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2023-01-17

第一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

【教学内容】

(西师版)三年级下册第2~3页例2。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主动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学习过程,体会乘法的口算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自学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采用多种方法较熟练地进行口算,培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如何使学生采用多种方法正确、熟练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出示例2的情景图)

二、自学提纲:

1、一共有多少袋面粉?你们是怎么数的?

2、如果要算出这30袋面粉共总多少千克,我们还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行?

3、教师:现在可以求出这些面粉共重多少了吗?怎样列算式?

4、教师:这道题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计算呢?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小伙伴商量商量吧!

三、知识要点

教师:你们的方法都不错!用到了我们前面例1学习的知识,让两位数与10相乘,直接扩大10倍。还想用你们的好方法计算其他的计算题吗?

四、检测题

21×20=

45×30=

50×32=

第二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案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常州市钟楼教研室 陈 佳

教学目标:

1. 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2. 在具体的情境中,会应用有关运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合理运用多种计算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交流合作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的顺序。

教学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时,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制定依据:

1. 内容分析。

(本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也是为后面学习乘数数位是更多位的笔算乘法垫定基础的一课。

本课时是第二课时,主要要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个积的书写位置,从而使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

2. 学生实际。

经过调查,发现班里一部分学生已经会做,明白算理,而有一部分学生是完全未接触过,不知道竖式怎样列,数位怎样对齐。

教学过程:

一、常规训练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1.竖式计算,在练习纸上独立完成。(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 2.校对。

回顾多位数与一位数相乘的笔算方法。

3.揭示课题:前些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法口算,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两位数乘法”。 (板书课题)

二、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 1.估一估。

(1)师:我们任选一题29×12,谁能估一估,它的得数大概是多少?请你把你估的结果和方法记录在纸上。

学生估结果,可能会有: 29×12≈360 29×12≈290 29×12≈300 交流估的结果和方法。

(2)引导交流估的方法,确定范围:290~360之间。 2.算一算准确结果。

(1)师:那么,究竟正确答案是多少呢?这就需要我们来算一算了。你能想办法算出准确结果吗?请把你的方法记录在纸上。

学生尝试计算,可能会出现: 29×10=290 29×2=58 290+58=348 29×2×6=348 或尝试笔算的方法。

(2)组织交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每种方法,你都能看懂吗? 引导交流学生的方法,重点讲清笔算方法:

用竖式计算的同学,你能说出每一步求的是什么吗?(相机在竖式边上板书出每一步的算式)

师追问:为什么“8”对着十位写?这个“28”表示的是什么?“0”要省略

凤凰小学数学备课手册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

不写(相机在竖式上写上0)

其他同学听明白了吗?谁也来说说28×12怎样用竖式计算?(指名说、互相说)

(3)口、笔算算理沟通。

师:请你找一找,还有没有哪种方法和它是同一类的?(其实它们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都是将12拆成了10+2,只是记录的形式不同)

师生一起回顾28×12用竖式计算的过程(师示范完成竖式)

三、巩固练习

你会列竖式来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了吗?(练习纸练习24×

23、62×41) (收集资源交流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练习。

第三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设计

一、 教材依据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三年级数学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第五章第二节笔算乘法第一课时设计的。

二、 设计思路

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主,教师侧面引导为辅,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真知,探求数学计算之奥妙。

设计理念:复习旧知,设问导入,例题范演,解释算理,习题演练,纠正错误,掌握新知。

教材分析:本节是在已学过的乘法认识与乘法口诀,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乘法以及口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和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今后学习两位数乘三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小数乘法的基础。

学情分析:本节是在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口算整

十、整百数乘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以一位数(每位乘积不满十),并且掌握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还学会了口算两位数乘以整十数和估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

三、 教学目标

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乘法的笔算方法(列竖式计算)。

2.理解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乘第一个因数得多少个十,乘得的数的末位要和因数的十位对齐。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树立细节决定成败的思想。

