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水利与可持续发展

2023-03-22

第一篇:现代水利与可持续发展

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2011年1月21日)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江苏地处江淮沂沭泗流域下游,是全国唯一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洪涝、干旱等灾情频繁发生,水利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始终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历届省委、省政府组织带领全省人民坚持不懈大干水利,初步建成了防洪、排涝、调水、挡潮、灌溉等水利工程体系,但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生态保护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必须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以水利现代化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紧密结合江苏实际,现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两个率先”,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按照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把水利作为全省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更加注重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统筹,更加注重大中小工程配套,更加注重城乡水利协调,更加注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加强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不断提高水利的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和服务民生能力,率先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

(二)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十二五”期间,全省基本建成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河湖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依法治水、管理规范的水工程管理服务体系,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淮河、沂沭泗、长江、太湖等重点流域防洪标准全面达到50年一遇以上的规划目标,区域骨干河流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左右,大中城市达到国家防洪排涝标准;全省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到85%以上,旱涝保收面积达到72%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8以上;全省年用水总量控制在560亿立方米以内,城乡供水保证率进一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到120立方米每万元以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0%左右,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进一步完善,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形成机制基本建立。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三)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利问题,大力发展民生水利,让人民群众得益受惠。二要坚持科学治水、人水和谐。遵循水的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优化配置水资源,有效保护水资源。三要坚持标本兼治、统筹兼顾。实行防洪除涝抗旱并举、开源节流保护并重、建设管理改革并进,促进区域与流域、农村与城市水利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水利综合效益。四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农民参与农村水利建设管理,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的合力。五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制约水利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加强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攻坚,形成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大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力度。开展新一轮淮河治理,推进淮河入江水道整治、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分淮入沂、蓄滞洪区安全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太湖治理,建设走马塘、新沟河、新孟河等引排骨干工程。实施长江堤防加固、河势整治及长江口综合治理。巩固海堤达标建设成果。加大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切实提高城市防洪排涝标准,增强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城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要达到规定的防洪排涝标准。

(五)突出以中小河流为重点的区域治理。更加重视区域治理,不断提高区域防洪排涝能力。完成滁河、水阳江等长江主要支流和列入国家规划的区域河流治理,加大中小河流治理力度。加快里下河、洪泽湖周边、沂南沂北、南四湖湖西、阳澄淀泖地区等重点易涝洼地治理。继续实施大型灌排泵站更新改造和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建设。

(六)加强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和水生态保护。加快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建设,确保2013年全线通水。加强沿海水资源工程建设,完成泰州引江河二期、泰东河拓浚等工程,抓紧建设区域内部供水工程及平原调蓄水库,保证沿海开发水资源供给。

继续实施丘陵地区水源工程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深入推进太湖水环境综合治理。积极推进南水北调、江水东引、引江济太三大跨流域调水工程的清水通道建设。强化河湖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对重点河湖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加强山丘区和平原沙土区水土流失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平方公里。建立建设项目占用水利设施和水域补偿制度。

三、着力加强农村水利工作

(七)大兴农田水利建设。按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要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实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整合各类涉及农田水利的建设资金,统一规划、综合整治,集中投入、连片治理,大力实施农田小型灌排泵站、涵闸配套设施建设,全面提升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基本完成29个大型灌区、10个中型灌区改造任务,加强农村圩区建设。扩大节水、抗旱设备补贴范围,积极推广应用节水灌溉技术,强化灌区用水管理,切实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升灌区服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能力。

(八)建立农村河道疏浚整治长效机制。按照畅通水系、恢复引排能力、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拆坝建桥、方便群众的要求,继续疏浚整治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坚持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建立河道轮浚和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

(九)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区域供水,全面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认真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土地供应、税收优惠和供水用电价格优惠政策,供水用电执行居民生活或农业灌溉用电价格。

(十)加强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职能明确、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水利管理服务能力。乡镇水利站承担着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要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将人员和事业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四、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十一)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管理。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建立省、市、县三级行政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相关规划与项目建设布局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对取用水总量已达到或超过控制指标的地区,暂停审批或限制审批新增取水。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实施地下水取水总量和地下水位控制,组织开展地下水超采区修复治理。优化水资源调度方案,协调安排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建立和完善水权制度,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优化配置水资源。

(十二)强化用水效率控制管理。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把节水减排工作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和社会生活各个环节,坚决遏制用水浪费。制定实施不同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强化对取水单位的取水管理,对取用水大户的用水效率实行重点监管。严格限制水资源不足地区建设高耗水型工业项目。开展取排水规范化整治,落实建设项目节水设施同步建设制度。深入开展企业、社区、学校、灌区、城市等节水载体创建活动,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行政区域用水效率和效益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发挥政府在节水型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执行国家节水强制性标准,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管理,对节水型产品和节水型器具实施扶持优惠政策。

(十三)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强化全省水功能区管理,协调好水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岸线开发等相关规划的关系。严格控制入河湖排污总量,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依据,明确工作责任,抓好措施落实。加强水功能区和水源地水量、水质监测。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

五、加强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十四)提高防汛防旱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防汛防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防汛应急响应和联动机制,推进防洪风险管理,完善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加大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建设力度,健全防汛物资储备体系,努力实现“指挥决策科学化、应急处置规范化、防汛抢险专业化”。加强人工增雨等影响天气能力建设,科学开发利用空中云水资源。

(十五)强化河湖水域管理。建立健全河湖管理体系,实行“河湖蓝线”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道管理“河长制”。严格河湖水域管理,落实占用补偿措施。岸线开发利用必须符合防洪规划、水功能区管理要求,维护水利工程安全和能力,明确开发利用控制条件和保护措施。严格实行河湖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水规划同意书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建立饮用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组织开展水源地环境整治,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备用水源地。强化饮用水源地应急管理,制定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长江、沂沭泗等水域采砂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

(十六)积极推进依法治水。坚持依法行政,围绕防汛防旱、河湖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农田水利管理等方面,完善水利法规体系,使水利建设、管理的各个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健全水利规划体系,强化规划对涉水项目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大力推进水行政综合执法,加强水利执法队伍和能力建设,完善执法体制机制,规范执法行为,落实执法保障经费。维护社会水事秩序,建立水事纠纷依法调处机制。做好水库移民安置工作,落实后期扶持政策。

