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及治理制度

2022-09-04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制度的使用越来越多。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或从事某一工作的人员起到约束作用,这是他们行动的标准和依据。那么你真的知道如何制定制度吗?以下是小编收藏的《隐患排查及治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隐患排查及治理制度

安全检查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 目的 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事故隐患监督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职责,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职工安全权益,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工作和谐、健 康稳定发展,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及项目部各类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3 支持/相关文件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3 号) 3.2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93 号) 3.3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 号) 3.4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16 号) 3.5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 721-2015) 3.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4 术语与定义

4.1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 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 生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 事故隐患。

4.2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4.3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 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 的隐患。

5 职责

5.1 公司法人代表及各项目经理为隐患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全面负责。负责隐患治理方案的审批、治理资金的落实,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和专款专用。 5.2 公司及各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是组织安全检查和督促隐患整改的归口管理部门。 5.3 公司及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及相关的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并负责相关隐患治理方案的确定、组织实施及验收。

5.4 公司及项目部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 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 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5.5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编制、修订、解释,部门负责人审核、常务副 总经理批准。

6 程序

6.1 安全检查

6.1.1 基本任务 安全检查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其基本任务是:发现和查明各种危险的隐患,督促整改;监督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实施;制止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6.1.2 安全生产检查分类

安全生产检查分综合检查、专业检查、日常检查、季节性及节假日检查等。 6.1.2.1 公司级综合检查

——参加人员:公司安委会及安委会办公室成员,被检查项目负责人、专业工程技 术人员及安全管理人员等共同组织。

——公司级综合检查每季度开展一次。由公司分管生产、质量安全的副总经理负责 组织。当生产、质量安全副总经理因事无法组织时,由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负责人组织。 ——检查内容:根据工程项目生产特点和季节因素而有所侧重,但重点参照《建筑 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进行检查。

6.1.2.2 项目级综合检查 各项目部每月至少检查一次,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检查时,项目部应根据本工程项目生产特点、设备设施情况及季节因素而召集检查人员,明确检查内容。所查隐患和 整改结果由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统一汇总,并在当月的《安全生产信息月报》中一并上 报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存档备查。

6.1.2.3 专业检查 专业检查应分别由项目部各专业部门的负责人组织本系统人员进行,每月至少进行二次,检查内容主要是对搅拌站设施、锅炉、压力容器、危险化学品、电气设备、机械 设备、起重机械、运输车辆、安全装置、防火防爆、防尘防毒等进行专业检查。所查隐 患和整改结果由项目安全管理部门统一汇总,并在当月的《安全生产信息月报》中一并 上报公司安全质量环保部存档备查。

6.1.2.4 日常检查 项目部专职安全员、工程技术、物资设备管理等人员要对施工现场每日进行巡回安全检查,重点检查与工程项目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施工活动,督促安 全事故隐患如期整改,并如实记录检查结果,存档备查。岗位作业人员应按岗位操作规 程要求做好巡回检查和交接班检查,特别对关键装置、重点部位的危险源进行重点检查, 发现问题和隐患,及时向项目部有关职能部门报告。电工、焊工、叉车、起重机械作业 等技术工种每日做好工种分工所属范围内设备设施的安全检查工作。

6.1.2.5 季节性及节假日检查 季节性及节假日施工安全检查,由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牵头,项目工程技术、物资设备管理及施工作业队负责人等人员参加,要以防洪、防汛、防风、防火、防爆、防寒、 防冻、防滑、防中毒、防盗,用电安全及施工(生产)安全为重点进行安全检查。

6.1.3 安全检查方案除日常检查外,公司及项目部各类安全检查均应制定检查方案,明确参检人员,检 查时间、目的、方法和内容,认真组织安全检查工作,并将检查签到表、检查记录表、 隐患台账、隐患整改通知单及验证闭合等有关材料一并存档备查。

6.2 隐患排查

6.2.1 排查范围 隐患排查的范围应包括:所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活动。

6.2.2 事故隐患排查的方法

项目部应根据自身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取本制度 6.2 条所述的方法进行排查。 6.2.3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的内容

6.2.3.1 危及安全生产的不安全因素或重大险情;

