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退创新服务

2024-04-12

企退创新服务(通用9篇)

篇1:企退创新服务

企退社会化管理服务内容(项目名称)

1、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2、提供社保、医保政策咨询及住院医疗费查询

3、跟踪生存状况协助社保机构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

4、看望住院病人帮助家属申领丧抚费

5建立健康档案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和保健工作提供方便的医疗 护理和康复服务

6、组织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有效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

7、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完善台账按时上报报表

8、及时了解和掌握思想和生活状况做好困难慰问工作

9、开展重大节日敬老慰问活动

10、办理关系转移

和睦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保服务室2013.4.8

篇2:企退创新服务

一、领导重视,狠抓落实

年初,将企退人员管理列入街道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成立专门领导机构,由街道主要领导任组长,劳动保障线制定好“555企退文化提升年活动”方案,形成企退人员管理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工作格局。“555”即包括重组企退文化组织50个,举办不少于5个项目的趣味比赛活动,各社区还可以自行选择开展相应趣味活动;开展5场以上适合企退人员的讲座,形成季季有赛事,月月有讲座,周周有活动。

二、经费到位,制度保障

街道投入12余万元用于开展“555”企退活动,制定社区活动经费使用申报制度,给每个社区设定1万元专项基金,活动实施之前严格按照“有活动先申报再公布”的程序使用基金,做到资金使用透明化、规范化。制定活动安全服务制度,成立以劳动保障站站长为组长,7个社区书记为成员的安全巡查队,确保活动顺利开展。制定特殊人员服务制度,对行动不便、高龄人员等安排社区医师、具有保健知识的企退人员等进行一对一陪同服务,形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制定文体活动回访反馈制度,每次活动结束后,对参加活动的人员进行调查问卷或上门走访。截止目前,街道已举办趣味比赛近四十场,讲座两场,新建重组企退文体团队四十二个,参与的企退人员达到七百余人次,满意度98%,不断增强了街道、社区与企退之间的感情交流。

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篇3:企退创新服务

创新系统研究的演变:部门创新系统的提出

创新系统理论缘起于新熊彼特主义和发展经济学中将创新看作是基于知识流动的一个发展过程的重要观点, 即知识的流动导致创新结果来源于创新过程中不同种类行动者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创新系统理论认为, 创新活动根植于特定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语境, 具有网络化和系统化的重要特征。创新系统研究框架最初被用于分析国家层面的创新活动, 其表现形态是由弗里曼、朗德沃尔、艾奎斯特及纳尔逊等学者相继开展的“国家创新系统”研究, 并由此形成国家创新系统的分析框架。随着区域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创新系统的概念和分析方法很快由霍维尔斯、萨克森宁、库克等学者在区域层面上得以应用和扩展, 相应形成“区域创新系统”的理论体系。

同创新系统理论对国家和区域层面创新活动的分析获得巨大成功相比, 面向产业层面或部门层面的创新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卡尔森和斯坦克维茨在研究技术变革和经济发展关系时发现, 虽然索罗等一批学者在20世纪50年代已认识到技术变革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但由于新古典经济模型将技术变革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 学术界对技术变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认识仍存在误区。对此, 卡尔森和斯坦克维茨试图引入创新系统理论将技术整合成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提出并发展了“技术系统”概念。技术系统被这样进行界定:“由在具体的经济或产业领域相互作用的行动者构筑而成的动态网络, 这种网络受制于特定的制度基础设施并被纳入技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的过程中。”从技术系统的定义来看, 技术系统的边界限制于某一特定技术或部门领域, 这实质上同部门创新系统的概念高度一致。

部门创新系统概念的出现引发学术界对部门或产业层面创新系统研究的兴趣。我们认为, 关于部门创新系统的认识与分析对于国家创新系统的构建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质上, 国家边界内的部门创新系统对国家创新系统的结构和动力机制将产生巨大影响, 而部门创新系统的绩效和状态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紧密关联。部门创新系统理论与方法为我们分析创新范式转变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从工业创新到服务创新:基于部门创新系统的视角

“服务经济”导致服务创新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对创新活动的分类, 与人们的研究需要有关, 不同的学者囿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和研究目的, 对创新的划分也不尽相同。随着创新研究部门创新系统视角的引入, 按照三次产业我们将创新活动划分为农业创新、工业创新和服务创新3种形式。

工业创新指发生在工业部门的创新行为, 学术界针对工业活动领域中技术变革和创新行为的研究形成工业创新的概念、理论和方法, 相应地构建出“工业创新范式”。众所周知, 创新概念缘起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重要思想。所谓创新是指“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 引进“新组合”。

熊彼特创新概念受到如此重视的原因在于, 创新活动被熊彼特赋予了经济学含义, 被看作是推动经济发展出现革命性变化的重要因素。由于工业活动长期以来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的主体地位, 服务业被看作是一种没有经济价值的非生产性活动;同时, 战后布什关于《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的报告也形成根深蒂固的线性创新模型的观念, 即科学进步导致技术变革, 而技术变革的成果在工业生产领域中得到应用并通过市场销售而最终实现。这些都使得熊彼特思想的继承者将考察工业领域的创新活动当作一种不言自明的假定, 导致创新研究在对创新的界定、创新过程的分析、创新类型的划分等方面均带有强烈的工业部门的特征, 形成工业创新范式。

基于工业创新范式的方法论框架和指导方针,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 学术界关于技术和创新研究大量的理论和经验文献实际上都聚焦于工业领域, 学者们对创新行为的发生、创新活动的诱导因素、不同产业和企业间技术模式的主要差异等都进行了深刻的研究和分析, 并形成大量的研究成果。

