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与科学课

2022-07-14

第一篇:深度学习与科学课

呈现交互延伸——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范文模版]

呈现、交互、延伸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一、选题

(一)选题的现实背景

1.信息技术和科学教学深度融合显性时代的到来

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中第11条提出: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推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教育资源的新型教学模式,创设有利于个性化学习的开放性学习环境、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探索教育发展难题的破解之道并实现教育的创新和变革,已成为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面临的重大任务。可见,实现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的深度融合已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焦点之一。

2. 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现状亟待关注

据调查研究显示,对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结合运用出现了两极现象。一种使用频率不高,仍然信奉着“一书、一笔、一嘴”的教学模式。一是因为课件的制作者往往并非从事相关教学,学科的差别使课件的效果不佳,二是这类教师本身对多媒体使用不够熟练,自己制作的课件往往差强人意。而另一种则出现过热现象,热火朝天的“微课”、遍地而起的“电子白板”、眼花缭乱的“网络课程”……一种誓将信息煤技术运用到底的架势一夜间入侵传统课堂。信息技术一下子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神技,造成了很多华而不实的硬件浪费。过冷过热的现象使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使用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迫切需要一场有效的改革。

3.信息技术对提高科学教学效果的彰显

应用信息技术已是科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让学生从具体形象中抽象事物的本质属性,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既让学生轻松地获取了科学知识,又很好地突破了重难点。课程资源多样化,化解难点更轻松。另外,如今信息技术不单单只是课堂上的课件和实物展台,而代表着那些更多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限制的移动化资源。这些大大突破了一个“教室”的局限,一个“40分钟”的局限。让教与学,发生在随时随地的学习动力生发的当下。使得课堂外延扩大化,教学互动不设限。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课题组从“呈现方式的选择、交互手段的运用、延伸平台的搭建”三方面切入,立足于教学实践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行研究。

(二)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1.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中的融合实效,提升科学课程的实施价值

科学课程是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科学本质,逐步领悟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学科。它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宇宙、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和科学探究。科学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涉及到一些原理、规律性的东西,是我们无法直接看见的,凭借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口述或图片展示,没有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不仅枯燥乏味,还很难讲清楚。同样,科学课程也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是有些科学实验在课堂上实施的难度较大,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太远,但是通过信息技术,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信息资源不受时空的限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即使无法亲身感受,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途径得到了解和掌握。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实效,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课程,提升科学课程本身的实施价值。

2.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中的融合实效,提升科学教师的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在课堂上合理地应用可以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但是据调查研究显示,很多学校的很多老师在平时使用信息技术辅助科学教学的频率并不高,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信息技术本身的不适合,二是教师运用信息技术的不适合,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根据丰富的公开课和一线教学实践经验,从“呈现方式的选择、交互手段的运用、延伸平台的搭建”三方面切入,设计适合具体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科学课程教学,本项目最后将完成后将以“呈现、交互、延伸——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高效融合的实践研究”报告、系列学术论文、科学教学优秀PPT和示范课例光盘集锦的形式向我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提交研究成果,希望能为广大一线工作的科学教师提供系统地教学参考。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深度整合实效,是为了服务于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效率。

3.研究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中的融合实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011年7月,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颁布了《K-12科学教育框架:实践、跨科学概念和核心概念》,该框架认为科学教给学生的应该是核心概念,而不是零碎的、分散的知识。科学核心概念提供了知识的组织构架,它有助于学生建立系统的科学概念体系,有助于学生进行知识的链接和拓展,发展连贯性的知识体系,为深度学习奠定基础。运用信息技术能使多种媒体有机组合,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激发创新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研究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深度融合实效,是为了服务于学生,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国外现状

早在1985年,美国就启动了著名的“2061计划”,体现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相整合的思想 。1993 年,总统克林顿推行了“信息高速公路”(HPCC 计划) 。2000年美国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al Statistics ,LACE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教师普遍认为自己尚未具备足够的能力胜任教育信息化的挑战,仅有33%的教师对在教学中应用计算机充满自信。近年来美国“教育周刊网站”就美国11051所中学7-12年级600多万名学生所做的问卷调查表明: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中技术使用频率评价较高,但就教师使用技术辅助学生学习而言,71%的学生说没有;而且教师布置给学生的任务仅仅是学习计算机的基础知识,34%的学生认为计算机并没有使他们在学校的学习有所不同,甚至会使他们注意力从学习的内容上转移开。日本也在致力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2005年前后,西之园晴夫在《学习环境设计与协调自律学习及远程教育》一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协调自律学习”的新型教学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2.国内现状

目前教育信息化进程已经开始从建设硬件基础设施逐渐进入到应用研究的发展阶段 。20世纪90 年代,信息技术开始运用于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学,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形式为主。1998 年第一次提出“课程整合”的概念,并于当年 6 月设立了实验课题。2000年10月,时任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第一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对此进行了强调。我国教育部颁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倡导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新型观念。2005年中央电化教育馆士珠珠等人针对“全国中小学校学科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工具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当前55%的教师经常在互联网上检索电子教学资源,20%的教师从不组织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而从不利用E-mail和BBS与同事交流的教师达20%。教育部在 2012 年实施了“三通两平台”计划,这为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保障。2014 年 3 月 28 号百度文科上线全新的教育文库,这是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与百度联手合作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典型案例研究课题之一。

