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感悟

2024-05-03

设计美学感悟(通用8篇)

篇1:设计美学感悟

设计美学感悟——感性和理性的水乳交融

摘要:好的设计作品有时理性多一点有时感性多一点,并不是绝对的,但毫无例外的。凡是能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其设计都是理性与感性的较好融合体。这是一种设计态度:把设计的“物”当作一个“活”的生命体来对待。只有理性与感性的交融,才使产品如同自然造物的神奇。这就是设计的“美”的所在。

关键字:理性 感性 融合 愉悦

人是复杂的,不仅仅是人本身,还有他所处的复杂的环境,决定了人是感性和理性的复合体。设计是人的创造性活动,是按某种特定的目的进行有秩序、有条理的技术造型活动,是谋求物与人之间更好的协调,创造符合人类社会生理和心理需求的环境。由此可见设计是人为的和为人服务的,人的复杂性决定了设计也是感性和理性的综合。就一个有使用价值的产品(或实体)而言,对其认识的标准可能会不一样,一种是以科学认识为主,追求理性和定量的,注重功能和实用性的标准;一种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追求艺术形式和非定量的,注重个人感受的精神标准。其中理性代表的是客观事实,感性代表的是人类态度。

在设计的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理性多一点还是感性多一点。其实理性多一点还是感性多一点并不应该是讨论的重点。好的设计作品有时理性多一点有时感性多一点,并不是绝对的,但毫无例外的。凡是能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其设计都是理性与感性的较好融合体。因为只有理性与感性的水乳交融,才能使产品如同自然造物的神奇。这就是设计的“美”的所在。

1. 理性及设计的理性方面

理性指处理问题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自然进化原则来考虑问题,就是能看清事态和物质的本质,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和决定。理性是有理可依的、有逻辑的、科学的。理性是现实的、冷静的。在设计的过程中同样需要理性。设计必须要有理论的依托,设计中的理性因素包括:功能、技术、结构等。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掌握踏实的专业技能,如人体工程学,心理学,力学,工程等。在设计中,我们首先要考虑产品所面向的对象。

拿产品设计来说我们会考虑很多方面,例如: 市场调研,考虑消费者的需求,确定市场定位;考虑技术条件是否能够满足需要;产品与人体的尺寸、形状及用力是否配合;产品是否符合人机工程学,是否便于操作;各操作单元是否实用;各元件在安置上能否使其意义毫无疑问的被辨认以及结构的安排和处理等;产品的加工工艺、技术指标、互换性要求等;产品是否便于运输、清洗、保养及修理等。

2.感性及设计的感性方面

感性:感官知觉。尤指内容或方向倾向美学或感情方面的,感性是听从直觉,内心的声音,理性是听从理智,大脑的声音。理性让人数理逻辑化,感性让人自然人性化;如果理性束缚意识自由,感性就要在此时消除压力。

余光中的《散文的知性与感性》中的运用:“因此感性一词应有两种解释。狭义的感性当指感官经验之具体表现,广义的感性甚至可指:一篇知性文章因结构、声调、意象等等的美妙安排而产生的魅力”。

设计中的感性是人性的表达,它所涉及的方面例如:形态、色彩、材质等。

女性婉转柔和的线条,曲直相结合来塑造流畅精巧的有机造型,市场上形体别致色彩透亮和曲美柔顺亮泽的各种化妆瓶,色彩的酷感给人朦胧与诱惑、寻味与情趣。色彩鲜艳的山地车、花样丰富的雨伞、多彩的手机,它们因为充分显示了青春的时尚动感与活力。木、竹、藤、棉、麻等编制产生的产品,具有温和朴素的质感,蕴藏着人造材料无法替代的心理价值。等等这些都是设计的感性的一面。

3.理性和感性的融合拿工业设计来说,工业设计的对象是物,不管这种物对人起到何种作用,在本质上,它们都是人类的工具。这些工具不管大小还是技术产量是高还是低,都是人的肢体、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延伸。

在哲学上,工具具有双重的属性:“工具的人化”和“工具的物化”。工具的物化是指工具存在的客观化,即它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工具的人化就是工具体现出人的生存方式的特征、人的行为方式的特征、物质功能需求的特征及审美需求的特征等。工具的人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好好研究,导致产品冷冰冰不具有感性的一面。只是物化了的机械制成品而已。

所以理性和感性的相互融合是必要的,这是一种设计态度:把设计的“物”当作一个“活”的生命体来对待。因为作为复杂的人的生活环境的一部分,“物”时时刻刻在同人和其它的“物”进行着信息的交流。就如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过物与人之间的语言是信息。例如人们常说的“触景生情”这就是人与“景”之间的信息交流。

