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读书的调查报告

2022-11-06

报告具有汇报性、陈述性的特点,只有按照报告的格式,正确编写报告,报告才能发挥出它的作用。那么在写报告的时候,应该如何写才能突出的重要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学生读书的调查报告》的相关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第一篇:大学生读书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书是知识的海洋,书是通向成功之门的铺路石,书是进步的阶梯,书是我们生活中的精神粮食。然而,大学阶段是读书观形成并逐步稳定的关键时期,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人格养成和社会适应等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各学校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学生存在不能充分合理的利用时间来阅读,阅读时间少;读书类型和渠道多样但是读书功利性强;对读书的认识不够深刻,很多喜欢快餐式的“浅阅读”。种种调查显示现在大学生应该不断完善读书结构,逐渐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享受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之乐,在书中求发展。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 现今大学生的读书情况

 现状

一、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但用于阅读的时间很少

对我学院各年级的学生读书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有35%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1小时,只有6%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超过3小时,其余65%的学生平均每天读书时间都少于1小时。然而,他们能自由支配的时间均在4至6个小时之间。

 现状

二、大学生的读书类型多种多样,但针对性不强,不能有效的提升自己

在对大学生读书内容调查中发现,大多数学生喜欢看的书都是杂志和通俗小说, 58%的女同学平时的课外阅读是杂志,而66%的男同学的课外阅读是科幻小说; 25%的学生选择了经典名著类别的书籍,他们认为这些书籍是真正的精华,能让他们汲取到真正的养分。调查结果显示,喜欢军事类、历史性读物、时政书籍的学生也有不少。很多学生读书目的不明确,没有结合自己的需要选择图书,使得所读的内容零散不成体系,没能收到好的效果。盲目的选择图书不仅限制了自己的视野,而且不能使自己的见识与知识储备得到应有的扩充。  现状

三、大学生读书功利性强

问卷调查显示,大学生读书功利性逐渐加强。很多技能型、实用型的书籍占书架上的大部分比例。在这些书籍中,英语四六级考试书籍、计算机等级考试书籍、所学专业过级考试书籍等成为他们的首选。在调查各大型书店所卖书籍时发现,摆在最显眼位置、最畅销的书籍也往往是各类备考书。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示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大、读书是立足于现实社会的需要而并非为满足精神需要。  现状

四、大学生对读书的认识不深刻,喜欢快餐式的“浅阅读” 快餐式“浅阅读”就是现今人们鼓吹的“读图时代”,要“速读”“缩读”,要“时尚阅读”“轻松阅读”。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看书以浏览为主,仅有少数学生对自己比较偏爱的读书会精读。可见,同学们对读书的作用还没有全面的认识,不懂得厚积薄发,不明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

 现状

五、很多同学不知道读什么、怎样读

在调查中发现,我学院的同学在阅读中不知道读什么书、怎样读的比例分别是44%和35%。而是否需要专业老师指导中有60%的学生很希望老师指导。可见同学们还是希望多读书,知道读书的重要。

(二) 大学生读书现状的成因分析

 原因

一、同学们更愿意选择多种多样的娱乐活动

网络日新月异的发展和休闲娱乐活动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们不再满足象牙塔里单调的读书生活,他们的业余时间被各种娱乐活动所占据。如今的娱乐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如网上聊天、网络游戏、KTV、电影、旅游等等。大学校园中的人际交往也日益丰富,男女朋友、各种老乡会、学生社团活动层出不穷,而同学们更愿意陶醉于这些自由闲散的活动并且乐此不疲,如此一来,阅读时间更为大大减少。

 原因

二、目标不明确,不知道什么书适合自己

刚刚从高压式应试教育禁锢中挣脱出来的大学生们突然有了很多自由时间,没了方向,不知道怎么补充自己精神上的缺失,找不到适合自己发展的书籍。

 原因

三、就业压力大是大学生读书功利性的直接原因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激烈的就业竞争使大学生读书目的越来越实际。他们是从高考的千军万马中冲杀出来的,已经习惯了考什么学什么,因而他们在读书之前总是先考虑这本书对自己是否实用,显得十分急功近利。这和现阶段的就业形势密切相关。例如很多招聘单位青睐那些拥有英语四六证书或者会计师证书的人,这就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压力,迫使大学生为了与招聘单位要求相符而读书,这无疑增强了学生读书的功利性。

