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潘基文爷爷的一封信

2024-04-09

给潘基文爷爷的一封信(共17篇)

篇1:给潘基文爷爷的一封信

您好!

感谢您在日理万机中抽看我的来信,我来自中国的一个普通小学生,我叫王雪莹,生活在一个没有战争和幸福的社会中。最近我参观了一个“圆明园和静海寺——历史记忆”的展会。圆明园原先是: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在建筑艺术上 是中西合璧的独特风格,被西方誉为:“万园之园”.它收藏了大量文物,无数奇珍异宝,字画等,被称为“东方艺术宝库”。就是这样一个精美的皇家园林在860年,英法联军,不仅抢走了无数的奇珍异宝、珍贵文物,还无情的用一把大火把它变成了一片断垣残壁,如今只供游人凭吊,怎能不令人心痛?

最近,也发生了韩国与朝鲜激烈的炮战,难道说,只能用战争与导弹来解决吗?难道不能用一种和平的方式吗?历史不仅告诫我们战争不仅是地球遭到破坏,环境遭到严重的污染,使无数的生命失去。我做为一个普通的小学生,多么希望您——潘基文爷爷向世界呼吁:停止战争,“珍爱和平,共创和谐”的社会。让我们的地球成为一个幸福的人类大家园。 潘基文爷爷我再一次感谢您在百忙中看我的来信,这即我的荣幸,又是我的一种幸福。同时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此致

敬礼!

王雪莹

0年月日

篇2:给潘基文爷爷的一封信

非常感谢您从百忙之中抽空阅读我的来信。我想和您谈谈我的几个小小的愿望。

我希望,在未来的世界中,地球上到处可见森林和动物。那时候,空气清新,人们一出家门就可以听着鸟语,闻着花香,踏着绿茵,人和动物就像朋友一样和睦相处……但是,现在这可能只是我们青少年的一种想象。现在,原本茂密的森林,只剩下无数个光秃秃的木桩,那一圈圈年轮好似树木流干了泪的眼睛;许多绿地变成了水泥钢筋包围的高楼大厦和各种工厂;城市中寥寥无几的小鸟,整天在乌蒙蒙的天中飞翔着,哀鸣着;深山里一个个偷猎者手执枪,瞄准了珍稀动物,他们无情地扣下了扳机,“啪”的一声,动物们成了他们的囊中之物,他们带着“胜利”的喜悦,满载而归,空气中回荡着他们狰狞的笑声……

我希望,在未来的世界中,不再有雾霾的天气。那时候,人们不必再害怕出门,大人和小孩可以自由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天空是蓝的,象水洗过一样清澈......但是,眼下这可能只是我们青少年的一种幻想。眼下,有多少孩子只能在家隔着窗户望着天空发呆,只能对外面的世界望而生叹?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中有多少人带着大大的口罩低头前行?柴静的《穹顶之下》引起人们多少重视和反省……

我希望,在未来的世界中,再也没有战争和病痛。那时候,没有种族和性别的歧视,人们都能和平共处,成为真正的朋友,就算是毫不相识的人,也能互帮互助;没有了绝症,人们不必再受病痛的折磨,地球上的人口也平衡下来……但是,目前这可能只是我们青少年的一种想法。目前,中东地区战事不断,战争夺走了多少鲜活的生命?有的甚至还是尚未成年的孩子;癌症、艾滋病、埃博拉等各种病症,让医生束手无策,从而产生了多少疾病孤儿……

我知道,我的这些愿望要变成现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相信,这一天一定会来的,对吗?让我们一起期待……

此致

敬礼!

中国小学生:叶翀

篇3:给王维的一封信

曾驰骋在您“关山正飞雪, 烽火断无烟”的纷扰;曾感伤于您“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的空虚;曾迷失于您“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的仙境……我亦厌倦, 亦思量, 亦迷惘, 亦消沉。统而言之, 您的诗句已镌刻在我心怀, 纵使它们亦悲悯, 亦彷徨, 亦迷离, 亦凄凉罢!

五柳先生曾向往“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的山水田园, 与您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您竟高声叹曰:“随意春芳西歇, 王孙自可留”。这一千古绝唱深深地震撼了我。您的不随波, 任性不羁, 辞官归隐……但, 芸芸众生, 没人能明了您“涧户寂无人, 纷纷开且落”的寂寥。今人虽感悟至极, 但与您, 岂只能惊叹与千里之遥!独留世人在今朝望而却步, 心中隐隐作痛。

每当涤荡在您的诗句间, 我总吮吸到一股无与伦比的幽香, 它超越了世间的一切庸脂俗粉, 让我常“沉醉不知归路”!先生, 您亦诊视友谊, 那“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的香气四溢, 情真意切, 原本淡然一切的我, 却奇迹般的从您的谆谆教诲中峰回路转, 我方才如梦初醒, 真是“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啊!

谢谢您, 先生!当我触及您华美的诗篇时, 当我遨游于你的字里行间时, 我将不再蓦首回眸, 让心中藏匿的那些迂腐愚昧、陈词滥调, 统统一并抛在脑后吧!您才是我“众里寻她千百度”的追溯, 您的“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烟”完全吸引了我, 我亦欢呼, 亦慨叹, 亦沉醉!故人虽不在, 但却“海棠依旧”。“烟波江上”我仍然把您记心间!因为您升华的灵魂牵引着我, 您那崇高的精神感染着我, 您那脱俗的气质鼓舞着我……希望在不远的明天, 切盼成为和先生一样的人!

