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干部的终身任务

2023-04-10

第一篇:学习是干部的终身任务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是各行各业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我们公路客运行业作为服务行业的一种,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新的观念、新的知识都有助于提高专业服务素质以及业务能力,因此作为公路客运行业的每一个员工都应该在不断的学习中来提高自己,终身学习才是唯一的途径。

一、终身学习的含义

1994年在意大利举行了“首届世纪终身学习会议”,提出了终身学习是二十一世纪的生存概念。终身教育的理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终身学习成为时尚。现代教育思想达到共识: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终身教育贯穿于整个人生,是人自发地、主动的、持续的教育过程;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涉及人的思想、智能、个性和职业等方面的内容。处于现代社会中的人,学习是不能一次性完成的,终身学习观点激励人们从生到死坚持终身学习自己教育自己。

二、终身学习的意义

“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才是财富。我们从小就开始接受教育,学校教育使我们获得的知识无疑会让我们终身受益,但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的教育需要。人在大学获得的知识只占一生所需知识的很少部分,很多知识要在学校后教育中获得。我们不能固守原有的那点知识而企望它管用一生。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与日俱增,社会各个领域的科学知识不断由单一走向多元,不断向更深更广的层面发展。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语、经济、法律、电脑信息技术等专业日益火暴,要求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的人越来越多。

江泽民主席说过:“当今时代,是要求人们必须终身学习的时代。学习一切反映当代世界发展的新知识,学习做好工作所必须的一切知识,知识挑战的严峻程度有目共睹,每门学科都是学无止境。专业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旧知识淘汰很快,我们随时面临知识危机。

21 世纪是“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老化加速,职工更替频繁,社会变化急剧,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地拥有足够的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学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终身学习是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应有的终身学习观。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据专家们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往后的40年工作生活之所需。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伸为5-22岁。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必须把十二年制的学校义务教育延长为“八十年制”的终身学习,才能在这迅变的时代中生存、发展、成功。而学习化社会是终身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是终身学习的理想境界。从传统社会转向“学习社会”,学习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学校仅是学习的场所之一,人的一生将无法区分成“教育阶段”和“工作阶段”,而强调终身教育,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学习、工作一体化。“学习社会”将是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相结合;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相衔接;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培训相贯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配合。这使得教育的境界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学习化社会对每一个社会成员而言,学习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学习尤为重要。要有竞争力、应变力,首先要有学习力。用“新一代的管理大师”彼得·圣吉博士的话:“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学习化社会对教育单位而言,要由传统教育中重视人的“受教育权”向重视人的“学习权”转变,使学生由学会知识转向学会学习。“学校”就是作为学习者的学生和作为学习者的教师同时存在的场所。21世纪的教师已不是就时间意义而言,更多的是就教师身上所体现的新世纪人的素质而言,教师应当首先改变心智模式,意识到教育者再也不可能居于对教育的垄断性地位,他本身需要终身学习,才能够以引导者的身份进行教育,也才能够实现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平等性合作地位。从“做事”的角度看:教育创新是当今教育发展的趋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初步建立、加入WTO以及人才市场竞争

局面的出现,有力地促进了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改革与创新。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教会学生如何学习。一个人按常规办事总是容易的,要尝试一个新的途径就要困难得多。同样,教师的创新能力需要终生培养,教师的创新动机需要终生激励,而无论是创新能力还是创新动机都应归因于教师的终身学习。从“做人”的角度看:教师职业劳动的示范性特点也要求教师要终身学习。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有一个著名的命题:“世界上找不到两片相同的树叶”。我们也许同样可以说,人生中也不存在两个完全相同的自我。每一个自我都由于其独特的个性而在与别人的相互区别中存在,并以自己的个性影响他人和社会,从而体现自己人生的独特价值。而从哲学的角度,我们却可以舍弃这其中的个性,抽取其共性的东西进行思考,会发现——尽管每种人生千差万别,但从逻辑上存在着一个普遍的发展模式,即:“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在自我人生的这一逻辑演进中,认识自我是人生的前提,实现自我是人生的关键,而超越自我则是人生进步的原动力。没有教师不想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也就没有教师不经历认识自我过程中的自尊与自省,实现自我过程中的自强,超越自我过程中的自信,而自尊、自省、自强与自信诸品性的生成都必须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思考。正如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所说:“没有思考的人生是不值得活的”。诚然,人生修养是一项极为复杂、艰难的工程,而一个乐于高度自我超越的教师是永不停止学习的人,他愿意承受这样一个创造的过程,进行终身的修炼,最终形成完整的人格,实现自我超越,影响他的学生。综上,一个现时代的“引导型”教师,无论是做人——以其良好的修养引导学生,还是做事——以其创新的精神引导学生,都需要自身连续不断的学习和修炼,原因只有一个——进行终身教育者必先成为终身学习者。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化社会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性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潮,正逐步从理论层面向实践层面转化。无疑,顺应,将成为一种明智的选择。谈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涵义是什么呢?由于各级各类教育都是以培养人才为其主要目的,因此,可以给素质教育下一个这样的定义:以提高人才素质作为主要内容和目的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从高等教育的角度来看,什么是人才素质?专家们认为,人才素质的构成应该包括四个方面,即: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

自本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他有关国际机构的大力提倡、推广和普及下,终身教育已经作为一个极其重要的教育概念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许多国家在制定本国的教育方针、政策或是构建国民教育体系的框架时,均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依据,以终身教育提出的各项基本原则为基点,并以实现这些原则为主要目标。在当今社会,若要说到何种教育理论或是何种教育思潮最令世界震动,则无疑当数终身教育。

