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论文

2022-05-12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初中阶段道德与发展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一定的道德与法治思维与全局意识外,还承担着帮助学生完善“三观”的教学任务。

第一篇:初中道德与法治论文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整合艺术研究

摘要:为适应时代要求,满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要求,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整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本着合理、有效地整合运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资源,系统地阐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资源整合的内涵,通过调查分析了教学资源整合运用的现状和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资源整合运用的策略方法,并基于此进行了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整合

习近平主席在京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主席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思政课需要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影响青少年,它的根本目标是提高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他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学校思政课,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是培养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为响应国家号召,激发广大思政教师的教学热情,根据教学实践中呈现技术手段单一刻板的问题,我们选择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整合艺术研究》这一课题以期望达到开阔教师视野、增强教师热情、改变学生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刻板印象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

1、研究意义

有利于更新传统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便于更好地达成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标准,最终会致使教师树立学科自信,提升教学能力。

2、研究思路与方法

首先,我们在相关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探索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整合运用的理论依据。然后在目前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探究道德与法治教学资源整合运用的积极作用和原则。最后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践中,对教学资源的整合运用一定要切合实际,在这种实践碰撞中,将教学中的利与弊记录下来,给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提供素材。

3、研究实践结果及其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实践体验,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融入到社会生活中去,感受社会道德、法律规范的力量,形成客观理性的价值体系。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将触角伸向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进一步拓展生活,从中汲取生活的养料,从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实际生活中检验和丰富所学知识,引导学生构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锻炼,核心素养随之进一步的深化。

4、研究策略总结

4.1一框题内容的整合。

一框题即一个课时,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顺序编写的。但有些课时的内容却没有这种关系,所以,遇到这种情况就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适当的调整。

4.2一整课内容的整合。

道法一课内容基本上都是由两个课时构成,一般情况下第一课时是理论知识,第二課时为青少年(中学生)的做法。但这样有时候也有不妥,完全可以按照内容的讲解顺序排列,这样内容的前后联系锲合度就更高(鉴于现实原因,我校同一个班级的两节道法课程之间隔的时间较长,容易“放凉”),也使教学过程更流畅、一节课的知识点更完整。这样的调整也符合教材从易到难、由因到果的顺序。

4.3跨单元内容的整合。

道法课各单元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先后顺序,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使各单元内容之间结合起来,达到内容的互相补充和融合。

5、研究成果影响

5.1与时事政治的整合。

道法课是一门基于学生生活而开展的学科,它源于生活,而指导生活。河南省的道法中招命题,都是以时事政治为背景材料,需要学生有丰厚的素材积累,有把握、分析材料的能力。所以,我们应将时政教育渗透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时政信息耳濡目染,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迁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公共参与素养。

5.2与主题班会的整合。

我校各年级各班每周都有一节固定的班会课,旨在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安全教育等。道法课的很多内容都可以和主题班会整合在一起,特别是道德教育中的孝亲敬长、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和法治教育中关于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自我保护以及依法维权等内容。这样的整合就更能凸显道法课的德育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5.3与历史学科的整合。

常言道,“政史不分家”,政治与历史的教学内容有很多是相近的,甚至是相同的,只是所站的角度、讲解的侧重点不同。在学习这些课程时,就可以考虑将两者整合起来。这样的整合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记忆相关知识点,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5.4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又起到工具性的作用,同时兼顾到人文性和思想性,这与道法课程的性质有相同之处。道法课程讲文化、讲情感,语文学科也讲文化、讲情感。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佳句、名人名言频繁出现在道法教材和道法考试卷上。道法与语文的整合,有利于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提高理解能力,树立家国情怀。

课程的整合研究是追求课程综合化的体现,是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实现学科之间的相互综合与渗透的必要之举,更是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实效的重要举措。现如今顺应河南省课程改革的大浪潮,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越来越注重对教材的挖掘,尤其是重视课本上所涉及的“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以及“拓展空间”等活动环节的深度挖掘。同时结合课题研究方向,进行深入的分析资源整合的策略方法使之有效地为教学服务。为此我们积极地进行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如何突出立德树人工作初探. 贾会灿. 数码设计[下] . 2019

[2]基于童性开放课堂——道德与法治学科资源整合路径的探索[J]. 吴映.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19(12)

