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德育工作总结

2022-07-15

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但不虚度,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应当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详细记录自身的成长,可促使我们认真、全面的了解自身,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提升自我,在往后的工作之路上,不断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三年德育工作总结》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三年德育工作总结

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皮拉力乡帕拉齐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1—2014)

一、现状分析:

(一) 外部背景分析

善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展开。

(二) 内部背景分析

1、 学校基本情况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的全面提高,完

学校有一支爱岗敬业、凝聚力强的教师和辅导员队伍。教师平均年龄较年轻,并且富有朝气,能为人师表,全体班主任均参加过新一轮班主任培训,德育教导员并评为2011年区德育学科带头人。学校德育教师队伍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一定的理论基础。

2、 学校德育工作优势分析

(1) 学校德育工作已经形成自身特色

学校以“涉台教育”、“生命教育”为切入口,在区级重点课题《系列化、体悟式实施生命教育的行动研究》引领下,以故事妈妈进课堂、维权进课堂、

开展“生命组合章”等多种实践活动,推进学校生命教育的做法,得到市区专家领导的认可,并获区生命教育试点学校称号。

(2)学校少先队工作已初步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模式

学校少先队在德育部门统一领导下,加强了少先队自动化建设,少先队员在队干部的带领下自主开展各项活动,学校被评为“上海市雏鹰大队”。

(3)学校德育的社会力量

为有效实现德育生活化,我校充分依托家长、社区资源优势,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与虹纺居委会签订《学校与社区共建协议》,与周桥工商所签订《校商联手开展维权活动协议书》,定期请交警、消防、禁毒社工、关工委老干部等来校作报告,初步形成了全社会都来关注未成年人教育的良好态势。

3、 学校德育工作劣势

(1) 德育管理

制度虽健全但考核力度不够;任务布置多但指导力度不够;各类活动多但系列化程度不够。

全员德育意识还不够到位,以身示范的作用还不够。

(2)教师队伍

缺乏“全员德育意识”,德育工作者普遍存在思索少,应付多的情况,德

育工作者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3)养成教育

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评比,主要依靠值勤中队的学生,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但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和部分学生工作方法和服务意识不到位,在评比的客观性和全面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4)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并掌握在自身发展中不断优化心理状态的能力。由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学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承受了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压力,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列入德育工作的范畴之中,目前学校受过专业心理咨询培训的教师很少。

(5)特色工作

生命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虽然有一定的社会影响,但在研究的深度上和力度上还不够。

在充分分析前三年德育工作现状的条件下,特制定新三年德育发展规划。

二、学校德育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阿克陶县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阿克陶县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德育建设,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确立学校是主阵地、教师是主力军、学科渗透是主渠道的德育管理理念,建立德育课程研究。整合学校、家长和社会资源,进一步挖掘社会资源的效能开展生命课堂研究,促进德育目标层次化、德育内容系列化、德育活动制度化、德育管理网络化,形成有利于教师家长和学生身心发展的德育工作体制,促使教师家长学生幸福和谐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 以“故事妈妈工作室”为抓手,开展生命课堂研究。

1、 教师层面:

(1) 以师德建设为契机,以文明班组为抓手,通过“生命型德育教师”专题研讨等系列活动的开展,打造一支师德过硬、业务精湛的生命型德育教师队伍,形成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良好格局。

(2) 组织教师及故事妈妈开展“生命课堂”专题研究,提炼生命课堂应具备的要素。

(3) 开展生命课堂专题教学研讨活动,提升教师全面综合素质。

(4) 以故事形式在教职工中开展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形成以故事形式育人的良好氛围。

(5) 成立“社会资源助教团”,邀请各个行业的专业人士或有经验的家长共同参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2、 学生层面:

(1) 开展“寻找身边最可爱的人”,通过找一找、写一写、学一学帮助学生寻找并发现身边的美,并以此作为自己学习的榜样。

(2) 以“三进一联”为突破口,打造以维权为品牌的特色课程。

(3) 成立校级“学生故事社团”,形成以故事形式对学生进行自主教育的新模式。

3、家长层面:

(1)继续对故事妈妈工作室成员进行生命教育理念和故事绘本的培训。

(2)继续发行2期“生命彩虹报”,让更多家长了解学校生命教育。

(3)吸引更多家长参与学校读书会,学习交流育子技巧。

(4)开设家长学校讲座,分年级编写家长学校教材。

(二) 以课堂为载体,实现学科渗透。

1、 将生命教育有机渗透到学科中,实现学科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整合。

2、 结合教研组活动,挖掘教材中生命教育知识点,并汇编成册。

3、 开展以落实“两纲”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

(三) 以实践活动为突破口,实现德育无痕化。

1、 结合生命教育故事,开展“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系列教育活动,分

年级设计相关体验活动。

2、 充分利用现有法定的各种节日和纪念日,特别是以世界环境日、禁毒日、

重阳节等为契机,整体分层设计专题实践活动。

3、充分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法制教育等专题教育,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

(四) 通过争章活动,实现德育趣味化。

1、修改完善生命组合章争章目标和争章要求。

2、开发适合各年级的争章活动。

(五)充分发挥各种资源优势,成立生命教育讲座团,提高专业技能的含金量。

(六)建立关怀生命教育氛围的校园环境

(七)强化养成教育,规范学生行为。

1、开展“闪光式”教育,采用“分级管理,分层表彰”的方式—即构建班级、年级、校级三级管理的“闪光式”教育机制,帮助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

2、加强养成教育。“好习惯、早养成、益终生”,根据新版《小学生守则》,以市行为规范校为标准,制定各年级行为规范训练重点。

2、强化日常行为规范宣传、教育、训练和检查评估,使学生形成观念正确,行为规范,学有特长,身心健康,具有一定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合格人才。

四、成功标志

1、 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举止,班级形成较为稳定、良好的班风。继续保持区行为规范称号,争创市行为规范示范校。

2、 学校全员育人氛围浓厚。

3、 生命教育在市区层面能起到辐射带动作用。

4、 学校家庭教育形成特色,争创家庭教育研究基地。

5、 争创区关工先进。

皮拉力乡帕拉齐小学

2011年9月

皮拉力乡帕拉齐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皮拉力乡帕拉齐小学

2011年9月

第二篇: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攀枝花市第三十四小学校

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3---2015)

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制定攀枝花市第三十四小学校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促进学生习惯养成”为主题,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文明守纪、心理健康、自信向上、朝气蓬勃、和谐发展的合格小学生。力争让学校成为“环境优美、师生优雅、学生优秀”的学校。

二、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创新务实的精神,落实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德育职能,利用三年的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确定一个德育课题,围绕德育课题,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力争学校德育工作达到省级领先水平。在三年内初步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组成科学的、纵横有序的德育建设网络,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手段,富有实效的德育途径,以实践为基础,强化养成教育;以评价为手段,培养学生习惯,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德育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整体构建有特色的具有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德育工作体系,把我校打造成“书香门第,礼仪校园”。确保校内无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各项比赛成绩明显起色,获奖人数逐年递增。

三、发展目标

2013-2014学年: 要探索一套具有特色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办法,与课改教学同步,使养成教育扎实有效。使学校责任心教育成为学校养成教育的突破口、德育亮点,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 2014-2015学年:

学校要综合运用社会合力共同做好德育实践工作,要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有所突破。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校内德育阵地、社区德育资源”三大基地的横向沟通,重视过程管理和教育效果,努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创新品质。形成家庭、学校、社区三级布点纵向贯通的德育基地网络,保证学生能参与基地活动。 2015-2016学年:

全体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探索新时期班队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形成一套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班队管理模式。学校德育研究课题取得成效,德育教育形成一定经验。

四、主要措施

(一)丰富教育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以养成教育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层施教。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探索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办法,分层次、分步骤、分阶段进行,以礼仪教育为抓手,开展学生文明形体;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交际等系列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的“三种习惯”,即: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热爱阅读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开朗乐群团结互助的好习惯;“三种精神”,即:诚信精神,吃苦精神,创新精神,培养具有文明素养的学生,使礼仪教育成为学校养成教育的突破口、德育的亮点。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历史名人、革命传统等教育。

3、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接受咨询,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

