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感悟

2024-04-27

团队感悟(精选12篇)

篇1:团队感悟

团队建设感悟(10):培养务实的精神

前记:

“正确与错误”,“创新与保守”,“精妙与笨拙”,这所有的词,对于很多的人,在很多时候,都会选择前者:正确的,创新的,精妙的。可现实,让人郁闷的是,我们有时却要“被迫”选择后者:错误的,保守的,笨拙的。这到底是为什么?

跟若干年前的自己相比,我现在更欣赏和喜欢:用尽可能简单的架构而不是复杂的,用C而不是C++,用常见方法而不是各种“高深”的设计模式,用自己产品的库而不是第三方库。

这是一篇有关“如何培养务实精神”的作团队感悟,其核心思想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实用为目标”,应该成为我们开发实践的指南。从个体来说,清醒认识自己,是最大的务实;从团队来说,清醒认识整个团队现状,是最大的务实;从项目来说,清醒了解项目目标,是最大的务实。有了清醒的认识,才会有务实的行动。知道自己缺的是什么,团队缺的是什么,项目需要的是什么,就会在各个方面以最实用有效的方式作到最好,这,便是务实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态度。

引入正题:

网易教给了我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务实。我想,这可能是让我受用一生的宝贵财富。她先是教会了我什么才是务实的心态,然后教会了我什么才是务实的工作方法。

我们说一个人务实,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缺不一可:一是要有务实的心态;二是要有务实的方法。前者,是理论和精神层面的,后者,是实际操作层面的。

那么,具体一点,一个人,怎么样,才算是务实的?

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对于自己本身,要有个清醒的定位,清醒地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清醒地知道自己在团队,在产品,在公司中目前所处的位置,以及所能发挥的影响力。一个对自己都认识不清的人,或者不敢正面面对自己的人,是很难谈得上真正务实的。

不爱慕虚荣,不图虚名,不唯资历,而唯实力,唯能力。不论是评判他人或他人的成果,还是决定自己采用的方法,皆以实用,有效,快速为目标,不整花哨理论,以结果为导向。

如何培养务实的精神?

简单的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实用为目标。前者,是起点;后者,是终点。我们从“一切从实际出发”开始一点点的作,一点点的想,然后始终以“一切以实用为目标”为方向来不断纠正我们的努力过程。

就拿我自己来说,在CSDN写博客这事,没错,写了这些内容后,我收到了很多网友的夸奖和欣赏,也在很多人眼里变成了所谓的资深人士,而其实,在我自己看来,我自己在事业上才是刚刚起步,还太嫩,经历的还太少,现在只是学会了按照一套自己看来正确的方法,充满激情的去作一件事,目标和信念还算坚定,但是,我还缺乏许多在处理具体人与人或者人与事关系方面的技巧,还需要不断地扩展人脉,不断摸索和思考,不断精益求精的改进。

我自己很喜欢这种务实的感觉,这种感觉,会让你觉得,你就是一个平常人,不会有那种时时刻刻都端着摆着假装牛X的很假的感觉,活得真实,让我觉得没有压力,让我可以更放手按自己的想法去作事,去思考问题。

在国内IT圈子里,总体上,给我的感觉,南方的IT比北京IT要务实得多,南方讲究实干,北京讲究玩概念。这样的状况,是多种历史,环境和文化原因造成的,不仅仅是在IT圈,在其它领域,南北的差异也是如此。

我们作技术的,普遍具有而又很难改掉的一个毛病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我们作技术的,很多的不务实,就是因为受此毛病牵连。要务实,首先,你得能放下面子。这一点,说起来容易,作起来很难,它需要一点点善于自嘲的勇气,一点点勇于承受别人暂时鄙视(可能别人根本就没鄙视过)的勇气,不熟就是不熟,不懂就是不懂,勇敢的承认,勇敢的说出来,摆正自己的心态后,你会发现自己作起事来更没有顾虑,也更容易发挥了。

在我们项目组的新人培训大纲里,明确写着一点:

每个新人进来后,以前的成绩全部清零,每个人,在这个项目中,都是从零开始,不管他是本科,还是硕士或是博士,也不管他是ACM选手,还是DS成绩刚刚合格者。

我们之所以这么规定,有两个目的:

第一,可以明确的告诉新人,不要以为你以前的成绩好,就有了一些什么资历了,在项目组里,“资历”永远只来自于你对项目本身所作的实实在在的贡献;

第二,也是明确告诉新人,不用为了一个什么硕士博士的学位端着面子,既然我们愿意把你清零,也理应会接受你哪怕是弱弱的实际动手能力,理应允许你犯错,理应给你一个在实践中从零开始学习的机会,这样,不管是项目组原来的老同事,还是新人自己,在心态上都正面了很多,新人知道不会因为动手能力太差遭受太多鄙视,自己的心态也就务实了很多。

务实,是需要一定的经验来支撑的。很多的时候,可能不是你不想务实,而是你不知道如何才更务实。比如初入社会的新手,他的知识完全来自于课本和学校,而这些知识放在实际的项目和公司环境中,却不见得是完全可行的。所以,新人可能要经过很长的一段时间才会明白这些道理: 正确的,不一定就有用;

创新,不一定就是好事; 再牛X的第三方库,只要不是自己的,就尽量少用;

诸如此类,等等等等。

因为,在学校里,我们始终被灌输的,是要不断的明确区分什么设计方法是正确的,什么设计方法是错误;

我们被灌输,只有创新才能成功;

我们被灌输,代码应该尽量复用,多用现有的,别自己造轮子。

为什么以上这些原本在学校里学的东西,放在实际中都走了样呢?

