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畲族文化

2024-05-05

宁德畲族文化(通用6篇)

篇1:宁德畲族文化

浅析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摘要:宁德地区是全国畲族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其独特的民俗风情吸引着人们对这个民族的风土民情的浓厚兴趣。随着宁德地区旅游事业的逐步发展,如何将畲族具有的地方特色、民族特色推向现在的民俗旅游市场。本文通过对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分析,得出宁德地区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丰富。同时由于重视不够开发存在很多的缺陷,然后提出一些建议和意见仅供参考。

关键词:畲族、民俗、旅游、开发

一、引言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体验当地民俗的文化旅游行程。民俗文化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发展的结晶,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宁德地区是我国畲族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畲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个少数民族,其以大分散、小集中的形式分布在偏远山区,畲族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斑斓绚丽的民俗大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这些民俗文化也应成为宁德地区旅游开发的优势资源。宁德是迄今为止畲族传统文化遗存保留最多最好的地区。当前,宁德地区正在开发的村落有霞浦县溪南镇白露坑半月里村、八都猴盾畲族文化村和金涵上金贝畲族村等。为使宁德地区的民俗旅游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建设。只有通过合理的布局、统一的规划在保护畲族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开发。才能在旅游产业发展与民俗文化的传承之间找到平衡点和结合点,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带动宁德地区的旅游业及各项经济事业的发展。

二、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宁德地区的畲族人口约为17万,占全国畲族人口的四分之一。是畲族主要聚居地,保留民族特征明显,民俗文化积淀丰厚,建有规模宏大的中华畲族宫。宁德畲族有着古老而独特的民族风俗,民风古朴,传说文化丰富多彩,主要表现在民居、传统服饰、歌谣、舞蹈、饮食习惯和生产习俗等方面。

1.民居

清代以前畲族的的房子大多以竹子为架搭成的“悬草寮”。这种茅寮称“千柱落脚”或称“千枝落地”,四面通风,大多呈“介”字形,有的山寮呈“人”形。茅寮结构低矮,阳光不足,泥土地面,十分潮湿。清代畲族地区才出现“土墙厝”。土墙厝为土木结构,四方筑墙,屋架直接置在山墙上,屋顶呈“人”字形。福安社口坑里畲族村曾有过1座10扇的土墙厝,可住20--30户。近代畲族的房子与汉族的民居大致相同,为土木建筑,朴实无华,极少装饰品,而且大多随势造间,极少见斜门、假窗和粗糙的“石敢当”等镇凶化吉加物。畲族传统宅院注重土墙墙体的厚实,墙上一般不开窗或者只开小窗,以便避风防盗。

2.服饰

畲族的传统服饰,斑斓绚丽,丰富多彩。畲族的服饰崇尚青蓝色,衣料多为自织的麻布。现在畲族男子的服装与汉族无异,而宁德地区的部分畲族妇女的服饰仍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衣领、袖口和右襟多镶花边,有穿短裤裹绑腿的习惯。畲族妇女的发式与汉族不同。少女喜用红色绒线与头发缠在一起,编成一条长辫子,盘在头上。已婚妇女一般都头戴凤冠,即用一根细小精制的竹管,外包红布帕下悬一条一尺长、一寸宽的红绫。老、中、青不同年龄的妇女,发间还分别环束黑色、蓝色或红色的绒线。冠上饰有一块圆银牌,牌上悬着三块小银牌,垂在额前,畲族称它为龙髻,表示是“三公主”戴的凤冠(传说中,高辛帝把自己的三公主许配给斩犬戎番王头有功的盘瓠)。冠上还插上一根银簪,再佩戴上银项圈、银链、银手镯和耳环,显得格外艳丽夺目。

3.音乐

宁德畲族歌言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按畲族的自然习惯和曲调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福安和蕉城调福鼎调、霞浦调和古田调。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和独特的“双条落”二声部盘唱形式。演唱方法有假声、真声和真假声结合三种,以假声的唱法最有民族特色,闽东畲族歌言有“拦路对歌”,“蚕里来客对歌”。“做表姐对歌”,“做亲家伯对歌”等一系列罕见的盘歌习俗及定期定点规模大,群众性广的歌节歌俗。畲族歌言的传承方式多种多样,以手抄唱本和歌节歌俗传承为主。“歌言礼”、“歌言史”、“歌言才”、“歌言情”、“歌言俗”等特征,畲族歌言这种音乐文化形式,在数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自己所特有的规律和特点,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舞蹈

畲族是一个具有优良文化传统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中,畲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文化艺术,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宝库中放射着异彩。畲族舞蹈便是其中一朵绽开的奇葩。

宁德,是福建畲族同胞集居地之一。80年代,宁德文化工作者不辞辛劳,爬山涉水,深入畲家村寨采访,与民间畲族艺人一起发掘、整理、改编了畲族舞蹈《龙头舞》、《玲刀舞》和《猎捕舞》等节目。这些独具特色的畲族舞蹈献演之后,令人耳目一新,备受欢迎。

5.饮食

畲族人民日常的主食以米为主,除米饭外,还有以稻米制作成的各种糕点,常统称为“餜”。畲家常食的米饭有籼、粳、糯三种。畲家食用的米饭一粳米最为普遍。除米饭外,番薯仍是畲族农家主食之一。番薯除直接煮熟外,大都是先切成丝,洗去淀粉,晒干藏于仓或桶内,供全年食用。畲族大都喜食热菜,一般家家都备有火锅,以便边煮边吃。除常见的蔬菜外,豆腐也经常食用,农家招待客人最常见的佳肴是“豆腐娘”。还有用辣椒、萝卜、芋头、鲜笋和姜做成的咸卤菜,其中以卤姜最具特色。肉食最多的是猪肉,一般多用来炒菜。饮茶是畲家日常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以自产的烘青茶为主。畲族的酒多以白酒和自家酿制的糯米酒为主。典型的食品有:卤姜、咸菜,畲族风味菜,常用辣椒、姜、萝卜等腌制而

成,称为糟辣椒、糟姜等;乌饭,三月三的节令食品,是乌饭树的嫩叶捣细,用汁侵糯米,煮熟后即成乌黑发亮的乌饭,据说吃了乌饭即不怕蚂蚁咬。

6.习俗

畲族的习俗主要包括节日、生产、婚丧嫁娶等。畲族的这些生活习俗与其生活背景都是本民族风俗文化的反映,也是民族旅游业的重要内容。畲族的传统节日有年节也叫春节是畲族最隆重和热闹的节日。“二月二”又称会亲节,是指各地的畲族人民在农历二月二回祖地相聚,举行会亲活动。“三月三”又称乌饭节,是畲族人民纪念本民族英雄同反动统治阶级斗争取得胜利的节日。分龙节为每年的农历五月,是畲族人们祷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娱乐性节日。招兵节是畲族纪念祖先的宗教性节日。生产习俗,畲族人以农为本,据史载,明为种麻、种靛和种茶,同列为畲家三大种植和加工主业。在祭祀日和时令节日里,畲族人常举行祈求神灵庇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仪式。畲族婚礼,畲族婚姻奉行一夫一妻制,传统崇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畲族女嫁前要行“哭嫁”礼。迎娶前两天,女方亲友以“难为亲家伯”的仪式对待男方代表,新娘临行前,要行“溜筷子”、“留饭”仪式。在畲族的丧礼中,畲族人在送葬前一天晚上,死者亲属、寨邻和前来吊唁的亲友在死者的灵前,人们敲起声音浑厚的牛皮鼓,冲起反扑的粑槽,吹喇叭、放铁炮、奏芦笙,跳起沉重的舞步。

