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有趣课堂

2024-05-05

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有趣课堂(通用14篇)

篇1: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有趣课堂

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有趣课堂

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有趣课堂

作者/ 刘丽

摘 要:介绍了一些在生物课堂中进行趣味性教学的方法,希望能提高高中生物的课堂教学效果。对于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教师可以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利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知识形象化,也可以借助诗词吸引学生,构建妙趣横生的课堂,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趣课堂;教学效果

高中生物教材中的名词和概念多且抽象,理解和记忆比较困难,因此,研究生物有趣课堂的构建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既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又能使学生有更深刻的认知,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在能量流动的教学中,教师请学生假设自己就是荒岛上的鲁滨孙,只有15千克玉米和一只母鸡,然后提出问题:“为了维持更长时间等待救援,该怎么办?”有人说,先吃鸡,再吃玉米,另有人说,先吃玉米,用部分玉米喂鸡,吃鸡下的蛋,最后吃鸡。学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了。

二、巧用比喻,将抽象的生物知识形象化

对于晦涩难懂的生物知识,教师可利用比喻的手法将抽象生物知识形象化,既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又好理解,有效地减轻了消化知识的负担。

学生在学习“免疫调节”时,不易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内涵,教师可将抗体比作农民,将侵入机体的抗原比作鬼子,将细胞看成房子,将人体比作村庄。然后说,鬼子进村在村子里乱窜,村民们知道后,围追堵截,大部分鬼子被消灭在街道上,这就像体液免疫。但部分鬼子侵入房子里,为了消灭鬼子,将墙拆掉,这就像细胞免疫。

三、妙引诗词,美化知识加深理解

巧妙地引用诗词,不仅能将生物知识趣味化,而且能使学生感受到生命之美、意境之美,还能极大地激活思维,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在学习生物中的竞争知识时,引用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进行适应性教学时,举保护色的例子可引用“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在讲土地荒漠化问题时,引导学生说出以前的草原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的草原是“浅草才能没马蹄”。类似的例子还很多。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及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高中教师在进行生物教学时,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樊翠。浅谈如何让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J]。大观周刊,(07)。

[2]景朝锋。怎样能使高中生物课生动有趣[J]。空中英语教室校本教研,(04)。

(作者单位 吉林省吉林市吉化第一高级中学校)

篇2: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有趣课堂

高中生物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它的趣味因素很多。

生物教学比较重视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对一些理论、公式、概念等涉及很少,常常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相比较之下,它比理化的难度要小了很多,原因在于它有很多有趣的图表、插图,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笔者根据多年的高中生物教学经验,对创新趣味性课堂教学的方法有一些浅见。

一、注重导入艺术,增强整堂课的趣味性

二、强调实验课的趣味性

高中生物比较重视实验,趣味性的实验教学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1)实验的提问环节。

问题设置是否具有趣味性,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实验效果。

对此,教师在实验开始前,可以提出一个趣味性很浓的问题,让学生进行一些猜测。

当然,这些问题要源于生活,是大家耳熟能详的。

教师应对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多加赞成,进一步培养学生查找有效信息的能力,整理出合理的实验结论。

比如对“青蛙效应”的教学,教师先讲一段有关的.故事,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青蛙在沸水中毫无反应呢?”这时,同学们通过实验会发现适应外界能力的强弱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

可见,趣味性的设问是实验教学的基础。

(2)实验的设计环节。

第一,要建立趣味实验的框架,使学生了解此次实验的最终目的。

比如在“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查找有关的资料,设想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与结果。

第二,要抓住重点。

在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案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比较法参照其他实验进行分析,从而让学生利用生物实验材料和道具,设计出合理、操作性强的实验方案。

(3)实验的组织环节。

对于书本里的自主探究实验课程,学生可以通过自习的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要予以必要的指导。

具体的方法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可以提供有趣的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会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补充和完善,深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式,让学生在趣味实验中受益。

在实验课上运用多媒体是高中生物教学提高趣味性的重大举措。

总而言之,高中生物趣味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引起他们听课的注意力,进而增强课堂的效果。

因此,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发掘学生的潜力,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融入趣味性的因素,并不断创新教学的方法。

篇3: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有趣课堂

一、注重导入艺术, 增强整堂课的趣味性

常言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效果, 是决定一堂课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 高中生物教师就要用好的导入方式, 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需要教师在一定的教学经验前提下, 善于发现生活中有趣的现象, 并联系教材, 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来, 从而构建趣味性、知识性、启发性有机融合的课堂。比如在“光合作用”的教学中, 大部分学生会对第一节课的理论知识感到厌倦, 原理性的知识不能吸引住学生的眼球。倘若新课的理论知识没有掌握好, 会对以后课程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难, 实验操作也不能掌握有关的技能。对此, 教师可以设计以下导入:上课铃响后, 教师可以拿着一盆绿叶植物缓缓走进教室, 在学生面前进行展示, 这样就可以引起学生的关注, 此时教师要提问:“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释放氧气, 那么这一过程是如何进行?”看到实物后, 学生就会怀着极大的兴致去探索光合作用的原理。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讨论, 在活跃的氛围中积极寻找答案。有的学生会答出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水源、土壤、空气、阳光、温度等。再通过教师的讲解, 总结出光合作用反应式:6CO2+12H2O=6O2+6H2O+C6H12O6, 这样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听得乐此不疲, 教师也可以兴致高涨, 全身心投入到讲课中去。

二、强调实验课的趣味性

高中生物比较重视实验, 趣味性的实验教学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信息, 使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1) 实验的提问环节。问题设置是否具有趣味性,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实验效果。对此, 教师在实验开始前, 可以提出一个趣味性很浓的问题, 让学生进行一些猜测。当然, 这些问题要源于生活, 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教师应对学生的创新性想法多加赞成, 进一步培养学生查找有效信息的能力, 整理出合理的实验结论。比如对“青蛙效应”的教学, 教师先讲一段有关的故事, 让同学们思考“为什么青蛙在沸水中毫无反应呢?”这时, 同学们通过实验会发现适应外界能力的强弱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可见, 趣味性的设问是实验教学的基础。

(2) 实验的设计环节。第一, 要建立趣味实验的框架, 使学生了解此次实验的最终目的。比如在“研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查找有关的资料, 设想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与结果。第二, 要抓住重点。在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案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比较法参照其他实验进行分析, 从而让学生利用生物实验材料和道具, 设计出合理、操作性强的实验方案。

(3) 实验的组织环节。对于书本里的自主探究实验课程, 学生可以通过自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教师要予以必要的指导。具体的方法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可以提供有趣的图片、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 会对实验的全过程进行补充和完善, 深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式, 让学生在趣味实验中受益。在实验课上运用多媒体是高中生物教学提高趣味性的重大举措。

总而言之, 高中生物趣味教学的目的, 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引起他们听课的注意力, 进而增强课堂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发掘学生的潜力, 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中融入趣味性的因素, 并不断创新教学的方法。只有这样, 才会使高中生物教学有更大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郭宇光.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学教学的优化策略[D].重庆:西南大学, 2011.

