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土木工程论文

2022-04-20

[摘要]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根据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一些见解,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促进作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实践教学土木工程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实践教学土木工程论文 篇1:

地方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改革与实践

摘要:从当前社会对建筑行业人才需求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土木工程培养方案中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培养适合当前社会需求的土木工程专业新培养方案,着重突出了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创建校企合作平台,实施保障体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旨在为地方土建类专业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关键词:土木工程;培养方案;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平台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飞速发展,一举成为世界教育大国。目前全国普通高校中地方院校占绝大多数,成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主力军[1]。截至目前,中国接受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约371万人,研究生约47万人。用人单位指出高等工程本科教育存在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欠缺和工程素质不高两个方面的不足[2]。经济全球化使中国在世界各地开展国际工程项目的机会越来越多,这就要求工程师不仅要具备渊博的知识、熟谙工程技术,具有创新意识、经济管理意识和创业精神,而且还要了解各国的文化、历史、法律,能够使用多种语言,了解世界市场变化,在工作中灵活主动。

针对高等教育的目标要求,结合教育部2010年6月提出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培养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为国家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才强国战略服务,沈阳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在制定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实施方面进行了尝试,试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从当前社会所需的工程技术型、创业型人才特点出发,探索地方土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新的模式和途径。

一、原有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定位

在制定新的培养方案前,先后调研了开设有该专业及相关专业的不同层次院校,包括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长春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等,并比较了国内外其他院校该专业培养方案,包括香港科技大学、英国曼彻斯特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情况。

国外一些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体系和内容与国内存在一定差别,国外的培养方案分支更细、专业性更强;国内重点大学的培养重在研究型人才的培养上,地方院校侧重培养宽基础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沈阳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厚基础、宽口径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原有培养方案中的不足

原有培养方案不足体现在实践环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各实践教学环节独立,没有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验课程或课程设计教学仅仅围绕某一具体课程展开,忽视专业课程教学体系的连贯性、整体性,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活动融合不够[3]

第二,实习任务重,时间短而集中。学生在有限的实习期内只能参与其中部分甚至某一道工序,无法全面了解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与施工工序,也无法真正掌握实际的施工工艺,实习效果不佳。

第三,学校与企业人才培养脱离,实习基地相对匮乏,面向实际的工程训练不足导致实践教学理论化。

第四,实践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教学缺少自主性和创新性。

(三)改革的必要性

土木工程专业具有很强的工程性、技术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教学在培养方案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其作用和功能是理论教学所不能替代的。实践性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鉴于此,必须对原有培养方案的教学体系,特别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进行改革,使之更有利于培养时代所需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

二、新培养方案体系及其构成

(一)新方案制定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积极探索和创建具有特色的校企合作工程教育模式,不断提高学校工程教育的水平,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新方案制定的基本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文件精神,借鉴国内外工程教育的成功经验,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以优势传统产业和特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学科专业为依托,以培养“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求创新”人才为目标,以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为平台,以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及教学方法与形式改革为核心,积极探索和创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全面提高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三)新方案的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土木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科研能力,能够在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领域,从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监理、投资开发、教学及科研工作的重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新的培养方案要求毕业生系统掌握理工科理论基础、力学基本理论和土木工程专业知识。熟悉土木工程的建设方针、政策和法规,掌握土木工程设计及施工的主要规范和标准,受过专业技能、专业实验和实践等方面的训练,掌握施工技术与组织、工程监测、工程概预算以及工程招投标等基本技能,初步具有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与研究能力;具备工程过程管理和工程运行及维护能力;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工程信息获取和鉴别能力、职业技能和道德;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自学能力;具备良好的表达交流能力;具有撰写国内外土木工程招投标或邀标书、合同协议书的能力;具有从事土木工程领域工作相关的职业资格或具备相应职业资格要求的能力[5]

(四)培养方案体系构建

土木工程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以“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为基本思想,以实现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任务,通过课堂理论教学、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实现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一二三四五”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主线、两个平台、三个层次、四条不断线、五大模块”。“一个主线”,即以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两个平台”,即校内资源基础平台和校企合作拓展平台;“三个层次”,即不断提升基本素质教育、专业技能教育和综合实践能力教育基准水平;“四个不断线”,即确保学生从入学开始的的大学四年内外语、计算机、实践教学和职业生涯教育不间断;“五大支撑体系模块”,即外语知识和能力培养模块、计算机知识和能力培养模块、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模块、专业实践能力培养模块和设计知识、能力培养模块。