比较于工业创新研究的不断深入, 服务部门遭到创新研究者以及创新和技术政策的制定者很大程度的忽略, 但实质上仅仅将创新研究局限于工业部门的技术创新领域体现出学术界对熊彼特创新思想解读方式的狭隘性与片面性。按照熊彼特的观点, 创新包括以下5个领域:一是采用一种新产品;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四是掠取或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一种新的供应来源;五是实现任何一种工业的新组织。从严格意义上讲, 虽然熊彼特的“新组合”概念是面向生产体系而提出的, 但其创新思想并没有完全局限于工业领域。实质上熊彼特的创新概念内涵相当宽泛, 囊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市场创新、投入创新以及组织创新等多种形式在内的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创新活动, 而这些活动并不一定同技术相关。

随着服务部门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无可辩驳地提升,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正以全新的眼光来审视服务部门的创新活动。经验数据表明, 半个世纪以来, 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不断将发展服务业作为其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保持竞争力的核心任务, 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迅猛转变。据世界银行统计, 当前全球服务业产值比重已超过60%, 发达国家甚至超过了70%, 其中, 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产值已超过了服务业总产值的50%。这种转变促进了产业的专业化分工, 推动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 改善了生产和经济发展环境, 极大地提高了经济社会现代化的水平, 使得现代服务经济成为现阶段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随着“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来临, 知识、技术和创新活动正成为经济结构变迁的主要推动力, 信息通信技术 (ICT) 在产业结构变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作为信息通信技术的主要使用者, 服务部门在服务的技术密集程度上显著提升。

除了作为技术的使用者, 某些服务部门还扮演着生产新的信息技术服务的创新者角色, 这在软件业和数据处理业中表现尤为明显。OECD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即大幅提升服务业R&D支出, 2003年, 澳大利亚、西班牙、丹麦和美国服务业R&D占产业R&D的比例分别达到40%, 38%, 35%和34%。更为重要的是, 作为技术和非技术创新的发动者、使用者和转移中介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 在创造、搜集、扩散组织性、制度性、社会性知识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服务创新与工业创新的关系及差异

工业创新与服务创新存在相辅相成的关系。工业创新及工业化是一个经济社会伴随其工业发展实现全面变革与综合发展的过程, 其中服务创新具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没有服务业发展的支撑, 工业化就只能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随着工业化的发展, 在工业产品附加值构成中, 纯粹的制造环节所占的比例越来越低, 而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电子商务、物流、设计研发、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主导因素。同时, 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数字媒体、数字教育、数字城市、数字旅游和其他第三方服务等具有低资源、低能源消耗和高附加值特点的新兴服务业, 正在成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量。

服务创新与传统工业创新相比, 有很多新的特征,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服务创新活动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非常重要, 消费者本身成了创新来源的重要因素之一;二是服务创新更加强调人力资本投入和组织创新的重要性;三是在R&D投入指标与创新能力上表现出相对较少的联系, 而这在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中表现非常突出;四是服务创新以渐进性创新为主, 激进型创新较少, 遵循的轨道形式多种多样;五是服务业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工业部门主要依靠专利保护不同, 它是主要依靠商标和版权的保护, 或是通过其他保护机制如更短的循环周期和商业秘密等, 模仿根据创新模式的不同或难或容易。服务创新所展现出来与工业创新的不同特点, 使得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行为和模式, 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服务创新的内涵, 以及服务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模型的构建

基于以上认识, 我们认为服务创新将在创新研究中地位日益突出。服务创新是指发生在服务部门中的创新活动以及作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产业的创新中介组织在宏观创新系统的知识生产、扩散和利用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服务创新实质上包括“服务中的创新” (即服务型企业开展R&D活动和创新活动) 以及“创新中的服务” (即国家创新系统中服务型企业在知识的创造、流动和扩散中发挥的桥梁中介作用) 。

“服务中的创新”表现为知识服务型企业在服务产品的研发、生产过程中通过技术创新以及非技术形式的创新来实现价值增值。在服务创新过程中, 不同行动者如服务型企业、企业外部的服务创新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科学基础 (包括大学、面向基础研究的科研机构等) 在知识的生产、扩散与使用中保持紧密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模型存在创新的核心路径与辅助路径;相对于知识服务型企业内部R&D, 科学基础和技术基础设施作为社会知识存量为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知识流、技术流和信息流;而且不同的创新路径均存在反馈, 形成完整的回路 (见图1) 。

图1虚线框中展示的是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路径, 即服务创新起始于企业的战略规划, 通过各种技术或非技术方式使得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得以提升, 再基于市场开发的平台获取提升的附加服务从而导致创新过程的实现。这条创新的核心路径最终通过回归战略规划而形成完整回路。

除核心创新路径外, 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辅助创新路径, 主要目的在于给核心路径提供必要的创新资源, 如科学技术基础设施、知识流、技术流、信息流等要素。其中, 科学基础存在于公共领域, 而由政府资助并以大学或公共科研机构作为执行主体的基础研究构筑科学基础的重要平台。服务创新共性技术支撑平台由基础技术、共性技术、技术信息、研究和测试设备、与战略规划有关的信息、产业和政府规划合作的论坛以及知识产权的授予等部分组成。支撑平台离不开科学基础, 同时也为科学基础进一步发展提供技术设备和技术方法。科学基础和支撑平台作为服务创新系统的基本知识源和创新源, 为服务创新活动提供必要的科学知识与技术知识, 降低核心路径中产品或服务提升阶段以及市场开发阶段的风险, 从而实现提升的附加服务。反过来, 基于知识密集和技术密集的新产品或新服务作为知识生产与扩散的重要载体, 进一步扩充了科学基础和技术基础设施的知识存量, 构成完整的创新回路。

如果说局限于服务部门内部考察服务型企业创新体系体现出“服务中的创新”, 那么上升至国家创新系统层面, 考察服务型企业创新体系在国家创新系统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则体现出“创新中的服务”。第7页图2正是从这一视角出发对宏观创新系统中知识密集服务与其他行动者相互关系进行定性描述。