一、 终身教育的概念

“终身教育”这一术语自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召开的成人教育促进国际会议期间,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的保罗•朗格朗(Parl Lengrand)正式提出以来,短短数年,已经在世界各国广泛传播,近30年来关于终身教育概念的讨论可谓众说纷纭,甚至迄今为止也没有统一的权威性定论。这一事实不仅从某一侧面反映出了这一崭新的教育理念在全世界所受到的关注和重视的程度,同时也证实了该理念在形成科学的概念方面所必需的全面解释与严密论证尚存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差距。

几个终身教育的概念:

终身教育所意味的,并不是指一个具体的实体,而是泛指某种思想或原则,或者说是指某种一系列的关心与研究方法。概括而言,也即指人的一生的教育与个人及社会生活全体的教育的总和。

——保罗•朗格朗

终身教育应该是个人或诸集团为了自身生活水平的提高,而通过每个个人的一生所经历的一种人性的、社会的、职业的过程。这是在人生的各种阶段及生活领域,以带来启发及向上为目的,并包括全部的正规的

(formal)、非正规的(non-formal)及不正规的(informal)学习在内的,一种综合和统一的理念。——R.H.戴维(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专职研究员)

第三种较具权威性的观点是由1972年起就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部部长的E.捷尔比提出的。捷尔比认为:“终身教育应该是学校教育和学校毕业以后教育及训练的统和;它不仅是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之间关系的发展,而且也是个人(包括儿童、青年、成人)通过社区生活实现其最大限度文化及教育方面的目的,而构成的以教育政策为中心的要素。”

——E.捷尔比(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教育部部长)

这三种观点在表达和侧重上都有所不同,但是有一点是一致的:他们都认为终身教育包括人一生所受的各种教育的总和。

在这里,我们想引用国际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学会生存》中对终身教育作的定义:“终身教育这个概念包括教育的一切方面,包括其中的每一件事情,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世界上没有一个非终身而非割裂开来的永恒的教育部分。换而言之,终身教育并不是一个教育体系,而是建立一个体系的全面的组织所根据的原则,这个原则又是贯穿在这个体系的每个部分的发展过程之中。”对于终身教育比较普遍的看法是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它指开始于人的生命之初,终止于人的生命之末,包括人发展的各个阶段及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既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也包括横向的从学校、家庭、社会各个不同领域受到的教育,其最终目的在于“维持和改善个人社会生活的质量”。

二、 终身教育产生的背景

1. 新时期社会的、职业的、家庭日常生活的急剧变化,导致人们必须更新知识观念,以获得新的适应力。

本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正值技术革新及社会结构发生急剧变化的时期。这一巨大变化不仅表现在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经济结构、过程及功能方面,甚至还影响到日常生活方式和普通家庭生活,使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面对的是全新的和不断变化发展的职业、家庭和社会生活。若要与之适应,人们就必须用新的知识、技能和观念来武装自己。终身教育强调人的一生必须不间断地接受教育和学习,以不断地更新知识,保持应变能力,其理念正好符合时代、社会及个人的需求,因此终身教育理念一经提出,就获得前所未有的重视,就理所当然了。

2. 人们对现实生活及自我实现要求的不断高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人们逐渐从衣食住行的窘境中解脱出来。电子器具的普及,也是人们可以摆脱体力劳动和家务劳动的拖累,现代人也开始拥有更充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外部条件的改善,使人们开始注重精神生活的充实,期望通过个人努力来达到自我完善。要实现高层次、高品质的精神追求,靠一次性的学校教育是难于达到的,只有依靠终身教育的支持才有可能完成。

3. 人们要求对传统学校教育甚至教育体系进行根本的改革,从而期望产生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自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以来,学校在担负培养和塑造年轻一代的责任方面,起到了任何其他社会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但自60年代以来,学校教育的矛盾、弊病也与日俱增。如儿童大量逃学现象、校园暴力、考试竞争的激化、以及学校因竞争造成的差别扩大和偏重学历造成的学校与社会严重脱节等等。这种情况下,人们普遍希望能从根本上对旧有的教育制度进行改革。提倡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成人教

育)三者有机结合,教育开放的终身教育必然受到人们的欢迎。

三、终身教育的特点

1. 终身性。这是终身教育最大的特征。它突破了正规学校的框架,把教育看成是个人一生中连续不断的学习过程,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到的各种培养的总和,实现了从学前期到老年期的整个教育过程的统一。既包括正规教育,又包括非正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和各种形式。

2. 全民性。终身教育的全民性,是指接受终身教育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无论男女老幼、贫富差别、种族性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汉堡教育研究员达贝提出终身教育具有民主化的特色,反对教育知识为所谓的精英服务,是具有多种能力的一般民众能平等获得教育机会。而事实上,当今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要学会生存,而要学会生存就离不开终身教育,因为生存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会生存必须会学习,这是现代社会给每个人提出的新课题。

3. 广泛性。终身教育既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社会教育。可以这么说,它包括人的各个阶段,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一切场合和一切方面的教育。终身教育扩大了学习天地,为整个教育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4. 灵活性和实用性。现代终身具有灵活性,表现在任何需要学习的人,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学习的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均由个人决定。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

四、世界各国家终身教育的实践

终身教育理论确立以来,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目前许多国家的政府把终身教育作为本国的教育改革的总目标,努力把终身教育纳入规范化渠道,并以终身教育的原则来改组、设计自己的国民教育体系,试图建立一个从幼儿园到老年大学、从家庭教育到企业教育的全面实施终身教育的终身教育大系统。

