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产业结构范文

2022-06-03

第一篇:优化产业结构范文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摘要:农业是国民经济最基础性的产业,没有农业生产的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健康、繁荣的发展。调整和优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 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本质要求和必然趋势, 也是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必然途径。因此,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分析农业产业当然发展现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优化措施和建议,最后对农业产业结构做了展望。

关键词: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1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指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使结构效率、结构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是指静态的农业产业结构水平的高低,而是指通过不断地对农、林、牧、副、渔等结构的调整,使农业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化的过程。综观世界农业发展进程,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农业产业结构效益优化,即农业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二是转换能力优化,即农业产业结构对技术进步、社会资源供给状况和市场需求状况变化的适应能力的优化,包括传统农向现代农业转换的能力以及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加强和比重不断降低的过程。 2 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现状

2.1 农村“三个产业”之间的结构、比例协调不够

在“三个产业”的共同发展过程中,各产业的发展速度、水平不同,在劳动力分布、产值和投资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并没有形成农村“三个产业”较好协调发展的合理布局。其具体原因如下:(1)由于农业资源的局限;比较利益少,农产品价格低,抑制了农业发展和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作物种植业的生产经营规模过于狭小,效益低;原有基础设施老化且农田基本建设投入不够;农业投资下降等原因造成农业基础薄弱,后劲不足。(2)农村工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较多问题:一是技术和管理水平比较低。二是企业所需能源和原材料得不到有效持续供应。三是由于城乡工业规划不统一,乡镇企业在发展中又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加剧了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争夺。(3)农村第三产业仍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是农村商业与农村产业结构不适应。其服务质量和效率不高,不能适应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交通运输资源紧缺。三是农村技术服务状况不佳。

2.2 农村第一产业内部农、林、牧、副、渔各行业比例不够协调

在广义农业层次上,农业的产值比重高达53%,仍然占据第一的位置,林业、牧业和渔业发展仍显不足。在狭义农业内部,粮食生产又占据第一位。

2.3 我国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其中工业又占有很大比重 农村工业内部结构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农村工业和城市工业的重复率高;二是农村工业与农业的联系性很低;三是农村工业存在着许多自我制约因素;以粗放型经营为典型;“五小企业”(小炼铁,小炼焦,小化肥,小造纸,小煤窑)比重较大,等等。

2.4农村第三产业内部的基础设施及其配套服务不够健全

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了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主要的传统产业,但对与之相近的部门或行业则注意不够;二是新兴的第三产业发展不足,如信息业在许多地方还是空白;三是产业或行业落后。

3 农业产业结构存在问题

3.1 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

长期以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过分看重眼前利益,一味追求短期效益,对农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基础性工作重视不够,加上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的农业生产活动还处于手工劳动阶段,当前绝大多数农户并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传统体制下的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农户经营呈多样化趋势。农户生产者和纯粹消费者的双重特性决定了其生产目标是:一方面其产品要满足自己家庭消费需要,另一方面又通过剩余产品的销售,获取尽可能多货币收入。特别是在当前农村市场体系发育滞缓的情况下,农户在生产经营决策时无法准确地把握市场情况,只能靠自己的经验判断,从实际出发,进行小而全的生产,很难形成具有地区特色的农业专业化经营格局。

3.2农产品问题突出,信息不对称

首先,科技含量低,难以打开市场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我国公众符合科学素养条件的人口仅占总人口的0.13 %,而欧盟为41.4%,美国为61.9%,说明了我国的人口素质偏低,特别是占总人口一半以上的农村人口,其素质可想而知。由于经济拮据,农技教育没有普及到村、屯等原因,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户往往以劳动力投入来代替资金投入,凭经验、靠传统技术,进行粗放型经营,使得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最终导致农产品质量低劣,精品、名品不多,市场竞争力弱。其次,农户的农产品结构单一,造成农产品过剩。长期以来,广大农民受过份偏好产品生产影响,加上农业市场体系的不健全,致使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户,只能根据上一周期农产品的市场供求和价格来确定即期生产的产品。由于农户经营决策行为具有趋同性, 即他们在价格信号的刺激下往往会作出相同的反应,一哄而上生产价格高的产品,如果造成该种产品的市场供应量剧增,价格下铁,卖难问题严重,于是又相继纷纷下马。相反,出现产品短缺,抢购抬价,在暂时较高价格的误导下,农户又会掀起新一轮的一哄而上。

3.3 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

我国农业生产结构仍然以种植业为主,农产品加工水平低,质量不高,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方面表现为低水平下的结构性、地区性生产过剩;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农业生产主要是在外延扩大再生产基础上的高消耗、高成本和低效益;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交通运输、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条件差,科技、文化、教育、卫生事业水平低,信息业、金融保险等新兴产业远不能适应农村第

一、二产业发展的要求。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逐步提高,会有更多的劳动力从第一产业释放出来,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容量有限,需要第三产业容纳大量的劳动力。

3.4 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制度保障乏力

当前,我国农业经营中明显存在农户小规模经营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农业产业化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一环。然而,由于制度创新缓慢,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健全,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严重制约了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和农产品竞争

力的提高;农业产业素质低下,我国农业产业素质低下,从业人员素质、农产品质量、加工技术、运输手段和营销策略以及农业经济组织等还不具备国际竞争力, 从市场准入到真正打入国际市场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4 优化对策及建议

4.1 政府要在中央财政上对农业作出相应的倾斜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如水利,交通等);建立相应市场信息反馈机制,将农户、市场、商户、技术产品服务部门有效地链接起来,确保信息的快速传输和规避相应的风险;把大力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发展作为重要的战略来抓;把农产品价格补贴和农业保险立法,规定相应的究责条款,让真正属于农民的利益落到实处;在资金上,政府要扩展多元化的融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注入农村,放宽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部门尤其是对乡镇企业的贷款条件;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所要求的那样: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使耕地向农村种田能手和专业大户集中,逐步实现多种形式的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4.2 积极推进农业科技革命, 实行科教兴农

能否实现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关键在于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首先,要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来指导农业的生产经营,把先应用而后成熟的工业经验适当地应用于农业;引进新技术、新思想,用先进的物质装备来发展现代农业,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统一为一个整体,努力实现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其次,大力发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息对生产经营活动是至关重要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尤其是要使广大农民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是顺利实现结构调整的根本保证。农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能够给广大农民正确提供以价格信息为主的各类市场信息,是引导调整农作物生产结构、产品结构等的重要信息,从根本上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整生产计划,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国家农业实用技术多媒体产品制作中心和网络服务系统,是利用现代化手段推广农业科技的有效途径。它将把十分复杂的农业技术,以极为简单、易懂、易学的方式表现出来,以一种崭新的形式促进农业科技推广、科技咨询和农业教育。最后,要抓好农村信息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在农村信息网络向县和乡镇延伸的同时,要重点抓好组织网络的延伸。第一要充分发挥县、乡镇推广站、农经站的作用,联合其他涉农部门,依靠村组干部、农村经纪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和经营大户,积极鼓励信息员与农户结对子,开设农民科技培训班,形成“进村入户”的农村信息网络,彻底解决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第二要切实抓好从事信息服务人员及农村信息员的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各省要建立农村信息员登记、培训考核和资格认证制度,并编写信息服务工作手册及培训教材。

4.3 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在保证粮食生产的稳定增长的前提下,针对市场需求,种植业应从以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二元结构发展成为集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作物、蔬菜、瓜果、花卉等的多元化种植结构。当前关键要改变地区间农产品结构“资源型、趋同型、低级化”的劣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系列化加工,以满足市场的优质化、多样化、无公害的需求。其次,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中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加快乡镇企业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是适应农业