篇4:如何构建高中生物的有趣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教学课堂;教学方法

一、上好生物理论知识课,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众所周知,兴趣就是最好的教师。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生物理论知识就是整堂生物课的基础以及核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局限在生物课本本身的理论知识上,更为重要的是注重和学生探讨的过程,通过一系列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二、采用多变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生物就是一门带有理性思维的科目,需要我们记住理解的内容不亚于文科的科目。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教授一些生物的学习方法以及记忆方法。比如,有谐音记憶法、口诀记忆法、谚语记忆法以及一些较为有趣的记忆方法。比如,在教授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中,如果教师可以教授这些方法给学生,再加上学生本身的记忆理解基础,就极容易把这些枯燥的内容进一步记忆好、掌握好。此外,教师也可以教授学生一些较为有趣的顺口溜记忆方法。

三、使用幽默的语言进行生物课堂教学

在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因此,要不断给予学生一些鼓励。还要在课堂上巧用幽默的教学语言和学生一起探讨生物知识。比如,在讲解一些关于糖类和ATP转化的问题时,教师就可以巧设比喻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此外,教师还可以引进诗歌或者是其他一些比较容易理解的短句来和学生进行讲解,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更快地把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

四、积极开展第二课堂,巩固所学的知识

众所周知,生物是一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对生物的知识自觉进行思考。我们可以开展一些第二课堂。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和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热情。

通过长期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实践研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

最重要的就是要引起学生学习生物的热情,在不断地探讨中和学生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吴青.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篇5: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有趣课堂

作者:朱珊珊

摘要:生物教学是高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实验性极强的学科,但如今它却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虽然生物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在很多学生的眼中这是个“小科”,大部分学校都认为生物这门学科是一门“副科”,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并没有给予该学科应有的重视。从而导致学生对生物这门学科的定位很迷茫,缺乏学习兴趣。如何才能使学生改变对生物学科的看法,提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已经成为现今生物教学模式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生物;教学质量;教学模式;创新能力

高中教育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即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延续,又是为中国未来选拔、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前身教育,学生对各门学科的掌握情况,直接关系升学及以后的学习情况。而高中生物学以其自身的特点,在高中众多学科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位置,它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涉及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由此可见,如何在课堂上教好生物学,让学生们学好生物学是多么的重要。

新课程改革要求素质教育,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现今仍然统治着绝大多数高中生物课堂,学生只是围着书本、老师转,并没有多少机会进行独立的思考,这种被动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在潜移默化的扼杀学生的好奇心、创造力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造成高中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不高,生物成绩优秀率低,生物课堂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另外,这也与当今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因此,如何做好高中生物教学工作就成了摆在眼前的一个重要问。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高中生物教学也对老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巴班斯基教育思想曾经指出:“最优化的教学过程是充分的考虑教学原则、方法和现代教学的特征,实现教学系统的内外统一。”为了有效的实现这一标准,教师应该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合理的组织和控制。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在他们之间的平等地位,这是教学模式转换的基础。

高中生物课内容比较抽象,有些内容很难,而学生的初中生物知识又极度欠缺,这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如何让这样的高中生物课变得生动有趣,是高中生

物教师必须钻研的问题。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注重的是书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其实这种教学和生物教学是相悖的。对学生的调查发现有86%的学生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太枯燥,容易形成厌学心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处在认知年龄的学生,学校的教育应该避免让他们被动的接受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让学生主动探究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就要求高中生物教师转变教学模式,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把课堂教学作为一种实践,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造全新的生物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对生物学这一学科的正确认识。

我国教育改革过程中,新教学模式在推广过程中仍然有许多困难。许多学校的生物学教学观念一直没有变化,课堂教学过于理论化,基础性的教学开展不起来,在新的课程实践中暴露出很多问题,难以快速推广新教学模式。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许多教师和学生沟通只有一种形式,这样往往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思想,学生也不能很快适应教师的教学思想。

其次,固化思维的教学形式。虽然许多教师改变了过去的教学模式,但只是停留在教学表面上,课堂中的传统教学思想根深蒂固,课堂的安排上也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第三,课堂缺乏有效的组织。教师的教学任务完成后没有在课后进行有效的训练,也没有课外实验兴趣小组,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针对高中生物教育教学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高中生物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已显得非常的重要,只有从根本上改变当今生物教学中存在的种种教学缺陷,使课堂生动有趣,才能最大限度的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这一学科的学习积极性。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师不仅要教,而且要导。”一段好的引言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使之全神贯注于本节课的教学活动中。如在学习《伴性遗传》时,老师可先根据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给学生讲述这样的故事:在某山区,一个妇女连续生了四个女孩,邻居、婆家人都瞧不起她,她自己也看不起自己,以为自己没本事,生不了儿子,无奈之下,她便自杀了。故事讲完后老师可问:她为何要自杀,生女孩是女人的错吗?人的性别是如何决定的?通过这样的一个实例引入新课,营造了一个吸引人的课堂情境,抓住了学生的好奇心,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充分调动起来。从而引发学生对学习遗传学的渴望。那么,如何提高高中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

呢?

