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体育

2024-05-12

畲族体育(精选十篇)

畲族体育 篇1

1.1 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

民族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悠久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源于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的需要,在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下继承沿袭,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建设和谐文化的基础,蕴涵着丰富的先进文化内容,是中华民族不可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畲族传统体育活动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畲族和我国其他民族一样,民风淳朴,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富有民族特色和风土人情,并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1]。从文献资料和调查结果来看,畲族的一些传统体育活动和项目,具有特殊的文化意义。畲族传统体育的许多项目在形式、方法、制度上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价值,是该民族在特定的环境区域和特定的社会生活中,经过长期实践发展形成和积累的。它与民族的心理、气质、经济、文化、道德和社会发展有关,也与畲族的生存环境、节日庆典、风土民俗结合一起。可以说是艰苦的生活锻造了他们英勇顽强、刻苦耐劳的品格;长期封闭的生活环境,保存了他们独特而多彩体育文化,表现出特有的民族特征和相对独立性[2、3]。畲族传统体育活动内容极其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畲民的经济生活水平有了快速的发展,更加推动了畲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发展。通过对有关活动项目的挖掘、继承和发展,许多畲族传统体育活动得到普及和推广,并且参加了全国各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表演项目,例如,浙江省的畲族“稳凳”,“抄杠”,“腹顶棍”,福建省的畲族“打枪担”、“赛竹卜”、“舞龙头”、“猎捕”、“打尺寸”,江西省的畲族“马灯舞”等,这不但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而且能更好地推进和丰富现代体育。畲族传统体育具有:生产实用性、民族性、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4]。

1.2 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整理和开发应用

近年来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尤其是参加畲族风情游的旅游者增速很快。把畲族传统体育活动和自然资源相融合,把畲族传统体育活动和畲族的风土人情、传统文化融为一体,体现出畲族传统体育具有的生产实用性,民族性,民俗性,宗教信仰性,健身娱乐性,文体交融性等特征,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畲族传统体育旅游资源。畲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寓竞技性、技巧性、游戏娱乐性、艺术观赏性、趣味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体育活动,包括:宗教性传统体育舞蹈、习俗性传统体育舞蹈、竞技性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性传统体育项目、娱乐性传统体育活动,以此为载体的畲族传统体育旅游,让旅游者既可欣赏畲族体育舞蹈,又可欣赏由畲族运动员表演的精彩畲族体育项目并参与其中,体验畲族体育带来的生活情趣,同时也能将部分优秀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引进到学校体育教学中[4、5]。

2 畲族传统体育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1 丰富学校体育教学资源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体育中,虽然学校体育教学大纲规定教材的选编“要充分体现民族性和中国特色”,但在操作中,几乎没有将其他民间、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到大学体育教学课堂中。畲族传统体育是一种寓竞技性和技巧性、游戏娱乐性、艺术观赏性、趣味参与性为一体的综合体育活动,包括:传统体育舞蹈、竞技性传统体育项目、健身性传统体育项目、娱乐性传统体育活动。将畲族传统体育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改进、开发和利用,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畲族传统体育课程资源,并应用到大学体育教学课堂当中,丰富体育教学课程资源,而且还能体现体育课程的弹性和地方特色。

2.2 符合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要求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和能力是学校体育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既学会一些集体运动内容,又学会一些独立锻炼身体的方法,为今后的健身活动打好基础[6]。而畲族传统体育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方面有极大的优势,因为,畲族传统体育来自民间,扎根于民众,具有浓厚的群众基础。另外,畲族传统体育技术简单、易学、有趣,而且既可群体学习,也可单人练习,既适合青少年学生在校运动,又适合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及家庭人员进行健身活动。所以学校开展畲族传统体育内容的教学,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养成终身运动习惯和是促成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观非常有效的途径,符合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

2.3 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我国学校体育教育长期以来教学内容重竞技化,传授形式重技术,轻健身,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由于教学内容单调重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而现行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及教材,基本按照竞技运动的体系编排,不少项目在技术难度、场地、器材等方面难以面向全体学生,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对体育课的兴趣。畲族传统体育具有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浓厚的趣味性,而且内容丰富、运动形式多样,受场地、器材等因素的限制较小,规则简单、便于操作。所以将畲族传统体育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不仅可以丰富和充实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了解畲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价值功能。改变过去单一的教材结构体系,做到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灵活化和个别化以及教材体系结构的多元化,大力开展具有地方特色体育课堂。这样不但可以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而且还可以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改革。

2.4 有利于畲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和保护

在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体育全球化的带动下,对民族传统体育产生巨大的冲击,现代体育方法与手段的广泛普及,使民族传统体育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畲族传统体育项目也面临着流失和濒临消亡的危险。所以,对畲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工作意义重大。而学校拥有长期从事体育工作的体育教师,能充分运用学校的师资力量,将畲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整理,使其更具科学性和规范化,适应学校体育教学,并引进到学校体育教学当中,既可以丰富体育教学资源,又能对民族传统体育起到保护作用。部分民族学校,已经充分运用师资力量,对畲族传统体育进行挖掘、整理和改进,并引进到体育教学中,充实了学校体育教学资源,丰富了学校校园文化[7]。同时,在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用体育科学的原理对其比赛规则、器材设施、等方面进行改进,从而继承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中富于生命力的部分,创造畲族传统体育所缺而又为现代生活所必需的新成分。这样既丰富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思想内涵,又使畲族传统体育更合理、更科学、更富有时代性。这对畲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利用和保护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2.5 有利于畲族传统体育的推广普及与传承

文化的积累和传递,是文化系统运行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文化运行的一条基本规律。体育教学和所有的教育内容一样,体育教学也承担着体育文化继承和传播的任务,同时在体育课上传授技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学生的运动技能[8]。畲族传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通过畲族传统体育的教学,学生可以掌握畲族传统体育的基本技能,了解畲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哲学思想,文化内涵,价值功能,训练方法及竞赛规则等,唤起广大学生对畲族传统体育的记忆,拓宽学生视野,将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根深深扎在学生心中,使他们成为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为畲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推广普及、传承和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3 结束语

学校体育是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途径,将畲族传统体育引进学校体育教学中,能丰富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符合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要求,推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有利于畲族传统体育的挖掘、整理和保护,有利于畲族传统体育的推广普及与传承。

参考文献

[1]蒋炳钊.畲族史稿[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88.

[2]方哲红.论畲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3,(9):42-43.

[3]兰润生.畲族传统体育特点及其成因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4):27-30.

[4]方哲红.畲族传统体育活动及其文化特征[J].体育学刊,2003,10(2):66-67.

[5]赵理强.畲族传统体育探源[J].浙江体育科学,1995(3):55-57.

[6]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7]李荣芝,虞重干.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4):83-84.

畲族传统体育体育项目介绍 篇2

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中学

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既有竞技性、娱乐性,又有交融性和观赏性,而且具有健体强身和进行思想教育的丰富内涵;能明显增强人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对现代体育起源的了解。目前,流传和挖掘的畲族体育项目有畲族武术、打尺寸、赶野猪、稳凳、摇锅、抄杠、蹴石磉、畲族健身操等。

一、畲族武术

畲族武术历时远古,源远流长。是一项以提高搏斗技能为主旨,而又能渗透着中国石代医学理论与实践,调节阴阳,改变人体内环境,使人获得“和谐情感”、“健康延行之益”的古老的全有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就战争。人们为了格斗、械斗的技能和技巧,寻找一些方法进行操练。这种操练的方法和形式,畲族人民称之为畲拳。畲拳乃畲族独创,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创编着号雷乌龙,人们尊称他为“乌龙公”。畲拳的主要动作的冲、扭、搁、削、托、拨、踢、扫、跳等。进攻时多用拳肘。防守时常用前臂和掌,讲究以肘护肋,步伐稳健,运作紧凑,进退灵活,具有“下如铁钉、上如车轮,手如辗盘,眼如铜铃”的特点。上自古稀老人,下至学龄儿童,不论男女都有练拳习武的爱好。畲家拳的流派和套路有数十种之多,练动的方法也很特别。如:练铁砂掌之前,先砍一节精壮的竹筒,内装一条毒蛇,蛇腐烂后,练武着将手伸进竹筒,蛇毒使其手奇痒难忍,急需插入米糠、谷子或沙子及铁砂中磨擦。棍术笼统的来说,连“柱杖”、锄头、扁担等生产工具都是习武器械。“盘柴槌”(即打柴棍)是棍术的一 种,有长短之分。长的3.6米左右,短的也有2.3米。其招式有7步、9步、猴子翻身、双头槌、3步跳、4步半、天观地测等。畲族武术注重内外兼修,注重调息行气和意念活动,经常练习不但能收到壮内强外的交果,而且对冶疗多种慢性冷热病和调节人体内环境平衡均有良好的医疗保键作用。

二、打尺寸

相传是纪念畲族英雄蓝奉高反抗唐王朝的武装斗争中,以断弓(尺)将敌箭(寸)拨返敌阵的技艺演变而成。并广泛流传,激励畲族人民团结奋进,自强不息。该运动对人体的反应速度、力量、灵巧、耐力等都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是一项极具推广价值的体育游戏项目,常在劳动休息时举行。参加者至少两人,多则五、六人。在活动场地上画一个圆圈,一人手持木棍站在圈内,木棍击竹条飞向前方,其他人在前场奔接,接到者可定“尺寸”。未接住的竹条被就地拉起后向圆圈投去,持棍者可用手接,也可用棍击出。若竹条投中圈内未被接住或未被击出,则投者得胜,持棍者换人。如竹条投落圈外,或被击出,若落点经丈量后,根据距离远近给予持棍者一定“尺寸”。在规定的时间内先得到规定“尺寸”或得尺寸多者为胜。

三、赶野猪

赶野猪又称打篾球,是景宁畲族人民传统的体育游戏。早期的畲族居民住在山中,以农务为生,主要种植水稻、番数、大豆以及玉米等农作物。但大山里野兽较多,其中野猪破坏农作物最厉害,畲民们的农作物经常被野猪破坏的颗粒无收。于是畲民们经常一起赶野猪。赶野猪需要方式、方 法,畲民们空暇时候就在家中演练赶野猪。经过慢慢发展,逐渐演变成现在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赶野猪。赶野猪比赛每场比赛20—30分钟,由两个队参加,每队出场3—5人,各队人数相等,每人手握赶猪铳,运用赶、传、接、运、击等技术,避开对方防守,将野猪赶入猪笼为得分,并用抢断等防守技术,阻止对方得分,以得分多队为胜。

四、稳凳

稳凳是畲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它起源于畲族早期的宗教祭祀活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而逐渐演变成为民间体育活动。稳凳以蹬、转、翻、旋、翘、摇、摆等为基本动作。并结合难度较大的插旗、套圈等形式进行竞赛或表演。经常参加稳凳运动能有效地发展灵敏、力量、柔韧、耐力等身体素质,提高平衡能力和提高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对晕车、头昏、食欲不振等症状有着明显的改善作用。

稳凳表演开始先由二名畲族少女翻身上凳,她们在不断快速的转、翘过程中,将抛接的十个小圈逐个套向离凳四米处的旗杆,最后以套中多者为胜。

然后是二名男运动员飞身上凳,他们的动作难度要比女运动员表演时大得多,他们要在非常快速的转、翘中,将地上的小圈捡起,并挺身或后屈身直接将圈套向旗杆,最后以套中多者为胜。

规则:⑴运动员必须在不断转、翘板凳的过程中将圈子抛套进四米远的旗杆上,套中1只得1分,得分多者名次列前;

⑵任何一方不得有意停住稳凳,或有意加速(目的不是套圈,而是有意干扰对方),否则扣1分; ⑶各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1个圈,最多用时1分钟)将圈套完,过后不计成绩;

⑷如两人以上积分相等,可再作决赛,直到决出胜负。

五、摇锅

一、项目起源

摇锅是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源自畲族古时的强身健体活动。相传很久以前,每到传统节日端午节,畲民都要包粽子,为了能让粽子口味更香甜、颜色更漂亮、存放时间更长,畲民们到山上砍来毛竹叶、株树枝、枯巨树等,然后用一个大铁锅放在屋外,大铁锅里放入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把山上砍来的材料烧成灰,烧完冷却后,畲民们一人或多人将一整口大锅搬(摇)回家中,在多年的操作中,畲民们得出了摇锅需要方式、方法,要注重人与人、人与锅的密切配合。久而久之,畲民们又发现了摇锅具有娱乐性强、兼能强身健体的功效。摇锅由起初的人站在锅边,端着锅摇,逐渐发展成人站、半蹲或坐在锅里等不同方式进行表演活动来锻炼身体。畲民们很是喜欢这一创新的活动,后来经过漫漫的演变,形成现代的畲族传统体育项目。近几年来,有关部门开始对该活动进行挖掘整理和改进,使该活动的形式方法、规则等更加完善合理,并正式定名为“摇锅”,并开始在一些大型活动及部分中小学推广。

