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

2024-05-06

宜宾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共8篇)

篇1:宜宾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

宜宾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 宜宾县政府副县长 钟建华

近年来,我县牢固树立抓环境治理就是抓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认真按照省、市的决策部署,着力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大事来抓,城乡联动,多措并举,按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和制度化”的标准要求,在全县掀起了集中环境综合治理、共建优美环境热潮。

一、宜宾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现状及问题

宜宾县位于川、滇两省结合部,幅员面积2946平方公里,辖26个乡镇、535个村、46个社区,总户数291334户、人口103万。其中,农户19万余户和农村常住人口62万余人。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来,县委、县政府从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战略高度,引导各乡镇、各部门充分认识搞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重大现实意义,正确处理城区环境整治与场镇环境治理的关系,促使城市环境卫生治理与场镇环境卫生治理有机结合,与集镇建设和管理相结合,与农村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与提高城乡居民素质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抓住这些年农村环境卫生工作的薄弱环节,实施城乡联动,全面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以专项治理行动为切入点,以点带面,城乡环境呈现新面貌。一是场镇“五乱”治理效果明显。县城英烈巷、梨园巷、二二四啤酒广场及金沙江广场得到有效治理;全县清理垃圾5.6万余吨,清除卫生死角4060余处;新建垃圾中转设施129处、垃圾处理设施177个,垃圾箱1413个,落实专职管理人员176人、环卫工人496人。二是重点整治及专项行动扎实有力。扎实推进校园及周边环境、工地、公路水路铁路、市场、交通秩序、城乡风貌、场镇及村社等治理工作,城乡环境综合形象得到提升。全县共清理路障26处、水面漂浮物12余吨、重点河道2.3公里;新建农贸市场大棚4870余m2、货台3260余m2、排水设施920余m,修整地面7030余m ;完善交通标志7套、交通标线5000 余m;拆除、维护广告店招3650余处,清除牛皮癣9900余处。三是“七进”活动强力推进。以“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进村社、进景区”为着力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城乡环境持续改善,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我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

(一)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一是公共厕所建设滞后。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原有公厕数量已远远不能满足需要,而新厕所选址难度大,使得“如厕难”问题较为突出。二是垃圾场站配置不足。近年来,我县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数量越来越多,但垃圾中转站、建筑渣土处置场所配置严重不足,导致公路边、空地上建筑垃圾偷倒现象屡禁不止,给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带来相当大的压力。三是集贸市场问题突出。近年来,虽然全县部分乡镇的集贸市场经过了改造,市场环境有了较大改善,但市场总体数量较少,容量有限,新市场规划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群众需要,导致场外设摊、马路就市、流动摊贩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镇容村貌和群众生活。四是污水收集处理系统亟待整合完善。我县是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全县日产各类生活污水较多,但由于没有一张覆盖全县的污水管网,各类污水大都经过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直排江河,导致水体不同程度污染。

(二)科学管理机制尚需建立。一是管理模式不够科学。目前,我县大多数乡镇和行政村仍然采用行政化模式进行环境卫生保洁。虽然这种模式初步实现了垃圾、路面、公厕等的清扫保洁,但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监督、考核机制,未真正实现管养分离,工作成效往往不够理想。二是部门职责不够明确。环境卫生管理、考核、督查涉及城管(爱卫)、卫生、环保、工商、交通、规建、公安(交警)等部门和26个乡镇,各乡镇、各部门之间往往由于区域划分不清、职责分222配不明确而产生推诿扯皮现象,直接影响工作的深入推进。三是人员配备不够到位。全县各地由于大都采取行政化保洁模式,环卫保洁投入不足,环卫人员配备较少,但环卫保洁任务、压力与日俱增,迫使现有人员增加保洁任务,降低保洁标准,最终给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三)居民环卫意识较为淡薄。一是“城中村”居民环卫意识较差。“城中村”居民虽然已经“农转非”,但思想观念还没有根本转换,旧习俗和旧习惯难以很快克服,乱搭乱建、乱摆摊、乱扔乱倒垃圾现象比较严重。二是外来人口素质有待提高。随着我县经济的发展,外来务工人员急剧增加,面对这一庞大的外来群体,我们在教育和管理上还存在着盲点。外来人口大都受教育的程度不高,环境意识和生活习惯较差,给环境卫生管理带来了难度和压力。如何教育引导他们转变观念、保护环境成为摆在各乡镇各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三是群众自觉参与意识有待加强。近年来,我县先后开展了市级文明城市等一系列群众性创建活动。虽然各项活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群众的自觉参与意识还不够强,对群众的组织发动还不够深入,全民发动、全民参与的格局有待进一步建立。

(四)发展中的新问题不断凸显。一是“破烂王”问题日益突出。由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加快,再生资源(废旧物品)的产生量越来越多,许多找不到工作的外来人员逐渐做起了再生资源(废旧物品)回收工作,即俗称的“破烂王”。现在遍布城乡的大大小小的“破烂王”收购点,给城乡环境面貌、居民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二是“乱倾倒”现象令人担忧。随着我县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包括工程渣土、泥浆、装修垃圾等在内的建筑垃圾越来越多,目前全县没有一处专门的建筑垃圾消纳场地,致使路旁、河道、空地成了倾倒建筑垃圾的场所,严重影响了城乡环境面貌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政绩观转变迫在眉睫。一些乡镇没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转变发展思路,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重视不够,往往是重经济发展、轻环境保护,重项目建设投入、轻环境管理投入,直接影响了全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均衡发展。

二、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

根据全县环境卫生实际,为有效破解环境管理面临的各种重点、难点问题,今后,全县各乡镇各部门必须以强化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为重点,创新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强化管理措施,进一步巩固全县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成效,不断提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水平,努力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环境优美的和谐宜宾县。

(一)加强宣传,增强全民环境卫生意识。一是大力营造全民重视环境卫生、全民动手抓环境卫生的良好氛围。要在创新宣传形式、丰富活动内容上下功夫,通过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广大群众的环境意识、文明意识和卫生意识,使环境卫生清洁工作实现由行政推动为主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为主转变;由依靠少数人管理的被动接受型向全社会齐抓共管的主动参与型转变。二是大力宣传普及环境卫生知识,努力培养全社会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的良好风气。要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革除陈规陋习,培养社会公德,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积极主动地为城乡环境建设增光添彩。三是突出抓好典型宣传,充分发挥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宣传部门、新闻媒体要全力配合,畅通与群众联系的渠道,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要加强正面宣传报道,开辟专栏,及时介绍和推广各地在整治活动中取得的新经验、新成效,注重选树先进典型,通过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巩固和提高整治成效。