一、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

转变高中生物教学模式的实践是提高学生对生物学这门课产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目前,仍然有一些学校忽略生物学科的地位,从领导到教师不积极转变教学理念,这种情况使学生对生物的厌学心理更加明显。因此,需要正视生物在学校教学中所处的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努力实现 “让学生主动学习生物”的同时,学校主管部门也要转变自己的理念,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也发生转变,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在课后也可以让学生把他们的问题和想法写在一张小纸条与老师交流,或开展有关生物学习的班级主题活动使之有利于师生互动和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升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和素质

首先,作为一名教师应当了解自己的学生,要学会用学生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用学生的思维思考问题,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不同性格,尊重学生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尊重,这样才能做到因材施教。其次,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走向成熟的阶段,所以教育工作不能是单纯的传授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然而教师良好的品格会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另外,大多高中生是因为喜欢哪个老师,才进而喜欢上哪门课,学生常常会被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将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转化为对该学科的喜爱。最后,教师的本职工作便是传授知识,自身没有丰富的知识又如何传授他人知识,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强大,不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又如何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人才呢?所以,在这个知识更新速度如此快的年代,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丰富自己的学识,接受最新最前沿的教育理解,提高自身的素质。

三、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提问

现在的高中学生大都习惯于接受式学习,而老师则习惯于“照本宣科”,很多学习对学习生物学提不起兴趣,因此也就对这门学科比较淡漠。如何行之有效地使学生“有兴致,多关注,乐意学”,作为生物教师,这确实要引起重视。事实上,生物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选择与实际相联系的话题,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去思考,学会去提问,开展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一个可行的方法。因为有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的参与性很高,普遍都能融入情境。例如在讲授“细胞的癌变”这一内容时,可并不急于介绍课本书面知识,而是创设这样的情境:在你的周围,在你认识的人当中有癌症患者吗?和癌症患者接触过吗?觉得癌症可怕吗?你认识多少癌症知识?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然后再引导学生提问——你最感兴趣的癌症相关问题。学生的问题五花八门,有问“怎么样会患癌症”,“如何预防癌症”,“癌症是否会遗传”的,也有问“为何白血病的患病率会呈上升趋势”,等等问题的。这样,一方面可使学生感受生物科学对人类生活的作用和意义,另一方面也可帮助学生养成关心生活、关心实际问题的习惯,善于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同时教师不断创设“因疑而学,因学而疑”的问题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探索,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情境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操。

四、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创设实例式教学情景

传统的教学,老师教学生多少知识,几乎就要求学生掌握多少。学生所学的知识是死知识,学生掌握的技能是没有创新的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授课方式,教师的教学地位不再是教学的主角。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角,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传统教学方式把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角,忽视学生的地位。生物学科是一个实验科学,这就要求在学科教学中,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目的教学。不要忽视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不要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不要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闪光的地方。高中生物的教学中有很多设计实验的题目,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去设计,开拓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每位学生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比较,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正,教师在整个的学习过程中,是一个指导者,是一个辅导者。实验、观察、参观和实习都是很好的实例式教学情景方法。在做好教材要求的实验的同时,有计划、有组织地让学生多观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释身边的生命现象,把观察到的生命现象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解释,这样更能激发学生从事于生命科学的热情。

五、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完善教学方式

生物学是一门实际性、实践性、社会性很强的自然学科,所包括的内容十分普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多媒体技术拥有多样信息,它所展现的图、文、声、像并茂,生动,具有剧烈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多媒体技术在生物教学中可以说是个得力的助手,它可以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科学和技术的使用可以清晰的展示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课本知识。它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变笼统为形象、变微观为宏观、变静态为动态。例如,在讲述“减数

分裂”时,应用课件,把细胞减数分裂的全进程动态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把握每个时期染色体和DNA的变化特点这一重点内容。如何打破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这一难点,教师可以展现有丝分裂的动画,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然后再加以说明,归纳总结,这样学生很快可以把握重点知识。在解释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时,传统的教学使用多张的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基本过程,有时因为光线的原因致使一些学生不能看的很清楚,使他们逐渐失去了学习生物的兴趣,教学效果很差,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把这个动态过程以Flash的形式展示出来,用十几秒的时间就可以实现细胞分裂过程的直观化,教师只需要加以简单的讲解,学生就可以完全理。因此作为生物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充分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依据本学科的特点拓宽教学思绪,完善教学方式,从而使生物课堂生动有趣。

六、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学校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生物是一个能够拓展学生思维的课程,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刻板的规定把教科书的理论被动的灌输给学生,只能是禁锢学生活跃的思想。现在的考试试题越来越开放,这些知识不全是从教科书中获得答案,要求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总结出自己的看法。因此,应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让他们尝试找到新的结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给学生安排一些小实验,然后对比分析,看看能得出什么结论。在实验后指导学生的汇总在实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通过集体讨论自己找出答案,再做详细的记录,独立思考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过程,学生的创新能力会有大幅度提升。

七、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生物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课本中的生物学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或多或少的可以被追溯到,所以在高中生物的教学中,老师应尽可能的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自身的现状来讲授课本中的知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高一的学生刚刚从初中毕业,知识水平有限,在教学上不能急于求成。例如,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让了解生物和社会、经济的关系,从而理解生物,以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在高二高三阶段,要以拓展学生的为主要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内容适当扩展一些课外知。

总之,教育工作者应该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效率。高中生物教学应注重学生多方面综合能力的提高,注重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和获得生物学知识的能力,作为

教师,应加强对新教材教学方法探索和尝试,不断总结经验,积极诱导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全面实施新课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工作。

结语

篇6: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有趣课堂

高中生物“卓越课堂”构建研讨会总结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印发重庆市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渝教基〔20xx〕53号)和xx县“义务教育卓越课堂五年行动计划” 的通知精神,减轻高中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努力推进我县高中生物课程改革,20xx年xx月25日,xx教师进修学校在xx中学召开了高中生物中心组第二活动暨高中生物“卓越课堂”构建研讨会。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各高完中中心教研组成员及生物骨干教师。

首先,听了xx中学周x、罗x教师执教的公开课各一节,并对献课教师颁发了荣誉证书。献课教师说出了教学设计思路,县生物学科的教研员对公开课进行点评,指出了该课的优点和值得研讨的问题,参会教师积极发言,对本节课进行了的探讨,纷纷说出了自己对这堂课采取的教学方法,交流了自己宝贵经验。生物教研员指出了这次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改进生物课堂教学,打造高中生物“卓越课堂”。