1. 制定终身教育的法规。不少国家通过立法,从法律上确立终身教育理论为本国当今和今后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如日本在1988年设立了终身学习局,并于1990年颁布并实施《终身学习振兴整备法》。美国则在联邦教育局内专设了终身教育局,并于1976年制定并颁布了《终身学习法》。法国国民议会在1971年制定并通过了一部比较完善的成人教育法《终身职业教育法》,而且还在1984年通过了新的《职业继续教育法》对一些问题作了补充规定。韩国则于八十年代初把终身教育写进了宪法,并开始实施终身教育政策。联邦德国、瑞典、加拿大等许多国家也针对终身教育颁布了相应的法律。

2. 把成人教育纳入终身教育的大体系中。1976年内罗毕会议通过了《关于发展成人教育的建议》,建议提出:成人教育是包含在终身教育总体中的一部分;教育决不仅限于学校阶段,而应扩大到人生的各个方面,扩大到各种技能和知识的各个领域。在这种终身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各国政府把成人教育看成推动终身教育进程的先导,高度重视成人教育,通过制定法律来保障成人教育的发展。1976年,挪威在世界上第一个通过成人教育法,把成人教育视为终身学习体制的基础,促进了成人教育各领域间的协调合作。1982年韩国制定了社会(成人)教育法,提出了社会(成人)教育制度化。联邦德国1973年通过的教育计划把成人教育列为与普通教育的初、中、高等三种教育并列的第四种教育。许多国家为了保障成人教育的实施,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如:在入学条件上采取灵活的政策;带薪教育休假制度;经济援助;开设成人学分累计课程等。

3. 改变学校的封闭结构,向社会开放。改变学校的封闭结构,形成开放的弹性的教育结构,是各国推行终身教育中的一个重大的实践。日本在1995年召开了由社会各界知名人士组成的“终身学习审议会”,会中要

求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向社会敞开大门,广泛吸收在职成人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学习。日本的成人大学已经被纳入大学计划,一些高级中学还举办开放讲座,使高中向社区开放,发挥学校的文化中心作用。在美国,特别是60年代以后,以设区发展为目标的社会学院被大力发展起来,其对成人的开放性达到了几乎没有什么限制的地步。很多大学都成立了大学开放部,开展对“非传统型学生”的教育活动。英国也有开放大学和大学的成人教育部,提供成人教育。在欧洲的许多国家,大学通过公开讲座、成人教育中心、函授等形式为人们提供继续教育和回归教育的机会。

4. 开发各种社会教育渠道。多国家有意识地把文化组织、社区组织、职业协会和企事业单位部门纳入终身教育系统,充分利用社会各种具有教育力量和教育价值的资源和设施,使教育社会一体化。日本在1988年提出了“向终身教育体系过渡”的建议,发展社会教育团体,建立学习信息网,建立家庭、社会、学校教育一体化的终身教育体系,将文化会馆、图书馆、博物馆、活动中心等各种科学文化设施都纳入教育的范畴。美国的监狱、工会、军队、医院等许多非教育性的机构也积极从事成人教育。许多公司也定期向员工提供培训。

虽然,各国在终身教育这个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来看,终身教育在世界各国都还处于实践阶段,现在还没有一个国家真正建立起完整的终身教育制度。

五、终身教育对中小学教育的启示

1.首先中小学教师应该牢牢竖立终身教育的思想。终身教育是一种知识更新、知识创新的教育,终身教育的主导思想就是要求每个人必须有能力在自己的一生中利用各种机会,去更新、深化和进一步充实最初获得的知识,使自己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每位教师都必须具备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不断地提高自我素质,不断地接受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专业知识和能力结构,以使自己的教育观念、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等跟上时代的变化,提高对教育和学科最新发展的了解。终身学习的能力既是社会发展对人的要求,也是教育变革对教师职业角色提出的要求。设想如果一个老师他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从始至终都是一成不变的,他如何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人材?中小学首先应该抓好对教师的培训,教师自己也需要端正态度,不断进行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培养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2.其次,中小学教育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竖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普通中小学教育是打基础的教育,这种基础就包括了终身教育的基础。以往人们把教育分为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认为终身教育只是非正规教育或是成人教育的任务。这是很大的误解。终身教育是一种教育理念,体现这种理念的教育体系就是终身教育体系。它贯穿人的一生,包括纵向的一个人从婴儿到老年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所受到的各级各类教育。普通教育不仅要为人的终身学习打好基础,而且同时也负担着继续教育的任务。

第二篇:爱是需要终身学习的一门功课人生哲理

有本书叫做《爱的艺术》是教导人如何去爱人,是本相当经典的书籍,书中强调爱不是对象问题,而是能力问题。正如同书中所言:“只有当我经过了长久的的实践,直至我理论性的知识及我实践的成果掺合为一,变成了我的直觉,对于任何艺术之精通掌握,其本质即是直觉,只有到了这个阶段,我才算精于医术”。除了理论及实践外,还有另一个必要因素,对于这项艺术的精通掌握必须是他无上关心的目标。

爱是需要学习,正如其同他技能方面,也是必需不断的学习,才能有所成长与进步。找寻有关爱的理论书籍,详加研读,并在现实生活之中不断的实践。将他当作自己生命中最主要关心的目标,不断的研究与实践,才能够学会如何爱人,也才能够找到真爱。有些人常把爱挂在嘴边,但却不懂得爱,认为只要陪伴在配偶身边、衣食无虑,就是爱。如果两人婚后因为意见不合、思想、个性、生活习惯差异,不断的争吵,就会主观认定是因为找错对象的缘故,如果找到正确的对象,婚姻就会一辈子幸福美满。

