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工作概论

2022-07-05

第一篇:纪检监察工作概论

公安工作概论

浅谈仓山公安“三警合一”和榕城设立“迷你派出所”警务工作

平台的警务改革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限制建设的重要历史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加快,已经并将继续深刻而广泛地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整个社会生活空前活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展现出空前的活力。在这种情况下公安机关现行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明显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要加强公安工作,必须改进公安工作,要从改革入手,下大决心解决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上的存在的问题,使公安工作迈出新步伐。在公安工作中,唯有把改革、发展、稳定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实现新世纪、新阶段公安机关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和促进、维护好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政治和社会责任。

我国现行公安管理体制在机构设置方面暴露了许多与新形势、新要求不相适应的突出问题,需深化公安内部机构改革。

公安机关内部机构设置、职能配置不科学、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公安工作的效率。公安机构内部机构设置应充分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科学合理地配置警力资源。公安机关内部的机构设置是在计划经济下和现行的领导管理体制下,根据传统方式按专业设置的,过度强调上下对口,上面有什么机构,下面就设什么机构。随着基层公安机构的职权范围逐步扩大,新任务不断增加,新建的机构日益增多,机构设置上出现了无序状态,机关化倾向越来越突出。机构设置重叠臃肿、分工细化、工作模式机关化倾向,不仅造成了民警的业务知识单一,综合素质越来越低,而且也使部门之间相互推诿扯皮,互不通气、互相封锁,政出多门、效率低下,严重影响公安机关的工作效率,造成警力资源的浪费。特别是近些年来,一些地方不仅没有按照中央精神精简机构,而且千方百计增加机构,提升机构规格,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这种做法导致的结果就是行政成本不断增加,机构运转协调更加困难,工作效率难以提高,这种状况与公安机关作为一支具有武装性质的刑事司法和行政执法力量的性质很不协调,更不符合对一个纪律部队的基本要求。

深化公安内部机构改革。针对当前公安机关的内部分工过细、机构设置重叠臃肿、职责交叉、相互配合协调不力等突出问题,公安机关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划分,要遵循党的十六大关于政府机构改革的精神,按照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和决策、执行、监督相协调的要求,科学合理地规范内部职能,合理设置机构,优化警力配置,实现机构设置的规范化、科学化。

福建省公安机关进行综合警务改革,积极探索构建具有福建特色的现代警务机制,提升了驾驭动态治安局势的能力水平。

福建省公安机关深化基层公安机关综合警务改革,从调整体制机制入手,将交警、巡警的路面勤务职能和警力整合到派出所,实行网格布警、综合用警,构建“扁平指挥、属地管辖、网格巡逻、责任到人”的综合警务机制,派出所综合执法与上级专业警种优势互补,实现警力配置更加合理,运行机制更加顺畅。

今年起,福州市福州仓山区的11个派出所(水上派出所除外),率先在福州市启动综合警务改革工作机制,试行网格布警、综合用警的管理模式,打破派出所社区民警、交巡民警、案审民警的分工,实行勤务管理精细化。之前各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交巡民警及案审民警的工作是分开的。推行综合警务改革后,将不再细分专业警种,每位民警有着自己的网格巡区,专职负责自己“责任田”

的警务。实行交警、巡警、派出所“三警合一”警务体制,通过整合警力资源、优化勤务模式,构建起以网格化路面巡逻机制为基础的机动灵活、快速反应的现代警务体系,实现了打击犯罪、治安防控和交通管理“双赢”的效果,对破解公安机关内部交警、巡警、派出所三个部门路面管理权互相交叉、职责不清,接处警重复且环节多、互相推诿的现象,开出了一剂“良方”。