大学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广泛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会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有益的影响。因此,针对大学生的读书现状,我们有责任进行反思,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和方法。

(三) 对于大学生读书现状的建议

建议一:充分发挥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和开放性功能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图书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开放性功能。从以上的调查都可看出同学们是想看书的,只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书籍,如果学校尽可能的增加书的种类,在广阔无垠的书的海洋里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为了让学生在图书馆中的阅读收获最大,学校应该增加图书馆的开放时间,严格图书馆的借阅制度。使学生在这里得到诗意的栖居,从书籍中汲取营养,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建议二:组织多彩多样的读书活动,提高读书兴趣

现在学校里的活动多彩缤纷,让同学们陶醉其中,频繁的社团活动占用了学生很多课余时间,使他们用于读书的时间相对减少。投其所好,学校也组织一些读书方面的社团活动,这对大学生的阅读生活无疑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使他们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下培养起看书的兴趣。如定期开展读书竞赛活动、读书汇报会、读书演讲会等,这样就会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读书中来,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品,同时也让他们在活动和交流中取长补短,不断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效果。久而久之,积极健康的阅读活动自然成了引领学生人生导向的主阵地,在学校德育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建议三:克服功利性的读书,扩展自己的读书范围

受就业压力的影响,同学们的读书功利性越加严重。但如今的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的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的人,风物长宜放眼量,同学们不能把自己钻进死胡同里。一个人不能只盯着个人的前途,只有把眼光放远,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少年时就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后来终于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铸就了大国总理的不朽风范。因此我们不能只想着毕业后找一份

事做,而应该先想着会一个高尚的人。克服了功利性目的,那么可选择的阅读范围就会广阔得多,人生的路也会越走越宽。

建议四:不断提高自己,让书协助自己走向成功

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而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读的书,比不阅读还坏”。因此,我们读书既要广泛又要精选,既要博采又要专攻,使阅读跟得上时代的节拍,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关注有关国际新闻、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科技研发等等书籍,不要使自己住进世外桃源,如今的社会落后就要挨打。

通过此次调查,引起我们无限思考。大学生是祖国的星星之火,而我们祖国的花朵逐渐散失了芬芳,火苗奄奄一息。书,是一个民族的内涵,是一个国家走向发展的精神粮食,是一个人价值提升的必需品。因此,读书是全社会的责任,除了学校,社会也有责任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形成一个人人爱读书,人人读好书的浓郁的读书氛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1995年起,将每年的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目的就是向大众,尤其是向青少年推广读书活动。身在热爱读书的国度,身在书香四溢的大学校园,我们更应该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发展,在读书中提高,在读书中享受人生的快乐。

第二篇: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以安工大为中心

在《礼记·大学》中提到,要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就必须先“正心、诚意、致知”。而读书恰恰是“致知”的重要途径。有言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那么读书就是我们走上阶梯,更上一层楼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正是我们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读一本好可以给我们带来知识,带来乐趣,提高自身素质,丰富自身文学修养,甚至是带来财富。那么作为国家未来生力军的当代大学生读书情况是怎么样呢?为此,我们特意在我们周围做了一次简单的读书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当下社会是一个信息多样化的社会,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取信息,特别是数码电子产业的迅速崛起,受到的年轻一辈的青睐。可“乱花渐欲迷人眼”,传统的阅读方式开始遭到摒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书店门可罗雀;又是什么时候,我们的书柜除了一摞崭新的教科书再无其他。而与之成对应的是我们的电子设备,我们似乎更心甘情愿让闪烁的电子屏幕充斥我们的眼球,而一行行白纸黑字似乎距离我们越来越远,高校大学生的阅读状况堪忧!不难想象其背后,是我们日渐荒芜的精神家园!

近年来,“全民阅读”的概念被开始被反复强调,这是对在高校中流行的不阅读风尚的猛烈冲击,十分契合社会多元价值碰撞融合的需要,也是提升以青年大学生为代表的主要阅读群体综合素质的重要契机。当代大学生出身在一个崭新的时代,日新月异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很多经历与阅历,与我们的父辈祖辈相比,苦难、战争、动荡、一往无前这些词汇变得遥不可及,于是我们便需要更多的阅读来填补阅历的不足,然而目前就连阅读也在渐行渐远,这不仅有社会大环境的客观原因,更有当事人的主观因素。这值得我们作深入研究,追根溯源,找出其根本原因,才能找到合理的解决途径。

