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校本教案范文

2022-05-28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师校本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教师校本教案范文

校际小继教资源共享:《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教案_.范文

学 科: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 培 训 人:田 露 内 容 :培 训 教 案 单 位: 时 间:2013年 6月 8日

印江县峨岭镇五小 2013年教师继续教育

《校本教研实施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教案 主讲教师 田露 2013年 6月 8日 第一章 校本教研概述

一、概念(什么是校本教研

校本(school-based 早在上世纪 60~70就盛行于欧美等西方国 家,它是伴随着“教师即研究者”运动兴起的。当时人们越来越多地 认识到, 没有学校参与特别是教师参与的教育研究, 是无法使教育研 究成果很好地在教育实际中加以运用的。 “校本”的积极倡导者斯腾 豪斯谈到:“如果没有得到教师这一方面对研究成果的检验,那么就 很难看到如何能够改进教学, 或如何能够满足课程规划。 如果教学要 得到重大的改进, 就必须形成一种可以使教师接受的, 并有助于教学 的研究传统。 ”这种研究传统后来逐渐深演化成直指学校问题,将学 校实践活动与研究活动密切结合在一起, 大力倡导学校校教师参与研 究的校本教研。

二、我国校本教研开发的背景

在中国, 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统一设置课程。 所有中小学基本上 没用一个课程计划、一套课程标准、一套教材,课程开发极度僵化, 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对此,不少有识之士批评有加。 20世纪 80年 代末到 20世纪 90年代,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与经济体制 的多元化发展,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教育人口众多和地区差异显著的泱 泱大国,国家课程决策的自主权,成为大势所趋。

教育教学科研发展的实践孕育校本教研 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和深入呼唤校本教研 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造就校本教研 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催生校本教研

三、校本教研的内涵

“校本”这一概概念源自西方教育发达国家,亦有多种表述。在 我国, 结合教育教学研究的实际, 校本教研在中文的意义上出现了许 多引申。归纳起来,综述如下: (一校本教研的含义

概括地说,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 的教育教学质量, 从学校的实际出发, 信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 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在许多教育文献中, “校本教研”又被称为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

(二 “校本”各部分的关系

校本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课程和校 本管理。校本教研是校本的最重要的体现,是整合校本管理、校本培 训、校本课程等活动的纽带。四者的关系,可以表述为:校本教研是 起点,校本培训是中介,校本课程开发是落脚点,校本管理则贯穿渗 透在它们中间,起着组织、 协调的作用。基于学校教育教学问题的研 究即校本教研是开展校本活动的起点和基础, 是整合校本培训、 校本 管理和校本课程的中心和纽带。没有校本教研,就谈不上校本培训、 校本管理和校本课程。

(三对校本教研的理解

1、校本教研的目标和指导思想

2、校本教研的性质

3、校本教研的基本力量

四、校本教研的主要特征 第

一、主体是教师。

教师即研究者, 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 教师在教学实践 中发现问题、明确问题,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是以研究者的身份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 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 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 对 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第二、校本教研是在教育教学情境中生成的教学研究。

校本教研不同于学术性的专业研究, 而是基于学校, 为了学校而 进行的实践性教学研究。这种研究的重心在学校,基地也在学校。校 长是第一责任人, 教学一线教师是研究的主体, 专家及其他教研人员 下到学校提供指导和帮助。

第三、 研究对象是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具体问题, 是教师自己的问 题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 能够直接了解到教学的困难和问题, 能立刻 感知问题的所在。 因而, 教师最有条件也最有资格开展这种应用型研 究。 许多教学问题如果脱离具体的教学实践去研究 —— 尽管理论上看 上去很完美, 实际上是经不起教学实践的检验的。 多年来师范生最感 枯燥无味的课程恰恰是教育学和心理学, 这是最有力的证明。 因为它 和真实的教学情境有距离, 也无法解决具体教学中的问题。 在具体教 学情境中出现的问题,只有任课教师才最有资格去研究它,解决它。 第

四、 自我反思、 同伴互助、 专业引领始终贯穿在研究过程之中。 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 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 专业研究人员的专 业引领是开展校本教研和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 自我反思 是开展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 校本教研只有转化为教师个人的自我 意识和自觉自愿的行为, 才能得到真正的落实和实施。 校本教研是一 种合作性的参与式研究,强调研究的民主性,包括教师之间、教师与 专家、

学校管理者、其他合作者之间的相互协作与支持。以校为本的 教研, 还应有专业研究人员的参与, 学校要积极主动地争取他们的支 持和指导。 专业研究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满腔热情, 积极主动地 参与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 努力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 为学校和教师

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并虚心向教师学习, 在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提 高自己。 体现了 “ 四个特性 ” 。

① “ 校本教研 ” 的发展具有整体性。

“ 校本教研 ” 强调,学校既是学生发展的场所,又是教师专业成长 的场所, 也是学校自身成长发展的场所, 同时还是专业研究人员成长 发展的场所,只有这四个成长一起孕育, “ 校本教研 ” 才更具生命力, 才更能产生整体效益。

② “ 校本教研 ” 的问题具有针对性。

“ 校本教研 ” 强调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研究,即既有共性问题的 研究, 又有个性问题的研究, 而不是单一的自上而下的共性问题的研 究。它还强调教学研究的问题要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研究,在实践 中提升,这种教学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十分具有针对性,针对的是学 校发生的问题,教师切身感受的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③ “ 校本教研 ” 的教师具有主动性。

“ 校本教研 ” 确定了教师在研究中的主体地位,这样,教师就能自 主参与、主动研究,就能在教学研究活动中创造性地、积极主动地提 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就能把教学研究变为自觉行为。 ④ “ 校本教研 ” 的力量具有整合性。