崇尚你的弟子:韵

2008年9月20日

篇4:给爷爷奶奶的一封信

您好!

我已经在上海市金沙江路小学度过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了,现在已经适应了这里的学习和生活,一切都好,请您放心吧!

但我还是想在这里表达对您的谢意,非常感谢三年来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使我度过了小学的时光,健康成长的我将永远铭记那段美好的记忆。

记得三年前,刚上一年级的我就要与爸爸妈妈分别,爸爸妈妈在工作了十一年后,同时考取了硕士研究生。那么,这使得我们一家三口都成为了一年级的“新生”,我们就分别在三个不同的城市开始了求学生涯。爸爸在济南,妈妈在上海,我被留在了您二老的身边。

每天,奶奶您很早就起床为我准备可口的早饭,然后叫我起床,帮我穿好衣服。等我洗漱完毕后,您就照顾我吃早饭。一周七天的早饭,您都尽量不重样,变着法子做,就是希望我在长身体的时候不至于缺少什么而不健康。但何止早饭呢,午饭、晚饭都是如此,奶奶您真的履行了您对我爸爸妈妈的承诺:你们俩在外面好好学习,孩子的一切就交给我和你爸爸了。这样,奶奶您就成了我的专职保姆,对我的生活起居体贴入微。而爷爷您就承担了每天接送我上学、放学的任务。晚上作业辅导任务又落在了奶奶身上,虽然您带着老花镜看书不方便,但还是像个小学生一样跟我一起学习,辅导我认真完成每天的作业,就像您退休前辅导您的学生一样认真负责。每逢周末的时候,只要我做完作业,奶奶您就带我去公园玩耍,去大草坪放风筝。每当我嚷着要吃零食的时候,您都会满足我,有时候这个超市里没有,我就任性地非要去另一个超市买,完全不顾您的年纪已经很大了,现在想来,我那时是多么不懂事,所以,在此,奶奶就原谅您的小孙女吧。

还记得当我生病的时候,您二老都很着急,不管是多小的毛病,都会很重视,都带我去看医生,而且当看到我难受的表情时,您总是念叨:“让我生病吧,不要让我小孙女生病!”而且,您为了不影响在外地读研的爸妈学习,每次打电话时总是报喜不报忧,总是把我在学校里受到的表扬和奖励说给我爸妈听,目的是不让我爸妈担心。就这样,我与您二老度过了三年的春夏秋冬,而您真的为我付出了太多太多。

爷爷奶奶,我现在在学校里表现得很好,老师和同学们都很喜欢我,上周我还被选为学校的升旗手,我可是激动地一夜都没睡好呢!

现在天气变凉了,您要多穿衣服,不要感冒,保重身体,等我放寒假的时候,让爸爸把您二老接到上海来看看东方明珠,逛逛黄浦江,上海真的很美呢!

好了,就写到这里,祝愿您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孙女:曹一凡

篇5:给潘基文爷爷的一封信

敬爱的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爷爷:

来了您好!

我是洪山松龄小学四年级二班的一名在校学生,我的名字叫宋德正。我今天冒昧的给您写信,希望您能理解。我非常讨厌吸烟,因为我的外公就是常年大量吸烟,患了肺癌而病故的。他一生非常勤劳、和蔼可亲,却死于肺癌,而他患的肺癌又于吸烟密不可分。我外公是个国营农场的工人,我妈妈不到一岁就被打针打聋了耳朵,外公整天愁眉不展,唯一的嗜好就是吸烟排解烦恼,整天咳痰才50几岁就离开了人间。向其他因吸烟而短命,我至今仍非常痛惜,多么好的一个人啊!就是因为吸烟害了他啊!

看看爷爷您好!我知道您是联合国的秘书长,请您在联合国大会上,倡议各国禁止种植烟草,禁止吸烟。让我们的世界充满欢乐,到处都是绿色环保的生存环境,让人们远离毒品、远离香烟,远离癌症。还人们一个没有毒品、没有烟草的地球。也许我说的有些幼稚,但这确实是我的心里话。我想您作为联合国的秘书长应该能管管这件事。

善事爷爷,我相信您也是一个不吸烟不吸毒的人,不希望人们沾染上吸烟、吸毒的毒瘾。不希望我们人类居住的地球烟雾漫漫,人人都病魔缠身吧!那您就下个命令禁烟吧!我不希望我外公的悲剧重复发生。

祝爷爷身体健康。

2011年11月29日

篇6:给潘基文爷爷的一份信

今天和爸爸妈妈看来一则国际报道,中新浙江网4月30日电据法国24小时电视台援引法新社30日消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安理会采取行动,以制止在战争期间针对儿童的暴力行为。在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报道中,55个国家和武装集团因招募童军和对儿童实施暴行而被点名。

战争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我一直不愿提及,每每想起那些在战火中饱经苦难的人们,心中便隐隐作痛。美伊对伊拉克的深度吞噬,使数以万计的孩子化为炮灰,也让成千上万的儿童沦为残废。硝烟与炮火烙在心灵的惨痛印记,是孩子们终生都挥之不去的梦魇。亲历过家破人亡、亲人离散的孩子们,心灵遭受的扭曲常人无法想像。据权威媒体调查,有近乎一半的伊拉克儿童对执行自杀任务有强烈愿望,战争对孩子们精神的摧残之烈,可见一斑。肉体上的创伤可以医治,但是孩子们幼小心灵的伤痕,永远也无法抚平。