从3月29日起,福州市晋安区公安分局创新警务工作模式,在辖区设立15个“警务工作平台”,这些“警务工作平台”就像15个“迷你派出所”,分布在晋安辖区治安相对复杂、案件多发、人财物流动量大的路段。据悉,“警务工作平台”设立短短半个月内,晋安区警情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接处警时间大幅缩短,据岳峰派出所第二警务工作平台的民警介绍,以往发生案件或纠纷,当事人报警若碰到民警下班,只能等到第二天才由社区民警赶往调解。现在新增设的“警务工作平台”24小时都有民警负责接处警以及服务群众等工作。“原本要一两天才能调解的纠纷,可能在一两个小时内就处理完了。”一警多能半个月警情下降20%,“警务工作平台”内的每个民警还担负着巡区和警务区内的基础工作和常态化的联勤轮值工作任务。“民警要在保证完成轮值的常态化工作的前提下,扎实做好基础管理工作。”岳峰派出所一名民警介绍说,通过警务平台联勤轮值模式运行,民警可以在原先所有警种岗位上工作,这对民警个人业务素质是极大的锻炼。新型警务模式,还能实现一警多能,改变以往职能单

一、单打独斗的现象。“这对犯罪分子也起到一定的震慑作用。”该民警表示,“警务工作平台”设立后,从3月29日至今,该所警情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0%。

在公安派出所推行综合警务改革,是适应治安形势发展、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趋势,有利于提高警务效能、提升基层民警综合素质、缓解基层紧张的警力资源,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新期待。

公安改革,是社会主义公安事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公安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和调整公安工作中那些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各种因素,在各方面都形成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的比较成熟、比较定型的公安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中前进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别是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都在不断地深化。公安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改革的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中的一些重大问题,也为公安工作的持续发展和我国的警政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为新世纪新阶段公安工作的不断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性环境。我们要把改革作为推进中国特色公安工作的强大动力。

公安改革的实质是体制的创新。不进行体制创新,公安工作中的很多问题解决就没有出路。必须拿出一往无前的勇气,在体制创新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从根本上消除束缚公安事业发展的体制障碍,解决体制转变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努力在公安管理体制、公安工作运行机制、公安队伍管理体制等方面迈出公安改革的新步伐。对一切妨碍公安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公安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公安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改革。

第二篇: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是什么?答: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包括:(1)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是服务和帮助的提供者,是社会过程的首要构成要素。(2)受助者。受助者是指遇有困难、自己不能解决并愿意接受社会工作者帮助的人。(3)社会工作价值观。它是社会工作者所持有的助人观念。(4)助人活动。助人活动是社会工作的关键,它是助人愿望的传导者,同时也是助人和受助的实现过程。

试述社会工作者在助人过程中的作用。参考答案要点:可以从下面几点来分析论述。

答:

1、帮助有需要的人认识到社会工作的作用。

2、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处境与困难。

3、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资源网络。

4、促进人们与资源体系的互动。

5、推动政策的制定与调整。

6、分配物质资源。

7、控制人们的社会行为。

二、我国对社会工作的理解:

社会工作在我国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当前我国对社会工作三种不同的理解,既有三种社会工作:普通社会工作、行政性社会工作和专业社会工作。

普通社会工作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在我国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之中或之外普遍存在的,人们在本职工作之外承担的,不计报酬的思想政治教育性或公益服务性的活动。如工作单位内部的工会委员等行政兼职,社会上的关心下一代委员会成员的活动等。这种社会工作是相对于本职工作岗位而言的,这一概念的使用也是比较普遍的。

行政性社会工作指在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中,专门从事职工福利、社会救助、思想工作等类型的助人活动。这些活动有的面向全社会,有的面向本单位成员,从事这类工作的人员较少受过助人方面的专业训练,它是非专业化的。在这方面我国的某些直接为民服务的部门的工作比较典型。

专业社会工作是由受过社会工作专业训练的人开展的助人活动。这些主要针对困难人群的专业化服务比较多地秉持了国际上通行的社会工作理念,并运用了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和方法。这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工作。

应该说明的是,上述三种社会工作有明显的差异,也有一些相通之处。它们在不同的经济、社会背景下,在各自的经济一政治一社会系统架构中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三、社会工作的功能

社会工作的功能分为直接功能和社会功能。直接功能包括预防、治疗、发展。社会功能包括推进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维持社会稳定。

直接功能中:预防性社会工作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可能出现的问题预先作出警报,即在问题产生之前,对社会及可能受影响的人群发出警报;二是增强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对可能出现的变动的应变能力。