(二)调查方式

采用书面问卷调查以及口头询问调查相结合的方式。

(三)调查意义

1、人才问题关乎社会主义建设大计,而阅读是人才塑造的重要一环,本课题也因此具有了社会发展的现实意义。大学是青年人走向社会的关键,是孕育人才的摇篮。在我国,近几年来,很少能培育出像上世纪那样各方面突出优秀的人才,我们的国家培养不出高能力人才,问题就出在大学这最关键的一步,阅读对于大学教育的意义不言而喻。大学生需要通过阅读树立正确的三观,也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有成为人才的可能。

2、阅读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标志,是社会文化再创造的重要手段。有学者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净胜境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一个社会到底是向上提升还是向下沉沦,就看阅读能植根多深;一个国家谁在看书,看哪些书,就决定了这个国家的未来。

3、阅读让当代大学生更加明晰“铁肩担道义,妙手着文章”的社会使命。我们这一代,仿佛被打上了集体烙印,常常被用作追捧和诟病的代名词,而事实也正如杨绛先生给我们评价的那样:读书太少,想的太多。阅读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是一个与先人交流对话的过程,只有经历了阅读,内在想法才能转变为外在行动,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不断明晰社会赋予年轻人的庞大使命,不负国家寄予当代大学生的厚望,闯出新天地。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

1、无论从阅读的数量还是质量来看,大学生阅读状况都欠佳。

就数量而言,一方面是用于阅读的时间少直接决定了阅读的数量少,我们更乐意追韩剧、日剧、偶像剧来打发时间;另一方面是借阅和购买书籍的频率普遍较低,我们更多时候倾向于花钱购买衣服、鞋子、包包这些来满足虚荣心。就质量而言,大学生读书种类虽然繁多,但却并不理想,言情、穿越、武侠等用于消遣的阅读较为普遍,这些读物大多属于快餐类,文化含量并不高,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并不能起到实质性的帮助。其中甚至有很多书籍可以说是污染精神的毒药,我们沉迷其中仿佛慢性中毒,药力早已深入五脏六腑。

2、随着阅读媒介的多元化,阅读呈现“电子化”、“网络化”和“娱乐化”倾向,不仅消耗着传统阅读方式的能量,同时影响着书店的经营和转型。具体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阅读的娱乐化。网络传播技术促成了阅读方式的更新换代,最为典型的就是近年来出现的“娱乐化解读”,尤其是一些人为了吸引大众眼球,不惜篡改历史,戏说历史,我们看到,正统的、严肃的文化学术研究变成了不再承载沉重历史文化使命的“悦”读。这种娱乐化阅读的背后是对文化玩世不恭的态度,这种消费历史和文化的方式,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文化、对文明、对精神的游戏和亵渎。

第二,阅读的网络化和电子化。阅读、购书人群大量流向网络,近几年非全国的实体书店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民营书店的生存步履维艰。大学生阅读群体作为买书、购书人群的中坚力量,其对书店经营的影响不容小觑。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大学生热衷网购,网上购买图书就是其中的代表,强大的购书人群流向网络,必然导致实体书店顾客的锐减。其中不乏很大一部分学生进行电子书阅读,电子书阅读不仅携带方便,而且电子产品容量大,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看书。究其根源,还是得回归到社会整体的阅读呈现出一种网络化风气。大学生群体作其中一支分流,网络化、娱乐化和电子化正一步步消耗着传统纸质阅读的能量,并且冲击着零教辅书的独立书店的经营发展,这些书店,在不久的将来发生一定的转型将成为一种必然。

(五)相关建议

1、宏观方面持续加强大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阅读数量和阅读质量的双层提高。

这需要大学自身提高文化实力,我们要在宏观上多举办有质量和内涵的文学讲座、增加学生和阅读的接触机会,通过校方的部分行政力量来推行读书的风气。学校应该对学生加强读书阅读教育,加大导读力度,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图书馆资源,对学生进行督促。另外,可以开展校园读书月活动,积极调动大学生读书的兴趣。通过校方的部分行政力量来推行读书的风气,从学生内部提升数量,学校外部提升质量。

