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40例临床分析研究

2022-09-11

糖尿病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临床疾病,患者的组织修复愈合能力及抗感染性能均比较差,而骨科手术的创伤比较大,需要在机体内长期或者终生安置人工植入物,如果出现感染,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致使手术失败,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1]本文主要对40例糖尿病患者接受骨科手术的临床处理进行分析,为以后相关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接受骨科手术治疗,其中男患者27例,女患者13例;年龄在45~87岁之间,股骨干骨折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10例,股骨颈骨折8例,踝关节骨折5例,锁骨骨折3例,髌骨骨折2例闭合骨折39例,开放骨折1例。患者糖尿病史2~22年之间,均为2型糖尿病。

1.2方法

40例患者都进行了术前3周的准备 ,给予常规的饮食护理心理护理,治疗合并症,停止服用口服降糖药,开始服用胰岛素在手术之前,检测6次空腹血糖,保证其维持在6.6~9.0mmol/L静脉滴注5 d广谱抗生素,保证患者体温、血常规正常,同时,尿酮体呈阴性,肝功能正常。对手术患者进行全身麻醉,构建两条静脉通道,一条滴注胰岛素,一条滴注其它液体,在手术中,禁止滴注含糖溶液,主要滴注胶体溶液、晶体溶液,将血糖控制在7.0~9.0 mmol/L之间 ,密切监测患者的其它体征 ,尽量减少手术时间在手术之后,用碘伏原液对手术视野进行冲洗,设置引流管,充分引流。手术之后,继续滴注胰岛素,对患者血糖进行控制,隔天测试患者空腹血糖,一共7次,保证空腹血糖在6.4~9.0 mmol/L之间[2]。2周后,伤口一期愈合,进行拆线;3周后,根据患者病情,合理服用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继续服用抗生素,一直到伤口愈合。

2 结果

本组40例患者,伤口一期愈合率为100%,血糖控制情况较好,随访0.8~1.2年,没有发生感染情况,同时,也没有骨不愈合或者延期愈合的情况,患者关节功能恢复较好,治疗效果显著。随访期间,所有患者均有注射胰岛素或者口服降糖药治疗,空腹血糖控制在6.5-9.0mmol/L之间,每2周检测1次末梢血糖。

3 讨论

一直以来,糖尿病患者手术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血糖手术标准。对于手术并发症感染而言,高血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通常在检出高血糖之后,医生均是建议保守治疗,或者进行简单的手术,然而随着糖尿病创伤患者的逐渐增多,对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成为了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糖尿病患者在麻醉或者手术的时候,都可能会出现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的情况,导致脂肪细胞摄取了大量的葡萄糖,并且促进了脂肪的分解,与此同时,胰高血糖素的大量分泌,导致生成了很多酮体,致使血浆胰岛素分泌不足,使糖尿病患者病情不断加重。麻醉对血糖变化有着一定的影响,其中硬膜外麻醉的影响较小,全身麻醉的影响较大,局部麻醉几乎不影响血糖变化[3]。为此 ,在骨科手术中 ,尽量选择硬膜外麻醉、局部麻醉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减小血糖变化,对血糖控制有着积极作用,确保了骨科手术的安全、可靠,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总而言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的时候,如果不能很好控制血糖 ,就会容易 出现感染 的情况 ,为此 ,将血糖控 制在9.0 mmol/L以下是较为安全的[4]。同时 ,在临床治疗中 ,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的血糖水平, 是确保糖尿病患者安全接受骨科手术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40例糖尿病患者骨科手术时的血糖安全范围,防范并发症的发生与合并症的加重。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0例糖尿病患者,在接受骨科手术治疗中,利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范围,同时对手术、预后、并发症均有着良好的效果,在预防感染、骨不愈合上有着积极作用。结果 40例患者均没有发生感染,骨愈合情况良好,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将血糖控制在9.0mmol/L以下是较为安全的,在临床治疗中,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的血糖水平,是确保糖尿病患者安全接受骨科手术的重要手段,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糖尿病,骨科手术,胰岛素,血糖

上一篇:浅析医院财务经济管理下一篇:谈如何以交际化教学培养中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