摇锅运动是一项集健身、竞技、娱乐、观赏于一体的体育活动,注重增强人的腿部、腰腹力量,对提高人体协调性、灵敏性及身体重心控制能力都有一定的锻炼作用。

摇锅动作简单易学,形式多样,不受场地限制,适合不同年龄、性别 的人锻炼娱乐。

现在,摇锅正从山里走向山外,在中国畲乡三月三——畲乡民间传统体育节、浙江省首届体育大会等各种体育赛事中崭露头角,在2011年浙江省第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上获的表演项目金奖,它像一枝独特的民族体育奇葩,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同时,被列为丽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二、项目内容

1、基本动作要领:一个或多个人站、坐或蹲等不同的形式,运用身体重心的变化和四肢、腰腹的力量,协调配合,使锅按不同的方向移动或转动。竞赛以锅的前沿来判定在同等的距离内所用的时间多少决定名次,时间少的名次在前。

2、摇锅的方式:

单人摇 形式:站、蹲、坐、俯卧、仰卧

双人摇 形式:双人站立、一人站一人坐、双人蹲、双人面对面坐、双人背对背坐、双人面对面站

混合摇: 形式:混合站立、一人站一人坐、混合蹲、混合面对面坐、混合背对背坐、混合面对面站

多人摇 形式:结合单、双人的不同形式

3、场地器材:

摇锅的器具十分简单,仅需自制直径0.5米---1.5米大小不等的铁皮锅或破旧锅。小的适合小孩,大的适合成人。场地即为无障碍平地。

三、项目特点

1、摇锅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摇锅器具随处可有,活动的场地随处可是,活动的人数可多可少,活动的技艺简单易学,完全适应畲族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方式,因而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2、摇锅是畲民族人文历史的缩影

据《浙江景宁县敕木山畲民调查记》载:“畲民总是非常好客、亲切,有礼貌,……是一个和平的、谦虚的民族。他们从事艰苦的劳动,过着极端简朴的生活。”传统体育竞技活动摇锅正是畲民族在艰苦劳动之余的休闲性活动,是畲民民族性格和人文历史的缩影。

四、项目价值

1、历史价值

摇锅是历史在畲族民俗事象中的真实写照,畲民又将这一活动内容与畲族发展历史相联系,形成畲民休闲时间摇锅的习俗流传至今,具有较完整的历史价值。

2、人文价值

摇锅活动适应畲族大分散小聚居,大多居住半山腰的居住方式,她的动作简单易学,形式多样,不受场地限制,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锻炼娱乐等人文实际,也体现了畲族勤劳勇敢、团结和善的人文价值。

3、文化价值

摇锅是畲族传统体育活动,展现了畲族文化的自然质朴、眷恋乡土以及畲族文化体育的个性,反映了畲民族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

4、健身价值 摇锅是畲族传统体育竞技项目,是一项集健身、竞技、娱乐、观赏于一体的体育活动。该活动融趣味性、可行性、自发性于一体,注重增强人的腿部、腰腹力量,提高人体协调性、灵敏性及身体重心控制等能力,具有极高的锻炼身体价值。

5、保护价值

畲族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摇锅等畲族体育文化很少见于汉文史籍记载,摇锅始于何时,如何发展、传承至今尚缺少足够的资料予以阐述,因而更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五、项目活动图片

六、抄 杠

抄杠是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它源自畲族古时的自卫强身活动。从前,畲民大多深居山中,扁担、拄棒是他们的日常生产工具,也是他们自卫防身的武器。空闲时他们经常聚集一起,用柱棒、扁担、竹杠、木棍等物对顶、对拉、对推、对拧以此提高自身上下肢和腰腹力量,增强自卫能力。久而久之,这种活动便成为畲民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抄杠运动是一项集健身、竞技、娱乐、观赏于一体的体育活动,抄杠动作简单易学,形式多样,不受场地,器材限制,适合不同年龄、性别的人操练。现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多种抄杠形式中的三种,一是腹抄杠;二是十字抄杠;三是集体抄长杠。

1.腹抄杠

方法:比赛由二至四人参加,开始每人以腹部顶住杠的一端,裁判下令后,运动员开始使力,力争将中点处的花环捡起为胜。

规则:⑴裁判下令后,运动员方可用力顶杠; ⑵参赛者只准用腹顶杠,双手不得握杠;

⑶比赛采用三局两胜制,每局限时二分钟,如在规定时间里未分胜负,裁判宣布暂停,休息一分钟后继续比赛。

2.十字抄杠

方法:比赛由四人(或四组)参加,开始每人持十字形的一杠端,裁判下令后,运动员开始用劲,力争将身后的小圈捡起为胜。

规则:⑴赛前运动员必须按规定站好位置和握杠(单、双手均可); ⑵捡圈时手不得离杠,万一失手马上要将杠抢回握好,方可继续比赛; ⑶如二人以上捡到圈,以先捡到者为胜。3.集体抄长杠

方法:场地上画有三条平行线,间隔1.5米,中间的为中线,二侧为限制线,与中线相垂直的地面放置一条长5米的长竹杠,在竹杠的中间拴有一条红带为标志带,标志带对准中线。比赛分人数相等的二队,对面站立,开始各队运动员均用手持竹杠,裁判下令后,双方队员开始使力,力争将标志带抄过对方限制线的队为胜。

规则:⑴裁判鸣哨后,队员方可用力抄;

⑵裁判未发出结束信号,双方队员不得随意松手,如无意间脱手,应马上还原继续比赛;

⑶竞赛开始前,裁判用抛硬币的方式,让双方选择场地和器材; ⑷胜负以标志带过限制线的垂直面为准;

⑸比赛采用三局二胜制,每局限时二分钟,如在规定时间里未分胜负,裁判宣布暂停,休息一分钟后继续比赛。

七、蹴石磉

操石磉又称滚石块,原为景宁大均、云和赤石、龙泉八都三处汉族李姓在正月于街上以人脚推石块的活动。所用石块,底部光滑,大小不等,大的数百斤,小的几十斤,以人力大小而定。操石磉的比赛主要有竞速和对抗。其运动方法主要是运动者以脚蹬、蹴石磉向前或向后滚动。运动技术主要包括普通蹴、撑杠蹴、夹杠蹴、磉上蹴等四种。所谓普通蹴,是指运动员用一脚支撑地面,一脚蹴动石磉向前或身后滚动的一种运动方法;所谓撑杠蹴是指运动员用双臂撑在由另两人抬着的竹杠上,用双脚向后蹴动石磉的一种方法;所谓夹杠蹴是指运动员用双臂(肘)夹住由另两人抬着的竹杠,用双脚向前蹴石磉的一种方法;所谓磉上蹴是指运动员下肢不直接接触地面,也没有他人协助,直接蹴动石磉的一种方法。

蹴石磉运动,技术简单易学、活动形式丰富多样,不受年龄、性别限制,具有较强的竞技性和趣味性,适合在各级各类和不同地域的学校及其他群体中开展教学和竞赛。经常参加蹴石磉活动,能有效地发展力量、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对提高人体平衡能力和协调性均有显著效果。

1、竞速方法:

比赛分甲、乙两队,分别站成纵队于起点线后,两队分别要完成四种蹴石磉方法以接力的方式决胜负。开始是单人夹(撑)杠蹴,接着是单人磉上蹴,然后是双人磉上蹴,最后是四人磉上蹴。最终以不犯规,又最先到达终点的队为胜。

规则:⑴后人必须在起点线后等候,前人石磉未蹴回到起点线,不得越线上石磉。⑵磉上蹴竞速途中,如脚落地,必须在落地处重上石磉,方可继续向前或向后;如果石磉偏离方向,运动员可下地将石磉搬正后,再上石磉前蹴或后蹴。

⑶各队必须在各自规定的跑道中行进,如越出跑道又妨碍他队行进,判为犯规。

⑷最后以石磉任何部位到终点线表停。

⑸竞赛中,队员可用下肢任何部位蹴动石磉,不得用手推或拨动石磉。

2、对抗方法:

比赛是在长宽各五米的正方形场地内进行。石磉置于中线上。开始各队出一名女运动员上场,并用一脚踩住石磉,裁判下令后,双方开始使力,并力争将石磉蹴出对方半区为胜。女子单人对抗后换男子单人对抗,最后是男女混合对抗。

规则:⑴参赛队员只能用下肢蹴石磉,不得用手或身躯部分推、撞对方队员。

⑵石磉如从中线出界,不分胜负,该局比赛不算。⑶比赛采用三局二胜制。

八、畲族健身操

畲族起源与风俗 篇3

畲族起源于广东潮州凤凰山,后迁居福建、江西、浙江。传说畲族始祖是盘瓠。盘瓠与高辛帝的三公主结为夫妻后,生下第一个孩子跟父姓盘,叫盘自能;生下第二个孩子时,放在篮子里养,就姓蓝,叫蓝光辉;第三个孩子生下时,天上响雷,就姓雷,叫雷巨;第四个孩子生下时,是一个泼妮崽(女孩),下地时,刚响起“当当当”的钟声,就姓钟,招女婿叫钟志深。

景宁是畲族迁移浙江生息最早的地区之一。畲族史诗《盘瓠王歌》里有道:“三姓子孙人来多,分居景宁和云和。”

在浙江的畲族散居于景宁、云和、遂昌、武义、龙游、衢县、平阳、瑞安、兰溪、泰顺、青田、文成、龙泉、庆元以及桐庐等县的山区和半山区。

畲族自称“山哈”,意为居住在山里的客人,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通用汉字。也有借用汉字而赋予新的意义,或者干脆利用汉字部首创造新字。

畲族《起源歌》里述说了迁徙的缘由:“田差难种吃,田好官来争;官多难生养,思量再搬迁。”畲族从广东至福建、江西、浙江频繁地迁徙,采取大分散、小集中的聚居方式,在山区森林中搭寮居住。他们从事狩猎、种山,劳动艰辛,生活困苦。在景宁敕木山和云和岗头庵一带的畲民间流传着一首歌谣:“山洞作住房,蓑衣作衣裳,烤火代棉被,野菜作粮草,辣椒作油炒。”他们男女共同耕作,虽然生活艰苦却保持着乐观的性格。

他们在劳动和生活中,创造了丰富的畲族文化,其服饰、婚嫁、祭祖、丧礼、红年猪、操石磉、水竹嗒等,都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畲族人喜唱山歌,男女老幼出口成歌,有“处处是歌海,人人是歌手”之称。

他们不但在各种节日和喜庆场合唱歌,在日常生活中、劳动中也常以歌代话。两个陌生的畲族人,通过对歌,以了解对方的姓氏、住家以及生活状况等;男女青年以对歌来谈情说爱。

畲族山歌多为七言一句或五言一句,有歌颂畲族始祖功绩的“史歌”,有歌颂生活的“颂歌”,有倾吐男女之间爱慕之情的“情歌”,有反映勤耕苦种的“种田歌”。据说,用畲族语言编唱的山歌本有3800多本、山歌几万首。

畲族人世世代代口头留传下来的《盘古歌》(也叫《高皇歌》、《盘瓠王歌》、《麟豹王歌》),是畲族的史诗,全歌长达260行,七字一句。这是一篇叙述畲族始祖盘瓠功绩、本民族起源以及婚姻、丧事等习俗和盘、蓝、雷、钟姓氏的由来与民族迁徙过程的歌,畲族男女老少都会唱。

畲族的“情歌”,往往是以物传情,通过比喻来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下面这首《蝴蝶采花》,即是一例:

蝴蝶成双飞采花,鲤鱼成双跃溪滩。

画眉成双扑枝头,郎妹成双共一家。

在畲民的家庭里,老人或长辈都会受到小辈的尊重。当父母把子女养育成人后,一般在小儿子家度晚年。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小辈们总要让老人先品尝。离开父母单独成家的子女,每逢庄稼成熟,也要给老辈人先尝新。当年长的人走进一户人家,无论是不是相识,年轻人马上站起让位,请长辈或客人坐。

在畲族人的心目中,老人都是富有生产、生活经验的师长。年轻人对老人都很孝敬,有新鲜东西,就连普普通通的蔬菜、番薯成熟了,也要请老人先尝新。

畲族尝新有一定的规矩:在割新谷和舂新米时,任何人都不许把谷或米放入口里,甚至不许碰着嘴唇,谁把谷或米放入嘴里,就被认为是对上辈不孝。在割尝新谷时,首先割几棵稻子或稻秆送给牛吃,意为牛耕田辛苦,先让牛尝新。待香喷喷的新米饭做好后,首先盛一大碗摆到庭堂桌上让祖宗尝新后,再让本家或亲房年纪最大者吃一口新米饭。上辈吃过一口新米饭后,随即用筷子把碗里的米饭挑一点放在桌上,表示有吃有余,年年有余。接着,全家老少围坐一席,共同尝新,喜庆丰收。

