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学习论文范文

2022-05-11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终身学习论文范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摘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下,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学习科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人是如何学习的,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环境以促進深层学习。本文将从指导学生知悉学习科学理论、多种途径促进学习真正发生、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角度,加强学生对学习科学的认知,提升学习能力,成为终身学习者。

第一篇:终身学习论文范文

建设终身学习平台 构建学习型社会

摘 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教育适应社会发展变革的必然。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发展继续教育的基本思路与特色,为学院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构建

现代教育和重要特征是教育范畴的终身化,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和一种高层次形式,是传统高等教育的延伸和发展,它不但反映了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且顺应了时代和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发展继续教育是我国迎接高科技革命的挑战、提高国民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我国教育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成人高等教育的重心是发展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

作为我国西部地区的重点普通高校,我们在多年的继续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是学校与社会沟通的重要渠道;是和企业紧密联系的桥梁;是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推进剂;为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和经济腾飞,发展继续教育是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为此,结合本校的实际我们提出了:普通高校的成人高等教育应将现有的以本、专科学历教育为主的教育体系逐步改造成为以大学后的继续教育为核心的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和高技术手段的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路。经过多年实践,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我校发展继续教育的基本思路与特色

(一)坚持主动为重庆市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

早在21世纪初,从主动为重庆市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的办学宗旨出发,对继续教育的“需”和“供”进行了大量的外调和内查。对外,先后对重庆市工交口、农委口、建委口等系统的政府机构以及重钢、长安、川汽、攀钢等近200家企业、集团和事业单位的领导和干部,通过发问卷和开座谈会等形式,对继续教育现状与需求等进行社会调查,从而对继续教育市场作出分析,写出调查报告,并明确了高校发展继续教育的切入点是:更新观念,满足社会及教育对象的需求,促进科技知识及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走出校门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对我校各二级学院和研究单位的继续教育现状和高新技术成果进行了深入的“内查”,编写出继续教育的“菜单”(包含学科专业、师资队伍、科研与科技成果、培训对象、内容以及联系方式等)和《重庆大学继续教育指南》《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工作手册》以及《继续教育培训计划、大纲及讲座提要汇编》等资料发送给社会各界,并设计出符合企业需求的继续教育方案,力求做到供需配套,送教上门。

(二)坚持重点发展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较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为主要对象的高层次继续教育

贯彻中央和教育部在有关文件中多次强调的“成人高等教育的重心是发展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精神,根据我校在学科专业、师资力量、科学研究与科技开发等方面具有的优势,集中力量发展高层次继续教育,对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开发人力资源、培养创新型人才、推进科技创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我校成人高等教育正由以本、专科学历教育为主的格局,逐步转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继续教育并重,并以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为重心的格局,据统计,“十五”期我校成人高教举办的高、中、低层次的继续教育培训班中,高层次培训班的人数已超过七成。

(三)坚持政企校、产学研结合发展继续教育的道路

成人(继续)教育学院主动与地方政府继续教育管理职能部门——市人事局加强合作,积极参与人事局主

管的重庆市继续教育协会的工作,并通过人事局和继续教育协会,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主管部门和全市大中型企业的联系。我校与市人事局共同举办了多次“重庆市高校与企业继续教育联谊会”,通过联谊会的形式增强了与企业的接触和相互了解。同时,学院还主动参与和配合政府职能部门研究制定《重庆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等政策法规,积极推进继续教育的地方法规建设。

2005年12月,在重庆市国资委的全力支持和重庆市继续教育协会的大力协助下,在我校召開了“重庆大学与重庆市国有企业联合开发继续教育合作项目恳谈会”,参加会议的有重钢、公交集团、建工集团、四联集团等十多家大型国有企业和我校二级学院的负责人。通过恳谈,加深了政企校各方的相互了解与沟通,共同搭建开发人力资源的平台,共同协商合作项目,共同探索政企校结合发展继续教育的有效模式和可行之路,使高等学校作为继续教育的主力军更有效地投入到企业这个继续教育的主战场中去。

2008年1月11日校长办公会议决定成立“重庆大学西永微电子研究院集成电路设计培训中心”,并“由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主体进行运作和管理”,该中心是重庆大学应重庆市经济、社会、科技发展的“314”总体部署,以及国家对西部微电子工业的发展要求,为推动重庆市及西部微电子工业的发展而成立的。是重庆大学以产学研合作方式,通过西永微电园支持重庆经济建设的最好体现。目前培训中心C校区培训基地和西永SOHO楼培训基地已经初步建成,正逐步开展教学、科研及培训的工作。