(十七)增强水利科技支撑能力。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水利现代化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研发,加大现代水利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推进现代化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遥测遥感技术等在水资源管理、暴雨洪水监测预报、防洪抗旱指挥调度、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以水利信息化引领和带动水利现代化。

(十八)推进水文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防洪重点地区、重点城市、重点水功能区、地下水超采区的水文监测能力。加快水量水质自动监测、应急机动监测和信息处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化的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及预报会商体系。加强气象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完善气象观测网站,提高气象公共服务水平。

六、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十九)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力争今后10年全省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将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省、市、县各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幅要有明显提高,市、县财政要确保当年可用财力的2%至4%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继续征收防洪保安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南水北调基金等财政性资金用于重点水利建设。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省级集中部分资金支持重点地区。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要按规定比例用于农村水利建设。有防洪任务的城市,要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专项用于水资源的保护管理、节约利用和水源工程建设。加强各类用于水利建设的财政性资金征收管理,确保应收尽收、规范使用。优化水利投资结构,各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水工程、水资源管理,切实解决“重建轻管”问题。

(二十)拓宽水利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通过直接、间接融资方式,吸引社会资金参与水利建设,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水利建设信贷资金。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根据不同水利工程的建设特点和项目性质,确定财政贴息的规模、期限和贴息率。支持符合条件的水利企业上市和发行债券,探索发展大型水利设备设施的融资租赁业务,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鼓

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提高水利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积极推进经营性水利工程市场融资。

(二十一)广泛吸引社会资金投资水利。通过民办公助、政府购买、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个人及社会团体投资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民营企业按照规划建设的水利项目,产权和收益归投资人。民营企业投资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工程,享受与集体经济组织同等补助政策。按照多干多补、多筹多补的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

七、大力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二十二)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经济规律和水的自然规律,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健全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二十三)全面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水利工程分级建设负责制,完善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制,逐步推进政府重点水利项目代建制。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强化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全面实行水利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制、竞争立项制、投资控制制、资金保障制、绩效评价制,提高投资效益。改进水利投资分配使用办法,将各地水利建设资金落实到位情况与省级资金安排补助相挂钩,对城市防洪排涝、地方基建、水环境治理等以地方投入为主的水利建设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先干后补”等补助政策,充分调动各地的积极性。

(二十四)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改革,健全良性运行机制。各级财政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落实好公益性、准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加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培育,积极推进“管养分离”,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和使用权,明确管护主体和管理责任。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监测、自动控制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二十五)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提高非农业用水价格,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用水价差。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出台鼓励中水和再生水利用的价格政策。积极推进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制度。

八、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二十六)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水利工作摆上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健全完善水利规划体系,研究制定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方案,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确保取得实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抓好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工作。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和办法,共同推进水利事业发展。要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二十七)加强检查考核。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水利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纳入目标考核内容,实行防汛防旱、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水库安全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对水利建设、管理、改革等各项任务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切实加强对水利投入政策落实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投入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水利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强化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

(二十八)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为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对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省各级各部门要切实统一思想认识,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开创全省水利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第二篇:牢牢把握水利改革发展方向 加快推进山东水利现代化建设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

水利改革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山东的未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筹协调、全面推进。根据中央的部署,结合山东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山东省水利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注重统筹治水、科学用水、依法管水,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节水型社会建设、水系生态建设,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水利现代化水平,促进水利可持续发展,为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提供更加可靠的水利保障。

在工作指导上,要坚持民生优先、统筹兼顾、人水和谐、政府主导、改革创新的原则,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紧抓住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今后一个时期,是山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推进山东现代化建设,必须加快水利现代化进程。要按照中央提出的“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水利现代化道路”的要求,力争通过10年左右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率先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十二五”期间,要紧紧抓住建设现代水利示范省的机遇,以现代治水理念为引导,以现代工程体系为基础,以现代制度和管理运行体制机制为保障,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积极推进现代水利示范市、示范县建设,全面推动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跨越发展。要力争在六个方面实现突破性进展:一是大幅度提升城乡供水保障能力,初步实现全省水资源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基本满足一般年份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全面解决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大幅度提升防洪减灾能力,集中解决防洪突出问题,确保完成规划内全省河流治理任务,使防洪重点城市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应对极端灾害性天气能力显著增强。三是大幅度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初步建成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灌排系统。四是大幅度提升生态安全保障能力,全省地下水漏斗区和海水入侵区面积大幅度缩小,基本实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水生态环境显著改善。五是大幅度提升节水型社会管理能力,全面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科学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用水效率得到明显提高。六是大幅度提升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基本建成省市县三级水利信息网络和应用服务平台。

二、着力构筑现代山东水网基础工程体系

配套完善的工程体系是现代水利的基础。加快构建具有水资源调配、防洪调度、水系生态保护等综合功能的水利工程体系,是适应省情水情的必然选择。要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依托现有工程基础,突出抓好水资源配置、防洪减灾、雨洪水资源化、农田灌排、生态水系和水利信息化等六类工程建设,努力构建湖库河渠连通、供排蓄泄兼筹的

现代山东水网,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防洪供水生态安全保障。要以南水北调、胶东调水工程形成的T字型调水大动脉为基础,以建设河道、渠系、水库连通工程为重点,以水库、湖泊为调蓄中枢,以河道渠系为载体,构建水资源科学调度和优化配置的全省水网框架。各地都要因地制宜建设一批山丘区水库及河道拦蓄工程,同步推进配套工程建设,加快区域水网、局域水网建设步伐,做到南北贯通、东西互济,河库串联、水系联网,余缺互补、调引结合,尽快实现长江水、黄河水与当地水的联合调度和优化配置。要突出强化防洪薄弱环节建设,重点搞好210条中小河流和15条重要支流治理,加快黄河标准化堤防、进一步治淮、病险水闸除险加固、沿海防风暴潮、山洪灾害防治等工程建设。各市也要配套规划建设一批生态湿地型蓄滞洪区,提高防御超标准洪水、超强度风暴潮和科学应对极端灾害天气的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全省防洪安全。要围绕生态省建设的总体要求,大力推进生态水系建设,促进地下水的采补平衡。要加强水土保持、河湖生态防护工程建设和农村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强地下水回灌补源和海水入侵防治,逐步恢复和维护河湖生命健康。要建立完善流域治污体系和水环境安全应急防控体系,因地制宜建设中水截蓄导用工程,加大南水北调工程沿线治污力度,维护良好的水生态环境。要加快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大力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确保城乡供水安全。