2、关于传统阅读和现代电子化娱乐化的区别对待和相互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的生活方式在一个极短的社会发展期内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这一现状,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区别对待。那就是我们要明确,传统阅读方式并不可被取代,同时我们不排斥电子阅读的产生和流行,因为这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便利了阅读的产生和传播,让同学们更易享有阅读资源,同时,我们也不当忽视传统阅读方式,即纸质书籍的阅读,对于这两点我们大可敞开大门,各取所需。我们不排斥电子阅读这一方式的产生而面对这一形式对于传统阅读方式的消耗,我们要在形式上也及时更新,我们要更加注重纸质书籍的文化内涵所在,我们也认为只有当纸质书籍找寻到新的存在意义之时才更可能获得新生。

3、在阅读的反作用之下进一步加强名著、严肃文学作品的阅读指导。

我们当务之急是先让学生们情感更加倾向于文学作品,所以在大学内开设人文素养课是值得提倡的,并且最好可以将之列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打开学生们和世界名著的交流之门基础的人文素养课不是指单纯的青草陶冶而是落实到实处的文艺建设,并且需要实现师生间的互动。

(六)结束语

通过这次调查报告,我们粗略的了解了一下当代大学生的读书状况。从中,我们看到了大学生读书现状的趋势和不足之处,我们应该及时反思和改革,以提高自身素质和文学修养。我们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肩负的使命,树立正确并远大的理想,基于自我的需要自觉拓宽专业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博览群书,充分挖掘自己的各项潜能。

第三篇: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读书情况的调查报告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古往今来,无数名人对优秀的书

籍推崇备至。毋庸置疑,书,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发挥

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最近的一份调查显示:历届白宫主人无不嗜书如命,而且大都从学生时

代就养成读书的习惯。书籍真的如此重要吗?在我国,作为国家未来生力军的当代大学生读书情

况又是如何?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展了此次调查。调查以东北财经大学的在校学生作为受访对象,采

用发放问卷和个别接受采访的形式,旨在了解我国目前大学生的读书(主要指课外书籍)情况。

一.调查数据分析:当代大学生读书情况

(一). 读书时间相对较短

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中不难看出,当代大学生读书时间明显偏短,平均时间为一天一个小时

左右,这里数据还包括有时长时间不间断阅读小说,漫画等书籍的极限误差。而对于阅读时间偏

少的原因,某些受访者表示:“自己每天都在读书,但大部分都是课本,尤其是大三以后,在考

研工作等选择压力下,课业负担加重,几乎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籍。”;也有受访者坦诚“自己

有时间宁愿看电影,上网娱乐。”或者“从没有读书的习惯。” 课业负担重,对网络等其他替

代品的偏好,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等都是当代大学生阅读时间相对较短的原因。

(二)阅读大多数以畅销小说,漫画等娱乐性质书籍为主。

对阅读书籍类型的调查结果显示:近六层接受调查者的阅读书目以小说,漫画,时尚杂志等

娱乐性质书籍为主,主要目的明确,即放松心情,休闲娱乐。同时有三层左右大学生表示自己会

阅读与专业相关的书籍,英语辅导书籍,老师推荐参考书目。其余一层大学生表示自己有偏好的

类型书籍,如哲学,社会关系,古文,宗教等。

(三)书籍花费在生活支出中所占比重小,不构成主要生活支出

全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有近三层人,购买书籍的支出不足生活费的百分之十,百分之五十左右学生这个比例在百分之二十左右。其中,有一部分表示自己会在学校图书馆借阅所需要的书籍,但由于本学期学校图书馆关闭,对调查结果造成一定干扰,无法确定个人对书籍获得途径的偏好。但可以看出,对于大多数学生,书籍所构成的花销不是在全部生活支出中所占比例较小,与其他生活必需品相比,不构成生活负担。

(四)阅读习惯各有不同,与阅读书籍种类有关。

在对阅读书籍习惯的调查统计中,有关数据表明,阅读习惯于书籍种类呈一定相关关系:大多数以娱乐为目的的学生在问卷中选择大部分时间只是快速,粗略阅读很少笔记,而以学习参考为目的阅读的学生在问卷中选择在会读书过程中做详细的笔记和认真阅读,三层学生表示自己有做读书笔记或写读后感的习惯。

