户。几年来, 多次部署建档立卡“回头看”工作, 共开展6 次拉网式 “回头看”活动,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2013 年底的8025人精准到2016 年初的4287 人, 贫困户的精准度提高了46 个百分点。

3. 精准实施扶贫措施。贯彻政策和落实扶贫措施是精准脱贫的重要手段, 资溪县主要实施七大精准扶贫措施。一是产业扶贫, 充分用好赣南原中央苏区每年产业扶贫资金1000万元, 帮助和带动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快速脱贫。采取两种方式实施产业扶贫, 即“专业合作社 (实体企业) + 贫困户”和“私定套餐”。“专业合作社+ 贫困户”方式就是能人带动贫困户学习产业技术发展生产, 建立稳定产业经济增收渠道, 家庭经济逐年稳定增收, 实现真正致富脱贫, 如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迦南生态观光园带动几十户贫困群众。“私定套餐”方式就是根据贫困户特长和自身条件不受任何限制, 适合发展何种产业就扶持他发展哪种产业, 愿意做何种产业就帮助他做哪种产业。目前87 个产业实体带动969 户贫困户致富, 334 贫困户分散发展50 多种产业。二是安居扶贫, 安居扶贫是中央提出“两不愁、三保障”扶贫的主要内容, 是解决贫困群众安全居住的重要措施。资溪县扎实推进安居扶贫工作, 上皇新村安置点成为省扶贫搬迁的示范点, 几年来深山区移民搬迁扶贫解决6479 人安全居住的问题。资溪县严格按照“一户一宅、拆旧建新”危旧房改造扶贫原则, 在住房困难群众自愿的基础上, 按照贫困户类别进行拆房补助, 全县已落实改造农村危旧房900 户、确保3000 余人的安全居住。三是教育扶贫, 贫困群众之所以贫困, 重要因素就是智力不足, 要脱贫必须实施智力扶贫, 教育扶贫是智力扶贫的重要手段, 实施教育扶贫能拓展其智力和思维, 增强生产和就业能力, 提高贫困群众孩子的素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扶贫内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就读职业技术学校予以资助, 其中“千百十”助学工程, 扶持100 名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大学生30 万元, 每人一次性发放助学金3000 元。四是保障扶贫, 对于没有生产能力的贫困户, 为了保障其正常生活经济来源, 采取统一标准“兜底”的方式, 这部分贫困群众纳入农村低保对象范围, 享受低保待遇, 保障他们基本日常生活水平, 并推行资产收益扶贫以提高托底水平。五是电商扶贫。实施“村邮乐购* 农村e邮”计划, 在县城建设“村邮乐购* 农村e邮”精准脱贫运营服务中心, 乡级建设电商服务中心, 村级建设电商服务站。目前建立县城电商运营中心1 个, 乡级电商服务中心6 个, 村级电商服务中心11 个。电商旅游扶贫是资溪主攻方向, 全国游客都可通过电商购买资溪门票及旅游业商品。六是“支部十”扶贫, 以“支部十”为平台,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大力发展富民产业, 深入推进精准扶贫, 形成了支部引领发展, 新型主体带领致富, 贫困群众广泛参与基层党建推进精准扶贫工作格局。正在推进支部+ 合作社、支部+ 协会等模式。七是结对帮扶。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是脱贫重要有效方式, 资溪县实行“321”结对方式, 县委县政府下发文件明确全县党员干部都要与挂点村的贫困户结对帮扶, 县级干部结对3 户、科级干部结对2 户、科以下干部结对1 户, 结对帮扶不限内容和方式, 只有要能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就行, 实行一包到底, 不脱贫不脱钩, 全县结对帮扶贫困群众1000多户。

4. 精准安排扶贫资金。资溪县严格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政策, 精准评选扶贫项目, 精准安排扶贫资金, 规定两个“一律不安排”, 即与精准扶贫无关的企业一律不安排扶贫资金, 对贫困群众家庭经济增收没有帮助作用的项目一律不安排扶贫资金。精准扶贫资金分配安排采取自下而上逐级审核把关申报, 程序为由贫困户和专业合作社等实体自愿申请, 村委初选上报, 乡级政府按扶贫要求评审项目, 在当地进行公示, 研究后统一汇总申报到县扶贫办, 扶贫办组织相关人员再次调查审核评选进入扶贫项目库, 根据当年项目资金计划拟选编制《资溪县产业扶贫资金项目年度计划表》, 经公示后, 报请县政府研究, 上报省市扶贫部门审批备案。2014 年实施以来, 安排产业扶贫资金2000 万元, 项目475 个。