三、切实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制度保障

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根本保障。各级要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自觉和对山东未来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按照《山东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要求,坚决守住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充分发挥“红线”指标的硬约束作用,从制度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水环境承载能力相协调。要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将水资源开发利用总量控制在下一可补充、可更新的范围内,通过控制用水总量促进用水方式和发展方式转变,做到以水定需、量水而行、因水制宜、科学发展。要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管理,坚决遏制用水浪费。要严格实行水功能区纳污控制,强化入河排污口和水功能区监督管理,加强城乡水源地保护,强化饮用水应急管理。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必须坚持依法管水,健全完善水利法规体系,加快水资源配置、防汛抗旱、农村水利、流域管理、水资源节约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建设,确保各项水利工作有法可依。要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建立专职水政执法队伍,提高执法装备水平,严厉查处各类水事违法行为。

四、始终把推进水利改革创新作为强大动力

水利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勇于实践,大胆探索,坚决破除不利于水利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水利现代化进程。要坚持统筹兼顾、重点突破、试点先行,以改革推动发展、激发活力、增强后劲,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水利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要把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水利改革的核心内容,强化对城乡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大力推进城乡水务一体化,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出最大效益。要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健全

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运行长效机制,巩固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成果,加快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要充分发挥水价杠杆的调节作用,按照兼顾公平效率的原则,加快建立基本水价、综合水价制度,对超定额用水累进加收水资源费,对农业灌溉用水实行补贴。要探索建立水权转让制度,积极培育水市场,促进水资源在产业、城乡、区域间高效配置。要健全完善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水利科技投入力度,加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成果推广,力争在水利工程设计施工、水文水资源监测、水循环利用、节水灌溉、海水淡化等重点领域和关键技术上实现新突破,不断增强水利自主创新能力。

第三篇:中共南通市委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支撑,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必须切实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以水利现代化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和《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的意见》(苏发„2011‟1号)精神,结合南通实际,就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水利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加快现代化、再创新辉煌”的战略目标,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按照水利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把水利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农田水利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把严格水资源管理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举措,更加注重水安全、水资源、水环境统筹,更加注重大中小工程配套,更加注重城乡水利协调,更加注重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加强水利建设,强化水利管理,深化水利改革,不断提高水利的防洪保安、水资源保障、水环境保护和服务民生能力,率先走出一条具有南通特色的水利现代化

— 1 — 道路。

(二)目标任务。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初步建成现代化的水利综合保障体系。全市基本建成标准较高、协调配套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功能齐全、长效管护的农村水利工程体系,优化配置、高效利用的水资源保障体系,有效控制、河流健康的水生态保护体系,依法治水、管理规范的水工程管理服务体系,综合配套、保障有力的政策法规支撑体系。全面提高防洪标准,江堤、海堤全面达到50年一遇,南通市区力争达到100年一遇,其他县域城区达到50年一遇。重点区域排涝标准达到20年一遇。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比例达90%以上,旱涝保收面积达72%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60以上;城乡供水保证率进一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降到120立方米每万元以下;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70%左右,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水利工程良性运行机制基本形成。完善水利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有利于水资源节约和合理配置的水价机制。争创2012年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市,到2018年全市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

(三)基本原则。一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饮水安全、防洪安全、生态环境等问题,大力发展民生水利。二要坚持科学治水、人水和谐。考虑水资源水环境的承载力,协调水资源开发利用与节约保护的关

— 2 — 系,科学配置、有效保护水资源。三要坚持标本兼治、统筹兼顾。实行防洪除涝抗旱并举、建设管理改革并进,农村与城市水利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水利综合效益。四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发展的保障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府社会协同治水兴水的合力。五要坚持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强化政府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科学理顺体制,改革机制,增强水利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二、全面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四)加大流域防洪工程建设力度。大力实施长江澄通河段综合整治工程。加强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的规划研究,推进如皋沙群、天生港水道、横港沙、新开沙、新通海沙以及长江北支整治工程建设,长江河势得到基本控制,重点险工险段基本保持稳定。继续实施海堤达标工程建设,推进海堤堤线调整和北凌新闸等涵闸外迁工作。加大城市防洪排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防洪排涝标准,增强城市的防灾减灾能力。城市开发区、工业园区建设,要达到规定的防洪排涝标准。

(五)突出以骨干河道为重点的区域治理。按照“统一规划,分期实施,分区治理”的原则,完成12条骨干河道为控制体系的河网综合整治,恢复、提高河道的引水、排水和调蓄能力,规划实施骨干河道配套建筑物建设和涵闸除险加

— 3 — 固改造。全面实施里下河圩区和三余等低洼区的治理,推进半高低设防和低洼区独立水系配套,加强高低水系控制线工程建设。开展增强区域防洪排涝能力研究。

(六)加大水源工程建设。加快水资源供给工程建设,提高全市供水保证率。重点提高九圩港闸、南通节制闸、营船港闸、焦港闸等沿江口门的引水能力,增建滨海平原水库,加强沿海供水通道建设,加快九圩港等沿江动力引水研究和论证工作,全面提升服务经济社会的供水保障水平。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建设和保护,重点开展区域纳污总量控制和入河排污口整治。推进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加强沿海滩涂的生态保护。

三、着力加强农村水利工作

(七)大兴农田水利建设。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力争全部县(市)(含通州区)完成创建任务。继续推进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结合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规划田间工程,新增一批中型灌区。加快实施农田大中小型灌排泵站、涵闸配套设施建设,提升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防渗渠建设,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强化灌区用水管理,切实提高农业用水效率,提升服务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能力。

(八)建立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按照畅通水系、恢复引排能力、改善环境、修复生态、方便群

— 4 — 众等要求,继续疏浚整治县乡河道和村庄河塘。坚持分级负责、因地制宜,建立河道轮浚和长效管护机制,实现农村河道疏浚整治和管理养护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农村河道、农路、绿化和垃圾收集处置“四位一体”农村环境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健全“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市)处理”的垃圾收集处置体系,实现农村道路、河道、绿化管护和垃圾收集处理全覆盖,开展“四位一体”达标乡镇和达标村建设,确保五年内所有乡镇全部达标。