产业化经营的客观要求。积极主动地发展农副产品加工、深加工业及其他优势产品产业,调整食品加工结构,发展方便食品、调味品、保健食品等,以满足食品消费市场多层次的需求。与此同时,还应用高新技术开发新的领域,对农副产品进行多层次的系列加工和深加工。另外要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是凭借区域资源的优势,开发市场需求量大、品质优良、稳定,区域内特有的名、优、新产品,形成符合市场需求,有资源比较优势,产品科技含量高,生产能形成一定规模,产业带动能力强,产品质量好且稳定的特色产业。我国辐员辽阔,土地资源丰富,气候条件多样化,为发展农业提供良好的环境。如我国江苏、浙江一带的名特优水果、蔬菜等农产品远渡重洋,畅销日本就是佐证。

4.4 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优化结构

1)优质农产品加工转化。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特别是精深加工业;磨刀不砍柴功,加快对现有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技术改造,鼓励采用新技术先进工艺,提高加工能力和产品档次;鼓励和允许大型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饲料生产企业到主产区建立基地,如南糖集团在各甘蔗主产区都设有加工厂,它们采用新技术和先进工艺,加工优质白砂糖,产品畅销全国各地。

2)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只有建立起严格的、科学合理的质量标准,才能真正实现农产品的优质优价,才能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很不完善,一些产品标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多样化、产品用途专门化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快制定和修订,并认真贯彻实施。

3)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储藏、保鲜、运销业,实现多次增值增利。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之比大都在3.1以上,而我国仅为0.51。我国的许多农产品,内在质量并不低,就是不在分级、包装、保鲜、储藏上下功夫,以致价值低,销售难。

4)要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放手发展价值高的经济作物,发展畜牧业、林果业、水产业, 发展多种经营。生产出适应市场需求,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优质名牌产品,做到“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新、你新我精,你精我特”, 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关键要积极培育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在发展城乡集市贸易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包括区域批发市场和产地批发市场)和各类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对农产品的集散功能,平衡供求,有效解决当前农产品“卖难”问题。形成覆盖全国各地的市场网络,并逐步实行统一的农产品等级标准,形成计算机联网拍卖或拍卖与议价相结合的交易方式,使之成为农产品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信息发布中心,成为农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桥梁。

5 结论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观念已深入人心。中国加入WTO后,经过几年的发展, 已深深地融入了全球化这一趋势之中,农业也不例外。为顺应这一趋势和潮流,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获取主动权,我国农业应形成以高科技化为主导,以信息化为关键,以市场化为手段,以服务化为保障的农业产业格局,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参考文献:

[1]何凤霞.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优化[J].农村经济,2004,(10).

[2] 唐萍, 刘健.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建议[J].农业经济, 2004, (03).

[3] 李锦生.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J].现代经济探讨, 2004,(03).

[4] 余鲁.21世纪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与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9).

[5] 张建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问题分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7).

[6] 郭琳,王华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J].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6,(04).

产业组织理论课程论文

题目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学院

经济与贸易学院

班级买买提热夏提·肉孜

学号1039020302

产业经济学专业

2011年7月6日

第二篇:浙江省产业结构优化

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的经济增长速度一直居于全国前列。但近几年经济势头开始放缓,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在全国明显后移,增长速度也在全国靠后,这与浙江的产业结构问题有很大关系。因此,需要正确认识浙江产业结构的现状以及其特点,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探讨当前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途径。

正文:

产业结构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结构的核心和基础。现代经济增长的过程,是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断发展的辩证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步伐加快,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态势最好的省份之一。但近几年经济势头开始放缓,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在全国明显后移,增长速度也在全国靠后,这与浙江的产业结构问题有很大关系。然而结构不合理、产业层次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结构调整滞后于经济增长,以及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当前仍然是制约浙江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原因。

一、浙江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 浙江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

改革开放前浙江是一个典型的农业省份,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

重在45%以上,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35%左右,产业结构呈“

一、

二、三”分布,从就业结构看,农业从业人员占85%以上。改革开放后,随着浙江农村工业化的勃兴,1977年第二产业比重迅速提高到41.5%,超过了第一产业,1978年提高到43.3%,产业结构调整为“

二、

一、三”,农村劳力开始大量向第二产业转移,1978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到73%。到1987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调整为“

二、

三、一”。到90年代中期,浙江人均GDP 超过1000美元,非农从业人员占50%以上,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到15%左右,第二产业中技术和资本密集的高新技术产业兴起,第三产业比重快速上升到30%以上,标志着浙江由初步实现工业化向初步实现现代化迈进。与此同时,经济的稳步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中心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功能得到强化,以人口城市化为标志,2000年,浙江城市化率为48.7%,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36.3%.

(二) 浙江产业结构的现状特点

浙江经济增长的速度和绩效的持续下滑,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在持续了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以后,支撑浙江经济增长的一些要素和资源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包括土地,能源,环境等要素资源已经成为制约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可以预见,浙江经济增长的势头还会继续下滑.中国"十一·五"国民经济发展规划的关键词之一是自主创新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对于正处于经济转型期的浙江来说,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通过需求结构的引导,企业的市场化自主选择和政府产业政策的推动,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从“轻、小、集、加”到重化工业,到服务业比重的不断提高,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浙江产业结构得到了不断的优化和升级。虽然工业仍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不断提高。三次产业之间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悬殊。产业竞争力明显提高,传统产业仍然是构成浙江产业竞争优势的基础。第三产业规模扩张较快,第二产业以内涵增长为主。

二、 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思路

(一)从浙江产业特色出发调整结构

结构调整一定要从浙江实际和产业特色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结构效益。从浙江产业特色出发调整结构,需要对产业省情有正确的把握。浙江工业产业结构带有明显的初级阶段特征。初级阶段极其复杂的收

入分配结构,决定了消费需求极其复杂的多层次性和多样性。浙江工业正是按照自身的资源条件、资金条件、技术条件和市场条件,积极适应初级阶段的消费需求结构,形成了自己的产业特色。产业结构调整不能唯高(高级化)是从,只能唯市(市场导向)而从,这是浙江工业产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从浙江产业特色出发调整结构,需要贯彻产业发展不平衡战略,重在发展优势产业。实行产业发展不平衡战略,就是要扬长避短,支持发展符合资源条件的优质产业,限制发展不符合资源条件 的劣势产业。要从效率和效益原则出发,而不是从完善工业体系出发,确定重点支持的优势产业。对优势产业的成长,在发展规划、资源配置和产业政策实施上倾斜支持,使其发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并通过传导机制的作用,带动产业结构的合理化调整。

(二)培育主导产业

工业发展需要带头产业的牵动和支撑。80年代,浙江纺织业和家电业迅速崛起,在工业增长中发挥了主导作用。90年代开始,非工业的建筑业成为拉动整个经济高涨的主导产业。随着纺织业比重大幅下降和家电业增速减缓,目前浙江工业缺乏起主导作用的带头产业,呈现非主导性的轻型化产业结构特征。浙江已确定把机械、电子、化工和医药作为工业主导产业来培育。