陌生的客人到畲族家里去,只要把雨伞或手提袋挂到庭堂的壁上、房屋柱上,或者直接走入房间,他们就会让位请坐、沏茶,夏天递给扇子,冬天送上火笼取暖,并请吃饭。如遇节日,更是热情款待,家中有什么都端到桌上来。

谁家造房子,只要主人捎个口信,人们就会聚集起来,帮助抬木、下料、平地基,样样争着干。谁家遇灾难,大家解囊资助,送米、送菜、送豆、送柴……有什么送什么。即便杀一头猪,全村也要热闹一番,各家各户都要请一人来“散猪福”。肉一片片切得巴掌那么大,让大家吃个痛快。

畲族人民对始祖盘瓠是十分崇拜和信仰的。在他们的心目中,盘瓠是至高无上的,好像人生的一切都是盘瓠赐给的。孩子出生的第一天,当夜深人静时,便在厅堂摆设酒菜饭,祈告始祖盘瓠谁家某年某月某日添丁加口;人去世了,也同样备酒菜饭禀报谁某年某月某日归阴府了;建房、嫁娶等也都备摆酒菜饭由当家人念念有词地祈祷一番;要从事某项事业,也祈求始祖盘瓠保佑某事顺利。

农历三月初三日,是畲族人祭祖的节日。

每到三月三,畲族男女老少都穿着鲜艳的民族服装,聚在一起对歌,人人唱起《盘瓠歌》,歌颂始祖盘瓠的功绩。山歌从早晨一直唱到日落才散场回去。到了深夜各村寨挂出盘瓠图像,紧闭楼门。由一个人化装成道士,头戴神额,身穿神裙,手执灵刀、龙角,跳舞祭祖。祭祖时,不许外人看见,偷看是对他们风俗的不尊重,必将受到惩罚。一般是罚跪在始祖盘瓠图像前敬酒。

三月三这一天的晚餐,各家各户要染乌饭祭祖先,有的吃“山茉头饭”(山茉头系一种植物,果如黄豆大小、成串,成熟时呈黑色,以汁染饭,叫“吃乌饭”)。相传畲族始祖盘瓠为了部下的居住安全,不让他们遭受野兽的袭击,日夜守在山上,以山茉头为食。他度过无数个年年月月,除掉了不少兽害,相传在三月三那天,他在追猎时不幸殉身。盘瓠的部下,为了记住三月三这一天,每当此日,便采摘山茉头的叶煎汤做饭吃或将叶盖到做好的饭上。这种习俗,现在有的村寨已不流行了。

农历十二月二十四是畲族人除旧迎新的日子。这一天,畲民家家户户都忙于“打尘”,他们穿起蓑衣,戴起箬帽,先通烟囱,打扫厨房和房屋里的灰尘,尔后,擦洗板壁和地板。把房屋里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以迎接新年。

打过尘后,畲民一般都不上山下地劳动,也不外出走亲访友,大家都守在家里做豆腐、做年糕、杀猪杀羊、杀鸡宰鹅等着过年。

从十二月三十至正月初五,是畲民的过年时间。他们每天晚上都把蜡烛点到天亮,表示除旧迎新。大年农历三十日晚,家家户户举行“红年猪”。就是吃了除夕团圆饭,大人小孩围着锅灶,把事先备好干燥的一只枫树桩放到灶后的炉灰坑(火炉塘)里,盖上柴禾屑和炉灰,慢慢地烧着,直烧到天亮。烧枫树桩的意思是预兆来年养猪像风吹那样长快膘肥。其实,“红年猪”表示来年生活红红火火、更加美好。

正月初一至初五,不论哪家有客人,村里的人都来和客人对唱山歌。首先以山歌相互祝贺新年,接着相互通报姓名、年龄、家住何处、家里有些什么人,然后,以山歌相互询问过去的一年取得了哪些好成绩,办了些什么好事,在新的一年里有什么打算,有什么事要办。

畲族青年结婚第一年,农历正月要去岳母家拜年,一般选择在正月初二起行。先备办猪腿、鸭腿、年糕、豆腐干等礼物,分别放在木盆里,装入红布袋,请一人用红扁担挑到岳母家去,小夫妻穿着民族服装随后走。

畲族女子过去穿的衣服,衣领、右襟、袖口和裤脚管都镶着鲜艳的花边,衣袖和裤管既大又短。畲族女子与男子一样上山下地劳动,袖和裤管大而短,免得干活时卷袖卷裤管。已婚女子在劳动时,腰系土织的粗布“拦腰”(用一块布拦系在腰间),头裹白毛巾。

男子的装束要简单一些,大多穿对襟衣和大管直筒裤。

新婚男子腰间系着彩带。这条彩带,是新娘亲手所织的,并绣有象征性的动物图像,如鸳鸯、龙凤等。彩带绣织得粗与细,是衡量一个女子有无才能和手艺好坏的标准。在日常生活当中,姑娘通过与男子对歌,互相了解并相爱之后,姑娘便悄悄地将精心编织的彩带赠送给爱慕的男子。男子也把手镯、银戒指回赠给自己爱慕的姑娘。两人又进行对歌,互相诉说要永远相爱,像彩带一样系在一起。男子得到心爱的彩带,要收藏起来,到结婚那天,新郎就以这条彩带把新娘牵入洞房。此后,男子把彩带系在腰间上山下田劳动,以示夫妻时刻在一起,永远不分离。

畲族的婚姻一向比较自由,往往是小娘追求小郎。明邝露《赤雅》说:“十月祭多贝大王,男女联袂而舞,谓之踏瑶,相悦则男腾跃跳负女而去。”畲族娶亲一般是由新郎到女家迎亲。新娘头戴凤冠,裹着红帕,身穿衣领、右襟、袖口镶有红、黄、绿鲜艳花边的服装,撑着雨伞,在黎明前随新郎走到婆家,以示走向光明。

畲族女子出嫁都在凌晨起行。白天,男方担着一些简单的礼物,请来两名父母双全的“赤郎”(男歌手)陪新郎一同来到女家,女家也同样请来两名父母双全的“赤娘”(女歌手)在家等候。这时女家的亲戚朋友都前来贺喜,宴请过后,客人们就围拢起来对歌,一般唱些喜庆歌谣和夫妻恩爱、勤耕苦种等方面的指望歌,男女歌手各唱自己家乡的歌,歌词大都即兴编唱,高亢悦耳,热闹非凡。

山歌一般唱到下半夜,根据到婆家路程远近而定,要求新娘天亮前到达婆家,以免在路上碰见生人,说在路上碰到人,是不吉利的。从新娘起身至进入婆门这段时间,也不许孕妇看到新娘。为防万一,新娘身上都带有化解物——桂圆,桂圆象征吉祥。如果新娘不带桂圆,万一遇到孕妇,说是到了孕妇分娩时,夫妻也要分离。有时两个新娘同一天出嫁,同走一条路或同走其中一段路,在这种情况下,两个新娘必须事先商定,谁先谁后,一般是让到婆家远的先走,否则就会出现抢先恐后的情况。因为新娘一切都是新的,后走者,意为旧路。遇此情况,那怎么办?畲族人也有化解的办法,那就是后走的新娘,用一头角系红布、挂着红花的黄牛在前面踏路,新娘随后。这头牛叫“踏路牛”,意谓牛踏过的路便是新路,还含有庄重的意思。一些家景好的新娘,都有踏路牛做嫁妆。

哭嫁、带种出嫁是畲族别具一格的礼节和习俗。

姑娘到了出嫁那天,哭得越伤心,说是对父母越孝敬。当婆家迎娶人来到后,姑娘便由两名陪嫁姑娘(送新娘去婆家的姑娘)陪着躲在房间里,闭门不出,低声哭唱(边哭边唱)。哭唱山歌的内容大都是歌颂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娘十月怀胎哭唱到养她成人出嫁。

姑娘一直哭到下半夜出嫁时辰到,三眼铳响停止(三眼铳,即专门为喜事之用而制做的一种三只孔的土铳)。第一铳响,赤郎唱起《备行歌》,请姑娘开门,出到厅堂来向父母和娘舅、叔伯等上辈告别。这时,姑娘的父母亲和上辈都依次排列在厅堂里给姑娘送行。姑娘由陪嫁姑娘扶着从房间里走出,来到厅堂首先双手拉着母亲和父亲的双手行个半跪礼。母亲和父亲分别送女儿一件心爱、比较珍贵的礼品后,姑娘又根据排行一一向娘舅、叔伯等上辈行半跪礼,被行半跪礼的这些上辈都要送姑娘一样礼品。此时,赤娘唱起《劝告歌》,安慰姑娘高兴地去婆家,劝告姑娘到婆家要孝敬上辈,公婆(夫妻)恩爱,积极劳动,共同建设幸福家庭……

畲族姑娘出嫁,其他嫁妆好坏倒是次要的,惟独带种子重要。

姑娘临近了嫁期,便认真地筛选品种优良的谷子、黄豆、花生等,一袋袋、一包包盛装好,以备陪嫁。姑娘出嫁一般有两对枕头,其中一对盛装谷子。

带种出嫁象征出去的姑娘要像种子一样在那里生根、开花、结果。枕头盛装谷子是表示人的生存离不开它,带去种子,好好耕种,取得丰收。

出生是人生一件大事,孩子生下地,家长首先要备办酒、菜,请叔伯邻居来吃“落地酒”。陌生客人更是非请不可。孩子一生下,孩子的父亲要担着一只大公鸡一大壶酒和鸡蛋去向岳母报喜,如果生的是男孩子,在酒壶嘴上插一朵红纸剪的大红花,如生的是女孩,则在酒壶上贴个红纸剪的“喜”字。岳母将女婿送来的鸡、鸡蛋烧熟,请叔伯、邻居吃过后,就拎着早已准备好的孩子衣服,跟女婿一起去看孩子。

孩子生下第三天,要做“三旦”。这一天,亲戚朋友都提着鸡、蛋、兔子等礼物来祝贺。主人杀鸡宰鹅,办起酒菜感谢前来贺喜的客人。

做“三旦”这天,要用菖蒲、芝麻秆、萎和一种土名叫“地藤”的苔藓植物,放在锅里煎水给孩子洗澡,据说,这样孩子的皮肤就白净好看。

畲民也称“民”(音shē)(见于南宋末期文献),意为在山间搭棚居住的人。畲语屋叫“寮”,是有其原因的。

畲民旧时由于居处常有虎豹出没,兽害极多,为了安全和生活,他们一般都会打猎。畲族《起源歌》里说,始祖盘瓠是在森林中打猎而殉身的,所以他们狩猎,除了消除兽害,还带有替始祖报仇的意思。狗是畲民狩猎的得力助手,他们非常爱狗,形成习俗。

畲人生活在山区,稻谷和番薯是他们的主粮。牛是种田的主要动力,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牛。春天,各家各户都把牛牵到山上比一比,看谁家的牛养得最壮,毛色最光滑。由养得最好的人向大家介绍饲养耕牛过冬的经验。

母牛产小牛的第三天,主人也要给牛儿做“三旦”。这一天,主人杀鸡宰鹅,做豆腐,做麻糍,备办丰富的酒菜,请亲房叔伯和村里人来过牛儿“三旦”。麻糍分给村里每一个孩子,表示他家又增添了一头小牛,希望孩子们爱护小牛,帮忙饲养。主人还要给母牛吃红糖拌米饭,鸡蛋和红糖混合的黄酒,以表示给母牛补身。

小牛养大出售给别人时,当买牛的客人跑进牛栏牵牛时,主人家便叫一个孩子站在牛栏门口,不停地扬着鞭子不让客人牵牛出栏。这时,客人就把事先准备好的红包递给孩子。这个红包叫做“牛出栏钱”,孩子接过红包,用剪刀剪一点牛头和牛尾巴上的毛放进牛栏里,然后把事先备好的一块红布系在牛角上,这才让客人把牛牵走。

在1200多年前,畲民就在敕木山区培植出名茶——惠明茶。

敕木山海拔1519米,终年云雾缭绕,景色秀丽。俗话说,“高山云雾出名茶”,早时敕木山区半山腰有一座惠明寺,据传是唐惠明和尚在此建立,他曾与当地畲民在寺院周围辟地种茶。

据《中国名茶》介绍,惠明茶是:“茶条肥壮紧结,色泽翠绿毫显,汤色清澈明净,旗枪朵朵相列,滋味甘醇爽口,花果色香齐全,一杯淡,二杯鲜,三杯甘醇,四杯、五杯茶韵犹存。饮后使人心旷神怡,堪称名茶极品。”