治疗功能:分为救难和解困。救难指的是社会工作者在案主遇到基本生存问题时,施加援手。当案主遇到的困难未危及其生存时,社会工作者对其提供的帮助可以成为解困。

发展功能:社会工作不但致力于问题的预防与治疗,而且有着更积极的取向,即促进人的发展,人的发展既包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表现为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在更高意义上还表现为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社会工作者就是要帮助受助者增加知识和技巧,增强其自身克服不利因索的能力,提高其个人适应社会,与社会相协调的能力。

五、社会工作方法

根据方法介入的层面不同,可将其分为微观层面的方法和宏观层面的方法。微观社会工作方法主要包括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小组工作。宏观社会工作方法包括社区工作、社会工作行政。

根据实施各种服务的方式、程序与步骤,一般分为直接服务方法和间接服务方法两大类。直接服务方法是给受助者直接提供社会服务,通常包括社会个案工作、社会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间接服务方法指对受助者实施帮助前的社会工作活动形式,通常包括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督导、社会工作咨询和社会工作研究等。

第三篇: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是火

社会工作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和香港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中国内地的人来说就很陌生,好像离我们很远。其实,我之前也不知道社会工作是什么,但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学习,我认为社会工作就像是火,它在很多地方和火有同样的特质。

众所周知,火可以给处于黑暗之中的人以光明,给寒冷的人以温暖,正如社会工作是一种助人活动。服务性是社会工作的本质,社会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提供和合理配置资源对有困难、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有效服务,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以便于正常生活和发展。就像在《何必有我》这部影片中,coco帮肥猫家申请救助金,帮助肥猫进启致学校学校一样,使社会上的人老有所养、幼有所依、弱有所扶,让绝望的人充满希望,从而维护社会的稳定。 然而,社会工作对一个人的帮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工作提倡助人自助,就像火可以传递一样。当火燃烧到足够大的时候就可以作为源火,这样就不止只有一堆火,而是无数堆的火,而源火也不会因为传递而熄灭,而是会不断的发展下去。社会工作注重社会弱势群体成员潜能的开发使之摆脱困境,成为正常的社会一员。每个人都有尚未被人发现的无限潜能,都有无限的内在资源,包括智力和其他能力,社会弱势群体当然也不例外,只有把这些资源开发出来才能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因为一个人不可能依靠他人一辈子,就算是社会工作者也不可能帮你一辈子,只有依靠自己才能真正解决问题。就像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后,虽然有许多社会工作者进入灾区进行救助,但是他们也不可能一直呆在那里,因此,他们除了一些最基本的救济以外,还必须让灾区人民了解自己的现有资源,例如做一些手工艺品等,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人们忙碌下来暂时忘记地震后恐惧,另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可以在以后也能维持更好的生活。

毛泽东主席曾经说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会工作形成之初就像星星之火,经过多年努力,现在已成燎原之势。社会工作的思想来源于古希腊、古罗马的财富共享思想、基督教的博爱思想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思想。随着工业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社会问题也相继出现,这时社会工作也慢慢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社会工作的形成和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

一、1601年英国伊丽莎白济贫法。该济贫法规定的亲属责任、教区援助以及政府以税收支应的济贫原则,成为往后社会救助的主要参考架构,是现代救济工作的开端。

二、德国的汉堡制和爱尔伯福制。通过赈济员进行家庭调查、事后访问、个别记录和开会讨论的做法均为现代社会个案工作的做法。

三、英美的慈善组织会社与睦邻组织运动。慈善组织会社促进各救济机构、慈善组织为解决社区问题采取协调合作的步骤,为社区组织工作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社会安全制度。国家通过制定法案和政策、执行对社会福利的管理,使作为间接社会工作方法之一的社会工作行政开始登场。

五、福利国家。使社会工作对象由面向弱势群体转向面向全体国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社会工作已经深入到人们内心,也越来越多的被世界所有国家接受,期中包括中国这个并不是很发达的国家。