要使这种人与“物”之间的交流顺畅甚至从更高层次上说愉悦就需要设计的感性的一面来表达。

理性和感性的融合不是理性因素和感性因素的简单堆砌,而是达到内在的统一。这种统一表现为感性的因素把理性的因素的信息完美的诠释和表达。只有这样才能使交流愉悦,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美感主要特征是一种赏心悦目的快感”。即愉悦性。

这种理性和感性的交融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形态、色彩、材质等。例如雅各布森在1958年为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旅馆设计的“天鹅”椅和“蛋”椅,从理性方面来说它符合功能和人机的要求,而它用比较感性的形态表达出来,是人产生亲切感,而且也符合环境的要求—在旅馆中有宾至如归的感觉。1985年格雷夫斯维阿勒西公司设计了一种自鸣式不锈钢开水壶,为了强调幽默感,它将壶嘴的自鸣哨做成小鸟式样。既满足了功能和技术要求又使人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这不得不说是理性和感性的巧妙融合。现代的小轿车,其外形从动力学原理出发,相对地设计成鱼型或楔形,一方面可以减弱空气的阻力,有利于发挥高速功能作用,另一方面从外形上又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再比如设计按钮颜色是通常把重要的按钮用红色表现,这也是与功用有关联的设计体现。综上为什么说这种理性和感性的融合的设计是美的呢?

因为这样的设计既满足了物质要求又提高了生活的质量。如果仅满足物质要求那么设计出来的只是冷冰冰的没感情的机械。试想在日常的生活环境中充斥着这样的物品应该会感到厌烦吧,没有交流一切都死气沉沉。如果理性和感性没有融合后果大概同1851年英国“水晶宫”国际博览会的展品差不多——过分的装饰。

设计是为人而服务的,设计的实体构成人的环境的一部分,是必要进行信息的交流。理性和感性的融合的设计是这种交流顺畅而且愉悦。构成了美的环境。

美的人为环境是满足人的审美需求的重要因素,爱美是人的天性,而引起人的美感的主要内容是自然美和艺术美。根据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特点,对人为环境进行改变是可以办到的。美的环境可以使人保持愉快心境。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积极影响。美的环境能帮助人培养高尚的情操,热爱美好的事物。例如路边的公共设施垃圾桶如果设计成一个可爱的小动物,与人进行交流—使人产生亲切感,大概踢垃圾桶破坏公物的行为就会少些。

由此可见,理性与感性是天平的两端,它们谁也不能压倒谁而趋向于某种平衡。只有将它们相互融合起来才能够真正的改善我们的环境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设计中理性和感性的融合,使我们的世界不再冷冰冰,使我们的世界充满感情与交流,充满人文的关怀,只有理性和感性的综合才是真正的人性化,设计不仅使对物的设计更是对人的生活方式的设计,理性和感性的融合的设计提高对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设计物的这种感性和理性的融合也达到了设计的极致,是物成为人的生命体外的一部分。只有理性与感性的水乳交融,才能使产品如同自然造物的神奇,每一部分的存在都拥有机能与审美的理想极致。这种极致恰恰反映了设计之美。

参考文献:

1. 程能林主编.工业设计概论.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2 2. 沈根涛.高文浩主编.应用美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6.9 3. 何人可.主编.工业设计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2

篇2:设计美学感悟

在以前,如果有人问我:美是什么呢?我想我会这样回答:美是“沙上并禽池上瞑,云破月来花弄影。”;美是“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美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但是在我学习了美学之后,才知道在美这个字的背后,隐藏的是一门如此大的学问。

知识学意义上的美学,是关于美的知识的系统的表达。“Aesthetik”(感性学)最先是鲍姆嘉通提出来的。他认为美学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一门学科。其后,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开始了对于美的研究和探讨。毕达哥拉斯认为“美是数与数的和谐”;柏拉图认为“美在理式”;康德认为“美是无利害的快感”;黑格尔认为“美是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无论是从自身出发的唯心主义,还是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出发,他们都尝试着对美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尽管,这些观点都在被同时代的或后来的人们肯定着、否定着。对于前人的观点和看法,我们并不能进行简单对与错的判断,而是怀着谨慎的态度,对其仔细的揣摩与深究。

例如,柏拉图的美学思想:美在理式。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理式就是一个先与美的事物而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说在美的具体的事物之前还存在一个美的事物,这个美的事物是存在与人的思想中的,有了这个大脑中的美的事物的形成后,才会有具体的美的事物的出现。我们在生活中所说的任何美的东西,都是大脑中美的事物,也就是理念的外显形式,是美的理式在现实中的具体反映。换言之,如果人的大脑中内有一个美的理式的存在的话,就没有美的事物的存在了。

下面我就以门为例,进行具体的说明。要想造出门,在人的大脑中就必须先有门这一个理式存在,然后通过谋种方式,将它表现出来,比如绘画,然后人们根据它进行模仿,将脑中的门造出来,成为现实中的门。反过来思考,假如先有门这个具体的事物存在之后,人们才将它命名为门,但是这样的话,为何我们不将这个东西称之为其它名字而是门呢?所以,必需先要有美的理式的存在,然后再有美的事物的出现。