(二)完善设施,夯实环境卫生管理基础。一是以城乡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农贸市场、停车场和公厕等建设为重点,加快县城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狠抓城乡公用设施建设。二是以城市重点街路配套建设、乡镇场镇道路改造、乡村道路硬化,完善道路护栏、路灯、绿化等为重点,加快县城国道过境段道路改造工程进度,狠抓城乡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三是以治理城乡结合部和城中村、打造特色街区、加快推进农村“改水、改厨、改灶、改厕、改圈”为重点,狠抓规划建设和规范管理,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居住环境。四是以开展河流沿线植树植草活动、社区及庭院绿化、广场绿化等为重点,狠抓城乡公共绿化建设,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生活环境。

(三)标本兼治,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制定和完善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的有关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和容貌管理标准,进一步理顺县、乡镇、村(社区)的管理体制,强化属地全责管理和行业部门管理职责,使城镇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二是完善保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县、乡、村稳定的保洁队伍。各乡镇要完善城镇管理机构,落实3人以上的场管办专职人员;严格按规定配置环卫工人,达到城镇常住人口(包括场镇附近村民)的3.5‰;完善基础设施,设立满足需求的环卫工具、垃圾堆放场、果皮箱、垃圾池、垃圾焚烧池。加强农村“三乱治理”,各村要设立1名环境卫生监督员,同时在每个乡镇建立示范村开展“清洁卫生户”评比工作。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建立群众监督机制,完善投诉举报电话、投诉信箱等机制。建立舆论监督机制,通过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广泛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四是完善考核机制。实行下管一级考核制度,完善县考核乡镇、乡镇考核村(社区)、村(社区)考核农户(居民)的逐级考核机制。对不履行、不正确履行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的单位和部门,严格追究责任。

篇2:宜宾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

宜宾市政府研究室

去年2月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精神,决定用五年时间,组织实施以“城市容貌治理工程、城市环境改造工程、乡镇整洁工程、乡镇容貌治理工程、村庄清洁行动、村庄庭院美化工程和开展完善设施年活动”为主要内容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市城乡环境面貌有了明显改善。

一、主要做法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去年年初,市委三届六次全会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八项民生工程之一进行安排部署。市政府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相关的18个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协调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各项工作。各区县迅速行动,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并落实了具体承办单位和人员,安排布置了相关工作。市政府还及时下发了文件,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与各区县和市级部门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行广泛宣传,各区县纷纷召开誓师动员大会,采取发放资料、张贴标语、办黑板报和墙报、设置广告牌画等多种宣传形式,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一年多来,全市先后召开各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动员会50余次,出动宣传车160多台次,发放宣传资料48000余份,制作简报162期、各类标语1087幅、大型广告牌32块,媒体宣传172次。同时,还先后8次在各区县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业务培训,多次召开现场会对正面和反面典型进行深刻剖析,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强化督查督办,加大激励约束和效能问责。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奖惩办法、考核办法、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行政首长巡查制度、联络员制度、各成员部门的职能职责、城乡环境(包括县城、场镇、村社)检查评比标准及评分细则等一系列制度。在目标考核中,对完成任务好的区县,由市政府分别奖励一等奖30万、二等奖20万。同时,还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机关行政效能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由市纪委、市监察局和市效能办牵头,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督查督办。去年,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不力,兴文县1位小学校长被撤职,高县城管办、工商局、庆符镇等3个单位和筠连县2位乡镇主要领导被问责,江安县红桥镇镇长在全市现场会上作检讨。

(四)狠抓典型,严格整治脏、乱、差。全市各级认真开展全民参与的卫生大整治活动,清除卫生死角752处,清运垃圾3836吨,拆除偏棚3280个,清除“牛皮癣”12万余条,较好地扭转了脏、乱、差现象。加大城乡容貌秩序管理力度,进一步规范了城区及乡镇车辆停放、摆摊设点和垃圾清运,清理乱搭棚伞、占道经营、乱贴乱画等老大难问题,均收到比较好的效果。同时,市和区县互动、部门联动,集中开展了违法危险建筑专项整治行动,去年5月以来,全市共拆除违法危险建筑5.75万平方米。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公务员小区居民违法危险建筑问题,多部门协作配合、联合行动,对小区85户违法建筑进行了规范整治,目前已完成70户整治。

(五)加大投入,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我市投入上亿元专项资金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进行集中治理,对旅游公路沿线进行了风貌改造。加快推进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南岸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建设并投入运行,黄家沟、锁江石污水排放口整治工程全面完成,投入5000余万元强力推进杨湾污水处理厂和3个县城污水、垃圾处理厂(场)建设,城镇功能不断完善。投入3000余万元整治中心城区小街小巷和绿化零星改造,对部分损毁的市政工程进行了维修改造。投入4400余万元用于农村改水改厕,建成饮用水窖97107个,改厕49.08万户,受益人口达398.8万人。各区县对河道、下水道、管网等基础设施进行了清淤和整治,对城镇人行道和街道进行了平整硬化以及绿化亮化。据统计,我市10个区县新增环卫工人315人、垃圾清运车55辆、垃圾处理场1个、垃圾池(箱)4452个、垃圾中转站5个、公厕12座、保洁车324台。

(六)认真贯彻落实刘奇葆书记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取得实效。我市收到省川机发665号明电后,迅速召开了贯彻落实奇葆书记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并对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会后,由市政府办牵头分4个组对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卫生进行了全面督查。随后全市各级机关干部开展了环境卫生大扫除,由市纪委和市效能办牵头,分5个组深入各区县,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全市上下积极行动,在很短时间内再次掀起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新高潮。

二、存在问题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城镇基础设施得到不断改善,脏、乱、差得到有效治理,城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由于去年受抗灾救灾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抓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力度还不够,离省市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一是工作发展不平衡,各区县、乡镇之间的差距较大,特别是边、远、小的乡镇工作还没有完全到位,一些城中村、社区及城郊结合部的问题相对比较突出。二是财政投入不足,多数乡镇没有农贸市场,以街为市、以路为市现象普遍;垃圾池、果皮箱、环卫车、清运车等环卫设施不足;生活垃圾处理点、堆放场不规范、不标准,污水处理、垃圾填埋、管网建设滞后;多数乡镇经费保障困难,管理人员和清扫保洁人员不足。三是督查力度还需加大,市上到区县督查还偏少,解决问题的力度不够大;区县到乡镇督查也需加强,一些乡镇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四是工作机制不健全,虽然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有效的工作机制,但在长效机制建设上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奇葆书记近期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系列重要批示和指示精神及省上这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督查督办工作力度,促进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取得新成效。

(一)加大工作力度,严格督查和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大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力度,以市级各委口为单位,认真组织开展对本委口各单位的督查督办,切实落实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市纪委、市监察局和市效能办将加强对市级机关各部门、各区县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督促检查,及时通报工作开展情况。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考核和奖惩,严格责任追究,确保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突破难点,努力改善和提升城乡环境质量。针对前期开展督查工作发现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力求取得突破性进展。加大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城镇违法危险建筑清查整治力度。对照卫生城镇、文明城镇的工作要求,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脏、乱、差问题,以公路、铁路、河流沿线、农贸市场、偏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为重点,开展有声势、有影响、有效果的集中整治,彻底清除卫生死角。按照下达的目标任务,在继续抓好“城市容貌治理、乡镇整洁、村庄清洁行动”三大工程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城市环境改造、乡镇容貌整治、村庄庭园美化、公民素质提升”四大工程。