3.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实践研究现状

通过搜索相关文献,研究者发现在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较少。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乐建吉(2010)探讨了数字化实验引入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张东明(2011)从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利用网络与学生实现多角度交流、将知识构建多媒体化角度具体谈了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的做法。董德兵(2013)从自己的实践出发分析了教师在应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孔姝婕(2013)认为信息技术是科学课程的教学手段和认知工具,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践。齐雪芬(2014)从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出发探索了数字化环境下学习方式与学习模式。冯玉荣(2015)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所产生的作用,并总结现阶段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所存在的问题。胡健民(2016)从课堂教学主体、课堂实验地位、教学模式转变三方面反思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整合。辛建将(2017)浅析了信息技术与科学课融合的必要性。

综上,从国外到国内,从理论到实际,我们发现我国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来,随着“电子白板”、“微课”、“网络教学”等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以及一线教师开始对其关注并实施研究。从 20 世纪 90 年代至今,信息技术与教学经历了“辅助教学”、“课程整合”与“深度融合”三个阶段。多数研究者对信息技术的使用现状及其应用于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论述,而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融合策略方面的相关实践研究并不多。在将信息技术融合于学科教学中,研究者的注意力还是过多地放在了对硬件、技能的准备上,更对地对信息技术给学科教学带来的积极意义进行探讨,对信息技术如何与具体学科教学进行融合缺乏系统性的策略研究。因此从呈现、交互、延伸三方面考虑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新课题。

二.内容:

(一)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

本研究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从“呈现方式的选择、交互手段的运用、延伸平台的搭建”三方面切入,目标在于针对性地开展教学任务分析紧扣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着眼点”,开发一系列技术手段把握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着力点”,形成并优化实施策略夯实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深度融合的“落脚点”。通过教学实践,形成一套与科学新教材配套的演示文稿、示范课例及系列学术论文、为广大一线工作的科学教师提供系统地教学参考。为学生服务,为具体课程价值的提升服务。

研究的具体技术路线是:教师尝试运用包括演示文稿、虚拟平台、电子目镜、思维导图在内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基于同屏技术、传感器、Hiteach平台等在课堂中实现与学生的交互,此外通过微课、Moodle平台等云端教学技术进行拓展延伸——设计教案,在平行班内进行同课异构——根据专家点评、学生反馈(包括课堂反应、调查问卷、个别访谈)、执教教师反馈(包括教师课堂表现、个别访谈)形式进行效果分析,寻找各信息技术手段的最佳课堂切入点——挑选4个同一年级的平行班,两个为实验班,两个为对照班,在实验班里将信息技术与日常教学进行融合,对照班则以往常方式进行教学。由两名水平相当的科学教师分别执教2个班(一个实验班和一个对照班)——实验结束后,召集专家组,对教学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合理推广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并依托于云端教学进行课后拓展延伸——双管齐下,最终将加深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不断提高科学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适切呈现,信息驱动突破教学疑难

科学课程中的许多知识点涉及到一些原理、规律性的东西,是我们无法直接看见的。同样,有些科学实验在课堂上实施的难度大、离学生生活实际远,许多现象学生短时间内无法亲身考察或经历。我们课题组依托“校内常态课课”、“区内展示课”、“省市级评比课”等各层次平台,在教学实践中借助信息技术,适切呈现信息化教学资源,信息驱动实现一些列教学疑难问题的突破。

(1)常态信息化呈现,积累丰富感知 众所周知,学生的感性认识是进行思维加工以形成科学概念的基本材料,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概念,必须创造一个适应教学要求,借以引导启发学生挖掘问题、思考问题、探索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获得必要的、充分的感性认识。在常态教学中依托课件制作,形成大量丰富的、具象的感性认知。

(2)虚拟平台依托,有效突破难点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但教学实际中由于条件限制可能不能开设所有实验,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虚拟实验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开放性的操作环境。借助虚拟平台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和提供帮助,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初中实验条件的限制,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科学教学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3)电子目镜依托,共享显微镜下视野

电子目镜是一种针对显微镜成像专门研制而成的光电显微转换装置,通过USB线缆将显微镜下的图像传输至电脑进行实时显示,并可以随时抓拍冻结图像或进行录像,具有安装简便、简单易用的特点。电子目镜不仅能应用于显微镜操作的教学,还能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

(4)思维导图呈现,再现知识思维链

常见的思维导图是手绘的,但也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用软件来绘制思维导图,便于后期的修改、调整和呈现。思维导图在进行复习时较为常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以便于比较并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2. 适时交互,数据互动构建高效课堂

我们课题组将在总结大量实践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各项交互技术并寻找技术运用的切入点,适时交互课堂生成资源,数据互动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1)传感器引入,数据量化析现象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时代也从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实物到发明计算机加速模型运算,到今天进入数据发现和数据观察时代。反观科学课堂,我们需要在一些定性认知模糊的实验中适时加入“数字化传感器”的应用,让学生的实验效果更精确、直接、明了,为深入学生思维交流、共享赢得更为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传感器的引入更是所需。

(2)同屏技术应用,细节放大强可视

区别于传统的固定式的投影仪,可移动式的同屏投影技术使学习对象更加清楚,减少了干扰。通过更加直观的图像,给孩子更加深刻的感受,学生的思维会更加清晰。

(3)Hiteach交互,高效统计得结论

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或者传感器获得的实验数据,通过hiteach交互平台第一时间展示本组实验结果,与其他小组展开平行的对比,Hiteach平台还能将数据直接转换成图形,便于学生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实现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反馈。

