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感恩励志进取

2022-09-12

在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有这样一段, “这里流露的反哺之情与报恩之意实乃涤荡心弦, 感人肺腑。它既体现了一种生命的根源意识, 又表征着人类源于动物而又超越动物性的关系与情感。”[1]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 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 应引起广泛的关注。感恩教育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要从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实践层面, 通过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学生进行识恩、知恩、感恩的教育, 使学生知恩于心, 报恩于行。“非草木, 孰能无情”, 班主任要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就需要善于把握情感, 善于用情, 使之感恩, 以情激励学生, 让他们励志进取。

一、背景

近年来, 计划生育工作力度加大, 现在的家庭中, 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 依赖思想特别严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外出务工人员越来越多, 父母外出务工者的孩子大多数由爷爷、奶奶看管, 还有一部分寄居在外公、外婆等亲戚家里。隔代的教育和爷爷、奶奶所经历的时代背景, 以及他们对新知识的接受快慢、社会的变化速度之快, 都一时难以接受, 造成了很大一部分孩子和长辈之间产生了一个不小的代沟。他们之间也不容易沟通, 孩子冒犯长辈的事偶有发生。这已经成为农村教育的一大难题。

为了让孩子更好地了解父母、体谅父母, 尊敬长辈、孝敬长辈, 增加他 (她) 们的亲情感, 以情激励学生, 让他们励志进取。根据实际情况, 我选择了“用感恩教育激励学生励志进取”为主题的德育活动。

二、案例分析

中国是个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文明中, “孝”为百行之首, 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至善的美德。《诗经》上有一句“哀哀父母, 生我劬劳”, 感叹和赞美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唐朝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更是表达了孝敬父母的渴望。因此,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就应该以实践活动为载体, 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线, 以孝敬父母为突破口, 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 让学生励志进取是有很大必要的。

“滴水之恩, 涌泉相报”历来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这种传统美德正面临丢弃的严重局面时, 我认为社会上每一个有责任感的人都有义务和责任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教育好我们的下一代重新回归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如何让学生们学会“理解”和“感恩”?

1、了解家长, 体味艰难。

在一次班会课上, 我问同学们:“在你们生日那天父母送过你们什么?”学生们都兴奋地谈起了自己生日的时候父母所送的礼物。我又问:“你们知道父母的生日吗?”孩子们大多哑口无言。这样, 我先布置学生回家进行调查, 家长们都在干什么?劳动强度大不大?手上有没有茧疤?如果是你这样劳动又会怎样?调查得出的结论:有83%的学生有家长在外务工, 有64%的学生父母双亲都在外务工, 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里情况一般, 父母在外务工的工作条件普遍较差, 还经常加班到深夜, 还有部份有病在身仍然坚持劳动干重活;父母在家务农的更辛苦, 天晴下雨都得出去干活。有的连温饱问题都还没有解决好。最后一致认为:家长们的辛苦程度都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同时, 他们也初步感受到了父母对他们的爱。

2、利用班会课开展“他 (她) 们这样辛苦到底为了谁?我们要不要感恩?”的主题班会活动。感动他们的灵魂。

主题班会课上, 大多数同学都能感受到父母是非常辛苦的, 这是孩子们以前所没有想到的, 有部分同学当场就流下了眼泪。家长们的言行, 深深地打动了每一颗善良的心。学生陈某以前学习和生活目标不明确, 学习态度不端正, 一上课就睡觉, 在家里有时还欺骗父母, 家长老师多次批评教育都无济于事。通过这次活动, 他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他也觉得这样太对不起父母和老师了, 学习认真了起来, 回家后也能做一些家务事了。尽管有很多地方听不懂、不会做, 但是还能积极主动的配合老师、家长。还有一个学生张某, 母亲在他几岁的时候就去世了。父亲也长期在外务工。只有他跟他年过七十的爷爷在家, 没有人管得到他, 多次逃学, 多说两句他就跑, 一向以与老师、家长敌对为荣, 纪律观念极差。经过这次活动他逐渐转化了。, 他在作文里写到:“爷爷这么大年纪, 为了我还起早摸黑, 我不认真学习还算是人吗?”、“爷爷, 你放心!我已下定决心努力学习, 将来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来报答你的养育之恩, 我一定能做到。”易同学在一次作文中这样写到:“看着父母满是龟裂的双手, 我的心在滴血。现在, 我无以为报, 唯有奋发进取。”……