篇3:宜宾市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的思考

1 宜宾市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现状

全市有32个煤矿建立了瓦斯抽采系统和地面瓦斯抽放站, 年抽放瓦斯纯量26827万m3。其中:全市7个国有大矿都建立了瓦斯抽采系统和地面瓦斯抽放站, 年抽放纯量瓦斯量为9271万m3;全市只有14个地方煤矿建立了瓦斯抽采系统和地面瓦斯抽放站, 11个建立了井下移动瓦斯抽采系统, 年抽放纯量瓦斯量为452万m3。

全市利用抽出的瓦斯作为民用燃气。其中芙蓉矿区5个国有大矿建立了瓦斯储存罐, 为矿区和珙县巡场地区提供民用燃气, 已建成民用燃气用户达4.0万户;利用抽出的瓦斯发电, 目前全市建成瓦斯发电站3座, 其中2个国有大矿建立瓦斯发电站, 即筠连矿区鲁班山南、北矿瓦斯发电厂2座, 装机容量均为8MW (16×0.5MW) , 2007年发电0.175亿k Wh。地方矿井中只有珙县明金煤矿建有1座1.5MW (3×0.5MW) 的瓦斯发电站, 发电自用, 其余抽放瓦斯未进行利用。

2 宜宾市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存在问题

2.1 开发主体不明确

宜宾市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的主体不明确。煤矿瓦斯是跟煤伴生的一种矿产, 依靠煤矿搞煤瓦斯产业, 这显然是不对的。煤矿瓦斯开发除了大量放空, 就是瓦斯发电, 宝贵的煤层气资源都浪费了。煤矿瓦斯与天然气具有很强的相似性, 都需要用气矿的方式开发, 因此需要瓦斯开采专业公司、大型油气专业公司来进行。目前宜宾市部分煤矿企业对矿井瓦斯抽采与利用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果, 但全市煤矿瓦斯的资源矿权主体责任单位并没有明确, 这个问题不落实, 煤矿瓦斯难以在地面实施规模开发。从而导致宜宾地区大多数煤矿的煤层瓦斯得不到抽采利用, 而是直接与通风网络系统一起排在大气之中。

2.2 地方煤矿对瓦斯综合利用意识不强

在宜宾地区, 绝大多数煤矿均属于地方小型煤矿。大中型企业除川煤集团、芙蓉集团等, 其他均属于私有地方小型煤矿。由于大多数私有小型煤矿对资源利用的意识不是太高。因此, 大多数的地方小型煤矿对其所属的矿井中的瓦斯开采都是直接排入大气中, 导致宜宾地区大量的煤层气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

2.3 相关法律法规没有完全完善

目前在宜宾地区对那些高瓦斯矿井, 并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强制要求矿井必须建立瓦斯抽放系统, 从而导致许多的煤矿瓦斯得不到充分的利用。国家虽然在瓦斯抽采和综合利用方面出台了一些方针、政策, 但在实施过程中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 宜宾市政府也未出台适合宜宾市本地实际情况的具体实施细则。因此, 强制煤矿建立瓦斯抽采系统, 切实推进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工作势在必行。

2.4 煤层气勘探与基础地质研究薄弱

宜宾市矿井绝大多数都是高瓦斯矿井, 瓦斯地质研究和勘探程度较低, 并且这些高瓦斯矿井随着开采深度增加, 瓦斯含量和压力不断升高, 突出危险性越来越大, 不能满足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要求。因此, 宜宾市需要委托具备资质和技术的专业技术服务单位, 对煤层气赋存的基本规律、煤层气富集区域煤层气地质特征等方面详细勘查, 做出本区瓦斯开采的评价结论。

2.5 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相关技术相对落后

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瓦斯抽采技术是建立永久或者移动抽采系统以及在地面布置密集钻孔。然而, 对于整个四川省所有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的技术系统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缺陷, 甚至在大部分煤矿企业都没有使用这些先进的国内瓦斯利用技术。对于宜宾这样一个二级城市, 更是如此。

3 宜宾市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的优势条件分析

3.1 政府鼓励强度大

按照宜宾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宜宾市应加快抢占西部能源高地和建设国家大型煤炭产业基地的战略构想, 为全面推进宜宾能源发展, 特别是对于高瓦斯小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系统的建设, 宜宾市政府每年将从财政收入中拿出专项资金用于煤矿瓦斯抽采利用系统建设的奖励和启动。

3.2 宜宾市煤矿瓦斯含量大

据四川省煤田地质局《四川省煤层气资源评价》, 四川省全省煤矿瓦斯资源总量约为3800亿m3。然而, 仅在宜宾地区, 煤矿瓦斯含量就大约为1417亿m3, 大约占全省煤矿瓦斯资源的37.3%。并且, 在宜宾地区的煤矿具有含瓦斯量高、含气饱和度大的资源优势。

3.3 宜宾市资源基础优越

宜宾市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其中煤炭、天然气、硫铁矿、岩盐矿、石灰石、石英均居四川第一。特别是能源矿产资源富集配套, 具有建设和发展能源业、制造业、食品饮料业等产业的显著优势, 是国家确立的水电、火电、核电综合发展的重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宜宾市雄厚的资源基础, 吸引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进驻。资源大开发必将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 这其中包括瓦斯的综合利用。煤层中瓦斯含量高, 一旦得到开采利用, 不仅会让宜宾地区经济得到发展, 而且会便于向周边城市运输以及销售。

3.4 全市对煤矿瓦斯利用历史悠久

早在2007年, 我市鲁班山矿区就已经建立永久性瓦斯抽放系统及瓦斯发电站, 形成了底板网格抽放瓦斯系统, 实现了“底板网格与顺层预抽、卸压抽、顶板孔残抽”综合立体抽放体系。至今这些矿井抽放瓦斯系统运行正常。与此同时, 至今仍有多数煤矿采用该技术, 使得该抽采技术的技术难关一点点减少, 优点日益突出, 使得本地区瓦斯抽采技术日渐成熟。

3.5 全市极薄煤层、薄煤层瓦斯抽采率高

宜宾可采煤层赋存于二叠系上统宣威组 (相当于龙潭组加长兴组) 和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 二叠系梁山组不含可采煤层。该可采煤层属于极薄煤层、薄煤层, 在对瓦斯抽采利用过程中难度大。然而, 经过大多科技研究者对全市多个薄煤层瓦斯抽采的科技研究下, 全市极薄煤层、薄煤层的瓦斯抽采率及瓦斯抽采浓度均已能达到30%以上。

