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论文

2022-05-12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小学数学计算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小学阶段,数学是教学重点,作为基础学科,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提高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方面,在此过程中,本文以有效教学阐述,积极分析了相关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尽有效助力。

第一篇:小学数学计算论文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分析

摘要:小学数学教育是小学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其中数学计算是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然而数学计算对于小学生而言太过枯燥无趣,很难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数学教育的销量降低。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应探究适合小学生数学计算的教学方法,使得小学生的计算水平有所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计算;策略

G623.5

传统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采取的最多的教学方法是先讲后练以及题海战术,这种教学方法太过死板,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太过注重计算结果,而忽略掉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小学是学生们有意识得接触了解数学的最初阶段,对以后的学习生涯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故而教师来说首要的是掌握正确的叫教学方法。

一、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意义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巩固数学基础知识,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以及使得学生的基础素质有所提高。

1.巩固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计算作为小学数学教育的基础环节,小学生在运用时能有效得联想到课本基础数学知识以及数学思想,从小构建学生的数学的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日后的学习生涯中学生还会遇到诸多或难或易的计算问题,也正是有了数学计算才丰富了数学知识。因此,数学计算与数学知识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2.锻炼创新能力

数学计算可以成为锻炼数学创新能力的有效工具。利用数学计算可以锻炼学生创新意识和数学思维,能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锻炼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一大重要任务。

3.提高基础素质

数学计算实则为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验证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方法使学生能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在促使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计算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基础素质。

二、数学计算教学基础策略

数学计算教学基础策略有以下几点:培养学生计算兴趣法,结合实际情境法,数学猜想法,重组教材法。

1.培养学生计算兴趣法

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来自于自身的兴趣,如果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十分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所以,教师就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采取能提高学生学习计算兴趣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计算兴趣不断提高,这要便能提高计算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把握小学生所特有的年龄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等。教师要根据这些特征,使课堂的教学形式多样化,比如将比赛,表演,趣味游戏等融入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来激发学生们对数学计算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要注意题目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注意做到因材施教。比如在进行小学一年级的简单加法运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每一位学生作为数字一,让他们自由的组合分离,同时注意观察他们的人数变化,从中体会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规则。

2.结合实际情境法

数学计算源于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同时这也是数学计算的最大作用。数学计算中应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教师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中应尽力的使抽象的数学问题生动化具体化,这样还可以使学生对数学计算有正确的认识。要灌输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将学习与生活相结合,将生活问题带入学习之中,用数学计算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不单单只是教授计算法则,而且要将计算生活化实际化,这样能不知不觉的提高了学生的全方面能力。比如,在进行平均数教学中,小学生有可能不能充分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与用法,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计算学生一家人年龄的平均,或者计算教室每个窗台上平均放几盆花。这些问题都是生活中的实例,将数学计算带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对数学思想的把握。

3.数学猜想法

传统的计算教学一般采取教师先讲例题,从而得到计算法则,学生便要根据计算法则进行大量的练习,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正确率和熟练度得到提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使得教学效率十分低,学生只是在被动地暂时接受教学内容,同时使学生的数学能力与思维发展收到阻碍,而且也降低了学生日后对数学计算学习的热情。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摒弃掉这种传统授课方式,而是积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来寻求解题策略。数学猜想法是指运用已知的知识,对未知的问题进行猜想从而得到解决策略的方法。学生运用数学猜想法,可以根据自己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推测出新的计算法则。例如在学习乘法运算时,教师先给出相同数的加法运算,让学生自己讨论思考乘法运算的由来与运用以及与加法运算的关系,从而得出乘法运算就是相同数的加法运算。