(四)坚持继续教育与学校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原则

走政企校、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密切了学校与政府、企事业单位的联系,通过开展高层次继续教育,形成了一大批与政府、企业合作的研究课题和科技项目,目前我校的科研经费半数以上来自企业。这种合作得到的是“双赢”的结果:既推动了企业的科技创新,又促进了高校的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五)坚持归口管理和规范办学,综合利用学校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和特色

重庆大学是一所多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全校20多个二级学院覆盖了众多学科专业,为了防止和扭转各二级学院在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中出现各自为政、力量分散等无序现象,综合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学校的整体优势及其特色,2002年学校颁发了《重庆大学继续教育管理暂行条例》,授权继续教育学院归口管理全校继续教育。通过多次召开全校继续教育工作研讨会,建立了继续教育管理网络,并建立和逐步完善了继续教育的管理机制、运行机制和监督机制,

为了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更好地拓展高层次继续教育,发挥非学历教育与培训重要作用,促进重庆市和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于2006年10月发文,正式批准在继续教育学院成立“重庆大学继续教育培训中心”,以进一步加强非学历教育与培训工作。

二、我校开展继续教育的形式

(一)通过政企校、产学研结合,先后为国家和重庆市有关部门以及大型企业举办各种继续教育培训班和进修班。

如:“重庆市首届稽查特派员培训班”“重庆市首届注册设备监理师考前培训班”“高级经济管理人员进修班”“企业厂长、经理高级研修班”“汽车摩托车现代开发技术高级研修班”及“重庆市中职骨干教师培训班”等等。

(二)面向社会,适应需要,及时举办各种继续教育专题讲座

如:《21世纪国际经济发展趋势》《WTO基本知识》《三峡工程对重庆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知识经济与企业管理》和《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等等。

(三)承担并完成一大批与政府部门、企业合作的研究课题和科技项目

如:《数控技术在摩托车中的应用》《激光表面热处理技术与工艺》《重庆三铃公司脱困方案研究》和《柳工股份公司标准成本管理系统研究》,等等。

(四)急企业之所急,帮助企业攻克技术难关,同时又为企业培养了急需的人才

如:为重钢检测进口设备本身存在的问题,挽回了几百万元经济损失,同时培养了一批设备故障诊断专门人才。

(五)常年在校内举办各种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培训、高管研修等不同层次的培训班,近几年在我校接受高层次继续教育的人数平均每年有4 000人左右。

三、体会与建议

经过多年的研究、探索与实践,我校的继续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培训专业技术人员和高层管理人员、推动科技创新以及为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连续多年被重庆市评为继续教育先进单位。在此结合我们的体会,提出几点建议:

(一)建设一批高质量的继续教育、岗位培训基地

目前,可以根据市内的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和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企业的培训中心及其他可从事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机构的专业、学科基础、办学条件,规划一批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基地。继续教育主管部门要组织和协调各种社会办学力量,整合继续教育资源,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设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基地的网络体系。基地应布局合理、分工明确、保证质量。要结合重庆市社会及经济的实际,尽可能根据国家或国际培训行业规划,同意制订培训行业标准,指导建设。要根据培训行业的准入标准,实施培训基地及人员的准入标准,实施培训基地及人员的准入制度。对能满足培训要求的基地,由国家有关部委或市政府的有关部(局、办)授牌,并开展培训活动。培训机构必须根据专业聘任具有执教资格的师资承担培训任务。

(二)建立政府主导、行业主管、企事业单位自主、社会参与的管理网络体系,强化高层次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的管理

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在“加强宏观调控,加强统筹协调,既分工负责又通力协作”的原则下,对全市范围内的在职职工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行使立法、协调、指导、检查、评估等一系列管理职能,真正起到宏观调控和引导作用。

要以行业为龙头建立行业专业委员会,对培训机构进行政府指导下的行业专业管理,在行业专业委员会的领导下,制订培训指导方案及职业技能标准,完善职业技能鉴定网络,建立考评队伍,实行社会指导下的职业技能鉴定社会化管理,对于一些职业性强的岗位培训应该在全市范围内,对同一专业的培训,统一培训标准、统一鉴定规范、统一鉴定程序、统一考核题库、统一鉴定证书、统一依法管理。

