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安全生产

2022-07-12

第一篇:浅谈煤矿安全生产

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众所周知,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是实现企业可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煤矿的必要保证。安全生产事关职工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关系到企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效益。搞好煤矿安全生产是我们每个干部、职工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我们要把安全工作作为煤矿生产管理的头等大事来抓,认真履行职责,把安全管理工作切实抓实抓好,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平稳发展。

煤矿生产是地下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约束很大,不同的地质构造和煤层的赋存条件决定了必须采取不同的开拓开采方法,并且带来了许多自然灾害,如瓦斯、煤尘爆炸、矿井火灾、顶板冒落、矿井透水等等,这些都是煤炭生产特有的不安全隐患,人们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巨大的不幸。而且煤炭生产系统复杂、工作场所黑暗狭窄,人员集中,采掘工作面又随时移动,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会使移动的采掘工作面不断出现新情况和问题,如不及时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可能会导致重大灾害事故,这就给安全工作带来了困难。

目前,煤矿安全生产状况并不理想,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就其中最根本的一条是:煤矿部分领导和职工尚未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把安全第一的方针深入地贯彻到煤矿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去,没有处理好安全与煤矿生产建设的

关系,甚至有时把安全与生产对立起来。从我镇煤矿死亡事故看,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造成的。安全第一的方针是人们经历了多次惨痛教训,付出了血的代价才认识到的。整个煤矿企业必须突出抓好安全管理,人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教育职工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增强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意识。

当前,“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虽然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学习、工作的首要理念;落实“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指令已经成为我们的行动要求。但是,从现有的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看,仍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仍然存在着安全管理上的漏洞问题。突出表现在:⑴抓安全管理,建立的长效机制效果不佳;⑵治理“三违”现象,持有的铁面无私恒心不够;⑶安全宣传教育,连续性、持久性观念不强;⑷安全文化培训,缺乏系统性、全员性,覆盖面小,有时只注重岗前培训、特殊工种培训和“三违”人员培训。有时甚至为完成培训计划而培训。那么,我们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者,应该怎样加强安全管理,增强安全意识,解决好以上四点较为明显的问题呢?

第一、严格遵守规程,依法进行管理。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了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要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严格遵守规程,依法管理。实践证明,只要是严格遵守规程进行工作的,就能够保证安全。如果不严格遵守规程,就违背了客观规律,生产中也就容易出安全事故。从以往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惨痛教训看,究其原因都是与违反《煤矿企

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有关。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我们还必须严格遵守《矿山安全生产法》以及煤矿企业的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等,切实做到依法管理。

第二、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管理就是一种责任。安全第一责任人,首先要明确自己所承担的安全责任。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对本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和安全生产目标负全面责任,要对本企业的人员人身安全、家庭安全、集体安全以及社会安全高度负责。广大职工要形成下级对上级逐级负责制,建立“四级包保”安全体系。“四级包保”即:个人包保班组、班组包保区队、区队包保企业、企业包保政府。因此,落实安全责任,强化安全意识,企业安全第一责任人必须起模范带头作用,安全生产执行者必须自觉落实安全第一责任人的安全管理指令。

第三、抓住安全关键,突出管理重点。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到企业的发展,关联到企业的生存,涉及到职工的健康,因此需要抓的工作也很多。但是各个企业的实际情况不同,安全管理须从实际出发,抓住安全关键,突出管理重点。如煤矿企业的安全监察部门主要是负责各基层单位安全过程中的监督,安全质量的检查,安全资金的投入,安全培训的督导,安全隐患的排查等;企业经营管理部门负责各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考核,安全目标计划的编排,安全培训工作的组织等;生产一线单位负责职工安全的教育,安全设施的使用,安全质量的实施,安全管理运行等等。在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中,要分清安全管理的重心和主