国家创新系统包括企业 (主要指制造业部门) 、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创新支持组织 (传统服务业企业和知识服务型企业) 、技术基础设施、政府和用户等诸多不同类型的创新主体和要素, 它们之间存在3种基本相互作用:一是企业间的相互作用, 主要表现为制造业部门间相互作用、制造业部门与普通服务业部门以及知识密集服务创新系统间相互作用;二是大学研究中心、公共研究机构以及技术基础设施间的相互作用;三是知识在整个创新系统中的扩散。

在这3种基本知识流动过程中, 知识型服务企业由于同时扮演3种角色从而搭建起有利于创新的桥梁。首先, 作为知识的获取者, 从大学、公共研究机构、制造业部门或其他服务业中购买知识和设备;其次, 作为知识的生产者, 为制造业或其他服务部门提供知识和服务;第三, 作为知识的传播者, 在制造业、大学、公共研究机构或其他服务部门等不同创新系统行动者间交流和分享互补知识。宏观创新系统中知识密集服务创新系统与其他行动者间的知识流动是双向的, 在获取来源于用户的知识后反过来为用户提供针对特定用户的专业化服务, 并在此基础上提升自身的知识存量。

相关政策建议

第一, 加强对服务创新理论的深入研究, 深化对我国服务创新现状的实证分析, 为我国服务业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证支撑。目前,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压力日趋迫切, 服务业发展一方面要在总量方面继续扩张, 另一方面更要在质的方面大力提升。因此, 加强对服务创新理论和实证的研究对于加快我国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发达国家对服务创新的研究已开展近二三十年, 而我国对服务创新的认识在21世纪初才开始。回顾欧洲的服务创新研究历程可以看出, 20世纪80年代一些关于服务创新概念的研究开始出现;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数据的调查工作, 在这些数据调查的基础上, 理论和实证研究随之大量涌现;经过近些年的继续发展, 欧洲的服务创新研究已逐渐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而目前我国尚无国家层次的服务业创新调查, 由研究者个人或研究团队所进行的调查也很少, 因此, 政府政策制定者和服务业企业管理人员也很难对服务创新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为之影响了政府关于服务创新支持政策的制定与实施。

第二, 加强服务创新的政策环境建设。一是应改变科技与创新政策的重点, 调整目前只关注工业技术创新的政策导向, 在关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关注非技术性创新, 鼓励和引导服务型企业在非技术形式的研发、组织变革、设计、培训等方面加大投入;二是积极致力于完善与服务创新相关的教育和培训的政策体系, 开展服务创新调查, 进行基本的服务创新数据统计, 制定能够促进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发展的政策。

第三, 大力推进有利于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的共性服务技术支撑平台建设。从知识服务型企业创新模型的构建中不难发现, 企业开展服务R&D和服务创新活动离不开外部共性服务技术的支持, 共性服务技术支撑平台的构建有利于服务创新过程中技术的供给与扩散。要面向知识服务型企业的创新需求以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重大服务领域的科技发展需求, 突破现代服务业共性服务技术、电子商务与物流关键技术、数字内容关键技术, 为服务型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作为公共物品属性的技术支撑。

篇4:创新服务举措 提升服务效能

【关键词】创新;举措;提升;效能

秦皇岛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以文明创建工作为抓手,以开展“干部作风建设年”、“树立新形象,创造新业绩,促进新发展主题实践”活动、“创建五星级服务窗口”活动为载体,通过提高工程交易管理水平、争创一流工作业绩塑造文明;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服务机制展现文明;通过强化队伍建设,提升一流服务传递文明,秦皇岛市建设工程交易中心文明行业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本文从工作实践角度,阐述了只有将文明创建工作作为检验工作成绩、衡量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标准来抓,只有把“听民意、解民难、排民忧、出新措”为前提,才是开展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基础。

1.健全机制、加强领导、典型示范是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的根本保证

实践证明,文明行业示范点创建工作是引导和动员职工积极参与三个文明建设,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重要举措;是提高中心整体素质,增强系统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我中心把文明创建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形成了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科室主动抓、党政工青妇齐抓共管的局面。根据工作实际,制定了《文明创建规划》,建立健全了文明优质服务标准体系,把文明创建任务纳入各科室、各窗口工作人员年度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与业务工作目标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细化各种创建指标,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完善了监督机制。坚持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向社会公开文明行政、文明办公、文明服务的承诺。设立政务公开栏,将行政及窗口工作人员的照片上墙,接受社会监督。聘请行风监督员,设立行风评议意见箱,落实回访制度,充分听取社会各方面对中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深入开展“党员示范科室”、“党员示范岗”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典型带动”效应,形成了自主而下,以点带面的良好氛围。

2.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优化服务举措为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提供有力支撑

我中心始终把“建一流领导班子,上一流管理水平、上一流服务水平、带一流服务队伍、创一流工作业绩”作为目标,始终把建设一支思想正、作风硬、业务精的服务队伍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努力提高全员的整体素质,不断优化服务举措,为文明创建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在队伍建设上,除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外,坚持每周集体学习制,通过学术讲座、业务培训、经验交流、实际操作、比武竞赛等形式,结合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同志之间互相学。逐步完善学习机制,激发全员的学习兴趣,有效保证学习效果。在争创“五星级服务窗口”,争当“文明服务标兵”活动中,先后涌现出20多个技术能手和服务标兵。在人员使用上,实行岗位竞聘制,公推公选,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全体干部职工不仅理论素质提升,精神面貌也得到明显改观。

在优质服务上,制定了《交易中心服务标准》、《窗口人员服务规范》等规章制度,广泛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严格实行“公开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采取设立咨询服务领办台,服务窗口实行科长带班制,提供预约服务等服務举措。对重点项目、工业项目和房地产项目设立绿色通道和绿色通道专管员,落实责任制,项目到人,包干负责。力求为项目方提供最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建立投诉受理机制,设立投诉箱和公布投诉电话,对群众投诉事项做到事事必回音,件件必落实。