4.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服务。

四、教学重点

1.掌握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

2.解决乘的顺序和第二部分积的书写位置问题。

五、教学难点

理解笔算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原理。

六、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搜集图片,设计复习题和巩固练习题;学生准备数学练习本和笔,提前预习本节内容。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内容:笔算乘法课本第63页的例1及做一做

(二)教学方法:示范法和探究法

(三)教学策略:以提问形式激发学生思考,辅助引导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

(四)教学进程:

1.学前准备

(1)口算:

(2)估算:

(3)笔算并说出计算过程:

2.新知学习

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会了多位数乘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请同学们现在思考:如果两位数乘以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呢?有没有同学知道(知道的请讲述计算方法并给予肯定)。今天呢,我们就一起研究一下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出示标题)。

(1)教学问题提出

出示课本例2的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这幅图所展示的情景是什么(小丽和妈妈去书店买书,小丽买一套12本的书,每本24元,她在想妈妈一共要付多少钱?)

(2)分析解决问题

学生分组讨论,帮助小丽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道什么样的乘法算式(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乘法算式),请同学们帮助小丽估算一下妈妈要付多少钱()?如果妈妈给营业员阿姨200元,营业员阿姨同意不?说清判断理由。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做具体计算:

可分成三步进行计算,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从而得到(或者,,)。

教师对于正确做出答案的同学给予表扬,在计算的过程中,部分同学提前很好的预习了本节内容,运用了书上的列竖式进行笔算,却对书上的列竖式笔算过程不是很理解,教师可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引起大家的思考,并对提出的问题给予表扬。

(3)教师演示笔算方法

24×12=288 2 4 2

424×10=240 × 1 2(因数12中的1代表一个十) × 1

224×2=48 4 8 (48是24×2的积) 4 8

240+48=288 + 2 4 0 (240是24×10的积) + 2 4

2 8 8 (个位上的0可不写,如右式) 2 8 8

(4)归纳总结计算方法

在列竖式计算当中,数位要对齐,用哪一个数位上的数去乘哪个因数的数位上的数与所得的积的末位必须与哪个数位对齐,通常是从因数的最低位乘起,乘完后再把所乘得的积加起来。

3.知识强化

(1)完成课本上第63页做一做

前4题让学生上黑板练习,完成后说出计算过程,教师在学生讲解前将第二部分乘积用红色笔描出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2)知识强化

①判断正误,对的画“√”,错的画“×”,并改正过来。

2 2 1 2 3 2

×1 4 ×1 3 ×1

38 8 ( ) 3 6 ( ) 9 6 ( )

2 2 2 3 2

1 1 8 5 6 4 1 6

②一家饭店买来22袋大米,每袋24元,问买这些大米共需多少钱?

4.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需要注意什么问题?(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乘法,应注意用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因数时,乘得的数的末位数要和十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和个位乘得的积错开一位)

5.作业设计

课本上64页练习十五第一题,要求列竖式计算。

八、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以两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

24×12=288 2 4 2 4

24×10=240 × 1 2(因数12中的1代表一个十) × 1 2

24×2=48 4 8 (48是24×2的积) 4 8

240+48=288 + 2 4 0 (240是24×10的积) + 2 4

2 8 8 (个位上的0可不写,如右式) 2 8 8

第四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教学反思

4月8日,只是一个很平常的日子,但对于我而言却是意义非凡的。一堂普普通通的课,却给予了我们太多太多的“教育”和思索。昨天下班前夕,被告知明天数学教研员姜老师要来听课。急急忙忙弄出了一份教案,又根据教案做了一份简单的PPT课件。晚上回家之后,只是简单地将教学思路理了一遍,随后的时间便是对着教案发呆了,并非是自己胸有成竹,而实在是自己看不进去了。今天上午进行了一次试教,试教之后,前辈们给予了我许多的帮助。

