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材料基价在工程建设投资控制中的重要性

2022-12-19

我国当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行业, 整个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中的主要材料价款, 占工程总投资30%~60%的比例, 甚至有的高达70%, 由此可见, 主要材料在整个工程项目投资控制中的作用和影响。为了较好地控制工程投资造价, 也能相对合理地反映工程建设实际, 各省各地出台一些适用于符合本土投资控制主要材料价的相关法规文件, 于是就对主要材料预算价格进行分解, 主要材料预算价格分两部分计入工程费用中, 计取综合费用部分的主要材料价简称“基价”, 不计取综合费用部份材料价简称“差价”。但是, 建筑市场的材料价格是不能人为来控制, 而是随着建筑市场需求与材料生产厂家生产量的多少这一供求关系决定的, 同时也是受国家相关行业及法律法规调控制约, 是遵守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这一经济规律, 即取决于市场供需矛盾的平衡, 也就说基价的确定是不能一层不变、或者就长时间只采用一个基价, 更不能违背一定的经济规律, 它始终都应当遵循有利于建筑市场良好发展需要的规律, 有利于和主导这一规律的无凝是确定合理科学的主要材料的基价。故本文只对进入建筑工程单价的主要材料基价的重要性进行一些探讨。

单位 (元)

1 主要材料价在工程费用中的地位

众所周知, 工程费由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费、临时工程费、其它费用、预备费、建设期还贷利息组成。建筑工程费和安装工程费, 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四部分组成。其中, 直接工程费又由计费直接费、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构成, 而间接费是由直接工程费构成、计划利润则是由直接工程费和间接费构成、税金由直接工程费、间接费、计划利润构成, 直接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 而直接费中的材料费所占比重为最大, 故主要材料基价在工程造价投资控制中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显然, 人工、材料、机械、综合费用等统一定额的前提下, 主要材料基价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程费, 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控制, 如何有效合理的确定主要材料基价的价格, 这已成为每个工程项目投资方最值得考究的问题, 也是工程项目承包方最为关心的事。

2 确定主要材料基价的目的及方法

2.1 确定主要材料基价的目的存在问题

确定主要材料基价的目的是:一是使工程建设投资方投资最优化, 投资最小化;二是使承包商 (施工企业) 得到合理的应有的回报, 体现投资期内的能反映社会平均先进生产力的投资;然而, 如何才能使建设方的投资最优最合理, 承包方得到的回报最佳就成为双方的利益矛盾, 也是整个工程项目投资控制的一大难点与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 并使它成为双方都能接受和得到双贏, 至少也能使之成为双方求同存异的目的, 许多工程建设投资方在参照地方相关法规文件的基础上, 根据地方市场价格, 来采取一系列的主要材料 (一般指业主指定的主要材料) 基价控制办法。尤其是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和建设监理制, 项目法人就对建设项目的立项、筹资、建设、生产经营、还本付息以及资产保值增值的全过程负责, 并承担投资风险, 则项目法人对工程建设投资控制更具有优越性和主动性, 必然对整个工程建设项目投资起决定性因素的材料基价, 难免有偏重于自身利益的因素存在, 首当其充就在主要材料的基价控制中想方设法。

2.2 确定主要材料基价的方法

确定主要材料基价方法概括归纳主要有:一是按工程建设地当时市场价格为基价加市场波动价作为材料价差控制价, 简称“市场价格法”;二是制定主要材料的基价以市场波动价格为价差作为控制价, 简称“基价法”;三是包干材料价作为控制基价 (此方法因对投资双方有着不可预见风险且风险太大, 不利于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 目前基本上很少采用, 甚至已经不再采用) , 简称“风险法”。

3 主要材料影响工程投资实例分析

某水利水电工程建筑项目建设需要主要材料:钢筋500t、水泥3000t、炸药200t、砂1500m3、碎石2000m3, 当时市场价格分别为:钢筋3500元/t、水泥380元/t、炸药5000元/t、砂40元/m3、碎石35元/m3, 不考虑市场价波动因素, 按云南省计划委员会云南省水利水电厅文件, 云水建管[2000]5文取费率计算, 基价按市场价格指标的+15%~-25%控制上下限作为计算比较, 按前述的市场价格法与基价法计算比较。