3.不断加强和完善信息化体系建设,是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基石

中心在信息化建设上,坚持运用高科技手段,高起点运作,高标准建设,以规范、优质、高效的服务赢得市场各方主体的信赖和认可。目前,交易中心占地2700多平方米,按功能分为交易区、服务区、办公区和休息区4个区域,可同时满足多个工程同时开评标,安装和配备了全方位、全封闭的监控系统、语音通知系统、门禁系统、智能化办公系统和交易服务管理系统,行业监管和行政监察部门可对工程交易全过程实时监控,并可进行远程网络监控。为积极培育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建设和提高建筑市场信息化水平,更好地服务市场各方主体,中心建立了布局合理、标准科学、内容全面、分头管理、信息共享、协调联动的建筑市场信用监管体系信息网络平台,将所有市场主体和专业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和市场行为置于信用体系的考核之下,并将信用评价结果应用到资质管理、工程招投标、质量安全管理等环节,用信用手段改善市场监管,提升全市建筑市场监管水平,也为市场主体提供了优质准确的信息服务。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工作需求,我们将“智能化、电子化、信息化”的精神融入到交易过程的每个环节,在省内率先自行研制开发了网上招投标系统、工程交易管理程序软件、计算机辅助评标软件、数据自动传输等软件。使用《网上招投标系统》,投标单位人员足不出户就可以实现企业会员的网上报名及资格预审文件下载。《工程交易系统》涵盖了工程招标、投标、评标、中标等交易全流程。《计算机辅助评标系统》在开标评标环节针对不同的交易内容、不同的评标办法实现了自动计算、自动筛选、自动排序,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准确性。大大节省了交易过程中的人力、物力资源,节约了办事主体的宝贵时间。

4.构建的统一、阳光、绿色交易大平台为文明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提供不竭动力

2009年7月,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藏胜业到交易中心大平台调研工作时指出:“该中心是在全省率先建立起来的招投标统一交易平台,从根本上解决了监管职能越位和缺位的问题,减少了暗箱操作等现象,有效遏制了以权谋私现象的发生”。目前,我市所有工程类建设项目的交易活动全部进场交易,实行统一进场、集中交易、行业监管、行政监察。实现了“监、管、办”三分离和“交易场所、信息服务、交易规则、运作程序、专家评委库”五统一。

交易大平台的运行是对公共资源交易组织方式和管理体制的一种创新,是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采取的有效举措。对优化资源配置、规范权力运行、改善投资环境、推动行业发展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一是优化了资源配置。市本级的工程类建设项目的交易活动集中到一个环境良好的有形市场后,各方主体在公开的环境中采取同一模式公平竞争,既排除了人为因素的干扰,社会公共资源又得到了最大优化。二是营造了良好投资环境。招投标市场和交易环境的健康与否,是影响外来投资的一个重要因素。统一、公平、有序的有形市场,必将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会吸引更多地外地企业参与竞争,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三是深化了源头治理腐败工作。各类招投标活动统一进场交易,实行“监、管、办”分离,对招投标进行全过程监督,使交易活动更加公开、透明,交易行为更加规范、有序,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以权谋私的可能性,深化了从源头上治理和预防腐败工作,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

篇5:企业员工企退通知

辞退通知书

(人名)XXX

我公司与于 月 日签订了劳动合同双方建立了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履行过程公司发现能胜任本职工作劳动态度差并且由于良行还给公司造成了损失本公司决定辞退终止与劳动关系请接本辞退通知公司相关部门办理离职手续本公司依照劳动法规定给予月工资经济补偿金及相应保险费补偿同时接本辞退通知得公司名义再开展任何业务活动否则造成切由本人承担。

此致

XXX有限公司

篇6: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效能

编者按:服务是电信行业永恒的主题, 服务质量的改善永无止境。加强与创新服务质量监管工作, 既是行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又是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刚刚过去的一年, 江苏通信业以“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策监划督撰”为稿总本原刊则编, 辑践部行“监管为民, 服务发展”宗旨, 以行风纠风和满意消费创建工作为总抓手, 加强网络能力建设, 编提者升按行:业服服务务是水电平信, 行积业极永推恒进的提主速题降, 服费务, 质以服务求发展, 以发展促服务, 不断促进行业服务工作迈上新台加阶强。与20创16新年服是务全质面量建监成管小工康作社, 会既决是胜行阶业段发的展的开局之年, 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 也是“十三五”规划行的业启发动展之的年重, 要全保行障业。将继续以提高通信行业服务质量为核心, 以用户满意为标准, 推动建立更加和谐的通信服务与刚消刚费过环去境的, 一努年力, 践全行省七通项信服行务业新认举真措贯, 彻落信部的决策部署, 着力推进转型升级, 行业发展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础上持续构建江苏信息通信满意消年费是“全新面常推态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 坚持不懈地

篇7:企退创新服务

关键词:民办高校;服务创新;办学特色

一、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概念是在熊比特的创新理论上发展的。主要是利用熊比特对创新判断的两个标准:创新是被应用于实践的新思想、新方法;创新能给它的实施者提供收益。Bilderbeek 等学者在1998年提出了服务创新的“四维度模型”。该模型是一个适用于服务部门和其他部门的一般创新模型。该模型将服务创新的概念具体到四个维度,是服务创新内容的深入和细化,该模型的提出给企业服务创新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很大的支持。

维度1:新服务概念。在制造业创新中产品和过程是有形可见的,但在服务业中创新大多具有无形性,创新结果并不是一个有形实物产品,而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新的概念或方法,因此服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概念化创新”。