整个培养方案结构科学、合理,各环节间衔接有序,结构体系如图1。

(五)培养方案中实践体系构建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是使学生验证和深入领会基础知识,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教学体系既互相渗透又相互支撑,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实践教学活动的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新培养方案中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社会实践体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实习教学体系、课程及毕业设计教学体系。其中,课程实验教学体系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三部分构成;实习教学体系由专业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两部分构成。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目的在于通过实践更好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能力,正确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4]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改革后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了实践教学目标和主要内容与科学技术同步,实践教学培养方案更具前瞻性与系统性;更新了实践教学内容与方案,确保与社会、企业紧密联系;教学环节安排循序渐进、科学合理,实践教学内容体现了应用特色;构建了实践教学平台,真正投入了实践教学经费,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如图2。

新实践教学体系着眼于避免实践教学环节各自孤立,保证了知识的持续性、连贯性,较好地解决了实践教学与具体实际工程脱节,流于形式的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新培养方案的特色与要求

(一)新培养方案特色

在制定培养方案时,充分结合辽宁老工业基地和地方院校的特点,突出“基础扎实,专业口径宽,实践能力强,适应市场需求,综合素质高”的特色,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专业指导思想为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口径;强化能力训练,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加强素质教育。

二是,培养目标适应人才市场需求变化,突出适用原则,在大土木基础上,专业分设房屋建筑、道路与桥梁、地下工程和建筑经济四个方向,择业相对灵活,实现了互补。

三是,在体系结构上,培养方案中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设置,保证既相对独立又衔接有序,实现了相互支撑。

四是,突出实用性原则。为满足总学时的限制要求,根据毕业生反馈信息,删减了如普通化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等与专业关联较小的非专业课程,增加了地下工程、道桥概论等课程。

五是,鼓励双语教学。培养方案中在第五、六、七学期设置双语教学课程,鼓励教师双语教学,选择双语教学的学生可免修当学期的科技外语或专业外语课程。

(二)培养方案中各类学分学时要求

在培养方案中,整体教学环节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其中,实践环节学分占总学分的20.7%,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学时分别占总学时的42.6%、40.6%和12.9%。按课程性质可分为必修和选修,其中必修部分学时占总学时的80%。各类学分学时具体要求详见表1。

毕业生在毕业前要修满188学分,其中理论课程教学(包括:实验课)139学分,集中实践教学39学分,素质拓展与创新教育10学分。专业有房屋建筑、道路与桥梁、地下工程、和建筑经济4个方向,要求学生在第6学期必修一组方向课程5学分,同时在第6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5学分,在第7学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中至少选修10学分(可在其它相关专业选修课中选修);素质拓展教育课程要求在全校公共选修课程中按类选修6学分,学生自选上课学期;专题教育4学分。在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除了修完必修的36学分外,还需在专业领域内选修任一专业方向3个学分的实践内容。

四、实践教学的实施

沈阳工业大学建工学院借鉴欧美等国外发达国家土木工程专业“回归工程实践”的教育理念,按照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整体性和完整性原则,把课堂内外不同层次的实践教学环节构建为一个衔接有序、层次分明的体系。开展实践技能训练,突出能力培养,实施面向工程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与设计院、监理公司、施工企业等30余家企事业单位展开合作,创建了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平台培养模式,开展了四类基于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平台建设,包括实践教育教学基地、学生实习、就业基地、青年教师实践基地和创新试验与科技活动平台等。自2010年以来,各类合作平台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具体情况如图3。

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采取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的方式,通过该培养模式的实施,采取轮训、顶岗等实习方式,培养了学生专业理念,使学生了解、熟悉、掌握了各类实际工程施工程序、工艺和技术要求,为即将踏入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确保学院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中有效落实,学院建立了实践教育保障体系,包括完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开放实验室,培养创新精神,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建立教学评价、质量监控体系等。

五、结语

当前,地方院校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一定要适应于社会各行业的发展需求。沈阳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为增强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在新构建的教学体系中加大了实验、课程设计、专业实习及工程实训等实践教学比重,以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实现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近5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实践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良好,受到用人单位广泛好评,基本实现了地方性院校应用型高级工程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鲍文博,金生吉,宁宝宽.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4):111-113.

[2] 李书伟,刘绍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下实践教育的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123(11):138-140.

[3] 李远瑛.地方性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探索与改革[J].山西建筑,2009,35(17):177-180.

[4] 潘睿.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新体系的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3):103-105.