二.对调查报告所反映问题的有关思考

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能力所限,本次调查存在一定得局限性,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问题。首先,当代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偏少毋庸置疑。比尔盖茨曾不止一次强调书籍的重要性;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曾经说过:大学时间读书的多少是他最后决定是否录用招聘人员的唯一标准,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大学时代读书的数量和质量能够间接反映一个人的能力水平和道德情操,从这种意义上说,读书不仅是一种娱乐或者获取具体知识的工具,“腹有诗书气自华”也说明了读书对于人生,修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然而,随着电子信息技术,通信水平的发展,互联网等其他媒介形式涌入大学生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书籍,成为大学生业余时间消遣娱乐的主要工具。电影,游戏更是由于其立体生动的形式被大多数学生接受,甚至有部分学生沉迷网络,调查中,部分受访者表示“自己在休息时宁愿看电影或者玩游戏,而不是在看书本”。另一方面,电子书成为另一种书籍阅读形式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由于其方便,更新速度快,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在学生阅读人群中独树一帜,然而,其缺点也不容忽视。由于网络信息庞杂,很容易产生内涵较肤浅的快餐文化,混淆视听,对大学生思想,生活造成一定负面的影响。

我国是拥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底蕴深厚,不论是孔子的“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还是陶渊明的“好读书,不求甚解”或者“但当涉猎”,虽然大家们推崇读书的方法各有不同,但无一不主张人应该尽量多阅读,开阔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品质。然而,中

国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却不禁让人有些堪忧,参考有关权威调查资料,与此次调查情况基本一致:近年来读者购书周期的总趋势大体是,购书周期在1个月及以下的读者的比例逐渐下降,而购书周期在2个月及以上读者的比例在逐渐提高。近年来我国国民读书率持续降低,有四分之一的读书人的读书时间也在减少。有关学者表示:电子书籍无法替代传统书籍,因为通过电子书籍无法保证知识传导的正确性以及书籍中的精华不丧失。

鉴于此次调查结果,本人提出一些个人意见: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高自身素质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不能忽视阅读对于个人品质提高及知识储备的重要作用,应该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并付之行动,同时,大学应该加强硬件设施,比如校图书馆的建设,为学生提高良好的阅读条件和环境,组织开展倡导阅读的活动,鼓励健康阅读的良好风气形成。相信拥有梦想,充满朝气同学会因为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而更加自信,品质更加高尚,相信当代大学生阅读量会因为重视阅读和相应的措施而大幅度提高。

第四篇:《大学的理想》读书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1 在众多书目中选择《大学的理想》( The Idea of a University)是因为我们刚刚迈进大学的校门,我们中的每个在踏入大学校园之前,在心里都会有关于自己大学的理想学习、生活方式的憧憬,对大学教育的认识,除了之前十几年的应试教育目标所培养的认识,学生结合自身与社会所得到的更为深刻的思考还尚为缺失。所以,读之前觉得或许这本书可以让我们对大学的意义有一个深刻一些的感悟。但是,读完后,才发现,这本书所给予我的不仅是我之前所预期得到的体会,更让我对一种教育思想---自由教育 有了认识,或许这种思想表面乍一看对一个大一的学生来说其思想深度有些难懂,但是仔细品读思考,还是能从中获得珍贵的可以为自己所用的东西。

纽曼是19世纪自由教育的伟大倡导者。他所著的《大学的理想》是西方高等教育史上较早系统综合、全面地论述大学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名著。纽曼的知识观重在强调通才教育、自由教育、绅士教育、精英教育,注重心智训练、理性思维方式的培养,而排斥专业教育、职业教育和知识的工具价值。

这篇报告中的主要论述是围绕“自由教育”展开的。他的“自由教育”在书中的阐述,我认为,可以归纳概括为四类:大学的概念、大学的目的、大学的教育、大学的学习。

1、大学的概念

纽曼从词源学的角度认为,大学是讲授普遍知识的场所。他主张大学应平等、完整地传授各种知识。这就意味着,大学的目标:首先是理性的而非道德的。大学的目的是理智训练,发展人的理性;其次是知识的传播与推广而非知识的进步。他说:“如果它的目标是科学或哲学的发现,我不明白为什么一所大学要有学生;如果是宗教训练,我不明白它为什么是文学和科学的中心”,这也就说,大学是传播普遍知识的地方,既是知识的集中地,也是讲授知识的中心。“大学讲授普遍知识”是大学的本质所在。大学具有特殊性,具有相对独立性, 它不应屈就于任何事物,包括教会。在纽曼看来,巴黎大学作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大学的关 键就在于它容纳了并教授了所有的普遍知识。他的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没有国家、种族、阶层等的区别。这就是纽曼理想的大学。纽曼认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理性,大学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理性,重视人的因素。 而这些概念,是我在上大学之前还沉浸在高考中甚至是读这本书之前所从未接触到的思想而不能定义、理解的。