导方向,把安全管理的落脚点,放在关心各基层单位的生产班组建设和职工切身利益上来。因此,安全第一责任人须把生产班组建设和职工人身安全作为安全管理的核心,并围绕这个核心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技能,夯实安全基础,预防事故发生。

第四、确保措施得力,履行监督到位。任何管理都离不开具体措施,而有了措施就必须监督执行到位,才能产生实效。为了加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各个企业单位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同时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管理监督制度。强化安监人员的安全监督意识,确保各种规程、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的落实,减少事故发生。监督的重点应放在安全第一负责人和广大职工身上,查他们执行规程和制度的力度与效果。若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和“三违”行为,就必须要求相关管理部门采取措施,及时给予排除、纠正和制止,并给予经济处罚,使责任部门受到深刻的教训,从此不会在犯同样的错误,真正做到有章必循、有法必依,把安全事故消灭在荫牙状态中。

第五、挖掘安全潜力,探索管理思路。安全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这里面的学问既广又深,而且具有鲜明的行业特征和时代特色,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特殊性。因此,作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管理者,还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挖掘安全潜力,探索管理思路。比如:运用现代科技挖掘安全管理的途径与方法潜力;探索“安全评价”与“绩效考核”相结合的科学管理思路;督导“手指

口述”操作法与“安全五步法”并轨使用情况等等。“安全五步法”即:开始进行任何工作之前,先停一下问自己:⑴我是否具备了从事此项工作所需的技能和知识?⑵我是否持有此项工作所要求的许可证或得到批准?⑶我是否对此项工作的风险进行了识别,并采取措施以保证自己安全?(4)我是否检查过我的活动不会危及或影响其他人员的安全?⑸我是否使用了正确的个人防护用品?如何实施五步安全法,工作前:⑴停顿一下,观察工作区域的安全和环境状况;⑵思考一下,确定如何实施这项工作;⑶识别一下,此项工作中的风险多大;⑷验证一下,问自己如何控制这些风险;⑸认可一下,对自己准备采取的措施感到满意后,开始工作。工作后:⑴观察工作区域,针对你的工作可能产生的任何风险采取防范措施;⑵回顾工作的有效性以及你使用的计划方法;⑶你对此项工作是否感到安全;⑷再作此项工作时,是否有改进之处;⑸在下班时讨论这些改进,并制定相关工作程序。同时,安全管理者还要进行安全管理理论的创新、思路的创新和措施的创新,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尽量杜绝安全事故。

总之,安全与管理是统一的,二者之间有着相护依赖,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在追求关注安全的同时也必须追求科学管理,以保证煤矿企业生产在保障安全的环境中得到健康、稳定、协调发展。

第二篇:浅谈煤矿安全生产管理

浅谈如何抓好安全

安全生产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方针,安全生产是搞好一切工作的基础和保证。如何才能搞好安全生产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六个方面抓安全管理。

一、时刻绷紧安全弦

常听一些职工讲,也不知咋搞地,过断层、过联巷和煤顶那么难干都安安全全地过来了,可是一旦条件变好,往往就容易出工伤。这些话说明了职工们在“困境”中重视了安全,而在顺境中忽视了安全。由此可见,煤矿生产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

手头上有一本由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办公室出版的《安全培训教学案例选编》,书中所写都是矿区典型安全事故案例,是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教训。不论是该书上所写,还是这两年矿区发生的零星事故,都有一个共同的结论:忽视了安全。煤矿生产必须时刻绷紧安全弦,时刻有如履薄冰之感,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骄、防躁、防松。如果抱着侥幸心理,撞大运,早晚得出事。井下作业环境特殊,稍不注意,就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安全事故。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经过大量的研究,认为事故存在“88:10:2”规律,即100起事故有88起纯属人为,10起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综合造成的,只有2起是难以预防的。所以,矿区每一位员工,头脑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必须意识到安全生产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努力做到“困境”中小心谨慎,顺境中也不掉以轻心,时刻绷紧安全弦。任何一