还是那句话: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以实用为目标。

每个项目,每个团队,都有自己的不同,不同的人,不同的资源,不同的公司氛围,不同的生存现状,以及不同的行业背景。在公司里作事,很多的时候,更讲究如何更快速度的把东西作出来,如何更好的把握产品质量。而一个“快”字,就足可以决定你的选择与你以前学的所有理论不同。

说回上面提到的三个典型问题:

所谓的“正确与错误”,在很多的时候,是相对的,与其总在那里争论谁对谁错,还不如马上动手去作,以作的效果来看更有说服力,也更不浪费时间。即使是“正确”的理论,也有可能不用它,因为我们更关注是否实用,是否好用。我们作的是产品,不是搞学术,产品要求的一是要快速度作出来,二是要便于维护和修改,而这二者,无论如何作,都是由人来实施的,所以,你要从始至终关注团队成员本身的技术能力和经验问题。

“创新”,必然会带来改变,而改变,必然需要团队投入新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熟悉新的内容,我们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吗,我们作项目,仅仅是为了追求刺激和好玩吗?

再说第三方库,为什么要少用?因为,我们想让项目尽可能“可控”,你能玩熟这个库,不代表所有人都能玩熟这个库,团队的短板,在于团队成员中技能能力最差的那一个,我们需要考虑到项目轮岗时由此问题给项目所带来的风险。

当你想说“书上说如何如何”,“别人的项目如何如何”时,你要多想一想,自己的团队是何种情况,自己的项目是何种情况,以及你自己是何种情况,照搬那一套拿过来,合适吗?

但是,务实,也是可以一点点培养的。首先,你自己要有这方面的意愿,要意识到不务实是不好的,要意识到想作成功一款产品,务实的心态是必须的。有了这个意愿,你就可以放低自己的姿态,仔细想想你的产品与别人产品的差异和优缺点,仔细想想你自己与其他同事的差异和优缺点,弄清楚自己擅长的方面,最大限度的发挥到最好,发挥到极致,最终,你将会凭借此点在团队中立足,进而在项目和公司中立足。

个人务实心态的培养,首要的一方面,是在于明确知道自己的优缺点。

我反对非要刻意改变自己什么缺点的观点,我认为,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优点,也都有属于自己的缺点,我们之所以能把一件事作成功,并不是因为我们克服了自己的缺点,而是因为我们最大程度的发挥了自己的优点。而且,优缺点,本来就是相对的,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在特定的团队和公司,优缺点可能就是互换的,本来是优点的,换了个环境后,可能变成了缺点,本来是缺点的,可能也变成了优点。

所以,优缺点,在我看来,是个中性词,而且,是在一个特定环境下才具有意义的中性词,也所以,我们唯一需要记住并奉行的理念就是:在任何时候,要灵活根据当前所处的环境来灵活应用自己所长,把你擅长的方面尽可能正面的影响事件的发展,任何成功,都是需要因应时势变化的,不要想着照抄照搬别人的理念和方法,一定要务实的结合实际。

务实的认识世界,务实的认识他人,务实的认识自己,才有了务实的观点和方法,也才有了务实的实际操作。

务实的工作方法,就是,从自己现在当下可以实际把握的资源出发,加上自己的努力,不断把成果向前推进,一步一个脚印,直到最终的目标。

学习如此,工作如此;

作项目如此,作团队如此,作公司亦如此;

我想,作任何事都应该如此吧。

篇2:团队感悟

团队建设感悟(8):有效沟通

团队建设感悟(9):该对谁负责

团队建设感悟(10):培养务实的精神

团队建设感悟(11):跳槽,创业与个人发展

团队建设感悟(12):好团队源自我们自己

团队建设感悟(13):如何应对需求变化

团队建设感悟(14):不能仅仅靠感情

团队建设感悟(15):培养危机感

团队建设感悟(16):连长+政委,黑脸+红脸

团队建设感悟(17):小结一下我的作团队感悟

篇3:团队和团队领导

团队不同于一般的群体, 团队具有共同的目标, 而一般的群体不一定具有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充分认识到互相协作的重要意义并贯穿于工作中, 群体则没有互相协作的精神;团队成员具有互补的技能, 群体成员不一定具有互补的技能;团队成员非常重视其他成员的不同意见, 群体成员常常无视别人的意见并且不能容忍他人的不同意见;团队是一个整体, 群体常常是一盘散沙。

贝尔宾 (Belbin) 博士进行了一项历时七年多的广泛深入的有关团队和团队组成的重要研究。他观察到在团队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几乎每个成员都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 保持团队的合作, 满足个人的需要和目标贡献了各自的力量, 然而他们贡献力量的方式却有所不同。贝尔宾博士根据团队成员不同的行为方式把他们分为九种不同的角色, 他们是:谋略家、资源调查者、总体协调者、左右大局者、监督评估者、团队润滑剂、实施者、执行/完善者和技术专家。每一个角色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起不同的作用。

谋略家:有创造力、非正统。他们有天分、富于想象力、智慧、博学, 他们往往会提出新想法、新点子, 具有创新精神。

资源调查者:外向、热情、好奇、善于交际。他们有与人交往和发现新事物的能力, 善于迎接挑战, 善于寻找和发现来自于团队外部的想法、资源和发展机会。

总体协调者:冷静、自信、有控制能力。他们有很强的目标感, 他们毫无偏见地对待和欢迎潜在的贡献者, 并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利用, 他们帮助团队的其他成员作出各自的贡献。

左右大局者:好交际、富有激情、具有挑战性。他们随时愿意挑战传统、厌恶低效率、反对自满和欺骗行为, 他们能够影响目标的设立, 影响其他成员朝着完成团队目标的方向前进。

监督评估者:冷静、不易激动、谨慎、精确判断。他们的判断、辨别能力强, 他们能冷静地分析和评估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 以促使团队作出最佳决定。

团队“润滑剂”:合作性强、性情温和、敏感。他们善于随机应变, 善于调和人际关系, 他们常常能使团队成员保持一致, 改善成员的满意度, 改进成员的沟通, 促进团队协作精神。

实施者:保守、有责任感、有效率、有纪律。他们有组织能力, 务实, 能把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 工作努力, 自律, 他们把概念转化为行动计划, 他们是把团队决定付诸实施的中坚力量, 他们是团队决定的坚定的执行者, 他们保证团队目标高效率地达成。