6.2.3.2 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和危害扩大的工艺缺陷、设计缺陷、设备缺陷; 6.2.3.3 建设、施工过程、检修、维护保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能量伤害; 6.2.3.4 使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体中的可能发生的安全生产隐患; 6.2.3.5 可能造成职业健康危害的劳动环境和作业条件; 6.2.3.6 废弃、拆除与处理过程中可能造成安全隐患;

6.2.3.7 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活动、过程 、产品和服务;

6.2.3.8 安全生产费用的落实、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方案的制定、论证和落实、安全 教育培训(特别是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6.3 隐患治理

6.3.1 一般事故隐患,应立即组织整改排除。 6.3.2 重大事故隐患,由项目部主要负责人(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等)组 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6.3.2.1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6.3.2.2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6.3.2.3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6.3.2.4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6.3.2.5 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6.3.2.6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6.3.3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先制定控制措施,控制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 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应急措施等。

6.3.4 项目部安全管理、工程技术等职能部门应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下发隐患整改 通知单,要求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 令从危险区域撤出作业人员,设置警戒标志,要求暂时停工或者停止使用相关设施、设 备;重大隐患排除后,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恢复生产和使用。

6.3.5 项目部应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五定”原则,即定整改责任人、定整改时间、 定整改措施、定整改投入、定整改验收责任人。

6.3.6 项目部对隐患排查要实行查找、分析、评估、报告、治理、验收的闭环管理。 6.3.7 项目部应针对在每次隐患排查治理完成后,组织对治理的结果进行验证、评估, 建立验证、评估记录。

7 预测预警

7.1 项目部应采取多种途径及时获取水文、气象等信息,在接到自然灾害预报时,及 时发出预警信息,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 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定的要求进行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

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暴雨、台风、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预报时,项目部安全 管理、工程技术等职能部门应当及时向施工作业队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 危及人员、财产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 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

7.2 项目部安全管理部门应每月、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 开展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在每月召开的安全生产例会上,项目部应通报安全生产状况及 发展趋势,并对反映的问题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

8 奖罚细则 8.1 奖励细则

公司鼓励所有员工如实举报项目部施工作业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和现象,如违章指 挥、强令冒险作业、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等,一经核实,公司将对举报有功人员给予 500~ 3000 元的奖励。各项目部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 和排除事故隐患。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适当物质奖励和 表彰。

8.2 处罚细则

8.2.1 未按规定组织综合检查的,对项目负责人处罚 1000 元/次,项目班子其他成员 按项目负责人 0.8 倍系数一并处罚;

8.2.2 未按规定组织专项检查的,对项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处罚 500 元/次;

8.2.3 检查工作不认真,未对所有与工程建设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和 活动进行全面排查的和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发现的,对项目相关责任部门负责人处罚 500 元/次。

8.2.4 未对所查隐患建立台账、下发整改通知单、闭合验证的,对项目相关职能部门 负责人处罚 500 元/次;

8.2.5 公司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的,对项目负责人处罚 2000 元/条,项目班 子其他成员按项目负责人 0.8 倍系数一并处罚。

8.2.6 对公司检查发现的安全事故隐患未及时整改回复、假闭合的,对项目负责人处 罚 1000 元/次,项目班子其他成员按项目负责人 0.8 倍系数一并处罚。

8.2.7 公司检查过程中发现重复隐患的,对项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处罚 100 元/条。 9 附则

9.1 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正式实施。

9.2 隐患排查治理相关表格见《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导则》(SL 721-2015)和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第二篇:安监部风险管控制度及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目的

规范和指导各单位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达到降低风险,杜绝或减少各种事故隐患,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适用范围

适用各单位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相关要求

3.1风险分级管控应遵循风险越高管控层级越高的原则,对于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以及危险性大、波及范围广、失控状态下可能导致严重后的设备设施、场所、区域应重点进行管控。上一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一级必须同时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3.2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要做到全员参与,全员管控,合理辨识的要求,严格落实管控要求。

4、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 4.1 风险分级工作

4.1.1 各单位应结合企业实际,成立各级工作小组,负责本单位危险源识别、评估和管控措施制定、监督落实工作,确保风险识别、评价及管控措施的制定涉及企业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确保风险识别全面,定位准确,评价得当。

4.1.2 各单位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梳理、明确本单位风险划分的原则及单元,顺利进行下一步危险源辨识评估工作的开展。

4.1.3 各单位根据识别范围的划分,可明确到特定的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以及在特定部位、设施、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作为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单元。