1个工种,一个岗位,都马虎不得,大意不得,安全与危险只是一线之隔,一念之差,就有可能酿成事故。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绷紧安全弦,确保安全生产。

二、安全生产切莫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词,是说一个人头痛后就去医院医治治头痛,脚疼了再去医治脚痛。

笔者认为,人生病后,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如果头痛后不仅让医生给医治头,还非得检查身体其他部位是否健康,甚至坚持做一下全身CT,这也未尝不可,但纯属多此一举。然而,安全生产却不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众所周知,煤矿是高危行业,不少煤矿水、火、顶板、瓦斯、粉尘五毒俱全。井下作业环境特殊,稍有不慎,就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事故。所以,抓安全生产必须考虑周到,做到超前防范,假设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出现差错或事故,这样就会时刻绷紧安全弦,时刻有如履薄冰之感,也才能把安全生产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地“天衣无缝”,让事故无立足之地。如果某一单位出了顶板事故,全矿立即“大张旗鼓”地去防顶板;出了运输事故,又要求全矿上下加强运输管理。这样就有点“手忙脚乱”,容易形成一阵风,难免顾此失彼。抓安全生产如同下象棋,如果“车”有危险便去保“车”,“马”有危险又去保“马”,很可能拣了“芝麻”,丢了“西瓜”,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在抓安全生产时,如果抱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想,早晚得出事。矿区每一位管理人员,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必须时刻“胸怀全局”,必须意识到安全生产“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处考虑不到就可能出事,一点防范不力也许就能酿成大祸。笔者希望每一位煤矿管理人员,无论井下条件是好是坏,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千万不能急来抱佛脚,更不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确保安全生产。

三、安全管理切莫心存侥幸

从新闻媒体上,经常可以看到、听到全国各地有安全事故发生。而对于事故发生原因的调查后,几乎都是这样的结论:这起事故完全可以避免。

既然事故可以避免,为什么还会发生呢?从每一起事故中,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责任单位事先都已经排查出了隐患,但却抱着侥幸心理不去整改,认为“小河沟里翻不了船”,最后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三国演义》中的关羽何以失荆州?何以败走麦城?结论是:大意、骄傲。人常说,亡羊补牢,犹为未晚。然而,为什么一次次事故的发生,不能让人引以为戒呢?条条规程血染成,不能再用血验证。可以说每一次事故,都是一次血的教训。对于每一次事故,事故单位都“大张旗鼓”地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开追查会、反思会,以求从中吸取教训,但话又说回来,能否真正从中吸取教训,那就难说了,也许是走走过场。就像现在各矿采掘工作面(头)的现场安全确认牌板,当班队长是不是真正对现场隐患进行了认真排

查,确认后才填写的,还是不排查就“瞎子放驴般”的胡乱填写上,这恐怕只有班队长自己心里清楚。如果不排查或排查不认真就填上“良好”、“无隐患”之类的话,那问题就严重了,那就是自欺欺人、掩耳盗铃。换句话说就是拿自己和别人的生命开玩笑。

眼下,集团公司正在推行安全自主管理,这表明集团公司领导相信基层单位有能力抓好安全,才放心地把安全管理的“权力”下放到了区队、班组,此举有利于区队班组灵活抓安全。但是话又说回来,我们不能因为掌握了安全自主管理的“权力”,就各自为政,想咋办就咋办。别忘了,在安全自主管理“权力”的背后,还悬着一把“尚方宝剑”:谁在安全管理上不负责任,谁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要想安全不出事,就要真正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自己的安全自己管”的理念,养成现场排查隐患的良好习惯,坚决摒弃“排查隐患走过场”的思想,只要有隐患,就要坚决先排除掉再去干活,真正做到安全自主管理,避免悲剧发生。