一所学校少则几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若我们团结一心,拧成 一股绳,扬长避短,协同攻关,就没有攻不破的难关,解决不了的问 题,这种研究的力量巨大,具有整合性。

五、校本教研的原则

校本教研要根据学校特点, 从实际出发, 有所侧重, 加强针对性, 体现综合性和生成性,团结协作,形成适应新课程的新的学校文化。

(一 “行动者即研究者”原则 (二侧重性原则 (三综合性原则 (四生成性原则

第二章 校本教研的的形式

校本教研的形式主要是指教育科研方法在校本教研中的运用, 尽 管现有的教育科研方法都能为教师进行校本研究时采用, 但由于教师 职业所具有的独特的工作特点和教师群体的特殊素质, 因而有些方法 显然更适合教师进行研究工作,如以“在实践中、研究实践和为了实 践”为口号的、 具有更多实践性的教育实验活动研究,又如以描述事 实和讲述故事为特征的、 具有具体性和浅近性的叙事研究和案例研究 等, 下面选择其中较为常见的适宜于校本教研的三种教育科研方法— —课题研究、案例研究和叙事研究进行介绍。

一、课题研究

在我国, 中小学校进行教育改革和开展教育科研自改革以来已有 二十多年的历史, 其影响也已几乎波及到各级各类学校, 对大多数教 育工作者而言, 课题研究并不是一个十分陌生的字眼。 但要真正根据 中小学课题研究的特点, 亲自动手设计课题方案、 组织课题设施并通 过有效获得一定的成果, 又恐怕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情。 对于更多 的教师来讲,它是“看似近,实则远” 。随着校本教研活动的开展, 通过接近它和运用它, 教师们会渐渐地撩开罩在它身上的那层神秘的 面纱。

(一概念界定

课题,亦即问题、主题或专题。

(二特点

课题研究在进行的过程中, 要做到研究有明确的目的性、 所研究 的问题有较强的现实性、 整个研究过程的设计具有较强的计划性、 所 采取的措施具有变革性和创造性、 其操作过程具有一定的控制性、 其

操作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研究的现实效果具有较强的归因性、 研 究的成果具有一定的推广性, 并在实施的全程中具备教育性 (即有利 于学生的发展而非违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 。

1、因果性(又称控制性

2、主动变革性

3、教育性 (三具体操作方法

一个完整的教育研究过程,通常包括如下几个阶段:选课题、文 献检索、 形成假说、 制定研究方案 (方法和手段的选择及命题的分解 、 实施研究(包括观察——测量——分析 、形成科学事实和科学结论 (即作出描述性和解述性陈术或预言 、撰写研究报告。作为教师开 展课题研究时应依照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按研究规范的要求开展研 究活动。

第三章 校本教研的开展

校本教研是保证新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的重大策略和必不可少 的措施。 学校是校本教研真正发生的地方, 教学研究只有基于学校真 实的教学情境和教学问题才有直接的意义。 校本教研旗帜鲜明地强调 三个其本理念:第一,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第二,教师是教学研 究的主体; 第三, 促进师生和学校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 的目的。要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包括校本教研的组织、校本教研的 指导、校本教研的管理等。有关部门(主要是学校 、有关领导(主 要是校长 、和专家学者必须,高度重视校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学校 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主体,校长是

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 人,是学校教学研究的身体力行者。校长要确立科研兴校办学理念, 将主要精力用于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上, 做好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的规 划与指导,给予政策保障和经费支持,建立有效的导向机制、激励机

制和约束机制。 在校本教研有制度保障的前提下, 进一步对校本教研 进行精心组织、详细指导和科学管理。

一、校本教研的组织 (一建立机制

1、建立校本教研制度的基本要求

2、建立校本教研的网络机构 (二制定计划 (三协同行动 (四挖掘资源 (五统筹时间

二、校本教研的指导 (一提高认识指导 (二确定目标指导

1、校本教研的宏观目标

2、校本教研的微观目标 (三筛选课题指导 (四选择方法指导

1、校本教研的基本研究主法——行动研究

2、基于网络环境的校本教研主法

3、其他几种常见的校本教研方法

4、各种校本教研方法或模式的基本环节 (五示范互动指导

三、校本教研的管理 (一校本教研的标准

1、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

2、以素质教育为中心

3、开放灵活,注重创新

4、以人以校为本,突出发展

5、教、研、训合一

6、全员全程性 (二全程监控管理

在“校本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做到以下几点: 教师培训机构和教研机构应把校本教研作为近期中小学教师继 续教育的工作重点,加强与教研、科研和电教等部门的配合与协作, 建立适应新课程改革需要的教、 研、 训一体化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运 行机制。

帮助中小学校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教研方案和行之有效的校本 教研模式,并指导其组织实施。通过校本教研要产生一批骨干力量, 使其成长为具有相关学科拓展

能力、 现代教育技术能力、 科研能力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创新型教师, 并进一步发挥他们在校本教研 中的骨干、带头和辐射作用。

教育行政部门要指定校本教研的管理机构统一指导管理本区域 内校本教研。 各校本教研管理机构要为校本教研服务, 提供校本教研 的学习资源,加强指导和管理,确保校本教研质量。

校长是学校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负有规划、实施、管理等全 部责任。各中小学校可建立由校长任组长的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 统筹管理校本教研工作。 要制定校本教研规划和教师校本教研计 划,明确校本教研任务,加强过程管理、重视检查督促和考查考核。 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学习制度,包括考勤、考核、奖惩等,做到目标到 位,内容到位,时间到位,管理到位,校本教研到位,辅导到位,提 高到位。用科学的管理保证校本教研的工作有序而高效地开展。

(三效绩评估管理 (四成果应用管理 第四章 校本教研实践

走进新课程以来,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 展,促进学校的整体发展, 广大中小学校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围绕课 改进行了形式多样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活动,积累了许多可贵 的研究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本章从学校发展研究,教学研 究和德育研究三个方面介绍一些校本教研方面的实践经验。