“操石磉”是畲族传统体育运动,畲家两个后生仔架起一个泼泥仔(姑娘)或小伙子,脚蹬一只百来斤重的石磉(柱下垫石)向前推滚。传说古时的畲村布局像一个倒挂的琵琶,而条条蛋石路就像根根琴弦。琵琶不弹不响,年年正月,畲家都要用石墩在蛋石路上推滚,发出“咕噜噜”的响声,就像推动了琴弦,这样村里才会人财两旺,消灾祛祸。最吸引人的算是“对磉”(即石磉与石磉相撞)的一幕,选力量相当的两组,分别在石路的两头,随着“嘟”的一声哨响,两组推起石磉迎面滑来,“轰”的一声,泥土、灰尘飞起数米高,石磉相撞得火花四溅。

“水竹嗒”又叫“野猪嗒”,是畲民为了吓跑野猪、跳麂等野兽,虚张声势保护庄稼的一大“法宝”。在深山野岭中或山边种植番薯、苞米、黄豆等农作物,常被野猪、猴子等野兽糟蹋,在山间、地角有水处常要安装“水竹嗒”驱赶野兽。

畲族体育 篇4

费里曼提出“利益相关者是指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1]根据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所涉及的领域、不同领域利益主体的利益性质、相关程度和影响方式,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益相关者分为不同的几个层次,其中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最重要的层面,即核心利益相关者是指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直接接触的利益者,参与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且之间产生直接联系,影响其开发的运行。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表主要表现在经济效益方面。

2 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职能角色分析

2.1 地方政府:营造良好的市场政策氛围,促进畲族民间体育协调发展

地方政府在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主要扮演着制定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的各种政策、规划以及建立起畲族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管理制度与体系以及对旅游企业、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管理的角色行为。因此,地方政府既是一个“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同时也扮演着旅游企业活动的管理者、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者和旅游企业监督者等多种角色。[2]

地方政府应该发挥其宏观调控的作用,把具有独特民族风情的畲族民间体育旅游确定其在地区产业结构中的战略地位,努力对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地、可持续的开发。建立健全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政策与法规,制定有效的政策框架与约束条件,合理协调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与冲突,监督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保障当地居民的正当利益,维护旅游者的消费权益。[3]另外,地方政府还应该对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采取科学的保障措施,对畲族集聚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采取可行的保护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吸引旅游企业投资于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最大容量获得旅游者到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地的消费。

2.2 旅游企业:合理开发畲族当地各种资源,减少利益相关者之间冲突

旅游企业作为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主要投资者,对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拥有绝对的经营决策权与管理权,是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十分关键的利益相关者,并能为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地区的社会文化环境系统注入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另外,旅游企业在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的目的是寻求利益最大化,经常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忽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再加上利益分配问题,必将引发旅游企业与其他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矛盾与纠纷。[4]因此,在旅游企业在对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当地政府有必要对其市场行为进行监督与管理。

旅游企业是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执行者,旅游企业应有效地执行地方政府出台的各项决策、政策、法规。同时,在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遵循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对畲族集聚地区的体育旅游资源以开发利用为主,在不破坏资源的前提下有限度地、科学地开发与利用。此外,旅游企业到畲族集聚地区开发与发展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要让当地居民享受到其发展所带来的福祉,如积极为当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并给予技术培训机会、旅游商品就近采购当地原料并加工,最大限度地调动当地居民参与到畲族民间体育旅游开发与发展中。[5]当然,也能有利于旅游企业的低成本运作,提升畲族民间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原生态性,增加畲族民间体育旅游产品的魅力,降低旅游企业与当地居民的冲突层面并朝着互利互惠,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2.3 当地居民:积极配合市场的合理性发展,坚持维护自身正当利益

在畲族聚集地区开发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过程中当地居民扮演着多重角色,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重要的人力资源供应源、体育旅游文化资源的传播者与承载者。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所在地的当地居民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受益者,在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享有利益分配、参与管理监督以及对体育旅游资源进行优先配置的权利。在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体系中,当地居民既是利益主体,也是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影响的敏感者与承受者。利益主体表现于旅游企业能带来就业岗位的提供、经济收入的增加,以及畲族集聚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公共设施的改善,社会文化开发程度的提高等。作为敏感者与承受者是因为当地居民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非流动性,旅游企业在畲族集聚地开发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产生的结果,需要当地居民承载。因此,当地居民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到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并协助当地政府对旅游企业的市场行为做好监督工作,确保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得到合理性地、保护性地、创造性地、持续性开发与发展,增加畲族民间体育旅游地的吸引力。[6]

2.4 旅游者:尽情享受体育旅游带来的体验,及时向各方反馈用户体验

旅游者是畲族民间体育旅游发展中的重要主体,是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最终消费者,是旅游企业开发与发展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的利润源头。因此,在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工作与服务过程中应多参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或市场偏好,为地方政府、旅游企业提供重要依据与导向,如为旅游者提供符合畲族民间体育旅游产品质量与服务的体验,使旅游者付出的价值对等于在畲族民间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的消费。[7]

旅游者作为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享受者,为了更好体验畲族民间体育旅游,旅游者可在体验畲族民间旅游之前,详细了解畲族聚居地区分布的体育旅游资源,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传统习俗等;以方便在体验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过程中,尊重畲族聚集所在地的文化,近距离接触当地居民的生活风情,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在体验畲族民间体育旅游结束之后,旅游者可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反馈其体验过程中善待改进之处,推动畲族民间体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3 构建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机制

3.1 构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机制

利益表达机制是核心利益相关者通过各渠道向利益体系提出自己的愿望和利益诉求,并希望得到利益体系的有力保护与促进的过程。[8]首先,拓宽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表达渠道。如建立健全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与旅游企业、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利益相关的政府信息披露制度、社会民意反映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等,从而推动地方政府各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效表达与维护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其次,建立健全以非政府组织为载体的利益表达协商对话制度。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以及旅游者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协商对话,是减少、缓解、乃至解决利益冲突的重要途径。[9]通过利益表达协商对话能有效地把各种利益矛盾、冲突扼杀在萌芽状态,既实现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实现,也保证核心利益相关者与非政府组织之间的相对利益平衡状态。

3.2 构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监督机制

利益监督机制是有效预防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利益问题,避免畲族体育旅游资源浪费与体育旅游外部不经济现象的发生。首先,当地政府应在已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不断补充与完善,规范与保护旅游企业、当地居民、旅游者的经济行为以及正当合法利益。其次,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建立有效的投诉机制,对各项投诉做到有投必接、有接必处,根据投诉情况及时改进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最后,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建立自我规范管理追究制度,明确当地政府管理部门权限、旅游企业市场行为准则,对违法违规行为要追究责任人并进行及时改进;接受社会各界对自身行为的监督。

3.3 构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整合机制

利益整合机制是对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进行有机整合,减少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摩擦与冲突,达到协调、相对均衡的利益整体关系。首先,建立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沟通平台。通过利益沟通平台的联系,整合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诉求与关注焦点,实现核心利益相关者在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利益最大化。[10]其次,加强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观培养。在实现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牺牲核心利益相关者中某一个主体利益。因此,有必要对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整体利益观的培养,树立全局观念,考虑整体利益,特别需要对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综合考虑。

4 结语

核心利益相关者在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并有不同利益需求。因此,在核心利益相关者理论基础中对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职能角色进行分析并构建新型的、合理的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利益平衡的发展机制。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职能角色进行梳理与分析。结果显示,畲族民间体育资源资源开发中当地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旅游者等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职能角色,并构建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机制。该研究旨在为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中核心利益相关者有效明晰自身利益需求与职能提供一定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核心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机制,畲族民间体育旅游,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弗里曼.战略管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分析方法[M].王彦华,梁豪,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

[2]刘静艳.从系统学角度透视生态旅游利益相关者结构关系[J].旅游学刊,2006,21(5):17-21.

[3]李乐京.民族村寨旅游地利益主体分析及协调策略初探[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4(4):31-34.

[4]宋慧晶.旅游利益相关者道德建设研究河南科技[D].山西财经大学,2011.

[5]张伟强.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6]马耀峰,甘枝茂.旅游资源开发与管理[M].3版.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7]张琴.基于旅游体验的南京智慧旅游发展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5.

[8]魏顺宝.公共部门员工组织人际信任与利益表达行为特征及关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4.

[9]方碧珊.乡村旅游利益主体均衡机制研究——以武夷山市为例[D].福建农林大学,2010.

校本教案-----畲族文化 篇5

一、教学目的

了解佳阳畲族乡的设立时间、所处地理位置及人口等状况。感受佳阳畲族乡成立当天的热闹情景。

二、教学准备

福鼎市佳阳畲族乡的地图,福鼎市佳阳畲族乡挂牌仪式现场的相关照片。

三、课时安排

四、教学过程

(一)简介佳阳畲族乡地理位置及人口状况。

1、出示佳阳畲族乡的地图。

2、找出佳阳乡在地图上的位置。

3、让学生说说心中的佳阳是什么样子的。

4、教师介绍说明。

了解:佳阳畲族乡位于福鼎市东北部,距市区22公里,与浙江省苍南县交界,面临天然良港沙埕港。

5、简介佳阳乡人口状况

全乡总人口2.1 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42.6%,有近万人,主要是畲族和回族,人口占30%以上的少数民族村就有六个村。

(二)介绍佳阳乡成立当天情况及双华“二月二”会亲节。

1、了解我的家乡—佳阳畲族乡正式挂牌成立的时间。(2009年1月5 日)

2、展示挂牌仪式现场的相关照片。

懂得:佳阳畲族乡成为福建省第19个畲族乡,福鼎市第二个畲族乡。

3、了解“二月二”会亲节

(1)“二月二”是畲族民间传统佳节

(2)出示“二月二”会亲节的民俗文艺演出照片。

挂牌当天双华畲族村举行了规模宏大、热闹非凡的民俗文艺演出。

(三)小结

2009年1月5日,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福鼎市佳阳乡,设立福鼎市佳阳畲族乡,所辖区域和政府驻地不变,从而使佳阳畲族乡成为福建省第19个畲族乡,福鼎市第二个畲族乡。同学们要热爱自己的家乡,长大以后为家乡的建设做贡献。

第二课 双华会亲节

一、教学目的

走进福鼎市佳阳畲族乡双华畲族村落,了解双华村会亲节的传统特色。

二、教具准备

1、录有畲歌《畲家庄歌谣》、《畲山茶歌》的录音带。

2、畲族男女对歌的照片

3、记载,二月二“会亲节”的相关材料。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播放畲歌《欢乐畲乡迎客来》,导入新课。

2、简介:农历二月初二(2月26日)是畲族传统的会亲节,在浙闽交界的畲族集居地福鼎市佳阳乡双华村,来自苍南县和福建福鼎市的上万名畲族同胞在这天走亲访友欢聚一堂,举行畲语对歌舞蹈会。

3、出示会亲节当天的照片

感受在双华村广场《欢乐畲乡迎客来》歌会举行,会上有20名歌手对唱《畲家庄歌谣》、《畲山茶歌》和《畲家妹子》,精彩的演出吸引上万畲民观看。

4、了解双华会亲节传统特色

(1)出示会亲节当天男女对歌的情景照片。(2)了解:

在这古老的街道到处可见穿着华丽畲服的男女三五成群地在自由对歌,女歌手唱得清婉嘹亮,男歌手出声高亢雄浑,他们出口成歌,一唱一回,激情昂扬,通宵达旦。

5、畲族歌会的相关资料

畲族是一个善歌的民族,山歌是畲族文化的明珠,并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畲歌内容丰富,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反映畲族风情特色。他们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会友,以歌结亲,以歌传知,以歌为乐,以歌传史。其歌词歌颂劳动,喜庆丰收,表达爱情,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

据记载,二月二“会亲节”是畲族传统节日之一。由于畲族支派繁衍,子孙散于浙南、闽东各地,省亲路远,探亲无期,便约定在每年春耕前农历二月初二为“会亲节”,乞今己有200年多历史。该日,畲民从四面八方云集而来,访亲会友,互致问候。

第三课 畲族歌谣 我们来唱平平安

一、教学要求

1、懂得山歌是畲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畲歌是畲族文化中的一颗明珠。

2、学唱畲歌《我们来唱平平安安》

二、教具准备

《我们来唱平平安安》的磁带及歌词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简介畲歌是畲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畲族人民个个都能以歌会友,个个都能对歌。

2、播放畲歌《我们来唱平平安安》

3、学唱畲歌《我们来唱平平安安》

我们来唱平平安,风调雨顺太平年,我们来唱好日子,幸福花开满山青。我们来唱满山红,春天花开气象浓,我们来唱天下事,好花开在幸福中。我们来唱绿油油,五谷丰登大丰收,我们来唱全天下,世界和平乐五洲。我们来唱老百姓,党的政策为百姓,我们来唱好年景,幸福生活万年长。我们来唱日日上,党的政策暖心房,我们来唱好领导,带领人民奔小康。

第四课 民间故事 初五拜年

一、教学要求

了解畲族民间故事---《初五拜年》,感受畲族的文化特色。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讲述畲族民间故事----《初五拜年》

以前山哈(畲民)到亲戚朋友寮里(家里)拜年,都用正月初二的日子。相传有个佛生崽(年轻人),准备好了礼物,打算初二去丈母娘寮里拜年。古话说“世事不由人来算”,他从正月初二早上肚痛痛起,痛到初四日晚间才歇。

初五日天光(天刚亮),这个佛生崽去丈母娘寮拜年,中午便回自察,要趁天睛种洋芋。走到半路,他肚痛得不得了,便要去方便。佛生崽看看路上这样多人,便到路边小坑里去方便,不想起身扎裤带时,把一双丈母娘送给他的布鞋掉落坑潭里。

佛生崽心不甘、情不愿,爬到坑潭边看看,又看不着鞋。没办法,佛生崽只好落坑潭里去摸,结果摸了一双金鞋来。

佛生崽把这双金鞋带回寮里,换了银两,盖了新寮。古话说:“世间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个佛生崽初五拜年得了一双金鞋的事,好多山哈晓得了。山哈就从第二年开始学样,正月初二不去拜年,改为正月初五了。这样就形成了正月初五拜年的习俗。

(二)听后说说畲族为什么有初五拜年这个习俗?