对于一些旨在更新知识结构,传播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的高层次继续教育,暂时通过行业专业委员会管理的,培训单位应与委托单位共同制定能达到培训目标的培训计划。

要把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的自主权下放到企事业单位,充分调动企事业单位开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按照本单位的内在要求开展继续教育活动,企事业单位要按照育人用人一体化的原则,把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纳入本单位人力资源开发系统中。

各企事业单位要依靠普通高校、科研院(所)及其他可以进行高层次继续教育及岗位培训的机构,为职工接受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

(三)改革高层次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的教学内容,提高培训质量

1.高层次继续教育的教学内容改革

高层次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系统中成人高等教育階段的最高层次。它的着眼点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特别是出类拔萃的人才(如外向型和国际通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开拓创新型人才)。因此高层次继续教育要通过对这些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准,改善他们的智能结构,提高专业水平。特别是要开发他们潜在的创造力,用有关科技及管理领域中的新思想、新成果武装他们,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以适应并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直接有效地为受教育者服务。这是制订高层次继续教育培训方案的出发点。

高层次继续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设计。要建立起以专门化课程(即受教育者所从事专业的主干课程)和多面性课程(即以专业为中心的各类相关课程)相结合的课程结构体系。既开设专业理论课、又开设专业实践课,使受教育者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整体化专业知识;既开设所从事领域的专业课,又开设有关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课,使受教育者形成专业理论、专业技术、经营管理一体化的知识序列结构;既开设所从事领域的专业课、又开设相邻学科的课程,使受教育者形成广阔的知识背景;既注意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开发受教育者的创新潜能,又为受教育者开设创造力开发方面的课程,使受教育者的开拓创新素质得以提升。教学内容的组织要在考虑到针对性、实用性及科学性的基础上,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前沿性,即现代化的特点,以世界科学技术和管理发展中的有关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为重点。

2.高层次岗位培训的教学内容改革

岗位培训是对从业人员或准备就业人员按岗位工作需要和岗位规范要求,以提高其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水平、工作能力或生产技能为目标的定向培训,以消除受训者履行岗位职责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与其实际素质之间的差距。高层次岗位培训是在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文化基础上进行的,培训具有较高智能结构、较强工作能力或生产技能、能满足所培训岗位需要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级技工、高级技师及高级管理人才。

因此,高层次的岗位培训不能按学历教育的方式设计课程体系,而是要根据岗位规范的要求,除了按照“实际、实用、实效”和“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外,要以一定的课程理论和原理做指导,以提高岗位工作能力为依据和核心构建课程体系,而不是以学科为中心形成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三层次。要合理地将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知识、操作有机地组合、渗透在一起,形成与工作能力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特别加强实践性训练环节。其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做到学用一致,有利于增长专业知识、有利于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劳动(工作)技能。

参考文献:

[1]曾书琴.发展成人教育 构建学习型社会[J]. 成人教育, 2008,(02)13-14.

作者:毛 金 胡 燕

第二篇:加强学习科学指导,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摘要]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下,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学习科学关注的主要问题: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人是如何学习的,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环境以促進深层学习。本文将从指导学生知悉学习科学理论、多种途径促进学习真正发生、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的角度,加强学生对学习科学的认知,提升学习能力,成为终身学习者。

[关键词] 学习科学;学习能力;终身学习

由工业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当下,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主要动力。时代对教育和学校的最迫切要求就是培养拥有先进知识技能和创新性思维的人才,而班主任肩负着加强学习科学指导、引领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的重要使命。

一、指导学生知悉学习科学理论

1.探究学习本质

学习是一个复杂的概念,20世纪以来,人类对学习的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20世纪初期的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反应的强化,高效学习的关键在于训练,代表人物是桑代克和斯金纳;20世纪中期的认知主义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是知识的获得,高效学习的关键在于记忆,代表人物是加涅、布鲁纳和奥苏贝尔;20世纪中后期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知识的建构,高效学习的关键是学习者对知识的主动建构,代表人物是皮亚杰。不同研究背景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来研究学习,得出了关于学习的不同理解。这些研究从某个层面或视角解释了学习的一些内涵和特征,但又不能代表学习的全部内容。