要培育主导产业时,首先按照需求弹性基准、生产率上升基准和关联效应基准,并且遵循产业更替规律,安排好主导行业和主导产品的发展序列,逐波推进。其次以产业技术进步作为培育基础。必须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加速科技成果推广运用,加快引进和消化国外先进技术;以主导行业、主导产品为重点,推动产业主体技术大规模更新改造。再者冲破自求平衡、自成体系的区域经济窠臼。培育主导产业从区位对产业发展方向的把握和重大项目的安排一定要慎重,看准了的要下决心实施。最后要把握好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关系。由于浙江工业总量已经达到较大的数量级,任何产业要成为主导产业,必须发展到相当的规模,非此不可能对整体工业产生足够的带动力。目前确定的主导产业总体上属重化工业,客观上是对浙江80年代初“轻纺工业优先”的产业发展战略的再调整。这对轻型产业结构将带来一定影响,需妥善处理好轻重工业发展的关系。

(三)、传统产业调整改造

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目前浙江的主体产业,在实现工业起飞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传统产业在市场容量和要素成本的双重约束下,发展困难较大。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传统产业对浙江工业增长仍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 产业升级:第一,提高加工深度,延长产业链。第二,以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广泛运用新工

艺、新设备、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加工工业水平。

2. 产品结构调整: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改造,还是主导产业的培育,都要把着力点放在产品结构调整和优

化上。浙江拥有绍兴黄酒、娃哈哈饮料、杉杉西服、金轮帘子布等一大批专类产品的巨人,还有一大批小而精、小而专的特定产品的小型巨人,这是浙江产品的优势。务必保持和发扬这一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把低耗、高效、少污染的产品发展放在突出地位。要逐步调下高能耗的重加工产品。

3. 把传统产业调整与工业布局调整结合起来:从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工业布局、优化城市功能出发,合

理引导产业空间分布,争取区位比较效益。一是以纺织业为重点,二是有规划有步骤地推进城区工业向郊外开发区转移,三是积极向内地拓展产业。从产业空间拓展和产品市场开发战略出发,引导企业采取资本经营、品牌经营、实行销地产以及产业扶贫等多种方式向广阔的内地进军,四是重视抓好煤炭、冶金等基础工业的布局调整和产业调整。

4. 调整要着眼于提高国际竞争力:浙江传统产业特别是轻纺工业的市场相当部分已延伸到国外。另一方

面,加大机电产品出口比重,实现浙江机电出口产品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转变,形成新的竞争优势。

(四)、产业结构从工业化向现代化转型

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和国际经验表明,向现代化转型的产业结构具有显著的特点:一是产业比较优势得到条件和优化资源配置出发,通过内外贸易实现专业化分工,在分工中取得产业发展契机和比较效益。

发挥,比较优势产业呈现强劲的发展势头;二是产业结构高度化趋势十分明显,集中表现为第三产业比重的迅速提高,高新技术的广泛吸收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从浙江的实践看,正是由于通过广泛吸收适用技术,大力培育和发展产业比较优势,推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高度化,使得浙江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面对现代化的结构转型,培厚产业技术基础,优先发展产业比较优势,推进城市化,带动第三产业发展,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寻机突破。政府必须加强宏观指导和政策引导, 加快培育统一市场的步伐,在市场机制发挥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调整和完善产业结构;推进城市化进程,扩大产业发展空间;根据需求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 改善企业的供给结构;加快主导产业的发展, 推进产业技术升级和产业结构进一

第三篇: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农民收入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进一步开放,国外农产品的进口以及科技进步,交通运输的发达,大宗农产品价格大幅度下跌,给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造成了原有的高产优势不能凸现,增产不能增收。对于以棉花生产为主导产业的乌苏市来讲,冲击力更大。因此,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成了现阶段发展农村经济的重中之重。

一、当前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机遇

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农业生产在保持较快发展速度的同时,我市新农村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用水矛盾日益突出,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投入积极性不高,农民群体年年上访;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普遍较低;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基层文化阵地建设落后;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带领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工作作风不扎实,服务意识不强;部分村级班子战斗力不强。因此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差距加大,如何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成为当前尤为迫切的任务。

今年是中央连续第四年出台1号文件,市委提出全市各乡镇(场)按照“突出特色抓产业、围绕市场调结构、依靠科技创品牌、改善设施促增收”的思路,依托各具特色的地理环境和不同的产业基础,引导农牧民加快调整农业结构,形成以“四区一线”为主的区域化产业布局,从更高的层面对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部署,惠农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整个农村经济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这为我市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和农村经济实力提供了政策机遇。在此,我就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谈一点个人的粗浅见解。

二、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对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领导

中央1号文件明确指出:“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经

营基础上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在农业生产面临严峻形势的情况下,要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就必须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各级党委、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把它纳入议事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采取强有力的措施积极稳妥地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农产品品质、特色产品、绿色环保产品要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这几年一些有进取心、有头脑、有知识的农民,通过各种方式引进一些农作物新品种及新畜种,但成功的少失败的多。解决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非常艰巨,关系到小康社会能否实现。如何做好产业结构调整,对我们充分把握未来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与时俱进,适应农村经济的新变化,引导农村经济向健康文明有中国特色现代化农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推进农业产业化,培植龙头企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经分析发达地区重点产业发展,可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品竞争力的高低除了要有特色产品以外,是否能增收增效,关键是产品产业链的长短;是否能实现品牌产品的深加工;是否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增值。因此我们必须走融合经济的路子,通过引进资金技术市场整合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有一定市场开拓能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链,把特色农产品、大宗农产品进行深加工,转化增值,形成经济优势,解决农牧民增产增收。

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加工工业化。只有实施了工业化,农产品的保鲜增值,高效运输及深加工才有依托,才能突破时间、空间的束缚,形成最终消费,增加国民经济总量,形式产供销、贸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产业链。

由于我们新疆远离内地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和工业生产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少,人流物流都十分有限。因此应首先考虑将大宗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实现工业化,推进农业产业化,培

育好龙头企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随着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龙头企业已成为带动一方生产结构调整、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吸纳先进生产要素、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载体。它可有效地解决分散经营的小农户与大市场的对接问题。同时又是顺应农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一种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的好形式。我认为,目前应把兴建龙头企业摆在与发展农牧业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首先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外宣力度,把乌苏的资源优势宣传出去,让外界了解乌苏,为吸引资金奠定基础。其次,要牢固树立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思想。尽可能地提供各种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主动出击吸引外地客商来乌苏建厂,从而推动我市产业化进程。

(三)向市场化农业、现代化农业转变,大力发展畜牧业,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加快推进农业结构、农业增长方式、农民收入形式的转变,对于特色农产品要进行技术升级,质量升级和档次升级。对于大宗农产品要进行就地转化,进行深加工,延长农产品产业链,实现加工升值,形成持续发展或者转化为畜产品原料发展畜牧业。

我国加入世留组织后,畜产品迎来了更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一方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需求愈来愈大,另一方面,目前我国的肉类价格均低于国际市场,加入WTO后,价格优势更加明显,使我区畜产品具有较强的优势,从而保证了畜产品将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从一定角度看,畜牧业是种植业的后续产业,大力发展畜牧业,就必须扩大饲草料的种植面积,它将成为农业结构调整的杠杆,促进种植结构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四)加快农村

二、三产业发展

强化为农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行业协会、产业协会,进行全方位服务,保护农牧民利益,加快提高城镇化水平和农业产业化水平,扶持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广开农民转移就业途径,使农民收入多元化。

在农村,通过一些有知识、有闯劲、能致富的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改革过去那种离不开土地的自给自足小农经济意识,把增收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畜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出门进城务工等方面,拓展收入来源。

