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访的艺术范文

2022-05-20

第一篇:家访的艺术范文

家访的语言艺术

联系与沟通

成功的家访首先是能让家长接纳你,信任你。因此,第一次见面的讲话,就显得非常重要。以下是几则成功家访中的实例,供班主任参考。

幽默 幽默的谈话不仅能吸引听者的注意力,而且能与听者建立亲密的关系。

某学生历史成绩非常差,班主任为此去家访,学生的父亲问:“我儿子的历史学得怎么样?我做学生时最头痛的就是历史,经常考不及格。”教师笑了,随口便说道:“我正想同您商量,怎样使历史不再重演。”他们相视而笑。这信手拈来的幽默,一语双关,轻松诙谐,既说出了不便直言的话,又“润滑”了与家长的关系,争取了家长的积极配合。

委婉 说话委婉是指在不便于直接说出本意的时候,抱着尊重对方的态度,采用同义代替、侧面表达、模糊语言等方法,含蓄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本意。

例如某小学生经常吃别人的食品,拿别人的玩具,班主任为此家访时,应该力避“偷”字,改用“悄悄拿”之类,以免伤害家长的自尊。

灵活 语言灵活指说话人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场合,确定自己的谈话内容和谈话方式,并且在情况突然变化时能迅速地调整其说话的内容与方式。

例如,一位母亲不许成绩下降的学生参加春游,班主任为此家访。学生母亲准备做晚饭,班主任抓住时机笑着说:“拿咱们做饭来说,如果做糊了一锅饭,就不再做饭了么?我们大人不是也失过手吗?”学生母亲笑了。班主任又语气温和地分析学生成绩下降的原因,从而告诉家长,不要带着怨恨教育孩子。

分寸 班主任家访时要注意斟酌语言,措词要有分寸,千万不可因失言导致失礼。

例如,有的班主任把学生性格上的弱点说成是人性上的“污点”,这就是用词不当;或把学生行为上的缺点说成是品行上的“缺陷”,这就是词不达意;或是把学生偶犯的过失错误说成是屡教不改的老毛病,这就是言过其实;或是把学生鸡毛蒜皮的小错误,“陈谷子烂芝麻”向家长“告状”,这就是小题大做……这样谈话的班主任肯定会引起家长的反感,其结果与谈话愿望正好相反。

家访也要提前备课

学生减轻了课业负担,自由时间多了,活动空间大了,对缺乏自制能力的小学生来讲,如果引导不好,很容易误入歧途。此时,班主任应抓时间挤时间,经常到学生家里去家访。经常家访,可以读懂每个学生,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班主任和家庭三者的积极性,形成合力。因此“减负”以后,全国各地悄悄兴起了一股教师的家访热。但有一点值得老师们注意,家访前也要提前“备课”,做好充分准备,这样家访才能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笔者认为班主任家访起码要考虑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目的性和期望值

每次家访前,班主任要认真细致地“备”此次家访要达到什么目的?如何达到这个目的?对本次家访成功与否的期望值?这个期望值符不符合学生的实际?

二、了解学生

家访前,班主任要对家访学生的在校表现、各科学习、兴趣爱好、习惯、优缺点等了如指掌,以便家访时能信手拈来,提高家访的实效。

三、提前预约

家访前,必须与学生家长提前约定好家访的时间,切不可盲目家访,这样学生家长很可能不在家,白白浪费时间和精力,也会大大影响教师的情绪。

四、时间的选择与控制

家访时间最好选择在学生放学后或双休日,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场,家访的效果会更好。家访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耽误家长的工作。

五、内容和方法

家访的内容应多种多样,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可以家访,学生取得进步可以家访,发现学生有问题可以家访,学生家庭有困难可以家访。家访的谈话方法,注意不要千篇一律,要因人制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六、注意安全

随着班主任家访次数的增多,由家访所引发的交通事故不断发生,给教师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及沉重的经济负担,也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教师家访前,一定要把学生的一些情况考虑周全,以便教师能在家访途中注意力集中。同时还要检查好车铃和车闸是否有效,遵守交通规则,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实践证明,做好充分准备的家访不仅能使学生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学生的在校表现,也取得了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而且还可以加深教师与家长的感情,能起到协调配合,共同促使学生进步的作用。因此,教师家访前也一定要备好课。

家访——学校教育的延伸 家庭教育的补充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学校、家庭、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最主要的是学校教育。但学校教育是否有效,还要得到家庭和社会的配合和支持,尤其是家庭教育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更为突出。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变“请进来”为“走出去”