2.何谓学习科学

20世纪90年代诞生的学习科学,是认知科学家在思考以实验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为主要支柱的传统认知科学的局限和困境中,吸收了认识论、社会学、人类学以及脑科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所展开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不同于过去以实验室为主的对学习的孤立研究,学习科学更倡导在真实学习情境中研究复杂的学习问题,学习科学研究者们在学习机制上达成了一些共识,比如学习是知识建构和意义定制的过程,且基于学习者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不仅仅是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简单记忆,而是有关推理和思维的深层学习,这些深层知识具有复杂性、情境性、建构性和社会性。学习科学关注的主要关键问题:学习的本质是什么,人是如何学习的,以及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深层学习。

学习科学理论呼唤学校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提高一线教师的学习科学素养,保障学习科学在实践中落地生根,带动学生学习的真正发生。

二、多种途径促进学习真正发生

1.班主任开设主题班会课,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习活动的各种能力的总和,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表达等一般学习能力,也包括认知、操作、学习策略等学科学习能力。常言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学生的学习能力越强,越有利于他的深层学习、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每周一次的班会课可以作为班主任开展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主题班会课的主阵地。在学校生涯规划活动的引领下,笔者曾召开以下系列主题班会。

(1)“优化时间管理”主题班会

学生常有一种困惑,觉得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但是学习效果还是一般,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学习时间管理不规范。在本节班会课上,通过“测试学生运筹时间的观念和能力”“认识并优化时间管理”“用时间管理法则制订学习计划”三个环节来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其中,重点介绍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并让学生形成以下共识:

第一象限:重要又紧急的事情马上做。如果你总是有紧急又重要的事情要做,说明你在时间管理上存在问题,设法减少它。

第二象限: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有计划地做。尽可能地把时间花在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上,这样才能减少第一象限的工作量。

第三象限:不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减少做。

第四象限:不重要但紧急的事情授权做。这样的事情可以让别人去做。

(2)“让你的思维跃然‘纸’上”主题班会

思维导图也称心智图,是一个开发大脑潜能的重要工具。学生常常羡慕别人的注意力、记忆力、阅读能力、归纳能力,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学习时间内,别人可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其实,学习有方法,高分有诀窍,思维导图就是一个很好的帮手。在本节班会课上,通过“记忆力大比拼”“思维导图是什么”“学习绘制思维导图”“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四个环节,帮助学生了解思维导图的概念及由来,绘制思维导图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并引导学生运用到日常学习中去。如本学期所学的唐诗宋词、函数单调性、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非谓语动词等。鼓励学生坚持下去,一定会大有收获。其中,重点介绍绘制思维导图的步骤:

①找主题,画出中心词(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周围留出空白);

②理分支(从1点钟方向开始,按顺时针画)、添内容(用曲线把中央的主题词和关键词连接起来,而且一定要确保词在线上);

③内容整理并上色(所有图像都要上色,所有线条也要上色)。

(3)“我的学习我做主”主题班会

古语云:吾日三省吾身。意思是每天多次自我检查,找出问题,加以改进。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评估能力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在本节班会课上,通过“船长需要掌控什么”“自我学习监控转盘”“自我学习评估”“改进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四个环节,教会学生将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地监督、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对学习过程的监督,对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评估,都有助于激发学习动机,改进学习方式,继而确立目标与计划、选择学习策略与方法(比如“在数学复习中,我将同类型的习题进行分类比较,找到共同点与不同点”“记忆英语单词时,我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自己记忆”)、学会提问、自我反思与评估、小组合作等。

下图为自我学习评估导师表和自主学习监控表。

学习科学的核心价值在于指导每个学生的学习落在实处。班主任应当始终坚持素养发展取向,注重培养学生规范的学习行为、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学生的经验、验证、改造、体悟、自我发现和感受而学会学习。

2.教师积极创设复杂情境,推动学生深层学习

学习科学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深层学习。每一位班主任也必然是一位学科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当积极创设具有复杂性、情境性、建構性和社会性的课堂学习环境。2019年6月5日,笔者与本校化学庞老师、政治石老师开设了一节公开课“‘南京化工企业搬迁问题’听证会”,在创设复杂情境、学科知识融合、学生主动参与、深度学习发生等方面做出了一次重要尝试。

(1)课前准备阶段:创设情境,精心设计教学方案

2014年2月18日,南京市委常委会集体调研做出重要决策:力争在10年内,南京搬迁关停四大重工业片区的所有企业,改变“化工围城”的现状。但记者实地调查发现,金陵石化、南化集团、扬子石化等目前没有任何进展,10年搬迁计划似乎已经搁置,社会各界的争论依旧没有停止。