[5] 夏建中,吴建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环节教学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388-342.

Reform and practice of practice teaching training program for civi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local colleges

JIN Shengji,BAI Quan,XU Jinhua,BAO Wenbo

(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Civil Engineering,Sheny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henyang 110870,P.R.China)

作者:金生吉 白泉 徐金花 鲍文博

实践教学土木工程论文 篇2:

基于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 要]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实际工程紧密结合。根据现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一些见解,对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应用型 土木工程 工程素质 创新能力 实践教学改革

土木工程专业主要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并具有工程创新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

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土木工程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工程施工与设计、加强动手应用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2]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效果,对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

应用型、教学型工程院校与学术型、研究型工程教学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区别不大,人才培养定位较模糊,导致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二)缺乏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以往在制订教学体系时,没有从能力、素质培养出发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而往往依附于理论教学。

(三)实践教学缺少自主性和创新性

由于过多、过细地划分专业,导致人才培养模式较单一,学生知识面较窄,难以成为行业企业所需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严格按照土木工程专业规范设置的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导致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死板,严重制约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工程实际的需求相脱离。

(四)实训基地的建立与管理滞后,导致实践性教育的严重缺位

一方面,目前我国工科院校与行业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企业过分考虑自身经济利益和学生实习的安全问题,往往不愿接受学生前来实习。另一方面,学校和指导教师的管理不到位,见习普遍成了参观,实习成了见习,课程设计等实践性环节往往流于形式,抄袭严重,毕业班学生急于找工作,毕业设计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的缺位,导致土木工程教育缺乏灵魂,学生毕业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经验和能力欠缺。[3]

(五)实践教学的内容陈旧、形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虽然许多高校迫于形势,加大了土木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力度,但对实践教学的改革没有形成较大的突破,主要局限在加大实践教学学时及组织形式的改变,对实践内容的调整不大,并没有真正解决实质的问题。

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方法和手段已严重制约了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六)教师队伍非工程化趋向严重,缺少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我国高等院校对工科教师的评聘与考核侧重于评价理论研究成果和发表学术论文,这种纯理论研究的导向使得高校工科教师队伍普遍不重视工程实践锻炼、缺乏工程设计和组织管理的实际经验,高校普遍存在“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现象。

二、基于工程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土木工程本科专业应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 以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线, 通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紧密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标准、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大对外开放力度, 实行资源共享,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 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一)构建以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为目的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实践教学体系

以学生的工程能力培养为根本,统筹规划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体系,建立实践性与设计性强、突出综合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提供良好的平台(见图1)。将实践教学环节分成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实践、创新技能实践等三个模块,形成有机的实践教学体系。

(二)整合实践教学资源,建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实践教学资源库

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需要,建立具有模板、钢筋、砌筑三大工种的设计、操作与质量验收等功能的建工工艺综合实训中心;制作主要建筑构造和建筑结构节点,打造真实的工程场景;完成《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设计》、《工程测量》、《土木工程施工》等多门课程的网上资源库建设;拍摄了上千张工程现场图片,数十部现场施工录像、flash仿真动画等影像资料,为土木工程实践教学提供良好的平台。

(三)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

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着力推行符合工程能力培养规律的学习方法。传统的工科专业课程之间的界限不明显,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结合工程实际和综合性案例的教学不多。在重新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工程问题、工程项目和工程案例组织课堂教学内容,着力推行基于问题的探究式教学、基于项目的参与式教学、基于案例的讨论式教学等多种研究型教学方法,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工程创新能力的训练,做到本科生“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4]

(四)更新实践教学手段,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土木工程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它具有课堂信息量大,知识点多,涉及面广,与实践联系紧密的特点。传统“一只粉笔,一块黑板”的教学手段,远不能满足教学的要求。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便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文字、图表、声音、动画等多媒体技术,将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中的一些难以教学的工艺原理和实践环节等进行详尽地讲解,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利用网络教学手段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是当今现代教学方法的一大特点。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学生可以申请进入课堂预习、学习、复习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让老师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动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便于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提高。[5]

(五)改革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方法,建立多元化考核方式

改革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将考核的重点放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应用方面,注重过程的考核,鼓励采用平时作业与集中考试相结合,多次考核与多种考核形式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笔试、口试、答辩、操作、报告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基本理论、课程实验、课程专项设计等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行考核。课堂考核对应学习积极性、作业考核对应自主学习和信息收集处理;实践环节考核对应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综合考核对应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采用多元化的考核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实验的兴趣。