3. 适度延伸,家校联动共享云端教学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不单单只是课堂上的课件和实物展台,而代表着那些更多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限制的移动化资源。我们课题突破“教室”的局限、“40分钟”的局限,让教与学发生在随时随地学习动力生发的当下,适度延伸搭建有效平台,家校联动实现云端教学的共享。

(1)微课开发,家校共习

相对于传统课堂达成多个教学目标而言,微课的教学目标相对单一,教学内容更加精简,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学生不懂可以反复播放,针对性地学习,短小精悍的微课很适合学生碎片化学习。有了微课,借助网络,大班额背景下的“一对一”学习也成为了可能。

(2)建立Moodle学习平台,云端教学

区别与一般的网站,Moodle平台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而搭建的一个平台。借助这一平台,学生可以课后消化巩固知识,并进行检测看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它优于学生普通的作业本练习就是可以马上知道自己做得是对是错。

(三)本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项目采取的研究方法具体包括:行动研究法、样本比较法、个案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关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制定系统的研究计划并有步骤有层次地进行行动实践,边研究边实践,寻找信息技术融入科学课程教学的切入点及实施策略。

样本比较法:通过前测和后测对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实践经验。

个案研究法:通过个案研究与实践,深入剖析信息技术融入科学教学的各项案例,探讨在科学课程教学中融入信息技术的的途径及方法。

(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分析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在于分析信息技术在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从“呈现方式的选择、交互手段的运用、延伸平台的搭建”三方面切入,构建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融合策略。

本课题研究的难点在于根据具体的教学实际,分析辨别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呈现方式、交互手段和延伸平台。从而真正提高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深度融合实效。

三.预期价值

(一)在一定范围内解决教师在科学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困难与困惑,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校科学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提高一线教师的自身业务能力水平,为造就一批科学教坛新秀和名师做出贡献。

(三)在学术刊物上发表“呈现、交互、延伸——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高效融合的三维策略创新”系列研究论文

(四)向省教育科学规划办提交“提高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深度融合实效的实践研究”报告。

(五)以光盘形式制作与新教材科学配套的系列PPT与示范课例,为广大的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四.前期准备

(一)课题组成员结构合理

课题组负责人是宁波市名师,具备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和教研室研究经验,是浙江省深化课改专题研究小组成员,宁波市“卓越工程”培养对象,曾赴新加坡培训学习,是浙江省“师训工程”《初中科学名师教学示范与探究专题培训》主讲教师和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人培训班”主讲教师,曾参加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并以第一名的成绩并应邀参加了第六届多媒体教材应用国际学术交流会。开设过全国、省级、市级公开课三十余次,课型涵盖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等。课题组所有成员有大学教授(研究设计与指导),学校行政(组织协调),还有一线教学的科学各个专业和信息技术专业的老师,都主持或参与过市级以上的课题研究,在科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方面经验丰富,富有团队精神,可以保证各项研究工作合理有序进行。有信心高质量地完成本项目的研究工作,并保证按时结题。

(二)研究条件较好,已有研究基础

1.一份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的融合实况进行师生访谈计划已编制完成。 2.用于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进行课堂观察的工具已编制完成。 3.对信息技术与科学教学融合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的问卷已编制完成。

4.微课程《初中科学复习疑难问题例析》获2016年度浙江省微课程开发活动评比一等奖。

5. 文章《浅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科学教学实效之策略》发表在2011年7月《宁波 大学学报》。

6.文章《科学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应“华而实”》发表在2010年6月《课改与教研》。 7.文章《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应用的再思考》获2015年浙江省教学研究论 文评比一等奖。

8. 课例《显微数码互动生物教室的应用》在2012宁波市参加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应用展演活动中获一等奖。

9.课例《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获宁波市09学年度义务段教育课堂教学“精品课”,2010年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优秀课例展示一等奖,2014年度教育部部级优课。

10.课例《植物的新陈代谢》获2015年度教育部部级优课。 11.课例《空气的存在》获宁波市初中科学教学设计评比一等奖。

12.课例《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叶》获华东师范大学开放教育学院在线培训课程。 13.课题《构建“三动一提”模式,推进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的有效整合》荣获2014年度宁波市教育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

14.课题负责人在2017年10月10日在浙江省“初中科学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师培训项目中讲座《信息技术在科学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

15. 课题负责人在2017年7月在宁波市奉化区初中科学90学时培训中讲座《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

16. 课题负责人在2017年6月26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示范宁波实验区项目第二次推进研讨会上作题为《呈现、交互、延伸——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发言。

(三)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DB/OL]. http:///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42/201203/133322.html,2012-09-05. 2.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DB/OL]. http:///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2012-09-05. 3.余胜泉.技术何以革新教育———在第三届佛山教育博览会“智能教育与学习的革命”论坛上的演讲[J].中国电化教育,2011,(7):1-6. 4.乐建吉.数字化实验引入初中科学教学的有效性与可行性问题初探[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0. 5.张东明.信息技术与科学学科整合的做法[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97. 6.孔姝婕.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研究——浅谈基于网络环境下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实践[J].科教文汇,2013(1):17

8、181. 7.齐雪芬.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培养初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实践研究——数字化环境下学习方式与学习模式的探索[G].责任·创新·发展——上海第十六届青少年科技辅导论文征集论文汇编.上海:上海市青少年科普促进会,2008. 8.胡健民. 现代信息技术与科学课程整合的反思[J].学周刊,2016(1):142. 9.辛建将.浅析信息技术与科学课整合[J].才智,2017(19):47. 10. 顾明远.教育技术学与二十一世纪的教育[J].中国电化教育,1995,(8):38-41.

