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部培训管理制度

2022-09-04

制度是通过规范体系表现出来的,必须借助于有力执行才能发挥出制度规范效能。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研发部培训管理制度》,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研发部培训管理制度

研发中心培训总结

今天是正式上班的第三十五天。这一个多月过得十分漫长,每天都接触新的知识,每天都迎接着新的挑战,每天脑海中都充斥着形形色色的问题。但这一个多月也过得飞快,尽管几乎每天都8点以后才回家,但时间还是不够用,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首先,简单回顾一下这段时间在各部门培训的收获。人力资源部安排的培训,使我从观念和行为上进行了由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对公司有了系统的了解并产生了归属感。研发中心的培训,实实在在地从公司组织管理,到小至原器件的原理大至国家行业标准的严格等方面使我对电表这个看似简单却技术含量高深的“小盒子”有了720度的改观。另一方面,作为技术服务中心的后备力量,市场部和国际贸易部也对我们进行了国贸进出关的相关知识培训以及电表行业英语的培训,虽然此前较少接触这些知识,我却从中感到浓厚的兴趣和坚定的信心。此外,西点军校的拓展训练更是给了我非常深刻非常多方面的对于团队和个人的思考和感悟,收获非常深刻。

接着,就让我分开来说说我在前一阶段里的感受。

一、 如前所述,我对电表的认识从“见山是山”,进入了“见山不是山”的阶段。“见山是山”是指一开始我对电表的硬件构成及软件系统组成都毫无头绪,肤浅地认识“这是一块三相四线表,这是一块集中器,”如是而已。现在我对电表有了跨越式的认识了,开始从焊接联想到各种器件,从器件联想到硬件电路,有硬件电路联想到不同模板的作用以及针对行业国标要达到怎样的要求。另外,从文件体系的学习中我尝试着比较不同类型的电表产品,通过查询各类文件查到功能类似的电表产品,由其功能的差异性尝试着归纳出市场上表现的差异性。这就是我认为“见山不是山”的阶段。

二、 知道的越多,不懂的知识点越多,学习的紧迫感越来越强,就像中子撞击原子核的连锁效应。就比如当我学习到电表通信方式分别有电力线载波、48

5、gprs和红外线等,我第一反应就是各种通信方式的原理以及应用范围,各自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上的注意地方。这样由一个知识点变成四个,由四个发展到更多。而培训的安排紧凑,容不下我及时对每个小知识点的深究,无形中造成了紧迫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可以是把所有问题汇总列表,按照问题的实用性和重要性排序,逐一解决。遇到新问题作为寄生问题在下一轮解决。

三、 从理论联系实际中找到了愉悦感和信心。在前阶段的学习中,我发现我大学课堂上学习的专业的知识能运用在电表的实际研发和应用中,比如说电表的供电分为电压器、阻容分压和开关电源三种。在电路图中找到了熟悉的感觉,是对我大学学习的肯定,增强了我信心和动力。

四、 知识不等于技能,要领先就要加倍努力,善于归纳总结和觉悟是提升的最好途径。有句话说得好,“大学毕业等于零”,如今来自五湖四海的毕业生齐聚在泰瑞捷,每个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往回看,只往前赶,但每个人的起跑速度和加速度都不同。焊接这个环节给了我很大的感悟。每个人此前都甚少接触片组片容和飞线割线,在同样的学习和准备时间内,谁焊得快,谁焊得好,都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达到的,与你此前的知识储备无关,与你聪明与否无关,更与你天分无关。于我来说,虽然在通过请教前辈和自己练习把焊接技术掌握了,但是在考试的时候速度不够快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焊接质量和完成的效果。练习不充分是无可辩驳的原因,必须要更努力更多练习,并且更重要的是总结方法和技巧。考试之后我反复针对性练习,通过比较不同方法,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的焊接方法,大大提高了速度和质量。态度决定一切,我时刻把自己放在较低的地方去向其他人去学习,诚惶诚恐地警惕自己,只有强者才得以生存,只有不断努力和感悟才能变强。

