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课题总结

2024-04-18

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课题总结(通用12篇)

篇1: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课题总结

生物学科生命化小课题阶段总结

设计有梯度的教学问题,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

本学期生物学科采取了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对生命化小课题“设计有梯度的教学问题,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进行了研究。针对六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师个体备课和课堂教学实践、区域联合体的集体研究、教研活动同课异构课例展示和研讨等多种形式,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达成研究共识。经过研究,由开始的盲目、随意提问到注重设计有一定梯度的教学问题,教师的观念在发生着变化,课堂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有一定的体现。

在课堂教学中,提问有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向学生强调要点,了解学生心理活动过程和掌握知识的反馈等多种功能。因此课堂提问是最能体现新课程理念的“窗口”,怎样才能让课堂提问体现新课程理念呢?体现出有效的课堂提问?我们研究中的一些想法和做法总结如下:

一、设置有梯度问题的前提是创设有趣、科学、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情境。

好的问题是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和发散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深入探索的重要手段。好问题的设置前提是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有趣的、充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愉悦的问题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为学生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奠定一个好的基础。充满挑战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会激发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去积极思考,而空洞抽象的问题情境只会使学生产生高深莫测的心理困惑,甚至于躲避,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和思考。例如:《神经系统的组成》一节,对于脊髓的功能,学生直接理解起来时有一定困难的。如果不设置问题情境,而进行问题的设置,面对“脊髓有什么样的功能呢?”这样的问题,学生无从思索,也无法激起学生思维的欲望与兴趣,这就是一个简单而无效的问题。学生的反应只能是试图从教材

上寻找答案-----脊髓能对外界或体内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这样的结论,对大多数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即便是再读两遍也是难以理解的。如果我们设置一个学生有切身体验并感兴趣的问题情景,就会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思索,培养问题的能力。先请一位同学(善于表演的同学)到前面表演:一位手无意碰到仙人球的同学的种种表现。缩手、跳起来、尖叫。就这样的问题情景提出一系列的问题:

1、他是先缩手还是先尖叫的呢?这样的问题一抛出,学生的思维立即活跃起来,反复的回想自己的生活体验,最后一致回答当然是先缩手后尖叫呀!

2、为什么叫呀?当然是疼了!

3、控制感觉的神经中枢在哪?大脑上。(刚刚刚在学习大脑的功能时已经接受的新信息)

4、控制缩手的神经中枢在哪呢?如果是在大脑上的话,缩手和尖叫为什么会有先后呢?学生想到控制缩手的神经中枢不在大脑上,比大脑离手近。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另外一个器官脊髓上。

5、分析手被刺到后,信息传递的大致线路。手----脊髓----大脑

6、总结脊髓的功能。一是有功能区,二是一个联系的通路。如此,抽象、空洞、难懂的知识,在特定问题情景下,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再由一系列的有梯度的问题引领,学生很容易的解决了。既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能力,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也激发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

二、设置有梯度的问题首先需要保证有效性,难易适中,由浅入深,提高学生的纵向思维能力。

课堂上的问题太简单太难都会造成无效问题的出现。问题过于简单,无需思考,缺乏思考价值。如:“能明白吗?准备好了吗?”或者通过教材或者多媒体的阅读可以直接找到答案的问题。请同学阅读教材,回答问题——输血的原则是什么?教材上写得很清楚输血时要以同型血为原则。这些问题的设计,是把老师想交给学生的知识点,通过学生的口说出来而已,学生完全被牵扯鼻子走。这样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望,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长时间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问题设置过难,无从思考,超过学生的认知能力。我们经常讲“跳一跳摘桃子”,强调目标的确定应该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目标太高,连跳数次仍然摘不到桃子,学生会认为努力也是白费劲儿,最终丧失信心。所以,难易适中的问题,才有可能避免无效问题的出现。例如:血液循环的途径有哪些呢?

这部分内容学生从来没有接触过,问题设置太难,容易使学生产生为难情绪。综上所述,设置有梯度的问题要难易适中,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例如:同样是血液循环的途径这个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设置,1、一个红细胞从心脏的右心室出发回到心脏的途径是什么?

2、红细胞再次从左心室出发回到心脏的途径有哪几条?这些途径有哪些共同点?这样的问题设置先从简单的肺循环开始,为下边体循环打下基础。由于采用了层层递进的有梯度的问题设置符合学生学习时大都采用的纵向思维能力,从而使学生的纵向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三、设置有梯度的问题,需要注重新旧知识的迁移,提高学生的迁移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中如果提出的问题太过生涩,学生没有接触过,那么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限制,不能很好的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例如:《细菌》一节中,关于细菌结构这个知识点,学生在以往的生活中接触甚少,如果直接将问题设置成:细菌的结构都有哪些呢?这样的问题设置过于突兀,没有给学生预留出思维空间,学生的思维受到限制。而且该问题只涉及到了这一个知识点,不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对比分析,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影响学习的积极性。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先设置一个与教学目标紧密相关并且学生可以用已经获得的知识来解决的问题。用这个相对简单的问题来获取新知识。用学生已学习的知识来降低难度,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使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接受的新信息相互联系,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火花得到迸发。随着问题的逐层深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渐入学习佳境。从而引起学生的思维更深层次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例如:《细菌》一节中,教师设置了如下问题:

1、细菌是否由细胞构成?如果是,它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

2、在结构组成上,细菌与动、植物细胞相比有什么不同?

3、根据细菌的结构,推测细菌的营养方式。这三个问题从学生学习过的知道由简到难,层层递进,引发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其中前两个问题通过旧知识的牵引来学习新知识,通过学生已经学习过动植物细胞等相关知识,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使学生构建趋于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同时在新旧知识间建立桥梁。通过前两个问题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和延伸,进而培养学生在新旧知识间的迁移能力。

四、设置的问题,需要有启发性,重在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教学中有时虽意识到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但是缺乏启发性,总是由教师牵着学生的思维走,限制了学生的探究思维的发展。例如:《激素调节》一课中的资料分析,这个材料由三个小材料构成,分别介绍了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的发现和作用等。教材中的问题也是基于资料分析中的三个小材料一起提问的。问题如下:上述三种激素分别是由什么内分泌腺分泌的?它们具有什么作用?该资料分析中的第二个小资料是直接将科学家探究甲状腺激素作用的三个实验直接展示。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我在教学中进行了如下处理:

1、假设我们是小科学家,用小蝌蚪来探究甲状腺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做?学生回答出破坏甲状腺后由教师展示实验结果。