一、学校发展研究

学校发展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 指学校在原有基础上的提 升,指发生在学校内部、以过程改进和提高质量为目的、包括个人发 展和组织发展在内的整体变化。

学校发展是一个本土发展的过程。 本土资源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 资源,还包括制度、文化和精神的资源。学校本土资源中孕育着学校 的优势和机遇。 要推动一

所学校的发展, 首先必须把握住该校的生命 之流。人们往往习惯看他人的“有”和自己的“无” ,而成功的学校 却更需要充分利用和发展自己的“有” 。因此,尊重并深入研究本土 资源是谋求学校发展的前提。

在学校发展中, 管理是重要的生产力,既是控制和协调,更是开 发和促进。随着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更新,学校管理正处于从规范化 向自主化、个性化和特色化突破,必须有通过创建起学习型组织,创 造民主、平等、融洽的氛围,充分开发校内外各种资源,以调动所有 人的积极性,推动学校的发展。

学校特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是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 是学校文化底蕴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园环境属于环境层面的特色, 学 校课程属于课程层面的特色,它们都是学校生命之流上飘动的树叶、 鲜花与浪花, 而学校中的组织文化以及组织中人们的生活方式才是学 校生命之流的河床。 寻找和培训植根于本土的组织文化特色, 建设具 有新理念、新精神、新制度的新型学校,是学校发展的目标。

(一学校发展研究的一般进程

1、问题诊断

2、制度目标

3、行动研究

4、反思改进

(二学校发展研究案例(参见教材第 72页至 79页 。

二、教学研究

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广大教师随时随地都会遇到一些新情 况,产生一些新问题,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 “追踪”或汲取同伴经验的方式进行研究解决,就是校本教学研究。 校本教学研究是一种基于教师人体自主思考基础上

的合作研究, 其目的不在于让教师去验证某个教学理论或假设, 而是改进与解决自 己教学实际中的问题,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1、问题

2、设计

3、行动

4、反思

(二教学研究案例(参见教材第 80页至 86页 。

三、德育研究

良好的品德是构成、 主宰、 凝聚和支撑一个人生命成长进而获得 幸福人生的决定性因素, 倘若失去了德性的生长, 那么人的生命中其 他因素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 现代学校教育的立足点是学生整体生命 的塑造和健康人格的培养, 因此,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就贯穿于学校教 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 育和劳动教育中, 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 动力 和保证的作用。

(一现行德育的主要问题

1、德育目标的错位

2、德育内容的滞后

3、德育地位的虚化

5、教师育德能力低下

6、德育环境的缺位

(二德育研究案例(参见教材第 88页至 94页

三、家庭农业科技体验教育 (一深入家庭农业实践,体验农业科技 (二观看农业科技电视节目,体验最新农业科技 第五章 教师职业专业化

教师职业从经验化到专业化, 历经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真正 意义上的专业道路,则是 20世纪以后才开始的。到 20世纪 60年代 中期,许多国家对教师“最”的急需逐渐被提高教师“质”的需求所 代替,对教师素质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20世纪 80年代以 来,教师专业化成为世界性的潮流。教师不仅应当是学科的专家,而 且还是教育的专家,像医生、律师一样具有专业不可替代性。

一、专业与专业化的含义

(一专业

1、专业的概念

2、专业的本质特征

一种职业要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1专门职业具有不可或缺的社会功能

(2专门职业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

(3专门职业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二专业化

二、教师专业化 (一教师专业化的含义

(二我国教师专业化概述

1、古代教师的专业化 (1官学教师 (2私学教师 (3书院

2、近代教师的专业化 (1清末教师的专业化

(2民国时期的教师专业化

3、现代教师的专业化 (三国际教师专业化概述

1、美国教师专业化

2、英国教师专业化

3、法国教师专业化

4、德国教师专业化

5、日本教师专业化

三、教师发展专业阶段 (一 “关注”阶段 (二职业生命周期阶段论 (三心理发展阶段论 (四社会化发展阶段论 (五综合阶段论

四、教师的专业素质 (一教师专业素质研究综述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

1、国外的研究

2、国内的研究

在综合国内外学者观点的基础上, 提出现代教师所应具备的知识 基础包括以下几点: (1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2系统的学科专业知识 (3坚实的教育专业知识 (三教师的专业技能

1、教学技能

2、教学技能 (四教师的专业情意

1、专业理想

2、专业情操

3、专业性向

4、专业自我

第六章 教师的专业成长

随着对教师研究的逐步深入与完善, 教师专业发展的重心也开始 转向教师个体的专业对口发展, 并由关注教师发展的外部环境转向注 重教师本身专业素质的提高。

教师专业成长规划

我在哪里?——认识自我发展阶段 我是谁?——认识承担的角色和自我特征 我的环境如何?——社会环境分析 我的总体状况怎样?——现状分析 我要到哪里去?——目标的确立 我该如何走?——寻找专业发展路线

二、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学习过程

教育教学实践过程 教育科研过程

三、教师专业成长实施策略 (一优势入手式 (二革除弊端式 (三理论应用式 (四借鉴创新式

第七章 教师的校本发展

一、学校老师文化建设

学校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侧面, 是学校文化的一个有机组 成部分,包含于在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中,其核心是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当前学校教师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

建立具有育师功能的校园物质环境 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 建立和谐的学校精神文化

二、校本培训的开展

校本培训是立足学校自身条件, 挖掘学校资源, 以学校为主阵地, 依托校内外力量, 有效解决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障碍, 促进教师专业发 展的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现以湖南省桃江县桃花江小学为例, 介绍他们的校本培训的做法,以作示例。

