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项目验收方案

2022-07-17

在一份优秀的方案中,既要包括各项具体的工作环节,时间节点,执行人,也要包括实现方法、需要的资源和预算等,那么具体要如何操作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土地项目验收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篇:土地项目验收方案

浙江省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工作方案

为抓好我省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工作,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快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建设和竣工验收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57号)、《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的要求,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建立健全组织

为确保对2005年底前建设到期的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竣工项目(35个项目),在2006年底前必须全部完成竣工验收,浙江省国土资源厅成立项目验收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张延华副厅长担任,副组长由厅耕地保护处鲁建平处长、计划财务处洪盛腾副处长担任,成员有姜建明、徐祖煌、宋佩华、华炯。主要职责是决定项目验收工作中的主要事项,协调、解决项目验收工作中的较大问题。下设项目验收协调工作组、技术指导组和专家组;厅耕保处姜建明同志为验收协调工作组组长,成员有宋佩华、华炯等。主要解决项目验收工作的协调,组织等事宜;厅整理中心徐祖煌同志担任技术指导组组长,成员有张月英、徐洪涛等,主要职责是解决项目提交验收前的技术指导,协助各项目区做好验收资料的准备,聘请专家组审查项目竣工验收资料。专家组组长由余曾镛同志担任,由国土、农业、财政、水利、院校、审计、监察等部门专家组成。各市、县应成立相应的验收组织,做好自查、初验工作,确保验收工作顺利进行。

二、时间进度安排 为确保对2005年底前建设到期的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竣工项目(35个项目),在2006年11月底前必须全部完成竣工验收。具体的时间进度如下:

(一)准备阶段( 6月25日前)

本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组建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领导小组。

2、组织调查摸清竣工验收项目的有关情况。

3、制定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工作方案。

4、统一技术要求,组织技术培训。

(二)初验阶段(6月25日-9月30日)

初验应按以下步骤展开:

1、严格按照《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验收暂行办法》的要求,核查项目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条件,履行竣工验收的各项工作内容和程序。

2、听取设计、施工、监理、审计、质量监督等单位的工程建设和资金使用工作情况汇报,审查有关验收资料。

3、实地勘察工程建设情况,鉴定工程质量。

4、检查工程建设中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

5、提出整改措施、明确完成期限和责任单位等。

6、检查项目档案资料情况,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面验收。

7、专家组形成“竣工初验意见”,提出竣工验收的建议日期。

8、督促项目承担单位根据竣工初验提出的要求进行整改。

9、厅技术指导组组织预检。

10、项目所在国土资源部门形成竣工初验报告,提出竣工验收申请。同时提交两套县级全部电子成果和三套纸质成果(验收申请表格式、资料清单见附录二)。

(三)验收阶段(7月1日-10月30日)

本阶段主要完成以下工作:

1、技术指导组向厅领导小组汇报项目预检情况及竣工验收的建议方案。

2、组织专家组进行评审。由项目区技术负责人进行汇报,各专家提出意见和建议,由项目承担单位根据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组织修改完善,最后形成竣工验收报告。

3、由厅项目验收领导小组认定。

4、向国土资源部写出竣工验收报告,上报有关材料。

三、工作要求

(一)切实加强领导。

根据国土资发〔2006〕57号文件要求,2006年底前必须完成2005年底前建设到期的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验收工作,时间紧迫,加上第一批次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立项开工时间在2001年,甚至更早,时间跨度较长,投入资金量大、涉及部门多、验收要求高,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领导、主动协调,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验收工作列入当前重要的议事日程,抓紧抓实。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积极争取农业、财政、水利等部门的配合,对目前尚未完工的项目,须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快实施进度,确保项目按时通过验收。

(二)认真开展查缺补漏工作。

国家投资土地整理项目面积大,范围广,施工工期长,一般情况下边施工边使用,而且一些项目施工时间较早,竣工时间也较早,对于存在的问题,必须认真开展查缺补漏工作,针对因受到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影响,以及大型机械使用过程中造成道路等基础设施工程损坏的,必须对现场工程做好必要的修缮,迎接验收。

