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读书报告

2022-08-31

一份优质的报告,需要以总结性的语录、合理的格式,进行工作与学习内容的记录。想必你也正在为如何写好报告而发愁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学前教育学读书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篇:学前教育学读书报告

学前教育学读书笔记

学前教育学读书笔记近期自学了虞永平教授的〈学前教育学〉一书,书中先进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进一步丰富了个人知识经验,学前教育学读书笔记。对提高教育技艺不无裨益。简要介绍一下虞永平教授,1962年生,江苏吴县人。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学前教育学博士。先后讲授学前教育管理、学前教育学、幼儿园课程、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等课程;曾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和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等研究项目;出版《学前教育学》《学前课程价值论》等专著4种,主编教材7种;发表学前教育研究论文50多篇。现任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学前教育学》一书从多个方面论述了学前教育发展。首先论述了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以及价值,明确了学前教育理论了发展和形成。在第二章里,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

阅读本书,我想从“儿童观”这一点进行两方面的分析、反思。 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只有不断的更新儿童观,才能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教育观点,使之符合新时代对儿童的需要,才能保证我们的教育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活动“做中学”。儿童是一个全方位不断发展的“整体”的人,应尊重并满足儿童各种发展的需要。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不论是婴儿期,还是在幼儿期均如此。而操作活动却是儿童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所谓操作活动,就是儿童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儿童在做中学,做中成长。所以,在针对很多抽象问题的理解时,我们应该放手让孩子去做,不要怕麻烦,不要省程序,所谓“做中学”就是说的这个道理。

二、活动“游戏化”。儿童期也叫游戏期,游戏既是儿童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幼儿可以通过游戏学习和成长,其能力水平也是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游戏分很多种,如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音乐游戏等等,面对多种多样的特色游戏,作为教师,我们一方面要认识到游戏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将游戏巧妙地贯穿到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阅读中,我感悟到:成人要多为儿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不仅要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发展的需要,还要给他们提供自由活动的空间。要注重个别差异,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和自由的发展是培养儿童创造性的前提。儿童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们应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应最大限度的发展儿童的潜力。这些潜能必须在适当的环境和教育的条件下才能挖掘出来,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我们对儿童观应有正确的认识,应树立科学的儿童观。

第二篇:学前教育杂志读书笔记

学前教育杂志读书笔记(精选6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好怎么写读书笔记了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前教育杂志读书笔记(精选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学前教育杂志读书笔记1

睡觉——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对睡觉再熟悉不过了。睡觉简单而平凡,可能在人的心目中没有什么特别可谈之处了。可是小班的分享阅读中就有一篇《上床睡觉》的故事。这么简单的故事怎样教幼儿呢?其实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很简单,但它有很多空间给我们挖掘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发挥读本的教育功能。除了教幼儿朗读故事之处,还能从读本当中获取什么知识呢?读了这本书,孩子能够学会什么呢?其实在《上床睡觉》这个故事中,巧妙的融入了数的概念、量的体验有关数学领域的知识经验。如小蛇和河马、大象的对比,动物与枕头的一一对应关系等。

从动物们上床睡觉到动物们都住院了,在读本的图画信息非常丰富,有很强的叙事性从画面来预测和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所有的动物都上床睡觉了,哪床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里可以让幼儿不断的预测和推断。在这样的情节中不断发展幼儿的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幼儿更有效地观察的方法。比如小蛇的尾巴卷树上紧紧的,动物们的表情等等。学前教育杂志读书笔记2

“五一”假期,我读了一本好书《生命的留言》,作者是身患癌症晚期的陆幼青。作者,他是一个非常坚强、幽默、乐观而又很有勇气的人。

读着此书,感觉给自己增添了很好的一笔精神财富,受益匪浅。启示一:虽然疾病的疼痛让陆幼青难于言说,他仍然希望他的家人的生活不要有一丝阴影;他还呼吁:快乐起来吧,朋友们,不要为年龄、健康、容貌、金钱、职务、公平之类的事情而不快乐。

启示二:当诱惑来自内心,千万小心。人生的功课实际就是一门,就是对各种诱惑的取舍啊!所谓成功者,是指他们拒绝了很多真的诱惑;所谓失败者,只缘他们相信了很多假的诱惑。

启示三:春天是年年会来,可赏春人的心境能岁岁依旧吗?想来答案是简单的,全在于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和家人的价值了,在于你看重的是自己的感受还是别人的印象了。启示四:他说,应该提倡博傻主义,因为傻不是笨,更不是蠢,也不是低能。学前教育杂志读书笔记3