研讨会上,xx中学的罗教师就实施高效课堂谈了自己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学习能力,通过自主导向,确立目标;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组内交流,求同存异;小组展示,各显其能;教师点拨,共同提高的五步教学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 积极性。张老师对怎样打造高中生物“卓越课堂”进行了说明,目前xx中学的高一年级正在组织实施五步教学法。课堂上学生的 学习主动性得到了发挥,其他参会教师积极发言,相互交流了对卓越课堂的认识和体会,并对我县高中生物卓越课堂的建设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本次研讨活动,增强了高中生物教师行动意识,促进了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明确了中心教研组成员的责任和权利,同时对构建我县高中生物“卓越课堂”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篇7: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有趣课堂

高考的题目越来越活,建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日常的生物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这一资源,开展模型教学,能够增进学生对模型构建的思想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对培养学生用构建模型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的生物学问题是有益的。下面结合生物学教材中的模型来谈谈本人的思考。1.模型的理念

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它是人们为了认识自然界中某一复杂的对象(如非常庞大的太阳系或非常微小的细胞),或事物发生的过程、规律等,用形象化的具体实物或抽象的语言文字、图表、数学公式等对认识对象进行模拟或简化描述的一种方法。模型具有3个基本特点:①对实际对象的模仿和抽象;②组成体现认识对象系统中的主要因素:③反映主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模型的种类

模型的种类有很多,高中生物教材中的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数学模型等。

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反映认识对象的形态结构或三维结构,这类实物或图画即为物理模型。实物模型常见的有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等,图画模型则有C3、C4植物叶片结构示意图、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培育过程图解、池塘生态系统模式图等。物理模型的特点是:实物或图画的形态结构与真实事物的特征、本质非常相像,大小一般是按比例放大或缩小的。

概念模型:以图示、文字、符号等组成的流程图形式对事物的生命活动规律、机理进行描述、阐明,这就是概念模型。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等。概念模型的特点是图示比较直观化、模式化,由箭头等符号连接起来的文字、关键词比较简明、清楚,它们既能揭示事物的主要特征、本质,又直观形象、通俗易懂。

数学模型。用来表达生命活动规律的计算公式、函数式、曲线图以及由实验数据绘制成的柱形图、饼状图等称为数学模型。如酶的活性变化曲线、种群增长曲线、微生物生长曲线,还有种群密度计算公式、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饼状图、能量金字塔等。曲线图的特点是在利用坐标系描述2个变量之间的定性或定量关系;柱形图是依据实验数据在坐标系内用柱形方式表示的2个变量之间不连续的定量关系;饼形图通常是百分比含量的圆饼状表示;计算公式或函数式则是根据数学上的等量关系、用字母符号建立起来的变量之间定量关系式。2.模型的构建应用

建立特定的模型对于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对更好的理解一些抽象的知识是非常有效的,一般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掌握原理。掌握模型所代表的知识、过程、规律、机理等,弄清模型的构成要素或包含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2)明确类型。明确所构建的模型属于哪种类型,知道该种模型的特点及表现形式,注意构建这类模型的注意事项。

(3)构建草图(框架)。选择适当的图形、文字、符号勾勒出草图,或用适当的搭建框架。基于模型的通适性、典型性,所以在构建时 只需要考虑大多数情况即可,一般不考虑极少数情况或特例。

(4)修饰完善。对照原理查验所构建的草图(框架),确保其科学性;然后进一步修饰完善模型,力求规范、简洁、直观、有美感;最后 构建出正式的模型。(5)补充诠释。对一些模型要添加必要的文字说明、示例、图注等,使模型更科学、更清楚、更规范。3.模型之间的转换

采用不同的模型来简化特定生物学问题,帮助学生深刻认识问题的变化规律和实质,是非常有效的一种表达手段。利用模型间的转换来考察学生对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认识水平,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高考试题中。

下图甲、乙均为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模式图,图丙为每条染色体的DNA含 量在细胞分裂各时期的变化,图丁为细胞分裂各时期染色体与DNA分子的相对含 量。下列叙述正确的()

C.甲图细胞所处时期对应丙图的BC段和丁图的c时期 D.乙图细胞所处时期分别对应丙图DE段和丁图的b时期

显然,该题将课本上的相关物理模型细胞分转换成了染色体数目的数学模型,考察学生的模型转换能力。

不难看出,模型的特点就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都是通过图解的形式将事物的特点或变化规律勾画出来,也都能够定性和定量地准确描述。但是,数学模型在定量描述上更加直观;而物理模型则在定性描述上更加形象。概念模型由于是文字性高度的概括和归纳,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全面理解相关问题的实质。

在教学中,如果能够较好地结合课本上各种模型的讲解,有目的的进行模型构建分析、重建和转换专题训练,学生完全可以掌握通过模型构建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探究方法。

5.模型思想渗透在教学实践中

促进高中生物教学方式的发展,在目前提倡学生主动学习的新课改形势下,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的实际结合起来,让学生主动利用已学的知识来尝试解决生活生产中的问题,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这种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体,以应用生物学知识与建模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目前的高中教学中还是少有涉足的, 这就需要我们广大教师的积极参与和探索。例如, 可以让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的生态现象、人群中的遗传现象进行一定的定量分析,激励他们利用实验数据、逻辑推理进行建模, 改变以往的“传授型”课堂教学,增加“探究型”“开放型”生物课教学,使生物教学方式的改进有内容、有方法、有新意。

有助于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现行高中阶段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大都集中在陈述知识上,导致学得苦、学得死。如某些学生对遗传学及生态学中出现的计算题不能很好把握,实际上,生物学中的一些计算题用到的数学知识是很简单的,而学生普遍感觉很难,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树立生物学与数学模型的对应关系,对生物学概念与数学模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只是“教条”的死记硬背。

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养,新课程方案的核心思想是“让每一位学生实现在共同基础上的有个性发展”。普通高中教育是面向大众的,是为了全面提高国民素质,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新课标把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作为高中生物教育的核心任务,且课程在目标设置上,强调基本知识、正面而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基础能力的达成,并把目标要求和内容标准结合起来,使目标达成更具操作性;在内容标准中,注重选择生物科学领域中和人们生活关系比较密切的基础内容。