4 宜宾市煤矿瓦斯综合利用对策措施

4.1 转变企业观念, 提高企业认识

宜宾市、县级煤矿安全主管部门应该督促煤矿企业全面增强先抽后采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的自觉性, 正确处理采煤、掘进和瓦斯抽采的关系, 确保瓦斯抽采工作先行。由于大多数煤矿企业都以盈利为目的, 有时企业在抽采地质构造复杂, 断层、褶曲发育的煤层瓦斯时, 由于需要更多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投入, 导致企业付出大量成本, 而没有获得相对应的效益。于是, 大多数煤矿企业不愿意去开采煤矿瓦斯, 而是直接将煤矿瓦斯排与大气之中, 这种情况在私有小型煤矿更为突出。

4.2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针对现存的中国瓦斯相关法律法规存在法律层次低, 约束力差等特点, 宜宾市政府应当根据地方特色明确参与瓦斯开发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对煤矿企业进行更多强制约束, 如新建矿井和瓦斯抽采系统实现“三同时”和煤层瓦斯达标排放的标准。运用强制手段来遏制煤矿企业对煤层瓦斯的浪费现象, 从而使得宜宾地区煤矿瓦斯的综合利用率得到提高。

4.3 建立有利于瓦斯抽采和利用奖励制度

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可以促进宜宾市煤矿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因此在税费征收、财政补贴、财政奖励资金、科技投入、产业政策支持等方面, 应对于将瓦斯抽采并综合利用的煤矿企业给予相应的优惠, 以提高煤矿企业开展瓦斯抽采与利用的积极性。

4.4 引进国内外先进抽采利用技术和理念

目前, 国内外许多煤矿瓦斯综合利用较好的矿井, 都有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目前较为先进的瓦斯抽采利用技术和理念包括地面钻井采前抽采瓦斯、被保护层采前抽采瓦斯、井上下采中抽采瓦斯、采后抽采瓦斯、竖井揭煤前抽采瓦斯方法、石门揭煤前抽采瓦斯方法和煤矿瓦斯综合抽采方法。这些技术和方法都在相关矿山应用中取得成功, 然而在宜宾地区却没有跟踪利用这些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理念。因此, 全市应该多借鉴和引进国内外其他矿井利用瓦斯的途径与技术。

4.5 加大煤矿瓦斯预抽采

全市大多数煤矿瓦斯都没有进行预抽采, 而是在生产煤矿过程中进行抽采。正在生产矿井的瓦斯抽采具有井下卸压钻孔抽采瓦斯流量大、采气容易等优点。早在1979年, 全市就有白胶煤矿实行瓦斯预抽采。然而, 至2005年, 全市也只有芙蓉集团部分矿井进行瓦斯预抽采。因此, 在煤矿生产之前进行瓦斯预抽采具有很大的意义, 不仅能够加大煤矿瓦斯利用率, 而且还能够减少煤矿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安全问题。同时, 带动全市其他煤矿进行瓦斯预抽采利用。

4.6 引导企业申请利用CDM机制

CDM全称Clean Development Michanism, 即《京都议定书》中提出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的核心内容中是允许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销额相互之间的协商和使用。CDM既解决了发达国家的减排成本问题, 又解决了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问题, 所以被公认为是一种“双赢”机制。淮南矿业集团通过启动CDM项目工作的研发获得煤层气综合利用项目签发43万吨, 创造4000万元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和环境保护双重效应下, 中央和地方政府也积极推进CDM项目, 因此宜宾市应该全力支持几个瓦斯资源、资金、技术和人才较为成熟的企业, 积极申请利用CDM机制, 在对瓦斯进行综合利用的同时, 充分利用国际政策和资金, 实现企业盈利, 从而对整个产业的发展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5 结论

总之, 宜宾市有丰富的煤矿瓦斯资源, 瓦斯综合利用产业的形成, 不仅会改变目前宜宾市煤炭企业以低附加值产品为主、煤矿产品单一的生产局面, 而且能够推动宜宾市煤炭企业的发展和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 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和谐统一。在瓦斯综合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方面, 宜宾市煤矿行业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包括转变观念、健全法律法规、引进新型抽采技术、加强预抽采和引导企业利用CDM机制等, 最终实现宜宾市瓦斯综合利用得到全面提高。

摘要:宜宾市是产煤大市, 煤矿为宜宾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论述了宜宾市煤矿瓦斯抽放和综合利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分析了宜宾市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的优势条件, 提出了煤矿瓦斯综合利用的发展对策措施。

关键词:宜宾市,瓦斯,综合利用

参考文献

[1]彭成.我国煤矿瓦斯抽采与利用的现状及问题[J].中国煤炭, 2007, 2:60-62.

[2]陈曦.淮南矿业瓦斯综合利用经验浅谈[J].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3, 5:85.

[3]鄢正文.四川煤矿瓦斯抽采利用实践[J].中国煤层气, 2009, 10:61-63.

[4]朱志敏, 尹中山.四川省煤层气 (煤矿瓦斯) 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分析[J].中国矿业, 2007, 10:90-93.

[5]张凤臣, 迟勇.瓦斯抽放技术的综合利用[J].煤炭技术, 2008, 6:15-17.

[6]河西斌.瓦斯综合利用与发电[J].煤矿现代化, 2010, 5:7-9.

[7]凌超发, 谭榜平.宜宾市煤矿瓦斯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矿业安全与环保, 2010, 10:76-78.

[8]陈芳, 等.我国煤矿瓦斯的回收与综合利用[J].山西煤焦科技, 2008, 11:5-9.

[9]马耕.河南煤化集团煤层气 (煤矿瓦斯) 开发利用现状与展望[J].中国煤层气, 2010, 2:6-8.

篇4:宜宾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

一、健全体制,创新理念,统筹谋划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成都市按照四川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持续深入推进。

(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统筹推进

为了夯实基层,筑牢基础,成都市委、市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剥离了街道办事处的经济管理职能,同时弱化了乡镇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考核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的重要目标进行管理。今年初又作出深化社会体制改革和加快推进城乡社会建设的重大决策,明确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加强城乡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部署,深入推进。借助这个平台,市治理办把城乡环境建设和管理作为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衡化重要内容进行整体谋划,同步推进。

(二)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有相适应的管理体制

成都市借助政府机构改革的契机,整合了市容环境管理、市政设施管理及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能,组建了成都市城市管理局。按照“一件事情一个部门负责”的原则,将中心城区建成区内原分属几个部门管理的环境卫生、道路桥梁设施维护、功能性照明与景观性照明、户外广告及招牌设置等管理职责,全部划归市城管局负责。实现了城市管理全市域统一标准、统一考核、分类指导、以奖代补,形成了职能整合、城乡统筹的“大城管”格局,为牵头抓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奠定了体制基础。

(三)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要创新管理理念

创新管理理念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的一件重要“武器”。近几年,成都市城市管理局坚持“三三四四”工作思路,即:实施为民服务惠民工程、数字化城管全覆盖工程和队伍素质整体提升工程等“三大工程”,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执法人性化、宣传社会化等“三化建设”,实现从“小城管”向“大城管”、从常规管理向超前管理、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从传统管理向科学管理“四个转变”,构建管理者与相对人、人与城市、城与乡、部门之间“四个和谐”,促进了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全域化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城市管理先进单位”、“中国最佳管理城市”、“中国和谐管理城市”等荣誉称号。