五、 高标准要求才能有高标准的收获。这也是在考试中感悟得到的。在讲器件的时候提到过锰铜分流器,ppt上有一张图片,当时大家都记住了它的作用是分流。后来在复习ppt、认识继电器和实验室里都出现过几次锰铜分流器,我对它的原理越发觉得奇怪和好奇。于是跟同事讨论,最后请教器件的陈工获得了很完美的答案。在器件的考试中碰巧出现了锰铜分流器的相关计算,我完整地解答了,而后来知道这道题只有请教过的几个同事答对了。我就感到之前的刨根问底是非常正确的和有价值的。对待理论技术就应该要高标准要求,把问题弄透彻,才能最正确地指导实践,最后收获最大的还是自己。

总的来说,通过前一阶段培训我开始“进入状态”,感受和不足都有许多,希望自己在下一阶段能不断改进,更有激情,更有效地学习、工作和生活,努力成为有能力的合格的泰瑞捷的一份子!

第二篇:研发团队系列培训感想

研发团队培训内容及感想

我们有幸参加了由*****组织的为期三天的研发团队系列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们从一个项目经理的角度去思考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一个项目启动、执行、收尾所应当注意的事项以及需要重点把握的环节。根据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和互动环节中的模拟练习,结合目前从事的研发工作以及公司的现状,我们了解到目前公司的组织架构和各个部门的职责,为以后更好的做好本职工作、伴随企业的发展提升自我提供了借鉴。

第一天主要学习了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上),项目是为完成某项独特的产品、服务或成果所做的临时性努力,它具有目的性、独特性、一次性。既然是临时性努力,参与一个项目就不应该无休无止的做下去,作为一个研发团队,在不同阶段完成什么样的目标要有清晰的认识。鉴于项目还有不确定性和具备一定的风险,作为一个项目经理,在立项阶段,就应当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项目的难度有个把握,尽量规避风险,及时完成项目。当风险出现时,要有应对措施,比如团队成员遇到了技术难题、使项目不能及时完成时,请有经验的同事指导或者接替其项目。

通过与一起培训的学员交流,很多企业在项目管理方面存在对项目整体认识不足、时间把控不好、部门间缺乏沟通协调、缺乏资源共享、阶段化、流程化难的问题。无论是一名研发人员还是项目经理,对项目的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都应该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做项目的过程中要均衡各方面投入的资源,对研发过程中

1 的不确定性,要有风险管理的意识。研发团队成员,对研发流程中各个阶段需要做的努力要心中有数,养成良好的文档写作习惯。在项目立项前需要收集项目信息,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编写可行性评估报告,确定项目干系人。针对用户的需求,要编写需求规格说明书。项目立 项后,编写项目章程,召开启动会议,项目发起人对项目团队、项目目标、项目背景、项目基本时间安排有一个提前的规划。为了更好地管理控制,项目的执行组织通常将项目分成若干个项目阶段,并进行阶段性评审,可交付性成果要有阶段性总结。

每个公司都有不同的组织结构,目前存在三大组织结构:职能型组织、项目型、矩阵型。如果公司规模较小,偏重于技术,项目可以在一个组织内完成,比如公司设有机械部、硬件部、软件部、生产部,一般采用职能型组织结构。这样的组织结构优势在于能够发挥团队专业知识,缺乏跨部门的沟通。如果公司项目技术复杂、规模很大,需要跨部门协作,需要资源共享,这样的项目需要矩阵型组织结构。这样的组织结构优势在于具有项目型和职能型组织的特点,资源共享。缺点在于员工有多个领导,沟通非常复杂、灵活,要在多个项目上工作,需要更多的管理技能。

第二天主要学习了新产品研发项目管理(下),“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优秀的研发团队需要项目经理的带领。项目经理不同于职能经理,项目经理关注的是项目的目标的实现,对项目是宏观的把握;职能经理更多的关注项目的过程,分析项目的进度。所以项目经理应该是通才,而不是专才,需要具备领导能力、人员开发能力、