[3]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J]. 荆玉东.才智.2019(36)

[4]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J]. 王有灿.新课程导学.2019(31)

[5]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模式. 姜伟. 数码设计[下] . 2019

河南省南阳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课题,课题编号:[2020]—JKGH—0930

作者:刘英

第二篇:初中道德与法治电教运用初探

摘 要:初中阶段道德与发展课程除了要培养学生一定的道德与法治思维与全局意识外,还承担着帮助学生完善“三观”的教学任务。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需要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激發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学科知识,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知识教学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三观”,为将学生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教学基础。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电教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12.017

电教最大的特点就在于灵活性与形象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本身偏理论性与概念性,按照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相对来讲是比较枯燥的。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枯燥的学习内容会产生强烈的厌学心理,因此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需要克服的主要是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的心理问题。将电教应用在教学中,可以将枯燥的知识形象化、趣味化,同时也可以将难以理解的知识简单化,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内容,有利于提升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

一、利用电教进行课堂导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

电教应用在课堂教学之中最主要的载体就是多媒体教学设备,电教可以应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多个环节之中,首先可以应用在课堂导入环节。一个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使学生迅速提升对课堂的学习兴趣,而电教本身就能将知识趣味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利用电教的特点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1]。

第一,教师可以在备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利用互联网准备相应的资料,可以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也可以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播放视频后让学生预测本节课程的内容。学生对于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的预测,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教师则要注意在学生观看视频或图片时,不要过多地干预学生,要让学生认真地思考。在让学生预测学习内容的环节,要选择多名学生,选择不同的预测内容。教师不要直接评价学生预测的是对还是错,而要让学生带着求证的心理去阅读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确定自己所预测的准确与否,从而保证在课堂开始时就抓牢学生的注意力。

第二,教师也可以利用电教环节引入音乐的特点,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乐,将音乐作为课堂导入。音乐本身有陶冶情操的功能,以音乐为课堂导入时,会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也可以使学生的心理负担相应地减弱,学生会好奇教师为什么在教学开始前就播放音乐,此时教师只要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就能够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时将电教作为其他导入的辅助工具。在缺乏教学辅助工具的帮助下,教师教学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电教作为现代化教学辅助工具,如果利用得当,学生能够从电教中发现学习道德与法治的乐趣。教师可以利用电教的特性,结合自己想要应用的导入方法,为课堂导入提供新的方向,使课堂导入更具有吸引力,促使学生更愿意主动地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2]。

二、利用电教进行知识点讲解提升理解能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主要讲述的是初中阶段学生常遇到的一些身心问题、思想品质形成以及一些基本内容,无论是哪类内容,都有很多概念性知识需要学生理解与把握,尤其是关于国家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中需要学生背诵的内容很多,知识点分布比较分散,若学生在学习时未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知识的重点,日后的复习巩固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因此,教师需要思考怎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掌握知识要点,使学生对道德与法治内容形成更为清晰的了解,这是道德与法治教学最为重要的一方面,电教在针对这方面时有独特的优势。

首先,教学知识点的教学内容较多,在黑板上书写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学生对教师所讲述内容的关注,但是教师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在黑板上书写,不仅耽误接下来的教学时间,影响教学效率,还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对学生理解和把握道德与法治知识没有任何帮助。若教师在教学时讲到重点时让学生跟着勾画,也会出现部分学生因走神而无法紧跟教师讲课节奏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落下很多知识点,这对学生掌握知识更加不利。利用电教则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展示出来。只要教师的思维导图制作得比较精良,学生就能够迅速地找到教学的重难点。而且这些思维导图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制作的,不需要占用课堂教学的时间,这就很好地解放了教师的双手,使其只需要将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即可。为了让电教更加具备吸引力,教师可以将音乐、图片都应用在思维导图中,利用色彩鲜艳的颜色或者悦耳的声音对教学的重点进行装饰,使学生的注意力能被有效地吸引过来。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更加活跃,教师再加以引导,就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

