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引领脱贫路研讨

2022-08-07

第一篇:党旗引领脱贫路研讨

党旗引领脱贫路脱贫纪实特色亮点工作总结

五月的X百花争艳,景色迷人,走进乡镇村庄,只见新建的村办公楼前红旗招展,美丽的新农村里其乐融融,热闹的X三山呈现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建扶贫车间、助产业发展、建基础设施、解“两不愁三保障”的忙碌身影。

X县处于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度的农牧交汇地带。全县总面积X平方公里,有耕地X.X万亩,人均X.X亩。有X镇X乡,X个行政村,X个村民小组,X个社区。总人口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占X.X%。,是国列、省列少数民族贫困县,也是国家六盘山片区扶贫攻坚重点县。

五年来,在党建引领下、在先锋带动下,全县建档立卡贫困村从X年的X个,贫困户X.X万户、X.X万人,贫困发生率X.X%,下降到X年的贫困村X个、贫困人口X、户X.X万人,贫困发生率X.X%。

民心聚,党旗飘扬固阵地

“建强堡垒聚合力,改善面貌摘穷帽”。该县始终把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作为助推脱贫攻坚的第一要务来抓,建立“县委抓安排部署、组织部门抓指导规范、住建部门抓质量监督、乡村组织抓配合协调”的工作机制,每年有计划改扩建村活动场所。

X年,改(扩)建维修村办公场所X个。县委组织部对X个乡(镇)的X个行政村及县直单位党组织党建工作,进行了“拉网式”、全覆盖督查,督促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落实教育、卫生、五保低保等社会保障政策,着力解决群众因学返贫、因病返贫问题。

截至目前,累计为X名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落实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学前教育免费资金等资金X万元;全面推行健康扶贫工程,整合医疗机构、民政和保险公司力量和资源,在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县妇幼保健站设立专门窗口,提供“一站式”结算服务,累计为X名贫困户病人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人工结算服务,对X名建档立卡人口落实签约服务,每年办理慢病卡达X多张。

发放农村低保金X.X万元,五保供养金X.X万元,临时救助资金X.X万元;投资X.X亿元,改造危房X户;选聘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生态护林员X名,每人每年落实X元补贴资金。

村党支部通过召开“村民知情大会”和“两户见面会”,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文明家庭创建和脱贫之星表彰活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光荣,勤劳致富、率先脱贫光荣”的理念,凝聚打赢脱贫攻坚战强大精神力量,不断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

严格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按照“分级负责、属地办理”的原则,完善扶贫领域信访工作机制,制定《X县扶贫领域投诉举报管理办法(试行)》,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优化办理流程,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人人能满意。

全面落实《X县X--X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X个方面、X类项目X.X亿元的项目,完善《X县X--X年东西扶贫协作规划》《X公司定点帮扶工作方案》和《X县X年财政专项扶贫整合资金项目计划》,编制下达X.X亿元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计划,以项目规划精准精细带动脱贫攻坚。

截至目前,召开村民知情大会X场次、“两户见面会”X场次,开展法制宣传X场次,举办各类群众文体活动X场次,评选表彰好公婆X个、好儿媳X个、文明家庭X个、致富能人X人。举办全县庆祝改革开放X周年“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暨X年“三下乡”仪式。

成果显,党建引领助发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该县始终把强化党建作为决胜小康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行“十个一”工作法(县级层面实行每周一例会、每周一调度、每月一通报,乡镇和行业部门实行每天一报告、每周一驻点、每月一计划、每月一培训,村级层面实行每天一小结、每月一访视、每月一宣讲),实行县、乡镇、行业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抓

X个村包抓制度,压紧压实党建带头人责任。

制定《全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X--X)》《全县基层党建工作工作责任落实办法》《全县农村党建工作规范》《村干部能力整顿提升方案》《党支部标准建设方案》等X多项制度,严格标准,强力创建,涌现出了X乡X村和X镇城东社区等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采取“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推出了X乡X村高原树莓种植合作社、X村盛昌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先进典型。

按照中央和省州统一部署,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和“五个一批”要求,先后投入资金X多亿,以精细精微精确“绣花”功夫,高站位谋划,高标准推进,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截至目前,全县X多名省、州、县、乡党员干部奋斗在脱贫攻坚基层一线,实现了全县工作重心向脱贫一线倾斜、工作力量向脱贫一线加强、干部队伍向脱贫一线下沉、扶贫资金向脱贫一线集聚的攻坚局面。五年来,全县共脱贫