2 沟通技巧、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压力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管理时间的能力等几项技能。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是确保全部工作在预算范围内按时优质地完成。制定项目计划,组织资源执行计划,监控项目的进展、及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项目经理应该合理的使用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 )这种以可交付成果为对象进行的工作分解层次结构来确定项目的整个范围,并条理地组织在一起。采用网络图或者甘特图的方法来制定项目进度表,要加快项目进度,就要压缩关键路径时间,并向非关键路径要资源。所谓的关键路径指的是整个项目的所有路径中最长的路径,也就是项目的总持续时间。范围、时间、质量、费用这几项是项目中的几大关键因素,所以新产品研发项目需要有费用估算和费用预算,费用估算经过批准后就变成了费用预算。既然是新产品研发,肯定有一定的风险,比如技术、质量或性能风险、进度延误风险、成本超支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市场需求变化风险等。面对这样的风险,要有风险应对方法,要有风险管理计划。项目的执行过程中,要把握好项目的关键部分。作为团队项目,一定要实时沟通,并且实现有效的实时沟通,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第三天主要学习了先期产品质量策划(APQP),APQP的目的是制定产品质量计划来开发产品,持续的改进产品,促进对所需更改的早期识别,避免晚期更改,最终满足顾客要求,达到顾客满意。

通过这次培训,感想如下:

1、养成良好的随时记录的习惯,养成及时总结的习惯。****公司

3 是一个年轻的公司,***公司的员工有很多的“第一次”去解决一些问题,第一次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可能耗时比较长。公司的规模逐渐扩大,公司的每个职位都有一个职责范围,每个人从事的工作都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设计做的多了,下次就能参考上次的设计。当然,参考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情况的项目或者设计具有普遍规律也有特殊规律,关键的还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应对。为了避免其他人再走弯路,我们就应该将平时设计或者遇到的问题总结下来,供以后设计参考使用。比如机械部或者电子部做一些元器件的封装库,这些都是为了方便以后设计中的使用。每个人做一些设计报告或者工作总结,这些不只是让领导看看就算结束了的,如果做的好的,就应该给大家传阅,便于大家学习提高或者以后设计中借鉴使用。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要在基本的问题上浪费时间,将精力和时间花在问题的关键部分,把握事情的主要矛盾,其他的都会迎刃而解。从公司的长远发展来看,就应该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技术和各方面的积累逐渐增加,业务逐渐扩大,稳中求胜。

2、建立企业文化,企业要能培养人,还能留得住人。怎样实现员工的成长和企业的盈利这样的双赢局面呢?就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企业员工的不同需求。“有经验的多指导,没经验的多干活”。不同阶段的人群有不同的价值实现形式,对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追求可能仅限于一些基本的需求,个人问题、住房问题、工作问题这是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关键问题。他们拥有的是年轻,可以也愿意花很多时间在工作上,努力的工作,享受工作的过程,一方

4 面个人各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3、多建立交流平台,学会资源共享。

服务器是大家传资料共享资料的平台,餐厅是大家聊聊生活、解决工作难题的平台,QQ是即时信息分享的平台。

4、根据企业的特点,选择不同的企业架构。

短短的几个小时参观、学习,使我们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企业在生产上更加的规范化提供了借鉴。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积累各方面的经验,取长补短,虚心请教。相信每个人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得心应手,表现更加出色,做一个对自己负责任,对企业负责的员工。

5

第三篇: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培训资料

2008年我国多数企业受金融危机影响,普遍出现了经营业绩下滑的现象,为此国务院出台了刺激经济增长的若干政策,部分省、市地方政府也制定了相应的配套措施,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拉动、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扶持企业的稳定经营发展。地方政府将完善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允许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是政府为鼓励企业积极加大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投入而制定的税收优惠措施,体现了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引导产业结构调整、扶持企业发展的思路。

近年来,对研发费用税前扣除完善的政策具体如下:《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做好已取消和下放管理的企业所得税审批项目后续管理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82号)、《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财务税收问题的通知》(财工字[1996]41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问题的补充通知》(国税发[1996]152号)等。

据悉,各地税务机关对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执行尺度也略有不同,内资、外资企业办理加计扣除的程序也不尽相同。为此,总局在2008年企业所得税汇缴清缴工作即将开始时,及时印发了《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为各地税务机关、企业提供了统一的、全面的政策依据。企业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如何进行税前扣除,2008年以前对此没有专门的规定,只是散见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若干个单行文件中。