“人,如果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但当参加工作、结婚、生子这一系列的事情都相继发生后,我敢说我从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一本书。假期又要完成读书任务,该读一本什么书呢?我煞有介事地跑到书店。选选本专业的吧,说实在的,教学那类的专业性与理论性很强的书,我真的没有勇气去选,因为我真的是不喜欢,怎么办呢?忽然一本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吸引了我。我只翻看了几页,这本书就带给我不小的震撼。“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段貌似平凡、实为哲理颇深的引子,驱使我下定决心把它买回家并作为我假期必读数目之一。接下来的几天,我几乎是废寝忘食地读完了作者尹建莉的这篇大作。

尹建莉教育的七要素是:

1、提高爱的质量。

2、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6、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7、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教育的七要素,每一点讲得都很详细,作者通过自己接触的实例,把教育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教我们用哪些方法去解决教育的问题,而使孩子既受到教育又不受伤害,保持孩子的那份纯真。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凡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凡事让孩子自己去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地学会做事,结果是不再犯错。

作者在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线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有时,我的脾气略显暴躁,失控时总是对孩子施以拳脚。我们儿时的教育,多数都受到过父辈拳脚的教育。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不该再接受20世纪父母那种煞费苦心却失败的教育。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们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当我们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是否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

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尹建莉把自己的育儿经验无私地奉献给读者,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了解了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使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从而培育出聪明、健康、活泼、富有爱心的好孩子。学前教育杂志读书笔记4

今天,我在《学前教育》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是文章的题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强烈去阅读的兴趣。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惯性操作中,认为只要制订好计划,班内三名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就可以了。教师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到东孩子就得向东,幼儿完全不知道教师有什么安排,幼儿是一个盲从的状。

针对课间自由活动混乱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这样反思:我们给幼儿自主的空间了吗?我们有提供给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做事的条件吗?幼儿知道在这个环节可以做什么吗?于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动区讲评时都将问题抛给孩子:“活动结束后我们有什么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们等待,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根据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丰富了一些简易活动材料。

针对每次活动在不同的场所,需要幼儿在短时间内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问题。如何让幼儿预知呢?作者还是把问题抛给孩子:“我们每天上课的地方都不一样,怎么才能让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里呢?”通过幼儿的.讨论,最后决定用图片的预知方式来告诉幼儿,下一环节要准备什么。于是作者在班内开设了一个“温馨提示角”,每天早饭后都将当天上午的活动要求、场地安排用图片的形式告诉幼儿。

通过作者这两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贯通的使用这种方法。在一日活动的其它环节中,如:户外活动前,通过提示牌让幼儿了解去哪儿,站几路队,要带什么?音乐舞蹈要到哪里上?要带上道具吗?数学活动要到珠心算室吗?要带上书吗?等等。学前教育杂志读书笔记5

目前,我们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就面临了缺少同伴间的交往,当然,幼儿在幼儿园时,都会有很多的同伴,在家里就缺少了玩伴,对此,我看了《学前心理学》中的同伴交往,让我明白了:同伴交往的意义和方式。

孩子在家都是与大人接触的多,这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儿童所有事情,都被大人安排的井井有条的,所以孩子思考的事也就好少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存能力被弱化,生活能力没有形成。还有可能身心早熟的隐患,可能会形成“小大人”的性格。由此看来,同伴交往对孩子非常重要。

在和同伴交往过程中,同龄伙伴具有同步性,能够促进身心全方位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同龄伙伴生理、心理和认知经验的相似性决定的。有人说,只有儿童最了解儿童。确实是这样的。有一次,我看到两个妈妈分别抱着自己不满岁的宝宝在一起聊天,此时发现两个孩子也在用无声的语言进行交流:一个宝宝笑了,另一个宝宝也笑了;一个宝宝发出声音,另一个宝宝也发出声音……这就说明同伴交往认知的同步性,使他们的沟通非常容易,包括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而大人就不明白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以,儿童也同伴交往更能促进其身心全方位发展。

同龄伙伴认知的同步性,就决定了同伴交往影响的有效性。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现有水平与同伴更为接近,在同一事物认知过程、情感体验以及目的性、自控能力等方面极易产生共鸣。尤其是在社会化行为规范的形成上,具有同步进程。当孩子遇到矛盾时,我们成年人总习惯这样教育孩子:“你是大哥哥(大姐姐),应该让着小弟弟(小妹妹)”。这事两种不同的暗示,可能对两个孩子形成不同的影响和结果。一方会觉得我是大哥哥(大姐姐),我只好吃亏了,时间久了会形成性格倾向;而另一方会觉得我是小弟弟(小妹妹),他应该让着我,久而久之,也会出现性格倾向。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儿童形成解决矛盾的能力,不具有交往影响的有效性。