执行/完善者:埋头苦干、遵守秩序、尽职尽责。他们有坚持不懈的能力, 是完美主义者, 他们关注于细节和过程, 他们注意检查团队任务的完整性并力求完美地完成它。

技术专家:诚心诚意、主动性强、甘于奉献, 能够为团队提供非常好的技术支持。他们具有奉献精神, 拥有非常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 致力于维持专业标准, 要求依据深入的知识经验作出决策。他们往往给其他成员提供专业的和技术的支持。

贝尔宾博士认为所有这些角色并没有好坏之分, 在团队中都很重要, 团队的成功有赖于使各种角色达到尽可能的平衡。这些角色不一定要由不同的人来担任, 同一个人可以同时担任多个角色, 而且团队成员担任的角色是可以转变或互换的。对一个高效率的团队而言, 哪个成员担任哪一个角色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各个角色必须有人担任。

高效率的团队有赖于团队内各个角色作用的发挥。当团队在作计划或决定时, 谋略家、资源调查者和监督评估者对于团队作出高质量的计划和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团队实施计划或决定时, 实施者、执行/完善者对于保证团队计划和决定的有效执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技术专家则自始至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专业和技术支持;当团队发生冲突时, 团队润滑剂对于解决团队成员的冲突, 改善人际关系, 改进成员的满意度起到了关键作用;总体协调者和左右大局者则影响了团队目标的设立及帮助其他成员为团队目标的达成作出各自的贡献。

团队领导不同于传统的领导, 传统的领导其影响力的发挥主要是靠法定授权、奖励权、强制权、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即个人魅力来达到的。传统领导的方式各有不同, 虽然传统领导在作决策时会让下属不同程度地参与, 但总的来说还是依靠命令来指挥下属的行动。团队领导与传统领导的区别在于, 团队领导主要是通过引导来影响下属的行为, 其在团队中的作用如同教练在球队中的作用。团队领导给予下属充分授权, 激发下属的工作热忱, 善当教练, 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等等。团队领导的作用不是靠法定授权和强制权, 主要是靠专长权和个人魅力的影响来实现的。

团队领导通过引导来使团队成员设立共同的团队目标, 使得团队的共同目标尽量地体现每个成员的意志, 体现每个成员的个人目标。当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出现不一致时, 团队领导致力于在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只有当团队共同目标体现了个人目标时, 每个成员才能为实现团队共同目标而努力。团队目标是建立在全体团队成员思想和认识上达成一致的基础之上的, 而不是妥协的产物。

团队领导在团队中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团队成员在彼此信任的气氛下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进行有效的沟通。

团队领导让团队成员认识到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他们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对完成团队的目标和任务是有益的。团队成员应重视不同的意见, 珍视不同的意见, 把不同意见视为有利于团队集思广益、有效解决问题和冲突、提高团队决策质量、促进团队完成目标的宝贵资源。

团队领导引导团队发展出团队精神和团队规范, 使得团队成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 把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紧紧地维系在一起, 愿意为团队的目标和任务尽心尽力。团队成员间互相信任, 互相依存, 互相协作, 互相帮助。团队成员士气高昂, 不畏艰难, 时刻保持旺盛的斗志。团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团队领导在引导团队建立了共同目标、营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培育了团队的协作精神的基础上, 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和能力, 取长补短, 优势互补, 把每个人提供的分力整合成强大的合力, 使得团队成员所提供的力得到放大, 形成1+1>2的效能, 并将合力指向团队的共同目标, 以保证团队目标高效地达成, 从而把团队建设成为高效率的团队。

参考文献

[1]张鹏.高效团队的建设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 2013 (01) .

[2]周志成.团队领导行为对团队效能影响之研究[D].苏州大学, 2005.

篇4:团队和团队领导

关键词:团队 团队领导 协作精神

我们曾经看到,由经过挑选的世界顶尖足球明星所组成的足球明星联队并不常常赢球,并不能踢出令人赏心悦目的足球,并不能踢出令人赞叹的精彩比赛,尽管球队是由世界一流球星所组成,而且球队的各个位置分别由该位置上的世界最佳球员所担任。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都是一流球星,他们都习惯于以我为中心,习惯于围绕我而组织战术,他们之间没有娴熟的战术配合。足球是一项集体运动,只有当所有队员都能为球队的整体利益而相互协作、相互配合时,球队才能发挥整体的实力,才能赢球。所以尽管世界足球明星联队拥有众多球星,但却不是最佳的球队,球星间缺乏相互密切的协作和配合,他们只是一个群体而不是一个团队。因此,由最有才华的人组成的群体并不能获得最佳绩效,而由并非最有才华但合理配置并能互相协作的人组成的团队往往能取得更佳的绩效。

团队不同于一般的群体,团队具有共同的目标,而一般的群体不一定具有共同的目标;团队成员充分认识到互相协作的重要意义并贯穿于工作中,群体则没有互相协作的精神;团队成员具有互补的技能,群体成员不一定具有互补的技能;团队成员非常重视其他成员的不同意见,群体成员常常无视别人的意见并且不能容忍他人的不同意见;团队是一个整体,群体常常是一盘散沙。

贝尔宾(Belbin)博士进行了一项历时七年多的广泛深入的有关团队和团队组成的重要研究。他观察到在团队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行為方式,几乎每个成员都为了实现团队的目标,保持团队的合作,满足个人的需要和目标贡献了各自的力量,然而他们贡献力量的方式却有所不同。贝尔宾博士根据团队成员不同的行为方式把他们分为九种不同的角色,他们是:谋略家、资源调查者、总体协调者、左右大局者、监督评估者、团队润滑剂、实施者、执行/完善者和技术专家。每一个角色都具有不同的特征和起不同的作用。