第一部分: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条件、范围及注意事项

一、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条件(形式要件):

1、财务核算健全并能准确归集研究开发费用的居民企业;

2、研究开发活动是指企业为获得科学与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工艺、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的具有明确目标的研究开发活动。而企业产品(服务)的常规性升级或对公开的科研成果直接应用等活动(如直接采用公开的新工艺、材料、装置、产品、服务或知识等)则不属于可以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

3、按《山东省地方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鲁地税发[2009]16号)文件规,企业在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时,企业必须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的规定项目

的研究开发活动,同时必须提供省级以上经贸、科技相关部门文件、计划或建议书。明确公司各事业部要实现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其研发项目必须在山东省内申请成功的省级以上立项项目,否则不允许加计扣除。

4、企业必须对研究开发费用实行专账管理,同时必须按照本办法附表的规定项目,准确归集填写可加计扣除的各项研究开发费用实际发生金额。申报的研究开发费用不真实或者资料不齐全的,不得享受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主管税务机关有权对企业申报的结果进行合理调整。

5、根据(国税发[2008]116号)第四条的规定,企业从事符合规定项目的研究开发活动,其在一个纳税中实际发生的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6、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在汇算清缴时需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下列材料: 1)、省级以上研发项目的立项文件、研发项目计划书和研发费预算; 2)、研发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 3)、研发项目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

4)、公司总部战略与产品规划部技术工程科研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

5)、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以及受托方对研发项目的费用明细归集表(加盖公章或财务专用章);

6)、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及政府科技部门的研发项目鉴定意见书。

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扣除范围: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主要是指企业从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活动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分10年摊销。

1、扣除范围

1)从事《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等部门公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规定项目的研发活动,在一个纳税中实际发生的特定的费用支出,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规定实行加计扣除。

2)具体扣除费用项目包括:

 从事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

 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 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

 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

 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

 勘探开发技术的现场试验费;

 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

 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以及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 资料翻译费;

3)对与其它企业共同合作开发的项目,凡符合上述条件的,就自身承担的研发费用分别按照规定计算加计扣除。

4)委托给外单位进行开发的研发费用,凡符合上述条件的,按照规定计算加计扣除。对委托开发的项目,应向委托方取得该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明细情况,否则,该费用支出不得实行加计扣除。

5)受其它单位委托开发的项目的研发费用由委托方按规定加计扣除,公司不得再进行加计扣除。

6)收益性研发费用直接按当期发生额的50%加计扣除,研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前摊销。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2、如何把握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范围?

对于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实行加计扣除的费用支出,国税发[2008]116号文件第四条采用了列举法,共列举了8项费用。与国税发[2008]116号文件出台之前的文件比较,研发费用范围总体是相类似的,细节上有差异。对比分析如下:

116号文件没有“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的类似规定,而将研发费用的范围严格地限定在列举的8类费用中,具体而又明确,既有利于研发企业按照规定归集和申报材料,又有利于税务机关的监管。企业应严格归集这八类费用,不能擅自扩大范围,不能将文件没有列举的费用列入研究开发费。如非研发活动直接消耗的材料、单位为研发人员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与住房公积金、研发人员的差旅费与业务招待费用等项目,都不符合加计扣除的要求,企业在实务工作中要认真区分。

在财务核算中,《财政部关于企业加强研发费用财务管理的若干意见》(财企[2007]194号)也规定了企业应当归集在“研发费用”科目的八类费用,但与《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的八类可享受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有所不同。

比如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在职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人工费用以及外聘研发人员的劳务费用”可列入“研发费用”科目,但税收政策上仅包括“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

又如,会计制度规定,研究开发费用包括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但税收政策中可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只包括一部分,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对于这些财务会计规定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调整。

1)依据116号文,“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可以加计扣除,因此,企业为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列支或缴纳的虽与工资额密切相关的费用,如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工会经费、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三费、五险、一金”均不可以加计扣除。另外,由于116号文规定必须是“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所以,即使是直接从事研发活动的,但属于非在职的临时外聘研发人员,这部分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等也不可以加计扣除。