维度2:顾客界面。服务创新的第二个维度是顾客界面的设计,包括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方式以及与顾客间交流、合作的方式。

维度3:服务传递系统。“服务传递系统”维度主要指生产和传递新服务产品的组织。该维度侧重于服务企业的内部组织安排,即通过合适的组织安排、管理和协调,确保企业员工有效地完成工作,并开发和提供创新服务产品。

维度4:技术选择。由于服务创新可以在没有技术参与的情况下发生,因此技术并不是服务创新的一个必要维度,它在模型中只是一个可选维度。虽然不是必要维度,但技术仍在很多服务创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基于服务创新的民办高校就业服务管理创新

服务创新的概念及方法是面向企业提出的,其目的是通过创新对企业的服务对象提供更好的服务以保留和吸引更多的顾客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那么要把服务创新的理念引入民办高校的管理中,以增强民办高校的市场竞争力和形成办学之特色,首先要明确民办高校的服务对象。在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市场正在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买方市场”的典型特征之一便是存在着产品或服务的供给者为吸引更多的需求者而展开的竞争。在新形势下民办高校要在激烈的生源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其服务概念必须有新的拓展,应为入校学生提供更多、更好、更有特色的教育服务,以吸引生源,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下面本文将服务创新的理论与民办高校就业管理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分析民办高校就业服务管理的“四维度模型”。

1.服务概念

服务创新的第一个维度是服务概念的创新。那么在民办高校中什么是服务概念呢?如果从服务对象的角度来看,在校学生应是学校服务的对象,学校应为学生提供高品质的教育服务。什么是高品质的教育服务?教育是一个特殊的服务产品,它有一个提供和接受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的适应性。高品质的教育服务就是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提供适应的教育计划,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培养能力、增强学习的积极性。

要办好民办高校的教育,形成民办高校的教育特色,必须从民办高校教育对象的特点入手,应用服务创新的概念,重新设计民办高校教育模式。根据笔者的深入调查和多年的教学体会,再结合服务创新的概念,提出以下三种教育服务概念:(1)考研型教育计划。对进校的本科学生,按其高考成绩,在班级较多的专业中编一个高考分数较好、以理论学习为主、以考研究生为主要目标的学习班。这个班的教学模式可按公办高校教学模式实施,并且增加考研指导和考研课程的开设。(2)应用型教育计划。对于没有编入考研教育计划的其他本科学生,全部编入应用型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应以应用型的课程开设为主,全面采用案例或实验教学。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皆要重新设计,不能完全采用公办高校的教学模式。(3)操作型教育计划。对于专科的学生全部编入操作型教学计划,该教学计划以实际操作为主,设置一系列的实际操作课程,以动手为主。该教学计划、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皆要针对专业特点进行重新设计。

这三种教育计划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有其特点,学校的就业管理工作也应根据这些特点来进行,为学生和社会提供优质的就业管理服务。针对以上三种教育计划,提出以下三种就业服务管理概念:(1)研究生输送管理计划。研究生的录取率反映了民办高校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教育水平。研究生输送管理计划的主要工作就是提高民办高校研究生的录取率,把考研过程纳入正常管理。这项服务分对内和对外两方面展开。对外须联系相关研究生录取学校,向这些学校介绍本校学生的特点,搞好关系,收集信息,并做好学生录取后的相关服务;对内须向本校考研学生提供系统信息支持及考研管理和指导。(2)应用型本科生就业管理计划。根据这项教育计划所培养应用型学生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就业单位,与这些就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应用型本科就业单位管理信息系统,沟通内外关系。对外须向主要用人单位介绍本校学生的特点,搞好关系,收集信息,并做好学生录取前、后的相关服务;对内须向本校学生提供系统的应用型本科生就业管理和指导,并且在培养过程中融入用人单位的需求,使学生的一般性培养与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融为一体,做到就业管理与培养计划的有机结合,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知识又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3)操作型专科生就业管理计划。操作型教育计划培养的学生的就业层次应稍低于应用型教育计划学生的就业层次,其主要从事服从指令的操作性工作,工作的目标是成为熟练的技工或操作人员。在就业服务管理中要把握好其工作的定位和用人单位对操作人员的特殊需求,应与相应需求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把学校培养的特色介绍给用人单位,把用人单位的具体需求引入培养过程,在学生培养和用人单位之间做好管理工作和沟通服务。

2.顾客界面

服务创新的第二个维度是顾客界面的设计,包括服务提供给顾客的方式以及与顾客间交流、合作的方式。那么在民办高校中什么是就业管理服务创新的顾客界面呢?以上三种就业管理计划的管理结构、管理内容、管理方法的创新性设计就是民办高校就业管理服务创新的笫二个维度。研究生输送管理计划、应用型本科生就业管理计划、操作型专科生就业管理计划的设计与实施是提供给民办高校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具体服务。此三个就业管理计划建设和实施,可以满足民办高校三个不同层次学生的就业需要,也可以满足社会用人单位不同的人才需求。

3.传递系统

服务创新的第三个维度传递系统主要指生产和传递新服务产品的组织,即实现服务创新概念和计划的组织保证。那么在民办高校中实现就业管理服务创新的传递系统是什么呢?研究生输送管理计划、应用型本科生就业管理计划、操作型专科生就业管理计划实施的传递系统和组织保证是三个就业管理计划组织体系的建设。民办高校现有的就业管理体系是仿公办高校而立,即招生和就业统归学校招生就业办公室,但本文提出的三个就业管理服务创新的概念,要求就业管理服务工作深入和细化,要实现本文提出的就业管理服务创新的概念,就业管理工作须深入和细化到不同学科的人才特点和不同类型单位的用人需求。这个目标的实现有赖于就业管理服务组织的创新。