(三)扎实做好项目竣工验收的各项工作。

要严格按照项目竣工验收要求,市、县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加强项目管理,项目实施要按照项目法人制、施工合同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审计制等管理制度的要求。要监督项目承担单位,严格履行法人职责,全面承担起项目建设任务。项目承担单位要监督监理人员,促其依法控制工期、工程质量和资金使用,规范管理堵塞漏洞。要严肃财经纪律,坚决禁止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等行为,确保资金专款专用。要严格按照竣工验收的有关要求,做好相关工作,准备好验收材料。

第二篇: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浅析

【摘要】土地整治项目以提高土地利用率、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的,对为合理利用土地的整理,因生产建设破坏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的修复,以及未利用土地的开发等活动。

【关键词】土地整治;竣工验收;管理

1.引言

按照类型划分为农用地整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具体工程涉及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其他等方面。 其资金主要来源于统筹安排的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以及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土地出让收入、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和其他涉农资金。土地整治项目管理主要指项目的申报立项(申请、可研)、设计(专家论证、财政初审)、政策处理、招投标、实施(施工、监理)、验收(初验、阶段验收、终验)、审计、后续管理等。项目是指一个过程,而不是过程完成时形成的成果,项目管理就是项目管理者对项目进行管理的行为。土地整治项目管理是将土地整治知识、专业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到项目各项活动中,以实现或超过项目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和希望。

2.当前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随着土地整治工作的全面深入展开,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新情况、新问题。突出表现在:

2.1项目规划缺乏综合性和科学性

部分地方没有对土地整治工作进行认真谋划,规划思路、规划原则、规划目标不明确,落实措施不够得力,规划综合性不强。土地整治与村庄、交通、水利、电网、林业等相关规划没有很好地衔接,“统”的功能不够; 规划与当地实际不符,现实性和准确性不能满足指导项目选址和设计的要求,项目选择随意性大,难以实现规模效应; 同时土地整治项目设计也存在不科学性,比如灌溉水源多引用地下水,甚至在具有地表水源的情况下依然开采地下水,而又不及时对地下水进行补源,造成地下水位大幅下降。

2.2项目进度相对滞后,资金使用效益显现不充分

进度缓慢是当前项目建设中的突出问题。客观上讲,项目的招投标等前期准备需要一定时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施工进度,但主要原因在主观上是地方政府重视不够,没有将项目当做主要工作来抓,造成到期的项目仍未竣工,该验收的没有及时验收,验收后整改落实不到位,验收合格文件下达不及时等。从以往对已建成项目的检查中发现,项目的建设成效没有充分显现,主要表现在项目没有亮点,耕地质量等级提高和农民增收不明显。这些项目的延期效果显现不够充分都与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安排不合理有很大关系。

2.3市以下管理队伍难以满足当前项目管理的需要

项目管理机制改变后,规模整治项目的立项审批、实施日常监管、验收等权限全部下放到市级,省级仅是备案。市级的权力和责任大大加强,也做到了责、权、利的统一。但随着土地整治项目资金量的增加,规模的扩大,社会关注度的提高,工作量也越来越大,市级监督和县级土地整理机构与各局委及乡( 镇) 、村等各方协调任务十分繁重。但部分市、县( 区) 没有正式成立土地整理机构,或者成立的土地整理机构不是独立事业法人单位,管理人员少、办公设备落后,在项目管理责任大、任务重的情况下,严重制约了项目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不能满足土地整治项目管理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要求,从而也导致项目监管和实施管理工作不到位。

2.4庭承包责任制对项目实施和管护形成制约

由于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制约,项目建设过程中占地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田间渠系建设过于迁就工程用地问题,造成农田水利建设过于破碎和零散,不能发挥灌溉效益。项目竣工验收后,虽然签署了后期管护协议,但是由于家庭承包责任制等原因,造成项目后期管护流于形式,特别是对田间渠系的破坏,成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挥效益的致命伤。