X户X人,有X个贫困村出列。

按照“政府奖补、部门引导、农户自愿、三级保障”的原则和“龙头企业+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方式,通过“X+”(即每户贫困户发展X亩旱作农业、养X头牛、输转X名劳动力就业、每户年底增加X万元收入)发展模式,依据“X+X+X”(贫困户新繁育牛犊每头奖补X元、新种植的中药材每亩奖补X元,新繁育的羊羔每只奖补X元,输转X名劳动力务工收入达X万元的每人奖补X元)奖补标准,全力培育到户增收产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牛羊养殖和劳务输转等主导产业。X年,引进能繁母牛X头、能繁母羊X只;输转劳务X.X万人(建档立卡X人),创收X.X亿元;投资X.X亿元,在X个乡镇X个贫困村实施光伏发电项目,建成运营光伏电站X座,成立光伏产业合作社X个,带动X户贫困户增收。

通过产业扶持,全县累计建成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小区)X个,牛饲养量X.X万头、出栏X.X万头,羊饲养量X.X万只、出栏X.X万只,畜牧业收入达X.X亿元;种植中药材X.X万亩;连续四年种植全膜玉米达X万亩,亩均增收X元;销售各类苗木X多万株,综合收入X亿多元;扶持贫困户发展农家乐X家,累计接待游客X.X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

X.X亿元。扎实推进以扶贫车间为重点的就业扶贫,认定扶贫车间X家,吸纳建档立卡户X人;开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公益性岗位X个,有效拓展了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大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X个贫困村都有村集体经济;农民专业合作社达X家,社员X人,吸纳建档立卡户X户。

面貌变,基础改善助攻坚

“改变旧面貌,乡村换新颜”。该县始终把补齐短板弱项作为脱贫攻坚的基础工程,制定《X县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实施方案》,成立县委巡视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对照巡视反馈指出的问题举一反三,查找自身工作差距,细化实化整改措施,建立整改报告机制、巡视整改督查机制,确保整改责任靠实、倒逼任务落实。

坚持扶贫资金全部向贫困村倾斜,着力补齐道路、饮水、住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文化广场、幼儿园等基础设施短板。全面落实《X县脱贫攻坚实施方案(X--X年)》;投资X.X亿元,实施北部农村供水巩固提升、东南部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和精准扶贫重点贫困村供水等工程X处,解决X个行政村X.X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全县自来水入户率达X%,管网覆盖率达X%,水质达标率达X%。

投资X万元,实施电力提升工程X处,解决X户群众用电难问题;投资X万元,新建幼儿园X所;投资X万元,新建或改扩建村小学

X所;投资X万元,改造通村道路X条、X.X公里,硬化村社道路X条、X公里,修建便民桥X座;投资X万元,通过“一事一议”硬化通户道路X.X万元。

投资X万元,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X所,其中贫困村X所,实现贫困村卫生室全覆盖;投资X万元,新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X处;投入X万元,新建文化广场X处;投资X.X亿元,实施易地扶贫搬迁X户X人,切实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相关政策,累计为X.X万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各项惠民资助政策,构建到户到人的精准扶贫政策体系。

投资X万元,新建幼儿园X所、小学X所;投资X万元,新建X镇X村、白王乡冯马家村卫生室,为X个乡镇卫生院和X个村卫生室配备卫生医疗设备,建设省州与县、县与乡镇等医疗机构远程诊疗视频管理系统,年内实现乡镇卫生院和X个贫困村卫生室全部达标。

坚持“一村一室、集中统一、综合服务”的原则,在X个行政村组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实现农村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金融支持政策全落地。

积极争取省州支持,逐步增加生态护林员和草原管护员等公益性岗位,选聘草原管护员

X名、生态护林员X名。投资X万元支持旅游大通道沿线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啤特果、散养鸡、养蜂等林下经济,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

依托X区东西扶贫协作和X公司对口帮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着力构建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有机结合、互为支撑的大扶贫格局。(出村党支部书记同期声......)。

党员带,提升产业乡村兴

“先锋引领摘穷帽,产业扶贫乡村兴”。该县始终把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治作为固本强基的有效举措,对X年确定的X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在完成整改任务的基础上,全面进行巩固提升。

X年,又确定X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印发《X县X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集中整顿实施方案》,“一村一策”制定整顿方案全面整改。为X个村选派了党建指导员,选派X名优秀党员干部专职担任村党支部书记。

开展贫困户脱贫之星评选和创业致富带头人活动,组织全县X名优秀工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见贤思齐、对标作为。

全县各级党组织按照“以旅游产业为引领,以肉牛、劳务、育苗、中药材产业为支撑,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路,不断加大产业发展资金投入,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促进五大产业提质增效。

X年底,全县共接待游客X.X万人(次),同比增长X%,旅游综合收入X.X亿元,同比增长X%;累计建成规模养殖场(小区)X个,其中州级以上标准化养殖场X家。规模养殖户X户,畜禽饲养量达到X.X万头(只、羽),肉牛饲养量X.X万头,出栏X.X万头;羊饲养量X.X万只,出栏X.X万只,鸡饲养量X.X万只(羽),出栏X.X万只(羽);完成畜牧业产值X万元,畜牧业增加值X万元;输转农村劳动力X.X万人,创收X.X亿元;以云杉为主的育苗留床面积X万亩,“X云杉”以种植面积大、品种规格全、土球粘性好、成活率高的优势,已走出甘肃,销往西藏、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河北、陕西等省市。