4.传递技术

传递技术的选择是服务创新的笫四个维度,在民办高校的就业管理服务创新中,其主要体现在就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这个信息系统是沟通用人单位和学生之间的技术桥梁,在这个信息系统中包含了三种就业管理的全部内容,不仅要为学生的就业提供帮助和指导,还要为用人单位提供良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课题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0-42。

作者简介:陈阳,男,博士,湖南涉外经济学院管理学院,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篇8:创新服务文化成就服务品牌

时代背景:从大生产向大服务转型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现代化水平的日益提高,产业结构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整个社会已由大生产型向大服务型转变。第三产业的规模加速扩大,第一、二产业中增值服务环节不断加大加强,三大产业之间的区分越来越模糊,任何产业离开服务都无法正常进行。许多著名的制造公司都在向服务商转型,如IBM公司。同时,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连政府也在大力倡导服务,否则就无法与大服务的社会接轨。温家宝总理早在2004年谈到政府职能转变时就指出,“管理就是服务,我们要把政府办成一个服务型的政府,为市场主体服务,为社会服务,最终是为人民服务。”

如今“管理就是服务”这一理念,已经超越了政府部门,为企业各级管理者广泛认同。管理者服务一线员工,一线员工服务市场和客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全社会即是一个大服务循环体系,一个服务接着一个服务,形成服务价值链,将整个社会组织贯通起来。过去,我们认为产品是有形的,服务是无形的。其实,我们现在随时可见的都是有形的服务。所谓有形,包括消费环境、专业能力、服务水平、人员素质等等,都成为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体验得到的有形服务。据资料统计,经济越发达,服务业就越发达,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总值的70%,美国占80%;我国北京等大城市的服务业产值已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达到71%,但就全国而言,我国目前服务业产值只占40%。由此可见,发展服务业的路还很长,服务品牌建设任重而道远。

市场环境:从产品竞争向服务竞争升级

在经济发展的自然进程中,企业竞争的演进必然会走过两个阶段:一是产品竞争,二是以产品为基础的服务竞争,即“一流的产品”加“一流的服务”的竞争路线。技术竞争、设备竞争、成本竞争、价格竞争是支撑产品竞争的内在因素。在技术、设备、成本等硬指标日益接近的情况下,服务作为软实力,自然成为企业决战市场的竞争法宝。

在国内,海尔是较早打出服务牌的企业。张瑞敏说,“服务就是让客户满意”。如何让客户满意?“真诚到永远”,“与客户零距离”。在这一服务理念的指导下,海尔实行售前、售中、售后全程服务,并在售后服务中独创“一二三四五”模式,即:一个结果——客户满意。两个理念——带走用户的烦恼,留下海尔的真诚。三个控制——控制服务投诉率,控制服务遗漏率,控制服务不满意率。四个不漏——一个不漏地记录用户反映的问题,一个不漏地处理用户反映的问题,一个不漏地复查处理结果,一个不漏地将处理结果反映到设计、生产、经营部门。服务人员五个承诺——一是上门服务出示“上岗资格证”;二是公开出示海尔“统一收费标准”并按标准收费,公开出示维修或安装记录表,服务完毕后请用户签署意见;三是服务后清理现场到位,服务后通电试机演示到位,服务后向用户讲解使用知识到位;四是不喝用户的水,不抽用户的烟,不吃用户的饭,不要用户的礼品;五是递上一张名片,穿上一副鞋套,自带一块抹布,自带一块垫布。跨国公司中,“IBM就是服务”曾经给我国企业界带来了许多关于服务的思考。现在看来,服务的确应当是企业立足社会的全部价值。人人是窗口,事事是服务,处处是形象,除此之外,别无其它。

企业文化:让服务文化起来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企业成长,企业文化也在不断变革。自从上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概念被引进中国以来,就为企业界所重视,企业文化成为引领企业变革成长的根本性力量。在产品竞争向服务竞争的升级过程中,企业开始系统思考诸如“什么是服务”、“服务在企业价值链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等一系列有关服务的根本问题,总结形成了符合自身实际并具有自身特色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明星、服务商标、服务品牌等等,服务文化应运而生。

近年来,以通信、电力、供水、燃气、交通、金融等为代表的公共服务行业,服务文化建设方兴未艾。比如,由捷盟咨询承担的北京燃气集团服务文化建设项目,旨在帮助企业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水平、提升服务形象。服务文化的建设,客观上也为企业文化的落地搭建了平台。“气融万物,惠泽万家”是北京燃气集团的核心价值观,其中蕴含着深刻的服务文化。燃气管道虽具象有形,燃气文化却大象无形。在北京燃气人的情怀里,敷设着比现实更为通达的管网;在北京燃气人的贡献里,蕴涵着比燃气热值更高的能量。对政府负责,以服务社会、造福民生、构建和谐社会为己任;对用户负责,把真情服务送进千家万户,提高百姓生活品质;对市场负责,以良好的业绩回报社会及伙伴,互惠互利共享成果;对员工负责,为员工提供广阔的职业生涯,同心同德共创未来;对未来负责,传承文明之火、智慧之火。

服务文化:为服务品牌插上文化的翅膀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已逐步进入服务经济时代。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服务品牌已经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本。相对而言,市场营销作为一种工具,容易被对手模仿复制,因而容易在短期内趋向同质化。企业塑造品牌的目的是让消费者更好地进行识别,引起消费者情感共鸣和消费冲动的是文化(价值)诉求。在产品过剩时代,个性是品牌形象的灵魂,是品牌的精髓所在。