读了这个同伴交往,我才明白,原来我们身边的教育方式存在了很多的误区,我会继续了解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提升我的教育能力吧!学前教育杂志读书笔记6

在我看来,《讲台上下的启蒙》这本书并不能完全算作是学术类的书籍,它还有很多细节在里面,可见作者在写作时是真的投入感情的`。书中还详细描写了作者的父亲和母亲,虽然都是些不起眼的琐事,我想作者想要表达的可能就是“爱”在教育中的作用吧。

人在不同的年龄段,追求也不一样。刚刚毕业时,我们的追求就是能够顺利就业,找到一个可心的工作。因为刚刚毕业,仅仅掌握一些专业知识,缺少社会经验与企业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所以,我们第一次就业相当于进入了人生的第二所大学。几年之后,我们有了一定的工作能力与社会经验,我们工作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养活自己,我们希望有更高层次的生活。经过多年的磨炼以后,我们的人后追求更加明确,个人爱好与特长会逐渐清晰。在日资企业的社会经验与工作能力,将成为我这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经过了在日资企业的磨炼,到了我这个年龄段,我终于找到了一份我喜欢做,擅长做,而且是我觉得我自己应该做的工作。我觉得自己好幸福哦!

诀窍4,用话语帮忙孩子表达情绪密码。例如,小孩子正因饥饿哭泣时,不好只是喂他,也要花时刻同他说话:“我听到了,孩子,你此刻饿了对吧,我们找点东西来吃吧!”若孩子被汽车喇叭声吓到了,你能够跟他说:“那种声音真可怕,把你吓坏了。”孩子开心地荡着秋千,你能够用话语增强这种经历给孩子带来的正面感受,能够发出夸张的声音,比如“哇——”的一声,或者说:“你玩的很开心,对不对?”这些语言描述不仅仅对孩子的感觉予以认可,同时也能把孩子身体的感觉用语言描述出来。

作为一位专业的幼儿园教师,要真切地热爱幼儿教育这份光荣的职业。既然当初选择了这份阳光下神圣的职业,我们就要努力认真地去践行自己最初的选择。幼儿园的孩子只有3-6岁,他们纯洁、可爱、天真、活泼,他们小脑袋里有着诸多的“为什么”,他们的习惯各不相同,他们的能力高高低低,他们的发展有快有慢。当他们第一次踏入幼儿园的大门,他们会害怕、茫然、哭闹、又对你似乎有一份依恋。因此,我们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耐心倾听、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把爱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用我们的爱心、耐心和细心去呵护我们孩子、教育我们的孩子,把最美好的东西奉献给我们孩子。

曾经,在我的脑海中无数次闪过这样的想法:幼儿教师是个辛苦而又不被人理解的职业:每天早上七八点到幼儿园开始忙碌,接待家长、组织活动、开会、学习、看午睡……一直忙到了下午四五点钟,有时还要加班布置环境,晚上还要做一些文案工作,做得很苦,做得很累,却有时得不到家长的认同和理解。有些家长甚至会经常抱怨老师没有很好照顾好自己的孩子,有时仅仅是为了孩子的裤子穿反了或者是鞋带没有系好。

天下的爱有许多种,但周弘老师的爱是执着的与众不同,是我们许多人所无法克服的。

今天我看了周弘老师《赏识你的孩子》虽然只看了第一觉醒。我感到周弘老师这样的父亲是值得我们去欣赏他、赞美他的。文章中讲到他有一个双耳全聋的女儿,但他没有灰心,不垒气,不怕挫折,不怕世人闲俗,坚定信心。带孩子东奔起跑的求医问药,对自己的孩子进行赏识教育。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女儿在他的努力下,以在90分贝的听力下终于开口了,他尝到了人间的甜蜜“爸爸、”

在此我也佩服他的勇气与信心为了女儿倾家荡产,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不放弃。其实像我们这里也有这样的孩子。但是作为孩子的父母,他们选择的是放弃或抛弃。他们害怕不可想象的结果,认为这样的孩子长大了是一种负担。没有选择去如何的教育他、培养他,而是把他抛弃到某个城市的地方。其实在孩子的心中,他们也渴望自己是健全的。他们也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也要父母的疼爱。然而事宜愿违,他们害怕这个责任,宁愿选择抛弃没有勇气承担责任,作为这样的父母缺少的就是道德与人性。难道不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吗?如果周弘老师也这样,那么今天我就没有品尝到《赏识你的孩子》这本书!也不能体会到周弘老师那坚韧不拔的精神的品质。作为父母都要用不同的爱去关心、呵护自己的孩子。同时我也祝愿天下的父母都要认真的去赏识自己的孩子,让他们茁壮成长!