全县共销售以云杉为主的各类苗木X万株,综合收入达X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X.X万亩,产值达X.X亿元。

富路宽,决胜小康谋长远

“干群携手铺富路,敢叫日月换新天”。该县始终把提升党建工作水平作为引领脱贫攻坚的主要途径,县委组织部会同县委党校、扶贫办、农业农村局等部门,以扶贫系统干部、乡镇干部、村干部和驻村干部为重点,先后选派X人参加中央、省州各类培训班

X期。

召开全县农村党建指导员培训会、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推进暨业务知识培训会,举办全县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培训班,培训县直各党工委副书记和党务干部、县直各机关党支部书记、X个乡镇党建办主任、宗教办主任、大学生村官、X个行政村党建指导员、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计X人(次)。县委组织部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X乡X村、八松乡纳沟村列入X年的试点村,为全县、全州探索整体脱贫后的乡村振兴之路。

印发《X县X年到户产业奖补方案》,投资X万元,按照“X+”模式(“X+”(即每户贫困户发展X亩旱作农业、养X头牛、输转X名劳动力就业、每户年底增加X万元收入)和“X+X+X”奖补标准(贫困户新繁育牛犊每头奖补X元、新种植的中药材每亩奖补X元,新繁育的羊羔每只奖补X元,输转X名劳动力务工收入达X万元的每人奖补X元),扶持X户贫困户发展牛羊养殖和中药材种植等增收产业;投资X万元,在XX村实施旅游扶贫项目,新发展农家乐X家;出台《X县光伏产业收益分配办法》,建成X座电站并网,共发电X万度,带动X户增收。投资X万元,继续扶持X村等X个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乡村旅游等增收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X个合作社提升带贫能力,加强农村电商网点建设,实现

X个贫困村电商服务点全覆盖。

新建X扶贫车间,全县扶贫车间达到X家,共吸纳X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就近就业,辐射带动X多户农户通过种植、养殖和在家以代加工的方式增加收入。

开展焊工、中式面点师、钢筋工、挖机操作工、中式烹饪师等培训X人(建档立卡户X人),向东南沿海和西部劳务基地为主,组织输转X.X万人(建档立卡户X人)。

举办东西劳务协作暨春风送岗位招聘会X场次,分两批向X市组织输转务工人员X人(建档立卡户X人)。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和贫困退出指标,全力开展拾遗补漏、固强补弱、冲刺清零行动,计划整合各类资金X.X亿元,统筹推进水、路、房和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补齐短板弱项。

通过项目支撑,大力实施村级通户道路硬化工程和村组道路硬化工程,投资X.X亿元,计划硬化X公里村社道路和X个村通户道路。投资X万元,继续实施东南部人饮巩固提升工程、农村饮水安全到村到户项目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输配水管网改造工程,彻底解决X个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X户易地搬迁群众拆旧搬新、土地复垦、搬迁点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后续产业培育;投资X.X万元,改造C级危房X户。

投资X.X亿元,实施X个村的动力电改造提升工程,有效解决线路老化和电压不稳的问题;投资X.X万元,改造贫困户卫生厕所X个;投资X.X万元,实施X个村办公场所和村级活动中心改造工程。

第二篇:党旗引领小康路(范文模版)

党旗引领小康路

——村党支部抓党建促发展工作纪实

在普安县,人们只要一提起高棉乡冬瓜村,就不禁会竖起大拇指,这不仅因为这里有一段县委委员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佳话,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冬瓜村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发生的巨变给人们带来的由衷赞叹。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的冬瓜村,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村民过着“玉米当烤火粮,小麦是救命王”的艰苦日子,人均吃粮仅有150公斤,人均纯收入仅有400多元,遇到灾年,十家九贫。村里负债累累,冬瓜村被列为省州县重点帮扶的贫困村之一。如今,冬瓜村实现了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烤烟、养殖、果蔬等产业齐头并进,村级集体经济积累逐年增多,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栋栋漂亮的平房拔地而起,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3000元,群众生活一年一个新台阶,冬瓜村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是什么让一个一类贫困村转变成一个县发展的样板村呢,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冬瓜村吧。

产业“双带”

冬瓜村境内山高谷深,土地贫瘠,无矿产资源,产业严重滞后成为了制约冬瓜村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了村党支部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1998年,刚经过换届选举的村党支部在支部书记龙昌旺的带领下,紧紧抓住县委、县政府实施的“南烟北移”经济发展战略和上级扶贫资金、项目向冬瓜村倾斜的机遇,大力推广烤烟种植项目。但当村党支部准备甩开膀子大干一场的时候,问题出来了,群众不理解呀,种植了几千年粮食的土地突然不种粮食改种烤烟了,不种粮食吃什么,烤烟能当饭吃么?村“两委”班子成员挨家挨户地讲政策做工作,磨破了嘴皮也没有几户愿意种。