4.1.4 根据辨识的风险,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D=LEC)或其他方法,结合公司安全目标控制要求及各单位自身安全目标控制要求,进行评价。

4.1.5 各单位将评价分析的相关风险,结合企业风险等级划分要求,划分风险等级,明确风险管控层级,将识别辨识的风险分为

一、

二、

三、四级风险,对应的将风险源分为

1、

2、

3、4级危险源。

4.2 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2.1 各单位应根据自身特点划定管理等级要求,遵循2级以上危险源进行重点管控的原则,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点管理,不能降低控制等级,将2级及以上的危险源列为重大风险,对于不同级别风险的管理按照公司要求严格落实。

4.2.2 对于重大风险的管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分公司及其责任单位应建立并保存本单位内部的《重大风险清单》,如有变动需及时更新,至少每半年更新一次。

(2)分公司应根据本单位排查出的风险中所指定的“控制措施”对重大风险进行管理。 (3)对于重大风险,应在明显的部位设立“重大风险”标示牌,注明重大风险名称、级别、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等信息。

(4)分公司应成立重大风险管理领导小组。 (5)各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应涵盖本单位所有重大风险的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填写事故应急演练记录表。

(6)分公司及责任单位应编制重大风险布置图,并上墙公示,定期对重大风险进行隐患排查治理,并形成记录。

(7)对于在重大风险区域进行的作业,属于高危作业,应制定实施高危风险作业管理要求及规定,并进行高危风险作业审批。

4.2.3对于较大风险的管控,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建立并保存本分厂内部的《较大风险清单》,如有变动需及时更新,至少每半年更新一次。

(2)分厂应根据《较大风险清单》中所列的“控制措施”对较大风险进行管理。 (3)对于较大风险,分厂应在明显的部位设立“较大风险”标示牌或在分厂进口区域醒目位置张贴分厂较大风险清单,注明较大风险名称、级别、危害因素及防范措施等信息。

(4)分厂级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中应涵盖企业内部所有较大风险的综合或专项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填写事故应急演练记录表。

(5)应编制较大风险布置图,并上墙公示,定期对较大风险区域或设备进行巡查,并形成记录。

(6)对于在较大风险区域进行的作业,属于较大危险作业,应制定实施分厂级风险作业管理要求及规定,并进行较大风险作业审批。

4.2.4对于一般风险的管控,应做到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车间建立风险清单。

(2)需要开展操作、检修工作时,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和完善个体防护,消除存在的安全风险,同时严格执行工作票管理制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

(3)对人的不安全行为控制:通过制定安全规程、习惯性违章管控办法等对日常工作中出现的不安全行为进行风险控制。

(4)对物的不安全状态控制:为降低设备不安全状态的风险,需明确责任,明确要求,建立完善的设备点巡检、维护保养台帐,及时记录设备运行状态、设备检修时间及评价、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控制措施、设备改造方案等。

(5)对管理缺陷风险的控制:明确车间内部各级人员安全责任及日常检查落实机制,达到有检查、有落实、有责任、有追究的闭环管控体系。

5、监督考评办法

5.1 各单位依据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相关奖惩制度对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的实施、保持及持续改进进行过程及绩效管控考核,安全管理机构根据各部门、车间、人员风险辨识活动开展情况、完成的质量情况进行考核以及进行适当的奖惩。

5.2 各级安全管理部门要不定期抽查各单位对于重大风险的管控要求执行情况,对于未按照要求严格执行或者降档执行的,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通报考核。

6、相关记录

6.1 危险源辨识、评价、管控一览表 6.2重大风险清单 6.3较大风险清单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总则

1.1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加强事故隐患检查和治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

1.2铝电公司各生产单位及后勤部门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适用本制度。 1.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它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4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上级领导或有关部门报告。安全监管、检查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发现所报告事故隐患应当由其他有关部门处理的,要立即移送有关部门并记录备查。

2、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2.1铝电公司各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规章、标准和规程的要求从事生产活动。

2.2各生产单位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2.3各单位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资金,建立资金使用专项制度。 2.4各生产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2.5各生产单位建立事故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2.6存在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出租以及作业外委的,应与承包、承租单位和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并在协议中明确各方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管理职责。发包单位对承包、承租、施工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负有统一协调和监督管理的职责。

2.7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的检查人员依法履行事故隐患监督检查职责时,各被检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拒绝和阻挠。