4、以法制教育为保障。今后法制教育要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普及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通过举办讲座、观看展览、参加审判会以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5、以生存教育为底线。重点开展以自护自救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生产劳动技能、交往沟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教育。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通过加强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通过组织校园集体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劳动意识、锻炼劳动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交往训练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另外,要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二)拓宽育人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全员育人。德育工作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每位教师都应强化育人意识,自觉地承担起育人责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人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要重视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党、团、队组织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学校要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先进教育,用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教育学生。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师德监督考核制度,规范全体教师的育人行为。

2、学科育人。高度重视学科德育,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充分挖掘所教学科中的思想道德内涵,有机地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把育人放在首位。一堂好课,首先要体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3、管理育人。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管理是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既要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又要注重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推进民主管理。

4、班级育人。充分发挥班级德育主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班、队会以及劳动、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能力。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学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以开展优秀班集体创建为重点,积极探索班集体建设的内在规律,使学校优秀班集体面不断扩大。

5、实践育人。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的基本途径,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落实课程安排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结合各种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确保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开拓视野,增进理解,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6、网络育人。充分发挥网络在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通过各种培训,要让教师能熟练地使用网络,驾驭网络,从而使网上的德育工作更加生动形象,更加具有吸引力、感染力和辐射力。学校利用校园网络,建立德育网站、德育网页,开展网上教育活动。通过网上德育成果展示,既增强正面教育的作用,又有力地向社会宣传学校品牌,产生良好的社会声誉。

7、环境育人。学校要从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文明行为的角度出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达到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布置合适的目标,使校园内活动室、宣传橱窗、旗台、旗杆等都能发挥育人功能。重视教室环境布置,学校要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创绿色校园。要确保设施安全,开展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要把校园自然环境变成能动环境,化成师生自觉意识和文明行为,创建文明校园。

8、家庭育人。用学校文化影响带动社区、家庭文化。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接待日、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设立家访记录卡、学生校外表现卡、家校联系卡等,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状况,及时施教。随时倾听家长心声,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让学校与家长同步、让素质教育走进每一个学生家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促进家校沟通,开设网络课堂、家长论坛,加强家校沟通与交流。

(三)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德育科研机制。围绕国家十一五德育实验课题,立足学校实际选题定位,通过教研解决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让德育实验根据实效性和针对性,并促进德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要将德育教研纳入教科研整体工作之中。成立德育研究会,定期召开年会,交流经验、推广典型,掌握教育工作方向,为德育工作决策服务。要将德育重大课题纳入基础教育课题范围,实行德育成果奖励制,每年评选优秀德育课题和成果。

2、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班主任绩效考核、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评估三项德育评价机制。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觉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校评、生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最终引导师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3、德育保障机制。通过举办学校德育论坛、组织优秀教育案例评选、开设德育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围绕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开展德育热点、难点工作研讨,促进教师更新德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责任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团队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

4、德育激励机制。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管理是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既要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又要注重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推进民主管理。完善改进已有的管理制度,按照相关制度操作,并及时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修改,完善管理制度,让常规工作制度化,创新化。充分发挥团支部和少先队的作用,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效益。把德育工作和教师的职称评聘、考核、教师聘任等挂钩,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五、工作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以三条主线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力求做到:

1、求精:狠抓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工作态度认真、工作精益求精、能出精品成果的德育工作队伍。

2、求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辟德育工作新天地,利用新观念、新方法、新形势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优秀人格,注重育人的实效性。

3、求真: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开展工作,抓好班级、少先队和其它学科的主渠道育人途径,强化学科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连续性、系统性。

4、求实:解决实际问题,认真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

六、工作形式

深入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

主题讲座——请有关专家讲解安全、法制、国防、心理健康等问题

研讨座谈——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教师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改革创新

多彩活动——结合学生和学校特点,开展学生乐于参加、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

七、工作途径

教书育人——发挥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渠道作用

管理育人——发挥管理干部的管理育人渠道作用

环境育人——发挥校园环境的潜在育人渠道作用

活动育人——发挥文体活动的熏陶育人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与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发挥校内外、课内外的教育功能,形成合力,共同育人。

攀枝花市第三十四小学校 二〇一三年三月

第三篇: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白寨镇中心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2016年——2019年)

一、 德育发展形势分析

1、发展概况

白寨中心小学德育工作始于1933年,最初只是少先队大队部,负责管理学生的德育工作,现在是德育处,全面负责学校的师生德育工作。我校现有22个教学班,1097名学生,22各中队辅导员,两名大队辅导员,一名德育副校长。