火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按照不同的燃料,火有不同的类型,如:燃烧固体燃料的火(木头、布料、橡胶、纸张等);燃烧液体或可液化燃料的火(石油、汽油等);燃烧气体燃料的火(天然气、氢气等);燃烧可燃烧金属的火(钠、镁、钾等);燃烧烹调用脂肪和油的火。这样不管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都可以被火接纳作为燃料,而社会工作正像火一样接纳不同类型的人。社会工作者的案主是各种各样的,像吸毒的,犯罪的,社会上的无业游民等,面对这些人社会工作者都要真心诚意的对待案主的行为,而不能有歧视等让人感觉不舒服的行为而是要让案主相信你,才会把他们的想法和问题告诉你,这样才能真正解决他们的问题。

并且,燃料在燃烧之后就只剩下灰烬,所以不会知道他是什么,这也就像是社会工作的

保密原则。 保密是建立信任和良好专业关系的核心,在一般情况下,社工都要为案主进行保密,不能随便把案主的谈话内容、个人资料泄漏,以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和信任感,如果社工为了自己的需要,或者没有习惯遵守保密原则而发生泄密的情况,社工不仅要承担对案主带来的损害,而且要担负对专业声誉的责任,甚至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所以,除了在专业训练情况下,案主个人身份能充分隐藏之外,个人材料不应出现在社工的公开演讲或谈话中;社工应小心避免自己有意无意间以个案为例来表明自己的能力和经验;社工不应将个案记录带离服务机构,在工作场所应避免放错地方、遗失或放到别人可翻阅的地方;社工的个人记录不能作为公开的记录而随便任人查阅;任何机构案主的档案应建立健全的储放系统,以保证资料的保密性;如果有必要传阅,必须得到案主的同意。只有像燃烧后的灰烬一样才能的道案主的绝对信任。

第四篇:社会工作概论

社会工作之单亲家庭青少年的成长

案例:

扬扬在刚刚跨入初中的校门时,父母离异了。母亲外出长期在深圳打工,扬扬与父亲一起生活。由于父母长期的互相指责,扬扬逐渐怨恨父亲,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在进入初一年级以前,扬扬曾经一直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但是在初中阶段的学习中扬扬让家长觉得束手无策,难以管教,于是家长将教育责任推给了学校。而扬扬在校期间,干扰正常教学秩序,调皮捣蛋。老师找他谈心,他置若罔闻,上课无法专心听讲,作业很少按时完成,作业质量特别差,学习成绩一落千丈。

一、 案例中体现的问题:

随着单亲家庭的增多,其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现在的社会状况和从前的社会状况有很大的变化,很多成年人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面前都会有茫然无措的感觉,更何况刚刚成长的缺乏完整的家庭温暖的青少年。单亲家庭的孩子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有的很明显,有的是隐性的。

1. 社会的变迁使得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改变 离婚率大幅度上升,使单亲家庭大批出现。单亲家庭对子女的家庭教育存在严重的缺陷。据调查表明,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学校中的双差生,由于不良的物质生活环境,他们的智力发展也受到严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由于父母离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打破了他们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带来他们行为上的偏差。尤其对青少年来说,随着青春期发育,他们在心理上和情绪上都难以经受得起父母离婚所带来的痛苦、挫折和失望。据了解,近年来青少年离家出走和自杀现象日益增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父母分离,家庭破裂。

社会学研究表明,在儿童时期(3—7岁),母爱对子女的发育有至关重大的作用,如果失掉母亲,就会使子女的情绪波动大和不安宁。在少年时期(12—17 岁),由于子女的社会性有所发展,与父亲的关系也显得十分重要,在此时间,子女若失去父母的任何一方,越轨行为的比率都较大。心理学认为,人格异常的形成与恶劣环境有关,破裂家庭往往是其子女性格畸形发展的温床。事实上,绝大部分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青少年在自己个性发展中,常常感到空虚、寂寞、惶恐不安和焦虑,感情冲动好斗,常常产生不正当的行为,危害社会。对于单亲家庭孩子这一特殊的群体,研究其心理规律,探索实施教育的方法和策略,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因此,关注单亲家庭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2. 家庭教育不完善