(九)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积极推进区域供水,全面解决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强化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水源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认真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土地供应、税收优惠和供水用电价格优惠政策。

(十)加强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职能明确、队伍精干、服务到位的基层水利管理服务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水利管理服务能力。乡镇水利站承担着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农村饮水安全、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要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将人员和事业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加强行政管理,实行条块结合,以条为主。充分发挥其在农村水利建设管理中的作用。实行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大力发展农民用水合作组织。

— 5 —

四、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十一)实行用水总量控制。编制《南通市水资源综合规划》,落实中央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水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建立市、县两级行政区域取用水总量控制制度。严格执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加强相关规划与项目建设布局的水资源论证工作,对擅自开工建设或投产的一律责令停止。严格取水许可审批管理。严格执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按照《江苏省水资源费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清理水资源费减免政策。严格地下水开发利用管理,制定《南通市地下水管理办法》,实施地下水取水总量和地下水位控制,组织开展地下水超采区修复治理。

(十二)强化用水效率管理。制定不同区域、行业和用水产品的用水效率指标,加强用水定额和计划用水管理。强化对取水单位的取水行为和取水工程管理,对取用水大户的用水效率实行重点监管。全面实施《南通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落实建设项目节水“三同时”制度。深入开展企业、社区、学校、灌区等节水载体创建活动,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建立市、县用水效率和效益评价与考核指标体系。执行国家节水强制性标准,淘汰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工艺、设备和产品。实行用水产品用水效率标识管理,对节水型产品和器具实施扶持优惠政策。

(十三)严格水功能区监督管理。确立水功能区限制纳

— 6 — 污红线,从严核定水域纳污容量。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协调好水功能区划与土地利用、城市建设、岸线开发等相关规划的关系。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把限制排污总量作为水污染防治和污染减排的重要依据,明确工作责任,抓好措施落实。加强水功能区和水源地水量、水质监测。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督查、整治,取缔非法设置的排污口。对排污量超出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的地区,限制审批新增取水和入河排污口。

五、加强水利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十四)提高防汛防旱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防汛防旱行政首长负责制,健全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加强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强化防汛应急响应和联动机制,推进防洪风险管理,完善各类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制定科学的防台应急撤退避险预案,加大防汛抢险专业队伍建设力度,健全防汛物资储备体系,实现“指挥决策科学化、应急处置规范化、防汛抢险专业化”。继续加强防汛防旱指挥和调度平台建设,实现专业化和智能化管理。

(十五)扎实推进城市河道治理。通过新建泵站、改建涵闸、疏浚整治等工程措施,完成城市河道整治规划中期目标任务,保障河道水系健康发展,构建城市水系新景观。认真落实《南通市城市河道管理办法》,进一步理顺河道管理体制,明确管理职责,落实管理经费,从有利于工程安全、

— 7 — 运行、管理和发挥综合效益的角度,按照河道规划设计标准,组织开展河道管理范围确认工作,努力提升城市河道治理水平。

(十六)科学实施引江调水。按照《南通市引江调水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长江水资源,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安排相应的配套资金,优化调水调度方案,发挥水利工程的引排能力、增加河道容蓄水量,有效改善城乡水环境,进一步提高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十七)强化河道水域管理。建立健全河道管理体系,实行“河道蓝线”管理制度,全面推行河道管理“河长制”。严格河道水域管理,落实占用补偿措施。岸线开发利用必须符合防洪规划、水功能区管理要求,维护水利工程安全和能力,明确开发利用控制条件和保护措施。严格实行河道管理范围内建设项目防洪影响评价、水规划同意书和建设项目审批制度。建立饮用水源地核准和安全评估制度。组织开展水源地环境整治,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备用水源地。强化饮用水源地应急管理,制定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加强长江水域采砂管理,严厉打击非法采砂行为。

(十八)积极推进依法治水。坚持依法行政,围绕防汛防旱、河道管理、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农田水利管理等方面,完善水利法规体系,使水利建设、管理等方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健全水利规划体系,

— 8 — 强化规划对涉水项目的管理和约束作用。大力推行水行政综合执法,科学界定水利执法队伍性质,加强执法队伍能力建设,完善执法体制机制,规范执法行为,落实执法保障经费。建立水事纠纷依法调处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水事矛盾纠纷,维护良好的水事秩序,为水利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十九)增强水利科技支撑能力。健全水利科技创新体系,加强水利现代化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加大现代水利先进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水利信息化建设,全面实施“金水工程”,推进现代化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遥测遥感技术等在水资源管理、暴雨洪水监测预报、防洪抗旱指挥调度、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应用,以水利信息化引领和带动水利现代化。

(二十)推进水文气象现代化建设。加强水文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站网布局,着力增强防洪重点地区、重点城市、重点水功能区、地下水超采区的水文监测能力。加快水量水质自动监测、应急机动监测和信息处理能力建设,建立健全现代化的水文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及预报会商体系。加强气象预测预报预警能力建设,完善气象观测网站,提高气象公共服务水平。

六、建立健全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二十一)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的投入。水利作为公共财政投入的重点领域,市、县级财政对水利投入的总量和增

— 9 — 幅要有明显提高。今后10年全市全社会水利年平均投入比 2010年高出一倍以上,市级财政要确保当年可用财力的2~4%用于水利工程建设,其他县(市)按照省委要求,自行确定资金投入比例。多渠道筹集资金,继续征收防洪保安资金、水利建设基金、水资源费等财政性资金用于重点水利建设。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的农业土地开发资金,要按规定比例用于农村水利建设。要从城市维护建设税中划出不少于15%的资金用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建设。水资源费要全部用于水资源的保护管理、节约利用、水源工程建设和管理。加强各类用于水利建设的财政性资金征收管理,确保应收尽收、规范使用。优化水利投资结构,市、县级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水工程、水资源管理,切实解决“重建轻管”问题。

