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风险管理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和矫正研究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基于行为金融学视角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和矫正,是将行为金融学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结合的研究成果。行为金融学是从心理学角度研究人们在金融活动中如何决策的金融学分支,是将传统金融学以有限理性为基础进行延伸的新理论框架。商业银行日常经营、运行及决策均离不开人的作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也是如此。因而,立足于有限理性前提的行为金融学,更为贴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实际。由此,从行为金融学角度,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有关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应当能够得到具有一定价值的成果。而对国内外文献回顾可以发现,将行为金融学理论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或实践结合的研究文献总量偏少,且目前将行为金融与银行风险管理结合的文献,均将行为金融学的原理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客体,即风险来源或风险本身。与之不同的是,本文的研究角度将行为金融理论应用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体,即风险管理者。就研究文献数量而言,这类文献几乎为零。因此,本文在行为金融学视角下,分析风险管理者的行为特点,从而探讨风险管理的偏差,是一个较为新颖的角度。在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偏差和矫正进行研究之前,本文首先对“风险管理偏差”进行定义。本文将风险管理人员在风险管理实施过程中,不能完美实现风险管理构想的情形,称为“风险管理偏差”。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之所以存在上述无法完美实现风险管理构想的可能性,是因为风险管理人员是人,而人都可能会犯错误,也会受到情绪的影响,因此不会像机器一样完全无偏差地复制规范化的风险管理目标和理念。用行为金融学的观点说明即是,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会被情绪、意志所左右,无法实现完美、无限的计算能力这一假设。尽管风险管理的理念先进、机制科学,风险管理人员作为实施者,仍然会对风险管理的成效产生不确定的影响。简言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归根结底是风险管理人员的偏差,是人导致的偏差。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完整过程来看,风险管理人员首先应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的目标和政策,其后选择合适的风险控制方法和工具,此后审慎地开展风险管理的日常实施,最终客观、清晰地完成风险报告。本文也将根据上面的风险管理流程,将风险管理偏差分为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风险控制方法和工具、风险管理日常实施、风险报告四个方面,分别进行描述。在完成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的释义和列举的基础上,本文对风险管理偏差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而行为金融学对于人的心理、行为特征的描述,是解释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原因的关键。对于风险管理人员的心理行为特征,导致风险管理存在偏差这一逻辑,实际上有两个层次的展开。一个层次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作为人本身,存在非理性、易受情绪和意志影响的因素,会导致风险管理产生偏差,这一类偏差原因是建立在人类共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基础上的,这个层次强调了风险管理人员与其他人群的共同点。另一个层次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与银行内部的其他工作人员相比,存在某些特殊的心理行为特征,这个层次强调了风险管理人员与其他人群的不同点。第一个层次的行为特征,本文使用行为金融学基本理论观点描述风险管理人员与其他人群的共同心理行为特征,主要包括启发法、从众行为、模糊规避、控制力幻觉、禀赋效应、过度自信、信息幻觉、框架效应和心理会计。第二层次的行为特征,为本文的原创观点,概括为四条定理,分别为“工作决策中的风险规避倾向更强”、“规避经营损失倾向更弱”、“从众行为更强”和“存在主动发起工作创新的倾向”。此后本文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进行检验。偏差检验通过检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是否存在某些行为特征来实现,如果确实存在,那么这种行为特征必然会影响风险管理,导致某种风险管理偏差。采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因为在经典文献中使用过此类方法,具有理论可行性,并且具有更强的实践可操作性。与前一步相同,也分为人的行为特征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行为特征两个层次。在对人的行为特征检验部分,检验分为三个步骤。首先,借鉴提出该行为金融观点文献中的经典实验,以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为对象群体,进行检验;目的在于确认风险管理人员在行为决策过程中,是否也会像普通大众一样,出现一些非理性的行为。其次,请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站在经营管理人员的角度,进行有关行为金融测试;因为他们有时也需要处于风险管理对象(或者说,客体)的位置思考问题,因此也应检验此时是否会出现非理性的偏差行为,并为下一步骤提供对照。最后,结合行为金融学基本理论和该理论对应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具体偏差,编制问题,请风险管理人员进行测试;从而检验其在工作中是否会具有此类行为特征,并是否存在行为偏差。前两步实际上都是对风险管理人员的行为特征进行检验,即对风险管理偏差的原因进行检验,进而推知风险管理偏差的存在;后一步具有同时对风险管理人员行为特征和风险管理偏差进行检验的意味。在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特有的行为特征检验部分,主要检验内容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的行为特征是否与对照组经营管理人员有所区别。如果这一区别得到检验的印证,那么就可以推知风险管理人员行为特征能够导致风险管理的偏差。在对风险管理偏差进行检验后,本文研究了风险管理偏差的测量方法。风险偏差程度测量,从对风险管理人员的行为测度入手,能够满足涵盖全部种类偏差,又针对个体有所区别评价的要求。具体方法上,本文尝试构建一套构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行为测度量表,该量表在区分和研究风险管理人员个体差异这一问题上,存在一定理论意义;并在实践中也可作为风险管理人员个性和岗位适应性评价的参考,具有一定实践意义。此外,本文在前面章节的基础上,分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的影响;并通过分析风险管理偏差的程度和银行整体层面风险管理效果两者之间的关系,验证了风险管理偏差的影响。在论文的收尾阶段,本文提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的矫正建议,具体分为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风险控制方法和工具、风险管理日常实施、风险报告四个方面。本论文最后提出了“商业银行行为风险管理理论”以结全文,分析该理论架构,并总结本文在该理论初步探索中取得的成果和仍需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学科专业:金融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1.6 全文结构

第2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阐述

2.1 行为金融学理论框架及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应用概述

2.2 风险管理偏差释义

2.3 风险管理偏差详述

第3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产生原因探析

3.1 风险管理偏差产生原因探析:人的行为特征

3.2 风险管理偏差产生原因探析: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行为特征

第4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检验

4.1 风险管理偏差检验:人的行为特征

4.2 风险管理偏差检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人员行为特征

第5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程度测量

5.1 行为测度量表的构建

5.2 行为测度量表统计数据初步分析

5.3 行为测度量表检验与修正

5.4 修正后行为测度量表统计数据分析

第6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影响

6.1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影响分析

6.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影响验证

第7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偏差矫正

7.1 风险管理目标和政策偏差矫正建议

7.2 风险控制方法和工具偏差矫正建议

7.3 风险管理日常实施偏差矫正建议

7.4 风险报告偏差矫正建议

第8章 结论与启示

8.1 结论

8.2 “商业银行行为风险管理理论”初探

8.3 研究中还需进一步完善的方面

8.4 下一步研究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药学专业药学论文提纲下一篇:计算机办公应用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