家庭是子女最早的教育场所,子女在父母的抚养下成长,从父母那里接受教诲,了解遵守社会规范和行为守则。因此,如果把子女置于爱抚之中的保护机能叫做母爱作用的话,那么,理智上的管教机能就可以父爱的作用了。所以说,家庭中的教育功能是由父母双方来承担的,如果父母缺少一方,就会表现出家庭教育功能的欠缺。有些单亲家长因其子女失了母爱而有一种愧疚心理,便对子女过份地宠爱娇惯,而不能正常地给予管教;有些单亲家长视其子女为累赘包袱,漠不关心,甚至歧视和粗暴虐待。而更多的单亲家庭却是处于一种无暇顾及的无奈之中,他(她)们往往一人承担抚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既当爹又当妈,既要承担起沉重的家务,又有繁忙的职业责任,常常是力不从心,自然对其子女的关心和教育不够。这成为单亲家庭教育功能弱化的一个普遍现象。

扬扬的年龄处于十

一、二岁,其家庭恰好处于无教育和监管能力家庭的单亲家庭,他常常会表现出一种散漫的情绪,无组织、无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自控能力差,常迟到,说谎话,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缺乏上进心,对集体漠不关心,学习成绩较差。由于扬扬父母的行为直接的伤害孩子的感情和自尊,进而影响他的学习与生活。扬扬转变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由此得出:孩子的心理成长同父母的生活密切相关的,缺少父母的爱,缺少他人的关心和重视势必会对孩子带来创伤。

二、 解决问题相应的对策

单亲学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模式,核心是关爱。这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和基础。单亲家庭孩子因父母离婚,死亡等不幸的家庭事故巨大打击,造成心理极大的负面影响。他们对家庭没有安全感,没有温暖,没有了精神支柱,他们心理比一般孩子更脆弱,面对艰难的现实,他们的生存更加倍地“呼唤关爱”渴望亲情来抚平创伤的心灵。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以双倍的爱心共同关注单亲家庭孩子心理健康。

(一)从家长角度做好对单亲子女的教育 1. 家长提高自身素质

我们知道青少年心理是否健康,首先与父母的素质,特别是父母的心理素质有直接的关系,残酷的现实是家庭残缺,孩子失去赖以发展的安全和谐的家庭环境,单亲家长更有必要以良好的素质、优秀的人品,给孩子树立光辉的榜样。同时家长要努力学习,提高科学家教水平,把握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以科学之光增添人格魅力。帮助家长更新了观念,这样家长才能以自身的优良的素质,高尚的品格、精湛的技艺,增强榜样的力量,对孩子心灵的塑造起到神奇的作用。 2. 优化家庭教育的情境

孩子良好心理的培养,有一个场景、时机、方式问题。对于单亲孩子,本来父母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易产生一层情感的“隔膜”,要到达理性理解,就需一个较长过程。因此家长更应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溶化“隔膜”,在亲子情趣共鸣基础上,实施心理引导,①找好契入点:如看电视《宝莲灯》后,轻松引入母爱的话题②创造情景,如孩子爬山、参观动物园,从中教育孩子要刻苦,遵守社会公德,陶冶美的情操;③制造氛围,生日、节日、纪念日,祝贺喜庆节日,教育孩子尊老爱幼,礼仪诚信;④创造条件,让孩子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学习与人相处,培养团队精神;⑤引发兴趣,讲世界发明家的故事,教育孩子成功来于艰辛。平等温馨中对孩子心灵的雕塑水到渠成。 3. 正确处理子女关系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是可笑的。”亲子关系的优化是家教的保障,要求家长倾心关爱而切忌溺爱,适度的要求而切忌拔高。可见溺爱是家教的隐形杀手。那么过严如何呢?有的家长离异后,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要求他出类拔萃,弥补自己心灵创伤。有个单亲学生,其父亲是机关干部,要求孩子每次必考全班第一名,但这学生实际学习水平全班中等,她整天活得胆颤心惊,结果产生考试焦虑,甚至萌发轻生的念头,哪敢跟家长交心谈心。可见过分“严”爱也是破坏家教的祸根。因此关爱,要求适度,努力营造民主、向上、和睦的氛围,才能优化亲子关系,开启孩子心灵之窗。从而为家庭教育活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二)从学校角度如何做好对单亲子女的教育 1. 建立单亲家庭子女学生的档案