“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村党支部主动站了出来,组织10余名党员干部将自己的地腾挪出来带头种下了冬瓜村的第一亩烤烟,当年每人就增收3000元。不用再发动,群众纷纷种上了烤烟,第二年全村就种植烤烟600多亩,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并在随后的几年内将烤烟产业做成了全村经济增收的支柱产业。2007年,全村烤烟收入创纪录突破200万元大关,仅烤烟一项人均收入就比上年增长了近200元,实现了群众增产增收。

由于烤烟产业结构单一,技术含量高,风险性较大,“如何改变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就成为了摆在村党支部面前的一个紧要任务。经过召开党员讨论会、群众咨询会等反复讨论,村党支部最终确定了“近抓烤烟产业,中抓畜牧业、远抓经果林产业,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工作思路。2003年冬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的机遇,发动群众大搞退耕还林还草。在党员的示范带动下,全村仅用45天就种了2600亩人工草场,并间作了15.6万株金秋梨。2004年,依托2600亩人工草场,村支部从贵阳绿源公司引进5000多只鹅和3000多只鸡,围绕“一组一品”的养殖思路,以“公司+基地+家庭养殖”的模式,绿源公司派技术员驻村指导饲养,由党员杨秀仁等带头在七个组建立起了鹅、鸡、猪、瘦牛育肥等畜牧养殖基地。2007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100元,村级积累达1万多元。全村畜牧业产值首次超过烤烟产业,达234万元,占全村经济收入的48%,实现了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现在,冬瓜村以烤烟和草地畜牧业为龙头,注意培育适宜市场发展的果蔬等产业,做到多业并举,齐头并进。

昔日的山旮旯,如今披上一条条绿缎子,绿缎子上镶上了一颗颗白宝石和黑宝石,它成了冬瓜人眼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成了冬瓜村一项充满希望的富民产业。

示范“双帮”

为切实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村党支部结合全村实际,制定了“321”帮扶计划,即村“两委”班子成员每人帮扶3户贫困户,组干部和有帮扶能力的党员帮扶2至1户贫困户。主要是在信贷担保、技术等方面给予贫困户全方位扶持。

刘胜国以前是村里有名的特困户,党支部书记龙昌旺将他列为自己的帮扶对象,帮助他在信用社担保贷款2万元,发展养殖业,养牛3头,养猪2头,养鹅500多只,年收入超过2万元,彻底摘掉了特困户的帽子。

“全省优秀乡土人才”舒腾广在谈到冬瓜村党支部的工作时,动情地说:“如果没有村支部的帮扶政策,不会有我的今天,不会有冬瓜村的今天”。舒腾广是冬瓜村旱二组的村民,以前连续两场大火将他的房子烧得一干二净,差一点就让他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在村党支部的大力帮助下,他度过了难关,依靠种植烤烟富裕起来,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村民推选为旱二组的组长,富裕起来的舒腾广主动帮扶村里面的4户特困户,使他们找准了发展的方向,奔向了致富的康庄大道。

在村支部和党员的努力和帮助下,冬瓜村有50多户贫困户逐步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干群“双联”

在冬瓜村,村组干部联系党员,党员联系群众,成为了村党支部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一条联系链。村党支部根据村组干部的实际情况对联系群众作出了具体的分工,每名村干部联系1名能人党员,联系2名困难群众,做到随时跟踪调查,了解情况。一方面,村组干部对联系的有能力发展的党员进行重点扶持,帮助他们想办法谋思路,协调贷款,提供技术指导等,另一方面,村支部对困难群众和党员也同样进行重点帮扶,在产业扶持和带动上对他们进行倾斜。

同时,针对部分党员生活困难的实际,村党支部实行了党员慰问抚恤制度,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充分利用“七一”、“春节”等节假日深入村组,实地慰问贫困老党员,给他们送去生活必需品,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听取他们对党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在农村党员去世后,村党支部均赠送花圈以示哀悼,并给予直系亲属300至500元不等的抚恤金。

在冬瓜村,党员不仅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荣耀,一种责任,人人向党组织靠拢,向党员看齐,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血与肉的紧密联系,成为了冬瓜村干群关系最真实的写照。

素质“双升”