第二篇:深度学习的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

技术的快速发展催化了一种深度学习的环境,为课程的创新、教学的创新,尤其是学习的创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支撑,围绕深度学习的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环境的开源特质彰显,有利于从教育本质规律的回归基点出发,探寻在新时代教育的本质传承与弘扬,顺应社会和未来对于教育的需求。 深度学习的多元审视

如果说几年前,所谓的主学科(语文、数学、外语等)还在热衷于课件更新的话,那么近年来在所谓的辅学科(特别是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自然科学等学科)领域提前启动的对自身学科体系的全面重构,及至2015年源自“草根”爆发式发展的创客教育、课程众筹„„一场场被定义为“学科成长”的学科整合生态已然开始蔓延。在我国既有的教育体制机制环境下,上至国家文件相关论述和文件下达之间所形成的时间差,凸现出新课程实践、新教学形态创新等经验在内的自发意识觉醒,愈来愈多的基层教师团队主动将责任担当化作了非常具体、明确的自我加压和使命感。

然而,从更严谨的立意出发来审视今天的“学科成长”,似乎还有不少可讨论的空间。比如,学科成长的支撑环境拓展VS边际界定、学科成长的课程体验设计VS课程规范把控、学科成长的动手能力优先VS动脑思辨优先、学科成长的教具教案共享VS项目社群众筹。而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再站在传统框架的制高点上点评置身技术(数据)环境的全新课程设计和课程运行„„

深度学习的技术包抄

“深度学习”一词,无论是从其原创特指而言,还是从技术应用领域来看,都还没有与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形成直接且必然的紧密关联。如果我们把AI(人工智能)所谓“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技术科学”的概念引申进教育领域的话,几乎是一种水到渠成的必然。除了围绕创客课程,已经形成的彼此渗透之外;我们当前的研发重点,都围绕着智能的实质属性,寻求各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教育装备: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而最明显的表征就是我们致力于推广的“实验课程生态”,早已跨越了传统学科实验室的固有属性,而是更多地呈现出与大学科、跨学段、学区化共建等全新的姿态。《2014上海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蓝皮书》预测未来5年,技术的发展会直指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从而引起“核变”。然而,在今天看来,还是难免有挂一漏万的想不到:我们想到了游戏式学习,没想到却被VR、AR、MR抢了风头;我们预见到今后的孩子将要进入“创客”式学习的新时代,却没想到“双创”的大浪让整个社会都激动不已;我们设想过有一天会通过数据来支撑经验,可没意识到大数据的精准、多元、海量特性直接挑战了我们引以为傲的教学经历„„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创意、创新式成长,就这样空降到我们面前,同时也在激励着我们课堂的呈现形态,以及教学的评价机制、学习手段更迭和学习渠道的泛师资对应,都在逼着教育的升级。 深度学习的海外借鉴

综观国际,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国家都在彼此参照,互为样本,取长补短。以STEM教育为例,2016年1月,聚集着超过六百个教育、商业和相关专业组织的“STEM教育联盟”为“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建议:“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在STEM教育中所实践的每一步,都将在未来对美国的经济、国家安全乃至美国在科学与科技领域持久的领导力产生前所未有的正面影响”。目前,美国在中小学阶段已形成了遍布全美的以STEM为核心的三类学校特色:STEM精英学校、STEM全纳学校及STEM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并得到了各种教育机构、企业与基金会提供的资金资助和技术产品支持。英国的创客教育已经渗透在中小学阶段日常教育中,从小学至初中一以贯之的9门基础课程分别是:艺术与设计、公民、计算、设计与技术、外语(课程)、地理、历史、音乐和体育。政府支持开展一系列项目、行动、计划,对英国创客教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平台,将艺术家、企业与社会、学校联动起来,形成互动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对创造力培养的意识。日本倾向于传统教育的创新以及国际合作,为达到设定的中小学阶段STEM教育目标,日本正在对传统教育做出加强课时和内容,如设立STEM精英教育专项基金、加快STEM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支持和鼓励女性投身STEM教育及STEM相关职业等。