三、宁德畲族民俗旅游开发的前景与现状

1.开发宁德畲族民俗旅游的前景

民俗旅游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属于高层次的旅游,而游客想追求的也是这种高文化层次上精神需求的旅游。据有关数据表明,有30%的旅游者认为,旅游的第一吸引物是风光名胜和文物古迹,而认为旅游吸引物是少数民族风情的则占70%。由此可见,独特的民俗风情就以逐步成为国内外旅游者新的吸引点。随着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申世成功,宁德地区的旅游业正在逐步向上发展。而民俗旅游则是旅游业中的一部分。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具备原生态性、兼容性、多元性等多种特征。近年来,宁德市花大力气举办了规模较大的以畲族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畲乡民族风情旅游节,使畲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经济接轨。一年一度的“三月三”畲族歌会。福鼎市每年连续举办的太姥山旅游风情节等节日。民族特色村寨旅游得到发展。宁德地区民族村寨民风淳朴,自然风光优美,畲族村寨旅游资源丰富,畲族服饰、歌谣、饮食、民俗等民族文化元素保存完好,是全国畲族文化保存最好、底蕴最深厚的地区。现在宁德畲乡民俗风情游已初具规模,积聚了一定的人气。如蕉城区上金贝、福鼎市方家山、福安市溪塔、霞浦县白露坑、古田县富达畲族民俗村等畲族村寨旅游点。

民俗风情是民族固有的传统,普遍存在于民间,只要组织得当,就具备旅游价值,项目一旦被开发出来,就可以改善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面貌。民俗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开发项目,只要合理开发利用,从实际出发,利用本身特有的优势,把畲族的建筑、服饰、歌舞文化、风味食品等加以整理和修饰,就能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民俗风情就可以招揽游客,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2.畲族民俗旅游的开发仍属于浅层次的开发

宁德畲族民俗旅游的开发仍属于浅层次的阶段,没能够充分体现畲族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不能直接反映其民俗文化实际内涵。畲族民俗风情的规划、开发与利用方面尚未到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3.开发畲族民俗旅游的气氛不够浓烈

大力发展畲族民俗旅游业需要全宁德地区上下的协作与配合。要努力发挥地方政府的行政资源,实现每个部门的联动,引进资金,是加快宁德各畲寨民俗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从当前宁德地区状况来看,畲族民俗旅游开发的力度还是不够大,而当地的畲族人民自身也没有很大的觉悟,只是认为什么能赚钱就往其投入,并没有很大力度的为畲族那些独有的文化和民俗进行宣传。公众宣传投入少,大家对开发畲族民俗旅游的认识不够,总体来说开发畲族民俗旅游的气氛还是不够浓烈的。

4.畲族民俗旅游的产品比较单一 现今来说,宁德地区的畲族民俗旅游产品主要以畲族民间手工艺品为主。如彩带、畲族包、竹编品、、木雕、畲族银器等有价值的手工一品。在加快畲族旅游业发展的同时,也要丰富旅游产品。在如今的旅游业中旅游产品也占了很大的一块,如果有足够可以吸引旅游者来这里旅游的旅游产品,这种产品就是很好的。比如福安溪塔村的刺葡萄,它原本只是一种食品产品,可是它吸引了很多的人来这个地方购买,现在那里就有一条葡萄沟。这个就带动这个地方的旅游业。

5.宁德畲族民俗旅游景区景点的宣传力度不够大

虽然宁德地区的畲族民俗旅游资源很丰富,但是知名度还是很低的。来旅游的通常都是周边或者省内其它地区的。很少有很远很远地方的人慕名而来旅游的。在市场上占有的力度不够,景点景区也缺乏高水平的市场化包装。现在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申世成功,也代表着宁德畲族民俗旅游业的逐步发展。

四、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建议和对策

1.要全面挖掘畲族民俗文化,提升旅游品位

要全面挖掘畲族民俗文化的内涵,运用大量的资源,从全方位的角度来体现畲族民俗风情。结合人们的需求,突出民族特色的东西,来提高旅游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的畲族民俗风情上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开发,以提高民俗旅游的吸引力。

2.提高畲族民俗旅游产品的品味

提高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就是要全力展示民俗文化中的真、善、美,既让旅游者体验到当地鲜明独特的文化差异,又让旅游者领会民俗旅游产品中所包含的普世价值,如勤劳,智慧,勇敢、和谐等。畲族的民俗风情处处体现着人的精神美。在宁德畲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应充分挖掘其中的民俗风情美,向旅游者生动而艺术地展现畲族的山水之美、人文之美和劳动之美。追求民俗旅游产品开发的高品位,才能使民俗旅游产品青春常在,保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3.加大宣传畲族民俗旅游

按照开发有旅游市场需求的民俗项目,成立专门专家部门对畲族民俗旅游客源市

场进行有效因素的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对畲族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同时还可以借助一些展销会和博览会,把当地相关的民俗风情及旅游信息展现给大众。从不同侧面和渠道对宁德地区的畲族民俗旅游进行宣传,以此提高知名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畲族的民俗文化,同时也让宁德畲族民俗文化走出全省,走向全国,直至走向世界。

4.注重培养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宁德的民俗旅游要在旅游业中取得抢占先机,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通过人才的培养和相关学科的研究,下大力度培养旅游专业的人才,特别要结合地方的民俗风情有侧重地培养旅游专业人才,要依托当地的专业专科学校,如宁德师范专科学校和省内外的旅游专科学校来培养,使宁德拥有一支宠大的民俗旅游人才队伍,为旅游事业服务。

5.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环境 加快市区和县城建设步伐,完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和相关接待设施。加强对城镇道路、旅游景区(点)的环境治理,改善旅游景区(点)的供电、供水、通讯、卫生、餐饮、绿化等条件,净化景区治安环境。完善旅游交通网络,改善各景区(点)的交通条件。改善旅游运输车辆条件,开设通往各重要景区的旅游专线车。

五、总结

宁德目前来说,畲族的民俗旅游资源丰富。而它作为中国畲族人口聚集最多的地方,其独特的畲族民俗风情具有非常大的魅力。只是它的开发还不是很完善,知道那些畲族村寨的人还不多,它还没有把品牌打出去。随着宁德世界地质公园的申世成功,这将意味着宁德地区的旅游业正在逐步的发展,我们应该抓住这个时机,不单只是让游客知道宁德世界地质公园,还要让他们知道宁德畲族的民俗风情是多么的具有它自己独特的魅力。还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们知道这个地方,让畲族的民俗文化可以走向中国,走出世界。

篇2:宁德畲族文化

一、畲族武术

畲族武术基本上可分作棍术和拳术两大类。由于根术器械的长短及其功用有别,又有不同的名称:一种叫“丈八棍”,长一丈二尺,由单人耍弄;另一种叫“齐眉棍”(或称“盘柴槌”)长六尺(或四尺八寸),供两人对打。棍术动作复杂多样,有双头槌、三步跳、四步半、七步、九步、猴子翻身、天观地测等。

拳术(又叫“打工头”)在一些合族山村十分普及。做为拳术的一部分,还有令人叫绝的点穴功夫,有这种绝技者多是德高望重的老拳师。畲族拳术流传于金涵、七都、九都、八都、飞鸾、漳湾、城南一带畲族聚居村落。主要有龙尊拳、虎尊拳等。其主要动作有冲、扭、顶、搁、削、托、拔、踢、扫、跳,其步型稳健,坐马前轻后重,用三角连环马,利于攻守转换,出手则多用短打即收。使用器械有锄头、扁担、棍剑等。金涵乡畲民曾在第三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上表演过拳械对练和对棍。

二、舞龙头

宁德畲族同胞,每逢节日,必有舞龙头活动,流传八都的猴盾和飞鸾的南山一带,用以纪念民族图腾,祝福村寨平安、庄稼丰收、族人欢乐。舞龙头曾在第三届民运会上表演并获表演奖。