(三)感受畲族文化的特色。

(四)把这个故事讲给其他人听。

第五课 畲汉情深

一、教学要求

了解畲族在历史上曾经过着迁徙不定“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在漫长苦难的岁月里,畲、汉两族人民结成了深厚情谊。

二、教具准备

有关畲汉经济、文化交流的资料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了解畲族在历史上曾经过着迁徙不定“刀耕火种”的游耕生活

隋唐之际,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山区的畲族先民己经从事农业生产和狩猎活动。他们在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用自己辛勤的劳动拓荒造田,开发自己的家园。到了唐代,中央王朝即在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汀州一带施政,并实行辟地置屯等一系列有利予当地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当地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

2、畲、汉两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

畲族先民聚居的福建漳州、汀州一带施政,并实行辟地置屯等一系列有利予当地经济发展的措施,使当地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也加强了这一地区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密切了畲汉两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从此,畲族古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受到汉族封建生产关系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畲、汉两族人民长期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畲族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这一特点反映了畲族文化的渊源和衍化趋势,对当代畲族民族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畲与汉及其他少数民族进一步在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与各族人民团结共荣。

第六课 畲族婚嫁习俗

一、教学目标

了解畲族传统的婚嫁习俗,感受畲族习俗特色。

二、教具准备

有关于畲族婚嫁时男女新人的照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感受畲族婚俗特点一

畲族妇女不但服饰打扮美丽多彩,而且习俗奇特,尤以爱唱歌和青年男女结婚时“难为亲家伯”而闻名。

解释:什么是“难为亲家伯”?

畲族男女爱唱歌,每年春节、二月二、三月三、四月八、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或是畲族村寨有远方来客,男女新婚之夜,畲族男女会聚集在溪边、林中、大厅,通宵达旦盘歌,欲罢不能。男女新婚,男方要委派一位最好的歌手充任“亲家伯”,挑着礼物上女方家,女方的朋友“群起而攻之”── 与亲家伯盘歌,亲家伯只有大获全胜,男方才能如愿以偿娶回新娘。

二、感受畲族婚俗特点二

畲族婚礼,宛如一台诙谐优雅的文艺晚会。

三、感受畲族婚俗特点三

新娘出嫁前要由母亲或嫂嫂梳“凤凰头” 解释:什么是“凤凰头”?

“凤凰头”其实是戴止梯形“凤冠”,冠上再覆一条“凤雷巾”。冠客有白银精制的四个方块装饰品,象征盘、蓝、雷、钟四祖。凤冠前悬着一张面窜,面窜以分主次的十多余银链条组成,链上勾挂无数形状各异的银片,片片刻着畲族祖先生活中崇尚的实物外形,左右各两条做福。

第七课 畲族家庭习俗

一、教学目的

了解畲族家庭习俗,感受畲族文化特色。

二、教具准备

有关畲族家庭的照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畲族传统家庭有哪些习俗?

1、闽东畲族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以父母为核心,由父母与子女组成家庭,家庭人口以3--5口人居多。

2、父亲为一家之长,在家庭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对内管理家庭的经济收支,调节生活需要,安排农业生产等,对外代表家庭处理各种社会事务。家庭成员均要听其约束、管教,经费支出也要经过他的同意。

3、母亲为“内当家”,负责处理家庭内以及亲戚来往事宜,负责料理家务、饲养禽畜等。在农忙时节,还要下田参加生产劳动。

4、畲族子女婚后便分居独立生活,一般“娶一门媳妇,分一个家”,父母都与幼子同住。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畲族家庭发生哪些根本变化?

1、家长权威削弱,民主协商。

2、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团结互助的新型家庭关系逐渐形成。

3、旧道德礼仪规范成为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所取代。

第八课 畲族饮食习俗

一、教学目的

了解畲族传统饮食习俗,感受畲族文化特色。

二、教具准备

“乌米饭”“菅时粽”“糍粑”的照片。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1、请畲族小姑娘说说平日都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吃什么?

2、介绍畲族平日饮食

平时畲族饮食和当地汉族相同,主食大米和甘薯米,杂粮有麦、高粱、小米、玉米、鸭爪稗以及南瓜、马铃薯、芋头等。副食有竹笋、蔬菜、野菇、野菜、鱼、肉、蛋等。

3、节日食品较有特色

节日食品较有特色,主要有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等

4、介绍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

(1)乌米饭:为农历三月三食用。乌米饭的制法,是用山上的一种野生植物乌稔树(杜鹃科,乌饭树)的叶子,放到石臼舂碎后,贮到布袋里,连袋放到铁镬里,加适量的水熬汤,让它释出紫黑色的汤汁来,而后去掉袋里叶渣,将精选的糯米泡进汤进汁里,几小时后,捞起放到木甑里蒸熟即成。乌米饭色泽乌黑发蓝,香软可口。由于乌稔能起开脾、防腐作用。故将乌米饭放在通风阴凉处,数日不腐。食用乌米饭有准备春耕,迎接丰收的象征意义。

6(2)菅时粽:俗称“菅粽”,通常在端阳节和龙节时食用。将精选优质糯米倒入黄碱水里浸泡若干小时,拿两片菅叶对折成一条槽底,而后舀碱水泡过的糯米放叶槽中,成为一条20厘米长玉米棒子状的菅叶粽,放到锅里煮十余小时遂成。每逢端午节,菅粽供敬祭祖宗外,还用以馈赠亲友。

(3)糍粑:畲族过年、做“七月半”和冬节都要制糍,取意时(糍)来运转,生活年年(粘粘)甜。糍粑的做法是:将浸泡一天后的糯米滤干水,放到木甑里蒸熟。倒入石臼捣烂,捏成小团或饼状食用。

5、请吃过节日食品的小朋友说说乌米饭、菅叶粽和糍粑的味道。

6、小结。

畲族是伟大的少数民族之一,畲族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做为畲族的后代子孙理应好好继承和发扬。

第九课 生活简朴的畲族人民

一、教学目的

了解畲族人民简朴的生活,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具准备

反映畲族人民简朴生活的图片。

三、教学课时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了解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的历史

1、出示相关图片

2、简介

历史上,畲族人民辗转迁徙,物质生活尤为简朴。

二、了解畲族人民的住房简朴

畲族一般住茅草房和木结构瓦房,与当地汉族的房屋结构大致相同。由于山区气候寒冷,严冬腊月,一家人都围坐在火塘边烤火取暖。

三、了解畲族人民的饮食简朴

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番薯丝(又称地瓜米)为主食。地瓜米掺上稻米蒸成饭,叫“番薯丝饭”,将玉米磨成细粉,合米炊食,叫“包罗糊”。纯米饭只在宴请贵客时才用。副食除蔬菜外,喜食虾皮、海带、豆腐等,解放前很少吃肉。畲族山区,水田少,旱地多,水稻种植较少,杂粮较多。他们普遍以番薯丝(又称地瓜米)为主食。

四、体会畲族人民的好客之情

福建畲族的凤凰茶道 篇6

福建屏南县的甘棠乡巴地畲族自然村的村民以艾叶卧底,上搁一个完整的生蛋,用滚烫的山泉水浇熟,沏出“艾蛋茶”。每逢村中男人办大事、干重活,或身有小恙时必饮此茶。艾叶可祛痧解毒避邪气,蛋可进补,故奉蛋茶又成为迎宾待客的上等礼节。

畲族人民崇尚凤凰可追溯该民族的产生之时。凤凰崇拜的遗风一直保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畲族妇女的头髻叫“凤头髻”,衣饰花纹叫“凤挑”,花鞋上有“凤尾纹”,全身装束叫“凤凰装”。而在日常民事活动中,每逢喜庆,畲民总是庄重地在居屋正厅的壁上或梁上贴上“凤凰来仪”、“凤凰至此”的字条,或“凤凰朝阳”的图画。所有的这些,都说明了畲族人民已将自己的精神与信仰与凤凰不可分割地联结在一起了——而凤凰正是中华民族所崇尚的真、善、美的象征。

在茶艺表演中用来浇沏的红蛋叫“凤凰蛋”。蛋在中国文化中也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从神话学的角度上看,“蛋”与人类的繁衍有象征同构的关系。在我国许多少数民族的神话中,自然的混沌状态是一个“宇宙蛋”——一个孕育生命的大子宫。民间中,女子出嫁时,陪嫁的被服箱里塞有煮熟染红的红蛋(凤凰蛋),这与生命的观念是联在一起的。

整套茶具分为盆、盏、杯、壶、通、炉等,造型上设计成凤凰的各种形象与图案;凤凰精神品质高洁,故用纯银来精心打造——畲民把银看作高贵的象征,用它来塑形,很能体现茶艺的审美特征。我们不妨设想一个:一个身着“凤凰装”的畲族少女用这样的茶具将“凤凰茶”恭奉在贵客面前,不正是应验着畲民们喜爱的那句著名的吉语“凤凰至此”吗?再设想一下。当客人手捧银杯轻嗅,蛋香、茶香中交杂着艾叶的苦凉之气沁入肺腑,不令人心旷神怡吗?

畲族体育 篇7

本次调查的村庄为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的石牛山、黄山头和云和县的山脚村, 这三个自然村都是畲族聚居的村庄。调查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 共发放调查问卷220份, 收回208份, 有效率为95%。

一、现代媒介促进了畲族民众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一) 娱乐性节目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了畲族村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

在对畲族村民最喜欢的电视节目进行调查时发现, 除了新闻节目 (受众选择率占73%) 最受欢迎之外, 影视剧和戏剧歌舞音乐等文艺节目的受欢迎程度也非常高, 分别达到了72%和51%。一般而言, 新闻节目对人们的影响最大, 但是对于农村受众来说, 因为受教育程度较低、文化娱乐活动少、对城市生活陌生等原因, 可能受影响的程度远远高于城市居民。有研究者认为, 在乡村, “由于社会生活的多样性, 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社会各阶层之间、地区或民族之间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价值观影响人对事物的价值进行判断, 进而影响人的态度和行为。电视剧在传播过程中涉及的思想、意识、观念、道德等, 虽然看不见、摸不着, 但人们通过长期的耳濡目染, 在精神上情感上也会或多或少地受到影响”。[2]南京师范大学的方晓红教授也撰文认为, 面对同样一部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电视剧, 农村受众和城市受众会获取不同的信息。对于农村受众而言, 他们接触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这个世界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可以感受现代化 (器物现代化、观念现代化) 的空间。而城市受众对于都市生活早已经习以为常, 所以他们所能获得的信息肯定少于农村受众。因此, 以娱乐性为主要目的接触电视的农村受众, 娱乐性节目中传播的城市文明能够有效地影响他们, 从而发挥更新农民观念的作用。

不过, 因为电视剧追求的是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为了吸引更多人的关注, 电视剧会更加强调外在的包装形式而忽略内在的精神品质, 从而导致借助信息科技而高速发展的媒介把娱乐与消费作为主要功能和价值追求。对商业利润的追求始终贯穿着媒介娱乐节目的整个制作和销售过程。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 媒介往往有意识地媚俗煽情, 甚至用低级趣味来刺激消费者的感官。在这种情况下, 如何避免媒介对畲族民众在思想观念方面的误导, 如何建立起符合民族传统和现实环境的正确的思想法则, 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二) 现代媒介直接导致了畲族受众生活观念的变化。

畲族大多居住在交通不太发达的山区, 信息闭塞, 大众媒介是他们获取信息的最重要的渠道, 新思想、新观念通过这个渠道源源不断地呈现在他们面前, 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他们。