冬瓜村党支部不仅在抓党员素质提高上下功夫,而且在提高普通群众的素质提升上也狠下功夫。村党支部利用各种机会请来县里的畜牧专家、计生专家和种植能手等为党员群众上课,讲课的内容通俗易懂,群众容易接受,也容易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去。因此只要村里面来了讲课的专家学者,村活动室肯定都会挤得满满的,群众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渴求已经成为一种新时尚。许多群众通过学习培训,思想意识得到很大的提高,纷纷向党组织靠拢,2007年全村党员人数达到78人,今年又有8人向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与此同时,村支部针对村民逢年过节有聚众喝酒、赌博等现象,别出心裁地组织开展了村级运动会。在每年的春节期间,以村民组为单位开展知识竞赛和体育竞技等活动。知识竞赛前两周要举办学习培训班,每户至少要有1人参加,培训的内容包括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学习培训结束进行考试,根据成绩确定参赛人员;体育竞技项目包括篮球、乒乓球、象棋、“捏营养球”等,人人都可以参与。这种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别具一格,深受村民欢迎,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民的观念。

“为有攻坚多壮志,敢叫旧貌换新颜”,冬瓜村的巨变向我们昭示,只有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才会有出路。如今的冬瓜村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实现着一个又一个的转变,她正用坚实脚步乘着改革的东风,稳健地抒写着从贫困到富裕的壮丽诗篇。

以民为本抓党建和谐之风劲吹

当前,一些地方群众上访成风,干群关系紧张,给社会造成了不和谐的因素。山根镇排溪村却连续二十几年无上访,社会安定,生活富裕,村民和睦相处。2000至2004年度,该村连续5年被评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今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抗击第18号强台风“达维”救灾减灾先进单位。近日,我们走访了该村,发现该村党支部用破解难题的“四把钥匙”,开启了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大门,使和谐之风扑面吹来。

充满感情,跟群众交心,群众信你

“自种自收不求你,不偷不摸不怕你,吆喝命令不理你。”缺少信任,是当前一些地方群众工作难于开展的重要因素。排溪村干部善于与村民交心谈心,让村民们信服,解开了工作的顽结。

有困难找支部,已经成为排溪村群众的首选。村支部关心村里弱势群众,对困难农户,村里不嫌不弃,热心为民服务,对五保户嘘寒问暖、生活关照,深得人心。2003年,生活困难的残疾人潘富英病倒在床,村支委轮流看望,送去300元和几包大米,支持治病,并寻求热心单位为他购买一只母水牛养殖。寡妇、残疾人李桂霞一家三口住危房,近段时间村“两委”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腾出一块土地为她建两间平顶房。凡是村里红白事,村“两委”干部必到场。近几年,村里就拿出1500元为五保户文昌渊、许文松、莫泽春送终。

村民代表何文伍说,村支部对先富起来的农户引导致富思源、扶危济困,对困难农户鼓劲、帮助,就这样与老百姓交心。村民有大事小情,只要通知一声,党员马上就到,热心劲儿胜似一团火。村民有啥“疙瘩”,有啥“闹心”事,都愿找村支部,支部想方设法“理疗”直至“消肿”。2004年8月,村民王业金与王富良因种树闹土地纠纷,村支书曾召琼将两家拉到一块,进行协商沟通,两家事儿立马平和;2005年8月,王富亚、徐光月因虾池排污闹起来,差点动“干戈”,曾召琼带领几位村委委员串门,从拉家常话发展入手,做调解工作,妥善解决他们的虾池排污问题,两农户在笑声中握手和好。

倾注实情,带群众致富,群众服你

有些村干部抱怨说,如今的农民工作难做。“老办法不顶用,硬方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其实,老百姓首先想的是富裕,带领他们致富,他们服你。排溪村支部立足服务发展,开展“双培”和“双带”工作,取得成效。

“党员要有真本事,村民才瞧得起。”当任村支书已经10年的曾召琼对此深有感触。为此,该村党支部注重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8年间,黄会球、徐光耀、徐光辉等8名村里致富能手发展为党员,何运霞、徐清民、何标等7名党员发展为致富带头人。

十年来,支书曾召琼带头种植菠萝、胡椒、苦瓜等经济作物,收入颇丰后,慷慨解囊扶持肖作文等困难户种植槟榔、菠萝和胡椒。党员何运霞靠种植菠萝和搞运输生意,年收入10万元以上,发家致富的她不忘困难群众,主动提供种植菠萝技术,去年支持5000元给村民文云平造船,发展近海捕捞业。村支部多次组织村民代表到琼海博鳌等地参观,学习种养经验。在支部的倡导下,何良民等村里致富党员尽量提供服务,帮带村民发展种养业。党员带民走富路,村民也铆足了劲头干。村民王文种植菠萝20亩、槟榔15亩,年收入5万多元何运江每年养鸭1600只以上,还有胡椒、苦瓜等作物20亩,年收入6万多元。2004年全村人均纯收入3200多元。如今,家家都有电视机,80%以上农户安装电话。其中,2004年道桥自然村13户68人,年人均纯收入4000多元;大坑自然村4户人家21人,靠种植菠萝、胡椒、槟榔和运输瓜菜、木材的收入,年户均达10万元。

主动热情,民主议事,群众跟你

有人说,干部与群众间有道“墙”。其实,拆“墙”并不难,老百姓说,与咱“议政”,咱跟你。排溪村以“民主议事”为抓手,积极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促使“核心”与“民心”的结合。