3.竣工验收管理措施

3.1高起点规划,确保项目规划的综合性与科学性

高起点规划就是要加强项目与村庄、交通、水利、电网、林业等相关规划的衔接,统筹考虑田网、水网、路网、林网、电网和村庄建设。与相关农业发展规划相结合,规划应与时俱进,充分考虑集中连片、聚合资金、综合治理,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要用项目作支撑,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建设,科学整合,叠加实施,形成综合效益。要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克服随意选址、按行政命令选址的问题,严格按规划实施项目,不受人员变动和机构变化的影响。

3.2 加强对工程实施的监管力度

①认真研究制订项目建设监管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具体措施;

②建立项目建设的推进机制。抽调土地、农业综合、公安、规划设计等精干人员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有业务指导组、农民质量监督组、监理等组织。同时,建立重大示范项目,推进工作周例会、月通报、季考评、年总评及定期督查等,坚持联审联批制度,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③明确项目责任分工。对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复垦整理、拆迁、服务均确定分包领导、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公布,更好地推动项目工程建设顺利进行。

3.3加强土地整治管理队伍建设

随着土地整治项目投入不断增加,土地整治管理队伍必须加强。市、县两级土地整理机构需理顺关系,进一步改善管理人员素质较差、办公设备落后的现状。因此,成立和规范市、

县两级土地整理机构建设,加强市、县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为承担繁重的土地整治事业奠定基础。

3.4 利用土地流转破解后期管护难题

2014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指出农业用地在土地承包期限内,可以通过转包、转让、入股、合作、租赁、互换等方式出让承包权,鼓励农民将承包的土地向专业大户、合作农场和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农业规模经营。发展农业规模经营正是解决土地整治项目规划破碎、管护难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条件具备的地方,根据群众意见进行土地流转,从而建设系统化的农田水利工程系统,通过“谁承包、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加强项目后期管护,确保项目长期发挥效益。

3.5 国外农村土地整治经验

世界各国普遍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但是各国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大多也是通过土地整治来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技术、农业基础设施等配套体系建立从而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国家的农业自给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结语

制定工程后期管护具体方案、措施和奖惩机制。 工程后期管护是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工作的关键,对于整治项目工程设施能否发挥预期的效用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使得工程设施能够很好地发挥应有功能、延长使用寿命,应由整治工程所在地的相关管理部门根据工程设施的实际情况制定土地整治项目后期管护工作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颁布可行的工程管护方案,明确规定管护主体、原则、内容、方式、资金来源以及工程主体的清理和责任等内容。 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奖惩机制,对工程管护好的单位和农户给予一定程度的奖励 ,有利于调动整治工程管护工作的积极性,此外还应对于那些破坏工作的农户进行惩罚,切实保证后期管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李华蓉. 浅析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华北国土资源,2013(6):81-82.

[2] 王芳. 浅谈铁路基本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管理. 科技视界,2014(28):

[3] 郧文聚,杨晓艳,石英.土地整理概念的科学界定[J].资源与产业,2008,10(5):1-2.

[4]韩育强.新农村建设中的土地整治策略分析[J].企业研究,2012(8):182-183.

第三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 TD/T1013─2000

(六) 2008-04-24 11:02

条文说明 目 录 1 范围 2 验收条件 3 验收组织 4 验收依据与内容 5 验收程序和方法 6 验收意见 1 范围

本标准是规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工作的技术标准,因此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工作相关的条件、组织、内容、程序、成果要求和建立技术档案等内容均提出了要求。本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经各级政府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以及各级财政资金扶持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验收。 2 验收条件

2.1 本标准中的“项目实施部门”,是指各级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项目时确定的项目承担单位。“实施部门”在申请验收前应按照本标准的要求完成自验。

2.2 本条规定的相关文本、图件与项目验收申请是项目验收的重要资料,是开展项目验收工作的依据,应在申请验收时同时提供。对于不同类型的具体项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必备材料内容。 3 验收组织 土地开发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本标准规定验收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其中应包括土地、农业、水利、林业、财务等相关专业人员。 4 验收依据与内容