四、安全生产要“瞻前顾后”。

成语“瞻前顾后”比喻顾虑过多,犹豫不决。宋朱熹《朱子全书.学一》说:瞻前顾后,便做不成。

笔者却认为,在安全生产上,既要“瞻前”,更要“顾后”。否则,就容易出事。笔者曾听说某采煤工作面收作时,迎头人员不仅“埋头苦干”,而且做到了认真观察眼前的支架状况及顶板变化,可谓小心翼翼。虽然他们做到了“瞻前”,却忘记了“顾后”,导致后来距他们身后十米远的地方突然冒顶,堵住了他们

的退路,使他们险遭不测。井下作业环境特殊,无论是采煤面还是掘进头,职工们时时刻刻处于“险境”中,如果不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都可能吃亏。话又说回来,煤矿工人毕竟是在工作,而不是“破釜沉舟”地去跟“河”对岸的“敌人”拼命,一旦“后路”被堵,工人们将有可能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更有可能遭遇“灭顶之灾”。笔者希望在煤矿工作的每一位员工,尤其是在井下作业的职工,一定要做到“瞻前顾后”,以免悲剧发生。

第三篇:浅谈煤矿安全评价

本文论述了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的不足,主要有3点,一是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过于理论化,二是安全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公司回避风险,三是无计划生产带来的隐患,鉴于这些不足,探讨了新的评价方法——评价人员参与评议法。

四川省煤矿安全评价工作开展以来已经近5年了,安全评价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对煤矿安全生产也起了很大的作用,可是在安全评价工作开展至今,也暴露了这样那样的问题,下面针对目前安全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安全评价新方法的探讨提出几点个人观点。目前安全评价工作的不足

一、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过于理论化

从安全评价的实际意义出发,煤矿安全评价的成果安全评价报告不是学术报告,它应该是对企业的实际安全生产活动有较强的指导作用,是应用性非常强的东西,它的形式也不单单限于文章,可以是其他形式。安全评价工作要为政府管理好煤矿分忧解难,帮助企业减少或消除安全隐患和死人事故,安全评价的本质就是减少或消除死人事故,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煤矿安全评价报告过于理论化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危险源辨识的理论化

目前危险源源辨识大多都是从理论的角度玩文字游戏,以各种各样的模式,阐述过来阐述过去,然后得出几乎所有煤矿都比较相同的辨识结果,即瓦斯爆炸、顶板事故、斜井跑车事故、井下触电等事故是某某煤矿的主要安全隐患。事实上,任何一个从事煤炭生产行业的人就是不经过这些文字华丽的修饰,也知道瓦斯爆炸、顶板事故、斜井跑车事故、井下触电等事故是煤矿企业重要的安全隐患,何必还要绕这么多弯子。这种理论化过强的报告,无疑有喧宾夺主的嫌疑,不能显著地体现安全评价的本质。

2.评价方法过于理论化

目前评价报告里出现最多的评价方法有安全检查表法、预先危险性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事故树法、事件树法等等,由于我们国家在这些方面基础数据库的缺乏,这些方法往往也只流于理论,用这些方法最终很可能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打伞披雨衣,多此一举,另一种避重就轻,误导安全生产。

二、安全评价不仅仅是评价公司回避风险

一个好的评价报告应该给企业对症下药,而不是把所有煤矿能出现的隐患都写在被评价煤矿的评价报告里,这样的确在这个煤矿发生了事故后可能无关评价公司的责任,但是过分的追求回避风险,势必突出不了被评价企业最主要的安全隐患,也容易从管理上和成本上给企业带来过重的负担,一方面企业在整改隐患时,没有针对性,把所有的隐患都放在同一个层次上对待,没有轻重缓急,就容易耽误对重要隐患的整改和管理,另一方面,如果一个企业可用于提高安全生产条件环节的费用是有限的,那么在鸡毛蒜皮上投入的越多,在关键隐患上就会少投入,管理上没有足够的重视,投入上又少的可怜,不发生事故是侥幸,发生事故则是必然。