“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孩子,欣赏孩子每一个幼稚的想法和行为。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以宽容之心对待孩子,理解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教育中倾注了爱,教师就会理解、接受、运用“赏识”这一有效的教育手段,在教育的花园中耕耘书籍作为生活的一个载体已经成为我们生存、发展、进步的必需品。有了书籍才使我们的话语有了意义,让我们的存在有了价值。好的书当然是要精心细读,细心品味。读好书有如品尝美味食品,只有细细咀嚼,其味才能充分享受,其养才能充分吸收。

在看《爱的教育》时,每每被书中的那些平凡人物的平凡事迹感动,《扫烟窗的孩子》、《班长》、《穷人》、《虚荣心》、《感恩》、《嫉妒》、《争吵》、《告别》等等和孩子有关的故事中,歌颂了儿童应该具备的纯真感情,同时书中也表露了从家庭、学校到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良好的环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塑造着儿童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第三篇:《学前儿童艺术教育》读书笔记

今年的暑假过得比以往的暑假更加充实与忙碌。在暑假刚要开始的时候,我们园领导为了使我们每一位支身于幼教第一线的教师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更加扎实,就倡导我们在暑假里要读完一本以上的专业类书籍,并鼓励我们向幼儿园图书室借书。我也不错失这样的机会,借了一本《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想让自己对艺术教育有更深一步的理解。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一共分为绪论和上下两篇,绪论部分主要是讨论艺术教育的宏观理论问题,其中包括艺术教育的性质与地位之争、审美愉悦与幼儿的生命质量提高、循序渐进与幼儿的有效学习、迁移模仿学习与幼儿的创造性表达、身心舒适与幼儿的自律性发展等。上篇是分领域的艺术教育,下篇是综合的艺术教育。在上篇部分分领域的艺术教育中,包括幼儿园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结构设计、心理调节和评价等。我们知道,追求价值不能不遵循客观规律,如果我们采取的行动程序和方法违反事物的规律,其后果必将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在其中,还向我们介绍了不同领域教学设计和实施的方法策略。这是为学习者深入体验各种不同艺术实践的“异同”奠定基础。因为学习者只有体验和把握不同领域艺术实践的异与同后,才能更好地体验到综合利用他们来表达自己认识的兴趣。下篇在综合艺术教育中也向我们渗透着一些相关理论的问题。从不同领域切入的综合集体活动给我的启发也特别大,让我从中了解主次的不同切入点。

从这本书中,我们可以读到: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认真对待自己的学习,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努力探索和实践,我想,我们在艺术教育教学方面会有更大的突破!

第四篇:学前教育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读书笔记范文(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学前教育读书笔记1

睡觉——在生活中是不可缺少的,人们对睡觉再熟悉不过了。睡觉简单而平凡,可能在人的心目中没有什么特别可谈之处了。可是小班的分享阅读中就有一篇《上床睡觉》的故事。这么简单的故事怎样教幼儿呢?其实这个故事表面上是很简单,但它有很多空间给我们挖掘的地方,如何更好地发挥读本的教育功能。除了教幼儿朗读故事之处,还能从读本当中获取什么知识呢?读了这本书,孩子能够学会什么呢?其实在《上床睡觉》这个故事中,巧妙的融入了数的概念、量的体验有关数学领域的知识经验。如小蛇和河马、大象的对比,动物与枕头的一一对应关系等。

从动物们上床睡觉到动物们都住院了,在读本的图画信息非常丰富,有很强的叙事性从画面来预测和推断故事情节的发展。比如,所有的动物都上床睡觉了,哪床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这里可以让幼儿不断的预测和推断。在这样的情节中不断发展幼儿的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幼儿更有效地观察的方法。比如小蛇的尾巴卷树上紧紧的,动物们的表情等等。学前教育读书笔记2

“五一”假期,我读了一本好书《生命的留言》,作者是身患癌症晚期的陆幼青。作者,他是一个非常坚强、幽默、乐观而又很有勇气的人。

读着此书,感觉给自己增添了很好的一笔精神财富,受益匪浅。启示一:虽然疾病的疼痛让陆幼青难于言说,他仍然希望他的家人的生活不要有一丝阴影;他还呼吁:快乐起来吧,朋友们,不要为年龄、健康、容貌、金钱、职务、公平之类的事情而不快乐。

启示二:当诱惑来自内心,千万小心。人生的功课实际就是一门,就是对各种诱惑的取舍啊!所谓成功者,是指他们拒绝了很多真的诱惑;所谓失败者,只缘他们相信了很多假的诱惑。

启示三:春天是年年会来,可赏春人的心境能岁岁依旧吗?想来答案是简单的,全在于你如何评价自己的和家人的价值了,在于你看重的是自己的感受还是别人的印象了。启示四:他说,应该提倡博傻主义,因为傻不是笨,更不是蠢,也不是低能。学前教育读书笔记3