一、战争会对儿童造成多大的灾难:

1.随时有遭受战争的威胁,生命无法保证。

2.战争给当地经济以重创,无法保证基本生活屏障。(如食物教育等)

3.战争的残酷性容易造成儿童心灵的伤害,不利于儿童成长。

4.周围环境恶化,容易让儿童缺乏安全感造成自闭自卑等症状。

二、战争让儿童成为炮灰

对那些看着美国大片、喝着可乐长大的孩子们来说,“战争”似

乎只存在于好莱坞电影里。但对于另一些孩子而言,“战争”意味着屠戮和死亡。当世界上大多数孩子在享受幸福童年时,巴勒斯坦、伊拉克、索马里等战火纷飞的国家的儿童却在冲突中受伤甚至死亡。据统计,在近几年的战争中,伤亡者当中儿童多于士兵。

记录1:战火中的索马里男孩

与其他国家的孩子一样,索马里小男孩西亚德最大的乐趣就是踢足球。可他玩耍时很有可能被流弹击中。和平对他来说只是遥远的梦。“我看到许多人被打死,我害怕自己也会死,每天我都做噩梦”。记录2:阿富汗炮火中的女孩

美军炸死平民事件在阿富汗屡屡发生,其中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在5月5日的行动中,一个小女孩受伤,身上缠满绷带,她的两个脚趾掉了。她告诉美联社,轰炸开始时自己待在家中,家里7人丧生。

三、战争让儿童心灵“扭曲”

战争带给儿童的精神创伤,比在生理上造成的摧残更加难以弥合。从孩子们惊恐的眼神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埋在心中的伤害。治疗孩子们饱受重创的心灵,应该是世界各国共同承担的责任,也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道路。目睹父亲之死的伊拉克儿童6岁的穆希是个漂亮的伊拉克男孩,但他总是面无笑容,小手紧握玩具冲锋枪。两年前,他目睹父亲被武装份子斩首。从此,他总拿着玩具枪,不断重复同一句话:“我要把他们全部杀死。”

据估计,目前世界各地共有童军约20万人。多么希望这个世界

上没有战争,全世界儿童都能享受同等权利,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不再有战争的苦难,希望潘基文爷爷联合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坚决制止战争,让我们有一个共同美好的家园。

杨依靖

2012年4月11日

篇7:给潘基文爷爷的一封信

潘基文先生,您好!

我是中国南京下关第二实验小学的一名少先队员,我从老师的介绍,爸爸妈妈的讲述以及网上的资料查询中知道了今年是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的日子,有感而发,给您写下了这封信。

3前,也就是康熙46年时,为了纪念康乾盛世,清王朝建起你了一座如梦幻般美丽又集奢华于一身的园林,里面有无数的奇花异草,艺术珍品和图书文物,被称为万园之园,可就在它建成150年的时候,1860年的10月,英法联军在对这一宏富无比的皇家博物馆进行疯狂劫掠后,又纵火将其野蛮焚毁集人类园林艺术之大成,被誉为东方梦幻艺术极致的“万园之园”万劫不复,人类文明遭受巨大灾难,于是在世界悲剧史,灾难史上,写下了中国圆明园。

转眼,又一个150年过去了,中国经济越来越发达,也越来越强大了,在被毁纪念日来临之际,圆明园展出了悉心修复,收集的一批圆明园文物,150件劫后余生。流离失所的`圆明园文物重现人们眼前,同事在圆明园举行的“勿忘国耻,励志腾飞——爱国主义航天展”使观众情绪激昂,更让人感慨万分:一个昔日任人宰割的民族,如今繁荣富强,香港澳门回归,中华儿女行走太空,嫦娥二号遨游太空探测月球……现在的中国,是充满生机的,强大的,我们纪念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不是为了要记住仇恨,而是要牢记历史,呼唤世界和平!希望所有人都能远离战争,像我们现在一样生活在和平温暖的阳光下!

篇8:给女儿的一封信

(1) 我知道, 这两年来, 在这条竞选道路上, 你们享受了不少快乐时光。你们参加了野餐、列队游行和各州的集会, 还吃了不少我和你们的妈妈原来不允许你们吃的垃圾食品, 所有这一切, 我都非常清楚。同时我深切地体会到, 对你们和你们的妈妈而言, 这两年是多么的辛苦。不过, 在这个过程中, 也有令人兴奋的时候, 就和我们家买小狗时, 你们兴高采烈的心情是一样的。我知道, 在过去的两年里我错过了许多, 但今天我想对你们说, 为什么我决定带领全家踏上这条征程。

(2) 爸爸年轻的时候, 曾认为生活的全部内容只有我自己, 以为生活的全部意义就是怎样才能在世界的瞩目下闯荡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一条成功的路, 一条能够得到我想要的一切的路。但是到了后来, 你们俩先后来到我的世界。你们对一切充满好奇的眼神、你们淘气的样子, 还有你们的微笑, 填满了我整颗心, 也照亮了我的人生。我突然意识到, 我以前为自己制定的宏伟蓝图, 似乎变得不再重要了。我发现, 你们的快乐, 才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快乐。我觉得, 如果我不能给你们带来快乐和幸福, 那么我的生命就没有任何价值可言。孩子们, 这就是爸爸为何会竞选总统的原因:为了你们, 为了全美国的每个孩子。