近年来,受社会影响,教师家访逐渐减少了。有些教师无论对谁讲话都用教育人的口气,对家长也不例外。居高临下的训斥、埋怨的作风,影响着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教育效果。学生犯了错误,打个电话把家长传到学校,气全撒到大人身上,家长把火气带回家中又撒在学生身上,学生根本没得到正面教育。家长十分反感这种做法,学校与家长之间、与学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针对这一普遍现象,我校变把家长“请进来”为主动到学生家里,和家长联系。在家庭这一特定环境中,教师教育人的口气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语气趋于平缓,大家真正做到了平等,家长愿意把心里话、真心话跟教师说,教育产生了一致性。

二、变“被动家访”为“主动家访”

主动家访,防患未然,使家长能主动配合学校做好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1.每个学期放假前,学校要求各位班主任老师对学生要有计划地进行家访。班主任要提前上交家访计划,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家访的宗旨是:多报喜,巧报忧,并指导家长有的放矢地考虑和安排学生假期活动计划。

2.新接班的班主任要从接到学生档案起,认真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文化修养、家庭环境、亲友情况,以便做到胸中有数。另外,还要求新班主任抓紧时间普访,以便尽快掌握学生的情况。

3.一旦发现学生不到校,半天之内要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了解学生去向。有时,因为我们学校的学生住得极为分散、偏僻,没有门牌号,有的班主任为访一个学生要花费一天的时间,甚至于白跑一天也见不着家长。有的家长自己也不清楚孩子的去向,班主任们不气馁,千方百计地找到学生,很多问题得到了及时解决。

4.发现学生出现异常表现或有不良苗头,班主任及时家访,有时不止是班主任,有关领导也共同前往,把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变“谈话方式家访”为“请家长参与教育活动”

我们深深感到,学校单一的教育收效甚微,应加大与家长的交流,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增强教育的力度。

1.请家长参加学校组织的主题校会、主题班会。在“五·四”校园之星表彰会上,请家长代表给获得荣誉称号的同学颁奖;开学伊始、学期末等重大活动都请家长委员会成员到校共同商讨学校计划、工作,进一步加深对学校和教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2、组织家长参加学校教育教学开放日活动。请家长深入课堂听课,学校召开家长座谈会,请家长们评头品足,给学校提办学意见和建议,这一举措受到了家长的称赞,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支持。

3.开展家教征文活动,以推动家长学习家教理论。

4.定期进行培训。举办教育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我校家长的家教论文刊登在素质教育系列书中。

总之,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提高全本学生素质,要靠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我们十分重视家庭教育这块阵地。通过家访,我们了解学生在家里的一些表现,获得了对学生情况整体而全面的认识,并且向家长介绍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思想状况,得到了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学校连续八年无违法犯罪,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第二篇:班主任家访的艺术-班主任工作艺术

班主任家访的艺术

一般情况下,班主任家访可直接跟家长进行沟通,无须遮遮掩掩,而对于一些特殊学生、特殊事情的家访,班主任则须讲究语言艺术。

一、旁敲侧击地暗示

王勇这学期学习明显退步,在与该生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他爸爸妈妈从工厂辞职做生意,每晚在家大战“方城”,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我决定通过家访解决此事。

还没进门,麻将声、欢笑声已经不绝于耳。进得门去,互相打了招呼,我细心打量起屋子来。屋子不大,孩子做作业的桌子几乎紧挨着麻将桌,难怪孩子学习掉队呢。孩子的父亲见我环视着屋子,很不自然。此时,如果我直接表示对孩子学习环境的不满,效果并不一定好。于是,我忙对趴在桌上做作业的孩子说:“小勇,你怎能把写作业的桌子挨着麻将桌放呢?”这样一来,既表明了自己的意图,又不致使家长难以接受。

二、顺水推舟地运用

家访的目的如果难以直接表述,班主任可以在与家长的交流中捕捉时机,然后顺水推舟地说出来意。我班李浩的家长让孩子停学帮助开小店。事实上,李浩家中人手较紧,开店确实要个帮手,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上小学的孩子停学啊!我决定前去家访。

进得屋去,发现孩子的父亲正在大发脾气。原来李浩刚才卖牙膏、牙刷、肥皂和火柴时,把钱算错了,少收了八角钱。了解情况后,我对他父亲说:“真不怪你发火,小本生意,还吃得消在算帐上出错吗?可这件事也不能全怪孩子。你想孩子才多大,三年级还没有上完,这几样东西,又是乘法,又是加法,又是减法,而且又是口算,还不是为难孩子?这些在三年级还没有全学到呢。”他父亲无奈地说:“这倒也是,要不是家中人手紧,我也不会让他停学在家。”见时机成熟,我紧接着说:“真是为难,他不在家,开店就不方便,他在家又没有这个能力,你也不放心,太难了。我了解你的苦心,一切还不都是为孩子着想?但让孩子一辈子受用的还是知识。”他父亲终于说:“看来,我还是让他读书吧。”

这次家访,如果我直接说明来意,未必能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而巧借家庭风波,借助家长怨气,顺水推舟,三言两语就使家长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主次颠倒地捎带