2、说明甲状腺具有什么功能?学生能够得出正确结论,初步体验探究的乐趣。

3、科学是严谨的,需要从不同方面反复验证才能得出最终结论,那么如何来进一步验证呢?学生的思维此时会出现一个小障碍。但是学生会因此产生好奇心,思维火花得到迸发,不断努力思考,最终能够跨越思维障碍,给出合理的实验设计。通过这种由简到难的问题设置,学生能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五、设置有梯度的问题,需要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生物教学中的内容大多是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时若和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可以降低难度,加强学生对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例如: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一课中,学生很好地认识并理解眼球的结构及其各部分功能是理解视觉形成过程和近视成因的基础。对于这部分知识学生已经有一些零星的认知,可是有很多出入。如果简单的让学生看图,直接将问题设置成:“眼球都有哪些结构?这些结构都有哪些功能呢?”这样的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从教材的结构图中直接寻找答案,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收到限制。接着学生会发现眼球结构非常复杂进而产生为难情绪,降低学生思维的活跃度。我们可以通过联系学生自身,降低难度,把问题设计成有梯度的教学问题,通过层层设疑的方式,引导学生掌握感性认识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的方式与途径。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新的知识之间构建一座桥梁,从而使学生能够自发地理解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因此,让学生结合书本上的知识,教师将问题设置如下: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睛的窗户在哪呢?通过这个富有文学气息并联系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会明显增强。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思维碰撞之后很容易得出结论是瞳孔。

2、形容一个人有一双乌黑发亮的大眼睛,那么眼球的颜色是由什么结构决定的?(注:这部分原想用恋人之间愿意烛光晚餐或者“月下观美人”的原因是什么来提问,可是个人觉得又不是很合适,有待商榷)

3、角膜移植手术使很多盲人重新见到这美丽多彩的世界,角膜眼睛的什么部位?特点如何?

4、有些近视的同学会被称作“金鱼眼”,这是眼球的哪部分结构发生变化了?

5、平时我们说的白眼球的部分指的是什么?可以看出这几个问题都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自身的体会来降低问题的难度。并且通过有梯度的问题设置挖掘学生头脑中的感性材料,使学生学会对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得相关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同时利用启发性语言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究、去认识,不断地培养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外到内使学生逐步学习眼球的结构。使学生的生物科学思维得到提高,有效落实这一教学目标。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教师们基本认识到教学问题的设置应该仔细推敲,切实做到注重问题的梯度,激发全体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篇2: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课题总结

在我们小学,计算教学可以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由此可见计算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小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常受到学生的兴趣、态度、意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学生普遍有不重视的态度,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抄错题、运算粗心、不进行验算造成的。为了有效的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采取多种措施和方法。本次课题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训练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的基础。凭心而论,计算的确是枯燥乏味的,要培养学生计算方面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

1、开展计算竞赛活动。对于枯燥无味的计算,学在掌握计算方法之后,往往会随便应付,造成更多的计算错误。这时,适当开展一些计算竞赛活动,往往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计算的兴趣,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对于计算正确的学生实行奖励大姆指,小小的一个大姆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2、热情鼓励学生,加强愉快学习的体验。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我们要热情鼓励。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的希望,促其改正缺点。

二、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大量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上造成错误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本次研究我主要注重以下习惯的培养:

1、认真审题的习惯

对于应用题,大多数学生还能认真审题,但对于计算题,有的学生却提笔就算。加上计算比较单调枯燥,可能引起心理疲劳,这时遇上相似或相近的数字、符号,往往出现运算顺序错误,抄错符号或抄错数。因此,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看清题目中的每一个数和运算符号。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分三步走:一要审清数字和符号,并观察它们之间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二要审清运算顺序,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三要审清计算方法的合理、简便,分析运算和数据的特点。然后才动手解题。

2、培养验算的良好习惯。

一些学生认为验算可有可无,其实不然。验算不仅能保证计算正确无误,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对学习一丝不苟的态度,例如,用估算可判断运算结果的合理性;在加法运算中和应大于每一个加数;在减法中,差和减数应都小于被减数等等。作为教师,我们和学生一起编顺口溜:抄题写数立即查;计算时反复查;脱式时上下查;计算完毕整体查。当然,检验要有明确的目的和严格的标准,做到每题必检查,每步必验算。一步一回头,及时检查验算,及时纠正错误,保证计算的正确。我们学校每位都老师认真抓学生验算的习惯,每一道计算题都要求学生提高口头说计算过程的方式来验算,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计算能力。

3、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研究中我严格抓学生作业和练习的书写要工整,格式要规范。要求学生列式画线要用尺子。对题目中的数字、小数点、运算符号的书写必须符合规范,清楚。教师还要以身作则,作学生的表率。如:解题教学,审题在前,分析在后;板书简明,重点突出;板书竖式,要用尺子。

三、注意培养学生口算能力,打好计算基础,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因此,每位同学都要打好口算基础,加强口算训练,提高口算能力。

其次,设定目标堂堂练。要求每节数学课前,安排3-5分钟的口算练习,这样长期进行,持之以恒,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最后,形式变换多种练。学生方面如:自算,自己找口算题(算),互算,同学互相出题算,反复算,通过反复的练习,口算能力自然会提高。教师方面如: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对抗赛”、“接力赛”等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存在问题和努力方向 本次研究中我主要抓学生口算能力培养,忽视了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的培养,这是今后我要做的主要工作。抓好估算,提高学生自我检验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篇3: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课题总结

一、通过一题多解,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独立性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学生感到比较机械呆板的章节。教师若在教学中适当地启发学生展开发散思维, 从各种角度、各种方向去观察、分析、思考同一个问题, 扩充思维领域, 增加思维的机遇, 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已知tanα=-5, 求sin2α、cos2α、tan2α的值。

分析一:所求三角函数值的角度是已知三角函数值角度的2倍, 先由同角关系求出sinα、cosα, 再由二倍角公式求sin2α、cos2α、tan2α的值。

解法一:∵tanα=-5﹤0, ∴α是第二象限角或是第四象限角。

分析二:先用二倍角公式求出tan2α的值, 再由同角关系求出sin2α、cos2α、tan2α的值。

∵tana=-5﹤-1﹤0,

由图1正切函数图像知α的范围:

即2α是第三象限角, 由倍角公式得

方法二的解, 培养了学生认真解决问题和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消除了学生由来确定2α的范围的模糊认识。

分析三:由二倍角公式、同角关系, 将所求的三角函数值都转化用tanα式子表示。

解法三:。 (万能公式)

通过多析多解, 可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思考问题, 不仅优化了解题思路, 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性、独创性、变异性思维, 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通过一题多变解题, 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广阔性

在教学中, 知识的传授是基础, 能力的培养是关键, 因此, 教师应从“善教”与“会学”上努力, 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使学生在乐中学会, 在不教时会学, 这样对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很有好处。

例如教师讲析例题“已知圆的方程是x2+y2=I2, 求经过圆上一点M (x0, y0) 的切线方程?”后启发学生:如图2, M (x0, y0) 是圆 (x-a) 2+ (y-b) 2=I2上一点, 如何求过M点的切线呢?