成功的服务型组织必然具备以下特征:先进的服务文化、完善的服务规范、鲜明的服务品牌、完善的服务管理、完善的服务体系等。相反,企业本位主义、首要考虑成本、缺少客我沟通、服务手段滞后等等正是企业难以建立服务品牌的原因。比如,山东电力,作为电网公司,以服务文化引领供电服务,树立了电力行业服务文化和服务品牌的标杆,其服务品牌“彩虹工程”,为业界称道,深入百姓心中。又如,北京地铁始终围绕以“安全、准时、高效、服务”为核心的服务理念来建设服务文化。在上下班客流高峰时,增加安检人员,使用手持金属探测仪进行快速安检,方便乘客。引进自动售票系统,方便乘客购票,同时设专人在售票系统旁为乘客提供帮助。“始于需求,终于满意”已成为北京地铁站点服务人员的服务标准。透过企业服务的复杂现象,研究其内在的本质,我们发现,服务的本质是人,服务文化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最好平台与途径之一。服务品牌的本质是人的品牌,只有专业化的人才,才能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只有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服务质量的稳定、服务品牌的打造,核心工作在于打造员工的内在素质和员工的品牌形象。

服务品牌:让服务亮丽起来

在大大小小、各种各样的服务中,有许多成功的服务品牌。比如酒店行业中的“星级”服务,汽车行业的“4S”服务,既是服务品牌,更是行业服务模式。在行业服务品牌的带动下,企业的服务品牌更是丰富多彩,个性鲜明。比如,酒店行业的“金钥匙”、“金枕头”等高档品牌,“如家”、“168”等经济快捷服务品牌,各有针对,互为补充。在汽车行业,上海汽车推出的“尊荣体验”,奇瑞汽车推出的“快·乐体验”等服务品牌,引领汽车服务的新风尚。在交通行业,近年推出的“文明排队日”服务品牌,不但有品牌标识,还有“文文”和“明明”两个品牌形象,令人耳目一新。在媒体行业,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的服务品牌“一路畅通”,不仅有自己的专有标识,也有自己的主题歌《有我陪着你》,还有定期的宣传推广活动。在烟草行业,自2007年起,在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统一要求下,省、市级的商业公司,纷纷打造自己的服务品牌,短短两年时间,就产生了一大批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烟草服务品牌。烟草商业通过服务品牌的打造,系统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应对国际竞争。

本文写作时,正值北京奥运1周年纪念,回顾奥运服务,“志愿服务,微笑北京”不失为服务品牌中的经典之作。不但有自己的专有标识,还有与奥运五环相对应的有形载体“微笑圈”,每种颜色的“微笑圈”代表一种承诺,红色代表乐于助人、黑色代表诚实守信、绿色代表保护环境、黄色代表文明礼仪、蓝色代表学习进取,同时还配有五首主题歌《微笑北京》、《我是明星》、《你我同行》、《青春奥运》和《北京欢迎你》,共同把这一服务品牌演绎到极致。

基于捷盟品牌成长模型的服务品牌建设四步骤

捷盟咨询总结长期的服务品牌实战经验,建立了自己规范的服务品牌成长模型,指导客户建设独特的服务品牌。

从明确品牌的核心价值开始,到品牌内涵、品牌形象、品牌管理、品牌评估,到再一次的品牌价值明确是一个闭环,是品牌成长的循环递进过程。

服务品牌的创立是长期的过程,树立品牌、做好规划是重要的开始。按照捷盟品牌成长模型,在具体咨询实践过程中,我们将展开为具体的四个步骤,来帮助企业打造确立服务品牌。一是服务品牌定位设计。二是服务品牌标准(流程)体系构建。三是服务品牌传播体系构建。四是服务品牌维护体系构建。

在打造服务品牌的四大步骤中,每个阶段又包含许多小环节。在定位阶段,主要有服务品牌的诊断评估,通过了解员工和客户对服务的理性价值及情感价值的期望,提取服务的核心价值;通过对客户服务需求诉求的准确把握,来找准服务的亮点,最终形成服务品牌内涵特征和个性定位。在服务标准(流程)体系构建阶段,主要包括:服务品牌建设规划、服务组织结构设计、服务岗位工作标准设计、服务流程设计等。在服务品牌传播体系构建阶段,主要包括:服务品牌传播规划制定、服务品牌传播体系设计、服务品牌形象设计等。在服务品牌评估体系构建阶段,主要包括:服务绩效考核体系设计、服务品牌评估办法制定、服务品牌故事的整理等。

总之,正如国家烟草专卖局张保振副局长所言,“打造服务品牌,为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建立落地平台”。企业服务品牌的核心价值是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化,是企业核心价值的市场化,是企业文化核心价值观与消费者价值观的完美结合;品牌核心价值决定着品牌的基木内涵和品牌的外在形象,这三者是服务品牌战略性要素。服务品牌的运行体系,包括品牌评估与持续改进是服务品牌的战术性的内容,是品牌核心价值、内涵与形象三者和谐一致的外在保障。服务品牌的打造,必定有助于企业文化的落地,有助于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企业的外在形象。

篇9:创新服务理念 延伸图书馆服务

巩固和发展分馆,优化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

根据社区经济实力情况,积极探索,突出个性,使分馆建设形式多样化。

一是较小型的期刊阅览室,这种形式主要针对老城区,经济薄弱,读者群中大多为老年退休人员的社区。汶河社区阅览室的建设,社区提供70平方米房屋,自筹资金征订报刊68种,同时我馆定期将下架的期刊充实到社区图书馆。这个期刊阅览室开放以来,每年接待读者上万人次,该分馆还辐射到周边社区,给11个社区文化室提供报刊。省民政厅领导和市有关领导同志还亲临视察和指导。

二是建设较大型的书刊借阅室,这种形式主要针对政府安居工程小区。黄金苑社区是我市最大的安居工程,该区90%居民都是下岗工人或失地农民,我们与维扬区政府、城北乡政府联系,通过他们解决了图书馆场地以及图书馆所需的桌椅、书架等必要设备,同时维扬区区委宣传部发动有关部委办局和个人,捐书5000余册,解决了黄金苑分馆的基本藏书,还争取到一定经费新购了部分图书,使黄金苑分馆有了一定的规模,基本满足了该区群众读书的需求。为了保证图书的新颖性,我馆每月采用分馆集体借阅的方式,无偿调拨500册新书到分馆,使读者不断看到新书。