柏拉图的这种美学观点,如果以马克思的理论看就是不对的。马克思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要先有现实生活中的门的存在,后有思想中的门的形成。而柏拉图的理论颠倒了物质与意识的关系,即美的事物和美的事物的理式的先后关系问题。

篇3:关于汉字的几点美学感悟

今天, 从设计美学的角度去看, 汉字不仅是具有书面表达、交际功能的只读对象, 而且具有美学的欣赏价值。它不仅是文字符号, 而且是审美符号。“在世界上, 汉字是唯一的既能记录语言又能作为高级艺术品供人欣赏的文字。”[1]这也正如鲁迅先生曾经说过的汉字具有“三美”:“音美以感耳, 形美以感目, 意美以感心。”[2]汉字之美在于“三美”的和谐统一。笔者正是从设计美学的角度出发对汉字之美做出以了下几点感悟。

一、音美

汉字的每个音分为四个音调, 不仅读起来响亮清晰、婉转动听, 而且带有节奏感、有音乐之美, 我认为这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因此, 我们的古人用这种语言写成的诗、词、歌、赋, 都带有铿锵锐耳、抑扬顿挫的美感。特别是古诗体, 讲究抑扬顿挫、平仄对仗, 朗诵起来就显得整齐、节奏鲜明、琅琅上口。也正是由于汉字语音响亮清晰, 它在“人机对话”方面占有一定优势, 我们今天的数字多媒体终端中汉语语音输入和搜索的识别准确、简单流畅、快捷方便。

此外, 又由于汉字具有构字、构词的功能, 像不同的偏旁部首组合成为不同的文字、不同的文字组合成不同的词语或成语、不同的词语组合不同的短语和短句, 这些都有它们独特的含义。汉字这些音美的方面在现代广告设计领域的应用十分丰富。例如:“茅台集团的白金酱酒, 用小杯喝, 才讲究”, 成功的广告语就是如此, “酱酒”是产品, “讲究”是品牌形象也是目标受众的特质。因此, 现代广告设计, 从产品到品牌再到消费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就要恰到好处地利用汉字这种音美感耳以达意的美学特性, 这也能给现代广告带来不同的设计思路和创意方向。

二、形美

汉字是优美的文字。那么, 它为何而美?汉字的结构富于变化, 既有甲骨文的瘦峭俊秀, 篆书的内敛含蓄, 楷书的端庄磅礴等等这些无不体现着汉字书写艺术的无穷魅力, 也使字体的骨骼布局具有艺术性和审美性。还有, 汉字不同的字体、字形也蕴涵了丰富的视觉审美元素, 有力度、有深度、有韵律、有厚度、有变化等都能给人丰富的设计价值、艺术美感与审美的精神享受。

汉字的形美, 又在于汉字的“言简意赅”。从符号学的角度看, 汉字是一种图形式的文字符号, 具有表意特性, 它既是音又能表意, 还有书面的表达、沟通交流的功能。无论是单个的汉字还是多字组合的汉语, 它在表意性上能够使视知觉上具备灵动的形象美, 这源于汉字的构成使其在视觉上具备了和谐的均衡美与变化的形式美。这也正是“形美以感目”的美学特征, 使人能从中受到美的濡染, 能从汉字的外形中感受到中国汉字的灵气与美的所在。

三、意美

“在世界上, 汉字是唯一的既能记录语言又能作为高级艺术“意”的直接联想。“汉字很神奇, 古人在创造汉字时, 每个汉字的笔画或是部件就是一个意象, 而整个汉字表现的是由这些意象组成的一种意境。”[4]汉字的意境就是建构在汉字本身的基础上, 不同的汉字组合和不同意思来描述不同方式的意境。

汉字内在的意境美有多种表现形式, 有悲凉、清幽、飘逸等, 如“清幽”的意境, “水”这个汉字本身就蕴涵着无穷的意境, “水”的字不仅具有形之美, 更具有内在韵味。老子曾以水来象征人世的淡薄之意, 所谓“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水也所象征“淡泊”之境, 也代表着时光, 是天地间的精灵, 是它孕育了生命。又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仅20字, 却营造了一幅人间仙境, 其审美意境更是令人惊叹。因此说, 汉字的意美有着独特的“言有尽, 而意无穷”的审美境界。

四、汉字给现代广告设计的美学启示

汉字的结构多样、字体多样、神韵多样等, 使设计师选择汉字作为形象化的视觉语言要素, 来实现与传播受众的有效沟通, 以更好的传达广告设计的内涵意义, 这会使广告设计作品能够散发出一种创意的文化内涵。