(五)必须以市场为导向,抓好各项基础性工作

要抓好科技兴农促进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同时抓好农业基础建设,建立完善优良品种、农业科技推广、农民教育培训、市场信息、质量标准等服务体系,加快农业发展步伐。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种植作物品种繁多,而市场需求也各不相同,种什么,种多少不是一家一户农民所能了解和把握的,这就需要政府机构和龙头企业为农民提供信息。乌苏市作为一个农业大市,应该加大信息市场建设力度,搞好信息媒体和农业信息网络建设,政府可根据国内外市场的供求信息、价格信息来调整产业结构和品种结构,指导农民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

(六)搞好示范引导,创新农业科技,发展特色种植,增强产业的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探索新的种植领域,必须搞好示范引导。我认为:首先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均要结合本地实际建立科技种植示范园。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当地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进行规划,确定示范目标,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尽量避免农民在引种过程中的随意性、盲目性。其次,发挥科技示范户的作用,逐步创立和形成示范大户的带动机制。市乡两级要给示范户提供信息服务和优惠政策,充分发挥示范户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以他们的成功经验带动周边农民,形成乡、村、大户、普通农民的联运机制,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及时应用推广新的科技成果,提高农牧业生产中的科技含量,增加生产效益,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第

一、发展优质农业。我们生产的棉花、小麦、水稻、玉米等大宗农产品和瓜果蔬菜等,质量不很高,竞争力不强,今后应在高效优质上做文章,真正实现人有我优的目标。第

二、建设生态农业。其一可发展绿色产业,筹建一批

绿色农产品基地,满足市场需求;其二利用我市的地域优势,吸引资金发展旅游观光农业。第

三、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建设品牌农业。特色种植、养殖业以其巨大的潜力、较高的经济效益倍受农牧民青睐。我们应正确引导,大力扶持,力争培植出更多的特色产业。我市的种植、养殖业虽有一定规模,知名的却寥寥无几。它制约了我们的生产发展。棉花、枸杞都是如此。因此,要强化品牌意识,想方设法创名牌。第

四、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种植,既能上档次,出精品,增强市场竞争力,还便于经营、管理,应继续推行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使产业结构的调整更趋合理。

三、开展技能培训、培养新型农民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根本办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更要努力造就现代农民。要把农民技能培训作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全力推进。在农牧民中培养一批“懂技术、留得住”的农牧民技术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全市农牧民学科技、用科技水平。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现代远程教育和面向市场需求的就业培训,努力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此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抓住机遇,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鼓励发展私营经济,使产业结构呈现多元化趋势。多建设几个辐射面广,带动作用强、有品牌、有竞争力的龙头企业,早日实现小康目标。

第四篇:推动产业集聚 优化产业布局

《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竞争能力和协调发展的目标,到2010年,要“集聚优势资源,形成一批在全球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和产业园”、“依托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基本形成东中西部地区差异化发展的产业格局”,这是信息产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央精神的重要体现。为实现这一目标,未来几年,信息产业部将重点加强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式发展;推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实现区域产业差异化发展。

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已成为“电子强国”战略实施的重要举措。

加快推动产业由大到强转变,是新时期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十五”期间,信息产业部将推进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作为加快产业战略转型的切入点和重要举措,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明显成效,共认定了九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38 个产业园。到“十五”末,九个基地的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占全行业产业规模的近八成,工业增加值和利税总额占全行业的比重均超过四分之三。基地内汇聚了绝大部分的国家和部省级研发中心以及众多跨国公司研发机构,拥有一批具有较高品牌知名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企业集团,在核心基础产业发展和部分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上处于“先行者”的地位。经认定的38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园,涉及通信、计算机、家电、集成电路、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电子材料等领域,是各专业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的产业聚集区,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三年的建设,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产业链日趋完善,优势企业、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和资金不断涌入,集聚、辐射和带动效应日益显现。产业基地和园区已成为我国信息产业“走出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

“十一五”期间,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将继续成为强国建设的主要载体。

“十一五”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进入“由大到强”转变的关键时期,加快基地和园区建设,进一步提升产业层次,完善产业链,优化发展环境,对于加快优势骨干企业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做大做强具有重要意义,《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也将其作为一项重点任务加以推进。

“十一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对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的指导和管理。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并落实《支持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发展政策》,重点加强对基地和园区在发展规划、自主创新、国际合作、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行业指导,加大对基地和园区发展所需资金、人才等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在共性技术与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以及自主创新、重大产业化项目等方面给予支持。同时,信息产业部将对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实行动态调整的管理,适时调整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认定条件,进一步规范对基地和园区的申报、认定、考核及相关管理工作,不断提高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管理水平,增强基地和园区的竞争能力,推动基地和园区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平台。此外,在推动基地和园区建设中,将更加注重引导当地和外部优势资源集聚,在产业投资导向上要重点围绕产业链的延伸和完善,加强产业链薄弱环节的建设,进一步整合上下游资源,提升产业技术层次,实现集约发展。

三、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东中西部各具特色、优势互补产业格局的形成。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加快东部地区发展”的总体区域发展战略,并将在“十一五”期间率先在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都市圈开展试点工作,探索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信息产业也将按照国家总体部署,在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注重区域协调发展,力争在差异化、互补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产业发展的协调互动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延伸和壮大产业链,优化产业布局。

东部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地区要继续发挥产业发展“排头兵”的作用,以产业基地和产业园建设为抓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引导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鼓励建设高水平的产品研发中心和制造基地,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信息产业带。中西部地区和东北老工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抓住产业新一轮转移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在劳动力、资源、政策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依托中心城市和重点区域发展特色产业,形成若干特色鲜明、辐射和带动性强的产业聚集区。

我国大都市圈产业布局规划与发展趋势分析

我国一些大城市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城市规划与建设、产业布局等方面涌现出很多新的思维和观念,颇具活力。

一、调整空间布局支持城市地位全面提升

以上海为例,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其已形成了明确的产业目标和与之相配合的城市空间发展战略。1999年版的总体规划中,上海的城市性质确定为“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和国际航运中心城市之一”,围绕这一定位,还提出“城郊并进,增强综合竞争力”,“中心城区主要是完善功能,体现繁荣、繁华;郊区主要是加快发展,体现综合经济实力”,“注重郊区现代制造业中心建设,强化中心城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形成相互推动、多中心发展的新格局”,“郊区建设起点高、模式新、规模大的综合性开发区,成为吸引跨国公司、高新技术产业、现代装备制造业等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明确国际金融中心定位,全方位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上海把建设金融中心的最终目标定位于亚太区域全能型国际金融中心,近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发展模式定位在“国内金融中心+离岸金融中心的前期”,因此,总体规划将金融、保险、商业、贸易服务等职能主要布局在中央商务区和四个城市副中心,并重点突出浦东中央商务区的规划建设。

2.强调工业发展的作用,从市域整体上安排支柱产业布局。通过空间与用地布局引导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聚集,总体规划为石化、钢铁、汽车、造船、高等教育、出口加工、高科技等支柱、骨干产业的发展安排了明确发展空间,如积极引导工业性项目,特别是高新技术项目、重大项目进入“1+3+9”地区,即浦东新区、闵行、漕河泾开发区和上海化学工业区,以及9个市级工业区;同时上海十分重视城郊工业一体化,引导乡镇工业逐步向市级、区县级工业区集中发展,为郊区经济发展明确了一批重点小城镇,因此,上海区县工业增长强劲,2002年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4%。

3.积极推动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空港中心建设。规划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开辟大小洋山集装箱深水港区;形成以浦东国际空港为主、虹桥空港为辅的组合型空运枢纽格局;建设空港新城和海港新城,支持两大国际枢纽所需的相关服务与配套设施。