4.重组教材法

教学的依据是教材,但是对一些很难获得的结论,教材总是呈现出简单的结果。教材是死板的,而课堂是需要生动的,所以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而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灵活地处理教材,。课本中的计算题,经常出现的一些计算只是纯粹的计算,而且答案唯一,完全将学生的多角度思考问题与逆向思维能力的能力没有考虑到。面对这些问题,教师要学会抓住问题所具有的特点,改造问题的结构方式,使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意識得培养学生从多方面思考问题的习惯,让学生掌握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使用最少量的时间,做量最少的题,却掌握到了较多的知识,同时还发使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例如在第九册的“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节课,教材中有这么一些题目:1.3+3.16,7.2÷1.8,4.7-2.47,51.2×0.8,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自由组合,组成四则混合运算再进行计算。学生会组合成(1)51.2×0.8+7.2÷1.8;(2)(1.3+3.16)÷(4.7-2.47);(3)7.2÷1.8+(1.3+3.16);(4)(1.3+3.16)÷(7.2÷1.8)……这样的改动,不但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而且每一位同学都可以自己思考出自己的组合方式,各抒己见,将书本中死板的一道题改为有多种组合方法的多道式题。

三、总结

总而言之,每位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力是各有不同的,教师在掌握基础教学方法的同时,要针对性的进行因材施教。小学数学计算水平或多或少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涯有一定影响,教师在每个小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因此,在如今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首先要对小学计算教学有一定重视性,其次采取正确施教方式,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素质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海燕.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15,(66):89-90.

[2]蒋礼.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7):113.

[3]李腾腾.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情景创设策略分析[J].读写算(教研版),2014,(22):293-293.

作者:章小芬

第二篇:试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摘 要:小学阶段,数学是教学重点,作为基础学科,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提高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方面,在此过程中,本文以有效教学阐述,积极分析了相关数学计算教学的策略,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为数学教学水平提高尽有效助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计算教学;策略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通过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奠定他们的数学基础与逻辑思维,提升他们的反映速度与计算速度。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计算教学的时候,必须要明确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通过合理的引导,促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保障计算教学有效性。

1明确如何采用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生的自制力较差,好奇心重,因此在课堂上不易集中注意力,在进行训一算教学时,若老师直接运用传统的讲解练习方法,学生会失去学习兴趣,对此,教师要创设情境教学,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除法”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梨子或者是苹果来进行演示,将6个苹果平均分成三分,让学生上台演示分法,得到6÷3=2的结果,在实践中学习能够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于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2积极采用适当的引导

虽然学生是计算学习之中的主体,在计算学习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教师所具有的引导作用也同样重要。在计算教学中,如果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特别突出,为学生设计大量的计算练习,有时候会取得相反的效果。因为计算练习内容如果过于简单,就会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下降,进而就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只是让学生们按照公式进行低水平的学习,就会使得课堂教学变得徒劳。

比如:教师在带着学生学习九九乘法表时,学生这时候已经对乘法计算有了一定了解,所以教师此时就可以不要进行一些2×3等于几的低效练习,教师应该将其所具有的引导作用发挥出来,引导学生发现一些更加有效的计算方式。

再如:教师在带着学生学习圆形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说先画出圆形模板,之后进行实际的动手折合量,让学生门对圆进行讨论,将圆的特点总结出来,进而能够得到关于圆的相应的计算公式。只有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计算学习对学生才变得有意义。

3重视教材的整理与结合

计算教学要从教材出发,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应该仅仅依托课本,合理进行教学设计,挖掘教材中的计算教学素材,奠定计算教学的基础。首先,教师应该对教材进行全面的了解,针对其知识体系以及网络结构有总体的把握。其次,要明确教学目标,结合教材内容,合理确定目标,截取教学内容,知道教学的重点、难点。最后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教材的未来编写趋势进行预测,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做出准备。例如,小学数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在进行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时,要注意领导学生多做一些常见的题型,并结合应用题来进行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深入挖掘口算练习有效性

首先,利用課前3~4分钟加强口算训练。教师应该将课前的3~4分钟重点利用起来,用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在这个3~4分钟的时间里,教师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和形式来对学生进行口算训练,这样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也可以通过笔答的方式来进行口算训练。

