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健康第一”的中学体育教学新模式

2022-11-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 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文件颁布至今已经10年有余。10年来,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在这一精神指导下紧紧抓住健康第一这一基本理念, 修改课程标准, 创新教学思路, 改进教学方法, 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 的是在应试教育仍然没有完全退出历史舞台的背景下, 作为学校教育重要组成部分的体育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就通过构建“健康第一”的中学体育教学新模式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1 当前体育教育的现状

1.1 学生身体素质不容乐观

长期以来, 中学体育教学在应试教育模式下, 是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代价进行的。目前的中学体育课程教学还停留在身体素质达标和竞技技术评价状态中, 教学目标则过分强调竞技技术的掌握, 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当前我国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据调查显示, 我国有1/3的中小学生有心理疾病。上海市退、休学的大学生中, 因健康原因退、休学的年平均百分比为37.3%, 所占比例最高。在2005年体质调研中发现2005年与2000年相比, 肺活量水平继续呈下降趋势, 速度、爆发力、力量耐力、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 肥胖检出率继续上升, 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仍然居高不下。中学生身体健康形势不容乐观, 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1.2 教育水平仍然不高

从教学内容看, 当前的中学体育教育仍然存在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片面强调了与考试考核有关的技术项目和达标项目, 教师和学生都跟着考试的指挥棒走, 在教学内容上忽视了每个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差异, 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了压制, 还没有从应试教育的泥潭中走出来;从教学方法和手段来看, 健康教育的进行还主义是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法, 学生处于从属地位, 学生个体各种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受到很大阻碍, 使体育教育偏离了自身应有的价值尺度。

1.3 教育氛围还不十分浓厚

经过多年的健康体育教育实践, 我们取得了不少成绩。但是, 当前的体育教育主要以学校和教师为主, 其实施和推进的动力还是单方面的, 学生个体、学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还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生主动接受教育的局面还没有形成调查发现, 一些地方和学校的体育教育工作还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状态, 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的时间根本得不到保证, 体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及体育场地被任意侵占, 甚至有的学校还粗暴地剥夺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学生家长主要关注学生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的成绩, 忽视了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注, 全社会共同关注健康教育的局面尚未形成。

2 问题产生的原因

2.1 对体育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

“健康第一”观念是否深入人心关系着体育教育的水平, 而学校校长和老师的认识又是其中的关键。由于中学校长关注的只是学校的升学率, 而忽略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贯彻, 为此有的中学校长就在肩负的幌子下把健康教育课作为学生的负担减掉了。而有的学校老师也没有认识到体育教育对学生成长、长才的重要推进作用, 为了应付上级主管部门的检查, 只把体育课停留在课程安排和老师教案上, 而用其他课替代了体育课的教学。此外, 学生自身认识不足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 体育就是为了达标, 就是为了通过考试, 一旦通过了就不再主动的参加学习和锻炼。

2.2 旧有教育体制影响仍然存在

长期以来, 我们实施的是以标准化和功利化为特点的传统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进度、统一考核, 以学校、操场、教师为中心。这种“四统一”的格局和“三中心”的模式从培养目标看只注重学生知识层面的发展, 只注重传授各种竞技教材内容, 甚至把一些难度高、技术复杂的竞技运动项目搬到中学体育教学中, 忽视了学生心理品质和人文素养的教育, 只注重暂时效果, 忽视了长久的深层次的内在品质的培养, 因而与体育教育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当前, 这种体制的彻底改变不是一朝一夕问题, 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消极影响必然也不会马上就能消除。

2.3 师资力量和水平不足

据调查, 当前担任体育教育的教师大部分为兼职教师, 甚至还有的学校由主管教学的校长或副校长兼任。由于体育育老师多为传统的体校毕业老师, 缺乏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多方面健康教育的知识, 其教学水平自然不高。可见, 当前的身体健康教育还普遍存在师资缺乏和水平不足的问题, 对学生的认识能力的教育和培养自然效果不佳。

3 构建“健康第一”的中学体育教学新模式

3.1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

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其中学阶段身体的健康关系到一生的工作和生活关系到民族的前途和命, 关系到国家的繁荣昌盛。因此, 学校要把体育教育放到首位, 透过这门课向学生系统地传授卫生保健、社会安全知识, 提高学生自我保健, 自我保护能力, 养成健康行为习惯, 消除危险因素, 防止疾病发生。同时, 学校体育教学要从以前的单纯追求体质的发展和技术的传习转变为在新的健康观的指导下的体育教学。这种渗透到中学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教学理念以强健身心为中心, 涉及人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及道德健康四个方面, 强调增进身心健康, 强调全面发展, 强调社会适应能力, 必将对一个人学会健身方法、养成健身习惯、树立健身意识、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3.2 构筑以“健康第一”为指导的体育教学体系

中学体育教学中对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 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督促学生课堂认真学习和课外坚持锻炼的一种手段, 但体育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单一, 是体育教学多年未能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新的体育课程要求在体育教学中必须严格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校实际情况, 设置若干富有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 满足学生的体育兴趣要求。改变单一课程统得过死的状况建立多板块的课程结构,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注重多样性、可接受性、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全面性、可操作性, 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让学生自己选择喜爱的运动项目, 积极主动的发展身体素质, 提高体能, 活跃身心。同时, 对于体育课程的评价应当是多角度、多方法的, 在考核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体质的检查, 还要把学生上体育课和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纳入考核内容, 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考核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能力, 做到科学、合理地评价学生的体育成绩。

3.3 创新体育课程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要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性、教师为主导的原则, 探求师生的合作性、课堂互动的体育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备课、参与讲课, 训练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 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人手以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进行直观形象地教学, 增强教学效果。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 注重因材施教, 在教学内容安排上更要符合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 加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品质培养, 努力通过全面的教育教学, 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 结语

在体育教学中, 健康第一”的中学体育教育新模式以学生为发展中心, 尊重学生情感和体验, 关注个体差异, 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符合现代学校体育教学和发展的必然要求, 其必将为中国的体育教学探索贡献一份力量。

摘要:本文对“健康第一”思想提出10年后的中国体育教育现状进行考察, 并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就通过构建“健康第一”的中学体育教学新模式进一步贯彻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 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探索, 以引起社会对深化体育教学改革的关注。

关键词:体育,教学,健康第一,模式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2] 李丽, 赖炳森, 何建华.梅州市城区中学健康教育课程开展情况的调查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 (30) .

[3] 中国学校体育, 2002 (1) .

[4] 贡娟.试论构建中学体育教学创新体系[J].体育科学, 2000.

[5] 杨文轩, 陈奇.体育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2004.

[6] 柳斌.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全书[M].北京:九州图书出版社, 人民日报出版社, 1998.

[7] 李建勋.“健康第一”教育思想内涵的把握与中学体育改革[J].中国校外教育 (理论) , 2007 (5) .

上一篇:高职会计专业市场调研报告分析——以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下一篇: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回撤装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