“人,如果要进步,就要不断的学习。”这是谁都明白的道理。但当参加工作、结婚、生子这一系列的事情都相继发生后,我敢说我从没有认认真真地读过一本书。假期又要完成读书任务,该读一本什么书呢?我煞有介事地跑到书店。选选本专业的吧,说实在的,教学那类的专业性与理论性很强的书,我真的没有勇气去选,因为我真的是不喜欢,怎么办呢?忽然一本名为《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书吸引了我。我只翻看了几页,这本书就带给我不小的震撼。“妈妈是朋友,妈妈是老师,妈妈是孩子的引路人,妈妈教育方法的差别,常常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段貌似平凡、实为哲理颇深的引子,驱使我下定决心把它买回家并作为我假期必读数目之一。接下来的几天,我几乎是废寝忘食地读完了作者尹建莉的这篇大作。

尹建莉教育的七要素是:

1、提高爱的质量。

2、把学习做成轻松的事。

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5、做家长应有的智慧。

6、小事儿就是大事情。

7、走出坑人的教育误区。

教育的七要素,每一点讲得都很详细,作者通过自己接触的实例,把教育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教我们用哪些方法去解决教育的问题,而使孩子既受到教育又不受伤害,保持孩子的那份纯真。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个家长都可以做到这一点;难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经常让孩子有机会独自做事,独自承担责任,独自解决问题。凡能让孩子独自做的家长就不要包办,凡能让孩子独自想的家长就不要急于给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长要装得无能一些,无知一些,以便把各种机会留给孩子。凡事让孩子自己去做,犯一些错误,才能慢慢地学会做事,结果是不再犯错。

作者在书中说:“打孩子是一种陋习和恶习。一个用武力征服儿童的成人,无论财富多么丰厚,地位多么显赫,学问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现。这一瞬间,你以为自己强大而正义,其实是缺少理智,恃强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线全部失守,只能从体力上给自己找平衡。在爱的名义下施暴,此时此刻你的行为如此粗野,不过是个穿西装的野人。”

“在爱的名义下施暴”这句话给我很强烈的感受,它让我越来越深刻的反思。有时,我的脾气略显暴躁,失控时总是对孩子施以拳脚。我们儿时的教育,多数都受到过父辈拳脚的教育。可时代不同了,现在的孩子不该再接受20世纪父母那种煞费苦心却失败的教育。小学老师说孩子没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师强调小学老师没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师又抱怨初中老师无能,大学老师更是觉得没有必要为学生的行为负责。如此,孩子便长大了,真的成为祸害别人的人了。谁为他们负责呢?我们应该为此感到忧虑。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我越来越感觉自己的力不从心。我想只有不断地学习提高,才是我当下要走的教育之路。当我们抱怨孩子不懂事、不听话,总是在犯错误,达不到自己理想的时候,我们是否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是否愿意向孩子承认或向自己承认“我错了”。如果我们没有这种勇气或不愿做出这种反思,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孩子会有所改观。

一个成功的孩子背后定有一对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尹建莉把自己的育儿经验无私地奉献给读者,让我们对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了解了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使孩子接受我们的意见,从而培育出聪明、健康、活泼、富有爱心的好孩子。学前教育读书笔记4

今天,我在《学前教育》杂志上看到这篇文章。是文章的题目首先吸引了我,引起我强烈去阅读的兴趣。因为在我们以往的惯性操作中,认为只要制订好计划,班内三名教师认真组织实施就可以了。教师就像一根指挥棒,指到东孩子就得向东,幼儿完全不知道教师有什么安排,幼儿是一个盲从的状。

针对课间自由活动混乱的局面,作者在文章中是这样反思:我们给幼儿自主的空间了吗?我们有提供给幼儿按自己的意愿选择做事的条件吗?幼儿知道在这个环节可以做什么吗?于是,作者在每天的活动区讲评时都将问题抛给孩子:“活动结束后我们有什么事可以做呢?”洗手、小便、喝水等等。“小朋友做事有快有慢,需要我们等待,这个时候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根据孩子的回答,按照孩子的想法,作者在教室中丰富了一些简易活动材料。

针对每次活动在不同的场所,需要幼儿在短时间内一次次搬椅子到不同地方的问题。如何让幼儿预知呢?作者还是把问题抛给孩子:“我们每天上课的地方都不一样,怎么才能让小朋友都提前知道把椅子搬到哪里呢?”通过幼儿的讨论,最后决定用图片的预知方式来告诉幼儿,下一环节要准备什么。于是作者在班内开设了一个“温馨提示角”,每天早饭后都将当天上午的活动要求、场地安排用图片的形式告诉幼儿。