(二十二)拓宽水利融资渠道,吸收社会资金投资水利。积极开展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等多种形式融资。鼓励和支持发展洪水保险。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推进经营性水利工程市场融资。通过民办公助、政府购买、委托管理等多种形式,鼓励企业、个人及社会团体投资公益性或准公益性水利工程项目。民营企业按照规划建设的水利项目,产权和收益归投资人。民营企业投资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工程,享受与集体经济组织同等补助政策。按照多干多补、多筹多补的原则,加大“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发动和组

— 10 — 织农民群众兴修农田水利。

七、大力创新水利发展体制机制

(二十三)积极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经济规律和水的自然规律,完善水资源管理体制,建立事权清晰、分工明确、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水资源管理工作机制。强化城乡水资源统一管理,对城乡供水、水资源综合利用、水环境治理和防洪排涝等实行统筹规划、协调推进,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健全完善水资源保护和水污染防治协调机制。

(二十四)全面推进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水利工程分级建设负责制度,完善水利建设项目法人制,逐步推进政府重点水利项目代建制。加强水利建设市场监管,强化市场主体诚信体系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建设,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制度。全面实行水利建设项目规划许可制、竞争立项制、投资控制制、资金保障制、绩效评价制,提高投资效益。

(二十五)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区分水利工程性质,分类推进改革,健全良性运行机制。市、县级财政要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要求,落实好公益性水管单位基本支出和维修养护经费。加大水利工程维修养护市场培育,积极推进“管养分离”,建立健全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体系。深化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明晰所有权和使用权,明确管护主体和管理责任。加强水利工程安全监测、自动控制

— 11 — 系统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水平,确保水利工程良性运行。

(二十六)积极推进水价改革。充分发挥水价的调节作用,大力促进节约用水和产业结构调整。逐步提高非农业用水价格,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实行超额累进加价制度,拉开高耗水行业与其他行业的用水价差。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由财政适当补助,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出台鼓励中水和再生水利用的价格政策。积极推进容量水价和计量水价制度。

八、切实加强对水利工作的领导

(二十七)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水利工作摆上经济社会发展更加重要的位置,及时研究解决水利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各地要健全完善水利规划体系,明确水利现代化建设目标、任务和对策措施,更好地支撑全市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认真落实水利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水务一体化进程,确保取得实效。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水利队伍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抓好水利改革发展的实施工作。发展与改革、财政、人社、国土、规划、城乡建设、环保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尽快制定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共同推进水利事业发展。要把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作为农村基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充

— 12 — 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二十八)建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实行防汛防旱、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行政首长负责制。市、县(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对本行政区域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负总责,严格实施水资源管理考核制度,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各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节约保护主要指标的落实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交由干部主管部门,作为地方政府相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切实加强对水利投入政策落实情况、配套资金到位情况的督促检查,确保各项投入政策落实到位。加强水利专项资金监督管理,强化财政、审计、监察部门的监督检查责任。加强水量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为强化监督考核提供技术支撑。

(二十九)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发展。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的水患意识、节水意识、水资源保护意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水利建设。把水情教育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把水利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为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对在水利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政府要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水利现代化建设,任务艰巨,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统一思想认识,

— 13 — 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实现南通水利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 14 —

第四篇:水利局纪念建国60周年征文:水利60年发展成就与未来展望

**地处华东腹地,长江、淮河横跨省境,将全省分为皖南、江淮之间和淮北三大区域。沿江和沿淮支流、湖泊众多,巢湖是全国五大淡水湖。同时,**省是中纬度过渡带、南北方过渡带、海陆过渡带叠加地区,降雨南多北少,时空分布不均。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气候条件,决定了发展水利事业在**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新中国建立前**水那一世小说网 http://利情况

近代至新中国成立前,水利工程废多兴少,水利事业步履艰难。淮河流域水系紊乱,河道淤塞,长江和淮河堤防低矮单薄,丘陵和山区灌溉依赖塘坝,平原和圩区没有排涝设施。

淮河流域:1938年,国民党军队扒开黄河花园口大堤,滔滔黄水漫流南下入淮达9年之久,极大地破坏了淮河流域原有水系,使得原有水利工程几乎全部失去了效能。长江流域:1931年长江大水后,**实施近代以来大规模的堤防工程,培修两岸堤防总长达639公里。此后因战争、洪水等原因,建成后的水利设施和涵闸工程陆续遭到破坏,效益衰减。

工程经费筹集困难。新中国成立前,每次大灾后多采取募捐的办法筹措资金,举办工赈。虽有工程计划和实施步骤,但实施很少,或因经费、战事而中途停止。工程也因管理松弛、质量低劣而难以发挥设计效益。

水利职能逐步萎缩。民国初期,省财政厅内设水利局,后因经费原因而裁撤。其后省建设厅内设水利工程处,6年后撤销,由建设厅建设科办理。期间颁布的一些水法规、条约、办法,因缺少具有权威的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组织实施而成为一纸空文。

二、新中国60年**水利发展轨迹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利建设成效显著。全省累计建成各类堤防总长2万公里;水库4836座,其中大型12座、中型100座;已建水闸1.09万座,其中蚌埠闸和临淮岗工程为淮河干流控制性枢纽工程;万亩以上灌区397处,有效灌溉面积2209万亩,其中淠史杭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197万亩,为全国3个特大型灌区之一;固定机电排灌站1.63万处,装机容量159.8万千瓦。全省初步建立了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灌溉工程体系和防汛抗旱指挥非工程体系。水利工程发挥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渔业、生态环境等综合效益,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高。

第一阶段:大规模治淮时期(1950-1957年)

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同年,皖北行署和皖北军区联合发布了《治淮动员令》。1951年,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实施山区修水库、沿淮修筑淮北大堤和主要支流堤防以及涵闸工程建设,初步形成**淮北平原以及津浦铁路的防洪屏障;进行西淝河等支流疏浚工程以及芡河等截源改道、调整水系工程;兴建城西湖等4处湖泊洼地蓄洪工程,开辟18处行洪区;实施五河以下淮河干流和支流漴潼河水系的内外水分流工程;建成佛子岭、梅山、响洪甸和磨子潭4座大型山谷水库。初步形成了蓄泄兼筹的淮河中游防洪工程体系。同期,对长江**段也开展了治理。对年久失修的无为大堤、同马大堤等沿江堤防进行堵口复堤和加高培厚。建成董铺、官沟等大中型水库和299座小水库;新建、扩建柏山渠、响水坝、佟公坝、七门堰等中型引水灌区以及众多塘坝等小型灌溉工程。在这期间建成的骨干工程,比较严格地执行国家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实践提高了规划、设计和施工的水平,发挥了较好的工程效益。