(3) 我希望, 每个孩子都能够上学, 去那些能充分发掘潜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教会用质疑和好奇的眼光看世界的学校;我希望, 每个孩子都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 即使有些孩子的父母并不富有;我希望, 每个孩子能找到好工作, 能拿到满意的报酬, 能享受各项福利, 能在工作之余有时间陪自己的子女, 能在退休后仍享有做人的尊严。

(4) 我希望, 大家勇于探索, 攀登科学的高峰, 在有生之年能亲眼见证高新科技、发明创造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亲身体会我们的星球在科学的带动下, 变得更加清洁、更加安全。我希望,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 人类不再有种族之分、地域之分、性别之分和信仰之分。因为只要这些人为的界限依然存在, 我们就看不到彼此最美好的闪光点。

(5) 有时候, 我们不得不让青年去参加战争, 参与处理其他危险的局面, 以保卫我们的国家。然而, 一旦我们这么做了, 就一定要确保有足够的、充分的理由说服我们非如此就解决不了问题, 确信我们已经竭尽所能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 确保我们已经尽一切的可能保障战士的安全。我希望每个孩子都明白, 这些勇敢的美国人为之奋斗的幸福不是解放自我, 而是一种光荣——一种作为国家公民身上所被赋予的神圣使命。这些都是你们的祖母教给我的。那时的我和你们差不多大, 当她指着《独立宣言》一字一句读给我听时, 她告诉我, 我们的战士之所以勇敢地踏上追求平等的征程, 正是因为他们相信, 我们的祖先在200年前写在纸上的这些文字, 一定有着深刻的内涵。

(6) 你们的祖母让我明白, 美国之所以伟大, 并不是因为这个国家已经完美无缺, 而是因为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总能不断让国家变得日益完美。现在, 这个使命落在了我们的肩上。

(7) 我希望你们俩能担负起这份责任, 要学会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 学会付出自己的努力, 让别人也能得到和自己同样的发展机会。这不仅因为你们天生就有责任和义务去报效这个国家, 还因为你们必须对自己负责任。道理很简单, 只有当你们胸怀大志, 并努力去实现它时, 你们才能发现自己的潜力所在。

(8) 这就是我对你们的期望:在你们自由成长的世界里, 你们的梦想不受任何约束, 也没有你们不能做到的事情。我希望等你们长大以后, 能富有同情心和责任感, 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不懈努力;我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和你们同样的机会、同样的梦想和同样茁壮成长的经历。这就是我带领全家踏上这条伟大征程的原因。

(9) 爸爸为你们俩感到骄傲。你们可知道我有多么爱你们。就在我们准备一起入主白宫、开启生活新篇章的时候, 你们表现出了应有的耐心、恬静、优雅和幽默。在这里, 我要对你们说一声谢谢。

爱你们的爸爸

(《看天下》2009年第3期)

【赏析】

奥巴马是普通人家的孩子——1961年出生于夏威夷的他, 父亲老贝拉克·奥巴马是肯尼亚一名黑人经济学家, 母亲邓纳姆则是一名白人女教师。婚后不久, 老奥巴马抛妻别子, 前往哈佛大学读博士, 毕业后, 带着另一名美国女人回到了肯尼亚, 成为他第三任妻子。邓纳姆, 则在奥巴马6岁那年, 嫁给印尼石油公司一名经理, 4年后离婚。奥巴马在雅加达度过四年后, 回到夏威夷, 和外祖父、外祖母挤在一个很小的公寓里生活。

如此出身, 没有阻挡奥巴马向上攀登的步伐——他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 先是在一个穷人社区工作, 后来考入哈佛大学法学院, 毕业后成为一名律师, 接着从政, 当上州议员。2004年, 他成为了国会参议院内唯一的黑人议员。为了获得竞选国会参议员的经费, 他家甚至把公寓拿出去抵押了。这些故事说起来, 当然让人感到心酸, 但却是一个感人的真实、生动的“美国梦”故事。

读了奥巴马写给女儿的信, 感受到他是一位慈爱的父亲, 同样又把这种慈爱延伸给了整个美国。字里行间流露着他自己的教育理念, “充分发掘潜力、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用质疑和好奇的眼光看世界”, 要学会不断纠正自己的错误, 学会付出自己的努力, 让别人也能得到和自己同样的发展机会。把报效国家当成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要胸怀大志, 并努力去实现它, 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力。字里行间流露着大气, 如果一个国家的青年们都能够如此, 那么这个国家的发展将是无可匹敌的。奥巴马, 确实是一个奇迹!

【读后思考】

1.请简要概括第 (2) 段的主要内容。

2.请任选一角度对文章的第 (3) 段作简要赏析。

3.第 (4) 段的一、二两句分别阐述了作者怎样的希望?请用简洁的词语概括。

4.第 (8) 段在全信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5.作为一个中国孩子, 这封信对你有何启示呢?

(赏析周俊根)

《给女儿的一封信》参考答案:

篇9:给圣诞老爷爷的一封信

您好吗?您还记得我吗?我是您的老朋友乐乐啊!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又要来临了,您肯定很忙碌吧?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在盼望着您的到来,我也不例外。您可别忘了来给我送礼物呀。这次,我一定要亲自见一见您本人。前几年平安夜时,我都睡过去了,与您失之交臂,真遗憾啊!