4.1 开展项目验收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针对具体各类项目的相关管理办法都是项目验收工作的依据,考虑到本标准作为一项技术标准,适用范围较广,因此仅将经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项目规划设计及相关标准确定为验收依据。

4.2 本 标准所指的验收,并不仅仅是项目工程的验收,而是对整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开展情况及效果的全面验收。因此,本标准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具体特点,将主要 工程任务完成情况、开发整理土地的面积、开发整理土地的质量、土地开发整理效益、土地权属、资金管理、项目管护措施共七个方面列为验收内容。

4.2.1 本条主要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验收的内容,包括项目批准时所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工程质量情况。

4.2.2 当前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最主要目的是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因此开发整理土地的面积是验收中的重要内容,而对面积的考核不仅要考核实施面积,更主要的是要考核新增耕地的面积和开发整理前后各类土地面积的变化情况。

4.2.3 增 加有效耕地面积一方面靠增加耕地,另一方面靠提高质量,同时耕地占补平衡能否真正落实,关键在于土地的质量。因此,本标准将开发整理土地的质量作为一项重 要验收内容。本条使用的“开发整理土地的质量”专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完成后土地的质量情况,考查土地是否达到了相应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地质量的要求。 4.2.4 土 地开发整理项目的效益是评价项目实施效果的重要依据,而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特点又决定了其产生各项效益的周期较长,同时受项目以外的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本 标准将效益验收的时点定为项目完成后进行验收,同时将项目的效益界定为“依据验收时点的实际情况,在正常管理、维护条件下能够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

4.2.5 进行土地登记是保障土地权属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明确要求,虽然目前部分省、市的农村土地登记发证工作没有全面开展,但是为了体现标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将“依法办理了土地登记,颁发了土地证”作为一项要求提出。 4.2.6 对于项目资金管理情况的考核主要是针对涉及各级财政资金支持的项目,对于其他项目可以不予考核。

4.2.7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应严格依据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应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衔接起来,因此将整理后的耕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十分必要。 5 验收程序和方法

5.1 本条规定的验收申请与受理程序,是对各级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各类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基本程序要求,具体的程序与细化要求以相关管理办法为准。

5.2.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施应依法开展相应的工程监理与质检工作,因此,对工程质量的验收,主要是查验工程质量检验资料及有关质检部门意见。

5.2.2 土地开发整理面积的验收包括对开发整理前的土地利用现状情况和开发整理后各类土地面积变化情况的确认。开发整理前的土地利用现状,应以详查和变更数据为基础,开发整理后的各类土地面积,应由专业部门实地测量得出,验收的重点是抽查和核对相关数据的准确性。

5.2.5对于权属的验收,在查验相关权属资料的同时,应对涉及的主要权利人进行走访与座谈,多方听取当事人意见。

5.2.6涉及各级政府资金支持的项目,应依法开展项目审计工作,项目审计报告是验收的重要依据。

5.3 验收报告的内容应全面反映项目工作的基本情况以及各项验收内容的考核情况,同时验收组应提出项目存在问题、整改要求,并对项目是否通过验收提出明确意见。 6 验收意见

6.1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整等相关成果与图件资料应及时移交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有条件的地区,应尽量采用电子文档保存技术档案。

第四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验收规程》要点

本标准从2000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经各级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验收。其他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验收可参照本标准。 2验收条件

2.1 项目实施部门按照经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要求全面完成了土地开发整理任务,经自验合格后方可申请验收。

2.2 项目实施部门提出验收申请,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报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报告》主要包括规定的文字、附表、附图和附件。

文字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项目建设任务与主要技术指标完成情况;工程建设的质量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土地权属调整情况;项目建成后运行管护措施和文档管理情况;项目建设管理主要措施、经验、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等。

附表包括《项目竣工验收表》、《项目经费收支情况表》、《项目预期效益表》、《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情况表》,

