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进厂验收管理制度

2023-02-13

制度不仅是社会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竞技场,持续规训着各类主体的思想和行为,具有引领、规范、促进和保障等重要作用。那么,制度如何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您收集的《设备进厂验收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设备进厂验收管理制度

生猪进厂检查验收管理制度

一、生猪进厂(场)须持有生猪产地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检疫合格证明和畜禽标识。

二、严禁从疫区采购生猪。

三、宰前检验与宰前检疫同步进行。检疫、检验人员须对生猪活体逐头进行健康检查,对确认属于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的梁疫生猪及其他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生猪一律不得进入待宰间,并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四、配合相关部门对批次进入屠宰厂(场)的生猪活体进行“瘦肉精”、兽药残留等抽样检测,对抽检不合格的生猪活体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对宰前已经死亡的生猪应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填写相关处理记录表和台帐。

五、对进入屠宰厂(场)的生猪活体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健康猪赶送至待宰间静养;伤残猪送入急宰急宰;疑似染病生猪送入隔离间实施隔离观察。

六、生猪进厂(场)应逐头进行消毒处理,保证其健康状况良好和体表卫生。

七、生猪进厂(场)须建立台帐登记制度,记录保存不得少于二年。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建立卫生责任制,责任落实到人。

二、屠宰加工过程中须保持生猪及生猪产品质量安全和卫生,防止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

三、屠宰设备、设施必须保持良好状态,经常清洗、消毒。

四、生产加工场地、墙壁、排水沟、更衣室、厕所等场所和各种容器、运输车辆必须及时彻底清扫、清洗、消毒,确保生产区、生活区卫生整洁。

五、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专用运载工具和冷库,并符合保证肉品质量需要的温度等特殊要求。

六、制定并严格执行灭鼠、灭蚊等病虫防控措施,及时彻底消除鼠害、蚊害等隐患。

七、实行水质检测申报制度,确保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八、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污染物处理,严禁污染物直接排放,防治在屠宰过程中产生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及嗓声振动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

九、保持员工良好的个人卫生与健康,穿戴统一的工作服、帽、鞋上岗操作。经常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并建立卫生、健康档案。

生猪屠宰管理制度

一、屠宰工作人员须经过健康检查并经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上岗,凡患有人畜传染病的人员不得从事屠宰工作。

二、屠宰技术人员须严格按照《生猪屠宰操作规程》的规定屠宰生猪。

三、待宰生猪宰前应停食静养12-24小时,宰前3小时停止喂水并实施喷淋,保持猪体表面卫生。

四、屠宰的生猪,须持有品质检验人员签发的《合格证明》或《准宰证》。

五、严禁屠宰、加工、销售病死生猪及注水或注入其他物质的生猪及生猪产品。

六、实施人道屠宰。麻电致昏、刺杀放血、浸烫脱毛、开膛净腔、劈半整修等流程须规范操作。

七、屠宰加工过程中,生猪产品不得落地。

八、屠宰加工过程中,必须确保人员、设备设施安全和生猪产品质量。

九、建立生猪屠宰信息台帐,记录保存不得少于二年。 猪肉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

一、建立与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相适当的质量监督(检测)机构,配备专职质量监督人员,层层落实责任制。

二、建立生猪及生猪产品购进、储存、销售等可追溯制度,向社会做出肉品质量安全承诺,并对质量安全承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三、严格执行索票、索证制度。详细登记活猪进厂(场)时间、数量、产地、供货者、屠宰与检验信息及出厂时间、品种、数量和流向。

四、建立肉品销售台帐,如实记录销售信息。销售的生猪产品必须加盖检疫、检验合格印章,并附具检疫、检验合格证明。

五、有效利用电子监控设施、肉品质量安全信息可追溯系统,实行肉品质量安全信息的跟踪和溯源。

六、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发现其生产的产品不安全时,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告知消费者停止使用并及时召回上市销售的生猪产品。

七、对召回的不合格肉品一律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八、如实记录肉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记录保存不得少于二年。 肉品品质检验管理制度

一、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二、配备必要的检疫设施、用具,确保品质检验工作正常进行。

三、肉品品质检验步骤和方法应当按照《生猪屠宰产品品质检验规程》规定执行。

四、肉品品质检验内容包括生猪健康状况、传染性和寄生虫病以外的疾病、注水或者注入其他物质、有害物质、有害腺体、白肌肉或黑干肉、种猪及晚阉猪、屠宰加工质量等项目。

五、经肉品品质检验合格的猪胴体,须加盖肉品品质检验合格验讫章,并附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后方可出厂(场),检验合格的生猪产品和其他生猪产品(含分割肉)须附具《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确保出厂的生猪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六、肉品品质检验人员必须认真查验各环节、各工序的加工质量情况,如实填报记录检验台帐,发现问题及时督促改进。记录保存不得少于二年。