二、着眼一流,创先争优,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成都市委、市政府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管局,负责指导、协调、督促、服务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市城管局要认真履行牵头抓总、综合协调、指导督促、考核奖惩的责任,扎实推进,争当全省排头兵,努力争创全国一流城乡环境质量。

(一)高起点谋划

近年来,成都市不断加强城乡环境建设,先后荣获“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全国园林城市”、“全国森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和“全国文明城市”等称号。面对成绩,要不断总结经验,克服畏难情绪,高起点谋划,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加快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举措、深化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通盘思考、统一部署、整体推进、全市域治理。

(二)高标准治理

根据成都大城市带大郊区、发展不平衡的基本市情,实行差异化标准、分类指导。具体分为5个层次,梯度确定标准:中心城区对照全国文明城市标准,郊区(市)县县城对照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标准,场镇对照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农村对照 “四清”、“四改”要求,地震灾区按照科学重建的要求进行综合治理。成都市首先从标准体系建设入手,制定了《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标准》体系,重点对市容环境及秩序、垃圾处理、大气环境、水环境、园林绿化等环境治理明确了具体要求,确立了工作标准。在四川省统一部署治理“五乱”的基础上,认真研究,结合成都实际,把综合治理“七乱”(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河道乱污、违法乱建)现象作为最基础的工作来抓,开展高标准治理,并贯彻治理工作始终,使成都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收到了显著成效。

(三)高效率推进

落实成都市委、市政府“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要主动走在全省前列,城乡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水平”的要求,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列为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目标和“民生工程”的重要内容,实行最高层级的管理和最严格的考核,并提高目标考核权重,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党委、政府和市级各相关部门,以最大力度推进治理工作。严格实行“问题管理”。对明查暗访、媒体曝光、群众举报、领导交办等途径发现的问题,全部录入“问题库”进行管理,并与市电子监察系统联网,跟踪督促整改,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推进工作。聘请第三方机构,定期对城市、县城、场镇的道路、市政设施、公厕、农贸市场等七个方面环境治理情况进行暗访测评,分圈层进行综合排位,结果在媒体公布。

严格实行效能问责。市治理办与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市监察局共同制定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行政效能问责办法》,组建专门的督察机构,加强日常督查和专项督查,对整改不力的予以问责。

(四)高强度投入

成都市中心城区及二圈层区、县生活垃圾集中处置卫生填埋场二期扩容和三期规划有序推进,已建成1座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年发电量达1亿千瓦时的环保发电厂,市医废处置厂、粪渣处置厂、餐厨垃圾处置(试点)已建成投运。完善雨污分流设施,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网建设,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城、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实施了滨江路、蜀都大道、人民北(中)路综合整治工程,推进12个“城中村”改造,共完成投资34亿多元。打造了一批特色街道和特色场镇,新建16个市政公园、84个街头绿地及小游园等。新建立交桥16座、人行天桥42座、公交港湾站100座,规范设置停车场近4000个,缓解了停车难和交通拥堵。市政府两年拿出5亿元资金,严格依据考核结果拨付,专项用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以奖代补。

(五)高水平展示

采用“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置”的运行模式,建成覆盖全市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无害化处置体系,惠及农村人口548万人。强力推进裸土覆盖、道路硬化和绿化带提挡降土等工程措施,实施居民生活清洁能源改造,限行高污染车辆,严查重处污染行为,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年优良天数保持在315天以上,可吸入颗粒物年均浓度逐年下降。综合治理城乡水环境,清理整治河道排污口,清除沿河垃圾、清运河道淤泥、整修破损河堤,建立河道专人巡查监管机制,改善水质,中心城区已有16条河道实现“水清、无味”。大力推行“健康绿道”建设,既为市民提供了运动休闲场所,也为城乡结合部治理破解了难题。综合整治铁路沿线环境,受到四川省委、省政府领导的肯定。科学重建灾区环境,将环境治理纳入灾后恢复重建统筹推进,与科学重建规划相结合、与恢复灾区城市秩序相结合、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与资源综合利用相结合、与人居环境建设相结合,加强规划引导,整治市容镇貌,加快环境设施建设,灾区环境实现跨越式发展。城乡环境的改善,环境质量的提升,广大市民得到了实惠,真正成为了“民心工程”。2010年初,成都市获得四川省委、省政府授予的“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一等奖。

2010年是成都市环境治理工作目标达标年。经考核验收,各区(市)县均达到了成都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通知》确定的工作目标。但是,从总体上看,成都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还存在着三方面的差距:一是思想认识上的差距,个别地方党政领导对治理工作缺乏长远打算和持续推进准备,厌战、畏难;二是基层基础建设存在差距,少数乡镇(街办)重建轻管,城市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差,工作机制、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工作责任不到位,日常监管缺位、脱位,导致管理盲点死角;三是居民素质存在差距,少数市民的环境意识不强,卫生文明的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乱吐口痰、乱扔垃圾、乱丢烟头的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综合施治,长效管理。

三、高位求进,不断提升城乡现代化管理水平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指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事关民生和发展的战略性任务,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成都市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将按照这一要求,立足新起点,确立新目标,采取新举措,实现新发展,高位求进,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主动走在全省前列,城乡环境总体质量保持全国一流水平。

(一)强力推进“三个延伸”

一是夯实基层基础。进一步健全街道办事处、乡镇的城市管理机构,将管理触角进一步延伸到社区、村庄,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强化日常监管。二是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对场镇、村庄的垃圾收集桶点进行景观化改造,具备条件的可实施更新改造。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对垃圾进行“户分类”试点。完善日常管理制度,提高清扫保洁质量和集中收集率。三是清理盲点死角。对背街小巷、“城中村”、城乡结合部、场镇、公路铁路、河道沿线、健康绿道沿线及废品收购点周边进行梳篦式清理,清运积存垃圾和杂物,消除脏乱差。

(二)运用高科技手段管理城市

一是按照现代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大力推进数字城管网络系统延伸建设,加快系统功能拓展应用,完善基础信息并更新数据,精细管理城市。二是加快城市管理物联网示范应用项目建设,今年重点将城市道路、桥梁和路灯纳入建设范围,用信息化手段管理城市,确保城市道路、桥梁安全运行,提高路灯故障发现的及时率和处置率。运用数字城管监管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加快推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尽快开发城市管理诚信评价信息平台。三是按照“分层推进,分步实施”的原则,大力推广生活垃圾清运数字化管理,力争逐步实现全市域覆盖。