笔者在网络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感觉这是很好的教学素材,在“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时代背景下,化工企业的去留是南京未来可持续发展问题中一个矛盾冲突的焦点,所以笔者设计了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听证会形式,既贴近学生生活,又能够激发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去思考问题。

笔者和化学老师、政治老师就教学内容和教学设计进行了多次研讨,一方面对听证会的流程、学生的分组以及学生搜集资料过程中产生的困惑进行指导;另一方面,作为跨学科融合教学,还需要有合理的教学内容架构、规范有序的课堂分析总结,以保证课上热热闹闹地讨论发言之后,学生还能就研究内容进一步深入理解和学习。

(2)课堂实施阶段:思维碰撞,推动学生深层学习

听证环节:

首先由主持人核实听证人员到场情况、介绍听证人员、宣布听证纪律。

随后,代表们对南京化工企业搬迁问题各抒己见:①民众代表:认同化工企业在经济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但是因各种废弃物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和因为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监督不到位而导致的爆炸事故等威胁民众的健康和安全问题,他们认为应当搬迁。不过基于化工企业搬迁的现实困难,他们向政府和企业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如用清洁原料生产、加大废气处理和回收利用。②企业代表:多数反对搬迁,因为搬迁面临着资金亏损、利益矛盾、员工失业、巨额补偿等一系列的后续问题,困难重重;也有一位企业代表从响应政府号召,减少对大城市的污染,同时带动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的角度考虑,同意搬迁。③政府代表:多数政府代表认为化工企业不应搬出南京。首先,他们认为南京有化工企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其次,环境问题可以通过政府加强监管力度、企业积极改进工艺得到有效改善;第三,南京分散分布的化工企业可以进行局部调整,迁入江北化工园,总体而言化工园选址合理,有利于化工企业发展。

最后,全体代表举手表决,同意搬迁16人,反对搬迁25人。

教师总结环节:

政治石老师:在探讨公共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同学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本次听证会由党委提议,政府组织,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了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政府是我国的行政机关,在决策环节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公民通过参与民主决策有助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深切地感受到生活处处有思想政治。

化学庞老师:安全和环境是广大民众最为关心的,安全关系到民众的生命和国家、人民的财产;而环境保护的核心是绿色化学。所谓绿色化学就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尽可能让原料转化成产品,少产生污染物。我们所学习的化学知识,如煤、石油、天然气的综合利用,目的就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减少污染。目前政府和化工企业也已经采取了很多措施,如扬子石化采取的湿式氨法脱硫工艺就是利用了二氧化硫及氨气的性质。随着国家的发展,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化学在推动人类进步和科技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地理顾老师(笔者):南京化工企业搬迁问题归根结底是一个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来看,化工企业为南京经济发展做出巨大贡献:它能吸纳大量员工就业,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当然,化工企业的弊端也很明显:安全隐患与环境污染。有同学提议把南京的化工企业搬到其他城市(如连云港),连云港的经济增长毋庸置疑,但环境问题还是无法回避,转入区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这又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公平性、共同性、持续性原则,这种转移污染式的发展并不是真正的持续性发展。所以,我们应当在革新技术、改造装置、发展清洁生产和绿色化工方面下大力气。可持续发展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件,任重而道远,愿我们的同学胸怀家国,从小事做起,为建设家乡、祖国贡献力量。

(3)课后总结阶段:分析回顾,相信学习真正发生

模拟听证会的课堂形式让我大开眼界,政治、化学和地理的组合使我将三门功课的知识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学习。听证会之前的准备工作也让我学到了很多,比如如何进行资料筛选和汇总、如何撰写发言稿,让我挑战了自己,学到了书本中学不到的生活中的知识。

以前都是在电视上、网络上看到听证会,现在竟然在我们班上举行模拟听证会,这让我十分惊喜。为了加强真实性,我们几位代表都穿上了礼服,认真投入到自己的角色中。听证会的过程好像电视上的一样,一项一项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代入感很强。当我发言时,一瞬间就好像真的在为民众发声,一种责任感油然而生。

通过这次听证会,我明白了保护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必要性、化学知识的实用性。听证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希望能多开展此类活动,丰富我们的视野……