今年,我迷上了天下第一运动:足球。在业余时间,我喜欢和老爸及我的伙伴们一起踢球。我和老爸一起观看了欧洲杯足球赛,认识了许多大牌球星,如C罗、布冯……但我最欣赏、最佩服的是德国队的克洛泽。他身上那种坚持不懈、勤勤恳恳的精神,那种天道酬勤的信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值得我学习。他,是我的偶像。

在这里,我想问您几个问题:您是球迷吗?您的偶像是谁?您最支持哪个国家、哪个足球俱乐部?我先来告诉您我的最爱吧,我是德国队的铁杆粉丝,最喜欢的球星是狮王卡恩,最喜欢的俱乐部是西班牙的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

另外,我继续秉承“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信念,坚持多读书,多走走,多看看。今年,我和妈妈去了欧洲,游览了法国、德国、瑞士和意大利。我亲眼目睹了欧洲最美的宫殿凡尔赛宫,登上了雄伟壮观的埃菲尔铁塔,参观了世界的艺术殿堂卢浮宫、美丽的协和广场,游览了历史悠久的慕尼黑,登上了阿尔卑斯山,亲身感受了瑞士的卡佩尔桥的宏伟、琉森湖的湖光山色之美、翡冷翠之城佛罗伦萨的文艺复兴的艺术气息、梦幻水城威尼斯的秀美以及帝国之城罗马的斗兽场……这一切的一切,都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美好回忆!我深深地被它们所震撼、所感动,我学到了很多、很多。

哦,对了,有的同学说您不存在。但是,我觉得您一定存在。因为,您曾经告诉过我“有些东西,眼睛看不到,需要用心去感受”这句话,我一直铭记在心。

亲爱的圣诞老爷爷,衷心祝愿您身体健康!永远快乐!

您的老朋友:黄乐乐

2016年12月5日晚写于中国山东济南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经五路小学六(6)班

篇10:给爷爷的一封信

您好。这是我第一次给您写信,您收到这封信一定会很开心吧,我等向爷爷汇报一下我的学习情况吧。

这学期开学以来,我各方面比以前进步多了,特别是上课比以前专心多了,成绩也比上个学期明显提高,这次考试,我语文得了91分,数学得了93分,虽然和第一名还有差距,但是,请爷爷放心,我一定会继续努力的。

爷爷,上次我回来看您,您的颈椎病一直没好,可是您自己平坦又没有锻炼,经常坐一整天,没有活动,这样下去,你的颈椎病会越来越严重,我很担心您。虽然我们离得不是很远,但是由于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忙,我又要上学,所以,很少回家看您。不管怎样,我一直都很想念你。

爷爷,现在我一天天长大了,人也长高了,懂事了,我时常回忆起小时候您陪我下棋,陪我出去散步,给我买好吃的东西,如今你搬回老家住了,身体又不好,我又不能经常陪着你,希望您照顾好自己,少打牌,少抽烟,没事的时候来看看我吧。爷爷,我想您了!

篇11:给爷爷的一封信

您好!

好久不见,您身体好吗?我们班同学都很想念您。上次您来学校给我们介绍了有关航天方面的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今天,我想跟您谈谈我们快乐的课外生活。在这 凉 风习习的星期六早晨,我们班进行了一次野外活动――到山湾放风筝、拔河、野餐。

一路上,我们欢呼雀跃,歌声不断,笑声不断。一下车,我们就直奔宽阔的草坪,拿起风筝就往天上放。我不停地一拉一放,哈哈!我的风筝飞起来啦!

在一丝阳光的照耀下,风筝显得特别好看。可是,好景不长,忽然,狂风大作,把我的风筝吹了下来。但天空中隐隐约约还有一只“老鹰”在翱翔,“它”好像在说:“哈哈,还是我厉害吧!”我只能羡慕地看着老鹰越飞越高。咦!那边又出现了一只“KT猫”,它飞得比老鹰还要高,我回头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一位女同学和自己的老爸在放呢,只见女同学左手握住线盘,右手放线,她爸爸用双手用力地往上拉,风筝就随着他们默契的配合越飞越高了。渐渐地,同学们都加入到放风筝的行列中来,空中的风筝越来越多,越飞越高……我想,要是我也能像风筝一样在空中自由地飞翔,那该多好!哦!对了,汪爷爷,我想你们发明创造的神舟号,就是能完成我的愿望的呀!将来,我也要坐上神舟号去遨游太空,实现我的梦想。

到了午餐时间,噢耶!我不客气啦!开吃!真香啊!香辣鸡翅真是人间美味,汪爷爷,这连天上的神仙也享用不到样的美食。嗯!再拿几颗巧克力 豆 放 入嘴中嚼嚼,甜滋滋,酸溜溜的,可口极了。

吃完午饭,我们还进行了激烈的拔河比赛。比赛开始了,我们小组齐心协力,前脚顶住前排同学的后脚,身体往后仰,用力拉住绳子,一边拉一边退,在爸爸妈妈的加油声中,我们使出九牛二虎之力把长绳拉过来了。而对面的同学,被我们用力一扯,他们一个个倒下了,有的摔了个四脚朝天,有的摔了前仰后翻……“耶!我们赢喽!我们赢喽!”我们快乐的喊声冲破了云霄。

汪爷爷,您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更喜欢我们、了解我们了呢?请给我回个信吧!

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美满!

您的小朋友:胡柯伟

篇12:给爷爷的一封信

您们好,我是你们的孙女xx!