(三)建设现代化设施体系

一是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尽快完善城市发展迫切需要生活垃圾、医废、危废、餐厨垃圾处置处理设施,加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和填埋气体综合利用(发电)等项目建设,推进资源循环可利用园区项目的建设,满足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对固体废物处置的需要。二是引入市场机制,加快农村生活垃圾中转站、压缩站的建设进程;扩大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的覆盖面,推进全市域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进程。今年将在中心城区和郊区(市)县广泛进行试点。三是加大环卫清扫、市政设施、照明设施养护作业机械投入,提高机械化作业率和作业质量。同时,继续加大“三烂”治理(即:烂环卫设施、烂市政设施、烂广告招牌),打牢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城市管理的设施基础。

(四)培养现代化城市管理队伍

用心培育干部队伍“负重实干、坚韧创新、奉献有为、争创一流”的城市管理精神,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一是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加大高素质专业人才的引进,加大对干部培养、考察工作,充实基层管理队伍。二是深入实施城市管理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加大与成都经济区8个城市管理部门的交流与合作,分层次有计划地对干部进行培训,储备城市管理后备力量。三是认真落实市委《八项规定》,深化干部队伍作风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考核办法,严格落实效能问责,培育乐于管理、勇于管理、善于管理的城市管理干部队伍,为提升城乡现代化管理水平,争创城乡环境“全国一流”目标提供有力的作风保障和纪律保障。

篇5:城乡环境污染及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城乡环境污染及治理的思考与建议 当前很多地方环境污染比比皆是,如一些蓄禽养殖场建于村庄周边或农户附近,粪尿随处堆集,极易滋生蚊蝇,污染空气环境,还对周边地表水,地下水,河道造成污染;建筑用料车、渣土车、垃圾回收车,无任何遮挡棚布,“裸奔”一路漂漂洒洒,产生二次污染;商家宣传促销活动的高倍喇叭,其噪音早超出国家规定标准的许多倍;农作物、果树,被人为地使用超大素、催大素、催早熟添加剂;经济利益驱使之下,不惜将河床挖得“底朝天”,山体满目疮痍,如此等等实在是令人痛心,然而比这更为痛心的是很多人环境保护意识缺失,且看:购物不拿盛装袋,全靠“塑料袋”;喝水

吃饭使用一次性碗、筷、杯、袋,随手乱扔饮料瓶;废旧物品河里倒,死亡禽畜不深埋,扔在河里任意漂……因此强化全民环保意识,解决城市环境污染问题已刻不容缓。

然而,受文化、素质、生活方式习惯的影响和支配,大部分的社会成员对环保认识还比较肤浅,因此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教育每一位公民从自身做起,建立科学卫生、健康绿色的生活习惯,显得尤为紧迫必要。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更应施千方、用百计,加强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工作,努力改善环境质量,创造优美人居环境,减少或消除环境污染对健康危害的风险,不断提高处置与服务的能力与水平,使政府的环境与健康工作真正造福百姓。加强宣传、树立典型,引领人们养成环保生活方式

随着各项稳农、惠农政策措施的逐步落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改善。但农村污染,环境

质量却明显下降,正在成为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如今年汉中开展的农村清洁工程,千百农村花大气力建垃圾池、修花园、粉刷墙体、美化居住环境,以治理脏、乱、差为切八点,治理三乱“乱倒垃圾、乱泼污水、乱堆杂物”;推行三改“改水、改厕、改厨”,使农村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农村群众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生活环境得到改善。加强科技支撑保障,推行科技监管 加强环境科技创新和支撑能力,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壮大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战略性产业和环保技术,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开发,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减少,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绿色经济发展壮大。同时推行“科技监管”实现环境监管的快捷、高效和精确。传统监管以现场执法、实地取证为特点,但点多、面广,执法力量有限等原因对环境监管,污染事件防不胜防。出现监管上的盲区,往往工作十分被动,实现以科技手段对

环境的监测、监察,全天候、多方位覆盖的精准化,来提高科技效能,赢得监管主动权,实行自动监控监测、数据采集、网络传输、存储、分析、发布等应用一体化运行和监控中心在内的自动监控系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环保法规,加大执法力度

现行的环境法律对污染者惩罚太轻,在基层普遍存在环境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的现象。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污染制造者宁愿认罚也不守法。.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9起省级挂牌督办环境违法问题,12起限期改正违法企业,再次充分暴露出企业、责任人对环保法规、法律认识上的差距。环保执法部门只有“检查、罚款和建议的权利”及“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法高”的现实,致使许多企业宁可选择违法排污,违法排放。同时地方政府在监管中的扭曲行为也是造成执法困难、定位不明、执法受阻的主要原因。政府相关部门不顾环境保护,甚至以牺牲环境作为代价

去谋求经济的发展。当污染形成公害,引起广大群众的强烈反对并影响到经济发展时,才被迫去治理,为此而付出昂贵的代价。因此应在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环境保护法,循环经济促进法以及未来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中增设环境公益诉讼条款的立法。

篇6:宜宾县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思考

旌阳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立足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改善我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全局性重大工作。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大变样、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多策并举,合力攻坚,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乡村环境有了较大改观。近期,我们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庄,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并未根本变化,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才能确保农村环境长期干净、整洁、优美。

一、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现状情况

2009年,我区遵循农村生活垃圾实行“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的三统一原则,按照“户集、村收、镇运、集中处理”模式运营,以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全面实施垃圾收集网络建设,积极实施“优美乡镇项目”建设,投入2060万元用于完善农村环卫设施设备,为各乡镇配臵大型垃圾车14辆,洒水车7辆,各型三轮224辆,垃圾桶701个,建垃圾池1639个,填埋场4个,压缩式中转站2个,中转站18个。

2010年,区委、区政府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决定从2010年起每年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作为我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和长效管理专项补助资金,组织编制了《德阳市旌阳区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初步构建了“户集、村收、镇运、集中处臵”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

截至目前,全区已实现了每个乡镇有中转站、垃圾清运车、每个村、组有垃圾收集房(池),全区100%行政村全面实施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基本改变了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乱焚烧等现象。垃圾定时、定点、规范有序的清运,有效地防止了二次污染。

(二)主要做法

在推进我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统一思想,提高各级组织的认识。农村环境卫生是关系老百姓生产、生活环境、身体健康的切身问题,也是当前党委、政府能够解决的事情。在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我们切实做好宣传发动,通过开展群众运动、义务劳动、知识讲座、新闻媒体报道等形式,开展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卫生素质,整合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全区上下树立一盘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强大合力,掀起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高潮,引起了区、乡镇(街道)、村各级高度重视。

2、完善设施,推进以“两建三清四改五通”为重点的村庄整治。农村垃圾收集需要各种基础设施配合,我们以“优美乡镇”工程为基础,以“两建三清四改五通”(即建庭园经济、建沼气池,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房、改厨、改厕、改圈,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电视)为重点,高标准深入推进村庄环境整治,解决农民群众急需解决的村级道路、河道清淤等难点问题,完善农村村庄基础设施,为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夯实了基础。

3、增加投入,落实三个一点融资机制。针对农村环境卫生日常管理运行成本高、经费紧张的难题,我们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在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长效管理资金来源上,推行“三个一点”的融资机制。即区财政以奖代补补一点,乡镇配套一点,村庄通过“一事一议”的形式向在村的企业、商店和村民收一点。通过落实“三个一点”的融资机制,既落实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长效管理经费,确保正常运行,更是一次农村环境治理宣传教育的过程,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管理和监督。