其次,教师还可以将电教应用在预习环节。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制作道德与法治微课,将一个单元的重难点制作成微课视频,通过微信群或者学校专门的qq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利用微课视频进行学习,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课堂教学时,教师只需要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引导学生思考上面即可。同时,为了让微课预习的效果更好,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要尽可能地控制好视频的时间及制作的画面,要保证微课的框架合理,让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基本掌握道德与法治知识。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微课预习布置相应的预习作业。初中阶段的学生玩心还很大,要想保证课前预习的有效性,布置必要的作业以及检查很重要。教师可以借助微信群、QQ群等平台,要求学生在固定的时间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在课堂教学前则要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检查,包括针对教学内容提出的一些思考性问题。如果学生对预习作业完成的情况不好,教师要予以相应的惩罚,使学生更加重视预习。

三、利用电教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电教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活跃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时应该重视利用电教的这一特点。初中阶段的学生心智不成熟,但却十分向往独立自主,对于一些管理性教学方法存在偏见,想要反抗的心理十分严重。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时要思考怎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电教创设生活情境。道德与法治知识多是与生活相关的内容,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若想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其中的内涵,需要从生活入手。对学生而言,学习与生活相关的内容会更有兴趣,但仅靠教师的语言很难让生活情境创设得更具有吸引力,此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电教来创设生活情境。一方面,可以借助图片或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案例,给学生更为强烈的冲击,使学生对案例中提到的内容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这种情感共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这样的教学形式比单纯的语言教学更具有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还原生活情境。教师可以借助电教的声音功能,营造更加真实的生活氛围,这样创设的生活情境也更具备有效性。其次,教师可以利用电教来创设游戏情境。背诵知识点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很困难的事,因为背诵的行为相对枯燥、无趣。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教师可以结合需要学生背诵的知识点创设背诵情境,组织知识点背诵比赛,利用电教设备为学生展示比赛的流程,使学生更加清楚比赛的流程,保证比赛的顺利开展,对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3]。

四、利用电教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质量

初中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丰富,需要教师明确的是:教材虽然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但并非教学只能讲授教材中的内容。社会一直在变,学生生活的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但是教材中的很多佐证知识点的内容还是以前的,与当前的社会状态贴合得并不紧密,教材的滞后性限制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如果教师只根据教材内容授课,在学生已经充分地预习了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教材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吸引力就会直线下降,学生了解到教师想要讲授的内容,虽然对于其中的内涵并不了解,但是单就形式而言,会让他们感到索然无味。这种索然无味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期待感,影响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相关的学习知识,影响学生提高理解能力,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电教本身就是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在网络中能够找到最为有效的方式与内容,尤其是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电教引入这些热点,借助这些热点内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在学生分析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部分内容,能够更有效地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利用电教进行教学,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发展有很好的帮助与促进作用。为了将电教更好地应用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首先可以将电教和道德与法治课堂导入相结合,利用导入化解、激发中学生对学习的好奇心。其次可以利用电教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归纳与整理,使学生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有更为清晰的认识。再次可以利用電教创设多样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可以利用电教丰富教学内容,拓展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让课堂教学丰富起来,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姚红卫.运用电教手段进行初中政治课教学浅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0(25):235.

[2]张秋香.电教媒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8):143.

[3]陈龙才.初中政治课教学中电教运用初探[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S1):123.

作者:朱勤国

第三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实施,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达到新课标的教学要求,教师应采用更加恰当的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过程,而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因此,本文将结合笔者实际的从教经验,谈一谈应该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 课堂提问 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发散学生的思维,不难发现,做好课堂提问,对于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不断优化课堂提问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深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为此,本文将结合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问的具体方法。

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问题意识

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实际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是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教师仍然在教学中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过程比较枯燥,所以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首要的目的就是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爱好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可以使课堂提问的过程变得更加直观和生动,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充分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例如,在教学《维护秩序》这一节内容时,为了营造更加活跃的课堂氛围,我在教学时首先给学生播放了两段视频,以此来营造课堂提问的教学情境。在第一段视频中,主要内容是描述了一些比较普遍的交通情况,从视频中可以看到,行人乱穿马路是一件很常见的事,在过斑马线的时候,闯红灯的现象也经常发生,反而是那些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会被视为“另类”,在坐公交车时,抢上抢下的情况也是普遍存在的……结合这段视频,我给学生提出了以下问题:(1)行人乱穿马路是一件小事吗?为什么?(2)当路上没有车辆行驶的时候,我们能不能在可以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闯红灯?(3)当遇到很多人一起闯红灯的情况时,我们应该怎样做?在第二段视频中,主要内容是描述了放学之后某学校门口家长接孩子的场景,从视频中可以看出,开汽车、骑电动车以及步行的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尽快看到自己,学校门口十分拥挤,场面混乱不堪……结合这段视频,我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是:(1)这种拥挤的状况可能造成哪些影响?(2)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改变这种混乱的状况?最终,通过教学情境,将这些问题以一种十分直观的形式呈现了出来,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思考问题的热情。可见,在课堂提问中,情境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式。