5. 精心实施严格管理扶贫项目。

扶贫项目的实施是精准扶贫的主要环节, 关系着扶贫效益的大与小。资溪县精心实施扶贫项目, 严格执行项目施工程序和要求, 从管理和技术等方面把好关, 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指导扶贫项目实施, 严格按照项目工程设计图建设, 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在项目管理方面坚持四个严格执行, 即:严格执行“先立项后实施”的原则, 严格执行招投标制, 严格执行开工报告制, 严格执行结算评审制。防止旧项目、老项目、多部门安排资金等方式套取扶贫资金的行为, 有效地杜绝各种违纪违规的现象发生, 促进精准扶贫项目安全有序推进。

6. 建立联合验收机制。项目验收是实施精准扶贫重要把关环节。资溪县实行多部门联合进行扶贫项目验收审查制, 联合工作组检查验收精准扶贫项目, 有效地确保扶贫项目合法合规。验收工作由相关的贫困户、项目所在地乡村干部、扶贫、财政部门、技术人员共同参与把关。项目实施完工后, 由施工方提出验收申请乡村进行初验合格后, 由项目负责单位 (业主) 向扶贫部门申请验收, 扶贫部门牵头组织财政、乡镇单位进行联合验收, 验收合格后, 办理请款手续, 拨付资金。验收不合格的, 提出整改意见, 确保扶贫项目质量, 保障贫困群众的利益, 管理好扶贫资金不受损失。

7. 制定多方把关请款制。请款是扶贫资金管理的关键工作, 资溪县把请款环节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管理, 请款由贫困户、村干部、乡镇领导、扶贫、财政等五方共同把关签署意见。首先, 由贫困群众把好2 道关, 即在扶贫功能评估审核时把关该企业是否真正发挥扶贫作用, 带动和帮助贫困群众发展经济致富, 贫困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在项目验收时把关该项目施工质量是否过硬, 达到相关要求;不达标或项目施工质量不合格的, 均不能拨付扶贫资金。其次, 参与验收的干部对项目请款意见要一致同意, 方可办理请款手续, 并出具《实施方案》、招投标、开工报告单、扶贫功能评估表, 验收单等18 个材料。把关请款制能更好地杜绝工作中的失职和个人套取资金等以不权谋私行为发生, 确保扶贫资金安全合规合法使用。

8. 建设精干扶贫队伍。精准扶贫政策出台了, 实施脱贫攻坚战成效如何, 关键要有一支精干的扶贫工作队伍。资溪县把扶贫队伍建设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工作来抓, 首先抓扶贫队伍的思想建设,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思想素质高, 认识就深刻全面, 队伍的战斗力就强。其次抓业务能力提升, 精准扶贫是一项国家战略工程, 是全面建设小康攻克“短板”的新课题, 必须要一支业务能力强敢打硬仗、敢闯新路的扶贫工作队伍。资溪县实行培训与外出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提高队伍综合素质, 让每位都成为扶贫工作能手和标兵。再次抓法纪教育, 聘请纪委、司法部门上法纪课, 把纪律挺在前面, 只有知法懂法才能大胆放心地工作, 才会管好用好精准扶贫资金。四是增加人员壮大扶贫队伍, 2015 年, 县政府在机构改革精编的形势下, 增加扶贫办工作人员3 名, 提高扶贫队伍的战斗力。

二、以“三严三实”魄力破解扶贫工作难题

脱贫攻坚战是中央部署的国家战略工程, 精准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具体战略措施, 是新常态下的扶贫新课题, 在工作中出现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 我们要以“三严三实”的魄力去探索解决这些新难题, 顺利地推进精准扶贫工作安全有效实施。