深度学习的实验重构

深度学习的实施,一定是一项系统工程,换句话说,必须凸现所谓主学科的融入和大学科观改造的核心属性。就目前方兴未艾的创客教育而言,我们认为有把创客教育、创新教育从所谓的学校常规教育中剥离出来(甚至独立成一门单独的课程)的趋势。将创客教育渗透进现有学科,这样的提法确实会因为基层所处的高度和话语影响力等因素,形成操作层面的局限。不过,这恰恰因应了教改、课改的全民特性。好在已经拥有了包括创客教育在内的众多自发探索,积累了相当宝贵的经验和实践。其中一条具有普适意义的模式,就是“做中学”,它又体现为观察、体验、实操、设计、创新等彼此递进的实验特质。仅凭这一点,就足以推广到更多,乃至全体学科。这几年来,深度学习专委会陆续创新了若干较为成熟、且易于落地的学科实验拓展模式,包括:学科成长型、教材重构型、项目综合型、学段模糊型、校际联动型等。所谓“学科成长型”,凸显的是教学内容上的与时俱进,比如在引入了DIS之后,地理实验室不再只是被地球仪和标本垄断教学。所谓“教材重构型”,谋求的是课本比较和重新洗牌,比如STEM课程的呈现早已摆脱了理化生的学科间掣肘。所谓“项目综合型”,则以实现渐趋成熟的“研究性学习”为实验支撑系统,比如小卫星实验室的设计使得创新实验室的学科综合元素迈上新台阶。所谓“学段模糊型”,注重的是学生学习过程不再被学段等人为因素所制约,比如城市少年宫工作室模式缓解了单一学校的师资瓶颈。所谓“校际联动型”,有可能在调动社会各方积极性的同时,创设一个互补性的梯状响应;比如,学区少科院建设就兼顾了普及与提高的不同需求和不同运作模式。 深度学习的生态修复

学,始于识、终于创,贵以悟。我们所致力的“学校实验课程生态重构设计”,正是在生态的整体建构立意下,全面推进从识到悟,再到创的学教过程新构想。目前,教育界对于“创客”式学习的预测是:它以学生的兴趣为起始点。假设一个孩子主动对一个内容感兴趣,他可以在网上阅读、转发文章,继而再通过博客、论坛等,接近这个行业领域和人物。他会像发烧友一样收集一切资源,然后进行整理,对海量信息做出预判。与此同时,孩子的学习伙伴也是网络上的“小圈子”,他们年龄、学历多元化,互相学习,乐于帮助别人,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这其中,我们必须警惕三点:一是以科普讲座指代创新教育,最新脑科学研究成果表明,如果在120秒内没有赢得受众者的交流,那么其课程的效果就有可能打了对折。二是不加甄别的搜索结果式的堆砌,比如有关“以烧水顶开壶盖的例子来介绍瓦特蒸汽机”的故事,被一些机构广为推崇,然而,这与史实和意欲揭示的主题都南辕北辙。三是要兼顾学生知识结构的目前水准,我们鼓励踮起脚尖,但不倡导长时间地连续拔高。

围绕创新教育,我们有必要重点建构五类课程实验生态:

一是资源探究型实验系统,重在解决师资、素材、专业需求。网络学习资源已经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极其便利的条件,积极靠拢资源全球化趋势,帮助教育者和学习者方便地享用。

二是手段交叉型实验系统,重在大数据的引进、吸收和运用;利用多媒体,特别是超媒体技术,使教学内容的表现变得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构建方便,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教学和提供帮助。

三是环境改良型实验系统,重在让学校的一草一木都渗透教育元素;现已涌现出一系列虚拟化的教育环境,包括虚拟教室、虚拟实验室、虚拟校园、虚拟学社、虚拟图书馆等,由此带来的必然是虚拟教育与现实环境的叠加效应最大化。

四是所谓“国际访学型”实验系统,重在实现任务驱动下的世界同步合作。既包括通过计算机合作的网上合作学习、小组作业和计算机扮演同伴角色等形式,更宽容学生通过跨地域(国别)的交换、互访、专题出境访学,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五是所谓“得益未来型”实验系统,重在对接终身受益的系统开放。主要体现在内容开放、结构开放和功能开放三方面。再加上计算机化测试与评分、学习问题诊断、学习任务分配等功能,实现面向学习过程的评价。

第三篇:深度学习论文: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中文摘要】深度学习是当代学习科学提出的重要概念。它与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知识,孤立地存储信息的肤浅学习不同,更加强调和关注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学习、批判性地学习,要求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的完整含义,建立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联系,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深度学习对于学习者学会学习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否深度学习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和学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对学生存在的肤浅学习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在厘清学习概念的基础上,对传统教育中的课程与教学进行反思,实现概念与范式的重构。以学校课堂教学为研究对象,以现代学习理论中的深度学习理论为指导,以着眼于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为基点,探索设计、架构并实践课堂教学新的有效方式与操作策略系统,通过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实践,改变学生低效学习的现象,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构建平台,达成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的应有意义。本文主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深度学习的;第二部分从深度学习视角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进行成因分析;第三部分提出相应的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英文摘要】Deep learn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concepts that the contemporary study science has put forward. Deep

leraning is different from the surface study, in which the students just gain knowledge mechanically and passively and store the information isolatedly. Deep learning stresses the learners active and critical study and it requires the learners to understand the complete meaning, buil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ld knowledge and new knowledge and transfers the knowledge to the new situations, and finally makes the decision and solves the problem.According to the class observati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the deep interview, the author summarizes and analyzes the students’surface study. On the basis of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cepts, the author reflects the traditional curriculum and teaching, realizes the rebuilding of the concepts and the paradigm. The author studies the classroom teaching carefully, depends on the theory of the deep learning guidance and targets the students’deep learning. By exporing and design the classrooms, the author tries to build and practise the new and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and the operation strategy systems. Through the classroom practice of the deep learning, the author attempts to change the students’inefficient learning, improve the students’trait of thinking and the students’learnig literacy to help the students develop with personality and in an all-round way. As a result, the

teachers build a platform for the students’ lifelong development and also help realize the their own teaching aims.Thesis contains three parts:The first part: The intrduction to the study background of the deep learningThe second part: The anaysis of the exsiting problems in the contemporary classroom teaching and their causes.The third part: The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strategies of the students’deep learning 【关键词】深度学习 教学策略 学生发展