这一份份学生的“听证会感言”带给我们深深的惊喜和感动,不仅反映了他们对于学科知识的充分理解,更展示了青年一代对社会问题的责任和担当。

早在20世纪80年代,认知科学家就已经发现,当学生学习深层知识并且在真实世界和实际情况中运用这些知识时,知识会在学习者的头脑中保持得更持久,他们也能够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更广泛的情境中。学习科学的目标是更好地理解产生最有效的学习的认知和社会过程,教师应当运用这方面的知识去重新设计课堂和其他学习环境,以让学生更深入、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三、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终身学习是指贯穿于人的一生、持续的学习过程,即我们常说的“活到老学到老”或者“学无止境”。这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个人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世界在飞速变化,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生活的方式。学习的作用不仅局限于对某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它还能充实我们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品质。所以,无论个人、民族乃至整个社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新知,跟上时代,成为更好的自己。

终身学习启示我们教师要树立终身教育思想,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使学生学会学习,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主动的、不断探索的、自我更新的、学以致用的和优化知识的良好习惯。比如网络学习,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种学习活动,相对传统学习活动而言,可以共享丰富的网络化学习资源,以个体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突破了传统学习的时空限制。即使离开校园这一集中式学习环境,学生亦保持对学习的热情,具备学习的能力,通过其他途径开展自我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参考文献]

[1]柴少明,邵建华. 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学习科学的关键问题研究及对教育改革的影响[J].远程教育杂志,2011(2):3-9.

[2]梁林梅,李志.从学习科学到教学实践变革——教师学习科学素养提升的关键概念与有效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杂志,2018(12):13-20.

顾 婵 江苏省南京市宁海中学地理教师、班主任、备课组长。曾荣获南京市鼓楼区先进教育工作者、鼓楼区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鼓楼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鼓楼区德育一束花、鼓楼区优秀青年教师、鼓楼区德育优秀青年教师、鼓楼区学科教学带头人、鼓楼区德育工作带头人。

作者:顾婵

第三篇:建设学习型城市 促进全民终身学习

非常高兴,在金秋十月与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的代表相聚在北京,以“全民终身学习:城市的包容、繁荣和可持续发展”为主题,共同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城市各领域的资源,发掘人的潜能,推动全民终身学习,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强社会和谐,创造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在刚才的开幕式上,刘延东副总理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阐述了建设中国学习型城市的理念和宏观战略。下面,我重点就中国建设学习型城市的背景、主要进展和重点任务向各国朋友作简要介绍。

一、建设学习型城市对于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一)建设学习型城市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战略举措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形势仍错综复杂。当今国际竞争的核心越来越表现为创新能力的竞争,就一个城市而言,谁在经济、社会、环境、资本等方面领先,谁就会在竞争中领先一步。面对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善于学习、有效学习、学以致用正在成为城市提高自身竞争力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要适应知识总量迅速增长、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挑战,必须通过学习型城市建设来持续推进。

(二)建设学习型城市是激发城市创新活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世界城市人口已占总人口的半数以上。有序推进城镇化,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新型城镇化关键是人的城镇化,提高劳动者素质,满足城市居民提高素质、挖掘潜力、发展兴趣爱好、提高生活品质的强烈愿望,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基础,对于促进中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建设学习型城市,将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帮助新市民、新产业工人在城市实现更高质量就业、顺利融入城市生活。

(三)建设学习型城市是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必然选择

当前,中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要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须更多地依靠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提高,每个劳动者都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理念创新、技能提升。中国已经实现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要进入人才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个人、组织的学习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因素。建设学习型城市,将有利于不断提高各行各业从业人员的能力和素质,创造更大的人才红利,为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四)建设学习型城市是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必由之路

人类的学习方法正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教育正在从一次性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建设学习型社会是中国政府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我们力争在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上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中再次强调: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建设学习型城市,有利于让13亿人民都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有利于让学习成为广大民众的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生活方式,帮助每一个人播种梦想、成就梦想。

二、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主要进展

中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学习型城市建设。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2010年,国家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在中国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指导下,全国许多地方开展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实践探索。1999年,上海市率先提出了建设学习型城市。2000年,北京市提出要在全国“率先建成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基本框架”。2001年,辽宁省大连市、江苏省常州市等城市相继印发了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专门文件。此后,一大批城市纷纷启动相关工作,逐步形成星火燎原之势。目前,全国已有近百个城市开展了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

(一)建立法律制度保障

国家和地方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200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强调:“国家发展各种教育设施,扫除文盲,对工人、农民、国家工作人员和其他劳动者进行政治、文化、科学、技术、业务的教育,鼓励自学成才”。1995年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鼓励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2002年、2003年先后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鼓励社会力量和国外组织参与中国的终身教育活动。上海市、山西省太原市等也制定了终身教育促进条例。