三、无计划生产带来的隐患

煤炭现在也是作为一种商品存在于社会中,那么那就应该遵循商品的价值规律,不是生产的越多越好,只要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就够了,因此,如果一个地区有10个矿就能满足该地区以及每年外买的要求,就绝不允许这个地区有11个矿存在。现在煤炭行业应该属于高利润行业,很多煤矿老板单方面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往往忽视了安全,多出煤、出好煤的

思想比较严重,政府应该统计该辖区每年需要市场上需要多少煤炭,建立需求数据库,以指导该地区日后的煤炭生产计划,优化产业结构,平衡煤炭供求关系,杜绝仅以牟私利为目的的无计划生产,从而给安全工作带来隐患。

提出新方法

鉴于以上不足,煤矿安全评价应该牢牢把握安全评价工作的实质,消除或减少死亡事故,为达到这个目的途径有很多种,以往追求做一个优秀的评价报告,可这只是其中一种手段,一种有形的手段。然而,另一种途径可以改革现用的以报告形式评价的模式,大力提倡评价人员参与评议法的模式,一种无形的评价模式,以有形与无形相结合。所谓评价人员是指具有国家安全评价资质的注册安全评价师、注册安全工程师或从事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多年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等专门从事安全评价工作的技术人员。所谓参与评议是指在一定的周期内(比如1年,这个只是评价公司评价工作的周期,不同于整个省的评价周期,我们四川省一般评价周期是3年),在这1年里,评价公司派评价人员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到煤矿生产企业现场,比如某矿安全隐患比较多,问题比较严重,1星期评价人员到现场1~2次,1个月到现场5~8次,如果问题不严重1个月去2~3次,切实帮助煤矿企业查找并解决安全隐患。在这样一个相对较长也足以发现被评价企业所有关键、重大的安全隐患的时间内,被评价的煤炭生产企业的安全生产基本状况在这些评价人员的帮助和监督下一定会上升几个台阶的。这就是评价人员参与评议法,这样评价公司既避免了自己的风险,也确实解决了煤矿企业的问题,消除或减小了安全隐患的威胁。通过相对较长时间的跟踪调查、了解、技术支持,评价人员再把所评价的企业存在的重点安全隐患及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加强管理的环节以安全评价报告的形式由公司交给相关管理部门,这样在一个大的评价周期内(即3年)管理部门便可以有的放矢,节约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果。

第四篇:浅谈如何抓好煤矿安全生产

运输队王智军

安全工作是煤矿企业的生命线、幸福线。没有安全,就没有生产、没有效益、没有矿区的稳定发展和职工个人的家庭幸福。因此,只有稳抓、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才能确保企业安全生产,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才能更好地保持煤矿企业强劲的发展势头。

一、认清形势,明确任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安全生产始终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定位和作用,党的“十七大”又把安全生产列为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矛盾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之一,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切入点和着力点。这就要求我们煤矿各级干部要从政治高度、大局高度、战略高度来认识安全工作的极端重要性,牢固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坚持“安全高于一切,安全重于一切,安全先于一切,安全影响一切”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稳定的关系,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现场、放在区队、放在班组,逐级负责,传递压力,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抓好安全现场管理,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安全措施到位、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促进矿井安全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突出重点,强化管理,杜绝重大事故发生。

“一通三防”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点。要认真贯彻落实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坚持以风定产原则,严禁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要重视瓦斯综合治理,加强安全监测监控,管好防治设施,用好抽排技术设备,确保整体系统发挥作用。要坚持定期召开“一通三防”专题分析会,组织“一通三防”专项检查,开展“一通三防”会战活动,提高通风专业安全管理水平。要坚持严格落实“一炮三检”、“三人连锁放炮”和“巡回检查瓦斯”制度,瓦斯超限必须立即断电撤人。同时,也要加强综合防尘管理,完善洒水系统,完善隔爆设施,完善防尘措施,严防煤尘堆积超限。