该村有160亩村集体沙滩土地,有些农户想租地搞高位池养虾,村“两委”一班人不随意拍板。支书曾召琼说,先征求村民意见,然后让村民代表自个儿拿主意。2000年11月,村里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讨论此事,一致通过发包给本村或外村农民养虾;同样,2003年6月,该村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同意规划25亩土地作为“居民小区”,让住房紧张的农户盖房,按面积收取适量土地金。现已搬进平顶新居的7户村民告诉我们,这种做法够民主,群众支持。类似以上土地发包、道路建设和集体经济的使用等重大事项,村里都交由党员扩大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作主”。每年,都召开党员大会10次以上,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小组长会议20次以上。特别是,2003年该村实行“五卡一制”(民主决定卡、民主理财卡、群众信任卡、党员管理卡、党员互助卡和发展党员公示制)以后,问策于民的活动更加频繁,群众“议政”的氛围更加浓厚,民主治村不断深入人心。同时,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财务监督小组的成员由党员、村民代表担任,村干部不担任,村务财务经审核后按时如实公开,给群众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讲民主,民心顺;民心顺,村融洽;村融洽,村业兴。”党员、村民代表曾宪良一语道破“玄机”。200

3、2004年该村被省分别评为村民自治示范村和民主法治示范村。

融入真情,帮群众解忧,群众颂你

排溪村党支部从加强村里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努力改善村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备受农户称赞。其实,老百姓要的是眼看得见、手摸得着的东西。

村中有一条小溪长达3公里,由于年久淤泥积压成堆,堵塞溪道,溪两边的农田遇旱涝排灌不畅,影响农作物生长,村民十分担心失收。为解村民之忧,2003年该村把整治溪道提上议事日程,投入3万元,全面清理溪道,建3个拦水坝,解决了320多亩农田的排灌问题。2004年,我市出现罕见的旱情,该村人畜饮水成为问题,就连播种等基本用水也告急,村民忧心如麻。村支部及时开展抗旱工作,投入3500多元,打造人畜饮水井5口和田头井4眼,组建一支由党员干部、村民小组长等组成的抗旱突击队,开挖石榴洋长1公里的排水沟,引水灌溉。老党员黄诗川说,去年战胜旱魔,压在农户胸口的石头落下地,支部全体党员的心情也跟着顺畅。

实现自然村村村通车,改善居住环境,是该村村民的一大愿望。2000年以来,该村按计划逐步实施“通路”工程,新建、扩建青山营至大石岭、村办公室通海榆东线等6条村路,使道桥坡、青山营、合堀等8个自然村互连路网,实现村村通车,解决村民出入不便的问题。此外,该村还创建道桥省级文明生态村和青山营市级文明生态村,以此为示范,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三篇:旗帜引领脱贫路——商丘师范学院抓党建促肖庄村脱贫记

如今的肖庄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风村情振奋人心。 泥水路变成了水泥路,月光灯换成了马路灯。从过去的“能人不回村,村中回不去”,到如今的人人“忙于回村路,回村有出路”,这是肖庄村三年的变化。村支部书记贾长亮说“自从村里来了第一书记,村里就发生了魔术般的变化”。

国旗飘起来了,党徽亮起来了,大家都跟着共产党员干起来了。村子靓丽了,村民满意了,村里的精气神聚起来了。第一书记翟滨说,“脱贫要有领路人,共产党员就是领路人”。

筑牢战斗堡垒

驻村伊始,村支部已经十年没有发展过党员了。村室破败,组织涣散,开会都难。“村支部就是能指挥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斗堡垒”, 成了村支部所有班子成员的共识。

支部班子成员首先严格坚持“三会”,通过学理论通党性,解决对脱贫工作的疑虑,通过问题导向摆查村情村况,研读政策指导科学发展,论证项目规划村产村业,民主公开凝聚班子合力。通过在脱贫攻坚的实战中拓宽“党课”载体,进行逐户走访摸村情,逐项论证稳发展,逐地考察学经验。村中、地头、先进脱贫村和周边农业产业区成了大家生动的“一课”。村主任高自献形象的说“晚上三会,白天一课,‘ 三会

一课’,一年顶上十年个”。

思想顺了,党性通了,责任感强了。大家既感到脱贫工作的艰巨,也看到了光明前景,并意识到,脱贫更要靠更多的党员带着干。

把红色亮起来了,把组织形象树起来。村室和党建设施完善了,整洁美观的村室里,制度上墙、文件入档、档案入盒,图书、电脑、学习资料井然有序。村中国旗党旗列队悬置,各类宣传标语在文化广场、车间厂房、村中地头规范遍布。

拓展探索“1+1+N”党员发展模式,即一个党员发展一个致富能手共同培育几个脱贫典型,共同发展党员。最终,典型也成了能手,帮扶有了接力棒,党员发展有了生力军。通过层层帮扶,你追我赶,在脱贫攻坚战中,组织不断壮大、优化。