4、增强力量,建立保洁队伍。农村环境卫生长期以来缺乏管理力量,各乡镇进一步增强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力量,通过组建专职保洁队伍或招投标、竞争性谈判的办法选择承担清扫保洁工作的单位或个人,目前,全区镇、村共配备保洁人员1257名负责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和长效管理工作。

5、强化督查,健全督查机制。为促进推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强化督促检查,我区组织了专门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督导组,对11个乡镇、4个街道、2个新区进行不定期地抽查,把考核督查机制长期坚持了下来,既督促了整治不到位的整改到位,也为各级工作政绩考核提供了主要依据。

二、存在的问题

(一)认识不到位,管理有待加强

1、一是有的乡镇领导认为《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要求太高,根本不可能达到;二是有的镇村领导认为农村环境卫生脏乱差是理所当然的事情,经过环境卫生大整治,已经相当不错了;三是有的镇、村两级分管领导对《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的规定不熟悉。

2、大部分村庄没有制定有清扫保洁内容的村规民约、村庄日常保洁制度、村委会监督机制以及清扫保洁人员不履行职责或履行不到位的处罚规定。

3、少数乡镇未组织人员定期对全镇环境卫生进行检查,部分开展检查乡镇对场镇、村社的环境卫生检查不仔细、不深入,未对检查情况进行记录。

(二)硬件设施建设亟待完善

1、部分乡镇应建设完成的地坑式中转站和压缩式中转站建设进度缓慢,导致该乡镇无法对村庄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这些乡镇村庄的生活垃圾处理方法一是由村委会组织在本村辖区内的绵远河、石亭江两岸长防林附近、丘陵山地自行选地挖坑或利用河边采沙坑倾倒垃圾、填埋处理,二是由村上安排将垃圾直接倒入附近的废弃鱼塘、远离人居的河沟边。不规范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给我区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隐患,特别是少数乡镇的个别村倾倒、填埋垃圾的位臵靠近村居,严重影响了附近村民的生产生活,村民对此极为不满。

2、垃圾池建设不完善。一是部分乡镇早期建设的垃圾池无门,池内垃圾时常被狗拖到垃圾池四周;二是垃圾池周边及门口未进行硬化,不便于环卫人员装车和清洁垃圾池。三是部分村庄垃圾池不足,特别是还有些几十户的大院落附近无垃圾池。

3、部分现有地坑式中转站无围墙,无停车区域,无附属设施。沿主要道路修建的中转站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三)清运保洁队伍不稳定,安全隐患较多

1、清扫、保洁人员在岗率不高。现场抽查仅有30%的村庄环卫人员在岗。

2、清扫、保洁人员年龄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聘请人员多为50岁以上的老年人,部分年龄甚至已过70岁,少数清运人员签订有协议,多数清扫、清运、保洁人员由村书记(主任)临时口头安排,待遇低,没有签订协议或合同。

3、群众“乱吐、乱扔、乱倒”的现象随时随处可见,多数镇村环境卫生保洁人员配备不足,脏乱差现象极易回潮反弹。

(四)专项资金使用不规范

部分乡镇没有按我区《垃圾清运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使用专项资金,甚至没有制定本乡镇的《垃圾清运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对下拨到村(居)的专项资金缺乏有力的监管,部分乡镇无配套资金,部分乡镇的村(居)还未进行专帐核算。

(五)保洁效果不理想,脏乱差回潮反弹严重 1、90%垃圾池存在焚烧垃圾、垃圾不入池、垃圾池本身有“小广告”、垃圾池四壁特别脏等现象;部分设臵在场镇、村委会公共区域的环卫设施(如垃圾桶、果皮箱)也没有进行定期保洁。

2、垃圾清运不及时。少数乡镇村庄垃圾池中的垃圾2-3天清运一次,较多的是1周清运1次,有的乡镇个别村要10余天清运1次。

3、村庄的环境卫生不容乐观,路边、沟边、墙边、田边散在的、甚至成堆的生活垃圾时有出现。

三、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垃圾清运长效机制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本乡镇、本村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重新配臵,只有镇、村两级的一把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才能得到有效推进。

(二)组织乡镇分管领导、具体工作人员交流经验,熟悉了解《四川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标准》中对场镇、村庄的要求,继续探索及推广垃圾清运长效机制的有效形式。

(三)加强检查和督导。定期对场镇、村社的环境卫生进行检查,针对存在的问题要进行通报,通报的结果与专项资金拨付挂钩,不要让区、镇、村三级检查流于形式。

(四)进一步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快地坑式中转站和压缩式中转站建设步伐,杜绝集中的生活垃圾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五)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的管理。一是对专项资金的收入和支出设立专帐或独立的科目,按专项资金使用范围设立明细账。二是尽快制定本乡镇的《垃圾清运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明确各村(居)专项资金的使用范围,并制定有力的监管办法和措施。三是对不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的乡镇进行专项督导,对拒不整改的乡镇按规定处理。

(六)各乡镇要加快形成垃圾清运的检查、监督、奖惩机制,并严格执行;要加强对场镇、村庄环卫工作承包单位(个人)和环卫人员工作成效的监管,确保垃圾池定期清运,环卫设施设备定期保洁,保洁效果达到“清洁化”的标准。

篇7: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宣传方案

10月以来,按照**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的要求,市广播电视台广播、电视、广电报、广电网各媒体发挥自身各自优势,不断丰富和创新报道方式,扎实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宣传,为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整治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一是加大了新闻宣传力度。分别在广播综合频率、电视综合频道、公共频道的新闻栏目和**广播电视报的《**一周》专版中开设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专栏,集中宣传我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并在电视右下角打出了栏目角标。在具体宣传中,加大采访报道力度,采用动态消息、暗访、系列专访、深度报道、典型宣传等多种形式对各级各部门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的具体措施、做法和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及时、全面、深入的报道。广播、电视三档新闻栏目和广电报社共播出《刘强督查我市创卫工作》、《大假期间我市客运市场秩序井然》、《我市召开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会》、《市创卫办督查船山区和开发区创卫工作》、《我市“五小”行业创国卫中新装亮相》、《**检查城市环境治理情况全面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城市行政执法局开展“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治理工作》、《**县被评为省级平安畅通县》等相关正面报道20篇,系列报道《60年斗城“长”大40倍》(共5期),共计滚动播出100余次;同时,强化舆论监督,从关注民生的角度对与整治工作不和谐的事件进行曝光,播出了《**乡建立环境治理自查》、《清理垃圾让生活更健康》等舆论监督性新闻2条,滚动播出10次。

二是强化了专题宣传。广播综合频率《**热线》栏目通过主持人进行知识介绍和接听听众热线等方式,积极为群众讲解整治相关知识和要求。同时,对听众反映的`有关环保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映,提请进行解决,较好地发挥了媒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节目共接听听众反映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关问题2个,都逐一向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促使问题在短期内得到了处理或解决,并在节目中反馈了解决、处理的结果。