第二阶段:艰难曲折的前期发展时期(1958-1977年)

从1958年“大跃进”开始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水利建设在排除干扰中前进,建设了一批效益显著的大型水利工程。1958年开工兴建的淠史杭灌区,形成了全国最大规模的“长藤结瓜”式灌溉系统,灌溉面积达53.3万平方公里。1966-1970年实施新汴河工程,被誉为豫、皖、苏三省团结治水的典范。建设龙河口、花凉亭、陈村、黄栗树和沙河集5座大型水库。1969年实施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1971年起治淮形成新的高潮,先后开工建设茨淮新河、怀洪新河等工程。建成中型水库70座,小型水库3738座,续建中型水库24座。机电排灌站也迅速发展。

但是,受政治和经济形势影响,也出现了短暂失误,走过曲折的道路。一些地方缺少科学规划,工程摊子铺得过大,其后果是工程质量差,留下了后遗症。如1958-1960年实施的淮北河网化工程,因违背自然规律,以半途而废而告终。

第三阶段: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78年以后)

1978~1990年,全省水利建设清理在建项目,停缓建一批工程,调整投资方向,加强工程管理,开展综合经营。在淮河治理中,重视行蓄洪区建设,重点解决群众生活问题,把治水与致富结合起来。在长江治理中,1978年开始

剑鼎 斗医 龙符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建设凤凰颈引江抽水站、女山湖引淮灌溉等大型工程。1985年,从世界银行引进外资开展淠史杭灌区续建配套和巢湖治理,大大提高了淠史杭灌区的灌溉供水效益,兴建了凤凰颈排灌站,整治牛屯河、西河,改变巢湖流域防汛抗旱面貌。

1991~1997年,1991年江淮大地遭遇特大水灾,国务院召开治淮治太会议,确定兴建19项治淮骨干工那一世小说网 http://程,涉及**省14项。全省迅速掀起了以治淮为中心的大规模水利建设高潮。进行淮干整治工程,续建怀洪新河工程,开展包浍河初步治理工程、黑茨河初步治理工程、淮干行蓄洪区安全建设、湖洼及支流治理、高邮湖大堤加固等工程。

1998年以来,特大自然灾害连续考验了**水利工作。1998年,长江发生仅次于1954年以来流域性大洪水,2003年、2007年淮河两次发生特大洪水。在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下,**全面完成1000公里长江干堤除险加固,完成土方量相当于历朝历代修堤土方量的总和。建成以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为代表的治淮14项骨干工程,完成治淮投资超过200亿元。开展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全面启动病险水库加固建设,相继被列入全省民生工程加快实施。

这一阶段,全省水利系统抓住国家加大水利投入的机遇,从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修复水毁水利工程入手,多渠道、多层次落实水利建设资金,水利建设和改革实现了重大跨越。实施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水利建设,完成以长江干堤加固、治淮骨干工程为代表的基础性、控制性工程,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保障能力有了显著提高。

三、60年**水利发展成就与经验总结

60年来,伴随着新中国不断成长的历程,**水利工作战胜了频繁发生的水旱灾害,治水思路发生了深刻变化。水利投入大幅度增加,水利建设大规模展开,水利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水利改革深入推进,水利发展能力日益增加。

60年来,水利的地位不断提升。对水利的定位,经历了从“农业的命脉”到“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再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这一个不断提升的过程。社会对水利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断深入,水利逐渐被摆上了优先发展的位置,兴修水利、根治水患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广泛共识。总结60年水利工作发展的经验,主要有:

(一)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治水思路

尊重自然规律和洪水规律,在水利工程规划和建设中,在防洪抗旱调度中,既防止水对人类的侵害,又要防止人对水、对自然的侵害,实现人与自然、人与水的和谐相处。1975年8月,淮河流域发生大洪水,板桥、石漫滩两座大型水库垮坝,包括**在内的1110万人民群众饱受灾害之苦。而2007年,淮河流域发生1954年以来又一次大洪水,随着治淮骨干工程的建成,应急管理能力的加强,科技手段的运用,抗洪过程呈现出从容应对、有序推进的新特点。在防汛抗洪调度中,多种手段联合运用,给洪水以出路,实现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引导的重大转变,改变了单纯依靠“人海战术”的传统抗洪方式,确保了数百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的发展方向

水利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必须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水利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水利发展成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和支持水利工作的积极性。2001年—2004年,实施农村饮水解困工程,解决了212万人饮用水困难;2005年启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截至2008年底,已解决676万人饮水安全问题,被群众誉为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1998年以来,实施大规模水库除险加固,对龙河口等大型水库实施除险加固,不断完善综合防洪减灾体系,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在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义务工和积累工后,实行“一事一议”,坚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三)必须坚持扩大投入、多元发展的投入机制

水利工作具有典型的公益性。60年来,水利行业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重大转变。通过积极探索水利投入的新体制,从过去依靠农民筹劳筹资建设水利,到逐步建立起政府投入为主、市场化融资、受益农民投入为补充的多渠道投入体制。1985年,**引进世界银行贷款,实施淠史杭灌溉工程一巢湖治理项目,是国内首次引进世行贷款进行水利建设,被誉为“改革的产物,开放的结果”。1992年,省政府颁布《关于征收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决定》,在全国率先开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1997年又提标扩面,由每年1亿元增加到3亿多元,为重点水利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2003年以来,先后对治淮、农村饮水安全、水库除险加固等重点工程,制定了配套投资政策,通过省财政、水利建设基金、向金融机构贷款等形式筹措资金,初步形成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投资体系。

