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2022-09-12

学风是指各类学校在长期办学中由学校教育理念、教育制度、校园文化衍生出的、学生学习的风气, 是学校教育的外在体现, 充分体现着学校的独特烙印。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的学风状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 因此, 有针对性地分析研究民办高校学风建设问题, 对民办高校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 促进学校健康发展,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民办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分析

1.1 学校层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 许多民办高校对学风建设认识不足, 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在上基建、上规模、增设备等方面抓得比较紧, 对学风建设抓得比较松, 不把它纳人学校建设的重点。一些民办高校虽已明显认识到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但是怎样抓, 缺乏必要的系统措施, 使学风建设大多流于形式。另外, 管理制度不健全, 如:学分制尚不完善;考勤、考试制度执行不力;重修课程的实际操作缺乏严格的科学考评态度。这些存在于教学管理工作中的种种问题, 都使得“学风不正”的现象得以滋长。

1.2 师资队伍方面存在的问题

民办高校一些教师的现状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需求, 因为民办高校专职教师比例较少, 外聘教师较多, 教师流动性大, 有的忙于每天的备课上课而疲惫不堪, 很少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学风问题;有的专职教师专业思想不巩固, 对民办高校的前景持怀疑态度, 因而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教育事业, 心态不稳, 教学质量不确定;有些做学生管理工作的教师忙于一般事务性工作, 疏忽了对学生进行学风教育工作。

1.3 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 民办高校呈迅速发展的势头, 招生人数剧增, 学校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条件不断优化, 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办学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改善, 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威信越来越高, 这些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另一方面, 也是大家不可回避的问题, 就是学生队伍的状况复杂了, 学生的素质下降了, 学校的教学与管理的难度加大了。例如, 一些学生入校前的学习基础较差, 考入大学后不适应大学学习的特点, 学习感到吃力, 考试成绩较差, 因而动摇了学习的自信心;部分学生对学习、就业等竞争存在心理压力, 形成了畏难和厌学的心理;有的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 或者感觉就业前景暗淡而产生调整专业的思想后, 学习动力不强;还有的整天迷恋于网上游戏而旷课、逃学……这些问题也给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带来现实的困难。

2 加强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思考

2.1 抓教育引导学风

这是学风建设的基础。在教育中我们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直到毕业生就业教育中, 始终注重教育引导工作。

(1) 抓专业教育, 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要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 采取不同形式与内容的教育。对新生要进行全面的入学教育, 尽早拟订个人大学学习计划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良好学风的建立就有了思想上的保证。再如, 对高年级学生要加强理想前途教育、就业指导等。通过多方面、多渠道、多形式的思想教育, 学生就会逐渐树立为国家为人民而奋发学习的远大理想, 激发其内在的求知欲望, 增强学习动力。

(2) 抓纪律教育, 严格管理。在入校教育中, 学院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学校的《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学位授予条例》、《违纪处理办法》等有关规章制度, 使学生一入校就明确什么事情应该做, 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遵纪守法。

(3) 抓好理想、信念和诚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坚定理想信念, 诚信做人,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之人。

(4) 抓典型教育。要注重树立学习典型, 激励更多学生成才, 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努力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根本转变, 努力提高学校整体的学习氛围。如组织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到大一、大二学生中讲述学习和工作经验, 引导学生以他们为学习楷模, 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2.2 抓管理巩固学风

这是搞好良好学风建设的保障。在学风建设中, 要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加强管理、落实学校规章制度相结合的原则。科学严格的管理是优良学风建设的重要保障。我们要认识到在学风建设中.有很多问题的存在是由于缺乏管理。因此, 在加强思想引导之外, 还必须强化管理措施, 要严格执行所制定的规章制度。民办高校只有实行严格的管理, 并在管理的基础上实行相对淘汰制度, 才能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 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

2.3 抓考风促进学风

狠抓考风考纪是加强学风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考风是学风、校风的具体体现, 也是学风建设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内容。

在抓考风促进学风方面, 除了注重传统的宣传教育, 严格考场规定、严格考试纪律外, 还应对教师科学命题、严格监考、规范阅卷等环节提出明确要求, 尤其是对考务工作加强领导, 精心组织、规范程序、严格纪律等, 并将这些环节也都纳入到考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中, 从源头上杜绝考风不正存在的可能性。

2.4 抓教风影响学风

教风正、则学风好。优良的学风需要好的教风来依托。要重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为人师表”和“潜移默化”, “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和主导作用。民办高校教师的师德和教风不仅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 也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是一张“白纸”, 怎样“描画”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 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 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只有提高教师的敬业精神, 以教风带动学风, 才能真正把学生吸引到求知的道路上来。

2.5 抓督导保证学风

教学督导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学校应加强教学督导队伍建设, 持之以恒做好教学督导工作。选择德高望重、经验丰富、严谨治学的教授组成教学督导专家组。通过督导深入基层, 贴近学生, 把握好学风状况, 搞好学风建设调研工作, 为学校及时调整学风建设策略, 采取针对性措施, 改善和加强学风建设, 提供可靠、真实的依据。

学风建设是民办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 是民办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民办高校只有在马列主义教育理论的指导下, 根据新时期教育发展的要求, 结合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际, 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研究和探索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的一般规律, 制定并实施科学可行的举措,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摘要:民办高校的学风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学风建设是一项需要民办高校上下多方面长期不懈、齐抓共管的系统人才教育工程。关注学风建设, 有利于民办高校的发展, 是培养高素质有用人才的重要举拖。

关键词:民办高校,学风建设,管理

参考文献

[1] 申文青.加强新时期民办高校的学风建设[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 2008, 8.

[2] 董建江.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J].高校理论战线, 2007, 7.

[3] 彭祥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初探[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04, 3.

上一篇:做好农机推广工作的建议与思考下一篇: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