三是网络新媒体宣传积极配合。**广电网通过在线直播和点播等形式完整推出了广播、电视、广电报刊播的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相关的新闻、专题内容,扩大了宣传影响力。

篇8:东北城乡环境污染现状与治理

一、东北城乡环境污染的表现与危害

1. 生活垃圾随意堆放, 污染了环境, 传播了疾病。

当前, 东北城乡每天要产出大量的生活垃圾, 尤其是城市垃圾产量更大。很多城市对垃圾的处理很不规范, 不但影响了市容, 还污染了环境, 而且传播疾病, 直接危害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2. 企业废液排放, 直接污染农田与果树。

一些企业废液直接排放到农田、果树园、江河等多种水域, 造成了庄稼减产, 粮食、水果恶变, 鱼虾死亡。污染的农田产出的红薯、水稻、芋头等作物变质变味, 无法食用。有的鱼塘一夜之间, 上万斤的鱼死于工业污水, 可谓触目惊心。人、畜由于吃了污染的粮食, 患了怪病的事例时有发生。

3. 企业排放的烟尘气味污染令人窒息。

很多重工业企业的巨大烟囱每天要排放出大量毒性很强的烟尘和有毒气味, 造成了环境污染。尤其是一些化工厂排放的烟尘和气味污染性更强。有的烟尘直接污染农民的庄稼和果树。有的苹果由于受到化工厂烟尘的污染, 无法出售, 损失惨重。有的玉米叶子由于受到有毒烟尘污染而变黄, 产量大幅度减少。在化工厂附近的居民, 有的人由于呼吸了有毒烟尘和气体, 气管、肺部等内脏患上了严重的疾病, 有的花草树木已被熏死。

4. 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令人忧虑。

在哈尔滨、沈阳、大连等城市, 汽车排放的尾气高峰的时候已经让人们呼吸感到困难了, 这种现象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大量的汽车尾气排放, 不但危害着人类身体健康, 而且还是助推地球气候变暖的罪魁祸首。

5. 家畜家禽放养成了疾病传播不可忽视的途径。

在农村, 很多地区家畜和家禽沿袭着放养的习惯, 不但使家畜家禽之间相互传播疾病, 而且人类也受到无法躲过的灾难。

6. 农药、化肥与除草剂的使用, 污染了土壤。

很多地区的农民种田使用除草剂, 土壤遭到了破坏, 土质渐渐恶化。不论是除草剂还是化肥和农药, 最终都要沉淀到土层底下或是随水排放到江海河流, 污染后患无穷。

7. 矿山开采造成的污染极为严重。

近些年来, 矿山污染不但危害着当代人的生活、生产和人身安全, 同时已经危害到子孙后代。如有的矿山产生的有毒物质, 一方面污染周围的村屯和庄稼, 而且还深深地污染到地下土壤和地下水, 产生了后患;有的矿山污染治理难度相当大, 已经不是几年时间所能解决的问题。

除了上述几方面的污染表现外, 燃放的烟花鞭炮、美容美发店、洗浴店等排放的有害气体和有害化学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也是比较严重的。

二、造成东北城乡环境污染的根源

1. 认识不到位, 宣传滞后, 造成公众环保意识淡薄。

近些年来, 许多地方领导对《环境保护法》宣传教育认识不足, 认为搞得好与不好无关紧要。有的环保部门领导认为宣教工作投入大, 见效慢, 抓与不抓差距不大。还有的领导只注重作表面文章, 不注重实效, 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认识问题。致使《环境保护法》的宣传始终漂浮在表面上, 没有深入人心。

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不到位, 办法不得力。

有的城市垃圾乱堆乱放, 清除不及时, 没有一项很好的治理措施和办法, 没有建立切实可行的治理机制。

3. 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一些工业企业废液肆意排放、有毒烟尘到处飘落,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环保部门心慈手软, 不肯下决心予以治理。有的职能部门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致使不法企业我行我素。

4. 对农村缺乏科学的规划和耐心的宣传教育。

农村的家畜家禽放养,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人去对其进行科学规划和管理, 尤其没有人对农民进行环境保护的耐心宣传教育, 没有向农民讲清楚家畜家禽散放的危害和弊端, 致使农民随心所欲地散放家畜家禽。

5. 缺乏必要的环境保护与治理的专项资金和管理队伍。

近些年来, 有的地方对于污染严重的问题也比较重视, 并采取了一些有利的保护和治理措施, 但是常常工作受制于资金的限制, 没有专项资金, 很多工作无法开展。也有的地区, 由于重视不够, 虽然设有环境保护部门, 但是没有深入基层抓管理的专业队伍, 污染问题严重了, 找不到具体管理人员。往往是谁都管, 又谁都不管, 推诿扯皮情况严重。

6. 对农民科学教育不到位。

由于缺乏对农民耐心、细致的科技教育, 促使农民无节制地使用除草剂和农药、化肥等。农业科技部门没有将农民科学教育作为工作职能和责任。

三、治理东北城乡环境污染的对策

1. 提高认识, 强化宣传教育。

各级领导班子要进一步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 尤其是环保部门更应该把环保工作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要在学法、守法上作表率、当模范, 做到依法行政, 这是做好环保工作的关键所在。同时, 要千方百计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全面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保护环境的自觉性。

2. 制定措施, 严格实施。

环保部门要联合地方各级组织, 尤其要联合环境卫生管理部门共同制定环保措施, 如关于城乡生活垃圾的管理, 要根据实际,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 并在工作中严格实施。

3. 严肃法纪, 违者必究。

环保部门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主要执行者, 首先要强化法律意识。对于执法犯法的环保部门有关人员, 要严格惩处, 绝不手软。

4. 建立机构, 常抓不懈。

要在县 (市、区) 和乡镇、街道建立环境保护与治理常设机构, 机构隶属于环保局领导。机构的职能除了执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之外, 还要对城乡环境保护工作进行督促、检查、指导。

5. 加强培训教育, 提高队伍素质。

要采取一切可行的办法, 搞好环保队伍的培训教育工作, 全面提高队伍素质。可以采取定期办班培训等多种形式, 进行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对权利较大的部门要经常进行党风廉政教育, 避免贪污腐败、为虎作伥等违法违规现象发生。

6. 建立专项基金, 确保工作开展。

环境保护与治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 各级组织应建立专项基金, 基金来源一部分由财政拨给, 另一部分由管理机构自行创收解决。专项基金要严格管理, 做到专款专用。

7. 联合国土资源部门, 强化矿山管理机制。

环保部门必须要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实质性的联合,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长效机制。对于矿山开采的各种手续都要严格把关, 对于矿山开采做好监督检查。

8. 加强汽车管理, 降低汽车流量。

上一篇:2019招商银行校园招聘职能类岗位招聘公告下一篇:小区活动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