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继承法》为视角看:《遗产税暂行条例(草案)》第六条第五项

2022-09-12

一、基本内涵

我国《遗产税暂行条例 (草案) 》第六条第 (五) 项规定:“被继承人遗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所规定的第一顺序继承的, 每位继承人可从应纳税遗产总额中扣除二万元;对于代位继承的, 可比照第一顺序继承人给予扣除。继承人中有丧失劳动能力且由被继承人生前赡 (护) 养的, 可按当时年龄七十五岁的年数, 每年加扣五千元;继承人中有年龄距满十八岁且由被继承人生前抚养的, 可按其当时年龄距满十八岁的年数, 每年加扣五千元。被继承人遗产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报规定的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的, 每位继承人可从应纳税遗产总额中扣除一万元;继承人中有丧失劳动能力且由被继承人生前赡 (抚) 养的, 可按其当时年龄距满七十五的年数, 每年加扣三千元;继承人中有年龄未满十八岁、且由被继承人生前抚养的, 可按其当时年龄距满十八岁的年数, 每年加扣三千元。”上述继承人中有放弃继承权或丧失继承权的, 不得给予扣除。根据《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 第一顺序和第二顺序继承人分别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不难看出这是我国《继承法》第十三条的法律精神展现, 照顾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 同时它也展现了法律的人文关怀, 并且这项规定也是遗产税的立法背景的一个展现, 遗产税从某种角度而言是一种“劫富济贫”的工具, 在当前中国的快速发展中, 中国人民不断致富, 但由此而引出的贫富差距也在不断扩大, 社会出现了贫富二级分化的危及,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人平等, 人人富裕是我们共同的理想, 然而, 现在的贫富差距不符合我国的发展目标, 不利于我国的稳定和谐, 因此为促进社会公平, 平均分配社会资源, 以更好地保障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遗产税的开征再次被推上历史的舞台, 似乎也是我国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上述的被照顾的对象均是生活上需要帮助的人, 是弱势群体的一部分, 那么我们应当对其进行照顾。然而深入就会发现这样的规定存在着限制, 并不能如其为保障社会公平的宗旨那样平等合理的保护相关公民的权利。

二、不足及完善建议

根据我国《继承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由此可见, 遗产税征收的对象不止是第一、第二顺位继承人, 当然根据《遗产税暂行条例你 (草案) 》第四条规定, 归国家所有的免征遗产税。既然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可以成为遗产继承人, 遗产征税势必也会对其合法继承遗产的权利有所影响, 那么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如果也是生活困难缺乏劳动能力的, 或者也是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人, 应不应当也在征收遗产税时对其进行考虑?对于受遗赠者的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而言, 遗赠与他们而言或许是一笔以外的财富, 因此法律才不对他们予以考量?但作为遗产的继承人他们与法定继承人的地位是平等的, 法定继承人享有的权利和照顾, 他们也应当享有, 不应该因为他们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遗产继承人而就减少遗嘱赠与他们的遗产份额, 或者增加他们继承遗产的负担。此款旨在保障生活困难或能力欠缺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 不使其因为国家强制征收的税收而对他们应当享有的基本生活予以剥夺, 由此, 法定继承人与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应当平等的作为被考虑的对象, 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应当有此权利。《继承法》第十三条规定: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 分配遗产时, 可以多分。该款的精神在于奖赏对被继承者扶养与照顾, 这是“孝”的表彰, 同时也是社会解决养老问题的必然产物。对于这种情况, 遗产继承人在遗产税征收后可以适当多分, 然而如果这类遗产继承者是丧失劳动能力且依靠被继承者生前赡 (抚) 养, 依据《遗产税暂行条例 (草案) 》也只有法定继承人才能享有财产预留的照顾。但如果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则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 而该继承人又是《遗产税暂行条例 (草案) 》第六条第五项的第一、第二顺序继承人以外的人呢?如果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继承人在遗产分配前丧失了劳动能力, 且生活本就困难的情况下, 是否应当为其也在遗产税征收前预留一部分呢?由上所述, 作为法律地位平等的继承人, 在立法者眼中本就应当平等对待, 如果没有尽主要扶养义务或者未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第一、第二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可以享有该项权益, 那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就更有权利享有该项权益, 立法者也更应当对其考虑。因此笔者认为: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继承人若生活有特殊困难的且丧失劳动能力的, 或依靠被继承人抚养 (扶养) 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生活来源的人应当在其征收遗产税之前也对其进行部分财产预留。

并且根据《继承法》第二十八条:“遗产分割时, 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 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胎儿不是民事主体, 其无法成为继承人, 但我国《继承法》在继承权领域视胎儿我出生之人, 德国民法、法国民法、日本民法均以列举式做出相关规定, 他们不限于继承权领域, 还包括损害赔偿请求权、抚养请求权、受遗赠权等方面。我国此条规定是为保障需被抚养的未出生儿的继承权, 此胎儿需是被继承人有义务抚养, 该胎儿出生后 (为活体) 有权力要求被继承人抚养的权利, 为此, 法律视胎儿出生为活体对此进行了继承权肯定, 保留了其继承份额。那么, 作为特殊考虑对象, 在遗产税征收过程中是否也应对其进行特殊考量呢?为胎儿保存其遗产份额, 是为保障其出生后的成长、生活, 胎儿出生后直至年满十八岁, 都需要抚养, 更何况如出生后身带残疾无劳动能力又当如何。根据《继承法》第二十八条可以得出, 胎儿是作为继承人参与遗产分配的, 并且其出生后若是活体便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一顺位继承人享有的特殊照顾, 他也理应享有。但其又有特殊之处, 毕竟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源于其出生并为活体。那么遗产税征收时是否应当保留其财产份额及如何保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笔者认为针对胎儿, 首先应当进行财产预留, 但该预留由其遗产执行人或遗产税征收机关予以保留, 待胎儿出生成为民事权利人便可以启动该预留财产, 由其监护人进行使用和监管, 若出生后不能成为民事权利人, 则又遗产税征收机关予以收回。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遗产税暂行条例 (草案) 》的第六条第五项应当将《继承法》规定的第一顺序、第二顺序继承人以外的受遗嘱继承的继承人符合特殊情况的应予以与第一顺序、第二顺序一般的特殊考量及对胎儿这一特殊情况予以保护和规定, 以更全面的保障遗产税征收对象的权益。

摘要:《遗产税暂行条例 (草案) 》是根据当前我国的发展制定的, 遗产税是为进行社会资源再分配保障社会公平的措施之一。既为草案, 必是认为还不够完善, 希望征求更多的建议。该草案的第六条的规定是对遗产税征收的扣除或例外情况规定, 其中第五项更是充满人文关怀, 规定了遗产税征收过程中的对遗产继承者的权益的保护, 同时也是对社会弱势群体的保障, 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但其仍有不足之处, 其中关怀的对象有限、片面。遗产税征收针对的是被继承者的遗产, 牵涉的是遗产继承者的权益, 因此遗产税与继承是密不可分的, 本文便以《继承法》为视角进行分析。

关键词:继承,遗产,分配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遗产税暂行条例 (草案) [Z].中国经济网首页宏观经济资料库, 2010.

[2] 国务院法制办办公室编.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

上一篇:探究联合库存如何打造新型电子商务之道——以“京东物流”为例下一篇:针对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中的创新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