我是以围棋棋盘图导入新课的,让孩子们讲讲从棋盘上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进而引出了“棋盘上一共有多少个交叉点”,从而列出式子“19×19”。在试教时,我的目的只是让孩子列出式子。而在前辈们的讲评中却发现:围棋棋盘在这节课上是可以大做文章的。比如在孩子列出“20×19=380”时,可以再添加一条在原来的棋盘上,之后的“380—19=361”时又可将添加上去的删除,这样图形与算式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让孩子理解起来更为简单,也让题目变得更为形象。此外在试教时,我对学生似乎扶得过牢了,课堂的提问也似乎过于简单,在说算理时,我也只是选取个别孩子,并未完全顾及所有的孩子。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有待在课堂中加强。

下午的课堂似乎比上午是有进步的,上午遇到的问题我也都能很好的解决。比如“19×19”不再只是一个简单的式子,而是让孩子们结合围棋棋盘来说明原因;而在说笔算过程时从个人说到同桌互说,再到最后的全班齐说。

第二次之后,新的问题也出现了。

1、自己的数学素养有限,对于课堂的评价和激励的语言太过于贫乏,课堂一直处于平淡中。在以后的课堂中尽量丰富自己的语言,以此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

2、对于课堂中的反馈还有待加强,反馈策略是一门深奥的学问。

3、本堂课中的练习安排并不是特别合理,缺少了一些思维的拓展。我可以在最后时利用一道难度稍大的题目,将孩子们的思维拔高,让他们将所学的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在试教时,我并未用到估算,而在正式上课时我将估算运用其中。而我也只是简单的运用估算,只是为了“估算而估算”。在之后的讲评中,姜老师的话让我知道了估算的用处远没有那么小。通过估算可以让孩子们的思维更为活跃,让他们渐渐知道自己的估算结果是可以一步步靠近准确值的。

一次匆忙的课堂,又让自己成长了不少。

第五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 P30—31页。教学设想:创设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会计算方法的需要,并激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灵感。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

2.在具体的情景中,应用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索的意识,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的顺序以及第二部分积的书写方法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 谈话导人: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例如这小小的“喝”问题也不例外。

2.估算。

(1)谁能估算一下订一份牛奶一年大约需要多少元钱?(300元)

(2)你是怎样估算的?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明确问题:有什么办法来说明白己估测的是否接近正确答案,或者与正确答案相差很远?(算一算) 。

怎样算呢?你们能自己动动脑解决这个问题吗?

2.尝试解决:学生独立思考,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3.小组交流:同学们所用的方法不完全一样,请大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自己的算法。交流之前可以先整理一下自己已有的研究成果,想一想你准备讲哪几点,说哪几句话。 (4)用竖式计算。

请学生说说用前三种方法算的道理。

5.比较方法:这个竖式同方法(3)比较有无联系?(实际上都 是分三步计算的,竖式是把三步计算写在一个式子里。)

6.选择方法:这么多方法中,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呢? 为什么?自己选择一种方法算一算。

7.研究笔算方法。

指名回答,教师随机板书:

(1) 第一步算的是什么?

(2) 第二步算的是什么

(3) 第三步算的是什么?怎样算的?

(4)这一结果和我们开始的估测差不多吗?

8.归纳提炼。

你能用自己的话再说说计算以上这题的方法吗?教师适时引导归纳笔算乘法的方法,并板书课题。

指出: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其实是把它分解为两位数乘一位数、整十数来分别计算,然后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9.完成“试一试”。

三、尝试应用,拓展深化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做题。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班内交流。

(2)各自算出正确答案。

4.做“想想做做”第

4、5题。

(1)观察题目提供的场景。提问:你从中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小朋友应付多少元?)

(2)学生独立计算解决问题。

(3)全班共同订正。提问: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你用到了哪些信息?哪个信息没有用?为什么不用?如果要用上这个信息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l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上一篇:练习与测试六年级语文下一篇:林学院学生会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