1.破解思想认识不到位的难题。扶贫开发工作经历了30 多年, 一些基层领导干部仍然认为扶贫开发工作难做, 对彻底解决贫困群众脱贫信心不足, 对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精神认识不深不透, 对扶贫政策理解不全面, 存在一支半解等现象。从深层次解决号“扶持谁”的认识问题, 加强政策学习, 加大培训力度, 把扶贫政策措施作为党员干部学习必修课, 从事扶贫领导工作和业务人员都要学会学懂, 要融会贯通, 只有真正懂政策、对贫困户富有爱心, 才能重视扶贫工作, 热爱扶贫事业, 做实做好扶贫工作。

2.破解精准扶贫难度越来越大的难题。从八七扶贫以来, 未解决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一些贫困家庭一穷二白, 缺乏劳动、劳动工具和安全住房;一些贫困者非贫即病, 劳动能力弱;一些贫困人口居住在深山区, 扶贫难以见成效。解决这些难题, 必须采取一户一策, 一村一策的精准扶贫措施, 多个部门 (或单位) 联合起来整合资金, 紧握“拳头”强攻猛打, 有针对性地一个一个攻克难关, 精准扶贫就不会越扶越难, 而是呈现众志成城, 众人推墙“墙易倒”的新局面。

3.破解精准扶贫“热”难题。推进扶贫开发成为“十三五”规划十个目标任务之一, 脱贫攻坚战已经成为全党共识。一时间脱贫摘帽成了热议, 精准扶贫成了热词, 脱贫攻坚掀起热潮, 扶贫工作一下子“热”了起来。一些地方热在口上, 热在纸上, 热在会上, 却冷在行动上, 工作落实不到位, 措施办法不切合实际, 与中央的要求差距明显。我们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扶贫工作应该成各级党委政府永恒的课题;必须从思想上和管理措施等方面强化认识、增强主动扶贫的内生动力, 加大考核监督力度, 使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事扶贫工作人员真正重视扶贫工作, 把“要我做扶贫”提升到“我要到扶贫”, “贫困群众要我帮”转变为“我要帮贫困群众”这一更高的境界。

4.破解承担责任心不强的难题。精准扶贫是新常态一项新课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治大事。由于资溪县是全国“面包之乡”, 从事面包经营人员很多, 面包大军高达4 万多人, 占全县总人口的30%, 占全县劳动力40% 以上, 部分群众贫富界限不是很分明, 因此, 贫困人口的识别工作有些难度, 实施扶贫工作的精准度难以把握, 有些干部在工作中存在畏难情绪,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准扶贫的进度。一个干部没有承担责任将一事无成, 任何工作都做不好。我们要提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 为贫困群众脱贫, 干部必须要有担当精神, 为贫困群众扛着风险。市场是动态变化的, 发展任何产业都有一定的风险的。单位主要领导要有担当责任意识, 为贫困群众办事要敢于担当风险, 才会有超常扶贫成果。

5.破解精准扶贫措施不力的难题。到2020 年, 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时间短、任务重, 按部就班式工作是难以实现定时节脱贫攻坚战任务。资溪县开展大讨论, 解决好“怎样扶“的问题, 如何发动、带动、帮助贫困群众围绕优势产业做好扶贫工作。一是发展生态经济, 林下经济, 实施小产业、土产业, 如有机种植产品、有机特色养殖等;二是发展旅游经济和其产业链经济, 资溪县是江西省旅游重点县, 培育贫困家庭子女学习导游业务, 进入旅游企业工作, 培训贫困群众学习制作旅游土产品, 创办农家乐等。三是帮助贫困群众进入面包大军行列, 面包产业是资溪县大产业、强产业, 具有强大帮扶能力和空间。四是扶持资溪传统经济产业, 传统土产品见效快, 投资不大, 经济效益可观, 毛竹产业是资溪第一产业, 许多贫困家庭有毛竹山林;加大扶持土豆腐、笋干制作、毛竹林改造等产业的发展, 增加扶持贫困群众项目资金额数, 发展壮大土农产品的生产规模, 提升经济价值, 使其成为贫困群众经济增收重要渠道。

上一篇:初中体育组计划.doc下一篇:刘磊磊 ERP沙盘实验报告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