2、发展优势

我校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原则,提出了“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口号,充分发挥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优化德育工作机制,强化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形成了“封闭式管理,开放式办学,立体化育人”的办学特色,学校逐步养成了“勤奋、自律、文明、和谐”的校风,“敬业、爱生、合作、创新”的教风,“博学、善思、勤练、好问”的学风,“诚信、博爱、明理、自强”的校训,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2013年10月我校鼓号队获新密市三等奖,11月被新密市教体局评为道德课堂示范学校;12月安全疏散演练比赛获市级一等奖;12月底我校合唱队《踩雨》节目被入选元旦教体局举办迎春活动。2014年5月获红领巾中国梦鼓号队比赛新密市二等奖;2014年6月获河南省校园文化艺术工作先进单位;同年十月获郑州市“双爱”活动示范学校。

2015年1月获新密市少年儿童经典诵读优秀组织奖。2015年获新密市德育先进学校称号;2016年获新密市经典诵读优秀组织奖。

3、发展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有待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还需不断完善,管理的精细化程度不够。

(2).教育教学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由于我校地处农村,教师的教学理念、业务水平、教科研能力与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家长追求优质教育的期望尚有差距。

(3).学校教师老龄化趋势日趋严重,年轻教师太少,部分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

(4).学校硬件建设还需加大投入,教育教学设施设备亟需添置或更新。 二.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中国梦”的指导思想,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学生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礼仪道德、法制安全等方面的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发展目标

本着“科学管理、分步推进、形成特色、争创一流”的原则,

制定发展目标如下:在2016争创市级师德师风学校,成为市德育工作示范学校。

四.发展措施

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任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

基本内容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字核心价值观分为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三个层面。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1、完善管理网络。

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完善德育管理网络,实行德育工作校长负总责,学校德育主任操作执行,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优化骨干队伍。

重点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构建班主任队伍科学管理的机制,组织班主任定期学习、新老班主任结对子等活动,为年轻班主任和新班主任创造近距离的学习机会,不断提高班主任的整体素质。建立班主任岗位职责规范,在严格考核的同时,建立文明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制度,进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3、加强师德建设。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要利用政治学习时间进行教育法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师德教育的专题学习和讨论,开展“爱岗敬业”、“正师风、扬师德、廉洁从教、为人师表”等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使全校教师能主动适应德育教育的新形势,实现德育“全员管理、全面管理、全程管理”,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教育。

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内容以“五爱”为主线,做到学期有计划,周周有主题。要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橱窗等阵地的宣传作用,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社区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要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2、狠抓养成教育。

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是加强校风建设的重要抓手。继续推行教师导护值日、红领巾值日督导制度,深入实施体验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等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周进行小结,在值周栏内公布优胜班级。

各值周负责人要加强指导和考核工作,确保常规工作持之以恒、抓细抓实,使全校形成班班争先、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学校要开展“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争当文明小使者”主题教育活动,从站好队、做好操、扫好地、讲卫生、有礼貌等基础行为入手,狠抓常规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3、强化“五自”教育。

“五自”(自主、自理、自护、自强、自律)是雏鹰行动的核心内容,要充分利用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调动他们积极向上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竞争意识,对中队提出的“争章”系列化要求,要积极并有针对性地讲解、示范、实践操作,使“五自”活动更具操作性,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

4、塑造爱心教育。

抓好身边的“希望工程”,在活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爱心,倡导崇尚文明、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5、渗透公民教育。

以育人为根本,继续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诚实守信为重点,开展好“学习雷锋精神,弘扬道德规范,塑造诚信形象”活动,促进学生基本道德观念的形成和文明习惯的养成。

6、加强法制教育。

继续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形式,通过法制专题讲座、知识竞赛、

师生演讲、参观展览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为重点的法制教育系列活动,增强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7、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观察、谈话、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现状,在认真上好健康教育课的同时,要加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指导,及时矫正某些学生的畸形心理,增强他们的抗挫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加强阵地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1、班级环境美化。

班级环境要做到美化、教育化,每学期进行“巧动手,扮靓我们的教室”评比活动。让学生全员参与,主题要突出教育意义和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动手能力。