什么是正确的对象呢?就是必须了解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懂得倾听、关怀、照顾、尊重、有责任感、了解、包容,如此一来婚姻生活就能够美满幸福。思考一下盲点是什么,因为自己没有能力去爱人,所以期望找到一个完美无缺,有能力爱人来爱自己,这就是最大的思维盲点。正如同要找到完美的对象,最好的方式就是把自己变成别人理想的对象,如此一来寻找的对象,无形中变大许多,因为培养爱的能力,懂得怎么爱人,而不是一眛的要求别人付出。你会发觉遇到的对象都是理想的对象。因为自己具备爱人的能力。

爱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将它当作人生一门重要的功课,学习如何爱人,在现实生活之中不断的实践,就如同学习其他技能一般,中间虽然也会发生一些挫折及不顺,但只要持之以恒,不断的学习爱的理论并实际运用在现实生活之中。

就如同开车、打球一般,把爱的技能变成直觉,让爱的理论与实践融合为一体,懂得付出、持续不断的学习爱,也才能享受到爱的甜美与幸福。

第三篇:读《终身学习》有感:学习也是实践

学习也是实践

——读《终身学习》有感

黄征宇的《终身学习》不厚但信息量很大,个人感觉很有价值。美籍华人黄征宇小时学霸,斯坦福、哈佛名校就读;长大精英,英特尔、白宫学者、自创公司CEO.像这样光环环绕的人我个人平时是接触不到的,这次却通过他的书有了近距离接触,感觉很庆幸。那些社会顶层的1%的人在想什么做什么?他们如何应对每日的焦虑?怎样学习成长的?在这本书中作者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首先是关于学习。离开了学校该怎样学习呢?这曾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其实方法很简单,都是我已知的,包括:读书、参加各类培训、旅行等。作者特地空出一年时间,花费50万美元参加五花八门的培训。说"五花八门"一点也不为过。如果只是参加需缴纳天价会费、入门标准极高的、全球只两万人的CEO精英培训也就罢了,可黄征宇参加的培训真的是"五花八门"种类繁多。有一群家庭主妇参加的情商培训、也有世界最强冰人的雪地徒步训练;有不许鼓掌只能呐喊和击鼓的印第安人的男性计划、也有完全免费的寺院内观禅修;有FBI的身体语言和微表情训练,也有德州扑克的心理战。所以这本书读来一点也不枯燥。有些培训在我看来实在无用,比如一群陌生人参加的组建社群培训。20个陌生人关在一个房间内要求自发组建社区,组织者只是在一旁观察,自始至终不加任何干涉。这种模式的培训在中国肯定会被认定为骗钱了,可在美国却能开办下去,且作者还能在其中深受启迪,真是不可思议。

我想这就是差距。和普通人一样,精英也有烦恼。会为工作失眠、会因家庭落泪,关键是如何应对。在上本书弗兰克尔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中写道 "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自已的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写这本书时,作者刚被好朋友从自己创业的公司中踢出,可他没将时间和精力花在颓废和消沉上,而是马上反思自己,且听从自己的内心踏上了周游列国之旅,一边学习一边发现自己。如果哪天他再一次创业成为知名公司的CEO,我不会感到一丝惊讶,因为这样的人东山再起只是时间问题。

最后是总结在此书中应用到和学到方法。一是让身体带动大脑。当感觉烦躁、重压或失去方向时就多多运动。想我当初刚开始读书也是因为之前半年养成运动的习惯,然后才开始读书带动心灵成长。二是给一年后的自己写信,明确自己这一年的努力方向。好吧,已经立下了目标,只看明年是否实现吧!

平安小果果写于2018年9月17日

第四篇:学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党课学习发言材料

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回忆他初中一年级时上政治课的情景:“我的政治课老师在讲述焦裕禄的事迹时数度哽咽,一度讲不下去了,捂着眼睛抽泣,特别是讲到焦裕禄肝癌最严重时把藤椅给顶破了,我听了很受震撼”。总书记有感而发,深刻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各级党委“要把思政课建设摆上重要议程”……

2019年3月18日,人民大会堂见证了一堂特殊而难忘的思政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围绕新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刻回答了事关思政课建设的四个重要问题。

第一个问题: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意义重大;

第二个问题: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第三个问题: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第四个问题:加强党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这篇《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重要讲话,坚持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相结合,以鲜明的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深刻阐述讲好思政课的重大意义,对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为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中,你们青年人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冲锋在前、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2020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回信,勉励广大青年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

青春不负新时代。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场大战大考,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担当奉献,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中国青年的精神风貌,生动反映了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丰硕成果,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部署。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思政课教师队伍责任重大。”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站在“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的高度,强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最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正确的思想,引导他们走正路。这就对办好思政课提出明确要求: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这是我们党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现实的迫切要求,是赢得未来的战略任务。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指出:“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回顾了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对思政课建设作出的重要部署、取得的重要成就。总书记特别结合自己上中学时学政治课本《做革命的接班人》的难忘经历,朴素而深刻地阐明了思政课对人们理想信念和人生选择是多么重要!