(一 “送培” ,促进教师个体的专业成长 (二 “自培” ,促进教师群体的专业成长

1、理论学习,理念更新

2、实践反思,自我提高

3、学科教研,小组互动

(三)跨科学习,协同互补

(四)跨校交流,教研联动

(五)课题研究,提升教师

三、教师在学校中成长(实例) (参见教材第 162 页至 171 页)

第二篇:教师校本培训总结

新开学校

办好一所学校,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高素质、稳定的教师队伍。这是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的基本保证。十二五期间,我校以校本培训为重点,以提高培训质量为目标,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一系列培训工作,使教师在校本培训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现总结如下:

一、师德方面培训

我校开展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重点和《中小学心理行为问题干预》的培训,结合《教育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对教师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教师职业观。通过各种形式的师德培训、培养造就一支品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二、新理念方面的培训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学习新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目标及相关政策等。重点要结合本人的教学情况选修新课程培训的有关专题进行自学。同时学校方面也要进行集中培训,培训内容主要有《从做课和评课说开去》、《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课堂教学结构的调整》、《影响教学质量的几方面因素》、《课标与考试命题》、《教育教学思潮的更迭》、《关于考试类型和成绩分析的几个问题》的学习和对新课程改革教学中问题的研究为主要内容,搜集、整理相关课改信息,组织学习、研讨交流,使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促进教师将先进的理念内化为教学行为。学习时间为每周五下午第三节可,促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研究掌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

三、开展活动,激活教师学习与实践内驱力。

为充分调动教师学习、实践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培训效率,使教师真正把学得的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教育行动。我校采取了“以教研驱动自训”的策略来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具体做法是:

(1)开展教学“三个一”这一群众性的教研活动,促使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成长。学期来,我们认真落实听、说、评“三课”制度。教师们能根据各学年组的安排,遵循新课标新的教学理念,认真地上好每一节教学活动实践课。在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能够本着互相学习、互相进步的指导思想,比较恰当地评好每一节课。通过活动,开展反思性学习,对教学的实际情境做多角度、多层面、多方向的理性反思,在反思教学中学会教学。

(2)积极参加校外举行的各项竞赛活动,努力促使骨干教师脱颖而出。我校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课堂教学竞赛,外出参加竞赛活动的老师,都能认真准备,深入思考。学校还重视发挥骨干教师群体力量,全力以赴帮助做好参赛的准备工作。我校宋薇、李维维等老师在参加市、区教学研讨中都取得较好的成绩。

四、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提高教师研究能力。

教育科研能力是校本培训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要逐步树立教研科研意识,十二五期间围绕《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学减负增效的研究》盘锦市立项课题,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育科研基本方法的培训。注重教师教学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根据本校、教师本人实际,针对当前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特别是基础教育新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围绕我校教育教学科研课题,有效地开展课题实验,引导教师从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通过教育科研知识的培训:逐步提高教师教育科研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五、是以多媒体为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随着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环境下的资源应用和教学设计已成为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新的教育教学我校投入巨资班班都安装多媒体,每名教师都有笔记本。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如何让多媒体成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主渠道,教研室分三步走制定了教师多媒体教学培训计划。

1、专题讲座

教研室组织了多媒体应用相关知识的专题讲座,汲校长主讲了《网络资源查询、下载》;信洪喜主任主讲了《Powerpoint知识讲座》、李宝国主任主讲了《Word知识讲座》,于晓明主任主讲了《 phtoshop图像处理》,教研室还在教研室内进行了多媒体教学展示课。

2、计算机word能力考核

根据教研室制定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考核方案的要求,教师进行了计算机WORD模块的技能考核,共有34名教师参加了本次考核,考核达标率是100%,达优率是59%。考核成绩均是监考教师当场登记得分,评分公开、公平,及时准确。此次考核不仅检查了教师培训效果,达到了提高教师计算机应用水平和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意识的目的,而且使教师真正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为制作多媒体课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多媒体示范课教学 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带头作用,每周有一名骨干教师进行多媒体示范课教学,骨干教师充分展示自己的教育才能和教学风采,通过课件生动的画面、鲜活的表现形式,打破了过去课堂教学单一沉闷的气氛,将一些枯燥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趣味化,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全校教师涌跃听课,从骨干教师身上汲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形成了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的教学格局,从而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全面直接负责一个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的教师。班主任队伍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为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通过组织外出学习、培训和班主任自学相结合等方式加强对班主任的培训,同时我们还注重对班主任工作研究,不断地总结和传授工作经验,培养了一批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熟练的业务知识的班主任。

七、着力培养青年教师。

我校近两年新入职20多名青年教师,他们的成长决定着学校的发展。以帮助新教师尽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更好地履行教师岗位职责为目标,以提升素养和提高教育教学能力为重点,通过岗前培训,使新任教师初步了解教师基本素养、教学基本常规、方式、技能和手段,从心理上、工作上、行为规范上初步适应教师职业要求,并为其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本学期教务处着重从课堂教学、与管理、业务水平等方面对他们进行跟踪,通过师徒结对活动、随堂听课、跟踪听课及平时的交流,严格要求,做到及时反馈。以使青年教师不管是在课堂教学上能很快进步,并逐步变得得心应手。

八、培训到位,成效显著

通过教师校本培训,我校教师师德师风不断改善,改革意识不断增强,实现了教学观念能转变、教学模式善提炼、教学结构会构建,取得一系列的成绩。刘霞老师的三年四班被评为省先进中队,潘艳敏老师被评为盘锦市优秀教师,于晓明被评为盘锦市先进工作者,燕争被评为大洼区现代教学技术应用先进个人,张春燕被评为大洼区先进工作者,史国艳、林琳被评为大洼区优秀教师,梁小龙被评为大洼区科技创新先进个。积极参加上级各部门组织的各项教科研活动,据统十二五期间有16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获省级论文奖8篇,省级微课22人,省级课件14件,省级教学设计10篇,获市级论文、课件、教学设计6人。通过教师校本培训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九、存在的问题