(四)必须坚持实践探索、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

60年来,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水利工作必须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深化各项水利改革,破除制约发展的各种障碍,促进水利建设和管理。在水管体制改革前,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普遍存在维修养护经费难以落实、工程老化失修、人员超编严重等问题。通过改革,全省初步建立了公益性水利工程运行维护的政府保障制度。截至2009年2月,全省定性纯公益性水管单位281个、准公益性单位286个,落实人员经费和维修养护经费8.9亿元。改革达到了理顺管理体制,增加管理经费,稳定职工队伍,提高工程管理养护水平的目的,开创了水利工程管理的新局面。省直管的长江、淮河河道管理体制改革后,改变了原来条块结合体制,解决了管理责任不明、人员过度膨胀、内部管理粗放等问题。大别山区四座大型水库从电力部门整体移交给水利部门管理,解决了防洪、灌溉与发电调度的矛盾。

(五)必须建立依法治水、规范管理的保障机制

将水利工作方针以及可持续发展水利思路制度化,将行之有效的水利工作实践用法律形式予以规范,建立完善水法规体系,为水利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从1977年到1988年《水法》颁布实施前,我省制定水利规章、规范性文件10余件,对全省水利事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以后水法规体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1992年10月颁布实施的《**省实施<水法>办法》,,是我省依据1988年《水法》制定的第一部管理水事活动的地方性水法规,为全省水法规体系建设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此后,省委、省人大、省政府还先后制定出台了《**省实施<防洪法>办法》、《**省抗旱条例》、《**省水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省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地方性水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80余件。在此基础上,各市县制定配套的规范性文件800余件,内容基本覆盖了水利建设、管理和改革的各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与国家水法规相配套,符合**实际,较为完备的水法规体系,把各项水事活动纳入了法制管理的轨道。

四、当前水利发展面临的形势

面对新形势,立足新起点,履行新使命,我省水利工作既面临着难得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加强“三农”工作为水利工作带来新机遇。从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到中央1号文件,从中央、省经济工作会议到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都明确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为加快水利发展提供了政策保障。2008年5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利建设和改革的意见》,水利迎来了历史性大发展的新机遇。

国家宏观政策助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2008年下半年,党中央决定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国务院出台了拉动内需的措施,为集中力量办大事,开展新一轮大规模水利建设创造了有利条件。

统筹区域发展拓展了水利发展的空间。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推动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实施省会经济圈、皖江城市带、沿淮城市群建设,启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建设,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基本形成。水利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区域统筹和协调发展步伐,必将有力推动重点地区水利建设。

行业多年积淀夯实了水利发展的基础。成功战胜淮河洪水,超额完成近期治淮骨干工程建设任务,赢得了社会的充分肯定,“江河不安、**难安;水利不兴、**难兴”,已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经过近年来大规模水利建设,积淀了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基础,积累了成功经验,锻炼了高素质队伍,为水利发展提供了基本支撑。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省水利事业处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呈现出一些阶段性重要特征。

一是水资源管理不完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不相匹配。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较滞后。淮河洪水出路问题,特别是因洪致涝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长江崩岸呈加剧趋势。淮北地区缺少骨干性水源工程和跨区域调水工程。中小河流和中小水库防洪标准偏低。三是涉水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依法治水、依法行政还缺乏完善的法制保障,水事纠纷处置和水行政执法困难。四是水利投入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水利投资渠道单一,建设主要依靠中央和省级财政,市县财政大多无正常水利投入。农村水利投入缺口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五是基层水利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部分基层水管机构萎缩,管理职能弱化。

五、新时期**水利发展展望

立足新的起点,**水利迈入了厚积薄发、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总体目标:继续实施治淮工程,开展沿淮洼地治理、行蓄洪区调整改造、一般堤防加固等治淮“新三项”工程建设,建成较为完善的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加强长江干流重点河段和主要支流治理,5年内全面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年内全面完成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基本建立城市应急水源保障体系,力争开工建设引江济巢工程。继续实施淠史杭、驷马山等灌区续建配套和大型排灌泵站更新改造工程,深入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到2012年,我省长江、淮河干流能安全防御1954年型洪水,主要支流防洪标准可达20年一遇,沿淮重点洼地除涝标准达到5~10年一遇。

围绕这一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第一,加快建设工程水利。加快重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淮河洼地治理、行蓄洪区调整改造、一般堤防加固等治淮新三项工程建设,努力解决淮河洪水出路问题,建成较为完善的流域防洪排涝减灾体系。加强长江干流重点河段和主要支流治理,实施安庆、铜陵等段干流河道整治及水阳江、青弋江、滁河等主要支流治理工程。继续实施沿江排涝泵站建设。加快骨干泵站技改。加强城市防洪工程建设。

第二,积极推进资源水利。以强化水资源统一管理、优化配置为核心,注重制度建设和体制创新,统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在全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基础上,制定水量分配方案,明确各行业、部门、单位的用水总量指标,初步建立初始水权分配制度。二是着力解决沿淮和淮北地区严重缺水问题。力争尽早实施引江济巢、引江济淮、淮水北调等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改善沿淮、沿巢湖的水生态环境。三是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总结淮北、合肥试点工作经验,逐步在全省推开节水型社会建设。

第三,倾心构筑民生水利。省市县三级分级实施民生水利工程,解决好关系群众生命安全、生活保障、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涉水问题,使更多的群众水利发展与改革成果。一是全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二是大力实施水库除险加固。三是全面开展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深入开展灌区末级渠系改造试点建设。加大灌区改革力度。因地制宜发展高效节水工程。四是坚持不懈地开展水利血防工作。结合工程建设和灌区改造,实施水阳江等9条河流和花凉亭、青弋江等大中型灌区水利血防工作。

第四,同步打造生态水利。着力保护和修复水生态环境,确保水生态安全,构建高质量的水生态环境体系。一是推动水土保持工作从重点治理向预防保护、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相结合转变。加快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强对开发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二是大力发展山区农村小水电,推进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和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建设。三是持续开展水环境保护和水生态整治,逐步建立和完善水生态保护补偿机制,重点实施农村中小河流、淮北地区大中沟、沿江圩区沟港的清淤治理,修复河道水净化生态系统。四是开展农村村庄沟渠与排水系统建设和整治。继续实施淮河行蓄洪区、淮河及主要支流滩地移民迁建工程。五是加快平原洼地综合治理,恢复和保护湿地。

60年来,**水利的辉煌成就,既凝聚了几代水利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也为未来**水利的美好前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新思路,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不断谱写**水利改革与发展的新篇章,为加快**崛起作出新的贡献。