舞龙头来源:一种舞龙运动,原是畲族的一种祭祀活动。器械只有龙头,没有龙身和龙尾。龙头和绣球用篾子编扎,用彩纸糊裱而成,直立安在木桶上。运动参加者为七至十人,一人持绣球,其余持龙头。在锣鼓声中,龙头随绣球翻滚、跳跃,该运动集技巧、武术、杂技、体操运动为一体,有各种造型,如迎龙伞、龙抢珠、龙珠伞大会串等。其运动形式有平地和桌子上两种。平地套路有龙王滚车、鲤鱼翻白、鲤鱼翻梁、猴子翻梁、小合包、大合包、雪花介顶、龙王成楼等。桌上套路有开四门、画眉四角、画眉跳对门、鲤鱼上滩、鲤鱼下滩、鲤鱼跳龙门等。

三、舞铃刀

又叫舞铜铃、舞钢刀。流传在闽坑、八都一带山区畲村。有跑、跳、冲、刺、劈等动作,由驱鬼待平安仪式而来。传统习俗只许男畲民参加。1949年后,经过整理,摒弃了封建传统,吸收女畲民参加活动。成为一项活泼、有力的传统体育项目。曾在全国首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表演。

四、摇锅

摇锅是源于浙江一带的畲族民间体育游戏。古时畲民为了强身健体,空闲时经常聚集在一起,用已破旧的锅当器材,一个或多个人站、坐在锅里,运用身体重心的变化和四肢、腰腹的力量,协调配合,使锅按不同的方向移动,达到强身健体的作用,这就形成最早的摇锅活动。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了畲族传统体育项目。摇锅项目集健身、竞技、娱乐、观赏于一体,简单易学、形式多样,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练习。

五、打尺寸

尺,代表断弓,寸即是残矢之意。其中“尺”长约一米,直径约2厘米的木棍。“寸”长约40厘米,宽约3厘米,厚约0.5厘米的竹片,比赛在类似平整的链球区内进行,分投寸区、击寸区、落寸区三区域。击寸区为直径2米的圆形区域;投寸区的投手和击寸区的击手平行。投寸区与击寸区的圆为4米。落寸区是一个60度角的扇形区域。

相传畲族将领蓝奉高反抗唐王朝的武装斗争,以断弓横扫敌人的乱箭而获胜。后来,畲家子孙世代都训练弓击乱箭的本领,以示纪念。这项体育活动流行在福建东部的畲族聚居地区。每逢节日或农闲之时举行,通常是人们围在空地上打起尺寸,久而久之,形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活动。

篇3:宁德畲族文化

本次调查的村庄为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石牛山、黄山头和云和县的山脚村, 这三个自然村都是畲族聚居的村庄。调查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 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 收回208份, 有效率为95%。

一、现代媒介促进了畲族民众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一) 娱乐性节目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畲族村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在对畲族村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进行调查时发现, 除了新闻节目 (受众选择率占73%) 最受欢迎之外, 影视剧和戏剧歌舞音乐等文艺节目的受欢迎程度也非常高, 分别达到了72%和51%。一般而言, 新闻节目对人们的影响最大, 但是对于农村受众来说, 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娱乐活动少、对城市生活陌生等原因, 可能受影响的程度远远高于城市居民。有研究者认为, 在乡村, “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或民族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价值观影响人对事物的价值进行判断, 进而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电视剧在传播过程中涉及的思想、意识、观念、道德等,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但人们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 在精神上情感上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2]南京师范大学的方晓红教授也撰文认为, 面对同样一部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电视剧, 农村受众和城市受众会获取不同的信息。对于农村受众而言, 他们接触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这个世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感受现代化 (器物现代化、观念现代化) 的空间。而城市受众对于都市生活早已经习以为常, 所以他们所能获得的信息肯定少于农村受众。因此, 以娱乐性为主要目的接触电视的农村受众, 娱乐性节目中传播的城市文明能够有效地影响他们, 从而发挥更新农民观念的作用。

不过, 因为电视剧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电视剧会更加强调外在的包装形式而忽略内在的精神品质, 从而导致借助信息科技而高速发展的媒介把娱乐与消费作为主要功能和价值追求。对商业利润的追求始终贯穿着媒介娱乐节目的整个制作和销售过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媒介往往有意识地媚俗煽情, 甚至用低级趣味来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避免媒介对畲族民众在思想观念方面的误导, 如何建立起符合民族传统和现实环境的正确的思想法则,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 现代媒介直接导致了畲族受众生活观念的变化。

畲族大多居住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山区, 信息闭塞, 大众媒介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 新思想、新观念通过这个渠道源源不断地呈现在他们面前,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

在调查媒介对畲族农村居民的影响时, 选择因为“接触媒介而改变思想观念”的有54人, 占26%。观念的变化虽然比例不高但却影响深远。因为“价值观的转变是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因为要想使传统国家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 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 还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价值观念与态度, 必须完成一种文化转型, 而在这方面, 媒介具有巨大的力量”。[3]虽然, 我们不能确定畲族村民在接触媒介过程中哪些观念发生了变化, 但是从他们的自我评价中, 我们就能够明显感觉到他们确实在变化。许多畲族青年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生活了, 他们渴望走出去闯荡事业。他们喜欢时尚, 唱着流行歌曲, 穿着时髦衣服, 留着新潮发型, 容易接受新事物, 等等。而年长的一辈对于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也多是理解、接纳、宽容。

二、现代媒介促进了消费文化在畲族乡土社会的兴起, 畲族的日常生活也因此有了更多的现代文化因素

如果从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角度来看消费, 那么消费仅仅是“消费了使用价值”。但是, 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产品充足的今天, 消费已经远离了仅仅是“消费使用价值”的层面而进入了文化消费时代。此时消费追求的是文化意义。“人们在消费物品时, 看重的是物品所表达或标志的社会身份、文化修养和生活风格。人们的消费要求突出商品的符号价值, 即商品的文化内涵, 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品位, 这就是所谓的符号消费。”[4]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近几年, 景宁县城乡经济发展迅速, 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 居民消费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居民用于吃的支出比重下降。电脑、摩托车、彩电、空调、电冰箱、洗衣机、摄像机、数码相机、小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逐步进入普通居民家庭, 升级换代步伐不断加快。用于服饰、家居日用品、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加。”[5]改善和提升生活品质必然会带来消费层次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有理由相信, 畲族民众关于消费的要求已经不再是仅仅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了。

事实上, 畲族民众的生活里已经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现代媒介的身影、看到符号消费的大量存在了。在问到“有没有受电视广告的影响购买过相关商品”问题时, 25%的人认为在购买商品时受到了广告的影响。所占比例虽然不高, 但是其影响力却不容小视。因为, 农村的消费者有群体化现象, 一部分人买了一种品牌, 其他的人也会跟随买同样的产品, 这一方面是农村特有的经验主义生活方式的体现, 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在寻求一种身份或地位的认同。“调查发现, 乡村消费者具有强烈的消费趋同性, 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突出, 往往是一定区域先富起来的农民购买了某种品牌的家电后, 便会很快形成示范效应, 从而带动同一区域的乡村消费者购买同样品牌的家电。”[6]230

媒介对于消费文化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现代媒介持续不断地传播消费信息, 灌输消费观念, 推销产品, 制造时尚, 引导消费, 还把一些价值观念、审美偏好、消费习惯等广泛传播, 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村民的消费方式、消费偏好, 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二是广告对于消费的作用。“调查显示, 广告对于乡村受众购买其不甚了解的商品时, 所产生的影响在‘一般’和‘较大’之间。”[6]229可见, 在乡村, 广告对消费的影响明显存在。走在畲族乡镇, 街道、路边到处都有内容丰富的墙体广告、户外广告以及广告横幅等。通过眼花缭乱的电视广告, 畲族村民开始和城市人一样感受着同样的时尚潮流, 享受同样的品牌消费带来的满足感。显然, 畲族民众已经开始和电视广告“亲密接触”了。