有时,教师对家访的话题可以来个主次颠倒,对主要话题先避而不谈,而对次要话题加以渲染,待告别时再捎带说出主要目的,其效果往往很好。开学初收学费,一家长总不让孩子带钱,其实该生家庭条件并不差。因此,我决定登门家访。如果直接提要钱的事,会给家长难堪。为此,我首先告诉家长自己到前村有事,顺道来看看孩子。然后就跟家长谈起了该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充分肯定了该生的进步,并了解了该生在家的情况。谈了好一会,我才起身告辞。临出门,我像突然想起来什么事情似的,漫不经心地说:“噢,还有一件事,就是孩子的学杂费,如果你手头一时不宽裕,我先给垫上。”家长连连点头:“老师,都怪我,明天就给你带去。”

四、以退为进地迂回

如果孩子在学校出了意外,班主任去家访时家长往往满腔怒气,甚至恶言相加。此时,如果与其据理力争,往往会火上浇油,于事无补。有效的办法是避其锐气,以退为进。

放学了,李兵一下课就直冲出教室,不小心与迎面而来的同学撞了个满怀,头撞破了,到医院缝了四五针。晚饭后,我去李兵家中看望他。不想,李兵的父亲一见我竟发起牢骚来,言下之意是说老师不负责任。此时,我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进行申辩,但如果这样做,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

我不动声色地来到床前看了看李兵,问了问伤情,叫他安心休息。当家长的火气渐消时,我真诚地说:“其实,也真别怪你发火,如果是我,可能比你的火气还要大,孩子中午去学校时还好好的,傍晚竟包着头回来了,哪个家长不心疼呢?做老师的是干什么的,下课为什么不时时关照孩子小心点呢?”他父亲不语,我接着说:“其实,做老师的哪有不关心孩子的,对孩子的安全是时时提醒的,今天的事情纯属意外。还好,事情发生后,附近的两个老师立即把孩子送到医院。不管怎么说,这件事对我们来说都是教训。”至此,我才把事故的来龙去脉对家长讲清楚,家长的怨气全消,并反过来要我原谅他的无理。

家长的态度之所以有这样的转变,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我能审时度势,面对家长的怒气不动声色,来个“逆来顺受”,进而主动承担责任,最后才亮出底细“这属于意外”,从而以退为进,既消除了家长的火气,又使家长知道错怪了老师。

第三篇:家访要讲究技巧和艺术

上海市实验学校 李萍

一次有成效的家庭访问,可以是一堂生动的家庭教育课

家庭访问是班主任老师最基本,也是十分重要的工作.班主任通过家庭访问能够了解家庭,了解学生,掌握孩子成长的规律和特点.家访也能使老师与家长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孩子能在学校教育下健康成长.有的家访是老师为了调研孩子出现不良习惯与行为的原因,与家长一起探讨,设计改正孩子却显得方案等.因此每次家庭访问都有明确的目的,事先做好充分准备,没有与家长深入的交流与沟通是无法达到预期目的的.

班主任的家访涉及是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内容十分丰富,技术操作性很强的一门科学,做好家访工作显然是相当繁重的,家访前必须充分准备,确定家访的时机.为了提高家访的效果与质量,班主任应该不断提高家访的技巧与艺术.

一,家访目的清晰,认真做好案头

学生以教学班编入一个班级后,办主任与这个班级的学生家长就形成了一种工作关系.老师联系家长,进行家庭访问就是班主任的一项日常工作.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父母的文化,个性,品行和素养与孩子的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家庭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不可低估.因此班主任在研究学生的同时首先要了解,研究家长.

班主任家访必须事先有计划,有准备,可以写出家访设想,根据访问的目的与要求,家访一般有这几类:了解性,反馈性,探访性,调研性.了解性家访是在新生到校前后,老师需要了解其家庭成员,社区环境,了解孩子的现在与过去,特点及个性,这类家访必须做到100%的访问.反馈性家访是根据孩子的现实校内外表现,与家长即时沟通,反馈,有利于家长配合教育.探访性家访是老师带桌问题去观察,思考.调研性家访是老师带着研究课题,以探访形式在聊天中发现问题,积累材料.

家访应该有明确的要求,访问要做好笔记与摘要,这些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从中可以摸索与寻找学生成长的轨迹.

二,选择有利时机,达到预期效果

家访既有预定计划也有临时动议,决不是毫无目的.特别是当学生发生了偶发事件后,班主任在怎样情况下与家长取得联系,能够达到最佳的效果,这是班主任的技巧与艺术,家访一定要改变原来传统告状式访问,避免师生之间产生隔阂.因此,班主任对于特殊的访问必须要选择时机.