在调查媒介对畲族农村居民的影响时, 选择因为“接触媒介而改变思想观念”的有54人, 占26%。观念的变化虽然比例不高但却影响深远。因为“价值观的转变是社会变革最重要的前提条件。因为要想使传统国家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 不仅要有现代化的经济结构, 还必须要有现代化的价值观念与态度, 必须完成一种文化转型, 而在这方面, 媒介具有巨大的力量”。[3]虽然, 我们不能确定畲族村民在接触媒介过程中哪些观念发生了变化, 但是从他们的自我评价中, 我们就能够明显感觉到他们确实在变化。许多畲族青年不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生活了, 他们渴望走出去闯荡事业。他们喜欢时尚, 唱着流行歌曲, 穿着时髦衣服, 留着新潮发型, 容易接受新事物, 等等。而年长的一辈对于年轻一代的生活方式也多是理解、接纳、宽容。

二、现代媒介促进了消费文化在畲族乡土社会的兴起, 畲族的日常生活也因此有了更多的现代文化因素

如果从满足人类基本需要的角度来看消费, 那么消费仅仅是“消费了使用价值”。但是, 在经济发达、生活富裕、产品充足的今天, 消费已经远离了仅仅是“消费使用价值”的层面而进入了文化消费时代。此时消费追求的是文化意义。“人们在消费物品时, 看重的是物品所表达或标志的社会身份、文化修养和生活风格。人们的消费要求突出商品的符号价值, 即商品的文化内涵, 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品位, 这就是所谓的符号消费。”[4]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 近几年, 景宁县城乡经济发展迅速, 居民收入不断增加, 人民的生活消费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更重要的是, 居民消费结构得到明显改善。“居民用于吃的支出比重下降。电脑、摩托车、彩电、空调、电冰箱、洗衣机、摄像机、数码相机、小汽车等高档耐用消费品逐步进入普通居民家庭, 升级换代步伐不断加快。用于服饰、家居日用品、通信、医疗保健、文教娱乐等方面的支出大幅度增加。”[5]改善和提升生活品质必然会带来消费层次的提升。在这样的背景下, 我们有理由相信, 畲族民众关于消费的要求已经不再是仅仅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了。

事实上, 畲族民众的生活里已经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现代媒介的身影、看到符号消费的大量存在了。在问到“有没有受电视广告的影响购买过相关商品”问题时, 25%的人认为在购买商品时受到了广告的影响。所占比例虽然不高, 但是其影响力却不容小视。因为, 农村的消费者有群体化现象, 一部分人买了一种品牌, 其他的人也会跟随买同样的产品, 这一方面是农村特有的经验主义生活方式的体现, 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在寻求一种身份或地位的认同。“调查发现, 乡村消费者具有强烈的消费趋同性, 从众心理和攀比心理突出, 往往是一定区域先富起来的农民购买了某种品牌的家电后, 便会很快形成示范效应, 从而带动同一区域的乡村消费者购买同样品牌的家电。”[6]230

媒介对于消费文化的影响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察。一是现代媒介持续不断地传播消费信息, 灌输消费观念, 推销产品, 制造时尚, 引导消费, 还把一些价值观念、审美偏好、消费习惯等广泛传播, 从而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村民的消费方式、消费偏好, 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追求。二是广告对于消费的作用。“调查显示, 广告对于乡村受众购买其不甚了解的商品时, 所产生的影响在‘一般’和‘较大’之间。”[6]229可见, 在乡村, 广告对消费的影响明显存在。走在畲族乡镇, 街道、路边到处都有内容丰富的墙体广告、户外广告以及广告横幅等。通过眼花缭乱的电视广告, 畲族村民开始和城市人一样感受着同样的时尚潮流, 享受同样的品牌消费带来的满足感。显然, 畲族民众已经开始和电视广告“亲密接触”了。

三、媒介改变了畲族民众原来的生活秩序, 这使依靠人际传播来延续文化的传承机制受到很大冲击

笔者在对畲族农民的业余生活进行调查时, 设置了五个选项, 分别是看电视、和朋友聊天、看报纸、打麻将、上网等。被调查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多选或者单选。结果显示, 看电视的有181人, 占87%, 和朋友聊天的占74%, 打麻将的占15%、上网的占14%, 选择看报纸的人数最少, 只有9%。

和过去相比, 他们的业余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过去在劳作之余, 大家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 讲故事、讲传说、学山歌等等, 其乐融融。但是大众媒体普及之后, 挤占了人与人之间接触和交流的机会, 代之而起的是每到夜晚, 一家人端坐在电视机旁等待着自己喜爱的电视节目的到来。人们之间谈论的也不再是民族传说和畲族山歌, 而是电视剧中的人物故事, 他们会因为剧中人物的命运起伏转折而百感交集。“已有千百年历史曾极受少数民族欢迎的口耳相传的人际传播或亲密和谐的群体传播等方式, 现虽在一些多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中仍占一定比例, 但已降至次要地位。”[7]

日常生活秩序的变动对畲族文化的传承影响比较大。畲族是没有文字只有语言的民族, 千百年来, 依靠一代又一代人的言传身教延续并丰富着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传统。比如畲族山歌的传承在于以歌会友、以歌议事、以歌代言等等, 而这需要的又是面对面的人际传播、口语交流, 需要的是适合口头传播的生活场景的存在。电视可以联系社会的各个部分, 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淡漠。87%的人选择看电视则意味着“过去走门串户、聊天谈心的时间现已被广播电视夺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亲身交往被人与机之间的交流所取代, 人际交往日益淡漠。”[8]这样的话, 依靠人际传播来延续的文化传承机制将会受到很大冲击。

四、新兴媒介开始在畲族民众特别是青少年中盛行, 这将对整个畲族文化的传承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在被调查的成人中, 手机的拥有率为61%, 电脑的拥有率为15%。从景宁有关部门的统计数据看, 景宁手机用户和互联网用户发展很快。网络的使用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和文化水平。网络使用者中以经商、炒股为主, 另外一些是家里有人在县城上班, 经济条件较好, 受教育程度较高。

手机拥有率虽然很高, 但目前手机的用途还只是以接打电话和收发短信为主, 手机作为第五媒体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一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目前畲族民众拥有的手机价格都不高, 智能化水平普遍较低, 上网功能不强或者干脆没有。此外, 上网会产生额外的费用, 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二是因为手机上网功能的启动和网络信息的阅读还需要一定的操作能力及受教育水平。因此, 手机在畲族地区还只是当作通讯工具。但是从手机和互联网用户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来看,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新兴媒体将成为畲族地区媒体的主导者。

目前来看, 畲族民众用手机上网的人数极少。在被调查的成人中只有5个人使用手机上网, 全部集中在20~30岁这个年龄段。但是通过对青少年媒介接触状况的调查, 我们明显感觉到, 在青少年学生中, 新兴媒体的拥有量和使用量都远远超越了成年人。

本次调查对象中有62名中学生, 其中初中生50人, 高中生12人。调查数据显示, 手机拥有率为53%, 电脑拥有率为47%。用手机上网的人不多, 只有20%。87%的人会利用电脑上网。其中经常上网的比例为73% (包括在家上网和网吧上网) 。有73%的人上网是为了获取信息增长知识, 60%的人是为了娱乐。对于农村青少年来说, 手机的普及率远不及城市高, 毕竟买手机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而且农村社会组织关系较简单, 还是“熟人”社会阶段, 手机的用处还不明显。从对中学生的调查情况看, 青少年的新媒体使用量明显高于成人, 网络、手机在青少年的业余文化生活中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发布的《2009年中国农村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截至2009年12月底, 中国农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10681万人, 手机成为农村网民主流上网终端。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率为15%。在年龄结构上, 农村网民更加趋于年轻化。总体来看, “年轻化、低学历、学生群体”是农村网民的主要特征。

“伴随着现代传媒不断涌入, 村庄里的年轻人对大众媒介的接触也就成为一种经常性行为, 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就自然会更多地受到媒介文化的影响, 相应地塑造出一种与传统文化氛围不和谐的属于他们自己的亚文化。”[9]畲族的青年一代肩负着延续并发扬光大本民族文化的重任, 肩负着繁荣畲族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青年一代的文化取向决定着新时期畲族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 媒介对他们的影响将对整个畲族文化的传承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五、结语

文化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总是不断融合、不断变化的。文化的流变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流、渗透。在文化接触中, 各民族总是根据自己的民族个性, 取长补短, 发展着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因此民族文化的变化也是不可避免的。“只要这种变化体现了社会的文明和进步, 就表明民族经济发展了, 民族融合程度加深了, 民族的现代化进程加快了, 就是值得肯定的。”[10]

新时期畲族文化中出现了具有现代意义的文化, 这是畲族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动向。它体现着新的价值取向和时代特点。我们既不能一棍子打死也不能盲目崇拜。毕竟这种变化还是零碎的、不稳定的。我们应该本着理解、宽容、辩证的态度予以关照、梳理和引导。

另外, “文化传播之间的不平衡在文化差距大的国家或民族之间出现时, 可能会对弱势文化造成破坏, 甚至有可能造成其文化的消亡”。[1]387在与汉文化的接触中, 畲族文化显然属于弱势文化, 因此, 畲族文化的繁荣发展还需要采取适当措施予以保护和鼓励。

摘要:通过分析畲族群众的媒介接触行为, 我们可以看到现代媒介已经对畲族民众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产生了较大影响, 同时, 媒介还触动了消费文化在畲族地区的萌生。而新兴媒介在青少年群体中的盛行则可能使媒介对畲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媒介,畲族,文化变迁

参考文献

[1]吴飞, 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1]吴飞, 王学成.传媒.文化.社会[M].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2]赵慧彩.浅析电视剧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 2011 (4上) .[2]赵慧彩.浅析电视剧对受众价值观的影响[J].新闻爱好者, 2011 (4上) .

[3]蔡新会, 蔡会明.农民工乡村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其进城社会资本的缺失补救[J].农村经济, 2008 (6) .[3]蔡新会, 蔡会明.农民工乡村社会资本的特点及其进城社会资本的缺失补救[J].农村经济, 2008 (6) .

[4]张筱薏, 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J].学术论坛, 2006 (9) .[4]张筱薏, 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J].学术论坛, 2006 (9) .

[5]杨一平, 陈小明.辉煌“十一五”——畲乡经济社会发展综述[N].畲乡报, 2011-04-05.[5]杨一平, 陈小明.辉煌“十一五”——畲乡经济社会发展综述[N].畲乡报, 2011-04-05.

[6]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30, 229.[6]李红艳.乡村传播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230, 229.

[7]李勤.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J].当代传播, 2005 (5) .[7]李勤.大众传播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影响[J].当代传播, 2005 (5) .

[8]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04.[8]李良荣.新闻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104.

[9]谭华.大众传播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1) .[9]谭华.大众传播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建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1) .

罗源畲族婚俗研究 篇8

罗源县畲族名村———福湖村于2006年列入福州市首批民间文化(畲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村里的畲民以雷姓为主,村内文化遗存丰富,历史古迹众多,堪称明清畲族建筑的“博物馆”。在福湖村的考察中,发现村子仍然保存着原汁原味的畲民风俗,将畲族传统婚礼、民族服饰、罗源畲医、乌饭节、对歌、苎麻、刺绣、剪纸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完好,形成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一、畲族的婚姻形态

畲族执行一夫一妻制,重婚和纳妾者会遭到全村人反对。畲族的婚姻的形式除女嫁男家外,男到女家也很普遍。在畲族,男到女家称为“抱儿子”、“喊儿子”。和汉人“有男决不招女婿”不同,畲族人不歧视男到女家,甚至会有人特意招女婿,而让儿子去娘家抱儿子。若夫妻都是独生子女,则要赡养双方父母,要种两家田,俗称“做两头家”、“种两头田”。有人会提前收养女婴来给儿子做媳妇,俗称“抱媳妇仔”,和汉族的“童养媳”类似,这样可以节省定亲、送礼、迎娶等费用。但到八十年代,抱童养媳现象已经绝迹。

以前,畲族青年在十一二岁就开始议亲,由父母包办婚礼,只在族内各姓氏间通婚,不与异族通婚,有“女大莫去嫁阜老(汉人)”之说。但现在,畲汉两族男女通婚已很普遍。畲族的男女地位相对平等,女人一样要从事劳动生产。因此,女方在生产农事安排和家庭经济支出上有发言权和决定权,甚至可以代表丈夫和家庭发言。在畲族,不只妻子会做家务,丈夫一样是料理家务的能手,不像汉族男子的“君子远庖厨”,畲族男子以会烹饪为荣。畲族的婆婆和媳妇相互尊重,关系较平和。畲族的这些优良传统仍保留至今。

二、畲族男女的相识方式:以山歌为媒

畲族男女青年的恋爱相对自由。他们在劳动、节日、出行、婚礼等公开场合中找对象,以山歌传情,以歌作媒,自许终身。他们所唱的山歌叫情歌,也称为缔结良缘的“缘歌”。他们通过对歌考验对方的才情,即比“肚才”。一般由姑娘发问,小伙子来答,大胆直率地试探对方,求相悦来寻得意中人。当挑选完对象之后,姑娘将银质手镯或戒指赠予男方。而小伙子则回赠“肚稿袋”即白色“兜肚”或其他贵重物品给女方。然后男方回家后告知父母亲事,再托媒向女方父母说亲。即使是直接经由媒人介绍和父母提亲,也必须取得子女同意才可定亲。男家将糕饼、枣、线面、猪蹄和聘金送到女家叫“小定”。随后男女双方会来往频繁,发展感情。男方会到未婚妻家帮忙做助工、犁田、插秧、秋收等农活。