“办好思政课,是我非常关心的一件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高远的历史站位、宽广的国际视野、深邃的战略眼光,高度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党的十九大以及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上,在全国各地调研时,在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北京市八一学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学校考察时,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给哈尔滨工业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给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中……总书记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提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指明了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任务、方向目标、方法路径,为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强大动力。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教育重要论述指引下,各级各类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不断推动思政课建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课程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大中小学德育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青青校园焕发新活力,莘莘学子展现新气象。

二、切实做到“两个解决好”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办好思政课,既要充分认识重大意义,更要以广阔的视野审时度势、精准研判,因时而进、顺势而为。

当前,思政课建设怎么看、怎么办?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娴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胸怀两个大局,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对办好思政课科学把脉,提出做到“两个解决好”,即解决好“信心问题”和“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提纲挈领、纲举目张,具有鲜明的现实性、针对性、引领性。

看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当前形势下,办好思政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未来30年,我们培养的人要能够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业。

看现实情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我国日益扩大开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加复杂。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把实现个人价值同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

看成绩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充分肯定成绩:这些年来思政课建设成效显著,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师乐教善教、潜心育人,教师队伍规模和素质稳步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初显成效;同时,总书记严肃列出“问题清单”:有的地方和学校在对思政课重要性的认识、课堂教学效果、教材内容、教师选配和培养工作等方面的问题亟待解决。

正是基于对思政课深刻而清醒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非常必要,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强调办好思政课要做到“两个解决好”。

解决好最重要的问题:信心。信心来自哪里?一是来自“根本保证”:党中央对教育工作高度重视,对思想政治工作、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科体系建设;二是来自“有力支撑”:我们党对“三大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发展新境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三是来自“深厚力量”:我们通过守正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当前这个发展阶段历史性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锻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四是来自“重要基础”:思政课建设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系列规律性认识和成功经验。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有了这些基础和条件,有了我们这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解决好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四为”方针,即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解决好”,从诸多问题中划清了重点、抓住了关键,既解决了信心问题、又指明了根本方向,既是认识论、又是方法论,必将推动新时代思政课办得越来越好。

三、关键在教师

2006年9月27日,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一堂别开生面的思政课正在进行。谈理想、话人生、说经历,情真意切、语重心长,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不时与青年学生互动,现场气氛十分活跃。这位主讲人,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在杭州为大学生作报告。

“讲好思政课不容易,因为这个课要求高。”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在浙江和福建讲课的经历,对这个问题作出了深入解答:一是思政课教学涉及面极广,“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涉及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涉及世界史、国际共运史,涉及世情、国情、党情、民情,等等”;二是国内外形势、党和国家工作任务发展变化较快,“思政课教学内容要跟上时代,只有不断备课、常讲常新才能取得较好教学效果”;三是思政课上学生会提一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往往涉及深层次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教师来说,要把这些问题讲清楚讲透彻并不容易,对党和国家成就、问题的认识和讲解要把握好。

“经师易求,人师难得。”思政课政治性思想性学术性专业性熔于一炉、“术”“学”“道”紧密结合等特点,决定了对教师综合素质要求很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的:“讲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让信仰坚定、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的教师来讲,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引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壮大、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升,形成了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紧密结合思政课的特点,着眼思政课的目标任务,对进一步提高思政课教师素养提出了“六个要”的要求。

一是政治要强。

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仰坚定,对所讲内容高度认同,做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典范,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要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

二是情怀要深。

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有“三种情怀”: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要有传道情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事业投入真情实感,对思政课教育教学有执着追求;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

三是思维要新。

思政课教学是一项非常有创造性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学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善于运用创新思维、辩证思维,善于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抓住关键、找准重点、阐明规律,创新课堂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最终落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上来。

四是视野要广。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政课教师具备“三种视野”:要有知识视野,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以及自然科学知识;要有宽广的国际视野,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比较中回答学生的疑惑,在批判鉴别中明辨是非;要有历史视野,要有中华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史、中国近现代史、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通过生动、深入、具体的纵横比较,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五是自律要严。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思政课教师既要遵守教学纪律,也要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到课上课下一致、网上网下一致,自觉弘扬主旋律,积极传递正能量。不能在课上讲得不错、却在课下乱讲,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不错、却在网上乱说。不能怵于思政课的意识形态属性,总是绕开问题讲、避开难点讲。

六是人格要正。

思政课教师有堂堂正正的人格,思政课才会更有吸引力、感染力,才能感染学生、赢得学生。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有学识魅力,用真理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理论功底赢得学生;有语言魅力,让学生从教师的话语中感受到教师的人格和学识;自觉修身修为,自觉做为学为人的表率,做让学生喜爱的人。

习近平总书记对思政课教师提出的“六个要”的要求,是衡量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标准,必将极大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养,更好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四、向改革创新要活力

“张爷爷的介绍让我知道,新冠病毒就像一群怪兽,举着武器进攻人类”,“我们守住了自己的家园,我为我们的国家而自豪”。前不久,“人民英雄”张伯礼院士通过网络直播,为天津市大中小学师生上了一堂鲜活生动的抗疫思政课,用感人的事实、鲜明的对比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天津市河西区平山道小学二年级学生李欣怡听后激动不已,在作文里写下这段心里话。

触动心灵的教育才是最成功的教育。青少年是最活跃的群体,思政课建设只有“向改革创新要活力”,才能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肯定和鼓励了很多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的积极成效,同时对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坚持“八个相统一”的要求。

一是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思政课教师所讲的理论、观点、结论要经得起学生各种“为什么”的追问;不能用学理性弱化政治性,在大中小学的不同学段,无论是讲故事、讲历史还是讲理论,都要体现思政课的政治引导功能。