谋略家:有创造力、非正统。他们有天分、富于想象力、智慧、博学,他们往往会提出新想法、新点子,具有创新精神。

资源调查者:外向、热情、好奇、善于交际。他们有与人交往和发现新事物的能力,善于迎接挑战,善于寻找和发现来自于团队外部的想法、资源和发展机会。

总体协调者:冷静、自信、有控制能力。他们有很强的目标感,他们毫无偏见地对待和欢迎潜在的贡献者,并使他们的潜在能力得到利用,他们帮助团队的其他成员作出各自的贡献。

左右大局者:好交际、富有激情、具有挑战性。他们随时愿意挑战传统、厌恶低效率、反对自满和欺骗行为,他们能够影响目标的设立,影响其他成员朝着完成团队目标的方向前进。

监督评估者:冷静、不易激动、谨慎、精确判断。他们的判断、辨别能力强,他们能冷静地分析和评估其他成员的意见和建议,以促使团队作出最佳决定。

团队“润滑剂”:合作性强、性情温和、敏感。他们善于随机应变,善于调和人际关系,他们常常能使团队成员保持一致,改善成员的满意度,改进成员的沟通,促进团队协作精神。

实施者:保守、有责任感、有效率、有纪律。他们有组织能力,务实,能把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工作努力,自律,他们把概念转化为行动计划,他们是把团队决定付诸实施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团队决定的坚定的执行者,他们保证团队目标高效率地达成。

执行/完善者:埋头苦干、遵守秩序、尽职尽责。他们有坚持不懈的能力,是完美主义者,他们关注于细节和过程,他们注意检查团队任务的完整性并力求完美地完成它。

技术专家:诚心诚意、主动性强、甘于奉献,能够为团队提供非常好的技术支持。他们具有奉献精神,拥有非常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致力于维持专业标准,要求依据深入的知识经验作出决策。他们往往给其他成员提供专业的和技术的支持。

贝尔宾博士认为所有这些角色并没有好坏之分,在团队中都很重要,团队的成功有赖于使各种角色达到尽可能的平衡。这些角色不一定要由不同的人来担任,同一个人可以同时担任多个角色,而且团队成员担任的角色是可以转变或互换的。对一个高效率的团队而言,哪个成员担任哪一个角色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各个角色必须有人担任。

高效率的团队有赖于团队内各个角色作用的发挥。当团队在作计划或决定时,谋略家、资源调查者和监督评估者对于团队作出高质量的计划和决定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团队实施计划或决定时,实施者、执行/完善者对于保证团队计划和决定的有效执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技术专家则自始至终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专业和技术支持;当团队发生冲突时,团队润滑剂对于解决团队成员的冲突,改善人际关系,改进成员的满意度起到了关键作用;总体协调者和左右大局者则影响了团队目标的设立及帮助其他成员为团队目标的达成作出各自的贡献。

团队领导不同于传统的领导,传统的领导其影响力的发挥主要是靠法定授权、奖励权、强制权、专长权和个人影响权即个人魅力来达到的。传统领导的方式各有不同,虽然传统领导在作决策时会让下属不同程度地参与,但总的来说还是依靠命令来指挥下属的行动。团队领导与传统领导的区别在于,团队领导主要是通过引导来影响下属的行为,其在团队中的作用如同教练在球队中的作用。团队领导给予下属充分授权,激发下属的工作热忱,善当教练,营造良好的团队氛围等等。团队领导的作用不是靠法定授权和强制权,主要是靠专长权和个人魅力的影响来实现的。

团队领导通过引导来使团队成员设立共同的团队目标,使得团队的共同目标尽量地体现每个成员的意志,体现每个成员的个人目标。当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出现不一致时,团队领导致力于在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之间寻求动态的平衡。只有当团队共同目标体现了个人目标时,每个成员才能为实现团队共同目标而努力。团队目标是建立在全体团队成员思想和认识上达成一致的基础之上的,而不是妥协的产物。

团队领导在团队中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团队成员在彼此信任的气氛下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进行有效的沟通。

团队领导让团队成员认识到团队成员具有不同的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具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他们不同的想法和意见对完成团队的目标和任务是有益的。团队成员应重视不同的意见,珍视不同的意见,把不同意见视为有利于团队集思广益、有效解决问题和冲突、提高团队决策质量、促进团队完成目标的宝贵资源。

团队领导引导团队发展出团队精神和团队规范,使得团队成员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忠诚度,使他们强烈地感受到自己是团队的一员,把自己的前途与团队的命运紧紧地维系在一起,愿意为团队的目标和任务尽心尽力。团队成员间互相信任,互相依存,互相协作,互相帮助。团队成员士气高昂,不畏艰难,时刻保持旺盛的斗志。团队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

团队领导在引导团队建立了共同目标、营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培育了团队的协作精神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特长和能力,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把每个人提供的分力整合成强大的合力,使得团队成员所提供的力得到放大,形成 1+1>2 的效能,并将合力指向团队的共同目标,以保证

团队目标高效地达成,从而把团队建设成为高效率的团队。

参考文献:

[1]张鹏.高效团队的建设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3(01).

[2]周志成.团队领导行为对团队效能影响之研究[D].苏州大学, 2005.

篇5:感悟团队建设合作

户外拓展――深圳金沙湾

1.翻牌:

a.行动之前确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b.充分沟通使每一个成员都明白自己要做的事。

c.有专人协调是否每个队员是否完全按照确定方案执行

2.信任背摔: 在绝对相信有人时刻准备接着时,在倒下去的后半段过程中还未被队员托主时,内心感觉发紧,到被接住时,感到实现了自我挑战。

3.鼓击球(没注意正式名字):

a.第一轮:开始表现很差,2到3次,大家还没找到方法。团队氛围有些急切,有些信心动摇。

b.第二轮:教练传授了方法,虽然有进步,但表现依然不如人意。团队依然在努力,我信心不强,团队也是。但表现越来越好,直至有一次的表现超出了大家的预期,大家信心大增。大家都不顾绳子勒着手疼。

c.第三轮:也许是教练的深入点拨,大家更关注自己有没有做到位,有没有主动承担调整整个鼓的意识。而更少说队友应该怎么做。最后完成80次,目标55次。

d.感悟:

1.在有共同的目标情况下,在每个成员确定理解自己该怎么做的情况下,队员应该更关注自己是否做好,自己更应该主动承担调整整个团队的偏差。

2.注意整个团队的氛围,自己主动增加积极的氛围,警惕自己发出消极的话语,行动以避免给团队带来消极影响。

3.对每一个成员明确一个具体的目标,能激发每个队员的动力。每一个队员有共同的目标,则整个团队具备达成目标的基础。

4.人梯(没注意正式名字):

a.勇于担当是一种幸福。刚开始觉得自己身体条件不够好,没有在第一轮去做人梯,虽然在身体上觉得轻松,但心理上不轻松。

b.我主动勇敢的冲上去做了第二层人梯,虽然肩膀被踩着有点疼,但心理有自豪感,幸福感。c.不要退缩,主动地了解自己能够做什么(尽力而为而非盲目而为),然后勇于承担。d.对于有难度的挑战,严明的纪律和团队激励是挑战成功的基础。

