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的协作学习

2022-09-11

协作学习 (Co11aborative Learning) 是一种通过小组或团队的形式组织学习者进行学习的策略。小组协作活动中的个体 (学生) 可以将其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中的其它成员共享, 甚至可以同其它组或全班同学共享。在此过程中, 学生之间为了达到小组学习目标, 个体之间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充分论证, 以期获得达到学习目标的最佳途径。

网络协作学习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支持协作学习, 一般由二名或多名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同一学习内容进行讨论和交流, 以达到对教学内容比较深刻的理解与掌握的过程。是计算机、网络等新技术应用于协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体现。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了网络环境中的协作学习。

1 协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协作学习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学习模式, 在传统的班级授课和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通常由4个基本要素组成, 即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和协作学习环境。

协作小组是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组成部分, 小组划分方式的不同, 将直接影响到协作学习的效果。通常情况下, 协作小组中的人数不要太多, 一般以2~4人为宜。

成员是指按照一定的策略分派到各协作小组中的学习者。人员的分派依据许多因素, 如学习者的学习成绩、知识结构、认知能力、认知风格、认知方式等, 一般采用互补的形式有利于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如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搭配, 可有利于差生的转化, 并促进优生在辅导差生的过程中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认知方式不同的学生互相搭配, 有利于发挥不同认知类型学生的优势, 从而促进学生认知风格的“相互强化”。

辅导教师在协作学习模式中并非可有可无, 因为有辅导教师存在, 协作学习的组织、学习者对学习目标的实现效率、协作学习的效果等都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和保证。协作学习对辅导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要求辅导教师具有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由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到以“学”为中心, 同时还要实现二者的最优结合。

协作学习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 主要包括协作学习的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组织环境是指协作学习成员的组织结构, 包括小组的划分、小组成员功能的分配等;空间环境是指协作学习的场所, 如班级课堂、互联网环境等;硬件环境指协作学习所使用的硬件条件, 如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基于互联网的协作学习等;资源环境是指协作学习所利用的资源, 如虚拟图书馆、互联网等。

2 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协作学习策略与模式已成为跨越各个年龄阶段、课程内容和学习层次的主要学习方式。在这种方式下, 学习者感受到同伴之间不再是竞争的对手, 而是促进学习的帮助者。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研究能力和合作品质有重要的价值。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主要有7种, 分别是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

竞争是指辅导教师根据学习目标与学习内容, 对学习任务进行分解, 由不同的学习者“单独”完成, 看谁完成的最好最快。各自任务完成后, 就意味着总任务的完成。竞争性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但容易因竞争而导致协作难以进行的结果。

辩论是指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主题, 叙述各自不同的观点, 然后相互之间展开辩论, 最终能说服对方的小组或成员获胜。辩论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意识。

合作是指多个协作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 在任务完成过程中, 协作者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或者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进行分工协作。不同协作者对任务的理解及其视点不完全一样, 各种观点之间可以互相补充, 从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

问题解决首先确定问题, 然后是问题的解决, 问题解决的最终成果可以是报告、展示或论文, 也可以通过汇报的形式。问题解决是协作学习的一种综合性学习模式, 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各种高级认知活动和问题解决与处理能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伙伴是指协作者之间为了完成某项学习任务而结成的伙伴关系。伙伴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协商, 并从对方那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路与灵感。学习伙伴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融洽, 但也可能会为某个问题的解决产生争论, 并在争论中达成共识, 进而促进问题解决。协作学习伙伴可以是学习者, 也可以由计算机充当。

设计是基于学习者综合能力培养和面向过程的协作学习模式。由辅导教师给定设计主题, 该主题强调学习者对相关知识的运用能力, 如问题解决过程设计、科学实验设计、基于知识的创新设计等。在设计主题的过程中, 学习者充分运用已掌握知识, 相互之间进行分工、协作, 共同完成设计主题。要求辅导教师及时发现并总结学习者的新思路, 以利于提高全体学习者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角色扮演是不同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 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角色扮演的成功将会增加学习者的成就感和责任感, 并可以激发学习者掌握知识的兴趣与热情。

3 运用计算机网络教学环境中协作学习的优势

这种学习是一种不受时间约束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随时都可以获得在线帮助和资源。Internet使任何一个具备上网条件的学习者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意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学习, 这突破了传统的学校教育的时空界限, 使得学习、交流、合作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网络协作学习教学有下列优势。

借助网络媒体的优势, 学生分组方式更为灵活, 且协作学习小组不受地域或时间的限制, 可以实现范围更广和质量更高的协作式学习, 有助于学习者之间进行更为有效的信息组织, 使学习者能最大地提高学习效率。网络给协作学习提供了最好的交流工具, 电子白板、可视化会议系统或者聊天室等都是协作会话常用的工具。媒体也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方法, 而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 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交往技能, 有助于学生适应班级教学以外的校外学习与远距离学习,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使学生能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网络提供了一个人人可以畅所欲言的绝好空间, 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参与意识和人际交往的主动性。

可以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在基于计算机网络的协作学习中, 教师更多的作用是“向导”和“监控者”, 更强调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通过伙伴或教师的帮助自主建构知识, 因此, 网络环境下学生之间的合作性增强。

摘要:协作学习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9世纪末, 现在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和教师所重视, 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协作学习的实现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使网络优势与协作学习优势比较理想的结合。在运用计算机的教学中更应该注重协作学习模式。

关键词:协作学习,计算机教学

参考文献

[1] 赵建华, 李克东.信息技术环境下基于协作学习的教学设计[J].

[2] 周玉霞.基于网络的协作式学习及其模式设计原则[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01.2.

上一篇:房地产企业“营改增”的税负情况探讨下一篇:关于基于职业教育理念的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的改革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