三、媒介改变了畲族民众原来的生活秩序, 这使依靠人际传播来延续文化的传承机制受到很大冲击

笔者在对畲族农民的业余生活进行调查时, 设置了五个选项, 分别是看电视、和朋友聊天、看报纸、打麻将、上网等。被调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多选或者单选。结果显示, 看电视的有181人, 占87%, 和朋友聊天的占74%, 打麻将的占15%、上网的占14%, 选择看报纸的人数最少, 只有9%。

和过去相比, 他们的业余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过去在劳作之余, 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讲故事、讲传说、学山歌等等, 其乐融融。但是大众媒体普及之后, 挤占了人与人之间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代之而起的是每到夜晚, 一家人端坐在电视机旁等待着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的到来。人们之间谈论的也不再是民族传说和畲族山歌, 而是电视剧中的人物故事, 他们会因为剧中人物的命运起伏转折而百感交集。“已有千百年历史曾极受少数民族欢迎的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或亲密和谐的群体传播等方式, 现虽在一些多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中仍占一定比例, 但已降至次要地位。”[7]

日常生活秩序的变动对畲族文化的传承影响比较大。畲族是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 千百年来, 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言传身教延续并丰富着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传统。比如畲族山歌的传承在于以歌会友、以歌议事、以歌代言等等, 而这需要的又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口语交流, 需要的是适合口头传播的生活场景的存在。电视可以联系社会的各个部分, 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淡漠。87%的人选择看电视则意味着“过去走门串户、聊天谈心的时间现已被广播电视夺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亲身交往被人与机之间的交流所取代, 人际交往日益淡漠。”[8]这样的话, 依靠人际传播来延续的文化传承机制将会受到很大冲击。

四、新兴媒介开始在畲族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中盛行, 这将对整个畲族文化的传承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被调查的成人中, 手机的拥有率为61%, 电脑的拥有率为15%。从景宁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看, 景宁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发展很快。网络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网络使用者中以经商、炒股为主, 另外一些是家里有人在县城上班, 经济条件较好, 受教育程度较高。

手机拥有率虽然很高, 但目前手机的用途还只是以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为主, 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目前畲族民众拥有的手机价格都不高, 智能化水平普遍较低, 上网功能不强或者干脆没有。此外, 上网会产生额外的费用, 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二是因为手机上网功能的启动和网络信息的阅读还需要一定的操作能力及受教育水平。因此, 手机在畲族地区还只是当作通讯工具。但是从手机和互联网用户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来看,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新兴媒体将成为畲族地区媒体的主导者。

目前来看, 畲族民众用手机上网的人数极少。在被调查的成人中只有5个人使用手机上网, 全部集中在20~30岁这个年龄段。但是通过对青少年媒介接触状况的调查, 我们明显感觉到, 在青少年学生中, 新兴媒体的拥有量和使用量都远远超越了成年人。

本次调查对象中有62名中学生, 其中初中生50人, 高中生12人。调查数据显示, 手机拥有率为53%, 电脑拥有率为47%。用手机上网的人不多, 只有20%。87%的人会利用电脑上网。其中经常上网的比例为73% (包括在家上网和网吧上网) 。有73%的人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增长知识, 60%的人是为了娱乐。对于农村青少年来说, 手机的普及率远不及城市高, 毕竟买手机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且农村社会组织关系较简单, 还是“熟人”社会阶段, 手机的用处还不明显。从对中学生的调查情况看, 青少年的新媒体使用量明显高于成人, 网络、手机在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截至2009年12月底, 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681万人, 手机成为农村网民主流上网终端。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率为15%。在年龄结构上, 农村网民更加趋于年轻化。总体来看, “年轻化、低学历、学生群体”是农村网民的主要特征。

“伴随着现代传媒不断涌入, 村庄里的年轻人对大众媒介的接触也就成为一种经常性行为, 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就自然会更多地受到媒介文化的影响, 相应地塑造出一种与传统文化氛围不和谐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亚文化。”[9]畲族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延续并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的重任, 肩负着繁荣畲族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青年一代的文化取向决定着新时期畲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 媒介对他们的影响将对整个畲族文化的传承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五、结语

文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总是不断融合、不断变化的。文化的流变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渗透。在文化接触中, 各民族总是根据自己的民族个性, 取长补短, 发展着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因此民族文化的变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这种变化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就表明民族经济发展了, 民族融合程度加深了, 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了, 就是值得肯定的。”[10]

新时期畲族文化中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 这是畲族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动向。它体现着新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点。我们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盲目崇拜。毕竟这种变化还是零碎的、不稳定的。我们应该本着理解、宽容、辩证的态度予以关照、梳理和引导。

另外, “文化传播之间的不平衡在文化差距大的国家或民族之间出现时, 可能会对弱势文化造成破坏, 甚至有可能造成其文化的消亡”。[1]387在与汉文化的接触中, 畲族文化显然属于弱势文化, 因此, 畲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还需要采取适当措施予以保护和鼓励。

摘要:通过分析畲族群众的媒介接触行为,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媒介已经对畲族民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了较大影响, 同时, 媒介还触动了消费文化在畲族地区的萌生。而新兴媒介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盛行则可能使媒介对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畲族,文化变迁

参考文献

[1]吴飞, 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1]吴飞, 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2]赵慧彩.浅析电视剧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 2011 (4上) .[2]赵慧彩.浅析电视剧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 2011 (4上) .

[3]蔡新会, 蔡会明.农民工乡村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其进城社会资本的缺失补救[J].农村经济, 2008 (6) .[3]蔡新会, 蔡会明.农民工乡村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其进城社会资本的缺失补救[J].农村经济, 2008 (6) .

[4]张筱薏, 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J].学术论坛, 2006 (9) .[4]张筱薏, 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J].学术论坛, 2006 (9) .

[5]杨一平, 陈小明.辉煌“十一五”——畲乡经济社会发展综述[N].畲乡报, 2011-04-05.[5]杨一平, 陈小明.辉煌“十一五”——畲乡经济社会发展综述[N].畲乡报, 2011-04-05.

[6]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30, 229.[6]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30, 229.

[7]李勤.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J].当代传播, 2005 (5) .[7]李勤.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J].当代传播, 2005 (5) .

[8]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04.[8]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04.

[9]谭华.大众传播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1) .[9]谭华.大众传播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1) .