【英文关键词】deep learning teaching strategies students’development 【目录】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4-5景8Abstract

5一、绪论8-1

1摘要

(一) 研究的背

(三) 国内外深度学

2、国

1、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8-9

9-10习研究现状与趋势

1、国外相应理论综述9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10-11内相应文献综述9-10研究思路10-1

12、研究方法1

1二、从深度学习视角分析当前课堂教学中的问题11-16基本观点11-1

3(一) 深度学习的含义及其

2、深度学习与

1、深度学习的含义11传统教学主义课堂学习之比较11-12的启示12-13结分析13-16

3、深度学习对课堂教学

(二) 当前课堂教学中的肤浅学习现象以及症

1、课堂教学中的肤浅学习现象13-1

52、

肤浅学习现象成因分析15-1616-3

3三、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1、重视“日

3、基

(一) 创设深度学习的环境17-22常会话”的气息17-19

2、构建学习共同体19-21于学习者的智力和兴趣潜质21-22有探索性的问题为学习支点22-262

3(二) 以开放、自由、具

1、课堂提问的困境

3、变问题为

2、封闭式和开放式的问题比较23-24话题24-2626-30

(三) 以体验性活动激发学生深度学习

1、语言学习:开设戏剧课

27-28

2、科学科目:倡导做中学28-3030-3330-3335-37

(四) 学习内省培养高级思维能力

2、内省重在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二:

1、内省开始于安静30结语

33-34

注释34-35附录一: 学生学习行为问卷调查37-38与学生深度访谈问题列表38-39题列表39-43

致谢43

附录三: 《认识角》课堂问

第四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活动讲座”学习心得

前段时间我聆听了由我院战再吉教授主讲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教育活动讲座”,战再吉教授从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两方面进行了深入透彻的解读,强调诚信的科研品行是科技工作者的立身之本、立业之基。

科研活动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对科研工作而言,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直接影响到科学的繁荣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科研逐渐成为一个职业,在利益驱动下,科学道德和学风问题已成为迫不及待解决的问题。作为科研工作的接班人,学习“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至关重要,这不仅对我今后的学习生涯有重要意义,也是对学院的科研素质和科研水平的一个保证。

作为刚刚踏入科研工作的我来说。通过这次讲座的学习,一方面,对科学道德,科研不端行为的范畴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到一些学术论文撰写规范;另一方面,认识到学风建设和诚信在科研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学习到解决科研设计常见问题的方法;最重要的是,通过学习这堂讲座,引发了我对为人处事,做学问搞科研的一些深思。

一、 科学道德建设

1科学道德是社会道德在科学技术活动中的表现,主要是指科研活动中科研工作者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应具备的道德素质。既表现为科研工作者在从事科研活动时的价值追求和理想人格,也具体反映在指导科研工作者正确处理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或规范之中。

2科学道德的内容包括科研伦理,科研不端行为和科研规范。 3科研不端行为包括杜撰,篡改和剽窃。为避免科研不端行为的危害,切实做好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4学术论文撰写规范:引用规范,研究成果署名规范,致谢规范等

二、 学风建设

1学风是科研工作者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原则,也是科研工作者的行为规范和思想道德的集体表现,是其在科研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风貌。

2学风建设是校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其中诚信是基本。

3学风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教学改革的步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到校风的形成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形象。4对作为学生的我来说,切实做到诚信考试、杜绝各类考试违规违纪就是诚信的体现。

三、 儒家从“修身”开始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养成科学严谨的治学态度,完成自我人格的塑造是作为科研工作者重要的品质。通过学习讲座,我认为做人要“严于律己,诚信为本,团结互助”;做学问搞科研要“实事求是,勇于探索,戒躁戒躁”;先学会做人再学做事,从“修身”开始;这是我本次学习讲座最深刻的体会。

第五篇: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学习心得

读《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宣讲参考大纲》心得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诚然,在21世纪的今天,科学已成为推动人类前进的重要力量。科学技术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当科研工作者在追求科学研究成果,为人类造福的同时,却有一部分人做出了一系列的科研不端行为,致使科学诚信屡屡遭受质疑,科学进步也受到严峻的挑战。而如何杜绝科研不端行为,使科学技术良性发展也就成了每一位科研工作者以及管理者们需要时刻思考的问题。

回顾历史,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大多数人都相信科学是诚实的事业,科研工作者是天生诚实的人,甚至在20世纪60、70年代人们还普遍认为,捏造和剽窃是因为某些研究者精神异常才发生的极少数事件,与大部分科研工作者没有关系。但是随着科学从业者逐渐增多,科学工作者群体中间也出现了良莠不齐的现象,大量学术不端行为开始出现。从被贝尔实验室除名的“物理奇才”舍恩,到韩国“民族英雄”黄禹锡;从德国的科学精英赫尔曼和布拉赫,到“自主创新的造假先锋”上海交大教授陈进,各种科研不端安全提醒我们,科学的庭院里照样会长出欺世盗名的杂草。根据2005年5月9日出版的英语《自然》杂志报道,美国社会科学家实施不端科学行为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几千名美国科学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承认在过去三年中有过不端科研行为。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科学不端行为的案例开始暴露,现在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瘟疫。近几年来,我国的科研不端案例呈不断上升趋势,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问题。在2010年4月举行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年会上,有一个特别举措:一批院士聚集在一起专门召开半天会议,讨论有关中国研究人员在论文中造假的问题。科研不端案件的屡屡曝光,不仅当事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且使整个科学界为之蒙羞,使科学的崇高声誉和人类的研究事业遭受嘲弄。