七、对检出的病害生猪及生猪产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 屠宰厂(场)证章保管和使用管理制度

一、屠宰厂(场)生猪定点标志牌、生猪定点屠宰证书、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营业执照、排污许可证及肉品品质检验证章、标志(签)等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和使用,不得伪造、涂改、买卖、租用及转借等。

二、定点屠宰标志牌应当悬挂于定点屠宰厂(场)显著位臵。

三、实行一猪两证两章制度,出厂(场)的生猪产品必须按照生猪宰前宰后检疫检验结果,附具动物检疫合格证、肉品品质检验合格证;加盖检疫合格验讫印章、肉品品质检验讫印章。

四、屠宰厂(场)使用的各类证章,应向商务主管部门登记备案。

五、保证各类证章正常使用。证章丢失、损坏影响正常使用的,须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并按规定办理补办手续。

病害生猪无害化处理管理制度

一、屠宰厂(场)须配备无害化处理专职人员和符合规定的无害化处理设施,确保无害化处理安全有效。

二、病害生猪无害化处理方式、方法必须按照《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规定执行。

三、对确认属于炭疽、口蹄疫、猪水泡、猪瘟、猪丹毒的染病生猪及其他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生猪及生猪产品必须作隔离和封闭式焚毁处理。

四、对确认为病害严重、中毒性疾病、囊虫病、旋毛虫病及自行死亡或不明原因死亡的生猪及生猪产品作焚毁或化制处理。

五、对确认为患有普通性疾病生猪及生猪产品采取高温处理、盐酸食盐溶液处理等方法。

六、对患有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的染病生猪及生猪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时,须向动物检疫监督机构索取相关证明。

七、主动接受商务、财政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对病害生猪进行无害化处理时,由商务主管部门现场监督并经现场监督人员签字确认后方才有效。

八、认真落实商务部、财政部关于病害猪无害化处理的有关规定,如实、完整记录无害化处理信息,及时、准确报送无害化处理信息资料。记录保存不得少于二年。

信息报表报送制度

一、配备专、兼职统计信息员,负责本单位统计信息资料的收集、汇总、上报等工作。

二、统计信息员须及时、准确、完整填写、报送各类报表,并附具必要的指标说明。报表纸质应保持完好、整洁。

三、报表报送前,应对各种统计数据及指标对应关系进行反复核对和审查,保持各类报表数据间的逻辑关系清晰、准确。

四、屠宰厂报送的各类报表的指标、数据必须与实物或基础台帐指标、数据相一致。

五、因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突发事件等导致统计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报送报表时须附具情况说明,必要时,须附具当地权威部门出具的相关佐证材料。

六、按规定及时、准确报送各类市场动态、信息,协助相关部门调查重大动物疫情、重大突发事件等的起因、发展过程和结果。

七、严格执行保密制度,不得散发有害信息。

八、妥善保管各类统计信息资料,资料保存不得少于二年。

第二篇:原材料进厂验收管理规定

为杜绝进厂物料以次充好,混杂使假的情况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一、 公司现场质检员作为公司全权代表,负责对所有进厂的原辅 材料进行检查验收,并依据检查数据提出结算意见。

二、 所有运送物资进厂的车辆和人员,必须无条件服从现场质检 员依照规定对物资质量进行检查验收,否则质检员有权拒绝在验收单(或检斤单)上签字,公司财务不予结算。

三、 公司常用物资验收标准:

1、 PET瓶

(1) 按白兰和绿色瓶分色包装,分别检斤,分价结算。

(2) 各色瓶中不得含水,如现场检查发现含水瓶超过1%,结算时扣减总量的5%,以此类推。

(3) 绿色瓶不得混入白兰包装袋中,否则按货物总量的10%扣减。当混装袋中绿色瓶到达或超过总量20%时按绿瓶计价。

(4) 所有进厂的PE瓶中不得混入其他杂瓶,当混入的杂瓶量超过1%时,按5%扣减总量,以此类推。

(5) 胶贴油桶瓶单独计重计价。

2、 废编织袋:根据合同规定,以重量计算的进厂时过称复检,以条数计算的由验收人员计数。

第三篇:进厂编织袋的质量验收规定

一、水泥包装袋以100条为一捆,捆扎的绳索应不磨损袋子或在捆扎处垫上软质材料。取样时从同一批号,不同的部位的15捆中各取1条袋供检验用。

二、水泥包装袋有效尺寸、外观符合GB9774-2010标准要求,(即平整、无裂口、无脱胶、无粘膛、印刷清晰、内容完整。)外观检验时每批号仅取15条样袋,当13条以上符合要求,即判定检验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三、水泥包装袋适应性验收,从同一批号任取100条,在包装机做适应性试验,即在水泥包装的整个系统处于稳定状态下时,能满足正常包装要求,并且满足出包机破损率≤0.2%的要求,则判定包装袋在该工艺适应性合格。