学生分析:此题关键是确定直线PM的斜率, Kpm知道了, 切线的斜率就解决了。由点斜式便可求出切线方程。

又因为两直线的斜率积等于-1, 是两直线垂直的必要条件, 故对加以讨论。

(1) 当Kpm不存在圯切线的斜率K=0, 由点斜式得切线方程是Y=Y。 (2) 当Kpm=0圯切线的斜率不存在, 切线方程为:X=X。 (3) 当Kpm存在且不等于零圯切线的斜率, 切线方程为:

学生思维转化品质的培养是一个新的课题, 学生的口味该调一调, 为此教师又导出新的思维方式:

如图3, 已知圆 (x-a) 2+ (y-b) 2=I2的切线斜率为K1, 切线的方程如何求呢?

学生分析:所求的切线方程可设为y=k1x+b, 此题关键转到了b上。又由切线性质知, 圆心到切线的距离等于半径, 即d=r, 从中求得b, 或利用直线和圆相切只有一个交点, 解方程组:

令驻=0求出b1, 切线方程便可以求出。此题也可设出切点M (x0, y0) , 求切线方程。

篇4: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课题总结

2 在问题解决中进行“微课题”研究,让学生对知识本质深化理解的同时学会数学思维的方法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数学学习的核心就应该是培养解决数学

k =

故所求的直线方程为1yx=+.

综上,所求的直线方程为,,. 0x =1y =1yx=+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微课题研究,是教师为解决一个具体的、较为微观的现实问题而建构和确立的小课题.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微课题”研究,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内涵,当然,累积与研究的过程是漫长而又无趣的,甚至可能会失败.但那是工作的真实累积,因为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另一方面,由于教师在教学中经常进行“微课题”研究,有利于教师理念的更新,角色的转换,课堂结构的优化,学生喜欢这样的教师与课堂,无形中课堂效率提高了许多.因此说,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微课题”研究,是一种“双赢”的事情,有力地催动了师生的共同成长.

篇5: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课题总结

白桦中心校课题组

2007.1

1一、课题研究价值:

课题中的“读”是一种从书面语言和其他书面符号中通过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知文本语言符号,把握和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它不仅单指语文学科,也包括其它学科。也就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或者是默读,能用精读、略读和浏览等多种阅读方法去理解文本材料,从而达到培养语感,丰富积累,深入体验,拓展思维空间,增加阅读量,提高读的质量的能力。课题研究中读的能力是学生对各学科介入的前提,是感受、认识、理解的基础。

二、课题进展情况:

由于目前实验还在准备阶段和初步探索阶段,我们所做的工作还很有限。主要有:

1、理论学习:为了保证实验尽量少走弯路,课题组全体成员达成共识:首先必须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使自己的教学实践与科学的教学理论有机结合。为此,我们重点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又根据个人实际需要,开展教师自学活动。

2、调查和观察:为了掌握实验的第一手资料,我们进行了学生读的兴趣和读的习惯、阅读基础的问卷调查,发现:

一、读时,学生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没有真正地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

二、对已学过的阅读方法没有很好的掌握运用;

三、学生课外读书的量太少。

3、研讨和实践:在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开始了初步的探索:首先,立足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使学生从小做起,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念,培养浓厚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方法,让学生会读、乐读。其次,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读的内容,丰富知识,提高能力。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拓展于课余。从课前预习、课堂内外、评价激励三个方面进行实践研究。具体过程如下:

(1)鼓励学生课前预习,着重字词的落实,在读的过程中重圈点,利用工具书扫清词语障碍,要求“不动手不读书”;

(2)课内外结合提高学生读的能力:

①课内教给读书方法,利用灵活多样的手法,特别是语言激励学生读的兴趣,层层设问引导,注意教师的示范作用,让学生逐步养成带问题读书、思考读书的好习惯。

②注重引导在学生课外读,如:引导低年级学生认读街道上的标语、广告及电视字幕等;学校或班级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经常组织朗读比赛;建立班级图书角;教师根据学生年龄及已有的阅读基础为学生设立所读书目等,人人都有读的机会,人人都能根据自身水平科学地提高读的能力。

③读的深化——理解能力的培养,一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主体尝试读——讨论交

流读——启发点拨读——归纳总结读——应用深化读——总结读法学会读。

④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学生以激励,并与家长联系让其给予鼓励,学生在赞许与自信中学会读。

(3)组织研讨课,进行交流探讨,促进课题研究的进程。

4、参与情况:所有课题组的教师全员参与,主动性很高,既能全面合作,又能发挥各自的优势,探索出符合学生特点和教学实际的指导方法。

三、课题研究初步解决的问题:

1、实验前诊断:掌握了实验前有关学生读的方面的第一手资料,为实验的进一步研究和日后对实验进行有效监控提供了基本的参数;

2、初步具有读的兴趣:学生逐步从“让他读”向“他要读、乐读”转变;

3、学生初步会读:学生初步具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初步掌握了认读、朗读、默读的方法,理解能力稍有提高。

四、取得的成绩:

(1)学生读的兴趣得到一定的提高:能够对课内、外读物产生兴趣,并积极进行阅读;

(2)读的速度逐渐加快:多数学生能正确、有速度的读文本;

(3)学生的理解能力有所提高:不少学生由以前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转向真走进文本,体会文本,与文本对话,在大致了解了文本中的内容基础上,分析,解决文本中的问题;

(4)阅读面的增大,学生知识面的拓宽和视野的扩大,开始初步懂得:读就是认知的过程;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是学好各学科所必备的能力;

(5)教师们在实践活动中将自己的心得体会、经验、教育个案记录下来,有多篇相关论文、案例及反思在省、地、区级获奖。

五、遇到的困难:

我们的实验还处于起始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同时还遇到很多一时无法解决的困难,如:

(1)虽然实验开展以来,不少学生读的习惯和方法已有不少的改善,但由于学生的基础和学习素质不同,学生的读的现状出现了较大的不平衡,我们感到,对于少部分不自觉的学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上都难以进行有效的监控;

(2)由于我校地处偏远、科研资金投入有限,上级教研理论指导过少,理论指导书籍严重不足,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少,课题研究工作容易限于本校之中,研究速度难于提高;

(3)教师的理论水平还有待于提高;

(4)要使实验健康的发展下去,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制度,而目前现行的评价方法和制度还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读的兴趣和积极性。

六、下一步研究工作的设想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课题落实后,根据已取得的经验和在课题实践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经过分析总结,对下一步的工作构想和安排有了一个更明确的思路。现将下一步的工作计划阐述如下:

1、在后一段时间的课题实践中,我们将把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作为探索的重点,逐渐让学生养成自觉读,不动笔不动脑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从宏观上调解好学生课内学习和课外读书的关系、时间分配、精力分配。以期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建立有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和制度,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和教师研究的积极性;

篇6: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课题总结

对于“ 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在实际教学中,我总结出了几点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措施,主要 做法如下:

一、坚持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习兴趣最活跃的心理成分之一,他是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生的学习,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完全是靠这兴趣来学习的,这个时候的孩子没有太多的自制力。如果这时老师教学有方,引导得法,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满足的快感,那学生的兴趣就会随这这种快感而不断的强化,达到教学的目的。

首先,计算的形式要更加多样化。有一句歌词可以在这里借用一下:就算是山珍海味老吃也会烦。学习也是这样,单一形式的重复会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减退,影响学习效果。于是,在计算练习中,我采取了许多办法,我自制了许多口算卡片用于学生的视算,同时还进行听算训练和学生自己编口算题练习,并让同桌学生交换练习,学生的学习热情一下就调动出来了。

其次教学活动中,采用分组竞赛及自我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学习兴趣。如:让学生抢答口算题卡等,让学生乐此不疲。

二、坚持每天进行计算训练

由于课程安排,每天只有一节数学课,不可能只用来训练计算。但是计算训练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于是在上每节新课之前,我都坚持做5分钟各种形式的计算训练。同时,每天让学生回家做20道计算题,这样就能够保证这个工作的延续性。

三、坚持分散集中经常练。

计算训练不是一朝一夕能达到的,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也不是能够看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它是要长期进行训练的。

四、坚持让学生理解并熟练掌握计算的算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在本子上算,最重要的还是要让学生说,只有让学生在说的过程中理解计算算理,简化思维方法,形成对学生来说最实用的计算技巧。

五、坚持教会学生掌握计算技巧有的算式,特别是学生学过的一些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算式,有的有简便运算时,可根据运算定律等进行改写,从而加快运算的速度,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掌握计算的技巧。如:24+37+6=?那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一下,先算24+6=30,再算30+37=67要比从左到右依次计算要简便一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六、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小学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计算作为学习的一部分也不例外。在计算训练中,要培养学生具有“三心”,即细心、用心、专心。十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在做计算练习中,决不做其他的事情;争取一次正确,尽量避免计算大量出错;要熟悉算理;对乘法口诀必须背得滚瓜烂熟等等。

篇7: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课题总结

课题阶段性工作总结

2006年3月,我校申报的课题《信息技术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我校领导十分重视,成立了以为教学处主任为组长,骨干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课题组,并迅速展开工作。

一、提高对课题的认识

为了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召开了课题组成员会,统一大家思想,提高了认识,一致认为,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也与即将展开课程改革精神不适应。新的课程标准已将信息技术等课程列入必修课程,而如何开展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我校尚无可寻模式,故将此问题列为研究课题,十分必要。相信通过此课题的研究,对改变我校传统的教学模式,迎接即将到来的课程改革,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课题的组织及研究的开展情况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确定课题组成员,明确了相应职责及分工 组长:张亮

成员:张瑞芹 刘俊芳 蒿海霞 张秀芬 张爱月 郭爱捧 尹胜男 江俊燕,任文太 王宇红

2、积极进行课题的论证与设计

围绕课题的目标与课题实施背景,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课题组成员进行深入了的思考与研究,并开展了科学的论证与设计工作,最后达成共识形成了设计方案,我们认为只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勇于探索、加强实践、不断开拓与创新,课题的目标在我校能够实现,该课题的深入开展会给我校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活力,也必将改变我校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对落实课堂教学的新理念将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

3、建立了课题组工作制度,明确了定期学习,研讨、交流及材料收集等制度。定期上研讨课,示范课

4、认真组织成员进行理论学习,提高理论素养

我校为农村学校,课题组成员虽然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但就整体而言理论素养有待提高,为此我们从认真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理论学习,积极为课题组成员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信息技术专题培训创造条件。课题立项以来,我们先后派出课题组组长及主要成员参加省、市、县组组织的信息技术专题培训班学习多次,每次派出人员回来后要对全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同时我们每周进行一次例行的理论学习。通过学习,课题组成员的理论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5、加强了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1)组织观摩课四次(注重示范性)

(2)上好研讨课(注重一课一得,注重创新价值的研讨)

(3)理论与实践结合,开展反思。(教学的点滴感悟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4)注重课前的集体研讨及课后的集体反思,强调发挥课题组的集体力量和个人的见解相结合。

三、课题初步成果及成员的收获

1、教师的教学观念有了较大转变,认识到了运用信息技术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的巨大潜力,同时,也充分认识到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改变,由过去的注入式为现在的探究式。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课题组成员教师的教研能力有显著的提高,课题组成员在市比武课活动中,张爱月老师主讲的《荷叶圆圆》荣获市二等奖;刘俊芳老师主讲的《翠鸟》观摩课对全校老师引导学生进行的探究性学习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蒿海霞老师的《黄河象》教学设计获县一等奖; 初步明确了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明确了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手段;

促进了学校硬件建设,学校为每个教学班级配备了多媒体,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课题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1、我校为农村小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基础薄弱。在课件的制作中还有些力不从心,有时想到,但却做不到;

2、尽管我们在培训及理论学习方面加大了管理力度,但课题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方面缺少专家的面对面指导。在理论创新中我们还不能有新的突破。我们将在理论学习与专题培训方面做更多的工作,特别是要走出去,请进来,加大信息技术与创新理论学习的力度;在实践层面上不断总结,力争有所突破。

篇8:创新教育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数学教学是每名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 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 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1.适当开设自学课,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自学课就是课堂内,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教师首先告诉学生自学的范围, 引导学生自学的思想和方法;学生通过自学、思考、分析、训练, 带着问题请教教师, 这样学生学会例题, 完成练习, 弄清知识结构原理;教师在自习课中适当地进行点拨,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此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 使学生变为主体,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学生自己动手、直观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的直观感受是思维的最初模式.数学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形成, 在学生自己动手、直观教学过程中, 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例如:“全等三角形”一课, 这是学生证明的入门关, 我要求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了两个全等三角形作为教具, 利用模型边演示, 边讲解, 学生跟着边操作, 边观察, 边思考, 然后还带领学生实际操作.这样学生很快掌握了本节课重点, 准确找出了两全等三角形的所有对应元素, 掌握了全等三角形的证明方式和方法.