1.严明的纪律;想想教练让我们6次重来,想想周培公如何整肃王公贵族的子弟家丁。前提是有绝对的领导地位,或者是得到实力派领导的绝对支持。

篇6:支教团队个人感悟

在安徽寿县傅楼小学进行支教两周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圆满完成了。在此期间我感受到了很多也学会了很多。

我们一路颠簸来到这里已是傍晚时分,校门简朴的很,就是一个铁门上方写着“寿县傅楼小学”的字样。刚去到那里,这个乡村小学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落后又偏僻,完全处于没开发过的状态,进到大门里面是一个简单的柱子,是升旗仪式的时候用的,周围还都是纯天然的泥地,而非我们大家在城市里早已司空见惯的水泥地,而校舍就是几间很有一定年代的小平房。

这里的蚊子也是无处不在,我们刚一来腿上、脚上、胳膊上就被蚊子叮的到处是肿块了。而且这里的蚊子生命力也是特别强悍,不怕驱蚊水,不怕蚊香。而且这里的教室里连个电扇也没有。这里的环境真的无法和我们那里的孩子们相比,这里的孩子们过着的甚至是10年前我们那里的孩子所过过的生活。

环境的艰苦在去到那里的第一天我们就已经见识到了,然后就开始心疼在这里生活的孩子们,我们毕竟只是在这里住两周,而这里的孩子们却是要一直待到小学毕业的。

在那里的两周,我负责的是拍照、摄影以及教孩子们手工课。最让我快乐的就是看到孩子们脸上那纯真的笑脸,那些不带任何杂质的笑让我动容。在城市里呆久了,渐渐的我身上也就不知不觉地少了小时候的那份纯真。而在这里的两周,和孩子们一起闹、一起玩、一起学习,却是让我觉得自己又回到了小时候。拍着孩子们上课时认真的表情,下课时嬉闹的场景,拍着他们天真的笑脸,我觉得我的心是满足的,至少我们的到来给他们带去了新的知识。孩子们都是调皮的,也是富有想象力的。在手工课上,我教了他们折千纸鹤,而他们也教了我如何折爱心,我将他们的作品都拍了下来做留念。他们也很是自豪的展示自己的作品。

篇7:团队游戏-迷失丛林感悟

团队合作正被越来越多的人频繁的提及,也越来越受各类组织所重视。所有的应聘宝典中必定会提醒你要加上一条: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但是,倒是什么是团队精神,皆又语焉不详。在集体主义占据主流的中国话语体系中,毫无棱角的鹅卵石、标准紧固件(螺丝螺帽)就成了最好的注脚。但是,所谓团队精神是否就是无条件放弃所有个性、成为“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那里搬”?如果不是,又如何将具有丰富个性的个体扭成一股绳,达成共同的目标?需要遵循怎样的原则和程序?相信通过这个游戏,肯定会给你不少启迪。

依据游戏规则逐步展开游戏之后,讲师除了必要的场景氛围塑造和游戏规则讲解外就不要过多的介入了。最轻松的氛围显露最真实的自我。在这个类似无领导小组讨论的过程中,往往会呈现出众多另参与者事后都感到惊讶的各类表现。比如有的成员能迅速成为团队的核心,让所有的人都跟着他的答案走;有的团队会出现一个主持人,民主的表决;有的人在讨论中遭受打击后或激烈反抗或成为犬儒主义者,表现出远离团队的状态。

但是,这个游戏有一个最大的缺点或者是最大的优点,那就是不论是独裁或是民主、不论是人人参与还是一人独断,对最后的成绩优劣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说,这个游戏没有唯一的捷径,并不存在一种通用的解法,能让所以的团队运用之后必然到达成功的彼岸。这正是其最迷人的一点,也是同现实最贴切的一点,因为现实中也决没有放之四海皆可成功的秘诀。但是这点对游戏的操作者确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多次的运作下来,大致根据实际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论证: 》沟通技巧:

在这种类似无领导小组讨论中,几乎每次都会出现群龙无首的局面,两人一堆、三人一伙的讨论。这样的讨论先不论效果如何,浪费时间是肯定的,也无法形成统一的团队意见。其实讨论或者说是高效会议的规则还是有章可循的,可参加亨利*罗伯特的《议事规则》。主要原则就是大家都以主持人为对象发言、不可相互争辩,充分保障每一个人的发言权,少数服从多数等。

》问题解决:

比如不要拘泥于具体的物品选择,而是先考虑逃生的策略问题,是选择原地等待救援还是主动寻找生路。策略的选择决定了物品的优先顺序,比如指南针。

比如20/80原则,14样的物品一下子做出优先顺序还是比较困难的,可以先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分为3类(最需要的,可能需要的,不太可能需要的)。这样每一类就只有三到五样物品了,相对来说排序就简单很多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面对大家都不太确定的问题时,团队合作的成绩并不一定会超越各自行动。也就是说1+1并不一定会大于2,甚至很多时候都会小于2。

都说每个中国人都是龙,但是三个中国人在一起就成了三条虫。但是更多的人都是从内斗的角度理解这个。其实不仅内斗会影响团队成绩,相互谦让、不敢充分表达个人意见也同样会。中国人都喜欢一团和气,觉得国外的议会经常吵的面红耳赤,不成体统。殊不知,当面的、充分的争论可能影响一时的效率,但是在良好的制度保证下反而能做出最符合大众利益的选择。

小贴士:

1、通常最终得分可以以60分做为及格线,60分以上的生存概率就比较低了。通常得分都在45到75分之间。

2、游戏结束后,部分学员会对专家建议(也就是预设的标准答案)存有异议,最常见的就是排第一位的大砍刀和排最后一位的指南针。我通常给予以下解释:

第一位:许多人将手枪而不是大砍刀,这就需要分析两者的优缺点了,主要是前者的缺点和后者的优点。手枪,需要一定的技能而且子弹有限。而且就算是能碰到猛兽,首要的选择还是不要主动攻击为好。大砍刀,进可攻退可守,使用简便,可重复使用。还可开疆辟土,披荆斩棘,好处多多。

最后一位:毫无用处的指南针。这是一个策略问题,首先要考虑的是呆着不动等待救援、还是主动杀出一条血路?通过比较,前者生存概率明显要高。既然呆着不动,那指南针除了拿来缝衣服外,毫无作用。

以上个人拙见,欲知详情,可参考各类野外生存宝典。

3、游戏过程中,最好多次倒计时报数,最后3分钟、最好1分钟、最后10秒„„,要让他们知道飞机马上要掉下来了,他们离死不远了。以便控制冗长的讨论。

4、分组时最好每组人员能控制在5~8人之间,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讨论的深入,也不利于展示个人在团队中的作用。

篇8:团队管理心得感悟

一、目标管理

首先、团队目标一定要明确、要数字化、有计划有步骤、有时间限制。团队目标是团队主管根据团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通过团队拼搏能完成的目标。以一个长期目标为导向,以不同时期的短期目标为实战任务,短期目标的总合要大于长期目标的20%,长期目标才能完成。其次为个人目标,是以团队成员个性化条件为基础、引导成员制定比他平时成绩高出20%以上的目标,才能完成团队主管制定的团队任务目标(任务目标不能提前让队员知道)。所有队员的任务目标总和要大于单次短期目标。

二、技能培训

队员可分为两类:一是有经验的、二是无经验的;培训也分为两类:一是心态培训、二是技能培训。对于有经验的员工进入公司,他自认为有自己的一套,不太愿意按公司领导的指示做事,待他将老客户资源用完,业绩就会迅速下降,这样将会严重影响其心态,甚至会影响其他员工的心态。这样的员工首先要对其进行心态调整,最重要的是在监督过程中及时找到这人的技能不足之处,助其提高业绩,他才会全身心投入工作、并带动其他人工作。对于无经验的员工、他们很听话先摆正心态再详细培训沟通技能,包括产品知识、与其它同类产品对比的优势、卖点,最重要的是跟客户沟通的话术、语气及肢体动作,并且亲自带动新员工拜访客户、助其签单,让他感觉这工作也不是那么难。

三、团队凝聚力的营造

团队首先要调节情绪达到巅峰状态,每个人都有拼命三郎的精神,每天都要开晨会15分钟;其次、始终相信队员能够成功,经常以成功的字眼,肯定的语气负相交流;第三、主管要将自己树为标兵;第四、主管要帮助员工完成目标;第五、要将目标作为团队的使命;第六、团队领导要有将所有员工劲往一处使的号召力。

四、奖罚分明

所未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制定一个让个别员工拼命就能完成的最高个人目标奖,再下设两个二等奖。有完成奖项目标的马上公开颁奖,最好是当众现金发奖,并让获奖员工激情发言。人最大的特点是逃离痛苦。制定一个末尾淘汰制,形成向前可得丰厚的奖励,后必须逃离失去痛苦的竞争机制。

篇9:团队管理心得感悟

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不管是一个作战团队,还是一个生产小组,在生产建设过程中能否上一个新台阶,领导班子能否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至关重要。一个优秀的团队往往潜藏着一个强有力的团队管理层,在这个团队管理层中潜藏着一系列引导秩序,发挥主导作用的体制和团队管理成员。团队成员的工作行为在大部分情况下要受到团队管理者的影响。这就要求团队管理者有较好的素质和能力,当好他们的头。

一、生产管理工作中要“鱼”“渔”并举。

古人云:“受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基层团队管理工作中,团队管理者首先必须是被管理者的师傅,只有这样才能在团队管理工作中具有强有力的说服力,我想没有那个人愿意服从不如自己的领导。在我看来“渔”与“鱼”是辩证的统一,“鱼”作为基层工人追求的目的,“渔”作为获得“鱼”的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也在于如何获得更丰富的“鱼”。只有那些愚昧的人才会拒绝授之以“渔”。所以授之以“渔”是基层团队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进行情感交流的方法。反过来说,团队管理者为达到目的求“鱼”授“渔”也符合辩证法,如果舍“渔”求“鱼”恐怕是很难达到目的的。

我们知道,一个生产团队追求的目的就是效益,但是生产效益并不等于获取效益的技能和方法。如果团队里的每一名成员只潜心于获取自己眼前的那些小小的“鱼”,不顾全大局,不注重改革创新,从而获取捕鱼的方法和技能。不仅难以得到小鱼,而且集体的这条大鱼也要受到损害。在我看来鱼是有限的,更多的鱼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创新才能取得,那么技能和操作水平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也就是渔的掌握,作为基层团队管理工作者,要充分掌握一线员工的心事,进行引导教育,然后授之以渔。

二、企业管理中的罗森塔尔效应。

“罗森塔尔效应”充分表现了在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其实在团队管理工作中,“罗森塔尔效应”具有同样的说服力。每个人都有一种虚荣心,谁都喜欢听些激励的话,没有任何员工愿意面对成天板着脸孔的领导。当团队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有足够的信心和好感时,被管理者得到激励就有可能取得更大的成绩,有可能充分发挥其潜在的能量,培养其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可以开发其创新意识和能力。团队管理者也只有对被管理者有足够的好感和信心时才会想方设法采取相应的措施促使被管理者有更大的进步。

结合我们的企业来说,我认为在这些方面也相应存在着许多问题,一线员工普遍文化太低,在安排一些难度较大的工作时,时有出现不服从,不接受难以解决的现象。这就给我们基层的团队管理者带来了许多麻烦。如果不给一些激励,而只是埋怨。只能使团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关系更加难堪,出现反抗,冷战,罢工从而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行。因此要开展企业团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广泛的交流活动,彼此听取心声,相互采纳意见。使他们受到充分的尊重,如果团队管理者做到了热情和爱护,鼓励、信任、帮助、耐心的说服,相信他们会把自己的事情干好。在工作上更加卖力,这何尝不是我们想要得到的东西。