三、定亲

定亲前要先“合八字”,请算命先生“合婚”,推算生克冲合,再把“生庚”压在厅堂奉祀祖宗的香炉下,若三日内没有打破碗碟等,即可定亲。定亲称为搭定、下定、插定、安定,一般在农历五月或八月。男方会备好礼物和聘金托媒人公送到女方家里,两家议定娶亲时间,即定佳期。男方委托媒人公将所择迎娶吉时的龙凤帖送至女方家里。女家要备办酒席宴请媒人,称为“请媒人”。媒人是由男性担当。女家请要出嫁的女儿做客,叫“做送路”。新郎和媒人公将“箩二”酒米即十二斗糯米送到女家,作为宴请六亲九眷、抬轿赤郎的婚嫁酒,即“送酒米”[1]。

女方出嫁前,要到外舅、姑妈、姨妈家做客辞行叫“做表姐”[2]。“做表姐”即对歌,为将来的赛歌社交活动做准备。“开头唱《路经》之类的邀请歌,然后对唱,对唱的内容多是正统的小说歌,亦穿插一些杂歌,结束唱《送神歌》”[3]。畲人善歌,以能唱为荣。但现在,福湖村的姑娘越来越少唱山歌,更遑论与人对歌。现在“做表姐”的习俗已变成新娘出嫁前的走亲访友,对歌变成象征性地唱几条。做完“表姐”后,家人要好菜好饭地款待新娘,在家待嫁。

四、娶亲

(一)接亲家伯

在迎亲的前一天,新郎家要选择一名既机灵又善歌的同辈男子挑礼担到女家做“亲家伯”,即“赤郎”。亲家伯和媒人公将“源祖礼”送到女方家。“源祖礼”包括十二个鸡蛋、十二块豆腐、十二两猪肝、鱼、肉、菜、果、酒等用红纸包好十二个红包。当礼担到时,村里的姑娘将事先准备的锅底灰抹到亲家伯脸上,而亲家伯左右躲闪着。“接亲家伯”的礼俗,除了增加欢乐气氛、增添喜庆之外,还意在告诫夫家日后不得欺侮新嫁娘。

(二)着凤凰装

新娘出嫁时要梳“凤凰”头,穿着“凤凰”装。新娘的衣裙、鞋子、头饰、银器等全套行头放在竹筛上,拜过天地祖先,在一对红烛的引领下,送入新娘的闺房。凤凰装传说是畲族的始祖盘瓠王的妻子三公主的嫁衣,图案多为凤凰和牡丹,上衣为古典交叉服式,衣长至膝,袖短窄,领、袷等部位缝“捆只颜”和花边[4]。母亲为女儿梳凤凰头。凤凰头包括凤凰髻和凤冠,将头发绕螺旋状于头顶盘成“凤凰髻”,然后带上由月牙形银盖、银簪、银片、银花组成的凤冠。最后盖上红盖头,盖头的两侧穿着桂圆串,新娘胸前挂着剪刀和圆镜,这样新娘就打扮好了。走出闺房的人都要用热艾草汤,清洗一下,表示去除污浊,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三)哭嫁

畲族有“哭嫁”婚俗,以歌哭唱,哭唱的内容包括哭爹娘、哭哥嫂等,表达对父母养育的感激之情,同时倾诉女性地位低下的恨嫁之情。新娘有感而发哭得情深意切,既为娘家讨吉利,又使亲友赠“红包”添妆。畲民相信,哭了以后,男女双方会发家,哭得越厉害,以后人丁越旺,有添丁旺财之意。

(四)迎亲

迎亲队伍在接新娘的路上会遇到新娘的姐妹团设的路障,媒人公就放鞭炮和递红包支付买路钱才能通过。当队伍靠近新娘家门时就放鞭炮,提示女家关门,称作“关门迎轿”。亲家伯需掏出“红包”,塞进门缝,门才打开。随后红轿进门,轿前的灯笼是不许熄灭的,称作“暖轿子”。娘家人用唱的方式清点礼物,然后给每人做一碗肉丝面。吃完后,脱草鞋洗脚,换上新鞋,称作“脱鞋礼”[5]。

新娘哭嫁后,跨过火炉,坐进轿子。娘家人抬轿须在厅堂上三进三退,意为告知祖宗孙女要出嫁。新娘在轿内不再哭泣禁止回头看娘家,意为留风水。新郎娶亲用锣鼓、唢呐向女家催送嫁妆,叫“催妆礼”。嫁妆送到夫家时,要找一位父母健在、儿孙满堂的“大姐”来“安床”。安床时要边说吉祥话边在床上放“斗灯火”,摆茶、酒敬请“床神婆”。新娘出轿前娘家人要先回避,否则会“犯冲”。新郎等到娘家人回避后,踢三下轿门,牵新娘出花轿,准备拜堂。

(五)成婚

花轿进门后,“大姐”给亲家伯开轿门红包,然后探入轿内取出桂圆,在轿前踩碎,以破冲喜。再把五谷种子、定身镜和红蛋放在茶盘内。新郎就可以踢三下轿门接新娘了。为了体现畲族女始祖三公主的尊贵身份,拜堂时只有新郎下跪,新娘不下跪只点头鞠躬。拜毕,由新郎手持一对龙凤红烛引路,新娘随之进入洞房。畲族的“洞房礼”很特别,由八个未婚男青年组成“子弟班”、“佳期班”去“送落房”即闹洞房。他们先和新郎唱“送落房”歌。唱毕,新郎与新娘连喝三杯“合酒”。佳期班再唱“祝贺歌”和“闹房歌”。参加闹新房的诸亲不论辈分,有“三天不论大细”之俗[6]。

婚宴设在傍晚宴请六亲九眷和亲朋好友。待酒过“三巡”,菜过“二大”,新娘要出房敬甜茶。宾客喝完后,要在茶杯中放红包回敬新娘,这叫“茶仪”,是与新娘的见面礼。然后进行“嬉新娘”、“嬉大舅”等活动,男青年与新娘对歌,如果对不出来就要受罚。据村民回忆:以前在婚宴上要跳“四角厅”的舞蹈,这种舞蹈无乐器伴奏,而是以山歌代乐,山歌是歌手即兴创作,甚是有趣,但现在几乎看不见了。新娘入洞房后,不与新郎同房,而要坐守一天一夜,意为百年好合。新郎要在酒宴上通宵达旦陪宾客,表示热情待客,想要留住宾客。

五、三朝“回门”

在福湖村,成亲后的第三天要回新娘家做“头转客”,即“请回门”,夫妻带着礼物回娘家,俗称“女婿担”。娘家要设宴款待女儿女婿,女方亲戚也要轮流请客。在娘家的最后一夜,岳父要请“女婿酒”。在席中,提壶者须请女婿唱令歌和行酒令。酒过三巡,“亲家伯”要唱令歌,替女婿说感谢话。然后岳母请女婿吃满碗饭,俗称“饭心饭”。碗里放着“饭心包”意为暗里赠“私家”,以示关爱之情。女眷们要唱“饭心歌”,表示嫁女爱婿之意。女婿吃完“饭心饭”后,要将红包放在碗里,表示感谢岳父母的恩惠。宴后,女婿要发红包给女方亲属表示“见面礼”,俗称“分花包”。

做客结束后,夫妻要在新娘的同胞兄弟或堂兄弟的护送下返回夫家。夫家要办“回门会”款待新娘的同胞兄弟或堂兄弟,俗称“请亲家舅”。夫家会准备一碗糯米饭,在饭下藏着红枣或戒指。亲家舅要把红枣或戒指从饭中夹出,期间不能撒饭,否则要罚唱歌或罚酒。回门后,夫妻俩和睦相处,开始美好的生活。

六、结语

福湖村的畲族婚礼仍保留着合八字、下定、送日子、做表姐、迎亲、娶亲、回门等一系列通婚礼仪。但现在,福湖村的年轻畲民进城务工,被现代婚俗同化,已经渐渐摒弃传统婚俗。为了保护这一文化瑰宝,政府把它列入非遗保护名录,并经常举行畲族民俗文化,普及大众。婚俗文化的民族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标志。民族文化认同是民族发展的根基。我们急需保护正在消失殆尽的民族文化,弘扬民族文化,捍卫民族文化的所有权。

摘要:福州市罗源县的“畲族婚礼”是福州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畲族婚礼是畲族人生仪礼中的重要仪式,极具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是闽都的重要瑰宝。在福湖村考察,作者看到了一场古朴有趣的婚礼,新人衣着华丽,婚礼热闹,展现畲族婚俗的别样风情。本文就相识、定亲、娶亲和回门探讨畲族婚俗,弘扬民族文化。

关键词:罗源畲族,婚俗,婚礼仪式

参考文献

[1]福建省罗源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福州市志·罗源县志[M].福州:方志出版社,1998.

[2]蓝天.福鼎畲族婚礼[C].闽台婚俗———“福建婚俗的调查和研究”研讨会论文集.厦门大学出版社,1990.

[3]雷弯山.畲族风情[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4]李伟.福建畲族“凤凰装”服饰符号的文化语义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0).

[5]福州市文化局.闽都瑰宝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8.

畲族服饰的保护与研究 篇9

服饰文化是当代人类社会的第一生活要素,衣食住行四大需求中排居首位,足以显示衣文化对于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性。我们通过对一个民族的服饰文化研究,能窥视到整个民族文化生活的情景;从了解到的各地对畲族文化研究现状得知,畲族服饰文化的研究至今未有系统性专著出现。如果能组织专家团队,对当地政府资源和民间力量进行有效整合梳理,从畲族服饰文化发生学、服饰生态循环学、服饰发展进化论等理论研究出发,把畲族服饰的保护与传承、研究与开发,进行整体统筹,在遗产保护、文化创意和产业文化之间平衡发展,在畲族服饰文化中取得突破性成果,形成制高点,将推动景宁畲族自治县全面发展,努力打造成名副其实的畲族文化高地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畲族服饰的保护与研究具有现实的意义。

关于畲族服饰的样式,多年来有不少热心人关注,民族工作部门开过几次研讨会,许多学者发表过论文,景宁县还举办过畲族服饰表演,但最终都是作不了统一的定型,各地只好自行其是,服饰的民族标志是自然形成的,另外服饰在封建社会还有一个行政手段强加的人的社会地位等级制标志和现在还延续的行业区分标志,我们谈民族标时,不去谈等级制标志和职业标志。因此,应该从各地方志记载和还存在的老人服饰中找山样式,因畲族大分散小聚居,不求全民族一个样式,但要找出一个共同的理念。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服饰所需的原料和技术交换更广泛,一个民族服饰样式也会被其他民族采用,比如原来产生于我国满族妇女的连衣裙、英、美等国家的直襟大翻领加领带的男式服装(我们称西装)、东欧的拉链衫(我们称捷克衫)都全球普及。正因这种趋势,作为民族标志的服饰只有在特定场合需要标明民族身份时,才会有人穿,平时都会穿大众化的服装。所以,我们在谈服饰趋向时,有些学者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变化叫作“汉化”,是不够准确的,应该统一用“大众化”一词才对。

记载畲族装饰最早的文章是嘉庆二十一年《云霄厅志》录的唐代垂拱年间(685-689)陈元光的《谢准请表》云:“椎髻卉裳”。古人都是留长发打发辫,到辛亥革命后男人才去掉K辫。南方水田稻作人把发辫盘在头上,“椎髻”便于劳动。至于怎样“卉裳”,至清代方志才有记载,清道光十二年《建阳县志》云:“男子服饰、职业与汉人略同。女子不缠足,不施膏泽,无金银佩饰,服色惟蓝、青与白。”光绪三年《处州府志》云:畲妇“冬夏以花布裹头,巾为竹冠,缀以石珠,妇人皆然,未嫁者否”。同治十一年《景宁县志》云:“无寒暑,皆衣麻。��妇女跣足椎髻,断竹为冠,裹以布,布斑斑,饰以珠,珠累累(皆五色椒珠)。”同治十年江西《贵溪县志》云:“女子即嫁必冠笄,其笄以青色为之,人如掌,用麦杆:数十茎著其中,而彩线绣花鸟于顶,义结蚌珠缀四角,服之刁刁然。”��家居悉穿草履或木屐(与日本同式),必往其戚属庆吊时始用布鞋,鞋端绣红花并垂短穗,其膝以卜蓝布匝绕,则男女皆然也。”可见布料为麻布,那是白种麻自织布自家用的自给自足农业经济的反映,布色为蓝、青与白,与鸦片战争之前闽浙一带是产靛青染料有关,有成语讲“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靛青初加工为蓝色,再加工才是青,即黑色。男子的直襟短衫和妇女的花边衫冈与汉人差不多,故未见记载。而多记载畲族妇女头饰。对于畲族妇女头饰,1929年德国学者哈史图博在《敕木山畲民调查记》中谈到当时“畲族长期居住在大山深处,受到当地国民政府的歧视和压迫。畲族妇女被严令禁止佩戴畲族头饰。在景宁县,警察甚至把进城的畲族妇女的头饰扯下来,丢在地上,把它踩碎。畲族的旧服装旧风俗被毁坏,破坏了乡土联系和民族感情,民族特点受到了无可挽回的损失。