不同的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具体原因是不一致的,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点:

1、人性的弱点。经济学研究都假定被研究对象为理性人,这符合大多数的情况,在实际生活中,科研工作者的绝大多数行为必定是经过了理性的思考后作出的。理性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同时极有可能导致整体利益的损失,但在缺乏制度约束的情况下,所以人类自私的个性决定了某些科学工作者会丢弃基本的科学道德规范,在人欲望驱使下,明知弄虚作假有违道德,明知抄袭是侵权行为,仍然心存侥幸,铤而走险。这是科研不端产生的根本原因。

2、利益的驱动。人们心目中的科学家的范本是17 世纪英国皇家科学院的成员。这些英国早期的绅士被认为是自由而诚实的,他们不为任何私利,只为探索真理而从事科学研究。然而20 世纪以后,科学家的队伍迅速扩大,科学活动早已经不仅是少数社会精英的兴趣爱好,同时也成为千百万人谋生的职业。而同时社会对科学研究的投入相对有限,这些有限的科研资源成为科学家竞相追逐的对象。近几十年,随着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日益密切,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大大增加,科学活动和科学家的个人经济利益常常直接挂钩,致使这种资源竞争日趋激烈。在当前的科研体制下,科研工作者自身地位的提升与完成的研究课题及发表论文的数量紧密相关, “要么在研究后发表,要么在研究后‘死亡”’。在“发表”或“死亡” 这种业绩至上主义风潮的驱使下,研究者若不发表论文就会被无情淘汰,再加上科研工作本身就背负巨大的压力。在诱惑与压力的共同作用下,这就产生了学术不端行为的原始驱动力。

3、制度的缺失。人类社会区别于其它动物群体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人类学会了制定和遵守制度,这也是人类社会正常运转的基本保证。在科研工作中,这种制度保证也是必不可少的,它主要包括奖励制度、监督制度和惩罚制度。

目前,科学奖励系统在运行中失范,尚未建立起科学、公正的科研评价机制,所以人们不可避免地仅仅依照科研成果的数量而不是质量来定义科学荣誉的大小。同时,同行评议制度不健全和科学界的“马太效应”使得默默无闻潜心科研的青年科学家的科学成果难以得到承认。对于科研工作中频繁出现的科研不端行为,我们需要及时予以揭露并对行为人进行严肃处理,以保持科学的公正和纯洁。然而,我们的监督机制尚显稚嫩。实际情况是对科研工作中的不端行为很难做到及时发现。根据美国研究诚信办公室提供的报告,在每十万名研究人员中,大约每年只有一件不端行为会被发现,这显然比我们调查了解的科研不端行为发生率低得多。另外,现存的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制度难以起到有效的惩戒作用。尽管我国已经意识到应该确立起应对科研不端行为的规章制度,但到现在为止所做的实际工作还是微乎其微的。从目前的法律制度来看,只有在著作权法中,对因剽窃而造成的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规定为违法行为,应予以制裁。但执法方面却存在制裁偏轻、打击不力的实际情况,难以起到惩戒和震慑的作用。

制度的缺失降低了学术不端的成本,而同时其收益又相当可观,这就使得有某些争功近利的科研工作者对这种高效费比的选择趋之若骛。这是科研不端产生的外在条件。

4、单位的包庇和社会的纵容。一旦有学术不端行为暴露出来,有相当一部分的单位领导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灭火”,保全名声,而不是积极查明真相,严肃处理责任人。现存,对于学术不端事件的查处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媒体的揭露和跟进,而不是如人们所认为的“科学共同体是一个有效的、民主的、完全自治和自我调节的系统”。这并不是我国独有的现象,美国科学院与美国科学基金会在对待学术不端行为上的矛盾也可以反映这个问题。美国科学院主张将不端行为的定义尽可能限定在一个很窄的范围内,而美国科学基金会则希望将定义放宽,并加强对此类事情的监督。从我国整个社会的大环境来看,似乎学术界已经形成了一种“笑贫不笑娼”的风气,有的时候我们甚至会听到“你连抄都不会”这种声音;而整个社会则对学术不端行为更是漠然置之,有时竟然怀有是一种看笑话的心态来对待揭露出来的学术不端行为。

单位的包庇和社会的纵容使得学术不端者更加有侍无恐,这是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社会背景。

科研不端行为,绝不仅仅是单纯的个人道德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学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它科学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产生了严重的危害。

科研不端行为为科学发展以及社会进步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科研不端行为产生的最直接后果影响科学知识的质量,使得科学本身失去真理所应具有的属性,正如舍恩发表的假数据是不可信的,而通过《科学》、《自然》等顶级刊物的宣传,人们信以为真,而结果本身质量低劣,并不可信。

科研不端行为严重破坏科学的社会体制,影响实现科学建制的体制目标,影响科学发展的效率和进程。就具体过程而言,科研不端行为使得科学研究走偏了方向,甚至背道而驰。这使得整个科学发展进程缓慢、停滞甚至倒退,而对实现科学建制的体制目标,建立科学的社会体制有着结构性的破坏作用。