3、体验“感恩教育”的真实情感。

“感受他人恩惠和欲求报恩是一个人道德行为发生的重要情感基础。”[2]开展活动之前, 我针对本班学生在家中的表现, 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是:知道父母生日的占16.5%, 只知道其中一人的占27%;经常做家务的占24.6%, 偶尔做的32%;在家经常使用礼貌用语的21.3%, 偶尔使用的占34.6%。通过调查, 我发现多数学生认为长辈也像他们那样生活优越, 也许比他们还更舒适, 根本体会不到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艰辛。为此, 我鼓励学生亲自去体验一下自己父母生活的甜、酸、苦、辣, 希望他们能从内心深处碰撞出“感恩”的火花, 激发出“感恩”的真实情感。例如, 学做父母, 体验辛劳。如夏天高温, 参加户外劳动。“今天好热, 室内气温高达40℃, 室外甚至超过了45℃。这样的天气, 作为农民出生的爸爸、爷爷还要下田插秧、除草、施肥、防虫治病。午餐后, 我也赤着脚跟着他们一起去插秧。一踏进滚烫的水田时, 我的脚马上缩了回来, 差点被烫伤了, 连活也不干!我看到爸爸和爷爷额头的汗珠像黄豆似的不停地落下来……直到今天我才真正体会到了父母干农活的疾苦, 他们真是好辛苦呀!”又如小范同学的妈妈是蔬菜摊位的业主。她在妈妈的摊头站了一小时, 感受很深:“我在这只站了不到一个小时, 腿就累得受不了, 可妈妈却要一直在这里呆到很晚。我真想对她说, 妈妈, 高中读书再苦也没有您辛苦, 您都是为了我, 才这样辛苦, 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长大后好好回报您!”

……

这些亲身体验的活动, 学生们从真实的感知, 深深体会到父母的伟大与艰辛, 从而将“感恩”内化为心灵深处的情感, 知道父母为了我们是多么的辛苦。我们应该通过怎么样的实际行动去回报他们, 并且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孝敬父母的情怀与欲望!

三、反思

目前, 我有幸地在网上看到:上海市将对当前百万中小学生实施“感恩教育”, 以培育校园的“感恩文化”。我多么渴望这股“感恩”的心灵春风吹遍神州大地, 让我们数以亿万计的芸芸后生们可能蒙尘的心灵得到净化与涤荡, 使你们真正认识到“感恩”之举在人生与生活中是占着多么崇高又多么神圣的位置。曾听过一首歌, 歌名就叫《感恩的心》。其中, 有这样的一句歌词让我特别感动:感恩的心, 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 让我有勇气做我自己;感恩的心, 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依然会珍惜!让我们在教给孩子所有技能的同时, 也教会他们唱这样一首歌, 让他们学会感动, 学会感恩, 学会爱与被爱!

让他们学会“感恩”就是知晓“送人玫瑰, 手留余香”蕴含的处事哲学;让他们领悟“感恩”就是领悟“只有心怀感恩, 才能滋润生命”的人生真谛;让他们学会“感恩”就是让他们体会到只要心中装着爱就会使这个世界充满爱, 让他们学会“感恩”就是学会施予世界一点恩赐而感受到世界将施予他们更多的恩泽。与之相反, 也应该让他们懂得:一个丧失“感恩”之情的人, 他的人生就会一片苍白, 一个丧失“感恩”的社会, 世界将变得光怪陆离, 一个丧失“感恩”的民族, 他们的祖国必将危在旦夕!

摘要:“感恩”, 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一种高尚情操, 一种生活态度, 一种人际交往的规范, 如今已列入中小学生守则。如何让每个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恩自然、感恩社会、感恩教师、感恩父母、感恩一切曾经帮助过自己的人, 是学校德育的目标, 也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感恩,进取,教育

参考文献

[1] 陈治国.儒家“孝”观念的原始意义及其近代以来的多重命运[J].孔子研究.2005, (6) :20。

[2] 吴春明.关于“感恩”与“孝亲”的思考[J].中国德育, 2006, (1) :36。

[3]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221。

上一篇:心理援助视角下的贫困大学生资助路径研究下一篇:火电厂数字化煤场管理系统优化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