从入学起就开始建立单亲家庭子女学生的档案,加强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行为和家庭情况的了解、跟踪并详细记录。把每个单亲家庭子女学生分配到班主任、科任老师、年级团总支书记头上,由他们负责心理疏导,学习辅导,生活的关照,行为的矫正。并定期与家长联系,掌握单亲家庭子女学生在家中和社会上的情况。 2. 用爱心抚慰创伤

学校要选派充满爱心、有一定心理学知识、有较强的自我控制与忍耐能力、有较强的领导能力和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担任班主任,特别要将其中最优秀的教师派到单亲家庭子女学生较多的班担任班主任。这样的教师,最能发挥“教师的两个重要人格特征: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一是教师的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才会对单亲家庭子女学生的教育的效果产生显著影响。 3. 用友情弥补亲情

单亲家庭子女学生的所处的环境,特别是他们每日每时所生活的班集体的班风和同学之间的良好关系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在班风良好的班级中,同学与同学的关系反映在既能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同时也反映在能处理好个体的竞争与合作上。这样,单亲家庭子女学生就会生活在一个充满真情友爱的班集体里,他们自然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感到自己虽处在不幸之中,但又特别幸运。 4. 创设活动环境,用鼓励消除自卑

单亲家庭子女学生的思想负担重,耻于让老师知道自己家中的真实情况,更怕同学知道。班主任应帮助他们对这一社会现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父母的事由他们自己去处理,孩子无法左右家庭。同时,要创设活动的环境,积极鼓励单亲家庭子女学生参加班集体组织的各项活动和社会活动。对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单亲家庭子女学生,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把活动中最重要的任务交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增进和其他同学的友谊。对能力弱的单亲家庭子女,也可以有意识地让他们在同学面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5. 教会他们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单亲家庭子女学生在闲暇独处时常常感到无聊,也更多地采用消极被动的方式打发时光:打游戏机,泡网吧,看武侠小说,忘记自己的作业,甚至逃学。班主任要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生活目的教育,提高他们对理想、前途的认识,并且一事一教育一引导,转变就表扬,达不到要求就再交流,再谈心,做到常提醒,多鼓励,多方面启迪。还可以安排一些兴趣相投的同学与他们结成学习伙伴。

教师还有责任教育单亲家庭子女学生体贴父(母),建立起与父母和他人之间和谐的交往关系,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增强奉献意识和法律观念,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以愉快的心境投入生活和学习之中。

(三)从社会工作角度如何做好对单亲子女的教育

单亲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些家庭的问题不单是物质生活的问题,相当多的是精神方面的问题。单亲特困家庭存在着特殊的困难,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以及全社会给予关注和重视,切实帮助单亲家庭解决实际困难,为单亲家庭建起一座绿洲,为单亲孩子撑起一片蓝天。针对当前单亲家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1. 解决就业问题

希望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制定和落实劳动就业优惠政策时,优先考虑单亲家长,特别是特困单亲家长。对年纪较大、文化较低、技能不高的单亲特困家长进行重点帮扶,通过社区就业网络提高就业技能,帮助实现就业,优先安排在社区就业。

2. 给予单亲特困家庭特殊的经济援助

建议政府筹集设立“单亲特困家庭救助基金”,帮助特困单亲家庭解决住房难、就医难、读书难、教育子女难等问题,给予完全没有经济能力的单亲特困家庭特殊的经济援助。

3. 政府支持社区、团体、学校等开展单亲家庭的社会服务

发挥社区、妇联、学校的作用,建立服务载体,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增进单亲家庭的沟通,帮助单亲家庭建立相互的支援,学会开放自己,提高社会适应性,改变悲观、自卑的思想,树立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信心面对各种困难;学习科学的家教方法和与子女沟通的技巧,提供家长与子女沟通的机会,促进亲子关系,建立和谐的家庭生活;举办联谊交友活动,为他们重建家庭提供机会。

结论:

总之,离异家庭子女心理的维护与保健必须同时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着手,应该同时调动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力量,综合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离异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发展。如果全社会都能够重视单亲家庭问题,并把它当作一件大事来抓,这一问题便有望得到改善,这不仅有益于家庭,还有益于我们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第五篇:概论教学工作总结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2009-2010学,本人担任了经济贸易系、外语系和计算机系08级共15个教学班《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的面授教学工作。现将一学年来的教学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准确把握课程定位