篇8:如何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是指教育教学效率较高的课堂,具体是指,在课堂中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少的精力完成教学任务并实现教学目标。高中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学习处于最为系统的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生物知识学习将直接影响学生将来对于一些自然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于自身生理及心理的认识。因此,高中时期生物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引领作用,运用优质高效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不断进步。

一﹑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学科素养

马可连柯说:“学生可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高中生物教师要具备的学科素养有:对教材的理解力和把握力;生物学知识的深度和边缘知识的广度;关注社会和科技的意识;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对学生养成良好思维习惯的指导能力。教师必须站在一定的高度去解读教材,把教材读懂、读透,再确立自己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对老师来说,不仅要熟悉所教教材的基本内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例如,在讲解真核生物基因结构时,可以将2010年十大科学进展中的关于外显子组的测序加入,指出通过只对某一基因组中的外显子基因序列进行测序,研究人员发现至少导致12种疾病的基因突变。科学家们希望利用外显子组测序找到已知的7000种疾病中一半的病因。

二、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整合有效教学内容

教师在走进课堂前首先要研究教材,对教材要进行深入系统的解读,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然后认真研究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学科的教学要求,明确各部分内容在教学中的地位、作用及预期要达到的教学目标。高中生物教师在新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营造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共同发展的课堂氛围,做到以教材知识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三、加强集体备课,更新教学理念

个人备课时可能每一节课备得不够细,也不够深入,集体备课是多人力量的整合,其优势在于:能显著增强教学效果。以前上课前自己也认真备课,但与集体备课相比,还是觉得通过集体备课后自己对学生传授的知识点更多也更深刻,而且对教材把握得更到位,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几个教师共同探讨这节课的目标、方法、设计过程、问题的提出、知识深入的难度和拓展的宽度、知识结构体系、习题的筛选等来确定合理的教学设计程序,每节课都能达到教学目标,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探究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新时期更应该加强这种备课策略,以更新教学、教法理念。

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就必须在导学上下工夫,通过一系列真实、复杂、带有挑战性、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发现和解决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作为引导者,必须巧妙地设障布疑,把学生置身于研究问题的氛围中,诱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例如,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中“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一节,创设问题情境(1)利用已灭绝的生物的DNA分子,真的能够使灭绝的生物复活吗?(2)上一章学习基因的本质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的片段”,那么基因的遗传效应是什么?讨论、争论,形成新的问题:基因的作用是什么?如何起作用的?通过此情景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并形成新旧知识的联系。创设此情景后本节内容可选择四人为一小组的合作学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用生动浅显的图和动画帮助学生理解无法用眼看到的抽象的生物体内的生理过程,用逻辑非常清晰的“问题”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沿着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深入剖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

五﹑教师应重视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通过知识网络的构建,学生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加强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建立较为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梳理课本知识和分析、归纳、综合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形成知识网络来反映生命活动的规律,则其规律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课堂中要善于总结与归纳,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

六、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要体现鲜明的生物学科特色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我们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生物学科的特色,使“生活”成为教育的中心,使教学内容生活化。生物学的起点是生活,重点也应该是生活。应让高中生物课堂成为沟通现实生活和书本知识的桥梁,使生物学教学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如学习抗体知识后,我们引用了2004年全国高考题:临床治疗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个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增强治疗效果。甲的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B外毒素;C抗原;D抗体(答案D)。又例如,在学习过敏内容后,联系学生注射青霉素之前的皮试,提问学生:皮试所用的针剂是什么?学生积极思考,联系所学知识,推测注射的针剂应该是稀释的青霉素(正确答案为稀释了1000倍的青霉素针剂)。这样做,使学生的知识在应用中得到巩固,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生物学科学素养,同时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篇9: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活力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活力课堂;互动教学;实验;生活化

“活力课堂”从宏观表现来看,是学生积极的思考状态,是学生主动的求知状态,是学生不断的提问状态。活力是学生发自内心对生物的喜欢,是发自内心对生物知识的追求,是发自内心对生物学习的渴望。也许我们在教学中会遇到很多的教学阻碍,学生对知识点的难以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遗忘程度,学生对生物题目的分析难关等等,但是在活力课堂中,这些仿佛都能够迎刃而解。这就是“活力课堂”的神奇所在,这也是必须要打造的实际意义,那么该如何打造呢?就要从实际教学出发,便是如下这般做法。

一、多样化导入方法,奠定活力基础

课堂导入对课堂的氛围有很重要的影响,就像是一首歌曲的开篇一样,如果调律激昂,那么后续的情感自然会被激发出来。高中生物活力课堂的构建要从课堂导入开始,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起来,奠定良好的学习基调,以学生的主动性和好奇心为基础,在后来的教学中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导入方法可以有很多,关键是有趣,够吸引人,足够让学生对其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想要继续听,想要去了解。

例如,在《走近细胞》的教学中,学生对生物的了解还不是很清楚,或者说对生物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和范围认知。通过大到生物圈,小到细胞的了解,能够让学生有一个宏观的认识。所以可以采用多媒体播放影视资料的形式,将包括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影视作品的剪辑,给学生播放出来。充分地展示生物圈,可以是残酷的自然竞争、多样化的植物、丰富的生长方式、神奇的海底世界;也可以是微小的细胞,细胞间的营养运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细胞间的相互竞争等,通过视频将大家引入到生物的世界。这就是生物学习的视野,会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强烈好奇心,这样活力课堂的基础就奠定好了。

二、贴近生活的学习引导,提供活力可能

“活力课堂”要求学生表现积极活跃,但是如果学生对知识点“不感冒”,根本就不理解或者是认为非常难,那么他们自然表现沉默。心里没有想法,没有自信心,自然也不敢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样课堂依旧是死气沉沉,没有生气的。所以教师要以生活化的学习观念和角度,从生活的角度去观察生活,或者是将两者的联系进一步紧密,让学生有的说,敢于说。贴近生活教学,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语言,当然生物学科的用语还是最关键的,可以加入生活的联想,或者是在生活中更具实用性。