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前3~4分钟给学生们法一张口算纸,之后要求学生在这几分钟之内答完,题目的数量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设定,但是一定要循序渐进。教师还可以自己口述计算题目,然后要求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答案。

其次,有针对性地展开练习。口算训练虽然简单,但是也是需要一些专业的方式和方法,只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才能够收获到更大的效果。

比如:在进行28x39的计算题目时,可以让学生先练习一些简单的题目,4x8+9,3x5+13,学生在知道如何是正确的进位时,在进行高阶的计算,最终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会有所提高。

5适度的采用游戏化教学活动

在新时期素质教育更是一种个性教学。教师应该在对学生进行教学时将学生的个性显现出来,使得学生既能够学习到数学知识,还能够掌握一些有效的运算方法,进而能够提高计算能力。首先,教师应该提高课堂练习的高效性,在课前选好教学内容,使得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高效练习。其次,教师应该使用多种形式的练习方式,因为计算练习不只是为了计算,而是想要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式,教师应该使用循序渐进的训练方式来开展计算训练,可以将训练层次进行分层,进行针对性练习。教师还可以将游戏引入到课堂中来,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中快速的实现教学目标。

6重视学生估算能力培养

随着新课改的落地,计算教学的内容也重新定义,并且其价值也有了全新的定位。计算不只是简单的计算,还包括口算、估算,所以教师在进行计算教学时,不仅应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心算能力和估算能力。估算也是数学计算中一个占有重要地位的部分,也是一种计算手段。

比如:一个橡皮长约5( ),课桌宽约50( )。教师可以借助这些估算练习来让学生对长度、宽度的概念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認识,在日后的估算练习中学生就可以参照这个例子做计算。教师应该将数学课本中的估算知识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发挥,使得学生的量化水平能够有所提高。在对回答估算问题的时候,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所以,教师在计算教学中,一定要重视估算教学,使得学生的估算能力能够被提高,进而使得学生能够对估算学习产生兴趣,教师应该逐渐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估算方法,使得学生的综合数学水平能够被提高。

7结束语

综上,结合本文分析,希望能够提高认识,以此为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教学水平提高做出有效贡献,不断推动小学阶段学生数学能力形成。

参考文献:

[1]刘文贵.对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的几点探讨[J].考试周刊,2017,(40):98.

[2]赵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论述[J].新课程(中),2017,(04):106.

[3]谢启桂.浅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教学策略[J].新课程(上),2015,(02):79.

作者:贺正素

第三篇:如何提高小学中段数学计算能力

摘要:计算能力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构成内容之一,对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养成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数学计算能力的价值,并结合相关教学经验,分别从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计算兴趣等多个角度与方面,探讨了提高小学中段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望对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有所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计算能力;培养过程

引言

随着小学数学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价值愈发突出。当前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数学教师有必要立足实际,创新教学方式与思维,全面有效提升学生计算能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全面提升。本文就此展开了探讨。

1数学计算能力的价值分析

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学习的核心技能,是实现数学知识融会贯通的关键载体。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环境下,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教学全过程,更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与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分析习惯,提高数学综合素养。长期以来,小学数学一线教师普遍重视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在创新数学计算教学流程,优化数学计算情境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与探索,效果突出,无论是在整数加减法、乘法口诀运算方面,还是在两位数乘除法、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等方面,均取得理想教学成就。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有赖于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协同进步,并对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状况具有较高要求。小学生注意力相对不易集中,思维活跃度有待进一步强化,容易混淆计算概念,把握不准计算算理,这无疑增大了数学计算教学的实际难度[1]。可见,深入探讨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路径与方法,对于巩固学生数学基础,升华数学知识认知等具有极为深刻的现实意义。