篇4:从文化变迁看畲族“三月三”

关键字:文化变迁;畲族“三月三”;文化变异;文化创新;文化传播;文化涵化

前言

文化变迁一直是人类学研究的主题,一般指任何足以影响文化内容或文化结构的变化。“文化内容的变化指单个文化特质或文化丛的独自变化,文化结构的变化指文化整体或者大部分文化特质的变化。”①促使文化变迁的原因很多,比如人口的迁移、与异文化的接触、文化持有者的自我发展需求、民族之间的战争和政府等。

文化变迁是固有的特性,影响文化变迁的机制很多,如变异、创新、传播和涵化。“三月三”,即每年农历的三月初三,是乌饭节,也是畲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畲族人民家家户户都要煮“乌米饭”、身穿畲族传统服装、对唱畲族民歌,通过这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庆祝这一传统节日。

一、文化变异对“吃乌饭”、“畲族传统婚礼”的渗透

变异是指较长时间内发生的社会文化的缓慢变迁,社会由传统社会转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变为工业社会,这也意味着传统的畲族“三月三”节日也会随着文化的变异发生一定的变化。“三月三”文化节日中的一个重要的活动就是吃乌饭。过去吃乌饭主要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希望后人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到了“三月三”这一天,游客不仅可以尝到“乌饭”,还可以尝到畲家特有的食物。

文化变异对畲族传统婚礼也产生了影响。传统的畲族婚礼仪式大致包括难媒人、难亲家伯、关门迎亲、捡田螺、脱草鞋、拜堂等几个环节,新娘与新郎的态度都是发自内心的冲动,但是现在的畲族婚嫁仪式已经变为了一个文化展演,新人的表演带有娱乐的性质,这种表演不再拥有从前婚嫁时串村走户、人人参与的特点,在整个表演进程中新郎新娘也很难涌现出阵阵激情,在文化发生变异的同时,畲族传统婚礼在民众中的目的和意义也在发生着变化,由过去情感、灵魂的寄托变成了为了商业利益而进行的盈利性活动。

二、文化创新与政府渗入

“文化变迁的终极来源都是创新,创新是指一个群体内部得到广泛接受的任何新的做法、工具或原理。”②文化的创新为节日的变化提供了一个展演的平台。

“三月三”作为畲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是畲民的狂欢节,本来只是民间的一个节日,组织主体也是民众。但现在畲族“三月三”的组织者却转向了政府,每年春节刚过,政府工作人员就在为当年的畲族“三月三”文化节做准备,比如联系参加活动者、筹措经费、组织演出等等。

“现在畲族‘三月三’体现出‘政府主办,企业运作,社会参与’的新特点”③,这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畲族文化的重视,希望通过这个平台的搭建切实促进畲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政府对民间文化的渗入,这对于传统文化来说,是一种文化的创新。

三、文化传播与商业价值

文化传播,指的是某种文化因素或文化结构从一个社会向另一个社会或多个社会的转移和互动。一般来说,物质性的文化因素容易被接受,非物质文化因素难以被接受。总之,文化传播是文化变迁的重要路径之一。

随着旅游业在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业对民族文化的介入使民众的价值观念发生了变化。丰富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是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主办方举行畲族“三月三”文化节也是为了推广当地的旅游,在这过程中,为了迎合大众的需要,有时不得不对传统的畲族“三月三”文化节进行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其本真性。在商业价值的驱动下,“三月三”已经成为了畲族的一张亮丽的名片,其包含的内容也从“乌饭节”变为了集文艺节目演出、对歌比赛、体育比赛、婚俗展演等诸多文化项目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活动。但是这样也会导致节日的传统内涵走向消失,并且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都会有损害。所以,当一种文化模式有意或无意传播到我们周围时,我们应当有选择性地接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传播来的文化更好地为我们所用。

四、文化涵化对畲族服饰及畲汉通婚影响

“当有着不同文化的人群开始持续接触的时候,其中一个或者两个人群原有文化模式的内部因此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文化接触,或者文化涵化。”④根据社会的情况,涵化大致分为“顺涵化”和适应。

以畲族服饰为例,以前畲族人民主要居住在山区,服饰也主要是为了适应山区生活,现在畲族大多居住在平原地区,所以畲族男女服饰和当地的汉族人几乎没有区别,但是在节日里男男女女都要把最有民族特色的服装穿起来。这也正说明畲族在与汉族的交往中,与汉族的关系更加密切。

从畲汉通婚来看,畲族原先禁止畲汉通婚,明清以后,畲汉通婚逐渐增多,有汉族娶畲女为妻的,也有畲族娶汉女为妻的,畲汉通婚,给畲族文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两个民族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

结论

“传统”是一个现代概念,畲族“三月三”作为畲族的传统节日,其包含的内容和衍生的意义都大大超过了传统的“吃乌饭”,这一变化也折射出了文化变迁在节日活动变化中所处的地位。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文化变迁给畲族“三月三”带来了什么,依旧是值得我们继续探寻的问题。

注释

①周大鸣;秦红增.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409.

②周大鸣;秦红增.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417.

③蓝雪华.浙江丽水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④周大鸣;秦红增.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420.

参考文献

[1] 周大鸣,秦红增.文化人类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9.

[2]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3] 林继富,王丹.解释民俗学[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 蓝三峰.畲乡“三月三”歌节[J].中国民族报,2004,(04).

[5] 蓝雪华.浙江丽水老竹畲族镇畲族“三月三”变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9.

篇5:校本教案-----畲族文化

一、教学目的

了解佳阳畲族乡的设立时间、所处地理位置及人口等状况。感受佳阳畲族乡成立当天的热闹情景。

二、教学准备

福鼎市佳阳畲族乡的地图,福鼎市佳阳畲族乡挂牌仪式现场的相关照片。

三、课时安排

四、教学过程

(一)简介佳阳畲族乡地理位置及人口状况。

1、出示佳阳畲族乡的地图。

2、找出佳阳乡在地图上的位置。

3、让学生说说心中的佳阳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介绍说明。

了解:佳阳畲族乡位于福鼎市东北部,距市区22公里,与浙江省苍南县交界,面临天然良港沙埕港。

5、简介佳阳乡人口状况

全乡总人口2.1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2.6%,有近万人,主要是畲族和回族,人口占30%以上的少数民族村就有六个村。

(二)介绍佳阳乡成立当天情况及双华“二月二”会亲节。

1、了解我的家乡—佳阳畲族乡正式挂牌成立的时间。(2009年1月5 日)

2、展示挂牌仪式现场的相关照片。

懂得:佳阳畲族乡成为福建省第19个畲族乡,福鼎市第二个畲族乡。

3、了解“二月二”会亲节

(1)“二月二”是畲族民间传统佳节

(2)出示“二月二”会亲节的民俗文艺演出照片。

挂牌当天双华畲族村举行了规模宏大、热闹非凡的民俗文艺演出。

(三)小结

2009年1月5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福鼎市佳阳乡,设立福鼎市佳阳畲族乡,所辖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从而使佳阳畲族乡成为福建省第19个畲族乡,福鼎市第二个畲族乡。同学们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长大以后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第二课 双华会亲节

一、教学目的

走进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双华畲族村落,了解双华村会亲节的传统特色。

二、教具准备

1、录有畲歌《畲家庄歌谣》、《畲山茶歌》的录音带。

2、畲族男女对歌的照片

3、记载,二月二“会亲节”的相关材料。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播放畲歌《欢乐畲乡迎客来》,导入新课。

2、简介:农历二月初二(2月26日)是畲族传统的会亲节,在浙闽交界的畲族集居地福鼎市佳阳乡双华村,来自苍南县和福建福鼎市的上万名畲族同胞在这天走亲访友欢聚一堂,举行畲语对歌舞蹈会。

3、出示会亲节当天的照片

感受在双华村广场《欢乐畲乡迎客来》歌会举行,会上有20名歌手对唱《畲家庄歌谣》、《畲山茶歌》和《畲家妹子》,精彩的演出吸引上万畲民观看。

4、了解双华会亲节传统特色

(1)出示会亲节当天男女对歌的情景照片。(2)了解:

在这古老的街道到处可见穿着华丽畲服的男女三五成群地在自由对歌,女歌手唱得清婉嘹亮,男歌手出声高亢雄浑,他们出口成歌,一唱一回,激情昂扬,通宵达旦。

5、畲族歌会的相关资料

畲族是一个善歌的民族,山歌是畲族文化的明珠,并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歌内容丰富,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反映畲族风情特色。他们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以歌结亲,以歌传知,以歌为乐,以歌传史。其歌词歌颂劳动,喜庆丰收,表达爱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