1、培训过程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有待加强。我们还缺乏收集过程原始资料的意识,资料还不够齐全,资料的整理、归类还不规范,还不善于对资料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发现存在的问题。

2、校本培训的项目意识不强。我们还不能根据本校发展的实际需要、教师发展的需要制定昝为切实的校本培训项目,使整个培训工作显得较为盲目,缺乏针对性,对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还没有发挥出校本培训应有的作用。

3、校本培训的方式还比较单一。目前,开展校本培训的方式仍然是单一的讲授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

总之通过开展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一系列培训、学习工作,使培训工作切实为教学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提升了个人的自身素质。但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与时俱进,探索校本培训的新思路、新形式、新内容,为建设一支合格稳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教师校本研修总结

小学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

本学年,我通过学习更新了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进一步发展了自己的个性特长,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创出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特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能扎扎实实丰富自己的业务素质和政治修养,以求对学校的发展起到添砖加瓦的

作用。

二、详细目标:

1、业务素质方面

①丰富了远程教育专业的知识,能熟练的运用各种教学资源进行电子备课。

②丰富了教研方面的知识,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③运用多种形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④更好的指导学生进行计算,使计算能力有了提高。

三、具体措施:

1、以“同伴互助,自学反思”为主要形式。

我自主学习,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形成学习与反思的习惯,增强研究意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克服被动性、盲目性;把日常工作与教学融为一体,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行动研究、教育实验等多种活动方式,深入了解并及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边学习边实践,边实践边反思,边反思边改进,边改进边提高。遇到解决不了的困难,和同伴合作、探究,不断探索、创新、调整、充实,总结经验,提高了自己的专业发展水平。

2、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数学新课程标准以及各种书刊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水平,扎实的教育教学专业知识,广阔的知识背景,较高的业务水平,来加快新课程发展建设步伐,适

应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

3、更好地运用电子备课平台和教学课件,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4、专题讲座: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利用远程教育等资源听专家学者的专

题讲座。

5、教学观摩:随时和本组教师互听互评,进行教学交流。

总之,本学期我勤奋努力,很好地完成了计划。使自己有较大的进步。

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总结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培养各类需求的人才离不开教师。因此,从事教育的我们就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对人、对社会的一个又一个新的要求。“校本培训”这种可持续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模式,为广大教师打开了方便之门,锻炼了广大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树立以人为本,以校为本的理念,加强合作,相互切磋,取长补短,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研修结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增强研修意识,以研究的眼光审视、反思、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在这学期的时间里,我认真进行着研修,从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的工作在今后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将其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在校本研修培训中,我校组织了有关“各学科教学基本模式”、“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法”等教学理论的学习。开展多层次教育科学研究,人人有课题,人人学理论,人人掌握科研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缺失方面的学习与锻炼,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效地提高了我校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

2、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进行跨年级、跨学科、跨学段进行听课研讨,教研组在“研”字上下功夫,在自觉主动有效上下功夫,继续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充分调动各年级组长的能动性。每次教研活动都有详细的记录。本学期我们继续加强对随堂课的调研力度,加强调讲的范围。面落实了教学工作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考核要“严”、质量要“高”。

严格要求自己,在每周听节课程之后,向相关学科的教师学习课堂教学的方法。

都会选一节本周最难把握的课大家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

二、各教研组要积极组织老师听课、研讨,总结优点,发现不足,逐步提高;

强化教研组的建设和管理,特别强调要发挥团队精神,群策群力,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打破了以往教师备课各自为战的局面,每月个教研组进行一次集体备课的,每次集体备课,每一堂教研课都是教研组集体的结晶,通过实践来改进和完善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重难点前移”,推行课堂模式“重难点前移”,提高研修实效。、听课、研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此循环往复,使我们的教学方式逐渐的成熟起来,教师在互动、互补、合作中不断提高了自己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已形成的教育观念顺利地转载自百分网http://,请保留此标记转化了能动的教育教学行为,使教师不断走向成熟,给我们的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三、关注自我反思及案例

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备课时是否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否调整了教材,为什么调整教材;反思上课时是否发生了意料之外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及时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教师个人校本研修总结

从事教育工作的我们需要不断地学习,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本学期,我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不断养成自我学习与自我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教学中寻找突破口,为了以促使自己今后的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总结如下:

一、能够按时参与校本研修活动,并做好记录,并认真撰写心得体会,在学习中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1 开展有效课堂教学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三年组认真开展有效备课,有效课堂教学、有效作业设计和批改的研究,我严格要求自

己,在每周听一节课之后,会与同组的老师共同讨论分析,取长补短,发表自己的见解,这使我受益匪浅。使自己不断走向成熟,给课堂注入更多的活力,取得更大的效益。

2、自我反思及案例。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反思自己的备课;反思上课时遇到的问题,自己是怎样处理的;反思自己本节课有哪些比较满意的地方或者有哪些不足。经过不断的反思与积累,自己确实掌握了很多“第一手材料”,悟出了一些道理,丰富、完善了自己的课堂,最大限度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注意做好课堂实录,并整理成文字材料及时上交。

二、参加多种研修模式,全面提升自我素质

1、积极参与辽西北远程研修活动,认真聆听专家的指导,多看看同行们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和思考,并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评论,及时与各位沟通交流,增长自己的见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使自己能够更及时的了解外面的世界。

2、自主学习模式。我学习教学理论、自我反思,找出自己在某一方面的不足,然后制定计划,并实施计划,以弥补自身不足,提高自身能力。

三、研修内容丰富多彩

1、加强师德培养。教书育人,师德为本,我能够做到遵纪守法,爱岗敬业,为人师表,自尊自律,廉洁从教,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勇于创新,尽量使自己成为学生、家长、社会满意的好教师。