科研不端行为产生学术的信任以及信誉危机。由于科学研究团队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之上,而科学的健康发展也是伫立在全世界的信任之上,因此科研不端行为将打破这种理想的格局,使得科学发展不能够持续进行。此外科研不端行为还有助于反科学力量的壮大。

科研不端和不当行为造成了学术资源和学术生命的极大浪费。学术不端意味着社会资源配置的扭曲和低效。为了争夺国家有限的学术资源,一些人受利益驱动,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科研经费。有的学者利用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优先为自己安排科研经费和科研项目。有些早有定论并已有成果的科研问题,却还在反复立项研究、发表论文、申报成果。或是改头换面,向不同的部门申请立项。由于低水平重复,缺乏原创性研究,造成我国学术资源的极大浪费,致使学术研究的产出率低下。学术不端产生的结果必定是学术垃圾和学术泡沫。

我们不能单纯地将学术不端行为视为一种个人层次上的“疾病”,而应意识到其病因存在于科学研究组织和科研体制中,并对社会发展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认为,对于学术不端行为,我们的应对原则是“防制结合,以防为主”。“防”是指加强教育,加强宣传; “制”是指成立机构、健全制度。

1、加强教育。科学道德的缺位及科学精神的丧失是学术不端行为发生的内在原因,所以我们应积极加强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教育,提高科学界人士的道德素养。拥有73 个基础研究所的德国马普协会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该协会积极为青年研究人员开展有关科学道德教育的计划,他们认为必须培养青年科学家深刻地认识到“作为科学共同体的一名负责任成员的重要性”,防止不端行为比揭露少数的越轨科学家更具治本意义。在科学道德教育问题上,我们要注重率先垂范的重要作用。老一代科学家严以律己,发挥表率作用,对青年科技工作者保持科学前沿创新的精神和增强对科学事业的严肃性和责任感会起来不可低估的作用。

2、加强宣传。在学术不端行为发生后,有相当多的有过学术不端行为的研究者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大多数群众也是对这种事情冷眼旁观,甚至认为这是因为被揭露者“运气不好,倒霉了”。我们应该通过大力宣传来扭转这种局面,把学术不端行为给社会带来危害的形式及其危害程度告诉大家,促使形成一种人人关心学术风气建设、痛恨学术不端行为的社会风气。同时,加强宣传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监督和惩罚机制发挥应有的作用,从而可引发科研从业者的自律。

我们应该认识到,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可以使得治理学术不端的社会成本降到最低,且可以收到最佳的效果,这应当成为我们优先选择的对策。

3、成立机构。相比较而言,学术不端者也是属于高智商人群,有些不端行为还经过了相当巧妙的伪装,所以没有专业的知识与丰富的经验是很难对不端行为做出认定。现在大部分的学术不端是通过科技管理部门在处理,由于在知识结构和人员等方面的欠缺,很难对这些不端行为做出及时、有效、准确的判别。这就需要各个行业分别成立专门机构来应对学术不端行为。我国也已经成立了一些学术不端行为的专职管理机构,包括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委员会和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委员会等,但真正具有行业性质的还很少。

4、健全制度。人是有理性的,都会明白“不自律就要接受他律”的道理,如果他律的后果远远劣于自律的结果,那么自律的人就会越来越多。人的本能又是趋利避害的,所以自律也不是自发的,自律是对“他律”的认同。这就需要我们建立完善的制度来加强他律,包括健全科研奖励机制、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机制及其惩罚机制,包括明确的处理流程。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科研奖励体系。现在科学界已普遍习惯于根据科研工作者公开发表的论文、著作的数量作为提职、晋级、评定各种奖励和荣誉的依据,这无疑是具有一定正确性的。但“发表”或“死亡”这种业绩至上的风气并不完全有利于科学研究,我们应该看到有些发表论文数量不多的科学家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如俄国数学家佩瑞曼在一个存档网站上贴了两篇论文,给出了庞加莱猜想的证明草稿,他的这两篇文稿并没有写成严谨而且合于规范的论文,证明其中每一个细节,列出所有的注解和参考书目,但国际数学家大会依然将有着数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授于佩瑞曼,以表彰他在证明庞加莱猜想过程中做出的奠基性贡献。这也说明我们需要更加合理的科学评价体系,更加重视对学术成果的质量评价。

事实上,仅仅依靠道德力量,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避免科学研究中的不端行为。所以我们还应该建立和完善监督、审核、惩罚等一系列机制,来受理投诉和举报,同时监督、调查、惩处发生不端行为的科学家。虽然我国也建立了一些针对学术不端的各种惩罚制度,但无庸讳言,我国学术界对学术不端行为的惩治是不力的。调查表明,35%的两院院士认为,已揭露出来的学术越轨事件只有少数得到了处理。事实上,学术骗子缺乏有效而严厉的惩罚措施是他们一而再、再而三地无所顾忌地弄虚作假的重要因素之一。他们这所以敢于剽窃,并不是他们不知道不应该剽窃,而是他知道这种剽窃行为败露后产生的成本会远小于他成功后的收益,也就是他失败的风险”远远小于成功的期望,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就很有可能将任何学术规范和道德准则置之度外。所以我们需要更加和严厉和可操作性的准则,要加大学术不端的行为成本,达到其无法承受的地步,只有这样才可能大大减少学术不端行为。

上一篇:三方协议违约申请下一篇:数分期末复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