(六)探索企业培养的新模式

在校主要完成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及基础实验课程的教学,然后到企业真实工作环境中“真枪真刀”地进行基本技能及综合技能的训练,主要包括认识实习、测量实习、地质实习、顶岗工程实践及毕业环节等。校企深度合作,企业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配备经验丰富的指导教师,提供实践教学的场所,参与实践的机会,并提供充足的安全和劳动保护等。

(七)建立一支具有工程实践经历的高素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通过“内培与外引”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鼓励年轻教师继续攻读硕士、博士等学历、学位;鼓励教师报考土木工程专业的国家注册执业资格;规定教师在晋升职称前必须有1年的工程一线实践锻炼经历,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经验。大力引进具有丰富工程经历的教师,选聘工程实践经验丰富的高水平专家和管理人员到学校兼职,承担实践环节的教学任务。

通过土木工程实践教学的多年改革与实施,我院95%以上学生在校取得施工员、监理员、造价员等职业技能证书。毕业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连续几年来,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是学校就业情况最好的专业之一。大多数毕业生从工程施工、设计一线工作岗位干起,很快崭露头角,成为技术骨干或单位领导。

[ 参 考 文 献 ]

[1] 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 夏建中、吴建华.卓越土木工程师培养的实践环节教学研究[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5).

[3] 陈金陵,梁桥.教学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中国建设教育,2010,(11).

[4] 林健.谈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引发的若干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10,(17).

[5] 黄滢.多媒体教学在《建筑施工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5,(12).

[责任编辑:刘凤华]

作者:谢咸颂

实践教学土木工程论文 篇3: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摘 要:土木工程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而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技术人才的作用不可替代。本文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评价的现状,根据科学性、目标性、系统性、全面性等原则,构建了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并提出了一系列实践措施,以期能够提升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 实践教学 考核评价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土木建筑行业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对土木工程人才的需求,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取向于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性高级技术人才,并且这些高级技术人才需要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实践教学是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巩固和深化的过程,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基础,是学生深入工程实践场所,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实践训练,在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中,其占据着重要地位,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目前,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关注,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的人才,很多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开始积极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而实践性教学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由此,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与考核评价体系成了土木工程专业面对的首要问题。

1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评价现状分析

土木工程专业是一个工科传统专业,相较于国外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来说,我国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起步较晚,尤其是在教学方面,高校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涉及实践教学质量和评价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如:其主要存在着评价机制不健全、内容不全面、标准不规范等问题。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1)评价机制不健全。目前,在大部分高等院校中,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资源和条件不完善,教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投入不足,教育方式基本相似,在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中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不鲜明,评价方式单一、方法简单,评价过程随意性大、主观性强,缺乏相应的监控机制和评价体系。(2)评价标准不规范。传统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缺乏完整性和规范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参差不齐,比较重视具体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实施和硬件条件建设,指导教师缺乏科研与工程实践、社会实践的背景,土木工程专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重结果、轻过程,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缺乏系统性、科学性。(3)评价内容不全面。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中,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对实践教学不够重视,实践教学的评价内容还是针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对学生后期的考核内容没有给出相应的评价指标,如: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等,缺少与大众化教育各方面相适应的环节和内容,,未能从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要求和知识运用能力出发,如:实践教学质量管理和评价标准、过程管理等,导致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存在着片面化的问题,更多的是对任务完成后的目标评价,难以评价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能力和职业潜力等的发展。

2 构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评价体系所遵循的原则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评价体系主要包括教师、学生、企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要素。因此,需要根据土木工程转恶业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科学性与目标性、实效性与可行性、系统性与全面性、多元性与开放性等原则,来构建出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与评价体系,从而满足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

2.1 科学性与目标性原则

为了规范评价的实施程序与方法,土木工程专业只有合理设置评价指标,才能提升实践教学质量。因此,设置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性教学体系的建立和评价体系的指标,根据土木建筑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与行业需求、教学的基本规律,尊重客观实际,来提升教学过程的管理质量和效果评价。并且,为了确立实践性教学质量观,推进实践性教学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需要以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根本,立足于以工程实践能力提升为导向,通过质量管理和评价,突出工程实践能力考核,深化质量管理改革。

2.2 实效性和可行性原则

土木工程实践教学与评价体系的实施必须注重实效性,与土木建类专业及其行业实践性强的特点相适应,评价程序和方法要规范、简便,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要客观、数据易于获得和统计,实施时还要科学地反映实践教学的状态,具有可操作性,评价的结果和结论能为实践教学深入改革提供依据。