4.重视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区位。对国家沿海铁路和沿海高速公路的选线,上海采用了浦东方案,突出了浦东在区域开发中的“龙头地位”,改善了浦东与江浙两省的联系条件;四条轨道交通市域快线与规划的各个重点产业区、新城与城市中心区域直接相连,有力地支持了产业的空间展开。

二、新城区的规划与发展趋势

我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迅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而其中大城市的地域空间结构变化最为明显。由于用地广阔、限制因素少、区位优越,大城市边缘的新兴城市化区域得以在短时间内崛起,发展成为大城市对外开放、产业结构调整的先行区域,成为大城市空间扩展的主要目标。这种现象在沿海地区十分突出,如广州以大量的规划研究和空间结构、用地布局调整来适应其在基础产业、制造业、空港、航运、商贸业和高等教育、会展业等诸多产业领域的重大结构性调整,利用番禺、花都撤市改区的机遇,大胆而坚定地大踏步南拓,拉开空间框架,在南部的番禺沙湾水道以北构建南翼大组团,开辟综合性广州新城区,吸纳未来大量基于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的新兴产业,建设广州新大学园区和广州新城,形成生活居住、休闲度假、商贸、旅游和新兴产业的综合性中心功能区和外贸加工区;其中南沙新城主要以工业、物流业、科学技术三项职能为基础带动整个地区发展;在东部珠江口滨海地带,高标准规划生态型滨海新城区。其他还有上海的浦东新区,青岛的东部新区、苏州新区、天津滨海新区等,也都比较成功和令人瞩目,特别是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对北京更具借鉴意义。

经济快速发展及大城市地区交通、区位、政策等因素的变化,带来大城市边缘区域空间结构的改变,打破了原有大城市地域空间结构系统的平衡,产生新的城市发展形态,即由大城市原有的同心圆圈层扩展形态走向分散组团和轴向发展形态,最终形成带状城市,实现跨越式空间发展。(作者: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 未来经济和产业布局的战略构想

2003-10-20 00:00:00

[摘要]过去发展经济、引导经济布局,不太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较多地讲经济效率,较少地讲生态效率。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理念,也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多一点和为贵,少一点斗争哲学;多一点顺其自然,少一点人定胜天。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再与自然"斗"下去,太危险了。科学发展观是在尽可能不改变或尽可能减少改变自然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发展,从迫使自然与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相适应,转为主动地使人的分布、经济的分布与自然相适应。

(50人论坛·北京)目前已启动"十一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产业布局或经济布局是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这一问题非常重要,当今世界的发展,一靠科技实力,二靠区域整体竞争力。经济布局不合理,不仅影响国家的整体竞争力,而且影响人的居住和发展,损害可持续发展能力。如何在未来15年更好地引导我国的经济布局,使之更合理,目前还没有成熟意见,更没有形成共识。但基本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是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以及"五个统筹"、"五个坚持"。

一、引导经济和产业布局要遵循空间均衡的原则

正确引导经济和产业的布局,首先要把握区域协调的科学内涵。区域协调不是要全国31个省区市的GDP都同样大,更不是全国332个地级市州、2860个县、5万个乡镇之间的GDP都同样多;引导经济布局,不是要使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要布满工厂、成为先进制造业基地。按GDP总量衡量,美国、日本经济总量最多的地区与最少的地区之问的差距不比我国小,但没有人认为美国、日本存在区域不协调的问题。缩小地区差距,主要不是缩小GDP的差距,重要的是缩小人均GDP和居民收入的差距,最终是缩小各地区间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的差距。摆脱贫困,核心是人要脱贫脱困,不是单纯的"地区脱贫";共同富裕,实质是生活在各个地区的人民要富裕。一个地区的GDP再多、增长速度再快,但如果失业很多,许多人生活在低保水平之下,这种GDP和增长没有意义,是典型的"有增长无发展"。

实现区域协调,要遵循空间均衡的原则,也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促进人口、就业、经济在一定空间协调分布,并与该空间的资源环境状况相适应。

第一,经济与人口在一定空间要协调。经济的布局或空问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密切相关。农业社会,人随着耕地走,耕地是就业岗位,耕地是分散的,人的居住也是分散的。现代社会,人的就业岗位主要不在农业,是工业和服务业,工业和服务业是相对集中的,人口也是相对集中居住的。所以,引导经济向何处布局,实质是引导人口向何处集中。坚持以人为本,不仅要关注经济布局,更要关注人的居住区问题,使人口分布在适宜人居住的空间,不能把人口引导到高山峻岭、戈壁荒滩上。有矿产资源的地区,往往是不太适宜人居住的地区,也是其他产业发展条件较差的地区。在这类地区,可以开采矿产资源,但不易把人口引导过去,形成人口密集的城市。否则,一旦资源枯竭,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很多困难。我国许多资源型城市已经出现了类似问题。我国许多城市布局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今后将有几个亿的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如果不正确地引导经济布局,继续引导到灾害频发地区布局经济,人口也会集中,今后的灾害损失更大。我国GDP增加很快,但每年因各种自然灾害的损失也很多。这是人民感受的生活水平提高没有GDP增加快的原因之一。

第二,经济、人口与资源在一定空间要协调。其中最主要的是要与水资源相适应。淮河以北,水资源为全国的19.5%,人口占46.5%,GDP占45.2%,耕地占64.8%。经济与人口是协调的,但水与人、水与经济的分布严重失衡。水资源可以跨区域调动,但资源移动不能过度。400个城市缺水,163个严重缺水。如果都调水,全国将密布调水网。既使经济上是可行的,但生态效率差。地下水超采,也会引起各种地质灾害。

第三,经济、人口与环境在一定空间要协调。大城市病的实质是经济和人口的集中程度超出了环境容量。经济集中,人口必然集中,公路、铁路、飞机,以及废气、污水、垃圾也会集中。当自然界难以自行调节时,要么是忍受恶劣的环境、污浊的空气,要么是花大价钱治理。因此,经济和人口的集中在一定空间也要适度,密度合适。目前近1个亿的流动人口,主要流向了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地区。因为就业岗位在这里、经济和产业布局在这里。经济发展没有尽头,但空间资源是稀缺的。按现在的占地势头,一些地区几年、十几年后将无地可用,所有的空间都将变成高楼、公路、厂房。这不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不是科学的发展观。因为没有了绿色空间,人民的生活质量不会高。企业、外资遵循市场原则,哪便宜就在哪生产,不会考虑空间均衡问题,但政府若不考虑,这种增长是不可持续的。

二、引导经济和产业布局要遵循生态效率的原则

过去发展经济、引导经济布局,不太考虑自然的承受能力,较多地讲经济效率,较少地讲生态效率。坚持科学发展观,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理念,也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多一点和为贵,少一点斗争哲学;多一点顺其自然,少一点人定胜天。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再与自然"斗"下去,太危险了。科学发展观是在尽可能不改变或尽可能减少改变自然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发展,从迫使自然与人口分布、与经济分布相适应,转为主动地使人的分布、经济的分布与自然相适应。