比如,在学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时,可以以单双眼皮为例,调查班内学生的单双眼皮情况,以及父母和祖父母的情况,再包括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等。老师可以要求每个人画出一张自己的家里单双眼皮的调查情况,根据情况来推测单双眼皮的基因是显性还是隐形。这样每个学生也当了一次侦探,过了一次推理分析的瘾,增强了学习的实用性,学生的兴趣也就增加,自然在课堂上的发言会更多,活力课堂自然就可以构建了。

三、互动性的教学方式,提供活力源泉

师生间的互动是老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学生了解老师思路的最简单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教学应该就是这样一个反馈的过程,这样才能方便老师及时调整教学方案,转变教学思路,补充教学内容。而且学生也更容易活跃起来,这样更能刺激老师的教学思维,让课堂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互動性教学绝对是活力课堂的精力来源,绝对是良性循环的保障。

例如,教学《基因的表达》这一章节时,因为会涉及基因的翻译和转化,其表达的顺序和步骤也是较复杂的,学生如果一个环节没有了解清楚,对定义有些许模糊的话,那么对后面的过程也就不知所措。这样学习就会出现堵塞点,会让学习停滞不前。以至于在后来的学习中需要重新理解,浪费时间和精力。采用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去分析某个环节,如果分析正确,且其他同学也表现出赞同和理解的表情,那么就可以进行下一个环节的讲解。如果是不理解或者是概念混乱,那么老师就要在这个地方再放更多的精力,用更多的实例和巧妙的教学语言来引导学生。另外,互动性课堂能够让师生间交流更多,知识的传输和情况的反馈会更及时迅速。学生更愿意和老师讨论学习情况,自然课堂就变得积极,变得求知欲浓厚,活力的来源自然源源不断了。

总之,高中生物活力课堂的构建要紧扣生物学习特点,发挥生物教学优势,结合本班学生特点,以最简单的教学方法发挥出最大的教学优势,让课堂更活跃,让教学效率更高。

参考文献:

王惠娟.生物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制约因素及其策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1.

篇10: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如何实施新教材

摘 要: 新教材的使用标志着新课程改革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教学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加强综合教学,因材施教,分层教学,锐意教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适应新课程标准。

关键词: 高中生物 课程改革 教学方法

实施新教材,探讨课堂教学策略,对每个高中生物教师而言都是非常重要和必需的。课堂是新课程课堂改革的主阵地,而当前老师感到困惑的是课堂教学怎样进行?怎样才能体现新课程理念?

一、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聚焦教学改革与创新,首先必须改革陈旧的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观念,运用教育新定义、新内涵指导课堂教学,才能使生物新理念落到实处。每一位生物教师都应变革单向灌输知识的教学模式,彻底摆脱“以学科为中心”和“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观念的束缚。生物教师要以较强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领会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

二、改进教学方式,倡导教学方式多样法

教学方法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但长期单一地采用死记硬背、教师讲学生听的“授―受”模式,会使学生思想僵化、能力低下,因此教学方式应该多样化。

1.将语言的诱导法与多媒体设境法相融合。可以先讲一段与生物课堂教学有关的故事,引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然后通过录像、录音等创设图、文、声、像并茂的生物教学情境,设计教学疑问,让学生自己思考、归纳。如讲细胞有丝分裂时,首先提出人和动物组成的基本单位是什么?接着让学生观看细胞有丝分裂多媒体课件,介绍各个时期的变化,让学生对照多媒体课件归纳各时期的变化特点,完成课堂练习。这样学生在对照课本图例时,可以很快回忆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变化,归纳出各时期的特点,为应用做好铺垫。

2.将实物模型和网络技术匹配教学。多数教师都能够把实物模型带入教室进行对比教学,达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网络技术教学是一个新时代的产物,如何把网络技术和实物、模型匹配教学,是一个新问题。我认为网络、实物、模型匹配教学,就是运用模型、实物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利用网络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将经验教学、情感教学与现代教学相融合。学生智力的开发、素质的培养,不能单靠现代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还必须依靠教学经验,引导学生思考,强化学生思维意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教师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现代教学和经验教学有机融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现代生物教学中,虽然有先进的教学设备,但是如果没有生动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融入,时间久了,学生会产生厌倦。合理利用经验教学、情感教学与现代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

三、加强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3+综合”高考模式中,理科综合(含生物)试卷的命题思路是“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核跨学科的综合能力”。教师必须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深化知识联系,加强综合教学。

1.加强学科间知识联系,培养学生学科间综合能力。生物与化学、物理等学科知识互相渗透、联系密切。在现行高中生物教材中,与化学相关的知识点有30处,与物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5处,与地理相关的知识点有16处。首先,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开拓思路,全面掌握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边缘学科知识点,加强不同学科知识点之间的渗透和延伸,把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其次,教师应有意识地启发与引导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生物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与锻炼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加强实验综合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在实验教学中,应加强生物、化学和物理三科知识的综合渗透。生物实验本身就是运用化学、物理方法验证、研究生命活动现象和原理的过程,如新教材中“生物组织中可溶性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坚定实验”,其实验原理就是依据三类化合物的颜色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设计的。在实验教学中,更应注重理、化、生三科知识的结合点,搞好实验综合教学。

3.联系实际,关注热点,加强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意识的培养。从近年来的高考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可以看出,命题突破了围绕课本取材的命题思路,加强了知识的应用,强调了与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高新技术、社会热点问题的联系。教师不能拘泥于课本,而要走出课本,及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生物学科研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及时穿插讲述生物工程、环境保护、疾病与健康等生物热点知识。

四、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普及化

新课标提出:“学生的发展是生物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班级教学的最大弊端是容易搞“一刀切”,个别教学难以落实,“面向全体学生”必然落空。

分层教学对教师讲师因人施教,对学生讲师异步学习。师生双方努力,最终指向每个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给每个学生创造发展的机会。

五、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解决“学什么”的问题,而是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因此,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是决定教学成功的关键,只有学会了“怎样学”,学生才能独立学习,保持最佳状态。

篇11:如何构建高中历史高效课堂

成 功

(江苏省东台市时堰中学)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不仅提高了对学生的要求,而且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对于高中历史课堂来说,如何实现高效课堂的要求,成为当前教师面临的难题。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改变教学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篇12:如何构建高中生物有趣课堂

摘要:现今的高考模式下,怎样把学生推向前台,还学生学习权,最大限度地激发其主体精神、创新精神,实施素质教育?本文主要研究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怎样实现课堂高效性。