所谓时机就是班主任选择访问的最恰当,最有效果的时刻,有时候它能达到出乎意料的效果.例如一位平时学习效果较差的学生,经过老师的帮助后有了进步,一次他在测验中偶然去的70分,这个分数在班级里是极为普遍的,但是老师分析后,认为这是他重大的突破,肯定有进步的原因,应该表扬,又值得研究.此时班主任上门家访,既向家长报喜,又肯定家庭近期教育效果,对家庭和学生都是一种激励.

三,掌握沟通技巧,注重家访质量

家访是人际沟通的一个方面,既是沟通,那么它必有方法和技巧.家庭访问也有它的规范,技巧和艺术.例如班主任与家长谈话时要集中精神,学会聆听,说话把握分寸,留有余地,对于表现较差学生,应该先扬后抑,正确评价等.班主任在访问前要认真"备课",做好充分准备,熟练地掌握家访技巧,访问后能使家长对孩子充满信心,对老师增进信任,这样的家访是有成效的.家庭访问一定要注重质量,不求数量,不赶时间.没有效果地访问20家,不如有效果,能解决问题地走2家.

四,约定时间恰当,做到礼仪规范

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受到人们的尊重,它不仅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责任,而且更重要的是日常生活为人师表.孩子在幼年时的成长主要是以模仿为途径,教师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榜样力量.

老师们应该以精神文明使者的形象出现在社会,出现在家长的面前,家庭访问必须严格规范.例如不少学校在家访中明确提出家访应该:"事先预约,必须准时;面带笑容,可敬可亲;不便时间,不宜上门;尊重家长,树立威信"等等.家访的规范,礼仪要求是很有学问的,这些还有待于各位老师在实践工作中积累,总结与创新.

第四篇:家访的形式

家访即班主任对学生家长所进行的家庭访问。为了减少家访的盲目性,提高家访的工作效率。必须根据班级工作的实际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目的的采取相应的形式,以实现班主任与家长的有效合作。家访形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初访: 初访即对学生家庭的初次访问。这种形式多采用于新接收的班级,为了普遍了解班级所有学生的家庭情况,需要普遍进行家访。所以,初访也叫普遍访问,旨在了解基本情况,并无具体的教育目的,

但为以后开展工作准备了第一手材料,是班主任与家长的初次沟通。

(二)细访: “细访”不同于“初访”,是有选择的家访形式。主要是针对班主任缺乏了解的一些学生采取的家访形式。所以,细访的内容比较具

体,必须从实际出发确定细访对象、内容和目的。 (三)重访:

重访是指对重点对象的家访。一般来说,班主任常常把后进生或班级工作量较大的班级干部作为重点家访的对象。一方面是需要对重点对象做全面、具体、准确的了解;另一方面是需要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合作。“重访”往往需要对重点对象进行反复多次的走访,是班主任与家长合作比较突出的形式。

(四)特访:

特访是指学校组织大型活动或班级里发生意外事故时,针对家长可能产生的顾虑或影响进行的家庭访问。“特访”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因素。

家访的内容

家访作为班主任与家长合作的一种方式,是由内容决定的。合作的内容决定了该采用何种家访形式。也正因为家访的形式不同,家访的对象及目的不同,才决定了每次家访的内容也不尽相同。但归结起来,家访的内容大致可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一、了解家长对学生就学、未来就业的态度,对子女实施教育的态度、方法。并求得统一认识,发挥家长与班主任各自的优势,共同调整对学生实施教育的方式、方法。

二、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状况及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所起的作

用,从而掌握家庭对学生的影响及学生的家庭表现。这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的所有表现及其产生的原因。

三、向家长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脾气、习性、对学习的想法及其家庭表现等等。以便确切掌握学生的不同特点和个体差异。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了解学生平时经常与哪些社会上的人来往及来往活动的内容,以掌握来自社会方面对学生的影响。

五、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的各方面表现及变化。以求班主任和家长双方携手,共同帮助学生纠正缺点、改正错误和巩固进步。

家访的过程就是了解学生、培养学生的过程,也是同家长合作的过程。当然,为在家访中取得积极的效果,班主任也应注意一些问题。

第五篇:老师的家访

老师明天要来我们家家访。吃完晚饭,妈妈看了看家里,说:“家里有点脏了,我们来打扫打扫。”我和爸爸一起说:“好啊!”我们开始“工作”了。妈妈负责擦窗户玻璃。她拿来一块抹布,仔细地擦着玻璃。一会儿,妈妈就把玻璃擦得比镜子还要干净。爸爸负责拖地。他拿来一把拖把,认真地拖着地,连角落也不放过。一会儿,爸爸就把地拖得干干净净。我呢?我想:“教师节快到了,我要送给老师一张贺卡。”我拿来固体胶、剪刀、卡纸和水彩笔。我用心地画啊画,仔细地剪啊剪。不一会儿,一张漂亮的贺卡就做好了。我们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开心地笑了。

上一篇:金榜题名词范文下一篇:教父观后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