三、团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可以而且应该成为朋友。

曾经在部队和一些带兵骨干探讨与兵的关系时,提到朋友这个词,立刻就遭反对,反对者认为带兵人和兵是上下级关系,就是团队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其实对于朋友的含义有很多种,有人认为所谓“朋友”就是可以为对方两肋插刀;也有人认为所谓朋友就是彼此信任,彼此充满真诚的人,等等。我这里谈到的朋友即指后者,也许有人会说距离产生威信,团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没有了距离就没有了威信,我本人认为现代社会的人,不管层次的高低,不管职位的大小,只要能做到耐心的引导教育没有人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成为朋友并不是一句空话,团队管理者和员工成为朋友就是要进行平等沟通,不摆普,其实沟通就是一种平等。面对面的心灵沟通,要以“心细如发”的精神去关爱你的员工,使他们充分体会到你与他们的感情。“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一个细节蕴含着可贵的精神”。在生产中团队管理者和被管理者打成一片,让他们把你当兄长当大姐,遇到问题做好及时的解释,时刻把员工的切身利益放在心头,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

篇10:团队励志小故事及感悟

公鸡对小猪说:“记住,只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蛋糕。”

团队励志小故事的启示:是的,只有用好的原料才能做出好的蛋糕,同样地,只有用快乐的心情才能构建起幸福的团队。所以,进门之前,请把在外面的烦恼通通抛掉,带一张笑脸进来。如果所有的团队都能这样做,那麽这个团队一定是最幸福的。

篇11:团队合作的心得和感悟

团队的基础却又是个人素养的一小部分资料,每个个体都具备,只是个体意识中的方式有时和权威的方式或方法不一样而已,但都是忠心为公,不存私利,我们能做的就是在不泯灭个性的情景下将这种差异最小化,用实际行动和关爱的方式让个体构成高度统一的动作。其实,团队只是一个概念而已,它早已被市场世俗化了。它其实在人一出生时就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生活、成长、学习中的点点滴滴都让它一步步变的成熟。在融入一个新的组织后,是和谐的文化将这种意识激发到峰点,然后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只要我们创造一个充满关爱的文化,营造一种进取向上的氛围,建造一种真正提升个体价值的制度,那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能创立一个生机盎然充满创新合作的团队呢?

团队合作十分关键,尤其是在初期,最关键的还是每个合作的人是否都有一样的想法,一样的愿景。大家的期望、工作方式、目标、情感是否都能融合到一齐。并且在前期的合作中是否经过协助,诞生出一个事实上的领导人,其他人信任他,支持他,构成事实上的核心。如果这步没有达成,后面的发展会比较危险。合作的前期还是强调奉献,仅有愿意奉献,不计得失的团队,才能最终的走到终点。

要说我的团队,我个人是团队的核心,同时我还有5位兼职人员帮忙进行维护。网站发展到此刻的规模,早不是我一个人能操作的了,加入新鲜血液是必须的,同时也能给网站带来更多的创新思维。管人和管网站就有很多不一样了,我们团队兼职的都是在校大学生,并且都是对网站很感兴趣的,我主要是激励团队人员,教他们在网站经营方面一些经验和实际操作方法,我的目的就两个:既要解决网站发展中人手不够的问题,又要培养团队人员的一些网站运营方法的知识,如果毕业后他们离开我这个团队了,想往网站这个领域发展那从我那里获得的经验应当能帮忙到他们的。所以,团队就是样的,大家要有共同的目标,同时要创造个大家都共赢的局面。

团队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大家都明白,打一场胜仗,单枪匹马是绝对完成不了的。在网站建立初期我是凭借我自我的想法,自我的构想去进行完善的,能够在不断的运营过程中,我发现自我的思维定式,无论怎样改善,我发现网站的风格是固定的、单调的,之后我们奥运中国团队增加了一些年轻的同志,绝大部分都是新闻相关专业,大家工作热情很高。

篇12:企业团队文化建设感悟

今天我给行政人员做了一些工作上的梳理和一个简单的激励游戏,2014年,其实,作为海智来说已经到来了,每年的10月份就可以往前推进到下一年的工作就开始思考了。

所以我也反思了一下,我们公司九四年创立到现在,近二十个年头了,现在已经达到了近5000人的规模,我们的公司依然公司正在快速增长,在新疆企业算是基业长青。企业由很多事业部组成,但是随着市场的不断变革,事业部内部的不断组织架构调整,有些部门的组织效率有一些降低,内部的协作变得有些困难,危机感,不能用这个次形容吧,不用忧郁的巨人形容,但也是有些行动迟缓了。集团公司成立以来,近80%的各级管理者都从内部晋升的,这些管理者都是从一线人员提拔晋升而来,有着非常丰富市场营销经验和管理经验:有房产的、有家装的,还家电的。从开始到现在,我个人认为这是公司的优势,因为多样化产业,多样化的团队能带来充满创造活力的团队氛围。

随着企业二十年的发展这种优势也会出现一些摩擦,起到了一些阻碍的作用,有了摩擦力,不同的管理语言和价值理念,让公司有着各种各样的色彩,但很多环节还是有些隔阂的,有一些事业部团队有些模糊朦胧的水泊梁山文化,让组织的路变得有些崎岖不平了。由于我们是营销类的公司,在人力资源部方面每年为公司招募大批量的新人,一方面就像是新注入的活水为公司事业部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但很多事情就是两面性,到另一方面也稀释了组织最初的文化:公司创业之初传承的那些精神也慢慢的减弱了一些,甘于奉献、不怕吃苦的精神现在有些事业部任然在坚定不移的坚持,有些事业部在一定程度上有些淡漠遗忘。我觉得公司的管理出了一点问题,我想谈谈我的浅薄的看法。