四、验收流程

1、水泥包装袋进厂后,由仓库通知化验室、装运车间,然后化验室、装运车间、仓库对包装袋共同进行验收,填写质量验收单。

2、化验室负责对包装袋标识进行验收,标识是否正确、清楚。验收水泥包装袋尺寸,尺寸是否达到要求。在验收单上签署本批次包装袋的意见。如果尺寸有不符合验收标准,但是能够达到使用要求的编织袋进行让步接收,扣罚处理。

3、装运车间验收水泥包装袋试包使用情况,包装袋的袋重是否合格,袋口插袋是否符合包装机要求。在验收单上签署本批次包装袋的意见。如果使用中有个别编织袋不符合插袋阀口要求,但是能够使用的编织袋进行让步接收,扣罚处理。

4、仓库对验收合格的水泥包装袋进行清点数量,按照化验室和装运车间的签署意见对合格品入库:不合格,拒收出厂。

5、装运车间在使用包装袋期间,对于影响包装使用的编织袋进行挑拣,整理成捆后退回仓库,由物资采购部退回厂家进行等量更换。

第四篇:设备进场验收制度

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管理制度

为加强项目建设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管理,确保设备材料质量、数量、规格符合要求,满足项目建设需要,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条***是**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的主管部门,应组织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定设备、材料进场检验要求、检验程序和检验方法,明确各环节具体负责人。

第二条材料、设备进场时,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必须依照国家相关规范规定,按照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程序(见附件),认真查阅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等文件的原件。进口材料、设备进场时,应确保质量证明文件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要对进场实物与证明文件逐一对应检查,严格甄别其真伪和有效性,必要时可向原生产厂家追溯其产品的真实性。发现实物与其出厂合格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不一致或存在疑义的,应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

第三条材料、设备供应单位要制作并提供标的样品。建设方、施工方和监理方应按照招标文件中的技术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对进场材料、设备进行封样,在施工现场封存。供应商提供的产品运到施工现场后,要严格执行报验程序,对封样与到场产品进行比对,与封样不一致的不得使用。

第四条重要设备应按照供货合同中约定的厂内初检的相关内容,于发货前在生产厂内进行初检。厂内初检由建设单位组织专业监理工程师、供货合同双方共同监督设备重要参数出厂试验的全过程,确认产品是否符合合同约定的技术要求。

第五条材料、设备进场时,采购单位要提前通知监理单位,监理工程师必须实施旁站监理。监理人员对进场的材料必须严格审查全部质量证明文件,按规定进行见证取样和送检,对不符合要求的不予签认。监理人员在检验批验收过程中,发现材料、设备存在质量缺陷的,应该及时处理,签发监理通知,责令改正,并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进场的材料、设备不得在工程上使用或者安装,施工单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第六条涉及安全和重要使用功能的材料、设备进场后,除严格依照相关标准进行见证取样复验外,单一种类材料必须按照合同采购总量的1%(不少于1组的试样)取样,对其产品全部性能指标按照国家相应产品质量检测标准进行检测。

第七条材料的取样和送检工作应100%在监理单位见证下进行,未经检验的不得使用,检验不合格以及不符合合同约定的严禁使用,必须清出施工现场。

第八条 设备安装工程未经系统检测,不得组织工程验收。经检测发现主要设备存在严重缺陷,不符合相关技术质量标准或者不满足合同约定的,必须更换并重新检测。

附:设备材料进场验收程序

供货单位按照合同约定,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协商设备、材料进场时间——→监理方、施工方及建设方现场验收——→监理方审查出厂证明、质保单等证明资料并鉴证是否符合要求——→施工方在监理方鉴证下取样送检——→符合资质规定的单位检测、试验——→检测、试验报告单经监理方、建设方签证后分别存档。

第五篇:设备验收、采购、报废制度

一、设备报废:

1.设备使用年限长,破损严重,继续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2.锅炉压力容器监察机构检验中给予判定报废。 3.能耗过大,污染环境超标,无法改造,继续使用得不偿失。

4.主要结构和部件损耗严重,无法修复或修复费用过大且不经济的。

二、设备修理:

1.要求参照相应锅炉专业技术标准和有关规定,锅炉受压元(部)件更换不低于原设计要求。

2.不应当在有压力或者锅水温度较高的情况下修理受压元(部)件。

3.在锅筒(锅壳)挖补和补焊之前,修理单位应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工艺试件应当由修理单位焊制。

