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护理论文

2022-04-25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健康和心理教育问题将成为人类关注的问题。骨科患者由于发病急,从一个正常人突然变成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这个变化令很多患者不能接受。所以必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心理暗示,使骨科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同时,加强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有效降低伤残率,减少并发症,保证正常康复。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护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护理论文 篇1:

对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体会

【关键词】骨科患者

健康和心理教育问题是21世纪人类关注的焦点,是人类追求永恒的目标。骨科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很多患者不能接受现实。所以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消除其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同时取得家属及亲友的支持,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因此骨科健康和心理教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1 心理护理

认真倾听患者主诉,评估患者心理问题,从实际出发,提高自身素养,对患者表现的负性情绪给予理解,交流沟通时表现出高度的同情心和耐心,取得患者的信任。耐心向患者解释疾病发生的原因、治疗方法和可能的健康过程,介绍主治医生的技能及合适的营养方法等。同时教授患者减轻痛苦和不适的方法,进行放松训练,降低心理应激程度。利用同室病友现身说法,增加患者和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发挥社会支持作用,帮助家属在患者术后照顾问题上做出安排。

骨折患者,经过长期的治疗,对于功能锻炼思想负担过重,害怕过早活动会影响骨折愈合或已愈合的骨折再次折断,面对患者的疑虑,护理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讲清功能锻炼的必要性和不锻炼的危害性,使其打消顾虑。在功能锻炼中,有些人因耐受程度差,害怕疼痛,锻炼强度不够,护理人员应正确引导,同时还应协助患者一起锻炼。让他们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有安全感和信任感【1】。总之,心理指导应贯穿骨科患者整个过程,针对患者不同阶段出现的心理问题给予相应的心理指导,使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2健康教育方式

2.1集体教育 采取集中讲授的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骨科疾病特点及康复护理方法。护士与患者一起就某个问题讲行讨论。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如:翻身、拍背、功能锻炼等,使患者获得感性认识。

2.2书面教育 在医院走廊的墙壁上制作宣传栏,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医院自编的宣传材料等,传骨科疾病的防治要点,介绍骨科疾病的康复知识。将比较重要或难懂的内容制成图文并配以通谷易懂的宣传卡片或手册,供患者及家属阅读。

2.3 个体教育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行个体化教育。对个别不识字、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护士将教育内容讲解给患者及家属。

3护理体会

3.1 骨科护士树立健康教育观念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说明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又由于在医院与患者接触最早、最多的是护士,护士则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锋,所以护士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自我修养,充分利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积极进行健康宣教[2]。

3.2 制作健康教育的内容 护士业务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的质量,所以对健康教育内容有必要规范化,在较充分地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和专科医生指导,共同学习并制定了骨科健康教育内容:(1)骨科患者锻炼时间和方法;(2)骨科各类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3)骨科病的出院指导;(4)骨科小常识:如石膏、牵引、小夹板固定、外固定呆固定的注意事项、某些骨科病的诱因及预防知识等。

3.3 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 骨科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所以针对老年患者,应积极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告知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指导预防并发症所必须掌握的技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骨折患者的饮食调养、药物指导等在整个康复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3.4健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因时而异,做好健康教育,它不同于卫生宣教,它始终贯穿于护理工作之中,因此要选择适当的时机,采取适宜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因人而异,应根据患者及照顾者的知识水平制定全面可行的健康教育计划。检查反馈,及时纠正。工作做得好与不好,只有患者有资格评定。因此及时听取患者的意见是提高健康教育水平、改善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反馈意见,及时调整策略,使骨科健康教育日臻完善。

4小结

成功的健康和心理教育能够促进康复、减少并发症和致残率,缩短住院日及减少住院费。健康和心理教育的实施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好评,使患者及家属于了解到骨科疾病的特点,掌握了功能锻炼的正确方法及卫生保健知识,加强了护患关系,使护理人同在健康教育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骨科健康教育的效果、患者的满意率和医院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 許迎晨、高志娴,刘玉风,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62。

[2] 金永红,李美锋,健康教育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实用医技杂志,2005,12(8):2655

作者:陈光霞

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护理论文 篇2:

浅谈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健康和心理教育问题将成为人类关注的问题。骨科患者由于发病急,从一个正常人突然变成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这个变化令很多患者不能接受。所以必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心理暗示,使骨科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和康复;同时,加强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有效降低伤残率,减少并发症,保证正常康复。两者在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具有必不可少重要作用。

关键词:骨科患者心理护理健康教育

骨科患者由于发病突然,从一个正常人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立的人,很多患者不适应,逐而产生急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严重者影响着治疗效果和康复进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能消除其忧虑、焦躁、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

1健康教育的方式

1.1集体教育。采取集中讲授方法,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骨科疾病特点及康复护理方法。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示范操作,如翻身、拍背、功能锻炼等,使患者获得感性熟悉。

1.2个体教育。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进行个体化教育。对个别不识字、无法接受文字教育的患者,护士将教育内容讲解给患者及家属。

1.3书面教育。在医院走廊的墙壁上制作宣传栏,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医院自编的宣传材料及通俗易懂的宣传卡片或手册,介绍骨科疾病的防治要点和康复知识,供患者及家属阅读。