我之所以提起笔来给你们写这封信,是因为你们有个重男轻女的毛病。每想到这里,许多往事便浮现在我的脑海里……

不知你们还记得吗?“那是一个深夜,我和弟弟都睡着了,半夜里,我突然听见门咚的一声响了,于是,我很害怕,怕是小偷进来了,就躲在被窝里一看,就发现你们拿着一块香喷喷的鸡腿进来了,正在那儿叫醒弟弟,本以为叫醒了弟弟准备再叫醒我一起吃呢!顿时,弟弟醒了大叫,你们赶紧用手蒙着弟弟的嘴,小声地嘱咐弟弟说:小声点,千万不要让你姐姐听见。此时,我伤心极了。

还记得有一次,是中午吃完饭,我就先去学校了,弟弟还在后头,到了学校,我一望后头,看看弟弟有没有跟上,就看见弟弟弟弟手里拿着一个一元钱的硬币,于是,我就跑到他的跟前,问:你哪来的钱,弟弟说:是爷爷奶奶给我的,我说:我怎么没有?弟弟说:爷爷奶奶叫我不要跟你说他们给了我钱……我难过极了,眼泪不禁地从眼眶里流出来。

亲爱的爷爷奶奶,你们有考虑过我的感受吗?我也是你们的孙女呀!难道只因为我是女孩吗?听妈妈说:在我出生的第一天你都没有来看过我,就因为你们闲我是个女孩。只有我那辛勤的外婆外公在那儿忙东忙西的……

爷爷奶奶,请你们分点爱给我吧!我也需要你们的爱,我并不比弟弟差,每次考试,我都比弟弟高,弟弟做的事情,我会做得更好!爷爷奶奶,希望你们看后不要生气,我只是希望你们能爱我。

祝你们:身体健康、长命百岁、事事顺心!

篇13:潘基文:前路艰辛

2006年10月9日,联合国安理会正式通过任命潘基文为新一届联合国秘书长。这位62岁的韩国外交通商部长官于2007年1月正式上任,执掌联合国。

联合国秘书长一职,一向有“不可能的任务”之称:周旋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协调192个成员国的分歧,面对联合国自身改革的巨大压力和阻力费尽周折……

朝核危机已然爆发,来自朝鲜半岛的潘基文前路更加艰辛……

A Tough Job for Ban Ki-moon

To succeed as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 Ban Ki-moon must first earn the respect of a 1)fractious group of member states, then conduct internal reforms.

The secretary-general of the United Nations is, according to its 2)charter, merely the body’s “3)chief administrative officer”, who may bring to the notice of members any situation that threatens world peace. Yet in recent years the role of the world’s chief diplomat has grown; some even regard the secretary-general as a “4)secular pope”. 5)Dag Hammarskjold was the organization’s first superstar. 6)Kofi Annan, the outgoing secretary-general, has ever been widely admired.

Ban Ki-moon, who was due to be confirmed as the new secretary-general on Friday, October 13th, 2006 by the 7)UN’s General Assembly, is hardly colourful or charismatic. “Grey” and “hardworking” are common descriptions and even he considers himself to be “basically a harmoniser”. But this could work in favour of the South Korean.

Secretaries-general have little formal power. Instead, they depend on their ability to convince member states to do the right thing. When the most bitterly charged issues come before the UN, the organisation——and its head——suffer as top member states clash. Mr. Annan lost favour during the build up to the war in Iraq. George Bush’s administration has never forgiven him for opposing the war; others remain furious that he did not do so forcefully enough.

The right 8)rhetorical and managerial style may allow secretaries-general to overcome, to some degree, the lack of formal authority. Mr. Ban may do well to use his harmonising skills first, and quietly, in New York, by showing himself to be an able administrator. Unlike his predecessor, he is lucky to have two and a half months to prepare. (New secretaries-general take office on January 1st; Kofi Annan was not chosen until December 17th.) He will no doubt spend the time 9)contemplating the appointments he must make.

Not least of these will be his choice of a deputy. The job, created in 1998, has become a powerful one under its current holder, 10)Mark Malloch Brown. If, as Mr. Ban plans, the deputy will be doing much of the daily administration, he may be wise, politically, to choose someone from the developing world who commands trust from the “11)G77” (a group of 132 poor countries). That said, he should seek to hire staff on the basis of merit, not nationality.

With a trusted enforcer running the shop on a daily basis, Mr. Ban can revive a bargain that Mr. Annan tried and failed to strike. In return for doing more on issues dear to the poor world, like development or peacekeeping which require heavier spending, he will seek greater power. He needs to convince poor countries to support a call for the secretary-general to have more discretion over budget and staff, a reform they rejected when put forward by Mr. Annan earlier 2006. With this half of the deal in hand, Mr. Ban could then promise the UN’s paymasters, principally America, to strengthen internal oversight as well as the appointment of an outside auditor.

While building bridges internally, Mr. Ban will not be able to avoid global diplomacy. But here lie even bigger pitfalls. Mr. Ban, as all secretaries-general, will be asked by member states to take on jobs without being given sufficient resources to do so, whether in the form of peacekeepers, money or diplomatic support. Mediating in war-torn regions is well and good, but all too often the organisation fails to 12)follow up because member states do not 13)deliver on promises. In the aftermath of the recent war in Lebanon the UN has dispatched just 5,500 peace-keepers, a third of its authorised strength.

One of Mr. Ban’s most urgent tasks may yet be closer to home: North Korea. As South Korea’s outgoing foreign minister, he knows the situation well, but he will be in no position to make the running on North Korea, given Chinese, Japanese and American interests. It is a maddening job Mr. Ban has won, but recognising its limits can be a source of strength.