2、升旗仪式序列化。

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要求内容丰富,在保留传统的爱国、励志等内容的基础上力求同社会生活、时事政治紧密联系,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形成序列。

3、板报设计个性化。

要求精心设计学校和班级的黑板报,体现高品味的校园文化及各班的个性。

(四)深化雏鹰行动,锻炼学生才干。

1、深化雏鹰争章活动。

抓好少先队工作,同学校育人特色紧密联系,深入开展雏鹰行动。围绕自定科技主题搜集内容进行板报展评、小画报比赛。继续按各年级段不同要求,培养学生的五自能力。力求持之以恒、富有实效,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创新能力。积极开展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自主当家,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实践中创新。

2、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既要根据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教育,又要根据每个月的工作重点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二月份开展“行为规范宣传周”活动,三月份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四月份开展“学习革命先烈,争做好孩子”活动,六月份开展勤奋学习教育活动,九月份开展尊师敬老活动,十月份开展爱祖国、爱家乡活动,十一月份开展文明安全记心中活动,十二月份开展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活动,在活动中寓教于乐。同时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在增长学生艺术才能、身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学生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善于合作的力争上游的进取精神。

(五)调动各界参与,发挥整合优势。

1、提高家教水平。

按规范化要求办好家长学校。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特别要重视做好与后进生家长的经常性联系,加强对教师家访工作的组织管理,把家访工作纳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之中。每学期要

开好一次家长座谈会,使家长能比较深入地了解学校、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情况。

2、营造良好环境。

加强对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各界人士、学校家长委员会的作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校区共建活动。大力开展学雷锋互助、环保等活动,形成齐抓共管、共同培育一代新人的局面

(六)重视学科渗透,加强德育科研。

学科德育是传统且有效的德育途径,通过学科德育方法的研究,旨在探索出学科渗透德育的更好途径和方法。

1、挖掘渗透内容。

德育要寓各学科教学之中,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社会等学科要充分发挥人文学科的优势,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和基本国情教育;数学、自然、科学等学科,要通过中国和世界科技发明与发展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教育,爱国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音、体、美等学科也要结合学科特点,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心理素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磨练意志品质,培养团结协作和坚忍不拔的精神。

2、优化学科教学。

课堂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是一种全员性策略,教师要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诸方面渗

透德育教育来优化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各学科要上好学科渗透德育教育的教研课,认真上好品德、班队活动课。

3、开展实践活动。

紧紧把握教改脉搏,在三-六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并同学校特色紧密结合。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来自社会生活,任课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推荐主题。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白寨镇中心小学 2016年11月18日

第四篇:小学学校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铺前小学德育工作规划

为了真正做到把学校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需要整体规划学校德育体系,为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我校实际,特制定《铺前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农村孩子行为习惯和思想道德教育”为主题,努力培养文明守纪、心理健康、自信向上、朝气蓬勃、和谐发展的合格公民。

二、德育工作目标

1、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用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强化全体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思想,树立全新的教师角色——教师不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德育工作必须认真抓并且要经常探讨才能收到积极效应。在教学工作实践中每个班主任都要总结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德育工作新方法、新途径、新经验。

3、扎实抓好常规教育。言行举止代表一个人的修养和品德,因此要严格要求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水平,逐步形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各班可结合纪念日教育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学科教学活动、自主性班队活动的开展,班班都成为行

1 为规范示范班,并积极争创学校文明班级。

4、力争使学生能够自我教育,选拔培养优秀学生的典型,抓好学生干部的培训,为逐步实现学生自我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5、注重人性教育,尊重学生的成长特点,开发德育校本课程,逐步摸索出适合我校不同年级学生的德育内容和目标:一二年级以养成教育为主,三四年级以行为习惯教育为主,五六年级以责任心教育为主,安全教育各年级都开设。

6、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文体工作的设施和资源,开展好有益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特长生,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奠定基础。

四、德育工作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力求做到:

1、求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辟德育工作新天地,利用新观念、新方法、新形势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优秀人格,注重育人的实效性。

2、求真: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开展工作,抓好班级、少先队和其它学科的主渠道育人途径,强化学科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连续性、系统性。

3、求实:解决实际问题,认真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

2 我校的德育工作在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将始终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狠抓德育常规工作,特别注重观念更新,不断创新德育方式,争取通过三年的建设取得更大成绩。