2.调节问题难易,科学控制频率

不管在任何学科的课堂提问中,问题的难易以及提问的频率都是需要教师进行科学设计和控制的。从问题的难易来看,如果问题太过浅显,则无法起到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如果问题太难,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丧失学习热情。从提问的频率来看,如果提问频率太低,则无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如果提问频率太高,容易使学生整堂课都精神高度紧张,这同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提问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提出问题,同时,教师提问的频率不能固定,而是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提问的价值得以发挥。

例如,在《共奏和谐乐章》这部分内容中,最重要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够更加合理地调整自身的节奏,掌握融入集体的旋律。基于这一教学目标,我给学生提出了问题:“同学们思考一下,在生活和学习当中,自己有多少种身份和角色呢?”学生思考之后,纷纷开始积极回答,然后,我又陆续提出了新的问题:“这些身份和角色有哪些不同呢?”“如果某些身份和角色发生了冲突时,你会怎样处理这些冲突?”在提出这些问题时,我并没有直接把所有问题全部抛出,而是给了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最终,通过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提问,学生对这一节的认识也得到了循序渐进的提升。可见,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提问中,控制问题的难易以及提问的频率是十分重要的。

3.注重分层提问,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应该明白,在初中阶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学生在学习中已经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异。也就是说,在教学中,统一的教学标准难以满足所有学生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提出差异化的问题,这样一来,可以使提出的问题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进行充分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的学习基础之上取得一定的进步。

例如,在《合理利用网络》这部分内容中,提到了“媒介素养”的相关知识,在对这些知识进行课堂提问时,我采用了分层提问的方式。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我直接提出了问题:(1)你对媒介知识有哪些了解?应该如何使用媒介?(2)媒介信息有哪些价值和意义?(3)你知道哪些创造和传播信息的技巧和知识?而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我则是根据具体一些材料进行了提问,比如:在当前的网络应用中,有人利用互联网散布谣言,有人在互联网骂人,但是也有人利用互联网传播正能量……结合这些现象,我给学生提出了问题:(1)面对网络中的不良信息,我们应该怎样做?(2)在互联网的应用中,我们应该怎样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由于提出的问题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所以使学生的思维在思考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散。这也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加充分的理解。可见,在课堂提问中,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是一个重要前提。

4.把握提问时机,合理提出问题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需要进行提问的,对于一些比较简单的知识,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就可以理解,而这些知识也就无需教师进行更加深入的提问。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应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当讲解一些重难点内容,或者学生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来启发学生思考或者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从而有效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增强生命的韧性》这一节内容时,“挫折是把双刃剑”是本节中的重点知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及时给学生提出了问题。首先,我给学生展示了一个故事:两只青蛙同时落入盛满热水的木桶中,一只青蛙说:“这么高的木桶,肯定跳不出去了”,然后它慢慢沉没了,另一只青蛙则一直在努力跳出去,在一次次尝试之后,这只青蛙终于脱离了险境。然后,我根据这个故事给学生提出问题:(1)两只青蛙产生不同结局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这个故事,想一想如果我们遇到了困境,应该怎样脱险?最终,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本节的重点知识有了一定的思考。可见,在课堂提问中,提问时机的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强化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将课堂提问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并采用恰当的方式来提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质量,从而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新勇.初中《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旬,2018,(5):61.

[2]吴元彬.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提问有效性的策略[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7,(11):52.

[3]谭文丽.初中政治课堂提问策略浅谈[J].軟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8,(5):264.

作者:杨桂芳

上一篇:有关酒店管理论文下一篇:网络教育培训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