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福利与经济发展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中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理论与实践研究

摘要:人类最基本的生存需要构成了“民生”概念的基本范畴,并在这些生存需要的改善和满足中不断丰富着“民生”的内涵。人类对丰衣足食的向往伴随着人类的存在而存在,为了实现这一最为朴素的愿望,为了满足这些需要而进行的“生产”,便使“经济”具有了最初的价值,在基础与目的的循环往复之间,展开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图样。“利民之事,丝发必兴”是我们党自成立之初就秉持的初心和使命,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节点,回望历史,可以看出“改善民生”是我们党孜孜以求的目标,而重要的手段就是“发展经济”。迈进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根本上指明了要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循环贯通的基本逻辑,具体回答了在“何种发展”中“如何改善民生”这两个相互融通的问题,如何在历史的变迁中掌握其运动变化的轨迹,对新时代交出“怎样做”的答卷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现实的人”因其需要的广泛性而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这既包含“吃喝住穿”的需要,也包含因“生产”所带来的“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的需要,伴随着“生产”不断的发展,社会财富不断积累,使生活不再仅仅围绕“吃喝住穿”的同时,也围绕“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而延续。这个朴素的逻辑构成了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一般规律,二者的运动不仅包含了来源于其二者本身相互作用的运动轨迹,也包含“派生的、转移来的、非原生的”的外部条件的运动轨迹,良好的外部条件推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序地循环,反之则成为桎梏。针对“经济”和“民生”本身所具有的历史属性和发展变化的特性,探究其之间变化规律的同时需要将二者置于纵深发展的历史之中。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在领导人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均把发展作为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新中国成立之初,大难甫平,为了实现“民生改善”目标,首要的任务就是恢复和发展生产,并出于国际竞争角度考虑,受到国家政治和经济环境的制约、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需要建立起以重工业为核心完善的工业体系。为了动员起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参与到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当中,在生产力发展水平偏低,国家财力物力基础薄弱,社会物质财富严重匮乏的条件下,依赖“高积累、低消费”、“统分统配”在最大限度上保障人民生活,用“三个人饭,五个人吃”的办法满足基本的生存需求,以牺牲“农、轻、重”比例的协调,为我国工业体系的初步建立提供了坚实基础,“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在这一时期是两条并行不悖的主线,并在一种较低的水平上达到一种平衡。改革开放以来,在明确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之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运而生,使得作为国家发展核心议题的经济建设开始成为推动国家富强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任务。在着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缓解了落后地区的贫困、提升了居民收入水平、增强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实现经济长期保持高速增长的同时,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民生问题愈发突出,解决好这些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事关在经济发展中真正使人民生活得到保障和改善,产生这些民生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在于不平衡不充分不协调的发展,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二元经济社会结构等问题掣肘经济发展成果最终在人民生活水平上呈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仅是党中央对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之间关系科学认识的深化,更回应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时代要求。在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努力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建设;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同时,逐渐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同时,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精准发力,注重积极而为的同时更注重量力而行,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得以提升。总体上看,新时代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正走向良性循环的轨道,然而,当前民生领域仍然存在诸多短板,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支撑作用仍有待进一步强化。在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经济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为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鉴于此,要遵循经济发展的价值旨趣,要使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成为驱策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用民生的层级性发展优化经济系统的供给质量。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就如何妥善地把握“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关系和运动规律来讲,一直以来都是困扰世界各国的发展难题。未来的发展中要在不断建设的同时汲取各国的经验教训,要克服“贫困陷阱”、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警惕“高福利陷阱”。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取得了质的飞跃,我国经历了以“经济与民生平行”、“经济先行,民生为标”、“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循环”为外在表现形式的三个阶段。从二者的运动演进规律来看,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而改善民生始终是发展的价值坐标,要在不断夯实经济发展这一“水之源、木之本”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二者互动的外部影响条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不断推进深化改革,持续完善制度建设,铸就创造历史伟业。

关键词:经济发展;民生;民生改善;协调发展

学科专业: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价值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整体上把握民生与发展的关系的研究

1.3.2 经济发展对民生改善的作用研究

1.3.3 民生改善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可能性创新之处

1.6 存在的不足

第2章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阐释

2.1.1 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2.1.2 经济发展的目标

2.1.3 民生概念界定

2.1.4 民生改善的内涵

2.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基础

2.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关系的理论逻辑

2.3.1 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产生关系的媒介是“人”

2.3.2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内在互动机理

2.3.3 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实现互动关系的外部条件

第3章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在推进工业化中保障民生

3.1 构建保障民生的经济基础

3.1.1 恢复经济是首要目标

3.1.2 土地改革奠定发展基础

3.1.3 稳定经济增长的核心要素

3.1.4 统筹规划发展布局

3.2 经济恢复发展民生初步改善

3.3 经济条件制约民生改善水平

3.3.1 国家财政积累薄弱

3.3.2 工业化发展依赖“高积累、低消费”

3.3.3 农、轻、重比例关系让步于工业体系发展

3.4 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低水平的平衡

第4章 改革开放新时期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改善民生

4.1 民生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改善

4.1.1 农业是发展生产的核心

4.1.2 解决贫困是发展的基本要求

4.1.3 注重效率与公平是发展的根本保障

4.1.4 解决民生问题是发展的基本目的

4.2 经济发展推动民生改善新面貌

4.2.1 经济增长促进居民收入水平提升

4.2.2 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居民消费升级

4.2.3 多种所有制经济保障就业

4.2.4 脱贫减贫取得显著成就

4.3 “经济先行”使民生改善面临瓶颈

4.3.1 发展不平衡的深层次原因

4.3.2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直接影响

4.3.3 发展不平衡对民生领域的间接影响

4.4 “改善民生”始终是经济发展的价值坐标

第5章 新时代奏响民生改善最强音

5.1 构建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5.1.1 明确改善民生新思路

5.1.2 拓宽民生改善边界

5.1.3 高质量发展是民生改善的基础

5.1.4 优化保障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5.2 新时代民生改善的新成就

5.3 民生领域仍然存在短板

5.4 使民生改善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5.4.1 民生改善是消费需求增长的根源

5.4.2 民生改善优化供给质量

5.4.3 民生改善是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趣

第6章 中国经济发展中民生改善的经验梳理及未来展望

6.1 我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规律认识

6.1.1 二者平行发展阶段

6.1.2 民生为标,经济先行

6.1.3 经济与民生良性循环

6.2 警惕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互动不良的弊端

6.2.1 贫困陷阱

6.2.2 中等收入陷阱

6.2.3 高福利陷阱

6.3 实现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良性互动的未来展望

6.3.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6.3.2 不断补齐民生短板

6.3.3 不断完善良性循环的外部条件

6.3.4 不断完善制度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国有企业风险投资论文提纲下一篇:民族经济立法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