对于顺利当选为联合国新任秘书长

的潘基文来说,其头等大事便是赢取争执不休的成员国的尊重,然后着手推行内部改革。

根据《联合国宪章》,秘书长仅仅只是联合国的“首席行政官”,其职责是在出现任何威胁世界和平的情况时,提请各成员国注意。然而近年来,联合国秘书长却越来越多地扮演着世界首席外交官的角色,一些人还称其为“世俗化的教皇”。达格·哈马舍尔德(联合国第二任秘书长)是联合国的首位明星级人物,即将卸任的科菲·安南也曾赢得了广泛赞誉。

2006年10月13日星期五,潘基文被联合国大会正式任命为新任秘书长,他并不是一个有着丰富个性和充满领袖魅力的人。“低调”和“勤勉”是最常用来形容他的字眼,甚至他也认为自己“基本上是个调解者”,然而这种工作方式却可能有利于韩国。

联合国秘书长几乎没有明文规定的权力。相反,他们要倚仗自身的能力说服成员国做正确的事情。一旦最棘手、最难处理的问题发生,而各大强国争持激烈时,联合国及其秘书长就会吃尽苦头。前任秘书长安南在伊拉克战争开战前夕失去了各方的支持。布什政府一直没有原谅安南的反战态度,而其余成员国则依然对安南没有采取强有力的反战行动很愤慨。

恰如其分的说服能力和管理技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秘书长职位实权的缺失。在纽约,潘基文可以不露声色地运用其娴熟的协调技巧,证明自己是一名称职的管理者。比前任秘书长幸运的是,潘基文有两个半月的时间做些准备工作。(新秘书长一般于1月1日正式上任,而科菲·安南当年直到12月17号才被选出。)毫无疑问,他将利用这些时间对上任后要做的事情仔细筹划一番。

潘基文的当务之急是确定副手人选。副秘书长一职是1998年设立的,现任副秘书长马克·马洛赫·布朗已经把这个职位变得举足轻重。按照潘基文的计划,这名副手将负责大部分的日常行政管理事务。如果计划实现,那么从政治上考虑,潘基文应该从发展中国家选择“77国集团”(由132个欠发达国家组成)信任的人来担任此职才是明智之举。然而,他仍应该基于才干而非国籍来组建他的班子。

有一名各方信赖的副手为其打理日常事务,潘基文便能腾出手来磋商一项安南曾提出而未能达成的协议。他将谋求更大的权力,而一旦成功求取,他会开展更多对欠发达国家的工作作为报答,例如发展经济、维护和平,这些将需要更大的开销。他需要说服欠发达国家支持让秘书长对经济预算和人员任免拥有更大的自决权。2006年初,安南曾提出这项改革,但遭到欠发达国家的反对。如果这项改革现在能顺利通过,潘基文便可以向联合国的会费承担国,主要是美国,承诺加强对联合国内部的监督,并从联合国以外聘请审计师。

潘基文一方面要构建内部的沟通桥梁,另一方面,全球外交也是他不容推卸的义务。这个领域陷阱更多。与其他秘书长一样,潘基文也将会被其成员国要求承担工作,但并不给其足够的资源完成工作,无论是在维和兵力、金钱或是外交支持方面。在饱受战争之苦的地区开展调停工作确实是件好事,但联合国常常由于成员国没有兑现承诺而半途而废。在最近一次黎巴嫩战争结束后,联合国仅向当地派驻了5500名维和士兵,仅占联合国原本同意派出的兵力的1/3。

篇14:给爷爷的一封信

您好!

曾几何时,爷爷以他那慈祥而又温暖的笑容在我们瞬间流露;曾几何时,爷爷坐在大院前摇动纸扇和我们讲述他的当兵趣事;曾几何时,爷爷反复给我们打电话为我们留饭留菜嘘寒问暖;曾几何时,爷爷却渐渐苍老了那么多······

我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孩子,年幼不懂事的我会在睡觉时嫌爷爷打呼噜说梦话而傍晚上把爷爷推醒来让他安静好让自己睡觉,殊不知,这样爷爷会彻夜未眠;年幼不懂事的我会嫌爷爷啰嗦早早催我半个小时前就去赶校车而在那里干等校车来,殊不知,这是爷爷军人守时的态度准则在教育我;年幼不懂事的我会怪爷爷接我校车前不给我带齐饮料冰棍,殊不知,爷爷已经在烈日下站了将近一个小时而汗湿衣服···这些我真的不知道,爷爷!原谅我幼小得愚昧无知,原谅我儿时得责怪撒娇。一切的一切,都将会过去,在我们的记忆里您永远是那位伟大而又慈祥的爷爷,那位承载了数十年光阴而依然荣光满面的老人。

衷心祝福爷爷早日康复!长命百岁!我爱您。

篇15:给爷爷的一封信

敬爱的爷爷:

您好!您在天堂还好吗?在那的日子一定很幸福吧,听长辈说在天堂里没有痛苦,没有饥饿,没有烦恼更没有疾病的折磨,愿您在那生活得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幸福快乐。

爷爷,我和您在一起相处的时间并不多,您在老家生活而我却在城里,我平时就很少与您沟通,但您还是深深地印在我的心里。

篇16:给爷爷的一封信

好久不见,您在天上还好吗?我想你现在应该是在天上当个天使吧!