3.1 确定材料基价

(1) 按正常市场价格作为基价计入:钢筋3500元/t、水泥380元/t, 炸药5000元/t、砂40元/m3、碎石/35m3。

(2) 抽取3组价格计入单价分别为:钢筋 (2500、3000、4000) 元/t;水泥 (300、350、400) 元/t;炸药 (4500、4800、5200) 元/t;砂 (35、38、45) 元/m3;碎石 (25、30、38) 元/m3。以基价法计算工程费。

(3) 按市场价格+15%~-25%控制, 分别以市场价格的15%、10%、5%、-5%、-10%、-15%、-20%、-25%材料价以基价法计算工程费。

3.2 建筑工程费计算

按云南省计划委员会云南省水利水电厅文件云水建管[2000]5号文标准得如表1所示。

3.3 建筑工程费计算结果汇总表 (如表1)

3.4 按照市场价格法与基价法两种材料价格所计算得建筑工程费柱状图

3.5 工程实例计算与柱状图比较得出材料基价影响工程费用结论

从以上工程实例建筑工程费计算汇总表与投资控制变化柱状图比较知:当材料基价定于市场价格上浮15%时, 建筑工程费用为581.46万元;当材料基价定于市场价格下浮25%时, 建筑工程费用为382.45万元;按市场正常价格所得的建筑工程费为505.62万元;取12组基价的平均建筑工程费为478.4万元;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199万元;平均值与最大值的差值为103万元;平均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为95.95万元;而平均值与正常值之间的差值公为27.22万元, 是所有数据中差值最小的。也就说明主要材料基价确定超出市场价格, 则造成综合费用和税金上升, 这作为工程项目投资方而言是不愿意付出的, 且作为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方原则上也是不希望发生的, 它不仅增加投资, 同时延长回收时限和降低收益。主要材料基价确定低于市场价格太低, 一方面税金和综合费用相对减少, 另一方面综合费用偏低不利于施工企业的发展需要, 因为工程建设期间的管理人员工资、临时设施、机械设备、各种劳动保护、办公设备、差旅交通、固定资产拆旧维修、技术装备费、劳动保险等等费用的支出都从施工综合费用中得来。如主要材料基价确定没能很好地控制在一定适当的范围内, 与工程施工中的实际综合费用平衡值相差太大, 将会影响至建筑企业的良好运作和发展, 唯有与企业、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得到了保证, 才会有利于双方的合作, 也才能搭建好良好的利益平台和沟通纽带, 也才能保证工程建设顺利、按期完成。

从两个表图中分析比对不难看出:材料基价分别取定市场价格上浮15%与下浮25%之间的12组数据, 并且求出12组数据的各项费用平均值, 得出的建筑工程投资费用数据表明:主要材料基价的确定不能偏离市场价格太远, 投资控制柱状图中知, 平均值中各项费用均离市场价格为主要材料基价的水平线最近, 平均值中 (直接费、其它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税金) 都离市场价格为主要材料基价的水平最相近。说明基价的确定不能太偏离市场价格, 只有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价格信息为中轴线、按照一定的市场经济规律, 以市场经济及经济规律为指导这一前提下确定出来的主要材料基价, 才是比较合理、科学、符合建筑市场良好运行发展需求的, 才能为建筑业市场发展的需要定出一个合理科学的材料基价。

4 结语

通过上述工程实例的计算与分析得出数据比较, 工程建设项目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 即保证客观条件相同, 主要材料基价的确定:“偏离市场价格太远, 则不利于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 科学合理的材料基价应该是:“距离市场价格很接近的价格, 也就是遵循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经济规律而制定出来的符合客观实际的材料基价”。所以, 考虑市场材料价格波动幅度的变化, 控制在市场价格+5%与-10%之间的材料价格才是相对科学合理的主要“材料基价”, 也只有按一定规律制定出来的材料基价, 才能为双方的利益与发展推向良好的运行环境, 也是工程建设中维持双方公平公正性基础组成的一部份。不言而喻:“确定合理科学的材料基价”, 才能使双方真正的得到双贏,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合作过程中, 真正能担起求同存异的风帆, 也才能为工程建设项目投资环境中起到重要的“杆杠平衡原理”作用, 也方能显出其在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中的真正重要性, 从而使工程项目的建设真实客观地反映出来, 使它能够真正地为工程项目建设投资控制起到保驾护航作用。

摘要:为了较好地控制工程投资, 也能相对合理地反映工程建设实际情况, 确定科学合理的主要材料基价是必要的, 是有利于建筑市场良好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主要材料基价,工程建设,投资控制中,重要性

上一篇:脑卒中失眠患者影响因素调查及护理干预下一篇:钻爆法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监测重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