2 也正是因为以上目标跟理想,纽曼认为大学教育应为自由教育而设。他所说的自由教育是“心智、理智和反思的操作活动”,以心智训练、性格修养和理智发展为目标。自由教育的具体体现是集智慧、勇敢、宽容、修养等于一身的绅士。为知识本身的目的而追求知识,是进行这一教育的重要 途径。从大学为讲授普遍知识的场所出发,纽曼坚持大学不同于学术机构,更反对大学进行职业教育。

在《大学的理想》第五篇中,他说:“当知识越来越具体、细化的时候,知识就不称其为知识了”。而在此环境下培养出来的人也将被机械化,目光也就会变得短浅,这与纽曼提倡的完全的人皆然相背离,也就实现不了其教育的目的。

为了实现这种教育目的,除了必须坚持为知识而知识的原则外,他主张学生“应真实主 动地进入知识领域,拥抱它,掌握它”。他的理想大学中的大学生,不仅要主动、积极、开放、交互式地进行学习,还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去掌握知识。他主张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通过分析、分类、对照、协调、匹配、整合等手段,是新旧知识真正内化为学生整个知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实现学生的才智增长。由于学生不可能攻读每一门向他开放的学科,为了实现大学应提供普遍的与完整的知识的教学目标,他主张使大学成为“教育场所”而不是“教学场所”,也即让学生生活在“代表整个知识领域的人之间”,强调学生在一种洋溢着普遍知识的益智团体范围内进行自我教育。

作为一个对教育史几乎一无所知的教育学专业学生,在接触到纽曼对大学的概念自由教育之后,首先,撇去纽曼的教育思想不说,他的勇气就是值得我敬佩的。而在这坚持的勇气之后所支撑他的也必须就是那个时代背景下所需的、正确的教育思想。就是自由教育。

其次,由自由教育我想到了“自由知识”。刚来到大学的那阵子,我曾迷茫过:大学究竟能给我什么?在这四年里,我究竟能得到什么?或者应该去学些什么?当自己的专业跟自己的想象不太符合时,该何去何从?不过现在我体会到,或者说我认为:大学,需要给我们的不再是每次考试都得高分,不再是不断地向我们输灌教材上的东西,而是教会我们去自觉,去自我学习,自我成长,锻炼我们快速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让我们去跟上时代的步伐,让我们„„然而要做到这一点,学好几本教材显然是不够的,我们要去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去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学好想学的,需要学的,不能局限于本专业。正如纽曼有说:“知

3 识不仅仅是达到知识以外某种东西的途径,或是某些技能的基础,而且知识自身就是我们所追求和探索的目的”,我们为什么获取知识,因为任何知识就是对知识即目的的回报。知识之所以高贵,之所以值得追求,不是因为知识所带来的结果,而是知识自身含有一种哲学的或科学的胚芽,能够生长孕育新的知识,绵绵不绝无穷尽。这种知识就是自由的知识,接受自由知识的教育即接受自由教育。

2、大学的目的

作为红衣主教兼任大学校长的纽曼,其思想主要还是源于神学思想。因此,大致可把其对于大学的目的分为三种,但这三种都离不开自由教育:

第一,超自然的宗教目的。纽曼作为天主教人士,认为宗教是知识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大学里必须讲授宗教神学。他坚持教会的权利至高无上。所以这个超自然的宗教目的,自然就成为了他的大学的长期目标。 在《大学的理想》第九篇中,纽曼提出:“若大学里不传授 天主教神学,就谈不上在传授普遍知识。但尽管神职人员一直人数众多,仍不足以成立天主教大学,因为神学只能作为知识的一个分支, 只能作为我所说的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加以传授”。

在此,纽曼虽然过分强调了宗教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以及神学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作用,但也可以看出他的大学自治的思想。

在这一点上,我想,我学到了两点:一是让我们知道了,在教育内容转变的时候,新与旧的慢慢融合过度会更温和顺利。二是,虽然纽曼这样做的原因并非如此,但是我们一样可以从一件事情上寻找能为自己所用的点。