当今世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正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一方面,西方敌对势力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的斗争更加尖锐,大学生面临着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既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成才意识和创新意识,但同时也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他们的素质尤其是思想政治素质如何,关系到他们能否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关系到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在我国高等学校开设“概论”课,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当代大学生,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本课通过系统地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形成与发展过程、科学体系、历史地位、指导意义、基本观点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政策,使学生了解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个理论成果,也是最新的理论成果,增强学生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与时俱进、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并能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认识和分析当前重大现实问题,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二、明确“概论”课的主题和主线

“概论”课绝不是原来高等学校开设的“毛泽东思想概论”与“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的简单相加,而是通过整合,突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中的主题,突出这两大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发展的逻辑主线。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内容体系,但作为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指导思想,他们有着共同的哲学基础、价值取向、理论品质。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构建“概论”课的内容体系必须要体现“四个围绕”与“一个结合”的基本思路。首先,将“四个一”作为构建“概论”课教学体系和教学框架的基本思路。第一是围绕一个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及所体现的与时俱进的精神,贯穿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是其全部观点的精髓。第二是围绕一个主题。就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第三是围绕一条主线。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构成“概论”课程的一条主线。第四是围绕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体现的理论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它初步回答了在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三、以专题讲授构建授课内容,正确处理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 一般而言,理论都有体系性,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不例外。但作为专科生的一门公共课,重点解决的是理想信念和思维方法问题,如果过于注重课程的理论体系,势必影响教学的实效性。为此,需要正确处理理论体系与教学体系的关系,在强调理论体系完整性的基础上,可采取专题讲授的方式。专题讲授是根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把相关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等内容有机结合设计出的专题教学形式。根据“概论”课教学大纲和国家统编教材的要求,结合同学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特”在哪里?社会主义的本质究竟是什么?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能够兼容?为什么社会主义制度允许私有制的存在与发展?实行市场经济能否实现共同富裕?如何看待对外开放与民族经济的发展?实现中国的现代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什么关系?为什么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是以人为本?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与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关系?为什么中国不能实行西方那样的多党制等问题。在专题的设置上,必须突出教学重点,要着重把握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关系,即“坚持与发展”、“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把握好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出发以及邓小平关于“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指导精神。按照以学生为本位的指导思想调整教学内容,做到贴近学生思想实际,贴近学生遇到的现实问题,符合当代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特点,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思想视野,避免空洞的说教,而且便于学生接受,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四、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文件指出:教学方式和方法要努力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学习特点,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我们认为,讲好“概论”课必须将专题教学、案例教学、课堂讨论、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融为一体,并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利用上述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和训练教师和学生的问题意识、探讨意识、开放意识、创新意识和能力培养意识。

五、加强实践教学,构筑“概论”课开展实践教学的长效机制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性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手段。但实践性教学环节是一项涉及面广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社会和学校各部门的重视,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而且需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逐步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的运行机制和长效机制。为此,对如何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概论”课实践教学的改革设想,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第一,持之以恒开展实践教育,把社会实践纳入教学计划和教学评估体系。第二,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第三,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教师在社会实践中的作用。我们要像组织课堂教学那样,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实践教学,努力把实践教学推向深入发展的新阶段。

六、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化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由于考核成绩是目前衡量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检测手段,因此,考核方式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授课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而且实际上它还直接和间接地左右着教育理念、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教学过程的诸环节。自“概论”课开设以来,我们就采取了“平时考核+期末考核”的新的考核方式,平时考核采取“平时出勤+平时作业+实践表现+小论文”的方式。实践证明,采取这种方式,同学们在平时表现、作业完成、实践活动、理论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同学们的责任感也增强了。可以说,这是一次学习方式的革命,是用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髓指导这门课的教学和学习。今后我们不仅继续坚持和完善这种考核方式,而且将在不同的班级进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的创新。 今后,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为此,要求我们教师在吃准、吃透教材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上狠下工夫,尽快熟悉和掌握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深入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断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努力将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向前推进。

上一篇:纪检工作发言下一篇:晋级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