2.3 系统性和全面性原则

社会、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个子系统共同组成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还涉及目标、内容、条件等多个子系统,是由多种因素、多种环节组成的系统。并且各个因素应相对独立、制约,是由不同因素、环节等构成的相对独立的整体。因此,为了增强对学生的管理和评价,教学管理与评价应突出系统性和全面性,要从五个层次实施管理与评价,只有这样才能深化对指导教师的管理和评价,如:社会、企业、学校、教研室、学院等。

2.4 多元性和开放性原则

为了不断提升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实践性教学的管理與评价要对分层次管理和评价诸如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各教学环节,采取多元化原则,开展学校、学院和教研室以及校内外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教学进行管理和评价。并且,各级部门和指导教师对学生工程实践的管理和评价应具有开放性,开展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进行评价,才能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实践性教学的管理制度、评价标准、评价程序和方法等应对学生公示。

3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评价体系的构建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评价体系涵盖质量信息建立管理机制、学校内部和外部建立评价机制等,涉及学生自身和校内外指导教师层面上的管理,涉及企业、学校等多个层面上的管理。

3.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践教学质量标准文件

在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必须要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在保证课程体系优化的前提下,重点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并且在制定实践教学质量的标准文件上,应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具体规定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等实质性内容,,对学生知识掌握和综合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对教师业务能力和指导学生能力进行监控。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的监控点时,应按照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质量标准文件为基础,结合社会与企业的需求,将岗位要求和素质要求融合在实践教学的质量标准文件中,如:实践教学管理职责、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实践教学效果评价和改进等体系;为了进一步完善各种标准,应强调文件的制定、审批、执行过程中的规范化,如:质量标准、毕业实习标准、设计性实验标准等;按照职业化要求,建立操作性和记录性质量标准文件,不断提升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教材编制、实践设备等的建设力度;在实施过程中,按照文件要求,识别影响质量的关键点并进行过程监控。

3.2 改革单纯以分数为评价标准的考核方式,构建实践性教学考核体系

在考核评价中,应反映出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的各个方面能力,将实践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在一起,评价内容包括实践能力、实践成果和实践内容等,如:团结协作、实验以及测量仪器操作、设计计算等能力。评价小组组成人员包括系部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学生等组成。同时,为了实现实践性教学评价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在评价调整评价结果上,应结合信息化管理平台的使用。

3.3 不断提升实践教学过程监控,建立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模式

为了对效率作出估计,实践过程以存在的问题作出诊断为目的,重视实践教学活动与教育目标的契合程度,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实践教学质量,从而在运行过程中不至于偏离目标太远。评价内容包括实践教学的实施内容与计划目标的吻合度、安全操作规程的执行度、教师专业技能水平、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等。其中实验包括专家評价和学生评价两部分,教学评价体系总分为100分,权重分别为0.4和0.6。评价结论为优秀≥90分;90﹥良好≥80分;80分﹥合格≥70分。实习实训体系由四个一级指标和12个二级指标,即实习实训准备、过程、教学效果、档案。每个二级指标分为A、B、C、D四个等级,各等级的系数值分别为A为1.0;B为0.8;C为0.6;D为0.4。评估质量分数在A、C之间为B,低于C为D。评价最终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四个等级。

4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与评价体系的完善

为了推进校内及小碗各实践环节的标准化建设、规范化管理等研究,在土木华工程专业实践性内容体系运行过程中,应从实践内容体系层面上,结合构建实践性教学内容体系和条件体系,不断促进管理规范化,深化实践性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明确各项实践环节的目标、内容、成果和考核等。为了新一轮工作、活动提供质量控制、工作改进的建议,需要建立多元化的信息反馈渠道,通过建立专业管理机构等方式,增强对反馈信息的权威性管理。并且需要通过学校、教师、企业、社会的共同努力,在教育评价方法和手段的活动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从企业需求出发,紧跟社会、经济以及行业形势的发展,才能建立适合自己院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俊,蔡可键,温小栋.基于OBE理念的土木工程施工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7(12):131-133.

[2] 白泉,边晶梅,于贺,等.虚实结合的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7):67-71.

[3] 张明.应用技术型本科土木工程专业“3+1”培养模式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以河南工程学院为例[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7(9):106-109.

作者:庞雪飞

上一篇:社会主义运动探究论文下一篇:蓝牙无线通信技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