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失眠患者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

2022-12-19

失眠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生理心理疾病, 它具体表现为睡障碍和睡眠维持障碍。失眠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卒中患者中有一部分伴有严重的失眠, 需要依赖药物来改善睡眠质量, 这样既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又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神经功能康复过程, 而且还加重了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症状, 加重了导致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的危险。为了有效改善脑卒中失眠患者的状况, 提高其睡眠质量, 该院对2010年3月—2012年3月住院的110例脑卒中失眠患者在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 对影响睡眠的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护理干预措施, 取得了令患者满意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该院收治的110例经头颅或MRI确诊的脑卒中失眠患者病例进行调查分析, 110例患者中男75例, 女35例;年龄40~85岁, 平均年龄62.5岁。其中脑梗死78例, 脑出血32例。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 对照组55例应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组5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对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

1.2 治疗方法

1.2.1 调查方法

对有失眠症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相关调查, 调查的内容包括失眠开始的时间、失眠的形式、患者的精神及情绪状况、晨醒时间、是否服用辅助睡眠的药物、心理状态、环境因素、等影响患者睡眠的因素, 由专业医护人员向患者及家属发放问卷, 问卷语言要通俗易懂, 调查者对所提问题反复说明, 不诱导, 不参与判断, 让患者或家属如实填写后立即回收。

1.2.2 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55例采用常规护理, 通过常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通过有利于睡眠的健康行为习惯提高睡眠质量。对观察组55例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一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的信任, 与患者及家属主动沟通, 并以耐心和和蔼的态度让患者精神松弛。以平静、轻松、愉快的心情感染患者, 从而达到稳定患者情绪, 促进患者睡眠的目的。二是要创造舒适的睡眠条件和环境。保持病房内的床铺干燥, 温度、湿度以及通风状况良好, 室内温度保持在21~24℃、相对湿度一般应保持在60%~70%, 并尽量集中完成护理措施, 将噪声降至最低, 尽量减少病房陪护人员的走动, 患者按时睡觉并加强适量运动, 加强病房巡视, 及早发现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三是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严格控制患者午睡时间, 延长夜间的睡眠时间。睡觉前宜饮一杯热牛奶, 用温水泡脚, 听一些轻音乐等以助睡眠。四是促进肢体功能锻炼, 由专业康复师制订个体化科学规律的康复训练计划。教会患者选用适当放松身体各个部分使肌肉松弛的方法, 并辅以按摩从而使患者尽快进入睡眠状态。五是适当的应用药物干预。通过一些药物重建睡眠正常规律, 掌握用药量, 并在服药的同时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 及时如实告知医师。

1.2.3 评价方法

在进行护理干预一段时间后, 对两组睡眠效果时行观察比较。对入眠时间≤2 0 m in, 睡眠中断时间≤10 min/次, 每日睡眠时间在8 h以上评定为明显改善;对失眠≤2次/周评定为改善;对失眠≥3次/周评定为无效。

2 结果

该组调查结果表明, 脑卒中失眠患者的影响因素主要为精神及情绪状况 (4 6.5%) 、环境因素 (23.4%) 、疼痛 (15.1%) 、躯体疾病 (8.9%) 及服药因素 (6.1%) 。经过有效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55例患者中明显改善40例, 改善11例, 无效4例, 总有效率为9 2.7%;对照组55例患者中明显改善20例, 显效18例, 无效17例, 总有效率为69%, 对两组进行比较, 结果具有明显差异 (P<0.05) 。观察组的睡眠质量改善率要明显于对照组。

3 讨论

失眠是脑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卒中患者中有一部分伴有严重的失眠, 需要依赖药物来改善睡眠质量, 这样既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 又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神经功能康复过程, 而且还加重了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症状, 加重了导致脑卒中患者疾病复发的危险。造成脑卒中后失眠的发病原因可能有几个主要方面:一是脑卒中患者发生失眠可能与其发生部位有关, 二是一些疾病因素如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精神疾病等加重了失眠。三是脑卒中患者的一些心理因素如焦虑、抑郁等也会严重影响到睡眠质量。四是大量多巴胺和乙酰胆碱类药物的应用也可以影响睡眠质量。因此, 要加强对脑卒中失眠患者的护理干预, 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 改变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从而有效改善脑卒中失眠患者的睡眠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脑卒中失眠患者病理因素和护理干预的方法。方法 对2010—2012年该完收治的110例脑卒中失眠患者的睡眠状况及影响失眠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 并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5例应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式, 观察组55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对影响因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精神及情绪状况、环境因素、疼痛、躯体疾病及服药因素是影响脑卒中失眠患者的主要因素;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在睡眠情况、药物辅助睡眠患者数明显要优于对照组, 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环境、情绪、疼痛、药物治疗及病理性因素等是导致脑卒中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 有效的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脑卒中失眠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认识, 改变不良的行为和习惯, 从而有效改善脑卒中失眠患者的睡眠和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脑卒中,失眠,影响因素,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王晓东, 王爱霞.脑卒中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及对策[J].医药论坛杂志, 2008, 29 (8) :103-104.

上一篇:践行群众路线应处理好“三个统一”下一篇:主要材料基价在工程建设投资控制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