坚持生态效率的原则,才能在不损害可持续发展能力基础上引导经济布局。在物质产品短缺时代消除,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消除,以及加入WTO、国内经济越来越融入全球经济的情况下,完全用一个行业的国内总供给是否大于总需求来判断重复建设,从而确定鼓励或限制的产业政策等是欠科学的。一个行业单纯看近期需求,单纯看国内需求,难以判断是否属于重复建设。因为一是短期没有需求,长期可能有需求;二是国内没需求,可以出口,变成该产业的"世界工厂"。但是,问题在于国内的资源环境是否能承受。目前许多地区的增长、许多产业的增长,是用政府补贴了的、低廉的,仅仅核算了资源开采成本,没有核算资源和环境成本换取和支撑的。如果一些地区的水价中,包括了开采地下水、超采地下水、跨区域调水的生态环境成本,其产品的竞争力会大打折扣。汽车是很有前途的产业,从未来看、从全国看,要大发展,但放在哪里生产。在开发密度很高的地区布局汽车厂,可能现在是有竞争力的。但工厂过来,就业、人口也会流动过来,水资源紧缺的矛盾、生态环境的矛盾也.会加大。这些负面的社会效应、对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损害,企业不负担,本届地方政府也不负担。这些成本是以后的政府、全体人民、我们的子孙承担了。所以,引导经济布局,不仅要遵循经济效率的原则,也要遵循生态效率的原则。

三、引导经济布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区域调控原则

引导经济布局要因地制宜,通过区域规划,实行差别化的有针对性的区域调控政策。国家的总体规划要强化空间指导与约束功能,把区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放在突出位置。在东中西三大地带划分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区域的发展条件,明确各类区域的主体功能和发展原则。

对重点开发区域,具备经济发展和人的居住和全面发展条件的地区,要引导经济向这里布局,集中力量,加大投入,尽快改善发展环境,形成新的增长极,吸引人口定居。对开发密度已经较高的、需要进行整合的区域,要加强空间开发的指导与约束,限制大规模、无节制的盲目开发,保留必要的绿色.空间,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防止一些地区出现过密问题。对生态脆弱、天然林和水资源保护地区,以及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区,要适当限制开发活动,有些地区,不仅要退耕还林,也要"退人还林";洪水频发地区,不仅要加强工程措施,也要"人退水进"。对水资源严重短缺地区,要控制高耗水产业的继续发展,控制城市规模盲目扩张,避免地下水超采导致的地质环境恶化。对贫困地区,要从"地区脱贫"的出发点,转向"人口脱贫"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开发式扶贫与异地扶贫结合起来。对大规模开采资源的地区,要充分考虑人口居住和其他产业发展的条件,不可轻易形成新的资源型城市。

实行因地制宜的区域调控,要树立促进人口流动的方针。人是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是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在市场经济下,要素是流动的。要破除按行政区发展经济,按行政区层层分解经济指标,考核政绩的思路和做法。要明确基层政府的主要职责,市县政府的主要职责应该是做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而不应该是仅仅去壮大本辖区的GDP。要按照公共财政服从和服务于公共政策的原则、公共服务职责与其财力相适应的原则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对不适宜大规模开发的区域,通过教育培训,提高人口转移能力,通过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使当地人民逐步享有与其他地区基本相同的公共服务。

实行因地制宜的区域调控,要把编制和实施跨行政区的区域规划放在重要位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几个大的经济区的区域规划,这是"十一五"规划的新任务。区域规划不是纯粹的指导性和预测性规划。要划定主要功能区的"红线",把经济中心、城镇体系、产业聚集区、基础设施以及限制开发地区等落实到具体的地域空间。

总之,宏观调控要加强对区域发展的指导和引导。宏观调控不仅要关注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更要关注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对产业发展的调控,也要逐步从对产业总量的调控,转到对其空间布局的调控。

产业发展和布局规划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 http:/// 2007-12-25 [字体:大 中 小]

第三十七条 产业发展的总体原则

1.坚持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要求。

2.坚持尊重产业发展规律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的要求。

3.坚持可持续发展要求。

4.强调保障就业和提高城市群内农民收入。

5.坚持集中发展和园区化控制原则。

第三十八条 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近期,要营造出在国际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农产品加工品牌,建立集约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三市经济年增长速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两到三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速超过26%以上,产业一体化初见成效,三市产业分工基本合理,优势产业的市场份额逐步增大。

规划期末,要成为集约型农业发展区域;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形成知识经济高地;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交通与电机设备制造、食品与制药、文化等四大产业群和若干主导产业逐步显现;

交通、流通、信息、旅游及科教文化等第三产业兴旺发达,成为我国中西部重要的服务中心。

远景,要把主导产业发展的选择、空间布局的调整和长株潭城市群的长远发展趋势有机结合起来。

第三十九条 第一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在规划范围内保留适宜的农业区域,促进农业生产和保持区内的生态平衡。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速实现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逐步建立融经济、生态、文化功能为一体的现代农业。

具体要求是大力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重点建设各类农业园区,发展休闲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进一步调整种植结构,发展多样化生产,特别是发展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根据自然条件大力发展各种规模的养殖业;大力发展林业,扩大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四十条 第一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根据市场需求和地域特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形成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在城市群核心地区发展都市型农业,建立现代化农业示范工程和现代农业经济示范区,在丘陵山地大力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林果业,建立若干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第四十一条 第二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

传统工业得到全面有效的改造,规划期末工业装备要全面达到和赶上本世纪初叶世界先进水平,相当部分要达到当时国际先进水平。电子信息技术与设备、交通与电机设备制造、食品与制药、文化等四大产业群和若干主导产业全面形成,拥有大批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特色产品。

第四十二条 第二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

1.电子信息产业

主要是基础元器件、计算机终端、嵌入式数字产品、计算机软件、教育电子产品、移动通信产品、金融电子产品及新型传感器等产品。

2.钢铁和有色金属产业

主要是锌、铅、锑、稀土、钨、钼和硬质合金及其深加工产品及黑色冶金中高档次板带材、无缝管、硬线、高速线材和棒材、锰系列深加工和特种合金产品。

3.工程机械加工业

主要是数控磨床、铣床和线切割机床为主体的高档数控机床产业,以及工程起重机械、混凝土输送设备、道路工程机械、桩工机械等现代工程机械产业和空调产业等。在汽车工业方面,要加强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合作,成为其产业链条中的重要一环。

4.轨道交通设备制造业和机电产业

一是加快发展以电力机车、城市轻轨车、公路运输客车、越野车、摩托车及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开发高速重型集装箱牵引车。二是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三是大型潜水泵、大型挖泥船泵、城市垃圾焚烧、城市路面清扫等环保设备。四是机电一体化通用装备等。

第四十三条 第三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重点领域

依托城市群的交通、区位优势,战略地位以及文化特色,以资源共享、互利互惠为原则,通过对城市群内各类大型跨区域服务设施的整合发展,构建功能完善、竞争有序、全面协调发展的城市群现代服务业体系和旅游产业体系。

1.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及布局

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是稳固发展传统商贸流通业,大力发展新兴的文化产业、金融保险业、信息服务业、物流业和教育产业。在坚持工业作为三市经济发展支撑点的基础上,同时也要注意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尤其是生产服务业的比重。

率先发展的长沙文化产业要进一步整合株洲、湘潭的文化资源,打破行政分割和地区分割,做大做强,为三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增加新的亮点。

加快发展物流业,大力建设物流业所需的基础设施,发展与铁路、航空、内陆口岸相关联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强化物流标准化体系建设,包括物流硬件与物流软件的建设,迅速提高物流代理经营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推进各类物流装备的现代化。明确三市政府在促进物流发展中的分工,制定物流业具体的发展规划,从政策法规方面为现代物流业的加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推进物流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为各类企业参与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逐步改造城市与企业物流系统,建设城市物流中心,建设企业或社会化配送中心。