铺前小学 2016年9月1日

第五篇:长龙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措施

长龙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措施(2007---2009)

为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培养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合格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特制定《长龙小学德育工作三年规划》。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宗旨,坚持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围绕省制定的《学校德育工作考核体系》,以“促进学生习惯养成”为主题,积极探索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文明守纪、心理健康、自信向上、朝气蓬勃、和谐发展的合格小学生。力争让学校成为“环境优美、师生优雅、学生优秀”的学校。

二、总体目标

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以创新务实的精神,落实教育、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的德育职能,利用三年的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德育工作管理体系,构建德育工作的平台,确定一个德育课题,围绕德育课题,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在三年内初步形成德育管理顺畅、德育队伍精良、德育方法创新、德育途径广泛、德育资源优化的工作局面,组成科学的、纵横有序的德育建设网络,通过生动活泼的德育手段,富有实效的德育途径,以实践为基础,强化养成教育;以评价为手段,培养学生习惯,以学校为核心,形成德育体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道德素质。打造平安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营造积极、创新、和谐的德育氛围,整体构建有特色的具有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德育工作体系,把我校打造成“书香门第,礼仪校园”。

三、发展目标 2007-2008学年:

要探索一套具有特色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办法,与课改教学同步,使养成教育扎实有效。使学校责任心教育成为学校养成教育的突破口、德育亮点,培养学生自尊、自爱、自强、自律的良好心理素质,养成文明、健康、向上的优良品质。 2008-2009学年:

学校要综合运用社会合力共同做好德育实践工作,要在综合实践活动方面有所突破。建立“社会实践基地、校内德育阵地、社区德育资源”三大基地的横向沟通,重视过程管理和教育效果,努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创新品质。

2009-2010学年:

全体教师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探索新时期班队工作的新思路、新理念,形成一套富有时代气息的现代班队管理模式。学校德育研究课题取得成效,德育教育形成一定经验。校园良好育人环境形成规模。

四、主要措施

(一)丰富教育内容,全面提高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1、以养成教育为主线。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分层施教。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守则”和“规范”,养成文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探索一套具有我校特色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办法,分层次、分步骤、分阶段进行,以礼仪教育为抓手,开展学生文明形体;文明礼仪;文明语言;文明交际等系列文明习惯养成教育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的“三种习惯”,即:养成文明礼貌的好习惯,热爱阅读勤学好问的好习惯,开朗乐群团结互助的好习惯;“三种精神”,即:诚信精神,吃苦精神,创新精神,培养具有文明素养的学生,使礼仪教育成为学校养成教育的突破口、德育的亮点。

2、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把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新形势下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结合当地的民族文化、历史名人、革命传统等教育。

3、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础。学校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开展经常性心理辅导活动,接受咨询,为学生个人和团体提供咨询、辅导服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解除学生心理障碍,引导学生做好心理调节。

4、以法制教育为保障。今后法制教育要着重抓好两项工作,一是加强法律普及教育,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针对性地加强法制教育,通过举办讲座、观看展览、参加审判会以及案例分析、法律宣传、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

5、以生存教育为底线。重点开展以自护自救能力、环境保护意识、生产劳动技能、交往沟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生存教育。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活动、安全应急演练,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通过加强环保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环保习惯;通过组织校园集体劳动、社会公益劳动,自我服务劳动和家务劳动,增强劳动意识、锻炼劳动技能,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和独立生活的能力;通过开展实践活动、社会调查、交往训练等,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与他人、与社会沟通和交往的能力。另外,要积极开展健康卫生教育、禁毒教育、预防爱滋病教育等,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态度和生活习惯。

(二)拓宽育人途径,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1、全员育人。德育工作要树立全员参与意识,每位教师都应强化育人意识,自觉地承担起育人责任,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良好的思想道德行为和人格引导学生健康发展。要重视指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充分发挥学生党、团、队组织作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服务的能力。学校要坚持以正面激励为主的原则,大力开展榜样教育、先进教育,用身边的优秀人物和事迹教育学生。与此同时,要建立健全师德监督考核制度,规范全体教师的育人行为。