二是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重在塑造学生的价值观,这一点必须牢牢抓住;不能只强调思政课的价值性,忽视知识性,而是要通过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加强价值观教育;不能只强调思政课的知识性,而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

三是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任务是传导主流意识形态,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基础上用好批判的武器,旗帜鲜明地剖析和批判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辩证认识、理性分析现实问题,在对社会假恶丑现象的批判中弘扬真善美;要坚持问题导向,把学生关注、疑惑的问题掰开、揉碎,深入研究解答;要练就不怕问、怕不问、见问则喜的真本领。

四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用科学理论培养人,遵循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讲清楚、讲透彻;要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把学习奋斗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伟大目标结合起来,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五是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有统一要求,但具体落实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思政课教师既要把统编教材作为依据,确保教学的规范性、科学性、权威性,又不能简单照本宣科;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样化探索,通过多种方式实现教学目标。

六是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要教育引导学生多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等,要开出书单、指出重点,让学生正确理解经典著作。

七是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灌输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离不开必要的灌输,但这不等于搞填鸭式的“硬灌输”,要注重启发式教育,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十分重要,要讲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讲好新时代的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

八是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要做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既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也要注重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既要有惊涛拍岸的声势,也要有润物无声的效果。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是一整套紧密联系、有机统一的组合拳,体现了知、情、意、行的统一,深化了对思政课建设规律的认识,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提供了科学遵循。

五、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思政课的根本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突出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对于思政课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明确要求,为思政课建设指明正确政治方向。成立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出台《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实践证明,思政课建设之所以取得显著成效,最根本的就在于党的领导得到有力贯彻、全面加强。

加强党对思政课建设的领导,是具体的,必须落实落细做到位。在这篇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作出部署,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一是充分发挥各级党委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对各级党委抓思政课建设提出明确要求:摆上重要议程,抓住制约思政课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强调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学校党委要坚持把从严管理和科学治理结合起来,党委书记、校长要做到“三个带头”,即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

二是切实调动思政课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思政课的“学术深度广度和学术含金量不亚于任何一门哲学社会科学”,并针对当前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作出具体部署: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建设专职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在思政课教师选用、管理、考核中严把政治关、师德关、业务关,解决好学风问题;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培养和激励工作力度,提高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改革思政课教师评价机制,引导思政课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教书育人上;高度重视思政课教师队伍后备人才培养,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统筹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工作;把思政课教师作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来源,等等。

三是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的目标,要求抓好不同学段“教学目标设计、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改革、教师培养、考核评价”等环节,既不能揠苗助长、操之过急,又不能刻舟求剑、故步自封;坚持“大中小学纵向主线贯穿、循序渐进,各类课程横向结构合理、功能互补”原则,确保教材的“政治性、科学性、时代性、可读性”。

四是全方位抓好学校思政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并分门别类地提出要求:完善课程体系,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解决好推动其他教职员工和思政课教师相辅相成的问题,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贯通人才培养体系,发挥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注重家校合作,发挥家长、家庭、家风的作用;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要把思政课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这方面没有例外”;各地区各部门的负责同志要积极到学校去讲思政课。

党和国家机构,是办好思政课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等抓好思政课建设、形成工作合力提出明确要求,强调思政课建设情况要“纳入学校党的建设工作考核、办学质量和学科建设评估等,督促学校切实把这项工作抓起来、抓到位”。

“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85年前中华民族危亡之际的痛切之问,在新时代的阳光下迎来了青春激昂的回答。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下,新时代青少年一定能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第五篇:加强道德修养是共产党员的终身课题

杨光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郑重指出:“反腐倡廉抓源头,一定要把加强党员、干部的道德修养作为一个重点。”在今年的“两会”期间,他又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讲话,强调了道德建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重要性,强调了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在道德建设中发挥模范作用的重要性,同时也为党员、干部加强道德修养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每一个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一定要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身的课题,模范地实践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同时大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以永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一、道德建设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作用

什么是道德呢?一般认为,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人不能离开群体而孤立地生活。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其行动必须顾及别人或自己所属群体的利益,否则就会引起纠纷或冲突。早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为了维护部落成员的共同利益,协调彼此的关系,就产生了一些约定俗成的、调节个人行为的准则。遵守这些准则,便称之为“善”,就会受到舆论的赞许或使个人感到心安理得;否则,便称之为“恶”,就会受到周围人的谴责或使个人感到内疚而力求改正。这些由舆论力量与人们的“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施行的总和,就是道德。因此,也有人把道德定义为“风俗的统治”。

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上层建筑,因此其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总是随着社会经济基础的改变而改变,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尽管旧道德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还存在着一些影响,但占统治地位的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工人阶级的道德。按照工人阶级道德观来衡量,凡是有利于最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善行;凡是有损于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都是恶行。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工人阶级道德体系从纵向上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应遵守的道德,亦即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另一个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虽然现阶段不要求每个人都实践这个道德规范,但在社会的优秀分子——共产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之中,是应当大力倡导的。