表7 长株潭三市新兴服务业发展布局重点

信息服务业

金融保险

文化产业

物流产业

教育产业

主要城市

长沙 长沙

长沙

株洲

长沙

次要城市

株洲

株洲

湘潭

长沙

湘潭

辅助城市

湘潭

湘潭

株洲

湘潭

株洲

2.旅游业一体化发展目标

长株潭区域旅游产业一体化,要坚持大旅游、大网络、高起点、高水准、有特色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实施精品战略,面向国际国内市场,合理组合,努力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旅游产品。重视培养旅游人才,规范市场秩序,促进行、游、住、食、购、娱旅游六要素协调发展,使旅游业成为服务业的支柱和新兴经济增长点。

3.文化与旅游的一体化发展目标

加快发展文化娱乐、体育建设、报刊出版、影视、会展等文化产业同时,长株潭地区旅游业需要融合湖湘优秀传统文化、现代人文特色来进行自身产业建设。在旅游资源开发时,积极导入文化因素,注重在餐饮、住宿、游览、商品、表演等方面促进旅游与文化的一体化。

第四十四条 区域旅游开发空间结构

规划强化一个旅游龙头、建设两个旅游集散地,打响三张旅游王牌,发展12大特色区域和开发多条精品线路,形成“一个旅游龙头,两个旅游集散地,三张旅游王牌,一江连接三市”的总体格局。

一个龙头即为以历史文化名城长沙作为长株潭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突出其历史文化内涵和其“山、水、洲、城”的奇特灵气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地位,利用省会城市的重要窗口作用,广为宣传长株潭区域旅游产品,成为带动长株潭区域旅游发展的龙头。

两个旅游集散地即要把湘潭和株洲建设成为长株潭区域两大重要的旅游客源集散地。

三张王牌是指:“山水名城、人文长沙”、“炎帝文明、圣地株洲”和“伟人故里、红色湘潭”。

第四十五条 区域旅游精品线路组织

1.长沙楚湘文化游

金鹰文化城—马王堆—简牍博物馆—天心阁—清水塘旅游文化步行街—第一师范—贾谊故居—岳麓书院—岳麓山—雷锋纪念馆—铜官窑。

2.湘江风光游

长沙市湘江风光带—橘子洲—昭山(水路)—杨梅州—湘潭—株洲(空灵岸)。

3.烟花之游

长沙—浏阳—醴陵。

4.伟人故里游

湘潭—白石—乌石—隐山—韶山—花明楼—长沙。

5.名人故里游

长沙—曾国藩墓—韶山—花明楼—灰汤。

6.红色农耕游

长沙—株洲—醴陵—攸县—茶陵—炎陵。

7.寻根祭祖游

长沙—炎帝陵—舜帝陵。

8.现代工业游

株洲电力机车厂—南方航空动力机械公司—株洲合金厂和醴陵陶瓷工业游。

第四十六条 产业空间组织的总体目标

按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创造有利于城市群各类产业发展的物质环境、政策环境和空间环境平台。实现生产要素跨城市优化配置,促进产业的集群化发展,提高产业空间的集约化程度和综合效益,统筹规划培养多层次的专业性园区,使其成为城市群发展产业、引进外资、研发创新的主要空间。要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品和优势企业,建设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发展带,实现产业空间与城镇空间相互契合的联动效应。

第四十七条 产业空间组织的总体原则

1.产业园区的区域布局方针要在核心区区域“一主两副环绿心”的空间布局基础上,服从城市群功能组团的“三核极化”原则,由综合型园区向专业型园区转变,由均衡型的产业发展向高关联度的产业发展转变,由独立式发展向整体型发展方向转变,在政策扶持导向上由普惠型的政策覆盖向对个案式政策转变,在创新体系上强调整体优化、资源共享。

2.产业园区的建设应与城市群主导的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外资投资的重点领域、各类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基础、地方资源禀赋特点等紧密联系,既要发展地方优势产业,又要加强区域的集群联系,争取成为具有国内外影响的产业园区群体。

3.产业园区的发展应适应当前产业发展的柔性专业化特点,加快建设专业化园区。

4.国家级产业园区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培育知名度高的专业高新技术园区。

5.省市级产业园区要发展为城市群优势产业配套的产业,延伸产业链。

第四十八条 产业空间组织的分工布局要求

三市产业布局分工方向主要是:长沙作为长株潭最具潜力的产业增长中心,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为重点,特别是要发展壮大以电子信息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金融、科技、教育、文化、信息、旅游业,着重构筑现代科教中心、商贸中心、文化中心及信息中心。

株洲作为有基础优势的工业中心,要依托自身的交通中心地位,增创工业新优势,重点改造提升交通设备制造、有色冶金业、化工业、食品加工业、陶瓷业、建材业,并且培育发展新材料、医药保健制品、电子信息业、先进制造技术和环保节能降耗等高新技术产业。

湘潭要加速黑色冶金、精细化工、机电、机械制造、建材、纺织及原料等传统工业的优化升级,努力培育光机电一体化、新兴材料、生物制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教育、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力争建成新型的制造工业中心和新兴的科教基地。

第四十九条 产业空间组织的园区规划和产业带规划

1.园区规划原则

园区规划布局以集中布局和中心城市依托为导向,主要集中在城市群核心地区,除了国家审批和个别省级工业园区外,核心地区以外的

二、三产业园区原则上撤消,引导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产业功能的集聚。

2.园区规划

(1)一产园区规划

湘江西岸规划有长沙黄金农业产业园、长沙岳麓区农业产业园、长沙滨江西岸农业产业园、湘潭西岸农业产业园。

湘江东岸规划有长沙县农业产业园、长沙开福区农业产业园、隆平高科技园、黄兴镇农业产业园、长沙城南农业产业园、长沙天心区农业产业园、长沙滨江东岸农业产业园。

(2)二产园区规划

湘江西岸规划有长沙市高塘岭外迁工业基地、长沙国家级高科技产业园(一区四园)、湘潭鹤岭重工业改造基地、湘潭先锋农副产品生态工业园区、九华镇区先进制造业基地、易俗河经济开发区天易生态工业园区、株洲栗雨高科技工业园、株洲天台高科技工业园;

湘江东岸规划有长沙捞霞大运量机械加工基地、长沙星沙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沙天心区传统工业升级改造基地、长沙雨花区传统工业升级改造基地、湖南省环保工业园、湘潭竹埠港新材料工业基地、湘潭下摄司产业升级改造基地、湘潭双马机电工业园区、株洲清水塘综合工业区、株洲田心高科技工业园、株洲董家塅高科技工业园、株洲宋家桥综合工业区、株洲黄家岭中小企业工业区、株洲金山环保工业区、株洲月塘综合工业区、株洲建宁中小企业工业区、株洲董家塅综合工业区。

(3)三产园区规划

湘江西岸规划有长沙星城旅游休闲产业基地、长沙河西文化产业园、长沙含埔教育科技产业基地、湘潭大学城高科技园。

湘江东岸规划有长沙芙蓉区文化产业园区、长沙雨花区文化产业园区、长沙天心区文化产业园区、株洲喻家坪物流园、株洲大丰物流园、株洲杉木塘市场园区。

3.产业带的空间规划

根据城市群产业发展目标与城镇空间组织构建的要求,在各产业园区建设的基础上,重点建设湘江生态经济带、湘江西岸高新技术产业带、湘江东部制造业产业带、西部丘陵山区零次产业带。

具体就是以现有产业空间分布为基础,沿湘江西岸形成以长沙高新区、岳麓山大学城、湘潭大学科技园、湘潭高新技术产业区、株洲高新区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