二、引导学生多思考多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 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 (例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 , 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 使学生建立起思维的意识, 使学生放开思路, 勤于思考, 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 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1.带着问题学习, 激发学生多思

数学的新教材应注重知识的引入和生成的过程, 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内容, 用几个问题, 把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概念的形成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 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求知的过程, 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例如, 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 可以这样来进行:

(1) 提出问题: (a+b) 2=a2+b2成立吗? (显然学生的回答有:成立、不成立、不一定成立, 等等)

(2) 引导学生计算:

① (a+b) (a+b) =

② (m+n) (m+n) =

③ (x+y) (x+y) =

④ (c-d) (c-d) =

(3) 引导学生发现:

①算式的左边就是完全平方式 (a+b) 2;

②算式的结果形式是a2±2ab+b2.

(4) 进一步提出:能直接写出结果吗? (a+1) 2=?

通过教师的诱导, 学生的参与, 使学生既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形成, 对该公式的掌握也一定有很大的帮助, 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2.一题多解, 激发学生多思

一题多解, 有利于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广阔性.

例1 梯形ABCD中, AB⊥BC, 且AD+BC=CD.

求证:以AB为直径的圆与CD相切.

分析 欲证CD与⊙O相切, 通过圆心O作OE⊥CD于E, 证OE是⊙O的半径即可.

证法一 过圆心O作OE⊥CD于E, 连接DO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F点.

由证△BOF≌△AOD知BF=AD, ∠A-∠DOA=∠F, 再由AD+BC=CD知CF=CD, ∠CDF=∠F, 从而证得△DOA≌△DEO.

证法二 过圆心O作OE⊥CD于E, 连接DO, 过O作OF∥BC交CD于F.

由梯形中位线定理知OF=DF, ∠ADO=∠FOD=∠FDO.

3.一题多变, 拓宽学生思维

“一题多变”是多向思维的一种基本形式, 在数学学习中恰当地加以运用, 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例2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 E, F, G, H分别是AB, BC, CD, DA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

变式1 分别顺次连结四边形的四条边的中点, 所得到的是什么四边形?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①平行四边形;②矩形;③菱形;④正方形;⑤梯形;⑥直角梯形;⑦等腰梯形.

变式2 顺次连接四边形的各边中点, 得到怎样的四边形呢?顺次连接正多边形的各边的中点, 得到的是什么多边形呢?

篇9: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课题总结

一、发明技法,为学生开启创造之门

初一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又善于表达,我确定了探究《发明创造技法》的小课题,目的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勇于质疑的能力,从而逐步形成创新意识,提高创造能力。

在结合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带橡皮的铅笔、带拉杆的书包、带灯的笔、带风扇的帽子等)讲了一节《组合发明法》的创造技法课后,学生通过认真观察、小组交流、班级展示都能找到身边熟知的例子。我觉得这个小课题学生已经不陌生,完全能自己探究,又基于现有10个小组的现状,我精选了10种创造技法的小课题供学生选择。在课题分解课上,我先给大家出示了这10种创造技法的概念并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讲解,学生对创造技法有了简单的认识后,开始小组交流想要探究的某个主题。我在班里采用了自选+抽签的方式来解决选课题的问题,这样大部分的小组都如愿以偿地获得自己想要探究的课题。选题的氛围是民主、积极、主动的,学生没有约束,思维放飞。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生活化的学习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不同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有不同的步骤、体验、发现、收获,因此,在《发明创造技法》的小课题成果展示中,学生通过课件、活动论文、调查报告、手抄报、身边的实例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活动成果。学生在小组展示完基本知识后,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思考后发表自己的观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归纳生活中的实例。一个小组讲《设问发明法》中的“减一减”这种思路时,有学生马上联系到了在家平时穿的拖鞋就是鞋子去掉鞋帮,很贴切地诠释了这种方法,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身边的很多例子,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生活化,一下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为形成自己的创造思维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创意设计,为学生点亮创造之火

微博、微信、微云、微电影、微产品、微应用、微健身、微旅游……不知不觉我们已步入微经济时代,乘着这股“微”风,我确定了《微创意、新设计》的小课题,充分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个主题的确定源于我看到的一则新闻,新闻中的图片其实就真实存在于学生的身边:教室里的插座

这就是我在学生每天上课的教室里拍到的两张图片,微小的差别:两孔和三孔插座的位置不同,遇到两个插头比较大的情况,想要节省空间,可以选择右边的插座,给人们的生活确实带来了方便。我布置了一个拓展作业:寻找生活中微创意的例子,并用相机记录下来。

通过近两个月收集、整理、展示、交流生活中微创意的例子,学生开始学着观察生活中身边的事物,思考它给我们带来的便捷。学生走出校门亲自体验,用相机记录下很多鲜活的实例:左侧的彩虹伞有一块透明,朝前放置可以在档风挡雨的同时看清前面的路;右侧装在电动车上的迷你伞,不用的时候可向中间折叠,它是一把偏心伞,遮阳和避雨的效果都特别好。

其实,这些实物都是学生常见的,无非在设计和安装上改变了下思路,重在一个“变”字。我以“百变生活”为题,让学生拿起手中的笔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学生们交给我两个创意设计均来源于他们的真实生活:一个是上美术课在书包里带一桶彩笔太占空,为了节省空间想到“三原色混合笔”的想法;一个是青春期的学生身体各方面都长得特别快,尤其是鞋子,不是穿破了而是小了不能穿,扔了挺浪费,想到可以增长的鞋。

课上,我首先对这些可行性强的作品进行肯定和鼓励,同学们得到表扬后更加跃跃欲试,同时,我和学生也一同提出了完善和修改的地方。比如“三原色混合笔”混合出的颜色太不稳定、配置好又用不完的颜色怎么处理、笔管的清理问题等,便于设计者进一步改进。

在学生的探究总结中这样写道:

生活中处处都有非常好的创意,只要用心观察,发现;

可能我们自己也可以做出非常好的小创意,只要我们有着一颗好奇心,擅于思考,说不定你也可以画出很棒的创意!