通过作者这两方面的阐述,我们可以贯通的使用这种方法。在一日活动的其它环节中,如:户外活动前,通过提示牌让幼儿了解去哪儿,站几路队,要带什么?音乐舞蹈要到哪里上?要带上道具吗?数学活动要到珠心算室吗?要带上书吗?等等。学前教育读书笔记5

目前,我们的幼儿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觉得就面临了缺少同伴间的交往,当然,幼儿在幼儿园时,都会有很多的同伴,在家里就缺少了玩伴,对此,我看了《学前心理学》中的同伴交往,让我明白了:同伴交往的意义和方式。

孩子在家都是与大人接触的多,这其实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儿童所有事情,都被大人安排的井井有条的,所以孩子思考的事也就好少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存能力被弱化,生活能力没有形成。还有可能身心早熟的隐患,可能会形成“小大人”的性格。由此看来,同伴交往对孩子非常重要。

在和同伴交往过程中,同龄伙伴具有同步性,能够促进身心全方位发展。这主要是由于同龄伙伴生理、心理和认知经验的相似性决定的。有人说,只有儿童最了解儿童。确实是这样的。有一次,我看到两个妈妈分别抱着自己不满岁的宝宝在一起聊天,此时发现两个孩子也在用无声的语言进行交流:一个宝宝笑了,另一个宝宝也笑了;一个宝宝发出声音,另一个宝宝也发出声音……这就说明同伴交往认知的同步性,使他们的沟通非常容易,包括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也是这样的,而大人就不明白他们的所思所想,所以,儿童也同伴交往更能促进其身心全方位发展。

同龄伙伴认知的同步性,就决定了同伴交往影响的有效性。孩子的心理、生理的现有水平与同伴更为接近,在同一事物认知过程、情感体验以及目的性、自控能力等方面极易产生共鸣。尤其是在社会化行为规范的形成上,具有同步进程。当孩子遇到矛盾时,我们成年人总习惯这样教育孩子:“你是大哥哥(大姐姐),应该让着小弟弟(小妹妹)”。这事两种不同的暗示,可能对两个孩子形成不同的影响和结果。一方会觉得我是大哥哥(大姐姐),我只好吃亏了,时间久了会形成性格倾向;而另一方会觉得我是小弟弟(小妹妹),他应该让着我,久而久之,也会出现性格倾向。我觉得这种教育方式不利于儿童形成解决矛盾的能力,不具有交往影响的有效性。

读了这个同伴交往,我才明白,原来我们身边的教育方式存在了很多的误区,我会继续了解如何正确教育孩子,提升我的教育能力吧!学前教育读书笔记6

朱永新新教育的核心理念不是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而是突出“一切人”。朱教授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没有家长的发展也没有学生的发展。教育目的本来就是为了人的发展,人文精神的核心是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关注人的发展空间。要关注学生和教师、校长、家长以及社会上所有人的发展。无论他是贫困的,还是富贵的;无论他是愚昧的,还是睿智的;无论他是健全的,还是残疾的,都应该让他们快速地发展。

朱教授说,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养积极的态度,真正地让教师、学生和学校一起成长。他认为,参加新教育实验的所有学校的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梦,都应该给自己一种挑战自我的勇气,一种超越自我的精神。每一个老师、每一个学生都要成功,相当部分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够成才。所有参与实验的人都要感觉到自己在不断地进步,成长并快乐着。

朱教授说,目前以成败论英雄、以金牌论英雄、以升学多少论英雄的观点是错误的。新教育实验行动方案的关键是,教一些让学生一辈子真正有用的东西。朱教授说自己是苏州大学毕业的,但他并不认为自己比北大、清华的学生差。他说,我甚至可以到北大、清华去做老师做教授。关键是怎么样让学生有一个真正辉煌的明天,而不仅仅是辉煌的今天。

朱永新非常推崇“学生走出校门,忘记学校所教内容后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的成果。”许多人认为这非常精辟地诠释了教育;也有人认为就剩不下什么了(我想,这里学校所教内容,主要是指一些纯粹的应付考试的东西,这些东西,好多在实践中是用不上的,注定是要忘记的;而那些在实践中一刻也离不开的,是根本不会忘记的)。

在这一方面,他专门做过调查:平江实验小学的一些教师提出,作为教师都想教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也希望在快乐活跃的氛围内进行教学,可现实是现在的学生和教师都没有讲话、活动的时间,没有活动作文怎么写?尤其苏州现在已取消学生的春、秋游,他们不得不将时间花在那些重复的题海里,以至于学生一听到放假就欢呼雀跃,学习已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对此,学校固然可以按照新教育实验逐步改善以往的办学理念,可更大的压力是来自社会的压力,甚至出现有的家长看到作业少了就责怪老师的情况,社会究竟对新教育是个什么样的态度?