关键词:生物课堂教学;提高有效性;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二次备课

自2008年以来,江苏省普通高考模式是“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生物学科作为“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选修2学科,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学习课时减少而学习要求并未降低。但是与此相反,2009―2012年连续四年的高考试题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更全面。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教师上课前首先要对教材深钻细研,做到“心中有数”。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

教师上课前要多想想:内容为什么这样设计?教材为什么这样编排?结论怎样才能导出?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中该内容的呈现方式与原先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要改?改了有什么好处?还要想一想: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它对后续学习起到什么作用?等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某些章节或内容的顺序。从整体入手,加强前后知识点之间的沟通,避免教学的前后脱节和不必要的重复,注重重难点的突破方法,同时要查阅相关资料(包括教参、教案、辅导书、上网),集中备课组各优秀教师的智慧结晶,精心设计本课的学案。设计学案必须遵循“以思维训练为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设置问题必须梯度化,并尽可能考虑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摘桃子”,才能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积极性。

二、高效的课堂教学

短短的课堂40分钟是学生学习生物学科唯一“名正言顺”的时间,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争分夺秒。但是教什么?怎么教?要以学生为主体。

1.合理分配时间。

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前5分钟,学生自主预习了解主要内容。随后10分钟,对学生自学时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究,教师适时点拨和完善。再用10分钟讲解“典型例题”,最后15分钟学生完成“随堂训练”。其中,课堂训练是学生理解、巩固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着力点。学生的课后时间一般用于语数外复习巩固,因此生物课堂的训练环节尤其重要。时间不能少于15分钟。要让学生有较充足的时间在课堂上独立、紧张、有序地完成学案中的能力强化训练题,从而使学生巩固知识、掌握方法、培养能力,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的迁移,同时教师要及时针对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回授或个别辅导。

2.有效创设问题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课堂教学应该把学生要学习的内容巧妙地转化为有效的问题情境,在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发展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

我在教学“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内容时问学生:“感冒发烧时,你为什么不想吃饭呢?”学生假设:温度可以影响酶的活性。然后追问:“你能设计实验验证你的假设吗?”“实验分几组?选哪几个温度?”“根据实验结果,你能推测出3支试管中酶活性的高低吗?”“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与温度有什么关系?你能用坐标曲线表示吗?”“我能说37℃就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吗?”“如果我要确定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还应该怎么做?”“我们的口腔温度和体温差不多,但当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进入胃以后,却发现不再具有催化淀粉分解的功能。为什么?”从而引出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以上层次分明的阶梯式问题,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每一个问题的解决都等于爬上了新的一级台阶,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得到培养,教学任务便随着问题的解决而圆满完成,3.“三讲、三不讲”。

把课堂还给学生,这是新课程给我们提出的一个核心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少讲、精讲:讲难点、讲易错点、讲疑点;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通过自学或者小组讨论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主要是指超出学习范围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的内容。

4.变错为宝,机智教学。

泰戈尔说过,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将被你关在门外。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现学生的错误,一个聪明沉着、功底扎实的教师要能善于抓住这种时机,变错为宝,引导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主动得出正确结论。

在《细胞器――系统的分工合作》一节时,我问:“叶绿体存在于什么细胞中?”学生回答:“绿色植物的细胞中。”我没有立即指出该答案的对错,而是投影了一系列的细胞图,通过列举根细胞、叶肉细胞、衣藻细胞、蓝藻细胞等具有个性特征的细胞,让学生在对比辨析中认识到错误,并掌握叶绿体的分布情况。

三、落实二次备课

二次备课,即教学反思,实际上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自我检查。无论课堂设计如何完善,教学实践多么成功,都不可能十全十美。教师在课堂教学后查漏补缺,认真反思,可以避免教学重复的失误,从而使教学日臻完善,逐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细胞核――系统的控制中心》一节时,我按照教材上的编排,“先功能、后结构”,在充分分析了教材提供的四个资料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对“伞藻”并不了解,课堂反应茫然。课后我立即进行二次备课,本着课堂举例“必须是紧紧围绕主题、不要超过范围(指学生接受的范围)、贴近生活”这三大原则,决定只用两例,一例是“多莉”羊,说明细胞核决定性状;一例是变形虫,说明细胞核决定代谢。同事听完我这个重新备的课如此评价:课堂气氛活跃,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善于联系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巧妙。

向课堂40分钟要效益,实现一个高效的课堂,能让学生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习能力,从而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篇13:如何让高中生物课有趣

一、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绪论是高中生物的第一课,上好绪论课,以下的化学教学就成功了一半。我不拘泥于课本,另外列举大量的事列,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2000年洪水泛滥,全国人民损失惨重,罪魁祸首之一是长江上游森林被大肆砍伐。黄河时常断流,这是大自然向人类发出的警告。听说过“多莉羊”吗?“非典”是怎么回事?等等。

二、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目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化学教学具有更为特殊的重要意义。然而,空讲“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世纪”,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生物课的兴趣和欲望。教师应选用一些针对性强的实例贯穿于章节教学之中,向学生说明生物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强调人类的生存和幸福离不开生物学;剖析生物学能为人口众多的中华民族实现优化环境、优生优育、丰衣足食、健康长寿等共同理想提供动力。有了强烈的兴趣驱使,学生对生物课的学习将变被动为主动,并千方百计地向学习的深度与广度进军。

三、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

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厌倦,最终失去兴趣。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1. 口诀谐音助记忆。

如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记成“携一两本淡色书来”,植物必需的七种微量元素记成“铜棚新炉贴馍馍”(铜硼锌氯铁钼锰),有丝分裂时期特点记成“间期复制,前期三体,中期排队,后期分家”,原核生物:一(衣原体)只(支原体)细(细菌)线(放线菌)篮(蓝藻)子。

2. 用科幻法展开联想的翅膀。

如:光反应式ADP+P→ATP若能科学利用意义更大。如果我们能制造模拟绿叶的绿色衣服穿在身上,通过特殊的导管把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ATP运到我们体内,那么,我们一个月只需要吃几顿饭就足以维持我们身体生长的需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就让绿色衣服来尽情制造吧,非洲再也不必为糊口而发愁,人类从此再也没有粮食危机了。