2)116号文规定“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可以加计扣除,所以,一方面,即使是企业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但用于这些仪器、设备运行的维护、维修、改建、改装等费用(包括期间费用和资本化费用)不可以加计扣除;另一方面,企业用于研发活动的非仪器、设备类的其他固定资产的折旧费、租赁费,以及发生的维护、维修、改建、改装等费用(包括期间费用和资本化费用)也不可以加计扣除,如用于研发活动的房屋、建筑物及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此外,既用于研发活动又用于一般生产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和租赁费以及发生的维护、维修、改建、改装等费用,因并非专用也不可加计扣除。

3)116号文规定:“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可以加计扣除,所以,企业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设备的调整及检验费,样品、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费,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不可以加计扣除。

4)依据116号文,“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可以加计扣除,所以,研发成果的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请费、注册费、代理费等费用不可以加计扣除。

5)由于116号文没有规定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他费用可以加计扣除,所以,企业发生的与研发活动虽有直接关系的一些其他费用也不可以加计扣除,如会议费、差旅费、办公费、通讯费、外事费、研发人员培训费、培养费、专家咨询费、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3、相应策划思考、分析

1)、研发活动中研发人员发生的其他一些差旅费、电话费、用车的油料费修理费等,应视企业是否将这些费用作为工资薪金实行货币化补贴的形式,如果其作为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津贴、补贴在合理的范围内应可以并入到工资薪金中的津补贴项目。研发项目与费用支出范围均有明确限制,如果项目在规定领域内,所述“人工费用、咨询费用、差旅会议

费”中,符合规定的“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津贴、补贴”可以享受加计扣除。

2)、扩大研发人员范围

按公司2010年提报“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审核资料口径扩大研发人员范围。公司正常在未调整的情况下研发人员占公司总体人数比例较低,人力资源部将三类人员归集为研发人员,具体为:

① 研发系统主要包括研发技术、研发管理和试制试验系统人员。主要工作内容是产品前期调研分析、产品研发设计、产品研发项目管理以及产品试制试验等;

② 制造工艺系统主要包括工艺技措、工艺定额和工艺准备系统人员。主要的工作内容 是产品生产工艺准备、生产流程制定、生产设施安装调试到位、生产材料准备等;

③ 其他技术人员主要是技术(图纸等)指导、产品质量检测、产品生产中技术问题解决等人员。

3)、对于上述明确不能加计扣除的费用明细,各事业部技术中心经办人员、事业部财务部门核算人员应尽量避免,在发生费用后由财务部门核算,根据具体情况,按可加计扣除的八类项目核算,尽量放大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的范围。

三、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的主要工作内容与分工

1、事业部技术中心(研究所)

1)项目初审。审查研发项目是否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的范围。按规定研发项目必须属于上述高新技术领域和重点领域指南的范围,否则,其发生的研发费用不允许加计扣除。

2)项目计划书与项目预算编制。对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规定的研发项目,编制项目计划书与项目费用预算。

3)项目立项。将确定的研发项目、项目计划书及项目费用预算报公司技术工程部产经委,由其评审后统一报公司批准并下发公司项目立项文件。

4)签订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需委托其它单位开发或与其它单位合作开发的项目,应签订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对委托开发的项目,在终了时应向受托方取得该研发项目的费用支出明细表。

5)项目组设立。按立项项目设立研发项目组,明确项目组编制情况及项目组专业人员名单。

6)设置并登记研发费用支出辅助账。各事业部技术中心要按研发项目设置并登记研发

费用支出台账,明确划分用于研发项目的资产范围,按立项项目分类归集各项费用支出情况并按月与财务部门核对。具体为:

 分别按研发活动直接消耗材料、燃料和动力费用登记台账;

 在职直接从事研发活动人员的费用,按项目组编制情况及专业人员名单分别工资 薪金、津贴补贴和奖金登记台账;

 将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仪器、设备的折旧费或租赁费分别登记台账;

 将专门用于研发活动的软件、专利权、非专利技术等无形资产的摊销费用分别登 记台账;