搬迁三市城市中心区和三市沿江地区的生产型企业至三市总体规划布局的新工业区,远景规划在长株潭地区的东部沿南北向发展轴线采取串珠形式布局新的工业区,形成一条以制造业为主的东部产业带。

第五篇: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农民增收 ——尉氏县水坡镇党委书记步保华

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而农业结构调整是快速发展农村经济的有效途经;是农村经济发展中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是释放结构能量,促进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和提高农村经济运行质量的重要保证。

一、我镇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情况

几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切实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领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围绕增收调结构,突出特色闯市场,依靠科技增效益”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根据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以市场为导向,重点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依靠科技进步,大力组织实施“种子工程”、“畜禽养殖工程”等工程,改善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引导农民从事

二、三产业,提高农民人均资源占有率。一是农村经济总量增加,农业产业结构渐趋合理。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52000万元,比97年增24000万元,增长85.6 %;实现农业总产值39800万元;比97年增16000万元,增长67.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88元,比97年增1280元,增长60.7%。2007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中

一、

二、三产业的比重为40.5:10.2:49.3,与97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1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9.8个百分点。 二是种植业结构调整有了较大进展,培植出一批骨干产业。粮经比例有所调整,2007年,粮经比例为40:60,经济作物比例比97年上升了30个百分点,优质特色作物品种面积进一步扩大,无公害农业产品生产逐步扩大。主导产业得到巩固发展,到2007年,全镇粮食总产量为6000万公斤,粮食种植面积虽然减少,但通过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科技含量,总产量不减反增,特色产业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以早春西瓜、辣椒为主的主导农业得到大幅度的增长。素有“水坡辣椒辣了家乡辣四方,水坡西瓜甜了你我甜中国”的美称。目前,已形成以弓棚瓜菜生产为龙头的支柱产业。全镇无籽西瓜种植面积突破6万亩,亩效益1800元以上。全镇各类小弓棚2300座,平均亩效益2500余元,相继形成了小麦、棉花、蔬菜、西瓜、樱桃、辣椒等六大农产基地。三是畜牧养殖结构进一步优化,培育出一批特色畜禽产品。水坡以打造里养殖小区为目标,在沿贾鲁河两岸水草丰茂的河滩地发展养牛、养羊、养鸭等养殖业,另外养猪、养鸡业也发展兴旺。目前,全镇生猪存栏20万头、牛1万余头、羊5万只、鸡20万只,蛋鸭30万只。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40%,比97年提高15个百分点。四是加工业有了新的发展,涌现出一批涉农龙头企业。全镇共有粮油加厂40多家,具有一定规模上档次的加工专业大户有8户,龙头企业的带动力逐步增强。以开封冠宇蔬菜开发有限公司的蔬菜脱水加工带动周边坡徐、海清郭、杨店、耿庙等几个村的蔬菜生产种植。五是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农产品质量有一定改善。六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加快,农民增收渠道有新的拓展。通过发展加工业和劳务输出,逐步把农民引导到

二、三产业上来,改变了农民就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从总体上看,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确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但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城镇化程度低、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农产品流通不畅、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劳动者素质不高,品种老化,科技含量低等,仍然制约着我镇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还不够突出,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变化不是十分大。我镇虽加大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但提高农业质量,培育品牌,忽视质量和效益的提高,对一些具有市场竞争能力的优质、珍稀、特色农产品扶持开发不够,形不成规模经济。对农业结构调整的认识还不够全面,还没有从根本上跳出就农业调农业的小圈子。 二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物质技术条件总体水平低,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相对落后,特别是信息和技术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民调整结构的需要。农田基础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土地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目前仍有部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另外,我镇虽已形成县级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和畜牧技术推广中心牵头,乡镇农科站和畜牧兽医站为载体,科技示范户为触点的农业服务体系,但在服务过程中仍于产中指导为主,对产前的市场预测和产后的流通指导较少,无法提供给农民超前市场信息,农户难于围绕市场需求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三是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农产品交易市场建设滞后,农产品流通渠道仍不顺畅。改革开放以来,我镇虽着力建设了一批农村集贸市场,但这些市场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设施简陋,功能落后,无信息服务网络,大部分农产品仍在露天下交易,致使农产品转化成商品率较低。由于市场体系建设不适应当前结构调整需要,对农民起不到引导的作用。 四是农民科技素质较低,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对新科技、新技术的接受能力有限,阻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进程;大部分属于产中服务型人才,缺乏综合性、多学科方面的知识,难于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难于适应新时期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五是农产品的品质和质量亟须提高。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业主认识不到位,仍以增加农产品产量为重点,忽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由于人民群众消费观念尚未改变,优质优价难于体现,致使农产品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不大。农产品质量标准监测体系和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 六是涉农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市场开拓能力和带动能力弱。七是农业投融资体制不畅,结构调整的资金不足。农业结构调整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引进优良品种、发展名优特新产品、农产品加工业和开拓农产品市场等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特别是一些种养大户资金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 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低。由于我镇耕地相对短缺和劳动力严重过剩,使得农业的人均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出现了增产不增收的现象,成为阻碍农业结构调整的关键问题。

三、今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和措施

今后我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工作重点工作思路:高举中国物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以发展农村经济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调优、调特、调名、调强为突破口,以工业化的理念、产业化的思路、市场化的思维、科技化的手段、城镇化的战略为出发点,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化发展。进一步巩固粮、瓜、果、菜四大基础产业,扶优扶强一批专业批发市场,突破加工业,打造品牌,完善服务体系,增加投入,努力建成绿色农业经济强镇,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工作重点:突出“两个打造,两个调整,一个巩固,一个确保,一个抓住”。一是打造十里工业长廊,就是北起西杨南至北玮坞,沿开许路两边近十里的区域内,建立水坡镇工业区,把投资额大、污染小,科技含量高的项目引入工业区内,力争用3--5年时间建成水坡的十里工业长廊;二是打造十里养殖带。就是以贾鲁河沿岸水丰、草成盛的河滩地为依托,背靠中原皓月集团,在近十里的区域内发展养牛、养羊、养鸭等养殖业。利用两年的时间使牛存栏突破5万头,羊存栏突破8万头,鸭100万只。两个调整,一是以牛集冠宇脱水蔬菜公司为依托,辐射周边的村,海清郭、盆刘、耿庙、杨店、坡徐、南玮坞等村大力发展陆地蔬菜和温室蔬菜,使我镇的陆地蔬菜突破两万亩,日光温室达到500座。二是以瓦岗大樱桃种植为中心发展林果业,带动周边的朱岗、仝家、冉庄、霍砦等村大力发展樱桃、柿子等小杂果的生产,力争在3--5年内使全镇林果面积突破1.5万亩。一个巩固就是继续巩固以李占、贾占、苏桥、齐岗等村为主的辣椒生产基地,加大科技投入,在现有5000亩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改善品种,提高品种质量,争创名、优、特品牌。一个确保就是确保以北玮坞、李牧庄、西夹河、西水坡、南闹、北闹、肖庄等村为中心的全镇西瓜种植面积,在原有5.2万亩西瓜种植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大套种面积,提高品种质量,打出知名品牌。一个抓住就是抓住以北闹为中心的农业开发项目这个契机,搞好优良品种的繁育与推广,1.5万亩小麦统一供种、统一管理、统一收购。力争用3年的时间使我镇的小麦品种优质率达到100%。 通过农业结构调整,大力推进我镇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实现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伟大战略。

上一篇:阳光村务平台范文下一篇:阳光苗苗孕婴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