其实,“创意就在身边、创意就在指尖”,在生活中,只要学生稍作停留,用心去观察,从生活细节入手,微小的改变,就能赋予事物新的生命。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这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活力,促进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

三、动手实践,为学生收获创造之乐

《动手实践》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基本学习方式,我把它变成一个小课题的探究内容放到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来完成,这里给学生创造了丰富的动手实践和亲身体验的机会:通过刻瓷、制作水火箭、布艺设计、电脑制作、程序设计、包饺子,户外攀岩、高空断桥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小组合作也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既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又增强了探究、创新和合作意识。在活动中学生无比投入与专注,连课间休息的时间学生也不浪费,都安静地坐在教室里专心于自己手中的作品。虽然过程很辛苦,但他都享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综合实践活动的小课题探究,就是在这种开放的状态下完成的。《发明创造》《创意设计》《动手实践》的小课题探究过程,让学生有了创造的意识,形成了创造的思维,并提高了创造的能力。小课题探究作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需要探讨的内容还有许多,我将继续以小课题探究为载体,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而努力。

篇10: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课题总结

数学课题组

石慧芳

本课题试图从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喜欢玩,喜欢自己作主的天性出发,在数学课堂中创设平台,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学生成为知识的研究者,在主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得到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为使今后的研究工作扬长避短,让宝贵的经验有效的发挥,从而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有序的开展,发挥其先导作用。现将成功的经验做法,反思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具有时代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初步形成。

具有时代特色的三段式创新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第一段:创设问题情景,提出问题;第二段:合作探索,动手操作;第三段:应用、拓展、总结。这种教学模式较好地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问题解决即例题教学”、“合作、交流、评价三位一体”等现代教学思想,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互融合,互为促进。

2、学生的课堂活动日益丰富,探究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

课堂上教师不像原来那样泛泛讲解了,而更多地是给学生提供现实的活动场景和研究的空间,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体现了“动手性”。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都有质的提高。学生的课堂语言丰富了,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高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学习效果得到有效增强。

3、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动脑能力有明显提高。

在教学中,合作、动手操作、交流成为重要的学习方式。对于挑战性的问题,一般先进行合作和动手操作,一方面体现解题策略的多样化,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另一方面,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为学生的数学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学生的评价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课堂评价氛围日益浓厚、和谐。评价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课堂评价的尝试,对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是十分重要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非常的和谐、自然。评价的尝试,激活了课堂,激活了学生,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5、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能力及教学设计水平均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有了自己的主导思想,照搬教材、按部就班的少了,随之而来的是对教材的深入钻研和合理安排操作内容并创造性运用。不管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都能结合学生生活,进行有效的改编或重组,能适当的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指导学生正确思维,使操作、思维、语言与探索创新有机结合。

二、具体做法:

1、创设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形成学生动手操作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氛围是衡量教学效果的重要指标。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氛围会使学生在毫无压抑感的气氛中学习,敢于设疑,敢于动手操作论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心理需求。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将单一的操作演示、学生简单的模仿操作转化 为探索性、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一剪、摆一摆、拼一拼、搭一搭等实践活动去发现事物的奥秘,逐步形成实践求知的意识。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时,23减7怎么算?教学时,我首先要求学生拿出23根小棒(2捆各10根,加上3根散开的),试着从里面拿走7根,想想该怎么拿?学生自己会发现从散开的3根中减7根不够减,通过动手操作找到三种不同的摆法:

⑴将2捆小棒全部打开为10根,与散开的来是23根,从23根中直接拿来走7根,剩下16根;

⑵从2捆中拿来出1捆打开为10根,从10根中直接拿走7根,剩3根,与剩下的1捆加3根合起来是16根;

⑶将2捆中拿出1捆打开为10根,再与3根合起来为13根,从13根中拿来走7根剩6根,最后与一捆合起来是16根。

随后,在我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然后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最后由教师将评议认为比较好的拿法示范一遍,讲出算理,推导出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具体算法。

2、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具体操作

在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我并非无目和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是构建合理的培养模式,有目的、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引导学生从具体和实践操作规程中抽象出数学概念和结论。⑴动手操作前,让学生明白所要操作的对象或要解决的问题;

⑵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⑶教给学生必要的操作步骤并指明注意事项;⑷指导学生从具体操作中分析、比较、概括出结论,能用数学语言表述出来并参与讨论;⑸我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和得出结论作精要的评价。

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我不是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在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我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我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数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仅仅 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学生只能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也无从谈动手能力的提高。例如我经常让学生说说动手操作的过程,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

3、我根据不同的知识采取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形成。

⑴自制学具。在教学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自制学具,可以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取对对象的表象认识。

例如,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我要求学生以8个人为一小组,领取材料(橡皮泥,小棒,圆球)制作一个长方体模型和一个正方体模型。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不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由长方体具有的特征所造成的,因而在观察自制模型讨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时,学生借助思维很容易找出结论。

⑵感知体验。我引导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拉一拉等手段对实物进行感知体验,也可以直接获取概念的表象认识。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我拿出一个用三根木条钉成的三角形模型,一个用四根木条钉成的四边形模型。先让学生说说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然后请两位学生来轻轻拉这两个模型。通过感知体验,学生便认识到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⑶创设生活情景,引导操作。我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一定的生活情景来引导操作,可以帮助学生顺利地获得事物的表象。

在学生初步感知数学知识或结论后我借助一些方法或途径,帮助学生将具体的实践操作形成的表象转化为数学知识或能力的过程

例如,教学“9+2=11”。盒子里有9个球,外有2全球,求共有多少个球?教师引导学生摆弄小球:从2个球中拿出1个球放到拿来子里,凑成10个。通过实践操作,学生一看就知道共有11 个。接着我又提出:通过摆小球,知道9加2等于11,那么在算式上如何计算呢?9与什么数凑成10?2分成几和几?9加1得几?所以9加2得几?