 将专门用于中间试验和产品试制的模具、工艺装备开发及制造费用登记台账;

 研发成果的论证、评审、验收费用分别登记台账;

 将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其它费用,分别按新产品设计费、新工艺规程制定费、 技术图书资料费、资料翻译费登记台账。

7)负责编制研究项目开发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

8)将研究开发项目研发成果报送科技部门鉴定并取得鉴定意见书(按项目需要)。

2、技术工程部产品经营管理委员会

1)将各事业部技术中心(研究所)项目计划及项目预算,汇总、整理后统一报公司领导审核批准,下发公司级项目立项文件;

2)组织对各事业部技术中心(研究所)编制的省级以上项目立项建议书和立项申请表进行评审,向山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申报;

3)及时将山东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立项项目转达至有关部门,包括事业部的技术中心(研究所)和财务核算部门、财务计划部等,做好按项目归集费用工作;

3、事业部财务部

1)设立研发费用专账,依据产经委提供研发项目立项文件确定的项目组织项目研发费用统计核算;

2)依据项目立项文件、研发部门的费用支出凭证,按研发项目、费用核算类别分别设置明细账组织会计核算(具体明细见“扣除范围”具体扣除费用项目);

3)按月与技术中心(研究所)进行明细账与台账核对,确保记录正确,账账相符; 4)汇总整理立项项目的研发费用支出情况及财务核算相关资料、凭证,上报公司财务计划部。

5)及时足额的将立项项目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财务核算,实现研发费用应扣尽扣、足

额加计扣除,确保研发费用支出核算数据准确无误。

6)终了1月内,编制整理已立项项目可加计扣除研发费用情况归集表(一式三份)报公司财务计划部;

4、财务计划部

1)将各事业部技术中心(研究所)、财务部门、技术工程部产经委等上报资料的汇总,配合外聘税务师事务所进行审核,出具鉴定报告;

2)积极与税务机关就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事项进行沟通,确保加计扣除工作符合税收政策及税务机关要求,尽量足额扣除,取得较大收益;

3)对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业务工作进行总结与考核,制定加计扣除节税项目奖励方案报公司领导批准。

5、公司综合管理部

1)对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业务工作过程进行控制;

2)负责对后期实现抵税情况进行复核,并对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工作中相关人员进行激励、考核,落实到位。

四、税前加计扣除的工作流程

按《山东省地方税务局转发<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扣除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鲁地税发[2009]16号)要求提供省及省以上经贸、科技相关部门文件、计划或建议书,明确了必须是在山东省内完成省级以上立项项目的申报立项,才可实现税前加计扣除。具体工作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研发项目的申报、立项及报批

1、根据公司业务战略规划及各事业部市场调研等需要,事业部技术中心对确定的研发项目编制项目计划书及项目费用预算等资料,上报公司技术工程部技术工程科;

要求:该研发项目必须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和《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7)》的范围。

2、技术工程科将项目立项建议书和立项申请表汇总后统一报公司进行评审,将评审后研发项目按要求分批次上报报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申报,完成立项工作;

3、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立项分为重点批次、第一批、第二批下发通知,技术工程科及时向公司各事业部技术中心及财务部门通报成功立项的研发项目名称,便于事业部财务部门及时核算。

第二阶段:研发项目的项目核算与财务核算

1、事业部技术中心设立专人管理研发费用专账(台账),依据在公司技术工程部技术工程科申请的省级以上立项项目组织项目研发费用统计情况;

2、事业部财务部门按财务费用明细科目(具体参照扣除范围“具体扣除费用项目”)对发生的研发费用支出进行财务核算;

3、事业部财务部门与技术中心核算费用人员定期对研发支出的财务明细账与技术中心管理台账核对。

第三阶段:财务计划部收集资料及准备阶段

终了45日内,各事业部技术中心、财务部门及技术工程部技术工程科收集、汇总、整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资料,各事业部一式三份书面文件,外部事业部报电子文档,具体上报资料内容如下:

1、省级以上研发项目的立项文件、研发项目计划书和研发费预算;

2、研发机构或项目组的编制情况和专业人员名单;