昨晚我梦见了你,梦见了那一片青青的小竹林,梦见你用鞭尺教导我,要好好的管理时间,自律的醒来,在我起床时发现我泪流满面,我好想你啊!

我在小时候一直认为你是一个魔鬼,是囚禁我的地狱,是你要求我背完一定数量的唐诗,否则便会罚站;是你要求我按照你规定的时间表按时就请按时吃饭,按时起床;您一遍又一遍的告诉我要自律,可是我始终不懂得自律的乐趣。

不知在何时进城的第1个冬天,嗯,我屡屡从美梦中惊醒,微转着出去,透过白气看到您的背影,手里拿着拐杖走向竹林,我想起您教给我的唐诗,在课堂上被我自信地讲出,体会到了您给我带来的福利与乐趣。

再见您时,您躺在医院的病床上,那刺鼻的消毒水味和那心电图“滴滴”的刺耳的响声仿佛在无情的倒数您剩下的时光,我呆了一会儿之后慢慢的走过去,便看到得。更清晰,那大大小小的针眼布满了您青筋暴起的手臂,肿胀的眼睛微张,一片浑浊,惨白惨白的嘴唇让我无言,那壮猛健硕的老人再也回不来了……

我拉起您的手告诉您,我在学校的点点滴滴告诉您,我逐渐养成了的好习惯,告诉您我所理解的乐趣,告诉您,我所明白的自律……您眼睛微张,那眸里的笑意,恬谈闲舒,早已看不出当年的火焰跳动。

您离开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早晨,我知道您一定是带着那颗自律的心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我也会带着您教会我的自律,勇往直前,不负此生世界的美好需要一些自律,也需要我们在成长的旅途中慢慢品味,理解自律的乐趣。

安息吧,我亲爱的爷爷

此敬

敬礼!

您的孙女:XXX

篇17:别了,潘基文

网上有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告别联合国大厦的视频。潘基文不愧为炉火纯青的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通过几个场景把这一幕告别剧演绎得淋漓尽致,情谊满满。

这历时一分多钟的视频,有三个片段。

一是在联合国大厦38层潘基文缓步走来,不时向散落在楼道中的人们招手致意。然后,画面一转,是大厦2层的一个小会议室。里面已有数十人在等候,这可能是最主要的送别仪式吧,潘基文走上讲台,即席简短地演讲:“我现在就如同一个灰姑娘,明天等这个时候就一切都改变了。”此时全场笑声。“明晚是新年之夜,我将到时代广场参加一个活动,在那里,成千上万的人们将见证我的失业……”全场又是笑声。“对此,我应该欢庆呢,还是……”此时,全场掌声和笑声交织。

潘基文没有现成的讲稿,完全心有所想,出口成章。接下来,他和手捧一束鲜花的夫人一起,走下楼梯,在“友谊地久天长”的乐曲中,和守候在电梯旁的联合国雇员们一一握手,并向远处招手致意。然后和夫人一起坐进车子,缓缓离去。视频结尾是潘基文的话外音,“我永远是联合国的孩子,我的心永远和联合国、和你们在一起。”这大概是他不久前讲的话。

西方的政治家们善于利用媒体和舆论来塑造自己的某种形象和风范,这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但潘基文的告别之举,似无可挑剔,因为很简洁直白,且充满感情,没有繁文缛节,没有虚头八脑的话,在这一点取舍上,人们自有共同的认识和喜好。比如,曾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素有技巧且打动人心的演讲,不时风趣幽默,有时甚至自嘲,为其增色不少。一般崇尚权力、且浅文化层次的受众,特别是在生产力低下、民智未开的地区,对此尚不敏感,但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政治开明和进步,是会逐步产生趋同效应的。

潘基文外貌温文尔雅,表情亲切诚恳,语气和缓,同时头脑敏捷,观察细致,总能敏锐地抓住并表达细节。他曾援引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名言,并一再表示,担任减少全球冲突与苦难的联合国秘书长一职,是对他的格外“恩典”。也许正因为有了能放下身段的境界,他才能表现低调内敛。中国是崇尚权力的国家,千百年来传统文化的因袭,有时过于注重形式的表达。一个国家走向强大,当然要维系某种威仪,但在日常工作和一些并无重大影响的社会活动中,有时仪式感过多过频,或者超过了应有的份量,就少了社会的亲切感和随意性,多了几分拘谨和压抑,甚至造成官民隔阂,乃至对立。要不怎么会有一个县级区域还搞阅兵式呢?这是权力的一种低级和丑陋的渲染。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和亲民政治,在面向世界文明和现代化的层面上,政治仪式感正在逐步淡化,许多领导人的亲民之举,有时虽然率性随意,却产生了良好互动,真似神来之笔。其实八项规定中,早已有了诸多从简的要求。这也是领导人要以哪种风格和形象深入人心,并载入史册的泾渭分明的路径选择。

媒体在形象塑造上有着不可推却的责任。要制造亲民、爱民的动人场景,而不因某种规制,去制造和渲染某种威仪,这是对树立领导人良好形象的最好支持。比如,上个世纪的1988年1月20日,新华社发出消息,介绍邓小平会见挪威首相时,当时的女译员傅莹错把邓小平的84岁,翻译成48岁,邓小平闻声仰头大笑,幽默地说,我有返老还童术了!照片发出后,人们感受的是小平同志作为领袖的亲切和自然。

上一篇:专题六运动和力剖析下一篇:急:谁知道长春高校二批补录是啥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