例如,在学习了“米的认识”后,我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分别测量黑板、桌子、门、窗户、操场等的长度;在学习了重量单位“克”之后,让学生用天平测量小物体的重量等。

通过实物测量,可以使用权学生掌握测量的方法和步骤,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感到数学知识可以帮助自己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促进了学生数 学意识的发展,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后,我再引导其作创造性实践的过程。

利用游戏中营造的轻松愉悦的环境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动手。

例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到图形后我在课外活动中组织拼图游戏。要求学生用纸或布剪一些长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等,再以这些“图形”作材料,拼成自己想象的图案。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非常认真地又是剪又是拼,最后拼成了各种不同的图案,如房子、机器人、孔雀等到,在游戏的过程 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培养了学生的审美价值和创造能力,更促进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利用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指导其进行手工制作,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它能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兴趣,培养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圆柱的表面积”后,我设计了一堂活动课,要求学生做一些圆柱型 的实物模型。我提示:制作圆柱时必须先画出圆柱底面和侧面的展开示意图,再沿线剪下拼贴而成。4

学生通过想想画画、剪剪贴贴制作出各种不同的圆柱型模型,有油桶、水桶、口杯等。有些学生还将圆柱民其他图形相拼,制作出火箭、电视塔、房屋等到模型。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1、发展不均衡,整体水平较低。动手操作有时流于形式,并没有让全班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动手操作中来。

2、指导力度不够。要想出成果,除了个体的努力外,还要靠指导。虽说在以前曾就课题研究工作进行过多次的活动,要求也很多,但总觉得在操作层面上的指导不够系统和深入。

3、我们有时在课堂上没有真正让学生动手操作,只是为操作而操作。而我们可能由于工作繁忙,不能及时学习充电,研究本身就没有了主心骨。在课堂上的一些动手操作就显得粗糙和不定性,落实的力度就不够了。再加上我们不善于总结提炼,一学期下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徒劳的,必须进行分析和反思,以便在下一阶段有意识地去改变。只有不断地发扬成功的做法,修正不足和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不断深入,不断获得新成果。

4、我的理论与实际运用还有差距,对学生能否真正正确的动手操作,能否真的学会存在担心。

5、课堂组织形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放开后,完成教学任务与课堂教学时间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

四、今后打算和努力方向:

1、针对以上问题,后面研究的着重点将放在指导策略上,同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动脑、动口进行跟踪调查,作一定的归因分析。

2、深入进行课题实验,大胆实验,将当前有关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理念、策略和数学教育传统中的有效做法、经验有机结合,在实验中探索出一种操作性强、适应面广、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课堂教学实践模式,反复实践、反复研究、对比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经验教训,在实践中勇于探索。

篇11: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课题总结

半年工作总结报告

时间过得真快,《提高小学生数学口算能力的策略研究》已经进入了课题实施的第二阶段,转眼本学期又接近尾声,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下面就此课题的研究中做简单的小结。

一、制订计划,加强落实:

本学期开学初,制定了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围绕自己定的课题积极落实。并取得很好的成绩,本学期是课题研究以见成果,已经初见成效。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本期来,我们课题组成员积极探索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的途径和方法。首先加强课题的理论学习,本学期我学习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学习4次,每月保证学习一次。通过理论学习,使自己的课题研究有知识支柱,使自己在研究的过程中,明确研究方向。

三、本学期课题研究成果:

课题组研究教师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与课堂实践,全校各年段学生的口算能力有很大提高,口算习惯有也有明显的变化。看到这喜人的研究效果,也更加坚定了本课题成员继续深入研究的信心。在研究中课题组成员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 1.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首先,认真审题是正确计算的前提。其次,要大力培养学生认真书写,列竖式的习惯。再次,培养学生认真检查,独立验算的习惯。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愉快学习的氛围。

(1)提倡口算的多样性。例如开展计算竞赛活动。往往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计算的兴趣,达到提高计算准确率的目的。

(2)热情鼓励学生,加强愉快学习的体验。对于学生由于粗心出错,我们要热情鼓励。首先要肯定其长处,增强自信,再提出殷切的希望,促其改正缺点。

3.对比分析,反复练习,形成口算技能。

(1)对于较为普遍或易混淆的口算问题,利用课堂最佳时间,通过典型错例的对比分析,使个别同学的教训转化为全班学生的共识,从而明晰学生的口算思维。

(2)对于学生易口算错误的口算题,建立错题档案卡片,反复巩固练习,切实克服常犯的计算毛病,提高计算的准确率。(3)每天的教学保证一定的口算量,使学生的口算能力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形成口算技能,不断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为学生的数学成绩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4.运算定律的熟练掌握

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其中乘法分配律用途广形式多,有正,与反用两方面内容,有整数、小数、分数的形式出现。5.重视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教师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对一些学困生在口算中出现的问题,更要及时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四、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开始。研究中的过程性资料,研究经验成果都要及时的收集与整理。本学期,课题组成员的每月的案例与反思、教学设计、论文,集体备课过程资料、听课记录、听课反思、各年级口算竞赛题及试卷、各年段口算练习题、各年段易错题都已及时收集与整理,为后续的研究做好理论基础。

五、存在的问题:

1.由于课题中教师既要对学生每天进行口算训练,还要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有时感到时间很紧张。

2、课题组成员撰写论文的能力还不是很强,导致很多成果无法提炼为论文与同行交流、切磋。

本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也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更多的艰辛,但我们课题组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篇12:提高全体学生思维能力课题总结

课题承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

课题负责人: 姓名:冯瑜。

专业技术职务:中学一级教师。工作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实验小学

主要研究人员:梁婕 副校长 济宁市实验小学

徐军 主任 济宁实验小学

徐宁 主任 济宁市实验小学

杨新忠 主任 济宁市实验小学

曹华 主任 济宁市实验小学

李霞 主任 济宁市实验小学

盛梅 教师 济宁市实验小学

戈延华 教师 济宁市实验小学

宋学峰 教师 济宁市实验小学

杜敬 教师 济宁市实验小学

课题研究内容: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在基础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习惯已迫在眉睫。而现代信息技术以其信息量大,反馈快,交互性强等优势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更有利于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基于此,我们提出了课题《信息技术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利用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直观、形象、化静为动、交互性强、资源丰富的优点,学生能主动的建构知识,并给学生提供想象力的介质,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架起了创新思维与学习问题之间的桥梁,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品质,探索素质教育的新路,进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验。

二、课题的目标

1、探索总结出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各科教学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形成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资源进行教学的氛围,以实现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方式和教师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使全体实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提高教师驾驭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2、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使信息技术资源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能力等,促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3、构建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课堂教学结构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师教学行为,锻炼培养实验教师,带动全体教师使用信息技术的技巧和理论研究的水平,形成一批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师群体。努力打造一支新课程意识强、并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现代信息教育技术骨干教师队伍。