为此朱永新指出,学生的课外活动一定不能少,该做的还是要做,只要是省内游,安全工作做细一点,可以恢复学生的户外游。不仅如此,还要多搞些这样的户外活动,哪怕是附近的博物馆、园林等,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在大自然中得到实践。教学最关键的是如何让学生更活跃一点,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现在很多教师和学生埋怨没有时间,那时他们都将时间用在了加班加点上,试问:加与不加究竟有多大的区别?不如将这些时间让学生自由支配,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多读一些书,现在有些学生对有些科目的什么定律、定理、公式都了如指掌,可遇到题目就不会做,原因就是没看懂题目,这非常值得教师们反思。相信只要学生确实是进步了,社会会给予新教育一份肯定。

第五篇:学前教育学调查报告

见习时间:2015年04月20日 见习地点:某某幼儿园

见习内容:通过观察和交流,了解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教学活动等 见习报告:

9点25,刚入园,正好是孩子们上午课外游戏活动时间,首先观察到的是蒙班的孩子们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接力赛游戏,男孩子,女孩子各一组,站成两列,他们都给自己的组起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组名,变形金刚,芭比娃娃队,孩子们在接力游戏中,快乐,自由地冲出去,向前跑,摔倒了又迅速地自己爬起来,每个人都会努力地去跑,看那个队能够获得最后的胜利,旁边的孩子们在旁边使劲地喊着加油,加油,孩子们乐此不疲地在将这个运动性游戏持续了12分钟左右。接力比赛结束后,老师组织孩子每人拿一个小皮球来进行拍皮球活动,孩子们于是都玩起了皮球,整个园里是朝气勃勃,孩子们的笑声充斥着整个校园。

我特别推崇这种户外的体育游戏,下面我将说一点我对这两个体育游戏的感受。 首先,从这两个户外体育运动游戏本身所体现的对孩子的身心上的积极意义来说,孩子

在游戏中跳动,跑动,走动以及拍的这些大肌肉动作为主的游戏活动锻炼了孩子的动作协调,对肌肉方面的控制,肢体的平衡等能力,孩子的耐力等各方面的素质都在这种阳光,趣味的运动游戏中得以慢慢提高。此外,在这种规则性的游戏中,孩子开始慢慢学会如何去遵守纪律,如何变得勇敢,坚毅,孩子们也开始试着和伙伴团结合作共同取得胜利,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孩子们在这中游戏中能够享受到无限的乐趣,这种愉悦的感受是其它的任何感受无法替代的。

其次,在谈谈对组织这个活动的老师们的看法。

第一,老师们给我的很强烈的感觉就是她们对游戏的规则,顺序相当的了解,可以看得出,幼儿园的老师们很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她们组织的游戏很有条理,从她们轻松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她们的准备得很仔细,全面。我认为老师们这种全面,仔细的准备提高了活动的效率,保证了活动的秩序,还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孩子的安全。

第二,这一点是我在这个活动中感悟到的一个以前被我忽视的东西。在接力游戏最后的时刻,芭比娃娃队领先变形金刚队,我就发现老师们对胜利的一方并没有给与很多的表扬或者奖励,仅仅只是说了一两句“今天芭比队获胜!”随后就是“但是我们的变形金刚队今天表现得也特别好,变形金刚队是男子汉,人要比芭比队多,还跑得那么快„„我们芭比队要为变形金刚队鼓掌”,之后老师并没有对这种我看起来所谓的竞技活动的结果进行很多的关注,当时我还在想,怎么不给胜利的一队发点奖励啥的,这毕竟是比赛啊。后来才发现其实老师们这种过程重于结果的的态度对孩子们的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规则性游戏活动或者说是比赛虽然具有一定的竞争因素,有输有赢,但是任然应该要注重游戏的过程而不必注重游戏的结果,这可以使得孩子们树立一种正确对待输赢的观念,只要孩子们开开心心,自

由自在地去奔跑,自己尽力了,努力了,就是最好的了,有享受就有收获。

第三,老师在游戏过程中扮演了多重角色:老师在孩子的活动中是一名引导者,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孩子引导孩子去开展活动,为孩子详细清楚地说明游戏的规则等待,将孩子的游戏畅顺地进行下去,将游戏推到高潮。老师是一名活动的参与者,在这两个游戏中,我就有看到老师们其实也是活动中的一员,接力或者是拍皮球,这样子就提高了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将游戏的时间延续得更长一点,孩子得到的锻炼也就越多。而如果老师只是在旁边看着孩子一个接一个的跑,自己只是当一个引导,监督者的话,孩子们可能会心不在焉,兴趣不高,地进行这种重复性地跑动,拍皮球游戏。老师同时也是一名观察者,哪个孩子跑得最快,哪个孩子拍得最多,哪个孩子情绪不太好,不愿意活动等等,老师们都会察觉到,她们有时