2、新课程理念研修。本学期我继续把学习、实践、验证的新课程理念,作为师资研修的重点任务来学习。课堂中根据教学实际,反思如何调整教学策略;课后反思自己的这节课达到了什么目标,用了什么教学策略,有哪些成功之处等,寻找课堂教学的优点与创新之处,寻找问题与不足,捕捉隐藏在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观念。

总之,在工作中,有收获的喜悦,也有困惑的苦恼。路漫漫兮我将上下求索,为教育事业奉献着无悔的人生。

第四篇: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课题终期研究报告

牡丹江市第九中学

作者:SystemMaster 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校本培训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我们认为校本培训就是立足于本校教育教学的实际,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的需要,由学校组织对本校以人力、物力、财力等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和合理的利用,并有计划地对在岗教师超于本职、本岗的全面培训。实施教师分层发展行动计划,使每位教师的综合素质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提高和发展,造就一支素质过硬、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以来,我校的教研与教师培训工作本着“让教育回归生活,让生活洋溢幸福”的指导思想,适应课程改革新形势,引导着全校教师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实践着为教师个人成长服务,为学生有个性地成长服务,为创建有特色的中学服务,为丹江教育课改工程服务的承诺。教师专业化发展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打造一支有实力、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是我们永不止息的追求。为此我们确立以《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课题题目。我校主持的“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于2005年4月28日被确定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该课题经过近四年的研究,完成了预期的研究任务。下面,将该课题研究的的几个基本问题汇报如下: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

1、 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挑战,中小学基础教育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那么,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许多专家认为,对于中国的基础教育来说,当前最紧迫、最关键的问题是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它是其他素质发展的基础。因此,无论是未来社会的要求、历史的重任、时代的发展,还是我国基础教育的现状,都呼唤着造就一支素质过硬、有特色的师资队伍,提升学校综合办学水平,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

2、 教师发展是学校管理的使命。如何实现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处理好现在与将来的关系,是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促进学生发展学校发展的必然,更是学校发展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校本培训、校本教研中坚持以教师发展为本,重视教师的全面发展:将教师发展视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事业、家庭、人际关系、自我发展等等都得到发展。从自己成长中,感受教学工作的意义、体验生活的甘苦、感受成功的喜悦和生命的价值。注重教师的和谐发展:人既要发展自主性、独立性、竞争性,又要发展提高社会性、合作性、集体性。注意社会与个人,个人与他人。教师个体与教师群体、群体与学校发展的关系。

3、 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学生来到学校,坐在教室里,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建构。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等得以发挥,情意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学生是发展过程中的人,是有生命意义的人,是有发展意义的人,是有自主和独立意义的人,也是有社会意义的人。教育要着眼于学生生命的每一点进步,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发展,即关注学生的平等发展、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关注学生的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教育的根本价值和功能是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使个体获得幸福,促使人的人格健全,发展人的智慧,使人获得可持续发展,提升人的生命质量。

鉴于以上分析,我们将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作为学校教育工作重中之重,重点研究学校教育教学活动实际发生的问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个性教育,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品质,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课题研究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

5、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实际发生的问题,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实践反思、伙伴合作、专业引领的实践形式,是教师将教学实践、教学研究和进修密切结合的,探究性、合作性、反思性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研究的起点是唤醒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不满足;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现实问题;研究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教师的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研究的过程是通过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再实践,不断更新教师的观念,不断改善教学的行为,不断改进教学的效果;研究的结果则是切实解决教师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实际问提高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培养综合学习能力。通过课题研究,使广大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在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内容、方法、可行性以及开发教学资源方面取得理论上的发展;在教育教学的领域,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活动课实践模式和有机渗透模式,在教材开发与课程管理方面,提供有价值的改革经验。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引领教师的发展,把教师打造成研究型教师。要坚决摈弃“见物不见人”、“见指标不见人”、“只看成绩,不看成长”的错误倾向。

构建适应学校发展、教师发展的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一种学校文化现象。创新工作方法,形成学校特色,创设高质量的学校教育。

三、 课题研究内容

7、打造研究型教师(形成一支队伍)

研究型教师是在持久的、日常的学校研究生活中成长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的第一位的目标是引导教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8、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促进教师养成持续学习的好习惯的研究。学习既是研究的起点,也是研究的支撑。学习本身就是教师的专业特点,社会对教师的要求的高标准,使得教师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愈加显现。

9、建设新的学校教师文化的研究。文化是一种组织体系内部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念;一种单位内共同的精神追求;一种职业的道德意识基础上的共同的工作行为。

教师文化是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的教学活动为主要内容,以学校为主要空间,以教师职业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它主要包括:现代文化观念和教育观念,以及由此所产生的教师生活方式、思维特征、行为方式;在教师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各种教学活动、文化活动和研究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教师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教师的职业精神和职业习惯。

四、 课题研究目标

10、“教育有规律,循道而行;学生有个性,因材施教。”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抓出实效来。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抓出质量来,以课程改革为主线,国家课程个性化实施、校本课程个性化开设,增强课程的均衡性与选择性,达到“课程有特色、教学有特点、学生有特长”的目标。

11、通过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开展立足以校为本,开展行之有效的培训、科研、教研活动。充分发挥备课组、教研组、学年组的实体、主体作用,深入开展课题研讨,充分发挥“讲学稿”的实际功效;深入开展课例研讨,通过同题异构课和精品打造课提升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

12、发挥学校的特色项目优势,深化课程改革,以校本课程的进一步开发和实施凸显课程特色,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发展学生的特长。