第二,近期的智力训练的目的。纽曼认为大学的近期目标就是训练学生的智力。在自由教育的思想下,必须通过培养完善的智力来获取知识,通过智力对各种各样的知识进行联系、综合、分析,运用知识进行思考。纽曼认为知识是精神的一种状态或条件,学生必须以掌握各种知识为近期目标。然而知识又是如此之丰富,人生命有限,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加强智力训练和培养。在《大学的理想》第七篇中,纽曼提出:“自由教育尽管并非专业教育,但它却具有真实和充分的实用性。”虽然,“好”是一回事, “实用”是另外一回事,但实用的并不见得总是好的,但好的却必定是实用的。好并不仅仅是好,好可以再生出好的东西,这就是好的事 物的属性之一。好是多产的,它不仅仅有益于判断力,而且也有

4 益于鉴赏力;不仅能吸引我们,而且能感染自身。

我想,如果理智是我们身上极为美好的组成部分,而且理智的培养又相当好的话,那么理智就不仅仅其自生是美的、完善的、令人钦佩的和高贵的。而且从真实且高雅 的意义上讲,是对拥有者本人及其周围人都是有用的;不是在低层的、机械的、商业的意义上来讲是有用的,而且它的有用表现在它能向四周传播好的东西,或者作为一种幸事、一种才华、一种能力,或是一种财富。首先是对其拥有者有用,然后通过他,对世界有用。如果自由教育是好的,那么它肯定也是实用的。

但是,纽曼的“掌握各种知识为近期目标”“大学的近期目标就是训练学生的智力”我并不是那么认同,也许是因为过于绝对化理想化,也许是因为相隔年代、地域遥远,有些东西就不适用于今天了。就拿我们如今的大学教育学习来说,我们是分专业专攻某一领域而非做到也不易做到掌握各种知识;而且我认为,大学是培养综合能力的地方而非培养智力,况且智力的最佳培养期也不在大学,当然,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智力自然而然会增长,但是我认为这只是附带的提高,不能作为教育的目的。

3、大学的教育

纽曼在大学的教育观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主张教学和科研相分离。 这与上文所说的纽曼的大学的概念中的“大学不是学术机构”的思想一脉相承。纽曼认为研究所才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地方,而大学里多数是未受智力训练的学生,主要是准备接受普遍知识的学习,因此两者的功能是不同的。大学应更关注学生。教师的职责是与学生相联系,把知识传授给学生,重点在传授。而发现与教学是绝对不同的两项工作,如果把精力放在知识的发现上,则必然会使教学功能下降。既然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那么就应该注重教学,而不是发现。

既然以学生为中心,那么在教学中就要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 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进行教学是教师的必备技能。那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重视师生互动,既然以智力训练为目的,就必须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作为参与者进入角色,而不是单纯的作为听众。 另外,教师必须重视教学准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能够循序渐进的获取知识,能够发展理性。从纽曼的教育教学观不难看出,他已经把教师作为一个专业来看待,对其有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不是任何人

5 都可以胜任的。

也是读到这里,我第一次对大学教育有了高尚的认识,却也是第一次对大学有些失落甚至是疑问,疑问身边,疑问过去。放眼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经历,我们现在的社会有多少人还能坚持“为知识本身的目的而追求知识”的?我不得不承认,我身边的同学的学习(有时我自己也如此)以及我所经历的大部分教育阶段,尤其在中学阶段,我们的教育太功利化了,我们的学习太功利化了。

在初中,从初一开始学校为学生制定的“培养目标”就直指中考;在高中,从高一开始学校也致力于为学生三年后的高考做准备。无须去了解学生学到了什么,只要学生三年后知道踩点拿分给学校提高升学率就行了。同样的,我们学生自己,好多人也是以功利的思想去 学习的。哪一科关系到毕业问题,关系到奖学金,关系到升学,就只去埋头苦练,考试的时候知道依葫芦画瓢就行。事实上,高中的我,也确实如此。

那么是不是说,在大学里就不存在功利性的学习了呢?确实不能这么说。记得我们心理学老师就对我们说过:“我觉得你们有些同学学习太功利性了。要上的课就学,不上的课的书就不看了。可是你能保证以后你用不着吗?你能保证你考研或是考博,有或是你参加工作的时候用不着吗?”诚然,刚上大一的我们,还是有很多人这样的。要上的课就去学,不上的课就不学。甚至于,对于《军事理论》这样的开卷考试的科目,许多同学竟也不去学了。只学“重要的”两三门课。可是,即使是开卷考试,听课和不听课的效果自然是不同的。恰如心理老师说的:“很多事,你也许觉得没必要,但做了和没做是完全两回事,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考试不过是手段,不是目的,这一点应始终牢记在心。”的确,考试不过是一种形式,学没学到东西,关键还得看自己。所以,我们应该在学习上少一些功利性,学到知识,提高自我素质才是最重要的。