新中国成立后,废除了民族歧视与压迫政策,宪法规定少数民族有保持和改革风俗习惯的自由,政府和公民都要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民族政策得更全面的落实。最能突出畲族民族特色的妇女头饰得到提倡,目前是五种样式,福安式是浆硬的黑绸布约10CM宽绕发际一圈,再加3cm宽的红绸带缚上:霞浦式是在福安这种基础上,头顶上一捏头发拉拢用红头绳扎约10CM长,再弯下与脑后头发一起打头髻,侧看如有茶杯柄形;罗源式是不扎绸布,用红毛线扎成长辫盘成椭圆形一块,盖于头顶,盘盖后端一条长条红辫高竖后弯至后脑勺;景宁式是发际扎黑绉纱,一块10cm长4cm方的木块或竹筒包以红帕,方块后端斜竖一支银簪,再一支银簪一头连方块前端一头连竖簪顶,组成钝角三角形,称“笄身”,钉上八串瓷珠,笄身置头顶,瓷珠分开穿于绉纱以固定;云和、丽水式只是笄身没有露出银簪,组成较低的等腰三角形,红帕把三角形全遮上。浙南又有人创作了以一块上小下大鼻形红绸包的木块,钉上绸带扎于额前,用于少女戴。浙南式可谓直接模仿凤鸟鸟冠,闽东式可谓“椎髻”的发展。垂挂的珠,实际上并非古方志所云为“石珠”,而是瓷的螺旋形细短条管,现代当然都为塑料圆珠代了。

妇女上衣为大襟花边衫,过去穷人在厂字形襟边镶五条色布,富人则绣花,现在领口、大襟边、袖口都钉上机织的花边了。腰前扎一围裙,俗称“拦腰”。拦腰短式为二尺宽一尺长的黑麻布,上边加红色两寸宽的拦腰头,再两角钉彩带,彩带围于腰打活结于腰前;长式的只是K度改为2尺,布料多为蓝色土布。旧社会有些方志作者未仔细观察拦腰,而写书说“只著裙,不着裤”,那只是臆写以搏人喜听,农田劳作若穿筒式裙根本不便于劳动,古人也不会那样设计。

畲族的传统服饰绚丽多彩,最出名的当然要算凤凰装了,新娘出嫁的时候都会身穿华丽的凤凰装,戴上象征着凤凰翘首的凤冠。日常的传统服饰是苎麻布和棉布缝制的靛蓝色衣服服,现在我们只在比较重要的日子才会穿隆重的传统服装。

少数民族宗教服装是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宗教服饰突出代表了当地的服饰特色,体现畲族的本土特点,蕴藏着丰富的畲族文化。同时,民族宗教和民族服装一样都具有强化集体情感和集体意识的作用,能够维持族群认同和共同的民族意识。

宗教服饰的产生及发展演变是和当地的宗教氛围是息息相关的。只有通过当地宗教体系的构成及其与各种服装的对应关系,才能分析各种宗教服装的表征意义及相关文化内涵。以景宁畲族自治县的宗教体系为例。宗教体系由可主持族内宗教活动的“先生”“师公”和只可参加族内宗教活动的“学师”组成。

畲族原始宗教为:传师学师,也称“做阳”“奏名学法”,被汉族文人称“祭祖”。是以已学过师的师公带领要学师的人,以祭祀舞蹈象征,“上闾山”学“法”。学师后认为有了“法”,可不受人欺侮,规定死后要做“功德”,可受阎王优待,在阴间当官骑马。除了畲族自身的宗教之外,汉族的道教对畲族宗教文化也有很大的影响。畲族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逐步形成与汉族杂居的大分散小聚居局面,畲汉交流广泛。其中,对畲族宗教文化影响最大的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文化。现在很多畲民的丧礼就直接由道教道士来主持。

宗教体系中不同地位的人以不同的宗教服饰表明身份。畲族宗教服饰的种类尤多,通过服饰可以窥视出这个古老民族的古风遗俗。

赤衫,即经过传师学师的人所穿的“法衣”,样式是大长衫,用带缚。穿红色的一代学师,名为“赤衫”,下一代的名为“乌蓝”。赤衫、乌蓝还配有“水古帽”。这种衣帽只在举行传师学师仪式和学师人死后做“功德”才穿戴。大同衫,即一套红色衣裤,下配花鞋。当地妇女典型服装的“花边衫”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普通寿衣,即未学师畲民的寿服为生前穿过留下的最新衣服。为了让死者到阴间能辨认自己的衣服,衣服如果是全新的,一定要用香火在衣服左下摆反面炀烧几个洞作为记号。丧服,即死者亲属在丧期内应穿的服装。畲族的传统丧服是由苎麻制成,男女都带有两个耳状装饰的白帽。亲属着披肩戴白帽,其他人戴短白帽。孝子一般都穿麻布长白衫,并且将日常服装反穿使缝头朝外来表示戴孝。等他们送棺到山后,再把丧服返回穿。

畲族的服饰文化在畲族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对这些服饰文化的研究对于民族文化的弘扬、民族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以畲族服饰文化为主线,将畲族服饰从源头保护、现代传承中变革、发展创新中品牌输出的整体战略构架。最终为推动实现抢占中国畲族服饰文化制高点,把畲乡景宁打造成真正的中国畲族服饰文化发言地和风向标,进而实现畲族服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浅析江西畲族民歌音乐特色 篇10

一、曲式特点

1. 调式特点

以资溪乌石畲乡民歌《猜谜歌》为例,此曲为五声A商调式,调式支柱音为商、羽、徵。整体音列为23561并以上方五度的羽音6为主音并加以强调。而资溪乌石地区其他少量民歌如《摸摸摇摇上花船》则为徵调式。

还有铅山地区丧歌《正是南山水牛行》为代表的宗教歌,主要为宫调式,音列为12356,宫音为全曲核心音,多次出现在起落处。其他地区的宗教歌大致相同,主要调式为宫调式和徵调式,商调式很少。

2. 曲式结构

江西畲族民歌的曲式结构主要以单乐段为主,其乐段内部平行式两句体、起承转合四句体及五句体,有上下句的变化反复式。

以漳坪的交恋《打起山歌闹九洲》为例进行结构分析,整体乐曲为两个单句变化体结构的单乐段组成的二段式结构。这种结构的畲歌较少,经常会出现转调,这种结构原则是在对偶结构的基础上形成起、承、转、合,第三句构成一个“转”句,使乐段呈现出呼应、发展等多种因素。增强了乐段的表现力,在平行乐段的基础上构成了一些变化,增强歌曲的情感体现。

3. 旋律特点

在畲族民歌中,曲调与唱词紧密结合,根据每段歌词首字的读音音调来确定曲调的起音,而且在演唱过程中,常在同一调式调性内做音域与旋律的变化,基本音列为12356,旋律的基本进行为5321,有很多二、三度级进和四度跳进以及一些八度音的转换,五度跳进较少,装饰音多用前倚音,歌曲速度一般较为平稳,更像是诉说一般。江西畲族民歌的音域不宽,通常在八度之内,歌曲种类不同,歌曲旋律也不同。

4. 节奏特点

畲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文化的传承基本都靠老一辈传授,所以畲族歌曲即兴性较大,演唱者经常以歌代言,以歌传情,以歌叙事,他们可以根据不同情境来演唱歌曲。所以畲族山歌节奏以散板居多,随意自由,不受节拍约束,具有明显情感色彩,这在其他民族是很少见的,而在江西畲族民歌中,这种拖腔类山歌很常见,男女老少都会演唱。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节拍初步规整化、节奏较平稳的山歌,如铅山的丧歌《正是南山水牛行》旋律线条起伏不大,节奏较平稳。第三种节奏类型为多样化节拍交替混用,这类节拍的曲子往往有节奏自由变化的因素在里面,多为复合拍子和散板的结合,或者单为复合拍子,整体曲风多变,情感丰富,增加了演唱者的感染力。

二、歌词特点

1. 歌词形式

通过对畲族民歌歌词研究可发现,从文学形式上来讲,畲族民歌歌词具有:题材内容丰富、以七言绝句为主、贯用修辞和衬词等重大特点。就形式来讲,畲族山歌以四行、七言体式为典型格式,畲族山歌讲究押韵,每句歌词都有严格的韵脚。一般而言,一、二、四句必同韵,用畲民的话讲,不同韵就是不“平整”,不平整就不能唱,而且第三句的尾字须为仄声。畲族山歌多数为7字一句,两句为一行,两行成一条。一首民歌,少则1-2条,多则7-8条,演唱的歌词为畲语,汉语编的山歌用畲语唱不押韵,所以要用畲语进行修改才能演唱。

2. 歌词内容

畲族称歌唱为“歌言”,即以歌表言。从内容上大致可划分为长篇叙事歌、小调、灯歌、山歌、风俗歌、宗教歌。

长篇叙事歌包括历史传说歌和小说歌,历史传说歌追溯了畲族的起源和历史,将历史或小说改编成畲族山歌口头唱本,具有强烈的思想性、艺术性和人民性。

小调一般出现一些江西畲族传统民歌中,有些畲民与汉人杂居,有些汉族的民歌逐渐传入畲寨,所以曲调基本与汉族相同。

灯歌是民间彩灯活动中的歌腔,是畲族一种载歌载舞的民间体裁。这种在有节庆歌舞曲或者某种民俗活动中演唱的一些民间小调在江西各地是比较盛行的。

在畲族民歌中,山歌形式繁多、内容丰富且数量最多。它主要分为交恋、崇安歌、锁歌这几种体裁。

风俗歌是江西畲族民间风俗活动中演唱的曲调,从古代其就十分流行。多数风俗歌歌词大多是即兴编唱,主要形式为婚庆歌和丧歌。

宗教歌又名功德歌,它是指畲族在人去世以后做法事时唱的歌,也是畲族超度亡灵唱的歌,即做“五和尚”时师公先生唱的歌,为无伴奏歌曲,一般与丧歌穿插演唱。

三、演唱特点

1. 演唱形式

畲族人民爱唱歌,畲族歌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重唱等,无伴奏的山歌更畲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音乐形式。

独唱是畲歌中叙事歌一般的表演形式。在对唱的过程中也可能出现独唱的形式,独唱多半是一个人在劳动或者一个人在赶路的时候唱的歌,也可能是在聚会中演唱的一段历史或者小说故事。

对唱又名盘歌,它是畲族歌唱中最主要的也是最常见的表演形式,如恋人或者夫妻间的情歌对唱,再如迎接客人的知识对唱,这是畲族村寨盛行的风俗,当村里来了青年客人,一定会举办一次对歌晚会。

畲族人民在对唱的时偶尔会出现齐唱的现象,在对唱时,同一边的人会加进来形成齐唱,或者一人开头,其他人接进去形成齐唱。

出来以上所提到的独唱、对唱、齐唱外,还有二声部重唱。也可称为“双条落”,是带有轮唱性质的二声部。“双条落”又可称为双音,是重唱歌曲,可以使同声合唱,也可以是男女的重唱,但是男声需用假嗓唱。

2. 行腔特色

润腔的使用是畲族民歌演唱的一大特色。畲族行腔多采用装饰音润腔的表现手法,尤为突出的便是讲究倚音和滑音的运用。除此之外,由于唱法的不同,演唱者还会采用音色变化润腔,一般同一首歌可出现平讲调、"假声唱"和"放高音"和三种不同曲调整。

“平讲调”的唱法接近自然本嗓的音色,与真声相同。歌者多采取柔和、平缓的语调进行演唱,也体现了说话的音色和畲语的色彩,呈现出自然、连贯、质朴的音色。

“放高音”是在假声唱法的基础上再提高高音区的一种唱法,是假声唱法的延续,是为体现歌唱技巧而采取的歌唱方式。

“假声唱”是畲族民歌中最有特点的最具有普遍性的一种唱法,也是畲族千百年形成的独有的发声技巧。

参考文献

[1]马骧.畲族民间歌曲集[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兰雪霏.畲族音乐文化[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3]史芳芳.江西畲族民歌文化[M].江西高校出版社,2014.

上一篇:监视和控制下一篇:障碍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