据记载,二月二“会亲节”是畲族传统节日之一。由于畲族支派繁衍,子孙散于浙南、闽东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便约定在每年春耕前农历二月初二为“会亲节”,乞今己有200年多历史。该日,畲民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会友,互致问候。

第三课 畲族歌谣 我们来唱平平安

一、教学要求

1、懂得山歌是畲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畲歌是畲族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2、学唱畲歌《我们来唱平平安安》

二、教具准备

《我们来唱平平安安》的磁带及歌词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简介畲歌是畲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畲族人民个个都能以歌会友,个个都能对歌。

2、播放畲歌《我们来唱平平安安》

3、学唱畲歌《我们来唱平平安安》

我们来唱平平安,风调雨顺太平年,我们来唱好日子,幸福花开满山青。我们来唱满山红,春天花开气象浓,我们来唱天下事,好花开在幸福中。我们来唱绿油油,五谷丰登大丰收,我们来唱全天下,世界和平乐五洲。我们来唱老百姓,党的政策为百姓,我们来唱好年景,幸福生活万年长。我们来唱日日上,党的政策暖心房,我们来唱好领导,带领人民奔小康。

第四课 民间故事 初五拜年

一、教学要求

了解畲族民间故事---《初五拜年》,感受畲族的文化特色。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讲述畲族民间故事----《初五拜年》

以前山哈(畲民)到亲戚朋友寮里(家里)拜年,都用正月初二的日子。相传有个佛生崽(年轻人),准备好了礼物,打算初二去丈母娘寮里拜年。古话说“世事不由人来算”,他从正月初二早上肚痛痛起,痛到初四日晚间才歇。

初五日天光(天刚亮),这个佛生崽去丈母娘寮拜年,中午便回自察,要趁天睛种洋芋。走到半路,他肚痛得不得了,便要去方便。佛生崽看看路上这样多人,便到路边小坑里去方便,不想起身扎裤带时,把一双丈母娘送给他的布鞋掉落坑潭里。

佛生崽心不甘、情不愿,爬到坑潭边看看,又看不着鞋。没办法,佛生崽只好落坑潭里去摸,结果摸了一双金鞋来。

佛生崽把这双金鞋带回寮里,换了银两,盖了新寮。古话说:“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佛生崽初五拜年得了一双金鞋的事,好多山哈晓得了。山哈就从第二年开始学样,正月初二不去拜年,改为正月初五了。这样就形成了正月初五拜年的习俗。

(二)听后说说畲族为什么有初五拜年这个习俗?

(三)感受畲族文化的特色。

(四)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第五课 畲汉情深

一、教学要求

了解畲族在历史上曾经过着迁徙不定“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在漫长苦难的岁月里,畲、汉两族人民结成了深厚情谊。

二、教具准备

有关畲汉经济、文化交流的资料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了解畲族在历史上曾经过着迁徙不定“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

隋唐之际,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山区的畲族先民己经从事农业生产和狩猎活动。他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拓荒造田,开发自己的家园。到了唐代,中央王朝即在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汀州一带施政,并实行辟地置屯等一系列有利予当地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当地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2、畲、汉两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汀州一带施政,并实行辟地置屯等一系列有利予当地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当地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这一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密切了畲汉两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从此,畲族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封建生产关系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畲、汉两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畲族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一特点反映了畲族文化的渊源和衍化趋势,对当代畲族民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畲与汉及其他少数民族进一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各族人民团结共荣。

第六课 畲族婚嫁习俗

一、教学目标

了解畲族传统的婚嫁习俗,感受畲族习俗特色。

二、教具准备

有关于畲族婚嫁时男女新人的照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感受畲族婚俗特点一

畲族妇女不但服饰打扮美丽多彩,而且习俗奇特,尤以爱唱歌和青年男女结婚时“难为亲家伯”而闻名。

解释:什么是“难为亲家伯”?

畲族男女爱唱歌,每年春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或是畲族村寨有远方来客,男女新婚之夜,畲族男女会聚集在溪边、林中、大厅,通宵达旦盘歌,欲罢不能。男女新婚,男方要委派一位最好的歌手充任“亲家伯”,挑着礼物上女方家,女方的朋友“群起而攻之”── 与亲家伯盘歌,亲家伯只有大获全胜,男方才能如愿以偿娶回新娘。

二、感受畲族婚俗特点二

畲族婚礼,宛如一台诙谐优雅的文艺晚会。

三、感受畲族婚俗特点三

新娘出嫁前要由母亲或嫂嫂梳“凤凰头” 解释:什么是“凤凰头”?

“凤凰头”其实是戴止梯形“凤冠”,冠上再覆一条“凤雷巾”。冠客有白银精制的四个方块装饰品,象征盘、蓝、雷、钟四祖。凤冠前悬着一张面窜,面窜以分主次的十多余银链条组成,链上勾挂无数形状各异的银片,片片刻着畲族祖先生活中崇尚的实物外形,左右各两条做福。

第七课 畲族家庭习俗

一、教学目的

了解畲族家庭习俗,感受畲族文化特色。

二、教具准备

有关畲族家庭的照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畲族传统家庭有哪些习俗?

1、闽东畲族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以父母为核心,由父母与子女组成家庭,家庭人口以3--5口人居多。

2、父亲为一家之长,在家庭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内管理家庭的经济收支,调节生活需要,安排农业生产等,对外代表家庭处理各种社会事务。家庭成员均要听其约束、管教,经费支出也要经过他的同意。

3、母亲为“内当家”,负责处理家庭内以及亲戚来往事宜,负责料理家务、饲养禽畜等。在农忙时节,还要下田参加生产劳动。

4、畲族子女婚后便分居独立生活,一般“娶一门媳妇,分一个家”,父母都与幼子同住。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族家庭发生哪些根本变化?

1、家长权威削弱,民主协商。

2、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新型家庭关系逐渐形成。

3、旧道德礼仪规范成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所取代。

第八课 畲族饮食习俗

一、教学目的

了解畲族传统饮食习俗,感受畲族文化特色。

二、教具准备

“乌米饭”“菅时粽”“糍粑”的照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请畲族小姑娘说说平日都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吃什么?

2、介绍畲族平日饮食

平时畲族饮食和当地汉族相同,主食大米和甘薯米,杂粮有麦、高粱、小米、玉米、鸭爪稗以及南瓜、马铃薯、芋头等。副食有竹笋、蔬菜、野菇、野菜、鱼、肉、蛋等。

3、节日食品较有特色

节日食品较有特色,主要有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等

4、介绍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

(1)乌米饭:为农历三月三食用。乌米饭的制法,是用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乌稔树(杜鹃科,乌饭树)的叶子,放到石臼舂碎后,贮到布袋里,连袋放到铁镬里,加适量的水熬汤,让它释出紫黑色的汤汁来,而后去掉袋里叶渣,将精选的糯米泡进汤进汁里,几小时后,捞起放到木甑里蒸熟即成。乌米饭色泽乌黑发蓝,香软可口。由于乌稔能起开脾、防腐作用。故将乌米饭放在通风阴凉处,数日不腐。食用乌米饭有准备春耕,迎接丰收的象征意义。

6(2)菅时粽:俗称“菅粽”,通常在端阳节和龙节时食用。将精选优质糯米倒入黄碱水里浸泡若干小时,拿两片菅叶对折成一条槽底,而后舀碱水泡过的糯米放叶槽中,成为一条20厘米长玉米棒子状的菅叶粽,放到锅里煮十余小时遂成。每逢端午节,菅粽供敬祭祖宗外,还用以馈赠亲友。

(3)糍粑:畲族过年、做“七月半”和冬节都要制糍,取意时(糍)来运转,生活年年(粘粘)甜。糍粑的做法是:将浸泡一天后的糯米滤干水,放到木甑里蒸熟。倒入石臼捣烂,捏成小团或饼状食用。