候鼓励这种行为,有时候制止那种行为,并且仔细地观察哪些孩子是否需要帮助,是否需要介入以及何时介入,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与爱。

9点50左右,孩子们陆陆续续进入户内活动。先是孩子们喝水,完了之后,每个老师在不同区域组织不同活动,孩子们自由选择自己想要参加的活动, 10点24左右,教学活动结束,随后老师让孩子在没有老师的组织下自由选取区域,选取材料,做自己想做的工作,后来知道叫做蒙氏工作。10点43的样子,老师开始提醒孩子抓紧时间,老师要结束活动了。10 点48音乐响起,在我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孩子开始陆陆续续跟着老师做操运动起来,蹦蹦跳跳地大概持续了有15分钟。最后就是孩子和老师们坐着围成一圈,展示总结今天的蒙氏工作成果,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向小伙伴和老师们展示自己今天做的的工作,老师特别有耐性地去倾听孩子们的每一句话,积极主动地去锻炼孩子们的表达能力。下面简单地谈谈室内的环境创设和蒙班老师的教学活动。由于观察时间,能力有限,只能讲讲一些很直观,简单地感受。

首先,在室内的墙面布置方面,可能更新地不是那么勤快,当天是11月23日,而我在室内的走廊墙壁上看到的有关于中秋节的活动内容,标题是“中秋月儿圆”上面贴了很多小朋友自己亲自做的月饼的图片,还有一些孩子画的有关中秋节的画作。此外,看到了一个关于展示“欢天喜地逛庙会”的版块,这个我不是很清楚,这个是怎么会在那个时间出现的东西,也许是一些教学需要什么的,我也没有仔细去了解了。当然,有点特别好的是,在进入教室之前,走廊的墙壁上有粘贴孩子们自己给自己画的形象,上面还用歪歪扭扭的字写上了自己的名字,这样子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孩子以尊重,认可,孩子把自己的画像贴在墙壁上,心里面肯定很开心,满足,家长看了孩子的作品也是乐滋滋的。

之后,就是谈到室内的游戏材料,教具了。不用说,这种一级一类的幼儿园在游戏材料上可是让人无话可说了,那些游戏材料基本上是我这种没有经验的人见都没见过的东西。看了之后,惊讶于现在的科技之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之进步。大部分是购买的游戏材料,有一小部分是师生自己手工制作的。那些游戏材料有体现天文知识的,地理知识的,生物,自然知识的,真的是多种多样,弄得我是眼花缭乱的,看了几个小朋友玩的材料,弄明白了是怎么玩的,也没怎么去统计,分类。

最后,针对我所观察的一个“银行记数之千以内进位加法”教学活动,这种蒙氏活动的优点应该在于蒙氏教具的直观性很强。千位数,百位数,个位数都有不一样的直观物品来代替,甚至连等号,加好都用上了与其形状相似的物品来替代,这对于缺乏抽象思维的孩子来说,这种教具非常适用,

也许这就是蒙氏教具的魅力所在

吧。但是,我想要补充的一点是,其实也是我的一个小小建议,蒙氏教法不需要弄得那么严肃!也许我说的这话是很有局限性的,可能因为就看了那么一次教学活动就断言,这显得十分不科学。那么,我现在只是针对我那天所看到的进行论述。活动给我的总体感觉就是太沉闷了,特别是组织这个教学活动的老师特别严肃,从没有看见她在这个千位数以内进位加法的活动展示中笑过,给我的印象就是真的有这么神圣么?每个动作都是那么地小心,教具摆放的位置都是对齐了的,我不知道这会给孩子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本来数学这个东西,就对孩子来说挺困难的,老师在那一个人就跟布道似的,还没有什么笑容,孩子可能就会从小对数学产生一种神秘感或者说是畏惧感,那天我看见孩子在那个活动中的气氛是相当不活跃的,应该说有一种严肃紧张的气氛在里面,很显然,有些孩子是不太愿意的,在最后,老师布置任务给小朋友的时候,也只有一个小朋友选择继续这个工作。当然,这是我的一家之言,全凭直观感受。

结语:经过了短短一个上午,收获了很多,也学到了一些校园里不能学到的知识,技能,将学校所得的理论知识与见习中观察的相结合,使自己受益匪浅!

上一篇:新任班主任述职报告下一篇:新人的财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