在一定的社会里,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除了依靠道德的力量外,还要依靠法律的力量。与道德不同的是,法律具有强制力。一个人违反了道德规范,除了道义上的责任外,他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惩罚。但是违反了法律是不行的。犯了法,则是要受到制裁的,坐牢、杀头都有可能。诚然,一个国家要维持正常的秩序,主要是要靠法律的力量。但是,道德的力量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道德对公民的教化作用,是法律的力量所不能够达到的。因此,一个社会要健康、稳定地发展,必定要将法治与德治相互结合,相得益彰。法国作家雨果小说《悲惨世界》里的主人公冉·阿让的故事颇能说明这个道理。冉·阿让因为盗窃,受到过法律的严厉惩罚,被罚做苦工。但严酷的法律并没有改变他的本性,在他逃出来后,继续为恶。直到有一天,冉·阿让认识了善良的妓女芳汀,道义的力量最终矫正了他扭曲的人性„„从西方社会的发展历程来看,尽管它们非常讲究法制的确立和完善,但人权、平等、诚信、敬业、环保等道德理念的灌输从未受到过轻视。正是由于这些道德理念的深入人心,才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这说明,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道德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治国才有根本保障。

较之西方国家,我国的德治思想和传统其实更为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

过:“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以行政手段引导民众,以刑罚来整顿、约束民众,虽然可以使民众暂时免于犯罪,但却无法使他们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就会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孔子“为政以德”的理念,确立了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德治”传统。一些成功的统治者,无论是取天下还是治天下,都不忘施“仁政”、行“德治”。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盛世”,都同统治者注重实行“德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古代关于“德治”的治国思想和实践,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虽然其中包含着人治等一些糟粕,但是其治国基本思路,至今对我们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们党历来重视道德在治党、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写下了《反对自由主义》、《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等名篇,刘少奇则写下了被人们赞誉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道德经”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他们的著作奠定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新型道德观。党执政以后,特别当历史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后,我们党一直在强调“两手抓”,一手抓物质文明建设,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没有这种精神文明,没有共产主义理想,没有共产主义道德,怎么能建设社会主义?”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两次召开中央全会,专门讨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并通过了专门的决议。进入新世纪后,我们党进一步提出了“以德治国”的主张,并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今后的治国方略。为了全面提升我国公民的道德水准,推进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我们又出台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使我国的道德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教学提示:此处可引入教学参考之

一、之

二、之三之内容)。

二、高尚的道德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必然要求她的每一个成员都应是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阶层的先进分子。正因为如此,人们称其为用“特殊材料”锻造的人。在这些“特殊材料”中,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也可以说是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回顾党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许多共产党员宁愿背叛剥削阶级的家庭,放弃个人安逸舒适的生活,而甘愿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投身革命;许多共产党员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坚守党的秘密和操守;许多共产党员在战场上英勇无畏,冲锋在前,流尽最后一滴血。在革命胜利以后,在革命建设和为人民服务的岗位上,许多共产党员辛勤劳动,无私奉献,在工作岗位上以为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为荣;许多共产党员甘愿当一颗平凡的螺丝钉,为人民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忠诚和汗水。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许多共产党员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搏击中,为人民立下了新的历史功绩„„无数共产党员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华民族在各个时期的民族脊梁,就是因为他们心中都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高尚的道德作精神支柱。正因为如此,党章把“发扬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作为党员必须遵守的八项义务之一。共产党员只有带头身体力行社会主义道德,积极倡导共产主义道德,我国的道德建设才能形成良好氛围,社会风尚才能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加强党性修养是每一个党员终身都要进行的课题。而在党性修养中,道德修养历来被认为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即使是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我们党也没有放松对党员的道德要求。毛泽东几篇阐述共产党员道德修养的著名文章,都是在战争年代写成的。例如,毛泽东在其

《为人民服务》中,首次比较全面地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在《纪念白求恩》中,更是倡导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共产主义道德境界,向全党提出了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的道德要求。总之,每一个共产党人都应该懂得,其道德水准的高低,修养品行的好坏,是衡量一名共产党员是否保持先进性的标准之一,也是共产党员区别于普通群众的重要尺度之一。因此,作为共产党员,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道德行为,必须严格按照共产党人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要求行事。一句话,要把道德修养作为自己终身进行的课题。

当前强调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共产党人的道德观受到了来自两方面的负面影响:一个是外来的。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否认国外一些进步的道德理念也进入了我国,对我们固有的道德观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公平竞争、依法守法、效益观念、诚实守信、恪守社会公德等。这些道德理念不只为资产阶级道德所独享,同样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观所倡导的,因此值得我们去借鉴和吸收。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实行对外开放,也为西方敌对势力向社会主义国家推行“西化”、“分化”政策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他们在和我们进行经济交往的同时,也趁机“搭载”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和价值观念,如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西方颓废道德观念,对我国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产生了极其消极的影响。另一个是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从市场经济的本质上讲,市场经济不仅是竞争的经济、效率的经济,同时也是法制的经济、诚信的经济,因而也应该是道德的经济。因此,从长远来看,市场经济的发展应该是有利于道德的进步和提高的。但是,在现在的我国,由于市场经济刚刚建立,旧有的计划经济甚至是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影响深远,加之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滞后,因此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特性往往被人为地夸大、放大,如通过不道德甚至非法手段追求利润最大化,以损害他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来换取个人利益等。这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做法,严重败坏了社会道德风尚,严重影响和破坏了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道德的滑坡甚至沦丧,对我国道德建设产生了很坏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党的形象,也不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从近些年查处的案件可以看出,许多腐败分子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大都是从道德品质的滑坡开始的。在这种情况下,加强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道德修养,可以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重要基础,进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同时,党员在道德建设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也有利于遏制各种社会丑恶现象和各种不良行为,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行为和市场秩序,维护个人利益和社会的整体利益,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引导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