已有三年网龄的“肖庄微信群”通过发布图片、咨询、“第一书记面对面”、“ 微公告”等内容、栏目,让村民了解家乡变化,在外致富能手和观望村民纷纷坚定了信心。北京务工的贾长周在入党申请书上写道“家里好才真好,看到脱贫工作动真格了,我也要回家跟村里党员一起干”。

截至目前,有69名村民提交入党申请书,一半以上都是年青村民。今年4月,支部换届当选支书的贾长亮说,“现在开会,积极分子和普通村民都可以参加了,村室都坐不下了”。

党员就是旗帜

第一书记要求党员必须坚持戴党徽,“戴党徽就是亮身份、亮旗

帜,就是向脱贫攻坚亮剑”首任第一书记张银堂说。

而驻村之初,“来镀金,来抓银”成了村民对第一书记的普遍质疑。得知书记都是教授、博士,有较高的收入和行政级别后,看到书记吃住在村、没星期假期的带着党员走街串户、奔走田间地头,尤其是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的成果,村中突显巨变后,村民们彻底服了。32年党龄的高树清说,“两任第一书记年轻用心,真心扶贫,老党员没啥说的,就带头干了、跟着干了”。

高树清可谓村支部的“智囊”,虽然家中有“大病号”,但依然致力于政策宣讲、党务建设和村务化解等工作。34年党龄的贾长亮是村里的老“能人”,经济基础让村民羡慕,也毅然回村带领大家脱贫。扶贫名额、项目规划、人员评定等敏感问题,他们坚持回避原则、以身作则,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和拥护。

第一书记带领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驱动着更多的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投身脱贫攻坚。较早致富的村民高杰常年在外经商,第一个回村搞了大棚草莓,正带领更多的村民进行特色种植。贫困户贾贺宾在村里第一个养起了肉鸽,高自东开起了村里的第一个淘宝站,孔令春上了油牡丹套种项目,贾宝雪的山羊养殖如火如荼。在脱贫攻坚战中,老党员带领新党员致富,新党员带着积极分子脱贫,积极分子成了脱贫典型,党员成了脱贫的一面旗帜。

为了发挥党员作用,支部实行党员分户到人、分事到岗、分工到责的“三分三到”制度,专门设置了民意调查、纠纷调解、新风倡导等十个岗位,实行定岗定职、定班定责,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老党

员贾长杰说 “打铁要自身硬,党员底气硬了,群众信任了,大家愿意跟着我们干了”。

“土著”力量是生力军

学校党委书记介晓磊在肖庄村脱贫专项推进会上指出,“脱贫的关键是要形成长效机制,培育脱贫造血机能,关键在于发挥原住村民的‘土著’力量和生力军作用”。

面对过去“天黑睡觉,天明等觉,小康天上掉”的现状,两任第一书记认识到,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扶贫更要将扶志和扶智相结合,将脱贫成果和移风易俗相结合,培育村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脱贫致富的荣誉感,强化脱贫自觉性,营造“实干脱贫、光荣脱贫”的风气。

现在的肖庄村到处充满精气神。整洁的村路两侧和家家精美的文化墙,将党建、民族宗教政策、德孝典故和文明生活生动的展现在墙上,成为红色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鲜活载体。“红色电影”、“乡村大舞台”、村健身绿地让村民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明家庭”和“卫生家庭”,“好媳妇”和“好婆婆”以及“优秀保洁员”等评选活动,让文明、孝道、勤劳的传统美德蔚然成风。

现在的肖庄村人人忙脱贫,村中无闲人。从过去的各扫门前雪,到现在的脱贫恐后人。从过去的村产为零,到现在的车间机器轰鸣。从过去的田荒人凋零,到现在的寸土寸金忙。从过去的晚上喝酒睡觉,到现在的广场舞和图书室里人头攒动、座无虚席。肖庄村的变化,让

先前观望的村民自发加入到了脱贫行列,过去致富无法的村民早已成了脱贫典型。

2017年春节,“感党恩跟党走”活动以来,原来一些大门上有宗教色彩对联的村户,现在已经自觉的换了下来。大家不仅在屋中挂起了主席像,还积极加入到了脱贫队伍中来。现在,宗教色彩的大门对联早已在村中销声匿迹。

第一书记翟滨说“脱贫为了群众,最终要依靠群众,群众就是力量,就是脱贫攻坚战的主力军和常胜军”。

共产党是领路人

有了坚强的组织后盾,有了党员的榜样,有村民的主动作为,肖庄村的脱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商丘师范学院专门出台编制了《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和《肖庄村“十三五”产业扶贫规划》等多项文件,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以派出第一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队,成立了20个帮扶组和6个专业组采取“多对一”的形式,做到每户一名处级干部带队实施精准扶贫。