4.锅炉受压元(部)件采用挖补修理时,补板应当是规则的形状,如果采用方形补板时,四个角应当为半径不小于100mm的圆角。

5.受压元件不能采用贴补的方法修理,受压元(部)件因应力腐蚀、蠕变、疲劳而产生的局部损伤需要进行修理时,应当更换或者采用挖补方法。

三、安全附件、安全保护装置维护:

1.在用锅炉安全阀每年至少校验一次,校验一般在锅炉运行状态下进行,校验后加锁或铅封,安装中不能摔、砸、碰撞,锅炉运行中的安全阀应当定期进行排放试验,安全阀整定压力、密封性等检验结果应当计入锅炉安全技术档案。

2.压力表安装前应当进行校验,每半年至少校验一次,刻度盘上应当划出指示压力红线,注明下次校验日期,压力表校验后应当加铅封;压力表必须安装三通旋塞,定期对压力表存水弯管进行冲洗。

3.水位表应当有指示最高、最低安全水位和正常水位的明显标志,根据表内介质清晰度,每班至少冲洗一次。

4.对蒸汽锅炉安装的高低水位报警,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应当经常检查,定期进行高低水位报警试验。

四、设备保养

1.锅炉检修时要保证安全措施,做好通风、照明。 2.参加检修人员要持证上岗、技术熟练,受压部件的焊接必须由有证焊工进行。

3.锅炉检修后,未经验收合格不允许投入运行,临时故障处理完成后,由检修人员、司炉人员验收签字方可运行。

4.各转动部件轴孔要定时注油,各部积灰、污垢及时清除。

5.试验安全阀、水位表(计)、压力表、温度表是否灵敏,严禁超期使用或未经检验使用。

6.检查鼓风机、引风机、炉排减速机、水泵、水处理设备、恒压装置、微机自动化变频控制设备、除尘器等附属设备运行状态,做好记载。

7.发现锅炉及附属设备故障,应及时处理,当班故障不交下一班,暂时处理不了的应立即停炉,并报告供暖调度或总值班室。

8.施工后检查无异物遗漏在设备中,填写检修处理记录,按时回访。

五、设备采购

1.确定设备采购方式,一般分为招标采购(标底数额较大,无特殊要求)、直接采购(有特殊要求)和询比价采购(标底数额较小的标准设备)。

2.编制招标文件、发布招标公告、开标及评标,评标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般根据资格审查情况、技术标和商务标,由评委投票的方式推荐1-2个预中标单位,意见不统一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

3.成交结果的确定原则,在满足货物各项性能指标、安装调试要求及相关服务要求的前提下,报价最低者为成交候选供应商,若出现两个或以上最低报价者,以技术指标优者成为候选供应商;如报价相同,技术指标优劣相同、售后服务及企业信誉优异也相同,则优先采购节能产品和环保产品,成交结果在相关网站上公布。

4.合同签订,确定中标单位,向中标单位发出中标通知书,并将中标结果通知所有未中标的投标人,各相关部门负责签订、审核设备采购合同。

5.设备验收,分设备到货验收和设备投产验收,锅炉设备 必须由具备安装资质的的单位负责安装调试,投入使用前必须获得国家规定的监督管理机构或部门颁发使用的相关证书。

6.设备质保期,填写《设备质保期报告单》,相关部门与设备供应厂(商)保持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与供应厂(商)联系,严格按照签订的技术协议相关条款处理,

六、设备验收

1.检查由安装单位填写的锅炉、锅炉房设备及管道的施工安装记录,质量检验记录。

2.检查锅炉、附属设备及管道安装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热力设备和管道保温刷油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各安全附件安装是否合理正确,性能是否可靠,压力容器有无合格证明。

4.锅炉房电气设备安装是否正确,安全可靠,自动控制、信号系统及仪表是否调试合格,灵敏可靠。

5.检查上煤、燃烧、除渣系统的运行情况,有无跑风漏烟现象,检查消烟除尘设备的效果和锅炉附属设备噪声是否合格。

6.检查水处理设备及给水设备的安装质量,查看水质化验指标是否符合低压锅炉水质标准。

7.检查烘炉、煮炉、安全阀调试记录,了解试运行时各参数是否达到设计要求。

8.检查与锅炉安全运行的各项规定,包括安全疏散、通道、消防、安全防护等。

9.总体验收合格后,由安装单位按照有关要求整理竣工文件,并交由建设单位保管,作为建设单位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办理的《锅炉使用登记证》证明文件之一,并存入锅炉技术管理档案中。

上一篇:申报高级技师述职报告下一篇:社保经办业务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