三、精细管理,稳步推进,以质量标准化促进安全生产。 安全质量标准化不仅是企业发展生产的基础,也是搞好安全的基础,更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是企业安身立命之本。要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首先,要提高干部职工对质量标准化重要性的认识,从干部做起,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抓好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和职工操作规范化,以掘进质量为龙头,以采、掘、机、运、通、地测质量为重点,抓点带面,稳步推进。其次,要全面推行精细化管理,提升质量标准化建设力度、档次和水平,努力实现安全高效型,稳定和谐型,学习创新型和基础管理精细

化,技术装备现代化,人员培训制度化,行为规范军事化,井下治理工厂化,地面建设园林化。第三,要坚持开展班评估、旬检查、月验收和评优评差制度,高标准、严要求,从严从细落实责任,奖罚到位,促进静态管理向动态管理转变,点线面达标向全员、全过程达标转变。第四,要规范职工操作行为,做到精细管岗、精细管人、精细管心、精细管事、精细管物,向精细化管理迈进,实现质量达标准,安全创水平。

四、面向基层,强基固本,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树立“只有不到位的管理,没有抓不好的安全”的思想,抓基层,抓基础;抓制度落实,抓各级管理人员责任落实,向管理要安全,向安全要效益。要加强生产组织管理,严格按照规定的定编、定员、定额组织生产。要加强“四位一体”管理,认真落实“安全验收确认开工制度”,建立和落实班长、安全检查员、瓦斯检查员、质量验收员职责,严格生产作业现场开工、收尾和生产过程的安全质量检查验收,确认合格后方可在开工验收单上签字准许生产,把安全生产的各项措施落实到每一个生产环节和每一道工序,做到不安全不开工、不生产。

五、强化监督,严细检查,抓好隐患排查整改。

安全监督检查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要创新安全检查考核思路,坚持事前预防、过程控制和事后监督并重。加强

安监队伍建设,首先要严格安检员管理和考核,坚持每班三汇报、每周一次业务知识学习、每月综合考评制度,开展评优评差活动,对考核不合格、责任心不强的人员坚决调离。其次是鼓励安检人员发扬敢抓敢管和“宁让职工骂红脸,不让职工哭红眼”的务实作风。特别是各级组织和领导干部要理解和支持安检人员的工作,关心、爱护安检员的生活学习,调动安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的安监队伍。要加大隐患排查整改力度。要从事故源的防治入手,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努力做到消除隐患于未然。对检查出的隐患必须下达隐患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间,提出意见措施,按照“五落实”原则限期整改,对危及安全、质量低劣的工作地点,立即停产整顿,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隐患不排除不生产,措施不落实不生产。

六、文化铸魂,强化灌输,提高职工安全素质。

安全工作是一项科学严密的系统工程,要打造本质安全矿井,实现安全生产,基础在队伍,落实在现场,根本在于文化的引领。要在抓好职工安全培训、技能培训和日常安全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职工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推动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采取编印安全文化手册、安全文化研讨、安全文化知识竞赛、灌输安全文化理念、实行个人安全承诺等措施,开展拍摄职工全家福、征集安全亲情寄语、举办安全文化娱乐活动等形式,教育职工树立正确的安全观念,提高职工的安全文化涵养,养成良好的

安全行为习惯,形成自保互保、以安全生产为荣的良好风气,营造理念引领、培训提升、行为养成、环境感染的安全文化氛围。积极推广和应用企业安全文化,使企业安全文化和安全管理有机结合,用安全理念规范企业的安全生产,约束职工的安全行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第五篇:浅谈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生产是煤矿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是企业的生命线、幸福线,没有安全,生产就得不到保障,经济效益就无从谈起。因此,只有搞好煤矿安全基础工作,才能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为企业生存保驾护航。下面就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谈以下几点看法:

一、端正态度、认清形势、转变观念、明确责任、强化落实 安全生产一直牵动着国民的心,备受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注,从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层面上来讲,安全生产也是一项举足轻重的现实问题。所以我们做为煤矿的安全管理人员,应该把安全生产提高到政治的高度来抓,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理念,坚持“安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压倒一切,不安全不生产”的思想,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我们应把安全管理重点放在现场、放在基层,狠抓班组建设,做到靠前指挥,重心下移,压力传递,建立、健全并认真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程措施现场对号入座,确保安全生产。

二、关注重点部位、把握重点环节、消灭重大隐患

一直以来,“一通三防”、机电提升、顶板管理、防治水都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一通三防”方面,要认真落实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以风定产,严禁“三超”,加强监测监控,严格落实放炮管理规定,加强防尘管理。机电提升方面,加强绞车、钢丝绳等强检设备的检测、维护、保养,确保保护装置的齐全、灵敏、可靠,严禁超重、超员提升。顶板管理方面,掘进、开拓工程注意支护及时跟迎头,正确使用好前探梁,保证后路的畅通;回采工作面,要

保证泵站压力、支架初撑力符合要求,严禁液管跑冒滴漏,严禁支架带病运行,保证工作面“三直一平”,搞好上下出口端头支护,严格执行规程措施,密切关注顶板初放和周期性来压。防治水方都面,要高度重视防治水工作。水患一直威胁着煤矿的安全生产,做好防治水工作对煤矿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认真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学习吸收其它矿井先进治水经验,结合实际,加强对水患的治理。要加强对防治水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技术水平。要加大投入,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提高预测预报的准确性。

三、强化监督,抓好隐患排查整改

安全监督检查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要想矿山的安全稳定,必须抓好隐患排查与治理工作,坚持事前预防,过程控制和事后监督并重。其次是鼓励安检人员发扬铁手腕、铁心肠、铁面孔的“三铁”精神,要加大隐患排查的整改力度,对查出问题、隐患及时下达“五定“指令,要求责任单位限期整改落实,对于重大隐患,现场督办,隐患不落实严禁生产,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安检员还要对所查问题隐患跟踪复查、消号,做到档案化、闭合式管理。

四、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

要搞好煤矿安全管理,就要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要结合各单位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及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

首先,需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比如,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将工资向一线倾斜、向苦脏累险倾斜,在一线,将

工资向技能精湛、安全工作贡献突出的岗位倾斜。把业务精湛、作风正派、任劳任怨、敢闯敢干的人员选拔到领导岗位,坚决杜绝人情关系,从而营造出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使职工真正意识到只有掌握精湛的技术、保证了安全才能获得高的收入,也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其次,建立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为调动职工积极性,可以建立"安全津贴"激励职工,对在岗位上保证了自我安全和相互安全的职工发放安全津贴和精神奖励;总之要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的激励机制激发职工重视安全生产,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激发职工学习安全理念和安全知识的热情,逐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同时,在内部,还可推行待岗政策,把不求上进,破罐子破摔,严重违反"三违"的职工进行内部待岗,加强教育培训后,考核合格再准予上岗。

五、强化培训,提高职工素质

始终如一的抓好了日常安全培训。日常安全培训工作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规范职工操作行为的有效手段。建立企业内“师资库”,组织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学习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知识和我矿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素质。 推进安全培塑工作。安全培塑工作是职工增强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事故防范技能和安全素质的有效手段。制定“每日一题,每周一考”管理办法、基层单位班前会标准化,把精神状态确认、系统追问、危险预知、每日一题、安全讲评、安全宣誓等纳入班前会的主要内容。

大力宣传企业文化,实行个人安全承诺,开展亲情文化寄语,提

高职工安全文化涵养,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形成自保互保,以安全为荣的良好风气,营造理念引领、培训提升、行为养成、环境感染的安全文化氛围,用理念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约束职工安全行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长治久安。

上一篇:全套环保资料清单下一篇:浅谈钳工实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