学校先后投资建成了图书室、绿地、路灯、无线广播、文化墙等项目,实施卫生环境和安全饮水改造。指导第一书记争取资金915万元,投入230万元完成桥梁道路建设,投入75万元改造电网,投入54万元兴建大舞台、卫生室和活动中心,投入20万元实施绿化工程,改善人居环境。

学校积极促进肖庄村产业融合发展和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壮大优

质种养殖业、制造业和副产品深加工业,推广大棚种植、核桃树和油牡丹套种模式。吸引投资50万元建设村扶贫车间,现有务工人员68人,贫困家庭人员12人。顺利实施160万元产业园和150万元光伏发电项目。目前,肖庄村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31.7万元收入,将主要用于设置贫困户公益岗位,统筹帮扶对象。

村中才三年,脱贫已巨变。肖庄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曾经主动撤掉对联的村民孔祥钦说,“来了第一书记,党员多了,脱贫的多了,给村里说媳妇的多了,我们都得感谢共产党”。

学校党委书记介晓磊说,向肖庄村派驻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是学校响应号召和服务地方的重要行动,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他表示,学校将进一步指导、支持第一书记的工作,精准脱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通过突出重点,精准发力,确保脱贫工作任务如期完成,通过不断深化学校改革,加快转型发展,努力提升“四个”服务能力,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来源/河南日报)

第四篇:党旗引领我成长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间,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党组织——中国共产党已经在风雨中走过了将近1个世纪。自从1921年7月,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传出巨人的呐喊,犹如春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东方雄狮,拔开了数百年来笼罩于千万仁人志士心头的迷雾,亮出了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点燃了神州大地上的星星革命之火,华夏儿女找到了黑暗中通往光明的大道,紧紧追随着这照亮黑夜的火炬——中国共产党。于是开始的90年的风雨兼程。

自鸦片战争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处于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而农民阶级的太平天国,资产阶级的维新运动以及辛亥革命尽管取得了小小的胜利,但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面貌,以失败而告终。此刻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国家富强的领导任务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肩上,中国共产党应历史的呼唤而诞生了。终于,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战,推翻了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

然而,新中国成立以后,更伟大而艰巨的任务压在的中国共产党的肩上,那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条社会主义道路是新开辟出的一条道路,没有前人的经验,只有自己苦苦的摸索,所以我们跌了很多的跟头。但是,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我们永远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艰苦奋斗,努力进取,争取到21世纪中期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

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仅是缅怀党的光辉业绩,更重要的是着眼新世纪,作为新世纪的青年,我们要肩负起党和祖国人民的重托,重塑这东方巨龙的雄姿。我们所肩负的历史重任,这是何等伟大、何等光荣、何等艰巨!作为21世纪中国的主人,我们已经感觉到建设祖国的重任已责无旁贷地落到我们这一代人的肩上。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去犹豫,去浪费。我们是成长中的一代,我们是改革中的一代,我们是开创未来的一代,新世纪祖国的建设,离不开党的领导,也离不开青年一代的创造和奋斗!所以我们要把把我们的青春,把我们的生命,把我们的一切都奉献给党,奉献给我们亲爱的母亲!

第五篇:党旗引领我成长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2016年7月1日,一个激动人心的日子,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5岁生日。沐浴党的阳光雨露,在鲜红党旗引领下,我们新一代少年过上了红红火火的好日子,正在茁壮成长。

95个年头,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頣和园被八国联军掠夺过,不会忘记日本帝国主义曾侵占中国。台湾、香港、澳门被外国人分割过。但是我们的祖国没有放弃。因为我们有一支坚强勇敢的队伍,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日本帝国主义被赶出国门,香港、澳门陆续回归祖国。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让饱受战争屈辱与苦难的中华民族昂首挺胸,以世界大国的身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95个年头,山河壮丽的祖国在一天天地成长,更加美丽富绕,繁荣昌盛。看看城市的高楼犹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看见一条条铁陆翻山越岭,给全国各族人民带来安康;看看神州系列一次次发射成功。“嫦娥1号”、“嫦娥2号”登上月球 „„这不都是祖国的成长、历史的证明吗?这难道不足以证明中国是强大的吗?过去我们被称为“东亚病夫”,中国人在奥运会上抬不起头,可如今,在我们的许海峰1989年突破零的记录以后,中国又涌现出更多的体育健将,为我们赢了更多宝贵奖牌,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并取得金牌榜奖牌榜第一的好成绩,这不正是最好的证明吗。我们再也不是东亚病夫,而是长啸的猛虎、腾飞的巨龙。

梁启超在从《少年中国》中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我们是早晨

八、九点钟的太阳,是祖国的未来,在党的领导下、教育下,我们要好好学习,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投身于祖国母亲建设中,我们坚信,会把祖国母亲建设得更加富强、民主,让祖国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上一篇:电气自动化实习报告下一篇:代收代付合作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