通过教学示范课,教学论坛,名师会诊等方式,促进个性化课堂的生成,形成教学有特点的良好局面。

四、课题的研究方法

13、强化过程管理落实研训有效性

要使得教研工作与培训工作能得到有效地落实,让学习质量得到较高的保证,就必须对其过程加强管理,我校在实施人文性管理的同时,也重视制度的改善和强有力的落实,从而带出、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

领导充分关注,落实制度有力。上至校长下至教师,无不是把全部身心扑在了教研工作一线,推门听课、因材指导、做示范课、评过关课,由“教书匠”到“专家型”、“智慧型”,在潜移默化中教师教研素质正在发生质的变化。学校工作首先从调查入手,抓管理,建制度,征集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修改了教学常规工作评价细则试行稿、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教师评价考核方案和教研组考核方案,将培训和教研与教师个人以及教研组工作的考核联系起来,提升教师学习的内驱力,提高学习质量。

创建研训“例会制”,实现学习过程透明化。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把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面对新的形势,我们在不断地探索和完善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体系,从而切切实实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引领教师专业成长。2006年开始,我校逐步开始实施各类教研活动“例会制”。(1)课题研究例会制。课题申报→研究计划→每月小结→阶段小结→课题结题,每一个环节均实施全程监督管理,真正落实课题研究的有效性、发展性。

教研组学习例会制。每月要求教研组根据实际工作进度,在集体备课、理论学习、素质提升工程培训、个人经验交流等方面开展活动,实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例会制。每周,在专职副校长的主持下,各教研组就一周的培训以及教研工作进行回顾与小结,并且有针对地部署下一周的教研与培训任务。

严格制度管理,强化档案管理意识。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制度是否能行之有效地得以落实,重要的一条还是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为其保驾护航。在校本研训上,我们首先落实的是严格的考勤制度。每一次培训或者教研活动的开展,都要求教师准时到位,并且要求教师准备专用笔记本,提高个人档案管理意识,分门别类,做好各种活动的笔记以及资料保管工作。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的制度当然也是行不通的,为此,根据当前的学校工作实际与特点,我校对教师、教研组的考核以及奖惩制度又进行了一次改善,对教师个人的义务与权利作了相关规定,让教师在勤奋工作和学习的同时,能在利益上得到保障。

14、强化校本培训,教师培训形成制度。

新课程改革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理念,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我校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1)通识培训制度化:每周一一个小时的业务学习是我校一直保持的一个传统,利用这个时间有计划地对全体教师进行新课程通识理论再培训。培训采取由校级领导、骨干教师轮流讲和教研组分散讨论相结合的办法,每次培训学习,人人都要写出心得体会进行交流,共同提高。

(2)学科培训系列化;与通识培训同步进行,利用每周的星期五采取由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讲座的形式分教研组进行学习,从课程标准解读到教材的通研,从外地的先进经验到与本校的教学实际进行整合,从教师的教学方式转变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为使课改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学校开展“走进新课程系列活动”,一周一个主题,每周集中解决一个老师们感到困惑的问题、重点的问题。

15、建构校本化和学习化的课堂,使课堂成为师生学习的场所、沟通的场所、交流的场所和创新的场所。经过反复实验、研究、论证、提炼,创设了体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迁移创新”的认识过程,以及“定向—内化—发展”的心理活动规律的“自主创新学习”教学模式,确定了“创设情景,呈现问题—研讨探究,尝试解决—巩固体验,归纳总结—引导实践,深化创新”的基本流程。

建构学科化和人文化的课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让师生共建真实、生动、自主、快乐的课堂。我们在认真研究各学科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抓住各学科教学的薄弱环节,突出各学科的最基本目标,重点体现学科化、人文化和综合化的特点。

16、评课标准的改革。我们根据新的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原则是:“以学论教”并且把这个标准运用到教研活动中去,特别是在优质课的评选活动中,这个标准起到了重要的导向作用,它引导教师将目光投向了新课程,投向了新的课程标准,因而它起到的不仅仅是个选拔功能,更重要的是导向功能。

17、创新教师成长机制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已成为当今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者的热门话题。教师专业自我发展,是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趋向。所谓教师专业自主发展,是指教师具有较强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和动力,自觉承担专业发展的主要责任,激励自主发展,通过自我反思、自我专业结构剖析、自我专业发展设计与计划的拟订、自我专业发展计划实施和自我专业发展方向调控等实现自主发展的目的。

教学反思和问题生成促进教师自主发展。教师个体主动发展的关键是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只有具有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的教师,才能自觉地不断促进自我专业成长。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依赖于内外自主发展环境的创设,依赖于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评价和自主发展模式的建构。为此,我校已经于前两年开始运用“反思本”,要求教师针对平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理论学习中的体会、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我澄清。或者在教研组中将问题作为一个专题进行讨论,如:课后一起反省原有设计与实际效果的差距。在深入反思、讨论中,寻找改进策略,重新设计教学方案再一次上课,接着再讨论。教师实践性智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教师如何获得实践性智慧?有效的策略和方法是:将教师教育的重心下移到学校教研组,通过开展主题式教研活动,实现教师个人自主的实践反思与教研组同行的诊断、指导及经验共享。

五、 取得成果

18、通过开展《立足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课题研究,我校着力打造由名师、骨干教师组成的优秀教师团队,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现15人)、教学能手(现42人)、教学新秀(现23人),骨干教师(现36人)达25%以上,市级名优教师达20%(现30人)并充分发挥其在师德师风建设,在专业发展等方面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19、几年来,围绕“十一五”期间科研课题的开展,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理论学习和经验交流的气氛。学校开辟了教师论坛和课题开发小组,教师撰写论文、个案千余篇,有一批有一定质量的研究论文在全国、省、市级发表或交流,并入编多种论文集。学校多次荣获省、市级科研成果奖、国家级课题研究先进集体、省阶段性研究先进集体、“基础教育教学评价试验项目教改”实验中获省级先进实验单位等等。有多人被评为省、市级科研先进个人,一大批青年教师在课题研究中逐渐成长起来。