4、带动我校校园网站的建设,促进教育资源的创新,使我校信息技术资源的软件和硬件始终走在信息技术化学校的先进行列。

三、实验研究的主要方法

1、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教育实验法。

2、每学年有一次阶段总结、展示。

3、对实验对象进行前测和后测,便于结果的对比和归因分析。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在研究中,我们将本课题分解为六个子课题进行研究,分别是“运用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在科学学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研究的重点是,利用信息技术,全面优化学校的教学,着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独特性、独创性、敏感性、流畅性等品质,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准备阶段(2006、3---2006、9)(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实验教师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现代教育技术及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有关理论。(2)撰写研究方案和研究实施方案(3)课题负责人组织课题研究申报(4)明确子课题负责人

2、实施研究阶段(2006、9---2009、7)

(1)每学期初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制定实验计划,学期末撰写实验小结。(2)每年举行一次课题实验交流,并就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3)每学期定期上实验研究课,积极总结实验经验。(4)加强实验过程的管理

3、全面总结阶段(2009、7---2009、12)

整理实验资料,提交结题申请,撰写结题研究报告和工作报告。根据实验研究进展情况,确定后续研究方向。

六、研究措施与过程

(一)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与目标,我们通过学习与思考,将本课题设立6个子课题加以深入研究:①在语文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②在数学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③在英语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④在科学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⑤在美术学科中,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⑥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二)多方努力,不断完善硬件建设。两年多来,学校在信息化工程方面相继已投入100多万元,进一步完善了校园网。学校现有计算机189台,网络教室2个。目前每个教室都有“三机一幕”,并设有控制室、电教室、微机室、电视台等,购置了摄像机、笔记本电脑、投影机、一体化、数码像机以及视频展示台等电教设备,漫步我们的校园,一股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硬件设施的健全为本课题实验研究提供了物质保障。

(三)环环相扣,构建“课堂——教研——科研”为一体的课题研究模式。

我校以该课题为导向,通过不断的实践与探索,在活动中逐步形成了教研活动课题化的研究模式,其基本环节是:制定子课题方案——积累材料、小型尝试——选择教材、讨论教法——公开上课、说课——阶段小结——深化研究——课题结题。对该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上我们着重强化了以下三点:(1)信息技术运用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循序推进。(3)师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

七、实验成果与思考

(一)实验成果:

(一)初步构建了符合本校教学实际的信息技术下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实验教师的学习与实践,我们初步构建了我校在信息技术下的学科课堂教学模式。着重构建了小学语文、数学、自然(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如小学语文“创设情景——提出课题——探讨交流——深化拓展”式教学模式,小学数学“自学——质疑——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小学英语“情景——互动——创新”模式,小学自然(科学)“明确研究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交流探讨——总结提升”式教学模式。这些课堂教学模式的初步构建,改变了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根据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征与认知基础,以及课件使用的不同方式,分别建构起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大程度上凸现了信息技术的特点与功能,努力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得到有效的整合,提高了教师在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水平,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落实素质教育要求。

(二)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自主创新能力

根据本课题的培养目标和研究目标,我们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上,落脚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上。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设计教学环节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由于多媒体所具有的声、形、动态的画面等,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通过一定的教育情景的创设,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了。在教师适当的点拨与引导下,学生的观察能力、质疑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课堂上学生学得轻松,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更好的凸现。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学生对信息技术不仅热情高涨,教师也真切地感受到信息技术的运用,能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绪,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三)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在两年多的学习交流活动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教育思想正在逐步改变,大家在实践中渐渐明白,运用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确实有利于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课堂上,学生的思维火花时有迸发,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如。现在,教师们渐渐明白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关键在于不断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教育基本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只有不断改变观念,努力改革课堂的教学的方式,才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真正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校利用自行开发编制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参与教学竞赛均取得了好成绩。其中语文学科带头人时秋静老师在2007年国家小学语文汇报课中,借助信息技术,渗透课程理念,《感受春天》获得了专家的一致好评。多名教师在教学竞赛中,脱颖而出。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观摩课、展示课、研究课中,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了我校课堂教学水平。学生在数学、语文、美术等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了较好成绩。

(四)锤炼了一支骨干教师队伍,提升了办学水平

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学校已经培养了一支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具有一定教育技术和科研水平的新秀群体。在实验研究中,我们本着在游泳中学游泳的原则,组织他们进行了校内培训与校外培训,从理论与技术两个层面来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效果相当好。目前,学校现有省教学能手1名,市、区教学能手20名。几年来,学校教师的近100篇论文在区级以上发表或获奖。学校教师人人会上机操作,搜寻资料、网上编制课件,能熟练运用电教媒体从事教学活动。学校现代化教育环境与教学资源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与充实,已达到较高水准。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中小学整体改革实验基地”、“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艺术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教育厅重大课题创新教育实验基地”、等荣誉称号。

八、改进与完善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充分运用信息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在研究中,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问题与困惑。

1、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注意科学性。

苏霍姆林斯基曾研究过:“过分依赖直观会阻碍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所以信息技术的大量使用容易降低学生应有的抽象思维能力,这就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要注意科学性,教师要分清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时候少用,什么时候不用。

2、网络资源的双重性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影响。

本研究课题注重的不光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且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但是,在实验过程中,由于网络资源的双重性,部分家长担心网络带来的危害,限制孩子上网,对孩子参与实验的热情及创新思维的培养带来一定的影响。而小学生本身自制力的不足也带来一些问题,如有的学生完成实验任务后,上网打游戏,或浏览多个良莠不齐的网站,还有的以实验为借口,上网做与实验无关的事情。这些都为实验工作的进行带来带来一定困扰。如何在实验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资源的优势,抵御网络的不良影响,如何对学生校外的上网进行有效的监控,这都是今后实验工作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九、反思与建议

在信息化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信息技术为辅助,在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加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索和创新欲望不同,可以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在教学中利用新旧知识的联系,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做成课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播放,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我们尽可依据新教材的信息化特点,大胆改革课堂结构,优化教学设计,以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及理论来展现全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创造性思维与个性长足进步,从而在信息化教学环境中探索出“创新”教育的崭新天地,推进现代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出能适应信息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上一篇:总办人事部2013年下半年工作计划下一篇:元通物业公司薪酬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