3. 用趣闻轶事引领主题。

例如:在介绍“遗传”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请问:“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学生议论纷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趁此时机,我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学生听来饶有兴趣,从而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4. 理论知识实际化。

讲无氧呼吸时,我从长跑、做泡菜等方面讲起: (1) 长跑后我们总感到腰酸背痛,为什么呢?因为长跑时氧气供应不足,我们的体细胞会进行少量无氧呼吸,从而产生乳酸,组织里乳酸菌积累过多会使人腰酸背疼。 (2) 在无氧条件下,乳酸菌可进行乳酸发酵,产生乳酸。适当的酸味正是我们所喜欢的,这就是泡菜比新鲜蔬菜保存时间长且不易腐烂、味美的原因。

5. 重点知识实验化。

有识之士都认为:有标本就不用挂图,有实物就不用标本,有动手实验就不用实物。让学生多动手、多做实验,其意义远比学生弄清实验原理本身重要得多。亲自动手实验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能通过实验操作发现新问题。若教师认为原理很简单,没有必要做实验,就会错过教育学生的极好机会。长此以往,学生自然就会失去学习的兴趣。

四、用丰富多彩的幽默语言感染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和情趣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如一位教育家所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是幽默。”许多教师感到概念和理论的教学枯燥、抽象。其实,只要是有幽默感,做到“雅俗结合”,采用风趣的语言、材料和与众不同的思维,就能将枯燥沉闷化为轻松活跃,将繁杂化为简洁,将单薄变为丰富。我了解到有少数男生常怀着好奇心偷偷地去抽烟,怎么教育他们呢?在介绍细胞癌变时,我一本正经地对学生说:“抽烟有两大好处:一是烟草的营养丰富。燃烧的烟草中含有4000余种物质,其中有一氧化碳、砒霜、焦油和尼古丁等。二是抽烟可成为医学专家。实践出真知嘛!抽烟可亲身体会气管炎和肺气肿,还可以与癌症交朋友,因为烟草所含物质中,至少已有43种被确认为致癌物了!”这样,将急切之意化为蕴藉之语。试想,如果只是声色俱厉地训斥或和颜悦色地去开异,有幽默的教育效果好吗?

五、积极开展第二课堂丰富发展学生

课堂内教师要面对全体学生,对一些有特别兴趣的学生关注太少,只有部分学生参加的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弥补这个缺陷。我组织学生制作一些自己能动手做的东西,到一些实地进行考察,让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浓厚兴趣。

篇14:浅谈如何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有效性

生物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其知识体系一直较为庞杂,而新课程标准又对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出了许多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具体到高中生物教学而言,为了更好地顺应时代潮流,满足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广大生物教师必须进行一系列的教学探索,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物教学的有效性。这就要求广大生物教师在教学时必须综合考量各个方面,努力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一、课前准备,推动高效课堂的实现

“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些都说明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有多么的重要。具体到高中生物教学而言,若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高效教学,提前进行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多收集一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资料,然后再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具体来讲,在进行课前准备时,教师应先了解每堂课的课时及所讲内容,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并结合学生的实际状况,合理制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将学生的预习作业考虑在课前准备之内,给学生发放预习导学案,安排学生进行自主预习。其次,对于学生而言,在课前应结合教材、教辅及教师课前发放的教案等现有资料进行自主预习。需要注意的是,自主预习并不是盲目地、简单地看过课本资料即可,而应该在预习的过程中将自己不理解或者有疑问的地方进行标记,然后在课堂上重点学习,或者在课下向教师和同学请教。只要做好了这些课前准备工作,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高效课堂的实现。

二、课堂教学,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如果把教学比作建一所高楼,课前准备是为建设准备物资,那么课堂教学就是真正的建设。而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应注意以下两方面:第一,用适当的方法进行导入。良好的课堂导入无疑会让整节课有一个好的开端,有利于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果。然而,由于课堂导入的方法有很多,不能一一论述,因此在此仅对其中的趣味导入、材料导入、直接导入三种方式进行简单介绍。所谓趣味导入即是用一些手段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如在介绍“植物与动物细胞的区别”时,教师可将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情况展示给学生看,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并辨别;在学习“DNA结构”时,教师可以将DNA双螺旋模型、RNA模型展示给学生看,这样做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材料导入的材料可以是一个小故事、一段话或一篇文章等,这些材料既可以是教师准备,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搜集,如运用“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等耳熟能详的谚语材料导入即将学习的遗传与变异知识,这样可以使教学更加形象生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直接导入就是开门见山,如“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这种不做任何铺垫的导入方式,可以更加直接地开始教学,也比较适应高中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模式。第二,优化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方法。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播放视频、幻灯片,或者利用生物教学模型进行模拟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及求知欲。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时刻刻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如每个学生的个性和学习情况,每个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和水平等,同时教师还应多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学生多提问、敢提问,不要怕出错,不要怕嘲笑,并在适当的时候加大课堂传授的信息量,对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不同量、不同深度的知识传授。再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组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几个人一组,共同对学习内容进行探讨,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去向教师请教。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习小组对一些生物现象(可以是生活中的,也可以是学习中遇到的)进行观察、实践、探讨、研究,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进一步改良考核机制。传统的评判标准仅限于学生的考试分数,这样不仅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新时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的评价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考虑学生的各个方面,如课堂表现等。这种科学的评价方式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进一步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课后巩固,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时刻提醒着教师在抓好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的同时,绝不能忽视课后的巩固环节。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可以合理地降低作业的难度,让学生对学习高中生物有充足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其次,教师可以有效地控制作业数量,避免过于繁重的作业磨灭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应让生物作业少而精,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次,教师还应多布置一些和学生生活环境有关的生物课后作业,如在学习“植物生长状况”时,教师可将作业布置为让学生种植并观察植物的生长状况,充分将课后作业与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对所学生物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此外,学生自己在课后也应根据个人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自主进行各种课后知识的巩固与拓展训练,如自己去图书馆借书学习,看与生物知识有关的视频,听一些有益的生物讲座等。通过这样的课后巩固,一定可以更好地提高生物课堂的教学质量。

四、结语

上一篇:最想和你做的一件事散文下一篇:弱势群体--留守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