5、请吃过节日食品的小朋友说说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的味道。

6、小结。

畲族是伟大的少数民族之一,畲族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做为畲族的后代子孙理应好好继承和发扬。

第九课 生活简朴的畲族人民

一、教学目的

了解畲族人民简朴的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具准备

反映畲族人民简朴生活的图片。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的历史

1、出示相关图片

2、简介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

二、了解畲族人民的住房简朴

畲族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与当地汉族的房屋结构大致相同。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

三、了解畲族人民的饮食简朴

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番薯丝(又称地瓜米)为主食。地瓜米掺上稻米蒸成饭,叫“番薯丝饭”,将玉米磨成细粉,合米炊食,叫“包罗糊”。纯米饭只在宴请贵客时才用。副食除蔬菜外,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解放前很少吃肉。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番薯丝(又称地瓜米)为主食。

四、体会畲族人民的好客之情

篇6:宁德畲族文化

一、畲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现状

( 一) 畲族文化产业的现状

景宁县目前在政府的支持下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 以小型旅游公司带头开发, 发展有畲族旅行社、畲族餐饮、畲族艺术品商铺等, 同时建有小型畲族民俗陈列馆、畲族聚会广场、畲族婚嫁表演和篝火晚会等作为标志性建设和节目引得广大游客的积极参与和热烈喝彩, 景宁畲乡的民俗特色产业链的雏形已形成。

畲族民俗陈列馆内陈列着古时畲族人用的各种物品, 如正房的四方桌和雕木椅、茶具等, 闺房的布置有窗帘、花边靴、畲服、镜子等。偏房内有织布机、榨油槽、出农用的农具如铁锨、镢头、菜筢等。这些都使我们想象到纯朴的畲族人民丰富多彩的日常生活。

正对着畲族娱乐场有一座标志性建筑物, 虽然它相比现代建筑并不是“高大上”, 但它的建筑风格中隐含着畲族人民深远的智慧和独特的艺术美感。这里还为前来的游客表演“畲族人婚嫁节目”, 几名游客可以参与其中扮演新郎, 通过重重考验最终选取一位最优秀的做为新郎。有趣的节目既展现了畲族文化的魅力, 也给游客带来新的旅游体验和深刻的印象。

( 二) 旅游业发展现状

景宁县大均乡旅游业对景宁县旅游业的影响, 见表1。

数据来源:景宁统计年鉴。

表1 采用数据来自于景宁信息统计局, 收集到的年度数据包括 ( 时间从2004 年到2013 年, 总收入: 亿元/年) : 从表1 中可以清晰的看出景宁县的旅游总收入在逐年增长, 而其中95% 以上是由大均乡畲族之窗旅游区所做的贡献, 并且近五年来平均每年32% 的增长率。这更加表明畲族文化的发扬对景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景宁县旅游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畲族旅游开发的影响, 其旅游产业与畲族文化形成了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 协同发展的局面。

二、景宁旅游业与畲族文化产业融合程度的调查分析

对景宁大均乡进行实地问卷调查。课题小组一行4 人于2014 年4 月2 日在景宁县大均乡参加畲族农历“三月三”节日, 本次问卷调查采用当面回收形式, 共发放80 份问卷, 剔除无效问卷8份, 共得到有效问卷72 份。被调查者男性游客占47% , 女性游客占52% 。其中青少年占27% , 成年人占35% , 老年人占38% 。调查对象符合问卷调查条件。对问卷进行整理和分析发现, 见图1。

由图1 可知, 游客对畲族特色文化的感知度不是很高, 只有56% 的游客对畲族的婚嫁习俗有所了解, 50% 的游客了解畲族服饰, 38. 9% 的游客了解到畲语, 对畲医畲药、餐饮等方面了解的游客在15% 以下, 游客对畲族的相关文学艺术几乎一无所知。这表明就畲族文化在旅游开发方面目前发掘的程度并不高, 畲族的很多特色资源并未完全利用和发扬。

调查发现, 景宁畲族旅游景区发展存在诸多不足, 38. 9% 的游客认为广告宣传力度不够, 26.4% 的游客对景区环境卫生不满意, 33. 3% 的游客评价景区基础设施不完善, 23. 6% 的游客评价景区交通不便利, 36. 1% 的游客对景区的景点特色文化的感触不深刻, 约20% 的游客对景区从业者形象给予差评。

三、民族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 一) 重振民俗文化, 打造民族文化产业链

任何一个民族文化的兴起和发扬都离不开其文化内涵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影响, 离开了文化的受众, 即使再发达的文明也是纸上谈兵, 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旅游产业的兴起对民俗文化的发扬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民族文化的产业化为自身找到了新的载体, 旅游产业因民族文化内涵显得厚重, 民族文化产业因时尚旅游显现出青春的活力和快速传播的新渠道。

第一, 深挖民族文化内涵。畲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畲族人民淳朴善良、勤劳、务实的性格特征和衣、食、住等生活习惯都有鲜明的特色, 尤其是服饰别具风格, 婚丧更具有民族特点。跟许多少数民族相似, 畲族每逢诸事必是以唱山歌代言, 表达畲民欣喜与哀愁的心情。长期频繁迁移、游耕火种的生活状况, 使畲族人创造了本族独特的民族文化, 成为中华文化长河之中涓流不息的瑰宝。但由于畲族频繁移居的生活习性, 加之无文字留史及畲汉两族文化同化严重等因素, 现今面临民族文化存续的危险, 当代人需要担当起保护民族精华文化的历史重任[2]。要发掘民族文化里的精华, 必须拓宽视野、全面深挖。现今和谐盛世的机遇时期, 须把古人智慧的结晶为我所借鉴, 引用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弘扬民族精萃文化, 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深挖畲族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挖掘服饰首饰。畲族衣饰着装风雅, 色调朴素, 很适宜制作休闲时装、正式职业装、表演服; 首饰以银质品最受青睐, 做工精美, 堪比稀世珍宝。二是挖掘民歌舞蹈。畲民喜爱唱山歌, 跳畲舞, 以歌代言, 以舞表情, 歌词随编随唱, 见啥唱啥, 舞步即兴发挥, 优美动人, 其风格大多率真随性, 自然流淌, 若能整理收藏, 可作为重要的研究资料和民族精粹。三是挖掘民族习俗。至今在畲族中仍沿袭着很多的民族习俗, 如婚庆嫁娶、务农狩猎、祭祀丧葬等, 需要深入的挖掘汲取。四是挖掘畲医畲药。畲族在近千年的迁徙生活沿袭中, 积淀了大量的有效医疗配方, 深入的开发挖掘, 可对我国的医疗事业有所贡献, 我县如有条件, 可设立民族医院。

第二, 打造民族文化产业链, 从民俗文化产业、民族工艺产业、民族服饰产业等三个方面实行规模化发展。畲族文化表现形式纷繁多样, 畲歌、畲舞、畲族武术、畲族衣饰、畲族工艺品、畲族食品、畲族节庆等都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 景宁要发展成旅游名城、名县, 定要借助畲族文化的支撑。民俗文化产业方面, 在剪纸绘画、设计创作、印刷、影视制作、演艺业、等方面有大突破。传统民俗加工如大茶叶、中药材、酒类等, 工艺方面的研究和深挖或可提高产业产品品质。手工产业着重可以开发雕刻装饰品如木雕、石雕, 生活用品如竹器、竹编、彩带、陶器、各类手饰、银锡酒具器皿等。畲族服饰产业的发展以畲族传统文化为基础, 保护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和寓意, 再在其基础上深挖和发掘受现代社会人们喜爱的元素, 让文化不只是作文一种象征留存于典籍, 更要是其成为一种标志穿戴在身上, 使欣赏和认可其民族美好文化的元素被激活, 赋予古老习俗新的生命和含义。服饰产业要加工制作具有畲族特色男女服装、男女式手包手套、背包、编织彩带、旅游帽、吉祥物等产品。节庆类如“三月三”也称乌饭节, 是畲族人最具特色和最具纪念和庆祝意义的节日, 其中流传着精彩的人物故事, 作为景宁近年来潜心打造的一个民族节日品牌[3]。政府给予财力物力等扶持, 举行研讨会, 以论坛形式扩大景宁民族旅游产业影响力, 提升知名度, 推动畲族文化和经济健康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景宁务必建好一个民族文化信息交流平台, 通过畲族文化网站、微站, 及时反映畲族文化产业发展动态。