2、学科育人。高度重视学科德育,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提高教书育人的自觉性,充分挖掘所教学科中的思想道德内涵,有机地结合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努力探索教书育人的内在规律,把育人放在首位。一堂好课,首先要体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3、管理育人。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管理是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既要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又要注重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推进民主管理。

4、班级育人。充分发挥班级德育主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主题班、队会以及劳动、文艺、体育、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认识社会、锻炼能力。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创设和谐的学生关系,形成良好班风。以开展优秀班集体创建为重点,积极探索班集体建设的内在规律,使学校优秀班集体面不断扩大。

5、实践育人。要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了解社会、拓展技能、培养意志品德的基本途径,做到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制度,落实课程安排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结合各种参观、考察、社会调查、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确保社会实践活动落到实处,让学生丰富生活体验,开拓视野,增进理解,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6、环境育人。学校要从有利于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文明行为的角度出发,加强校园环境建设,达到校园布局合理,环境布置合适的目标,使校园内陈列室、活动室、宣传橱窗、旗台、旗杆等都能发挥育人功能。重视教室环境布置,学校要做好绿化、美化、净化工作,创绿色校园。要确保设施安全,开展安全教育,创建平安校园。要把校园自然环境变成能动环境,化成师生自觉意识和文明行为,创建文明校园。

7、家庭育人。用学校文化影响带动社区、家庭文化。通过建立家长委员会、开办家长学校、家长会、家庭访问等方式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改进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通过设立家访记录卡、家校联系卡等,沟通情况、相互配合,及时发现学生思想状况,及时施教。随时倾听家长心声,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让学校与家长同步、让素质教育走进每一个学生家庭。

(三)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德育工作可持续发展

1、德育科研机制。围绕国家十一五德育实验课题,立足学校实际选题定位,通过教研解决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让德育实验根据实效性和针对性,并促进德育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要将德育教研纳入教科研整体工作之中。成立德育研究会,定期召开年会,交流经验、推广典型,掌握教育工作方向,为德育工作决策服务。要将德育重大课题纳入基础教育课题范围,实行德育成果奖励制,每年评选优秀德育课题和成果。

2、德育评价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班主任绩效考核、及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德育工作评估三项德育评价机制。评价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自觉育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自评、互评、校评、生评、家长评、社会评相结合,最终引导师生达到知情意行的统一。

3、德育保障机制。通过举办学校德育论坛、组织优秀教育案例评选、开设德育培训讲座等多种形式,围绕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开展德育热点、难点工作研讨,促进教师更新德育观念,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建立完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责任部门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发挥团队组织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德育管理网络。

4、德育激励机制。规范化、精细化、人本化的管理是提高德育实效,完成德育目标的有效手段。既要坚持依法治校,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德育制度,促进管理规范化。又要注重以德治校,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主体作用,推进民主管理。完善改进已有的管理制度,按照相关制度操作,并及时对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修改,完善管理制度,让常规工作制度化,创新化。充分发挥团支部和少先队的作用,加强学生自主管理意识,提高管理效益。把德育工作和教师的职称评聘、考核、教师聘任等挂钩,促进学校德育工作持续发展的激励机制。

五、工作思路

以学生为中心,以三条主线为突破口,以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素质为重点,力求做到:

1、求精:狠抓学校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工作态度认真、工作精益求精、能出精品成果的德育工作队伍。

2、求新: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校德育工作思路,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辟德育工作新天地,利用新观念、新方法、新形势陶冶学生高尚情操,培养优秀人格,注重育人的实效性。

3、求真:根据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和学生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针对性开展工作,抓好班级、少先队和其它学科的主渠道育人途径,强化学科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连续性、系统性。

4、求实:解决实际问题,认真抓好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个性化,人性化的教育。

六、工作形式

深入学生——经常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 主题讲座——请有关专家讲解安全、法制、国防、心理健康等问题 研讨座谈——各级领导齐抓共管,教师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改革创新 多彩活动——结合学生和学校特点,开展学生乐于参加、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七、工作途径

教书育人——发挥广大教师的教书育人渠道作用 管理育人——发挥管理干部的管理育人渠道作用 环境育人——发挥校园环境的潜在育人渠道作用 活动育人——发挥文体活动的熏陶育人渠道作用

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与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发挥校内外、课内外的教育功能,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共同育人

上一篇:三年级升旗演讲稿下一篇:什么是岗位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