道德作为人们行为的规范,固然有其根深蒂固、代代相传的一面,比如民族的传统和习俗,它们都有着较强的稳定性。但是,道德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道德总是要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国,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或者说是两个层次的道德规范。一种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它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成员都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也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另一种是共产主义道德规范,它是和我们党的崇高事业——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所联系在一起的,只在少数先进分子中提倡。这两种道德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联系在于它们都是工人阶级的道德观,同属一个道德体系,都与共产党人所从事的伟大事业相联系。区别在于,一方面,虽然社会主义道德同共产主义道德同属一个道德体系,但由于它们所依赖的经济基础不同,因而从道德的内涵及要求上看,它们分处于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就是说,社会主义

道德与共产主义道德之间有着层次上的差别。但是,两者之间又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而共产主义道德又引领着社会主义道德向更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社会主义道德和共产主义道德在内涵及要求上存在层次上的差别,这就决定了两种道德主体是不同的。社会主义道德的主体应该是全体社会成员,而共产主义道德的主体,在现阶段不可能是全体社会成员,只能是社会成员中的先进分子(教学提示:此处可引入教学参考之四之内容)。

那么,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今天,共产党员应当怎样对待这两种或者说两个层次的道德呢?有的同志觉得,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应当提倡和遵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而要求党员倡导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是“超越历史阶段”。也有的同志认为,共产党员是共产主义先锋战士,就应当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让党员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是“降低党员标准的表现”。这两种议论都是片面的,因而也是错误的。

首先,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求党员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是不是“超越历史阶段”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诚然,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道德的存在与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同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显然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反作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但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也表明,道德在某些条件下具有独立性和超前性。就是说,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不仅可以产生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而且还可以产生超前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也有益于社会更加有序的更先进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从历史上看,我国古代就曾出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境界,并成为许多仁人志士或奉行、或追求的道德规范。而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一大批共产党人因为心中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作人生支柱,所以,他们甘愿为民族和人民的解放事业抛头颅、洒热血。从现实来看,许多共产党员,如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任长霞等,他们既是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楷模,同时更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实践者。他们以新时期共产党员崇高的人格魅力和良好形象,得到人民群众的敬仰。因此,现在倡导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是共产党员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必然需要,同时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必然需要,并不存在“超越历史阶段”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不要求所有的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守共产主义道德,而只能向社会提倡这种道德。但作为党员,作为把共产主义事业当作自己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战士,就应该理所当然地把共产主义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

其次,强调共产党员要身体力行共产主义道德,是否意味着共产党员可以不去遵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规范呢?或者说,让党员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会不会“降低党员标准”呢?答案当然也是否定的。道理其实很简单。诚然,社会主义道德是面向社会主义社会全体成员提出来的,也可以说是普遍的基本的道德标准。就道德的层次而言,社会主义道德低于共产主义道德。但是,正如前所说,社会主义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没有社会主义道德作基础,共产主义道德就是空中楼阁。因为共产主义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同时也需要公民道德的全面提升,这必然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不仅承袭了旧社会的生产力水平,而且承袭了旧社会传统的思想意识和道德习惯,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带有旧社会的痕迹。尤其是在像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其传承下来的文明中固然有许多优良之处,但也存在着糟粕,再加上市场经济的一些负面效应和西方腐朽思想的消极影响,这一切造成了在我国社会成员中,道德混乱、滑坡的现象比较严重。如果让社会的所有成员都能够自觉地接受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约束,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必定是一个十分浩大的工程。在推进公民道德建

设过程中,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的带头作用是很重要的,特别需要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带头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为社会其他成员作出榜样,进而带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从实践上看,共产党员实践社会主义道德也是必需的。一个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人,其内心的道德追求,必然是共产主义道德。所以,对共产党员来说,必须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必须践行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比如大公无私,勤于奉献,必要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产党员的这些最高境界、最高层次的道德观念,不是空洞的概念,必须要有坚实的基础,不是挂在嘴边上的口号,必须要实际行动。也就是说,必须首先从模范地遵守基本道德规范做起,从日常生活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集体、讲信义、遵法纪和艰苦奋斗,模范地遵循全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这样才能发挥好一个共产党员在道德建设中的模范作用,这样倡导和实践共产主义道德才不是一句空话。我们很难想像,一个连最起码的社会公德都不讲的人,会做到“大公无私”。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党章对共产党员在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做了十分清晰和具体的要求,在阐述党员必须履行的八项义务中,明确要求共产党员要“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提倡共产主义道德”。因此,一个党员要加强道德修养,就要在努力倡导共产主义道德的同时,带头实践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以自己的高尚行为和形象,推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教学提示:可进一步讲一讲共产党员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可引入教学参考之六之内容)。

四、当前最重要的是要做践行“八荣八耻”的模范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是社会主义公民应普遍遵守的道德规范,具有适合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公民的广泛性。从横向上看,社会主义道德包括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我们说要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其任务就是要使我国公民能够成为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讲道德的文明新人,能够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寓意深刻,涵盖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抓住了当前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现实问题,集中表达了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心愿,是非标准鲜明,价值导向明确,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化,是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体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共产党员要做道德建设的模范,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刻理解“八荣八耻”的深远意义,经常以“八荣八耻”为镜子,并在实践中努力践行“八荣八耻”(教学提示:在讲解这方面的内容时,可使用本刊本期《大力倡导“八荣八耻”,努力提高道德水准》一文之内容,也可引用教学参考之七之内容)。

来源:《党课》/中共天津市委支部生活社

来源:《党课》

上一篇:学校暑假亮点工作总结下一篇:小学生关于生命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