(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

中国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终身教育体系,各级各类教育都有重大进展。2012年,中国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分别达到64.5%,99.85%,初中、高中、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为102.1%、85.0%、30%,全国每年约有1亿人次接受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升。同时,促进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积极探索学分银行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

(三)建设学习型组织

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建设,为学习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教育部发布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的活动”。目前,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近200个,省级500多个,成为各地推动全民终身学习的重要阵地。2004年,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等九部委联合启动了“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形成了很好的示范效应。许多城市以建设学习型党组织为龙头,积极创建学习型政府(机关)、学习型企事业单位、学习型社团等学习型组织,积极开展各类试点、示范工作,不断提高学习型组织在城乡社区、企事业单位中的比例。

(四)推动资源开放共享

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建设与共享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在中央层面,启动建设国家和地方等6所开放大学试点,积极推进全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的战略转型,进一步推进了教育资源向社会开放。随着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数字图书馆等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得以进一步发挥。在地方层面,各级地方政府以“智慧城市”建设工程为引领,加强数字化网络学习资源建设,为学习者提供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良好条件。大部分城市形成了城乡社区教育学习网络,建立起区、街道、居委会三级社区教育网络,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为居民提供学习服务。

(五)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每日学习一小时”和“联合国成人学习周”等活动倡导下,自2005年以来,中国已连续举办了9届“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参与城市从首届的10个城市,扩大到今年的600多个。活动周每年一个主题,通过组织城市各类机构开展广场活动、学习资源展示、讲座培训等,让市民享受“知识大餐”。活动周已经成为中国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的品牌行动,为在全社会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动员更多的组织和个人行动起来,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地也广泛开展了全民读书、市民大讲堂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学习活动,并涌现出一大批吸引人、鼓舞人、激励人的亮点工程,市民对终身学习的知晓度与参与率不断提高。

三、进一步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重点任务

去年在上海,我们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举办了第三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今天,很荣幸又在北京承办国际学习型城市大会。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都是发展中国家亟需加强的教育类型。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今后将紧密结合现代化建设实际,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习型城市建设进行深入的探索。

(一)强化政府统筹

强化政府统筹是学习型城市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今后,国家层面要建立学习型城市建设领导协调机构,宏观统筹指导学习型城市建设工作。教育行政部门积极发挥作用,与各有关部门共同制定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明确工作目标、任务。通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政府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学习型城市建设新格局。

(二)完善法规制度

国家层面要加快终身学习的立法步伐,出台关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政策性文件,制定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引导性指标要素。健全学习成果认证、积累和转换制度,为学习者提供方便、灵活、个性化的学习条件。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学习者和社会力量共同分担成本、多渠道筹措经费的投入机制。建立健全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激励机制,坚持以评促建,树立典型示范,提升各城市、各类组织和市民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积极性。

(三)发展继续教育

要进一步高度重视继续教育对于建设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作用。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理顺继续教育的政府管理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推动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的沟通衔接,发挥高等学校在学历继续教育中的引领作用,发挥职业院校在职业技能培训等非学历继续教育中的优势。加强面向企业职工的教育培训。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强城乡社区教育机构建设和内涵建设。

(四)共建共享资源

要继续统筹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教育资源,推进学校教育资源面向社会开放。建立数字化学习公共服务平台,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网上学习资源。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整合利用各个部门、各个系统的资源。鼓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为方便市民学习开放相关学习场所和设施,开设适应市民学习需求、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充分发挥社会公共文化设施的教育服务和学习服务功能,鼓励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博物馆、文化活动中心和体育场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鼓励报纸、杂志、电视等各类媒体为市民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服务。

(五)加强国际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国际交流与合作中获益匪浅,中国在国际上也在积极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本次大会期间,将同步举办多个论坛和展览活动,希望与会代表以此为契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下,促进更多的国家和城市参与学习型城市建设,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愿意加强与世界各国、有关国际组织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共同分享学习型城市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熟经验。

本次大会将讨论形成《北京宣言》,为世界各国建设学习型城市提供依据和指导。会后,我们将秉承大会精神,落实宣言内容,承担力所能及的义务和责任,继续在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各国同仁共同努力推进全球学习型城市建设。

(本文有删节)

作者:鲁昕

上一篇:民间文学艺术论文下一篇:经济博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