3、研发项目当年研究开发费用发生情况归集表;

5、公司技术工程部技术工程科研发项目立项的决议文件;

6、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合同或协议以及受托方对研发项目的费用明细归集表(加盖公章或财务专用章);

7、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及政府科技部门的研发项目鉴定意见书(按项目情况)。

第四阶段:外部中介机构审核及报送税务主管部门

1、财务计划部统一组织研发费加计扣除的申报工作,委托税务师事务所审核各事业部汇总资料,配合其在各事业部的审核工作,及时出具鉴定报告(4月底);

2、税务师事务出具鉴定报告送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税务机关对存在疑问或模糊问题到公司各事业部进行二次复审;

3、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鉴定报告通过二次复审后,在公司总部汇算清缴所得税申报(5月底)前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并备案。

第四篇:研发部管理制度

1.研发部工作职责 1.1研发部经理工作职责

1.1.1直属总经办,负责主持研发中心全面的日常管理工作,执行和向下传达公司的各项工作指令;

1.1.2负责编制研发中心的各岗位工作职责,根据公司的产品开发计划,编制相应的研发设计管控程序;并参与产品设计前期的市场调研分析策划工作,配合样品实物制做工作,按计划完成产品整体设计开发任务;

1.1.3负责对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成本等全面工艺技术、数据、图纸文件的审核,并监督资料员进行存档、发放和管控; 1.1.4负责本部门设计师、文职人员的培训及绩效考核工作; 1.1.5协调本部门与相关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往来承接关系; 1.1.6负责对本部门人员的录用考核、晋升、任免;

1.1.7研究、了解和关注国内外本行业在产品研发、新材料应用、新工艺技术应用及设计方面的发展趋势,为下阶段的产品研发设计或工艺改良提供基础支持。

1.2研发中心设计师的岗位职责

1.2.1 隶属研发中心管理,遵守厂规厂纪,服从执行上级的日常研发设计工作任务安排;

1.2.2新样产品效果图,样产三视图的绘制; 1.2.3参与样品评审并完善修改产品;

1.2.4新产品量产技术资料(部件加工图、材料明细表、五金清单、产品拆装图、产品包装图、成本报价)的制做;

1.2.5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协助解决出现的工艺技术难点或误差,并及时上报和修改完善相关工艺图纸;

1.2.6定期对使用的工作电脑进行维护,并将相关的技术资料文件进行整理、分类存盘。

2.研发中心文控管理制度

2.1为规范公司生产图纸及相关技术文件的管理,加强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工作,有效地保护和利用资料,为公司生产环节中各部门工作服务,增强公司资料的实用性和有效性,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细则。 2.2资料范围

研发中心建档范围确定为:

1. 产品结构三视图 (发生产部)

2. 产品材料表 (发生产部、物控部) 3. 产品部件加工图 (发生产部) 4. 产品五金明细表 (发生产部、物控部) 5. 产品拆装图 (发生产部、物控部) 6. 产品包装图 (发生产部、发物控部) 7. 产品成本报价表 (发财务部) 以及其它相关技术性的图形图像文档资料

2.3公司内部各相关部门及个人应遵守本规则,并应承担收集、整理、立卷、归档和保护文件、资料的义务。 2.4文件的发放与管理

2.4.1经校对后的技术文件与资料,由设计师交部门经理审核后按所需数量复印下发,原件存档于设计部。所有下发的文件统一加盖“受控文件”或“试行文件”红色印章,接收部门凭红色印章接收使用,无加盖红色印章的文件视为无效。接收时对接部门填写“文件收发记录表”并签名确认,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私自复印,任意涂改、破损、脏污,需保持文本的清晰完整。下发的文件资料由接收单位自行保管。

2.5文件的更新与修改

2.5.1发放新版文件时,须全数收回旧版文件,登记签名确认,回收的文件统一按规定处理。因工艺更新需更改图纸时,应在图纸备注栏上注明修改项目、修改时间,并更换文件发行版本号,交部门经理审批确认盖章后再与相关部门更换,并收回更换的旧文件。如因使用频率高造成图纸文件的自然磨损而无法辩识的,更换时依“以旧换新”的原则,异常情况需报部门经理批准方可执行。