第三,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需要大批人才, 其中包括大量优秀民族文化考古人才、表演人才、建筑人才、时装设计人才、雕塑艺术人才、宣传策划人员和民族文化发扬和传承人才。畲乡缺乏人才, 要以民族歌曲大赛、民族舞蹈大赛、演讲大赛、历史研讨会、节目筹划等活动吸引各行各界人才的涌入, 从中考验人才、发现人才、选用人才, 培养各类有突出贡献的人才, 还可制订特殊招贤项目, 到外地引进优秀卓越的人才。应以健全灵活、高效的工作机制作为推进工作进步的重要保证。各类人才齐心协力做好建设生态养生园、集中居住园, 设立专项基金做好文物保护、古籍收集等保护工作, 对负责重要项目的人员实施绩效考核和建立激励惩罚制度, 这样才能推进工作顺利开展[4]。

( 二) 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模式

景宁虽有丰富的畲族文化资源, 但当地的消费水平和物质生活水平相对比较低, 各种娱乐游玩的基础设施比较欠缺, 尤其决定一个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水平的基础建设如公路、火车站、地铁站、高铁战、甚至航空站等的水平很低。据了解目前建成的只有公路, 而且交通并不发达, 只能单进单出, 这对游客旅游观光的体验感受大打折扣。在这种旅游业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区域应抓住某个具有特色的产业, 将其向精, 向高, 向深发展, 从而能够带动总体水平落后的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以率先发展民族产业来带动其他旅游项目作为景宁旅游业扬长避短, 快速崛起的宏观战略。

第一, 加快民族产业与自然资源的融合。景宁独特的自然风景显示了自然景观的差异性。景宁九龙湾火山熔岩地质遗迹怪石嶙峋, 蜿蜒起伏, 鱼漈坑原始林野性十足, 森罗密布, 这都是现成的自然旅游资源, 景宁也具有城市中相对稀缺型旅游资源, 如绿色食品惠明茶、食用菌, 名胜古迹时思寺、廊桥, 以及众多的水库湖泊等, 组成景宁县傍山依水的自然园林。其“情融于景”和“性合于野”的民族生活风格赋予自然生态别样的美, 宜人的山水气候和活灵活现动物植物赋予畲乡人民淳朴的色彩。畲族在这种生态园林中发展自身绿色环保的民族产业, 一方面使景宁的生态得到保护, 另一方面人民生活因具有自我造血功能的民族产业吸引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消费而变得富强。形成民族产业与自然资源融合的良性循环发展态势。

第二, 加快民族产业与现代基建的融合。景宁县目前的基础建设较浙江省整体水平偏低, 县内没有一条商业街, 而且消费品以生活必需品为主, 县区内极少有标志性建筑物和当地特色建筑, 这对观光的游客没有极强吸引力, 因此, 政府若能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 刺激和吸引开发商的投资, 建造属于景宁独特的特色旅游县。在建设规划上具体包含三个特色: 一是特色建筑。景宁城区改造成以畲寨为主的建筑群, 展现畲族建筑的风格和特点。二是特色巷道。巷道建设的取材, 巷道两旁建筑外表的装饰要有畲族元素, 各商铺的建筑和装饰均采取复古风格, 结合先辈的智慧和风格建造, 货架的产品均是畲族工艺品, 畲族服饰, 畲医畲药, 木雕石雕等具有畲族特点。三是畲寨。畲寨的建立融合民族分格和现代建筑, 合理规划整体布局, 使民族特色和现代都市既有对比又有遥相呼应之意, 给游客留下民族建筑向现代都市建筑过度的深刻触动, 引人深思。四是特色环城路, 环城路融入畲族建筑元素, 这条路的选择要联通城区内各个旅游观光的景点, 对景宁县整个建筑布局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给游客“一幅画”的印象, 融合畲族元素的现代建筑群必将吸引更多的游客。畲族文化长期繁荣发展还应建立在重要的发展平台上, 如图书馆、博物馆、文化广场要齐全;演艺苑、影视苑、艺术苑、体育场馆要齐备; 各乡镇文化设施要完善; 组织机构要健全; 各姓宗祠、信仰、祭祀场所要完整。

第三, 加快民族产业与现代文娱购产业的融合。畲族最具特色的娱乐活动当数歌舞表演、婚庆节目、篝火宴会等。我们可以借鉴以拍摄娱乐节目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成功的典例有“爸爸去哪了”和“奔跑吧, 兄弟”, 这两个娱乐节目是在全国的旅游景点进行拍摄和制作, 其中影视明星的参与不仅提高了人们对旅游景点的关注度, 而且对景点的文化民俗产生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娱乐节目既增加了娱乐度又宣传了旅游地的民俗文化, 可为当地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畲族文化产业的开发要与经济实力、社会意识形态、生态发展现状相协调, 畲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和推进景宁经济增长,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业快速发展。不可低估文化旅游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要积极发挥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优化环境、民族团结等的积极作用。

第四, 加快民族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畲族民族工艺产业如刺绣、编织、剪纸、银器铸造等, 相比当今社会制造业的发展显得传统和落后, 但工艺产业的持续发展仍然有很大的价值和意义。两种原本矛盾的产业因各自在功能和作用上的差别为民族工艺产业与现代工艺产业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民族工艺产业主要的功能是作为旅游产品, 具有纪念和收藏价值, 其工艺技术也有研究历史文化的作用; 现代工艺可以说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工艺, 人们更注重的是物品本身的使用价值。民族产业与现代制造业的融合发展要以发挥各自的主要价值和作用为着重点, 相互借鉴, 相互协调。

四、结语

民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为实现民族多样性和多元化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景宁旅游业与畲族文化的产业化融合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议题。通过上述的调查分析发现, 畲族文化的研究不少, 但实际落实成效微乎其微。畲族文化产业化发展应抓住当前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机, 打造具有畲族特色的旅游产业链, 将景宁打造成畲族文化旅游名城。论文对景宁旅游业和民族文化产业之间的融合进行了肤浅的探析, 景宁旅游业与畲族文化产业融合的具体发展规划应以计量方式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在写作过程中得到兰菊萍老师的悉心指导, 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

摘要:论文主要以景宁畲族文化和当地旅游业为主要研究对象, 通过查找资料、当地访谈和调查问卷等形式, 来了解景宁畲族文化与旅游业融合程度, 提出畲族文化产业化发展思路, 深挖民族文化内涵, 打造与景宁旅游业实际发展相匹配的民族文化产业链, 以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关键词:畲族文化,旅游产业,产业融合

参考文献

[1]程晓丽, 祝亚雯.安徽省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J].经济地理, 2012 (9) :61-65.

[2]兰菊萍, 朱显岳.无景点旅游视阈下养生旅游开发模式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2013 (11) :71-76.

[3]吴茂青.畲族旅游资源的特色及其开发——以景宁畲族自治县为例[J].丽水学院学报, 2007 (12) :11-17.

上一篇:房地产营销工作自我评价下一篇:一次考验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