2护理干预措施

2.1焦虑恐惧、失眠的护理。研究表明,术前焦虑将增加手术过程的危险性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地降低术前焦虑和恐惧,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患者平稳度过手术,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早日康复有效地进行心理疏导、安慰、解释,护士应以人性化服务理念为指导,关心体贴患者,主动说明手术目的、方法、过程及需要时间、安全性和必要性。医院先进医疗器材、医疗技术水平,在和患者交谈时,应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境、不同问题,采用有针对性的谈话内容和方式。

2.2怕痛患者的心理护理。为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环境,利于休息和睡眠,因失眠会加重患者的疼痛,使患者感到被理解、被关怀的温暖;热情主动的与患者交流,平等的双向交流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力量,使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同时告诉患者手术是在充分麻醉下进行的,麻醉后便不再疼痛,使其产生信任感,能乐观地接受手术。

2.3悲观、抑郁、担心影响工作和家庭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遭受意外伤害变得异常脆弱,护士要充分利用术前接触患者机会多的条件,了解患者思想变化,向其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及先进的现代化设备,手术医师和麻醉师的技术水平,讲解疾病和手术的有关知识,并介绍一些治疗成功的病例,让其看到希望,以高度负责的服务态度温暖患者的心;在与患者沟通时,避免使用消极暗示性语言,以免刺激患者,造成緊张情绪,防止加重其负面心理;告诉患者不良情绪会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使其调节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健康的心理态势,积极配合手术,以提高对治疗的信心。

2.4忧郁猜疑心理护理。采用三选法:让患者选医生、选麻醉师、选护士。医护人员要详细介绍术中、术后安全管理措施及愈后,说明术后刀口处的疼痛属正常反应,如果不能很好去认识和面对,就会误认为手术未成功,且人对疼痛的感觉也是不一样的。从临床中发现:脑力劳动者较重体力劳动者敏感,女性较男性敏感,说明了他们对疾病的耐受认知力差,主观感觉较敏感,针对此类患者,护理要多加诱导,让他们了解疼痛性质,知道手术后都有程度不同的疼痛,轻者可忍受,对疼痛难忍者,可给止痛药或止痛泵帮助止痛,如果过于忧虑疼痛问题,术前会影响食欲、睡眠等,术后会致伤口愈合减慢,疼痛时间延长。

3护理体会

3.1提高自身素质。骨科护士的护理工作,在疾病的治疗与康复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在医院与患者接触最早、最多的是护士,护士则成了健康教育的先锋,所以护士应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加强健康教育理论的学习,更好的充实和完善自己,充分利用护士与患者之间的密切关系,积极进行健康宣教。

3.2制定健康教育内容。制定的健康教育内容,将直接影响到健康教育的质量,同时也反映了护士素质的高低。所以对健康教育内容有必要规范化,在充分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查阅资料和专科医生指导,制定骨科健康教育内容:①骨科患者锻炼时间和方法;②骨科各类手术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③骨科患者的出院指导;④骨科小常识:如石膏、牵引、小夹板固定、外固定架固定的注意事项、某些骨科病的诱因及预防知识等。

3.3预防并发症。骨科患者大多需长期卧床,所以针对老年患者,应积极进行预防并发症的健康教育,告知预防并发症的重要性,指导必须掌握的技能,从而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此外,骨折患者的饮食调养、药物指导等在整个康复过程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3.4出院时的健康教育。由于骨折伤病程长,在医院治疗仅是病程中的一小部分时间,大多数时间还需出院在家继续养病,如何将医院内的各项治疗和护理延伸到家里,如何让患者认识到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并使其在家里也能主动地配合,告诉家人定时通风换气,保持新鲜空气。同时还要注意生活规律,戒烟、酒,保持乐观情绪,注意饮食调理,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回家发生意外时要及时与医院联络。

4结束语

骨科患者多数突然遭受外界各种意外而导致系列外伤疾病,对他们的打击很大,加之伤后剧痛,且担心发生并发症或后遗症,以至缺乏战胜疾病的信心;特别是肢体离断伤的患者意识到终身残疾,不愿与人交流,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这些均会影响手术和治疗,不利于机体的康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及时有效地抢救措施的同时,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可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积极与医护人员配合,从而达到尽快好转及治愈的目的,同时也大大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许迎晨,高志娴,刘玉风.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J].职业与健康,2005,21(11):1862

作者:叶花莲

骨科患者健康教育护理论文 篇3:

骨科患者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在骨科患者中的作用,以提高患者治疗康复效果。方法针对我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210例住院患者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告知宣教指导以及心理护理,追求共性化和个性化相结合。结果患者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减少,能够正确了解治疗的配合要点,掌握了康复训练知识要点,培养了健康理念意识,并发症减少,满意率由87%~99%,护患关系和谐。结论通过人性化护理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工作,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减少了一些并发症的发生,患者通过护士个性化护理,情绪稳定,主动进行功能锻炼,住院天数缩短,优质的护理工作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使患者和社会满意度增加。