附图包括土地开发整理前后土地利用现状图、规划图、规划设计图、土地权属界限图或地籍图。

附件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申请报告及批准文件;项目合同;经批准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经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项目财务预决算资料和审计报告;土地权属调整情况报告; 效益分析报告;工程质量检验资料及有关质检部门意见。 3 验收组织

验收由项目批准部门组织,验收组由相关专业人员组成。 4 验收内容 包括:

主要工程任务完成情况;开发整理土地的面积;开发整理土地的质量;土地开发整理效益;土地权属情况;资金管理情况;项目管护措施。

5 验收程序和方法

5.1 验收的申请与受理

项目实施单位向项目批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验收条件规定的资料;验收申请受理后,由项目批准部门下发验收通知,提出验收工作的要求和时间安排,并组织验收组。

5.2 验收方法

对按照规划设计实施的各项工程,采取全面核查与抽样核查相结合、室内核算与实地勘查相结合的办法组织验收。抽样核查可采取系统抽样或随机抽样。

5.2.1 工程任务完成情况的验收

以经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为依据,具体核对工程任务的完成情况,对于重要工程,应逐项核对工程规模、建设标准、工程量等指标,并查验工程质量检验资料及有关质检部门意见。

5.2.2 土地开发整理面积的验收

开发整理前各类土地的面积,应依据经批准的立项报告所附具的土地利用现状图核定。开发整理后各类土地的面积,应依据开发整理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权属界线图或地籍图核定。 土地开发整理面积测量、统计应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进行。

5.2.3 土地开发整理质量的验收

土地开发整理质量的验收,应严格依据经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对开发整理项目的综合质量和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土地质量逐项进行。

5.2.4 效益验收

根据《效益分析报告》,采取现场勘查、走访与室内核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评价效益分析的合理性。

5.2.5 权属验收

根据《土地权属调查情况报告》,采取室内验收与室外验收相结合的方法对土地权属情况进行验收。

5.2.6 资金管理使用

依据有关项目资金管理规定,结合审计报告、项目财务预决算资料对项目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查。

5.2.7 后期管理保护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竣工报告》,考查项目后期管护措施、耕地保护和落实耕种情况。

5.3 验收报告的编写

由验收组根据验收情况编写《土地开发整理验收报告》。经验收组成员签字后,报项目批准部门审查、确认。

6 技术档案基本要求

6.1档案管理制度健全

技术档案是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一开始,就应该明确建立档案制度,对每一工作环节的每一技术资料,必须妥为保存,及时归档,不得丢失,确保档案材料的完整。

6.2档案内容齐全

技术档案内容应全面反映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对项目立项、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和检查验收等各个环节形成的各类技术资料都要收集、整理齐全。

第五篇:土地整治项目竣工验收应提交材料

第四十三条 项目竣工验收时,项目相关单位应向项目竣工验收组提供验收资料和验收备查资料。 验收资料如下:

(一)项目竣工报告;

(二)设计工作报告;

(三)监理工作报告;

(四)施工管理工作报告;

(五)工程复核报告;

(六)项目决算报告;

(七)审计报告;

(八)耕地质量等级评定报告;

(九)权属管理工作报告;

(十)预验收报告。 验收备查资料如下:

(一)设计文件

1、设计报告;

2、项目预算书及批准文件;

3、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成果;

(二)实施管理文件:

1、招投标文件(招标文件、投标文件、评标报告等);

2、合同文件(设计、监理、施工、工程管护等)及资质资料;

3、项目实施方案;

4、项目实施管理各项制度;

5、会议纪要、影像资料;

6、项目竣工决算、审计资料;

7、历次验收成果及结论;

(三)施工文件

1、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日记、月报;

3、质量事故记录;

4、工程量计量原始记录;

5、单体工程竣工图纸;

6、单体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

(四)监理资料

1、工程质量检验与评定资料;

2、监理日记、月报;

3、监理规划、细则;

4、质量、进度、投资控制资料;

5、群众监督委员会认可意见等资料。

上一篇:土地整理资料封面下一篇:推动中国法治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