2提高小学中段数学计算能力的有效策略探讨

2.1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激发计算兴趣

教学情境的创设即将数学计算教学与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有机结合,将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作为依托,使学生更加清晰地辨析数学算理背后的奥秘,把握数量关系,运用计算知识[2]。比如,在《口算乘法》一课教学中,教师便可根据具体教学目标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超市购物”这一特定情景,让学生成为“购物”中的“小会计”,负责计算最终账目。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首先引导学生掌握不同面额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比如,3张、5张、8张五元面值的人民币一共分别是多少钱?对乘法口诀进行重温。然后,让学生在完成“购物”后进行结账,“王华的爸爸买了一盒铅笔单价8元,买了两个转笔刀单价4元,请问爸爸一共需要支付多少钱?”在该情境中,学生可更加直观形象地列出算式,运用计算方法,得出最终计算结果,有助于激发计算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2.2加强口算训练,强化计算技能

口算是小学数学计算的关键形式之一,也是其他计算形式的基础所在。通过强化学生口算能力,其可在面对相对简单的数学题目时,仅通过口算方式便可得到答案,提高计算速度。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口算训练往往也是教师容易忽略的一项教学内容。对此,教师应为学生提升口算水平提供充足空间,在日常教习中有效渗透口算技巧与方法,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口算能力。学生口算能力的培养需要长期坚持,在系统漫长的培养过程中,使学生做到熟能生巧,体验到口算带来的优势。比如,教师可将乘法口诀表作为基础,借助25×()=()、125×8=1000等典型例题等工具强化学生理解与记忆,并采取笔算等交叉性的計算方式,对口算结果进行检验,最大限度上降低口算计算错误。

2.3传授计算技巧,培养学生时间观念

在小学数学计算中,具体计算方法多种多样,蕴藏于其中的计算技巧更是具有多元化特征,因此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计算技巧,通过精简运算等方法提高计算效率,高效处理数字较大的数学计算题目[3]。以“凑整法”为例,为计算9999+999+99的数值,可将9998看作是(10000-1),将999看作是(1000-1),将99看作是(100-1),那么原式便可转换为:(10000-1)+(1000-1)+(100-1)=(10000+1000+100)-(1+1+1)=11097。此外,还有拆分法、去括号法、分配律法等多种计算方法,均可大大提高学生解题效率。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时间观念,针对数学计算问题的难度大小,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在难度较大题目上无畏地消耗过多时间,并有效确定计算练习的题目量。

2.4有效巩固课后练习,优化评价机制

课后练习对于巩固课堂所学具有重要作用,可使学生更加独立自主地完成特定计算练习任务,查找自身缺陷与不足,进而通过有效方法与途径予以解决。小学生自制力相对不足,自学意识淡薄,课后自主练习的主动性缺乏,这需要教师强化引导,将课堂所学到的计算技巧等知识进行消化吸收,真正成为属于自己的计算技能。最后,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在学生计算能力培养中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价值,教师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评价指标,以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阶段性效果为主要导向,构建形成具有层次性的评价机制,使学生能够通过教师评价品尝到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喜悦,也能通过评价结果找准自身地位,优化后期计算学习的努力方向。教学评价还具有巩固和检验作用,对小学生在计算问题中的错误行为方式进行矫正补缺[4]。

3结语

总之,受学生思维和教学方式的影响,当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实践中依旧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部分教学难题依旧有待破解。因此,数学教师应紧跟教育教学形势的发展变化,创新计算能力培养路径,有效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教学环境,通过课前预习、课中讲解以及课后复习指导等方式,不断促进学生计算能力的有序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开锦.夯实基础,掌握技巧,培养习惯——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培养之我见[J].青年文献·理论研究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2):335-337.

[2]朱松青.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6):125-127.

[3]陈丹,袁龙霞.加强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J].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2020(5):132-133.

[4]刘小燕.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研究[J].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2021(11):206-207.

作者:翁小菊

上一篇:大学生学习观论文下一篇:质量工程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