三是创办较大型综合型分馆,这种形式主要针对经济实力较强的新建小区。宝带社区起步之时仅建了书刊借阅室,光盘出租处,我馆以此作为辐射社区的文化阵地,积极开展业务活动和社会公益活动,通过报纸、电台等媒体宣传社区图书馆,良好的文化环境,提升小区的品位,促进了商品房销售,激发了开发商的热情,他们追加投资20万元建起了电子阅览室,完善了服务功能。并利用现代化的电子阅览室,联合市劳动保障局对开发区内的800名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下岗工人和失地农民,开展了8期免费电脑培训,使这些人员能跟上时代的需求,获得再就业的能力。几年来的社区分馆的巩固和发展,不仅促进了公众对图书馆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图书馆贴近群众,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和支持,而且达到了优化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的目的。

举办“非遗”系列讲座,打造“扬图讲堂”文化品牌

我们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不断完善公共教育体系,营造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我们以敏锐的触觉,创新的思维确定主题,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守护精神家园》扬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系列讲座,以此为契机打造了‘扬图讲堂’这个面向社会公众的求知、学习的平台。

讲座采取专家论坛、现场演示、多媒体三位一体,知识性、直观性、形象性、互动性、观赏性全方位展现。专家论坛,从历史的角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理性的概括,历史脉络的阐述,重新评价其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现场演示,直观性、形象化、技艺化的诠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二者有机融合,既解决了专家不能深入技艺核心,而传承人不能演讲的矛盾,又解决了理论的形象化,技艺的理论化问题。

讲座前有讲座的预告报道,多地点发放入场券;讲座中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的现场报道参与;讲座后的深度采访报道等等宣传手段,有力的推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普及。根据项目的特点,策划设计“卖点”,更是激发了广大听众浓厚的兴趣。

我馆将“城市课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精妙嫁接,既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提供了宣传展示平台,又为图书馆讲座找到了很好的命题。而且,每次讲座的专家手稿、传承人的演示录像,我们均作了加工制作,形成系统的文字、光盘资料陈列于地方文献专架,为读者研究、欣赏提供了宝贵翔实的文献。同时,我们采用向社区、传承保护单位赠送讲座光盘,延伸了图书馆的服务。市人大、市政协相关部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讲座也给予了高度关注,市社科联将该项目推荐为“江苏省第十九届科普宣传周最佳活动奖”。

以品牌服务为主线,扩大图书馆公共资源的利用

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根据市民和各个读者群体及需求特点,我们推出了具有扬州特色的常设品牌服务,扩大图书馆公共资源的利用,受到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欢迎。

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面向市民和青少年推出“免证阅读”活动,免费提供书刊阅览、上网冲浪等系列服务,向市民宣传优秀图书、指导市民进行上机操作,让更多的市民走进图书馆、利用图书馆、享受图书馆。“扬州的夏日”青少年科技文化节活动,具有时间长、规模大、效果好、形式多样的特点,有讲座、展览、电影、参观、演示比赛等10多个项目,内容涉及到政治、文化、艺术、科技、思想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紧凑,天天有新意,场场无虚席,每项活动都有媒体跟踪报道,活动成绩显著,受到广大青少年和家长热烈欢迎,每次参加活动人数均过万。

在寒暑假期间开展“小小图书管理员”轻松实践活动,引导广大小读者正确使用图书馆,培养他们爱书、护书、读书的好习惯。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学习到一些专业知识的同时,又让小读者们得到了一次社会生活的实践与体验。

“六·一”儿童节,举办读书智力有奖竞猜测活动,在营造一个轻松愉快节日氛围的同时还启迪了青少年朋友的智慧,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学习刑警营双拥共建”活动,通过开展送新书、写春联、乒乓比赛、读书征文等活动项目丰富了武警官兵的节日精神生活,延续了我馆拥军爱军的光荣传统。“送文化服务进社会福利院”活动,选择适合老年人群阅读的书刊送到了福利院孤寡老人手里,并在活动现场演出深受老人们喜爱的扬州传统文化项目如“扬剧”、“扬州评语”等,极大地满足了老人们在精神生活上的文化需求。

上述活动,我们紧紧抓住新闻媒体,利用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采用联办、承办等合作形式,加大对图书馆工作的宣传力度,树立图书馆服务品牌,形成良好的社会影响,提升了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开展网上服务,加强网站资源建设

不断完善现代化设施,开展网上服务,让读者更加便捷使用图书馆资源。我们依托共享工程站点,在开放窗口投入计算机,读者可以直接进行网络资源,数据资源的检索和利用。电子阅览室是我馆网络资源共享的重要窗口,为了让更多的读者更好地利用这块阵地,我们在规范电子阅览室管理的基础上,充分挖掘自身潜力,不断探索,创新电子阅览室运营模式,改按小时收费模式为办理电子阅览证模式,同社会网吧形成明显区别。读者可以像到图书馆阅览图书、报刊一样,通过办理年度电子阅览证的形式免费接受网络服务,使进入图书馆的各年龄层次读者都可以充分享受到公共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完善服务,充分体现了读者至上,社会公益性至上的原则。同时加大图书馆网站建设、维护和管理力度。我馆网站自2006年底正式开通以来,充分发挥了图书馆业务信息发布、信息服务和信息检索、网络资源建设及读者交流互动四项功能,通过抓热点采新闻增强实效、增加多媒体信息发布量和挖掘特色资源数据库等多项措施,初步形成扬州图书馆网络服务平台。

上一篇:幼儿园中班丢手绢教案下一篇:Word入门动画教程33:使用Word缩放打印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