2.6文件资料的存档管理

2.6.1设计部所有技术性的文件资料整理成册后,原件统一归档交公司指定的文控部门存档保管,电脑硬盘里的同步文件资料由公司指定人员进行定期的电子备份。

2.6.2技术性文件资料属公司内部资料,任何部门或个人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不得私自复印拷贝带出公司范围,违者按相关厂规厂纪处理。

第五篇:服装公司研发部管理制度

一、 产品开发部工作职责

1. 根据公司总体战略规划及经营目标,围绕商品部制订的产品计划,制订公司各服装品牌、

产品开发计划(款式开发计划、打板计划等),并按计划完成设计、打板任务;

2. 对公司现有产品与营销中心沟通,进行销售跟踪,根据市场反馈情报资料,及时在设计上进行

改良,调整不理想因素,使产品适应市场需求,增加竞争力; 3. 负责组织产品设计过程中的设计评审,设计验证和设计确认; 4. 负责相关技术、工艺文件、标准样板的制定、审批、归档和保管; 5. 建立健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

6. 负责与设计开发有关的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情报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

二、各部门职能:

(一)产品开发部设计总监职务说明书 1. 职务名称:设计总监 2. 直接上级:总经理 3. 直接下级:部门经理、首席设计师、板房主管

4. 管理权限:受总经理委托,行使对产品开发业务的指挥、调度、审核权和对本部 门员工的管理权

5. 管理责任:对产品开发部工作职责履行和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负主要责任 6. 具体工作职责:

● 负责公司各品牌的定位、形象、风格的制定,各季产品的开发并组织实施,对公司各品牌产品的畅销负重要责任;

● 负责对部门内人员进行培训、考核;

● 负责开发部日常工作的调度、安排,协调本部门各技术岗位的工作配合; ● 负责纸样、样衣、制单工艺技术资料的审核确认、放行; ● 负责组织力量解决纸样、车办工艺技术上的难题; ● 负责与营销沟通,提高所开发的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

● 负责与生产部门沟通,保证所开发的产品生产工艺科学合理,便于生产质量控制,有利于降低生产费用;

● 负责组织本部门员工对专业技术知识和新工艺技术的学习,不断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 负责制订本部门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定额、工作规章制度,并负责检查、考核。

(二)板房主管职责要求

1. 负责板房的全面工作和人事安排、考勤情况及生产秩序。

2. 根据设计师的设计方案,在按设计图纸(图片)打头样时,首先应该认真审图,再进行结构设计。外观造型、尺寸、功能等方面要根据地域差别、客户要求进行打办,打好头办后必须详细记录办单号、布料、辅料、线色、绣花、洗水等,以便客户下单做大货提供依据。纸样要分类存放,线、辅料要堆放整齐,不得乱扔乱放。(电脑管理也要分类依次以保存) 3. 指导车板工艺和制作方法,做好样板的审核工作并挂好吊牌、标注款号。 4. 认真做好样板的缩水放码工作,保证生产用样与母样相吻合,造型与设计师的原始意图一致,以及与客户的要求一致。

5. 负责样板编号标志、款号与产品名称,保证准确无误并编制《样板记录单》。 6. 认真做好每款档案,制做《生产工艺制造单》。除常设项目外,应根据款式、面料、辅料、配饰不同,会同车板特别注明其容易出错、不易做好、易引起误解等部位,以便引起车间注意,避免出错,并且必须考虑车间大批量生产时的可操作性,最大努力解化工艺。 7. 根据原材料及辅助材料的特性及工艺部位的操作情况,确定合理的加放量以适合本厂的批量生产,做好用料预算以供财务进行成本预算。 8. 放码要准确无误,不能少片,漏片,排料要做到省料,纹路一致,不能排错布纹,漏排。 9. 每单纸样(唛架)做好后移交裁床主管,请其复查纸样是否少片、不齐等,发现问题要立即解决,并协同裁床科学排版生产,节能降耗。

上一篇:预防医学的名词解释下一篇:员工工服的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