4、大学的学习

纽曼主张大学的学习首先进行智力训练,认为智力培养和训练是在大学和学院中进行的,而它的表现和发挥作用是在以后的生活中。一个人要不断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知识,发展理性,就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这个角度出发,学生最好是采用问答式学习,包括师生讨论。一方面教师不断的引导、启发学生,另一方面学生自己主动地思考。重视学生的自学。但同时与老师的指点结合起来。

6 我很认同的一点是,纽曼指出学生不能盲目的自学而排斥其他学习方法,而是应该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自学和学习巧妙结合,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其次,学生学习必须循序渐进,踏踏实实,“罗马不是一天造就的”。同时,纽曼也强调学习的过程必须相互协作、共同奋斗,形成一个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的环境。因为真理的发现总是集体的行为, 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完成,仅仅靠个人力量是永远无法达到的。这一点,团结互助共同完成目标是我们无论在中学、大学的学习还是生活中都无数次实践以及获利的。有些真理,不会随时间、国度而异,跨越时间空间,纽曼给我们的启迪依然熠熠发光。

读一本书,读一本纽曼的《大学的理想》,没有小说的情节动人,但是却让一个思维只停留在自己一方小天地里的忽略淡化整个集体的学生些许懂得:从一个高的角度去看问题是一件激动的事情,当你真正读书接近那些看似高尚无法企及的思想时发现它们原来与你并不那般遥远你也能读懂时,你对自己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幸福的认同感。

去读纽曼的《大学的理想》吧,在你了解这本西方高等教育史上较早系统综合、全面地论述大学教育的基本理论问题的名著之外,你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理智、冷静、怀想未来。

参考文献:

《大学的理想》(节本),由徐辉、顾建新、何曙荣翻译,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的版本

7

第五篇:关于中小学生读书现状的调查

主办单位: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实践部、体育部

1 你喜欢读书吗?

A很喜欢B一般偶尔会读C不喜欢只应付作业看看

2 你喜欢读那类书?

A 政治类B经济类C 偏文或偏理工类的书D 娱乐性的

3你怎么看待我们学习的课本和课外书的关于?

A 关于互补互充B 只写为了考试完成考纲或老师的要求C基本没什么关系彼此完全不同方面的书D只为娱乐,打发时间

4平时学习遇到问题都怎么解决?

A 自己上网查阅资料或看课本、资料书B 同学讨论C向老师请教 5你了解我们的考试大纲关于课外书的要求吗?

A不了解从没关注过B了解一些只是听老师讲过C了解自己注意过 6你通常获得书本通过什么途径?

A自己从书店买B同学或者朋友推荐然后相互传着买C 从学校图书馆借D家长会帮我们买一些课外书

7你经常去书店吗,都干什么?

A 经常去看看我自己喜欢的书B偶尔会买辅导资料的时候会看C 基本不去看 8你在网上或者手机上读书吗?

A 经常,因为比较方便B偶尔,很少会C从来没有过

9你怎么看到在网上读书或手机上读书或文章?

A可以方便的查相关知识解决疑惑B 里面的内容鱼目混杂,容易使我们接触不健康的书C 因为家里或是学校条件有限,我很少接触

10你了解学校图书馆的藏书或开放情况吗?

A了解B了解一些但不是很清楚C不了解因为我不爱借书

11你读书的时候做读书笔记吗?

A习惯性的只要读书手里就拿笔B 偶尔应付作业才记笔记C从来不记觉得读过有印象就可以

12你读书时对某个人或事件感兴趣会读相关书籍扩展吗?

A经常这样所以我知道很多知识B 偶尔会,懒得去了解或从没想过去了解C 不会只是觉得有理

13你怎么看待老师要求我们读书?

A 为了让我们多获得课外知识所以很担忧我们读书少B只是根据考纲应付考试,才让我们读那些名著C老师很少让我们读书因为学好课本就好

二、

1、你觉得以下提示方面的人或单位采取的什么措施让我们养成读书的习惯呢? 社会学校家长自己

2、你读过的书中哪本对你影响最大,阐述为什么呢?

三、想象一下没有课外书的情形

上一篇:大学生村官培训班讲稿下一篇:大学生班级出游策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