20、教师教学行为正在逐步发生改变。大部分教师通过培训改变了过去教师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授课模式,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体现,摆正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发现者,而不是主宰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在注重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质疑、调查、研究,在实践中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

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在逐步发生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与评价方式的转变带来了学生的变化,学生一改过去被动地吸收课本上现成结论、机械地应试练习变为现在的参与式学习,学生积极地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去,积极地动脑、动手、整体感悟,用观察、模仿实验、感悟、猜想等手段收集资料,获得知识,获得体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了,眼睛亮起来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正是在全校教师的热心支持和努力下,才使我校“十一五”期间科研活动在不断开花结果的同时,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并以其无限生机与活力,带动着我校一大批教师在教研科研的道路上大显身手,不断实现突破创新,也促进了学校的办学思想不断端正,学校的办学自信心、办学水平和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高,更使九中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学校的风貌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赞誉。09届初三学生毕业合格率力争达90%以上,升入省级示范高中比例达30%以上,普高30%,职高20%,学生自由选择率达20%。初

一、初二夯实基础,确保巩固率,并力争提档升级,学生合格率达95%以上。

六、课题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通过本课题的实践研究,我们虽然取得了一点微不足道的成绩,但仍有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与深入研究。主要有:

1、如何利用学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提高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的效率、如何加强与社会教育力量的深度整合,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如何形成更为灵活和有效的校本课程评价机制,进一步凸显学校特色

3、善于组织各类教研活动,但对实现教研活动的有效性研究不足;组织策略仅围绕能搞成几项活动而展开,缺乏必要的运筹,谋划和有效地实施。

4、功利观念过于强烈,教学研究活动一实施就要有收获,一行动就肯定得到成功的观念,成为表述校本教研的突出现象,弱化了教育研究的科学性,缺乏对校本教研工作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正确认识。

下一步工作我校将继续加强校本教研、校本培训工作,在上级教科研部门的指导下,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继续探索我校的特色教育模式,切实为学生的成长奠基。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事业才刚刚开始,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很多困难,甚至是挑战,还有许多工作亟待加强和改善,课题组还需要加强学习、开拓创新,开创此项工作的新局面。

第五篇:《阁夜》 校本作业教师版

厦外石分高二语文校本作业

《阁 夜》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雪霁(jì)

侪辈(qí)

天涯(yá)

...B.渔樵(qiáo)

挣脱(zhènɡ)

寂寥(liáo)

...C.朔漠(shuò)

.回溯(sù)

攻讦(jué)

..D.泾渭分明(jìnɡ)

发酵(xiào)

信笺(jiān)

...答案:B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景色

B.天涯霜雪霁寒宵

霁:雪止 ..C.三峡星河影动摇

星河:天上的群星

D.人事音书漫寂寥

漫:徒然、白白地 ...解析:选A A项,“景”,同“影”,日光。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夷歌数处起渔樵(数词,几,几个)

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名词,数目,数量)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名词,几率)

范增数目项王(副词,屡次) ..C.岁暮阴阳催短景(名词,指晚上)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名词,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 ..D.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形容词,阴冷)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副词,暗中,暗地里) ..解析:选B B项,“则胜负之数”的“数”为名词,命运。 4.名句默写。

(1)

,天涯霜雪霁寒宵。(杜甫《阁夜》) (2)

,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五更鼓角声悲壮,

。(杜甫《阁夜》) (4)酌酒以自宽,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5)

,夷歌数处起渔樵。(杜甫《阁夜》) (6)

?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7)卧龙跃马终黄土,

。(杜甫《阁夜》) (8)早岁那知世事艰,

。(陆游《书愤》)

答案:(1)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长地久有时尽 (2)三峡星河影动摇 举杯断绝歌路难 (3)野哭千家闻战伐 丞相祠堂何处寻 (4)人事音书漫寂寥 中原北望气如山

二、诗歌鉴赏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独 坐[]

悬崖) .(yá

创伤(chuānɡ) .

囹圄(wǔ) .角色(jué) .

解析:A项,“侪”应读chái;C项,“圄”应读yǔ;D项,“泾”应读jīnɡ,“酵”应读jiào。

杜 甫

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 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

1 厦外石分高二语文校本作业

沧溟服衰谢,朱绂负平生。 仰羡黄昏鸟,投林羽翮轻。

[注] 这首诗作于764年秋,当时杜甫漂泊西南,在严武幕府中任节度参谋。 (1)下列对诗歌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悲愁回白首,倚杖背孤城”,表明诗人此时已入暮年,愁绪满怀,他背对孤城,倚杖而坐,孤单落寂。

B.“江敛洲渚出,天虚风物清”,写水势变小,江中露出了小块陆地,天空高远,气候清爽,令人心情愉悦。

C.“朱绂”,指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诗中指做官,和“白首”一样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

D.诗中写“江”“天”“沧溟”,交代了所处环境,视野开阔,意境雄浑,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

E.这首诗写了作者秋日独坐所见之景及其丰富的内心感受,景中寓情,情中有景,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解析:选AE B项,“令人心情愉悦”理解有误;C项,“都运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分析有误;D项,“有别于诗人一贯的沉郁顿挫风格”分析有误。

(2)尾联写了怎样的景象?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参考答案:第一问:黄昏之际,归鸟投林、羽翼轻盈的景象。第二问:既含有诗人对倦鸟归来的羡慕,又饱含人生暮年漂泊孤独、仕途失望、思乡盼归的隐痛。

上一篇:技术交流培训范文下一篇:教师个人简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