2.8各生产单位每月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于每月上报的《安监月报》中进行统计分析,对于重大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铝电公司安监部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2.8.1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8.2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2.8.3隐患的治理方案。

2.9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生产单位各级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2.9.1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9.2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2.9.3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2.9.4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2.9.5治理的时限和要求。 2.9.6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2.10各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制定预防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2.11各单位应当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对于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本制度的要求排查治理,采取可靠的预防措施,制定应急预案。在接到有关自然灾害预报时,应当及时向下属单位发出预警通知;发生自然灾害可能危及生产经营单位和人员安全的情况时,应当采取撤离人员、停止作业、加强监测等安全措施,并及时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3、监督管理

3.1各单位应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要求,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

3.2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对生产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应当加强对重点单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的监督检查,纳入重点行业领导的安全专项整治中加以治理。

3.3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及时上传安全管理系统或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重大隐患应当制定整改方案。

3.4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提出工作改进措施。

4、责任追究

4.1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落实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总责。

4.2生产单位发生以下情况,应追究相关人员管理责任: 4.2.1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导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 4.2.2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制度的。

4.2.3未按规定及时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上传安全管理系统的。 4.2.4重大事故隐患不上报,未制定整改治理方案的。

4.2.5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违反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程规定的。 4.2.6安全管理人员未按制定要求履行职责的。

5、相关记录 5.1隐患整改通知书 5.2检查通报 5.3重大事故隐患报告 5.4重大事故隐患整改通知书

第三篇: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及报告制度

1、 区队正职及其他区管人员每天组织对作业范围内的隐患进

行排查;

2、 班组长对本班作业范围内每班至少进行三次排查;

3、 单人作业的岗位和流动作业人员作业范围被的隐患排查工

作由其本人进行;

4、 区队隐患排查表放置值班室,区管人员、班组长及相应人

员每天将排查的相应隐患进行填写;

5、 隐患排查表填写完毕后,每天在下午五点之前由技术人员

收集、汇总交给区队正职,由区队正职按要求进行审核及签字确认后交至安监科;

6、 及时消除自查隐患及各级职能部门和领导排查的有关本单

位的安全隐患;

7、 区管人员没有按要求进行排查和填写的,一次五十元罚款;

班组长没有按要求进行排查和填写的,一次三十元罚款;班单人作业的岗位和流动作业人员没有按要求进行排查和填写的,一次二十元罚款;

第四篇:危险源及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 目的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控管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制定本制度。

2 范围

适用于各部门各级安全隐患(检)排查、整改治理、建档监控及公示挂牌的管理。

3 引用文件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2 《江西省安全生产条例》 4 职责

4.1 各部门按照职能分工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事故隐患进行排查和整改治理。 4.2 安保部负责隐患排查的建档和监控,并监督各部门隐患的整改治理。 5 管理内容

5.1 总则

5.1.1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5.1.2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

5.1.3 公司成立由项目经理和有关职能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组织,除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外,还应进行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做到认真检查、落实整改、及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5.1.3 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内容和具体计划,将检查内容编制成《安全检查表》进行逐项检查并不断对检查表进行完善补充。 5.1.4 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危险源识别,排查事故隐患,对所查出的隐患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情况进行验证。 5.1.5 任何人发现事故隐患都应立即进行处理,并向本单位领导报告,均有权向安保部和有关职能部门报告。

5.2 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形式与内容

安全检查(隐患排查)形式有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和日常检查等形式。具体执行《安全检查管理制度》要求。

5.3 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报告和隐患建档监控

5.3.1 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排查)应认真填写检查记录,发现事故隐患的,立即报告上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

5.3.2 各级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处理。 5.3.3 公司级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管理人员检查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应以情况简报或安全检查隐患问题整改通知单形式通知被检单位,严重威胁安全生产的隐患项目,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被检单位应签字确认。 5.3.4 公司级(包括各专业部门)均应建立隐患整改台帐,对事故隐患进行有效监控,落实责任人。台帐内容包括隐患名称、检查日期、原因分析、整改措施、计划完成日期、实际完成日期、整改负责人、整改确认人、确认日期、备注等项目内容,并在备注项目中注明发现隐患的个人或组织。

5.3.5 各级单位应当定期对安全检查和隐患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向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报告。