关键词:骨科;护理;健康教育护理

患者在住院期间,不但要治疗疾病,同时需要促进其生理、心理尽快回归社会,护士在患者治疗、康复中要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指导,根据患者的年龄、病种、心理状态以及其他状况实施个性化护理,满足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完整需求。现阶段的个性化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在骨科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现将护理工作情况体会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210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42例,女68例,年龄6~80岁,60岁以上31例,15岁以下7例,平均年龄在42.5岁左右。其中骨伤患者161例,骨病49例,上肢69例,下肢97例,颈椎、腰椎41例,骨盆3例。住院时间15~50d。

2护理方法

2.1环境的健康教育宣传指导:患者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每位患者,立即通知主治医师,将室温调节在22~24℃,湿度保持40%~60%,使病房温度适宜,温暖舒适,每天要定时的开窗户通风换气,保证病室房间空气清新无异味。根据不同患者做好入院患者的详细宣教指导,要向患者介绍病区环境、病床单元、病室患友以及病房的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教会患者使用床头呼叫器,在医师到来前要积极协助患者,并根据患者情况及时观察监测生命体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健康观念的更新,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带来了护理工作模式的转变和护士角色的扩展。我们科室积极为患者创造舒适的就医环境,如年龄较小的儿童,我们科室新增加一些儿书籍和玩具,提供其喜欢的电视节目,尽量让其父母陪护,安排房间患者时尽量要年龄接近化,鼓励患者之间有共同语言的互相交流,在养病治疗中相互学习心得,平时喜欢的谈论话题和听音乐等活动较相似,这对长期卧床患者有利于修养治疗,定时更换床单、被罩,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积极预防褥疮发生,告知家属病区的基本设施,水房区、卫生间、健身活动区的基本环境和要求,水房洗手间要有明显标示,地面要避免有水打滑,防止跌倒伤发生。我们从细处做起,努力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方便患者,提高满意度,干净舒适的休养环境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起到积极重要作用。

2.2心理护理:社会车辆的增多使骨科外伤出现增长,患者因突然的创伤,突然成为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心理上极易出现紧张、恐惧、抑郁等负性心理,在诊治过程中,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机会较多,护士应用一颗同情心,耐心倾听患者心声,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调动患者积极的心理因素,帮助患者分析病情,减少心理压力,解决身体不适,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在骨科康复时间一般较长,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也会出现不同阶段的心理障碍,所以,护士要细心观察,针对患者不同的状态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加强应用健康教育小组管理模式,促进患者主动康复训练,提高临床治疗质量,增强患者依从性,护理全过程注重人文关怀,把心理康复作为功能康复的枢纽,使患者感到温暖,改善医院满意度,对骨科疾病康复及并发症防范有保障作用,具有临床价值。

2.3手术前后及出院健康教育指导:手术前从患者心理入手,针对疾病的预后进行健康教育,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完成手术,消除患者对手术存在的各种疑虑,减轻患者紧张情绪,手术后医护人员应采取积极有效地方法给患者缓解疼痛,应用镇痛泵、分散注意力、舒适疗法,护士着重对患者需求的内容进行指导,减少手术后的疼痛期痛苦。当患者进入肢体康复训练期时,医护应给予耐心的指导,通过音像、图片宣传手册、示范讲解,做到使其共同参与治疗,对年龄较大患者或个别不识字的患者,不要进行文字教育指导,要耐心进行口头讲解,并要告知好陪护人员,将康复的知识传递给家属。指导患者饮食营养,叮嘱患者多食粗纤维食物和蔬菜水果,多饮水,帮助患者进行床上大小便的训练,要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3结果

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统计住院患者210例,发放问卷210份,回收率100%,随访患者负性心理情况明显减少,患者及家属能够正确了解病情,特别是术后及康复中的配合要点掌握较好,骨科治疗中并发症降低,患者无1例发生褥疮和坠积性肺炎发生,患者满意率由87%~99%,无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护患关系和谐。

4结论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衡量病区护理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我们结合骨科特点积极进行人性化护理,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工作,消除了患者恐惧、焦虑、抑郁的不良心理,提高了患者的自我能动性和降低了伤残率,100%的患者掌握了康复训练知识要点,逐渐培养了患者健康意识,满足了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需求。通过护士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方法,配合采取个性化指导,同时将舒适护理应用到护理中,患者情绪稳定,能够主动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针对不同阶段的骨科患者,护士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指导,使患者和家属了解到病房环境和与其疾病相關的知识,有效地减轻和预防了并发症的产生。骨科患者多数是交通意外伤害,他们经受着突如其来的双重身心痛苦,患者从入院内心的恐惧、焦虑,到治疗康复中的相关知识都需要护士进行正确指导,护士对患者进行科学有效可行的骨科患者健康教育工作方法,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知晓率。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增加了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使患者进行正确功能锻炼,同时护士在工作中不断总结自身不足,努力学习一些儿新知识、新技术,提高自身素质,骨科护士健康教育的积极展开,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轻患者痛苦度和一些并发症的发生,突出了护理在治疗中的作用,降低患者住院天数,骨科优质的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工作,能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作者:王凤英

上一篇:彭加勒科学方法论研究论文下一篇:发展外交维护战略利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