剑鼎 斗医 龙符 步步生莲 一剑惊仙 重生之官道 http://

第五篇: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南京广播电视大学

“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

题目: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

指导老师:

成绩:

教 学 点:南京广播电视大学日期: 二○○八年五月二十八日

发展现代农业与农业现代化

摘要: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我们要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关键词:农村;农民;现代农业;农业现代化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业问题,中国现代化的实现,最难的是农业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从而实现农业现代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就曾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2007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温家宝同志在十届五次人大会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要以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意味着给农业注入更多的现代理念和方式,将更多地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什么是现代农业?简而言之,现代农业是指处于一个时期和一定范围内具有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形态,具体就是指用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以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经营的,生产效率达到现代先进水平的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核心是科学化,特征是商品化,方向是集约化,目标是产业化。它具有四大特点:一是突破了传统农业仅仅或主要从事初级农产品原料生产的局限性,实现了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生产,使得农工商的结合更加紧密;二是突破了传统农业远离城市或城乡界限明显的局限性,实现了城乡经济社会一元化发展、城市中有农业、农村中有工业的协调布局,科学合理地进行资源的优势互补,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三是突破了传统农业部门分割、管理交叉、服务落后的局限性,实现了按照市场经济体制和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权责一致、上下贯通的管理和服务体系;四是突破了传统农业封闭低效、自给半自给的局限性,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实现了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农产品贸易国内外流通。

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传统农业和不发达农业转变到现代发达农业的过程。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装备和较高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水平;二是高效能的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部门的支撑和效益相对较高的非农产业需求的支撑,并采用现代营销方式提高农产品商品率;三是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水平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有一定科学文化素质和经营管理才能的农业劳动者,农民的收入水平接近城市居民水平,生活、居住方式城乡一体化;四是农民组织结构的改善与优化,尤其是

通过农业产业化,形成较高的农产品加工增值率;五是有良好的农业资源生态环境并有较高的资源转化率。

加快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大意义:第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发展现代农业,是科学发展观在农业农村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落实。通过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集约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第二,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要通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促进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产业基础。

第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才能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

第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与市场双重制约,资源短缺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国内外市场竞争的压力越来越大。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和农村循环经济,将进一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积累,我国农业的内在基础正逐渐强化。目前,农业科技进步率已达到48%,农业生产条件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物质装备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已具备了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那么,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建设现代农业的目标应该是要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使农业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明显加强,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明显提升,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主要是抓住薄弱环节,突出重点,采取综合措施,整体推进。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应用农业机械,推广资源节约型农业技术,提高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和生产效率;要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强化科技对农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要将农业产业化经营贯穿于现代农业建设全过程,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要培养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农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持;要树立和运用大资源、大农业、大食物、大市场和大生态的理念,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因此,必须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确保现代农业建设稳步健康推进。

农业现代化这个主题是一个包括多方面的运动过程。这个过程在不同发展阶段上有不同的要求。长期以来,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适合本国的农业现代化理论及发展模式。新

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就提出了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并把农业现代化概括为“四化”,即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化学化、电气化。20世纪70年代末,又以科学化、集约化、社会化和商品化代替了原来的“四化”,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管理来概括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同时还把生产区域化、专业化以及农村工业化、小城镇建设等内容同农业现代化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说明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内涵是不断完善的。

那么,到底什么是农业现代化呢?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历史概念。它与现代农业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就“现代化”一词的本意而言是指使某一事物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因此,农业的现代化当指使农业发展达到最近的国际水平。然而事物总是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现代化”的内容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仅就概念而言,“现代化”所指十分宽泛,它在时间上没有确定的外延,空间上也无确定的内涵,所以“现代化”不是严格的科学范畴,也不是什么理论性的概念。农业现代化就是把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技术装备武装农业,用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来管理农业。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综合性、历史性的概念。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不能把本国已经达到的技术、经济水平同本国过去的情况相比,而应该同当时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比。只有在经济上、技术上赶上、接近或超过当时先进国家的水平,才算实现了和基本实现了现代化。人们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从历史的角度,把农业划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发展形态。农业现代化则是指农业由原来落后的传统形态向先进的现代形态转变的过程,同时也是指农业要达到的现代水平程度。

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之一,对于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增收,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从目前世界农业发展的大趋势和社会环境来看,中国的农业现代化,至少应具备以下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生产过程机械化,是指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力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中大面积采用机械化作业。

生产技术科学化,其涵义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从而收到提高产品产量、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保证食用安全的效果。

增长方式集约化,是指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在化 肥、农药、灌溉等方面的投入边际效益递减,外延扩大生产余地变小的情况下,把增产的基点转到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经营循环市场化,就是指投入—产出—消费的经营循环都要在市场上得以实现。 生产组织社会化,它意味着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

劳动者智能化,在这里是指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 总的来说,实现农业现代化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农业现代化意味着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而提高农业劳动生产

率不能只是使用现代物质投入,不能“见物不见人”,必须认识到使用现代物质投入品的只能是具有现代技能的农民。

各国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虽然不尽相同,前进的速度也有差异,但它们都希望到达同一个目的地;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奋斗与成功,预想与结果会有一定的距离,但这不妨碍人们朝共同的方向努力。 什么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这应当包括三个方面,即发达的农业、富庶的农村和良好的环境。

(1)发达的农业就是要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将目前低产低效的农业建设成高产高效的农业,使社会对农产品的需要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从而为整个国家经济的现代化奠定稳固的基础。

(2)富庶的农村就是要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稳步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方面的差距。

(3)良好的环境就是要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避免对自然资源掠夺式的开发经营,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农业的稳定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人民工作与生活创造美好的环境。

总而言之,农业的现代化应当建立在经济上可行、生态上适应、社会可持续的基础之上,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从广度和深度来改进和协调农业生态、技术与经济这三个系统,使之在和谐中发展,在互动中前进。

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谈不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也就没有中国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并加快发展我国的现代农业,才能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宣杏云、王春法等:《西方国家农业现代化的透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

(2)康芸、李晓鸣:《试论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和政策选择》,《中国农村经济》,2000年9期。

(3)丁长清、慈鸿飞:《国农业现代化之路》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4)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北京:人民

上一篇:县财政局全年工作要点下一篇:巡察整改情况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