5.3.5.1 工段(班组)每周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报告领导。

5.3.5.2 各部门每月、每年对本专业部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分别于下月初或次年初向领导、安保部和有关职能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统计分析表由部门主要负责人签字。

5.3.5.3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除依照上述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领导、安保部和相关部门报告,安保部汇总并存档。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

1) 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

2) 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 3) 隐患的治理方案。

5.3.5.4 安保部每季、每年对企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表报项目经理签字确认。

5.3.5.5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除依照上述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

5.4 隐患整改及验收

5.4.1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所有问题,责任单位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都要逐项分析研究,及时拿出落实措施,落实整改措施。

5.4.2 对于一般事故隐患,部门、工段(班组)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

5.4.3 对严重威胁安全生产,有整改条件的隐患项目,应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做到“四定”、“三不推”。即定项目措施、定时间、定人员、定资金来源;凡班组能整改的不推给工段,凡工段能整改的不推给项目部,凡项目部能整改的不推给公司或其他部门,限期整改。

隐患整改通知单要存档备查。

5.4.4 各专业检查的隐患整改通知单由安保部下达,经主管领导签署意见后发出;隐患所在部门负责人签收,不按期整改或由于不抓紧整改而酿成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5.4.5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项目经理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1) 治理的目标和任务; 2) 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3) 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4) 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 5) 治理的期限和要求; 6) 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5.4.6 各单位在事故隐患治理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发生。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者停止使用;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停止使用的相关生产储存装置、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和保养,防止事故发生。

5.4.6 对因物质、技术所限暂时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隐患,必须在期限前2天将原因书面报安保部,同时必须采取应急的防范措施。项目部应将此纳入年度技措、安措、计划检修和大修计划内,限期解决或停产。确因非公司因素而不具备整改能力的,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5.4.8 对隐患和问题的整改情况,应进行复查(验收),跟踪督促落实,形成闭环管理。

5.4.9 各项检查结果、隐患整改情况、验收结果应及时报安保部,安保部登记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台帐。

5.5 奖惩

5.5.1 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按规定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 5.5.2 隐患排查及项目整改完成情况,纳入年度安全目标责任制考核,具体指标及奖励细则在年度安全目标责任书及安全风险金奖励考核细则中规定。 5.5.3 安全隐患未按期整改的,每处扣150元。 5.5.4 未按时上报《安全检查整改落实反馈单》的每次扣60元。 6 记录

隐患整改通知单及回执 安全检查、事故隐患整改台帐

第五篇: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验收销号制度888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销号

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强化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对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第16号令)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方山县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整改、挂牌督办,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对存在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单位和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的单位实行督办。

第四条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行单位自查、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检查和群众举报相结合。对排查出的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要及时组织评估、认定并登记建档。 第五条 对较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评估和认定,有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组织本单位技术人员和专家进行。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备资质的安全评价机构或由各级安委会组织专家进行。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整改和防控的责任主体。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单位要按国家有关规定认真做好事故隐患排查、评估、整改和防控工作。

第七条 各相关部门要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做好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整改的指导监督工作。

第八条 督办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包括有关部门每年定期上报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安全检查发现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群众举报并经评估认定的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第九条 各级单位督办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应当报县安委会备案,同时向社会公布,定期发布事故隐患整改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条

督办工作由安委会办公室或负责跟踪督办的有关部门实施。

第十一条 各有关职能部门对口负责跟踪督办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

(一)火灾事故隐患的整改督办由公安消防部门负责;

(二)道路交通设施事故隐患的整改督办由交通部门和公安交巡警部门按各自职责范围负责;

(三)工矿企业事故隐患的整改督办由安监部门负责;

(四)市政设施或建设工程事故隐患的整改督办由建设行政部门负责;

(五)特种设备事故隐患的整改督办由质监部门负责;

(六)其他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整改督办工作,根据隐患的情况,依照法定职责由有关关单位负责。

第十二条 各单位督办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改实行有关职能部门跟踪督办,直至隐患整改结束。各督办责任部门要建立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档案。

第十三条 各单位督办的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整改结束后,有关跟踪督办部门应当组织验收。经验收认定事故隐患已消除的,应出具验收合格意见书,对事故隐患进行核销并摘牌销号。

第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未履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职责,或在较大以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整改过程中违反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规程规定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上一篇:硬件工程师考试大全下一篇:以永恒为话题的作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