企业文化管理是管理发展的必然阶段,我笼统的来论述吧,其实,管理分为三个层次,在管理的三个层次中,第一层靠人管理,第二层靠制度管理,第三层则是靠文化来管理。这三个层次代表了整个商业社会管理活动的演进历程,同时也会是一家企业管理方式演变的先后顺序,一个比较类似的例子是人类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往往会重复自然进化的历史,只是以一种更为快速的方式。

商品经济发展的最初阶段,小手工作坊是市场参与的主体,对于小手工作坊,靠一个人来管理方方面面已是足够了。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组织变得更为复杂,对协作的要求更高,因此通过流程制度统和各方面力量变得重要。如果说制度管理的出现是对第一个阶段中对事的管理的提升,那么文化管理则是对第一个阶段中对人的管理的提升。可以发现每个阶段都不是对前一个阶段的推翻,而是提升。

其实,我们集团公司遇到的很多问题,也是当下众多新疆企业乃至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企业文化出了问题,公司所有员工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思维和价值理念,而要解决这一问题,除了制度流程建设,我们认为关键核心还在于领导力的建设。

事业部文化的建立,不仅是要上墙落地,更要深入人心,特别是每一位管理者的心。事业部文化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它代表了事业部成员共同的价值观,而价值观是决定行为表现的最主要因素。事业部文化往往会有很多要求,如每天早上的企业文化诵读、给员工庆祝生日、每天唱一遍公司之歌、迟到要罚款、在事业部墙面贴上“第一、平等、责任、创新”等等,但这些不是事业部文化本身,而仅仅是试图建立起事业部文化的方法手段。这些方法手段背后所代表的,是事业部乃至企业希望公司每个员工遵守企业的价值导向,关怀团队成员、认同组织、遵守时间、合作和创新是必要的。

事业部文化可以随着时间自然形成,因为一个团队总会形成共同的不论好坏的价值体系。但要建立同事业部乃至企业组织战略业务相匹配的一种目标文化却很困难,表层的视觉系统(VI)、中层的行为系统(我备注下BI,商业智能通常被理解为将企业中现有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商务智能系统中的数据来自企业其他业务系统。)都是容易设计或规定的,困难的是建立深入人心的价值理念,因为这涉及到改

变人心。古话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要改变组织中的大部分人在过去长期形成的价值理念和行为方式,需要漫长的努力。每次改变用我的话是打烂禁锢很久核桃上的一个缝隙。

事业部文化建设一定是剑指人心的!一旦同组织战略业务相匹配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就能表现出卓越的组织能力:流程制度能让人把工作完成,但不一定能让工作做到最好,而内在的价值理念,能驱使员工将工作做到完美。历史上常见为了理想而奋死拼搏建立起丰功伟业的伟人,却罕见有在遵守行为要求的情况下就取得卓越成就的“好人”。越来越多的事业部正面临着企业文化建设的挑战。在我一个人力资源管理者看来,文化的建立要取得效果,不仅是要上墙落地,更要深入人心,特别是各级管理者的心。事业部经理、市内经理、南北疆经理、区域经理、区域主管、乃至行政运营各个部门相关责任主管。领导是具备领导力的人,我觉得重要要说明的是领导力不是事业部文化的补充,而是事业部文化的核心。

一家公司、一个事业部的价值理念由其所有员工来承载并表现,但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却是各级管理人员。在任何组织内,上级总会带有某种程度的权威,这并不是缺陷,而是人类社会行为中一种基本的反应。由于管理者与员工主导和被主导的关系,文化的形成和塑造,更多依赖于管理者的价值理念和行为。领导力的提升第一方面会直接促进制度流程和团队氛围的改进;第二会让管理者对员工提出新的要求和期望;第三通过管理者亲身示范形成风气,因为下级会有意无意地模仿上级的言行。试想如果各级管理者没有认识到服务客户的重要性,员工便不会被要求做好客户服务;再又如果各级管理者都不拿客户当回事,又会有那个员工愿意付出自己的精力去服务客户!

正因为领导力对事业部文化具有核心作用,所以需要清晰界定组织对管理者究竟该提哪些领导力要求。在过去,找到那些区分当前绩效一般和卓越的关键因素是建立领导力标准最常见的做法。但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企业经常性转型的背景下,业务和挑战在时刻发生着变化,过去成功的因素不一定会保证未来的持续成功,文化建设的目标是“要支撑业务,特别是支撑未来业务”。因此领导力标准的构建,就不能再按照传统方法那样,仅仅找到那些区分当前岗位的优秀和卓越的标准,而是更多要考虑到解决组织未来发展面临的挑战,即基于战略分析领导力要求。通过内化和内生两种途径让领导力要求深入人心。一个经过系统分析制定的领导力标准往往是组织发展所需,但这些标准往往会要求员工做出转变。国家新任总理李克强的一句话也向我们阐述了这种转变的艰难:“机构改革不易,转变职能更难,因为它更深刻。”因此在实践中,我们需要多管齐下:让一些关键管理者参与到领导力标准的构建当中,增强认同感。领导力标准从建立过程开始,就要让关键管理者参与其中,这一过程可以引发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和思考,并且也能增强其对最终结果的认同。通过研讨会的方式引导参与者思考组织需求,让观念由内而生。企业管理者对企业战略文化要有明确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交代给事业部中各层级的员工。开发课程并讲授是达成这种目标的最好方式之

一。在那些卓越的公司里,公司领导都会用大量的时间来解释公司的战略和文化。这也应当是公司领导应该重点关注的事情。通过领导的课程讲授宣贯,各层级对组织的文化更能取得一致的认识,并且过程中更多的自下而上的接触,也能时常为领导者及时了解公司现状,制定灵活措施提供信息。把领导力标准应用到周边绩效的考核及任用参考当中,提供正向激励。如果行为没有发生改变,那么一切工作都是白费。因此对管理者的行为要求应当体现为正向激励的机制,表现出组织所倡导的行为和文化的,就应当予以认可,树立典型。把领导力标准作为培训发展的输入之一,持续提升个人意识及能力。领导力标准不仅仅是一种价值导向,同时也是一种能力需要。在促进价值理念内化的过程中,需要给予其支持,这种支持可以让能力与理念相得益彰,齐行并进。

上一篇:优秀的企业内刊下一篇:语文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四单元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