综合汉字的音、形、意来对汉字的表象进行装饰设计。如从文字笔画本身的含义中派生出的半文半图的字体图形, 这样可以体现出直观的视觉, 使视觉传达的效果更强烈, 也能够赋予广告设计以活力。有时设计可以有意去构建汉字的意象、意境。将汉字个性化的意象表现和内涵特质, 通过视觉化的表现构成其自身的趣味性。意象化字体图形会渗透出现代设计的思想, 巧妙的联想能产生浪漫的艺术效果, 从而达到艺术上的震撼力和感染力。又如, 可以从书法艺术中汲取养分, 不仅能够继承了统书法文化的艺术方法, 又能融会字体设计、抽象绘画、图形设计和构成艺术的表达形式。再加上对汉字的造型、笔墨、构成、肌理、色彩、材料等的处理, 就可以得到更多更好的表现方法和效果。

总之, 汉字外在的形体之美和其内在的意境之美, 使其具有强烈的审美灵动性, 是一种具有艺术特征的审美符号。在现代广告设计的探索之路上, 应加强对汉字之美的开发和利用, 使汉字在传达一定精神观念的同时, 注意审美意识的张扬, 使汉字艺术在现代广告设计的舞台上散发出永久的独特魅力。

参考文献

[1]申小龙《汉语与中国文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3年8月第一版, 第398页

[2]鲁迅《汉文学史纲要》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

[3]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中国汉字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第138页

[4]林运运《中国汉字中的意境与意象——兼谈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汉字教学》华中师范大学语言教育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学术探讨

[5]李中扬、李文涛《感悟设计之美》湖北美术出版社, 2005年5月

篇4:空间美学的人文感悟

虽然是从事装饰行业,任总却是典型的艺术家气质,思路开阔,健谈、性情豪爽。谈话中还会偶尔展露他模仿伟人或是明星的才艺。钦佩任总乐观的心境,还有他对空间美学的人文感悟。他说:“装饰空间就是为了美,为了生活的美,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人的美。我就是空间的艺术家,我的任务就是传播和表达这种生活的美。”

Cityin:很多人都对自己的事业有情有独钟的偏爱,您最初入行是因为喜欢这个行业吗?

“其实我的爱好有很多,当然装饰行业是我最喜欢的,其他还有经营管理啊,教学啊,还有声乐我也是非常喜欢的。不过最初的时候,我的装饰艺术事业也是从艰辛的创业开始的。最早我学画画,学业也一度因为贫苦而停滞。那时候,我整天背着一个画板走在路上,有一天被人叫住,问我能不能给他画画饭店的门头,我说,当然可以,画完了钱你看着给。从第二天早上5点开始,整整画了两天,我自己带干粮和咸菜,不敢吃饭店老板的饭,人生地不熟的,怕吃了饭扣工钱。夏天在火辣辣的太阳底下,害怕油漆污染了十块钱刚买的新T恤衫,就光着背画,最后背晒破了,裂了好多小口子,没有办法穿衣服,穿衣服就像针扎一样难受。到后来老板娘看不下去了,给老板说,这孩子也不容易,很实在,既然不吃饭,就多给十块钱吧。我的工钱这才由40元变成了50元。”就这样,赚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笔钱。由于画得好,价钱又低,人又实在,找任总画门头的越来越多,价格也从50元涨到了100元、150元,最后忙得不得不拉上同学一起画。很快学费就解决了,他才又可以上学了。在边学习边打工的环境下任总考上了山东工艺美院,从此翻开了人生新的一页。

篇5:设计美学课堂测验

一、选择题(单项)

1.1620年出版的《新工具》一书的作者是?

A.罗杰.弗赖B赫伯特.里德 C 柯布西耶 D.培根

2.提出二元论逻辑,主张理性主义区探究世界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笛卡尔C.牛顿D.法拉第3.下面哪个不属于提出农业和工业两种浪潮的阿尔文.托夫勒归纳的一体化社会特征?

A.标准化B.专业化C.情感化D.最大化

4.以下哪位艺术家是现代艺术之父?

A.毕加索B.塞尚 C.莫奈D.马奈

5.现代设计中,什么设计是其主体?

A.平面设计 B.环境设计C.工业设计D.非物质设计.6.19世纪德国理论家谁提出了实践美学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孕育了设计美学?

A.泽姆佩尔B.拉斯金.C 康定斯基D 黑格尔

7.以下哪个不属于根据现有设计学科的特性进行大应用领域的分类?

A.环境设计B.工业产品设计C.视觉传达设计D.非物质设计

8.以下哪位艺术家明确地宣称了它对工业化的拥护,赞美机器工业之美,宣称“机械形象”改造艺术?

A.马力内蒂B.蒙德里安C.莫里斯D.康定斯基

9.工艺美术运动的理论支持者和主要活动人是?

A.拉斯金、莫里斯B.黑格尔、莫里斯C.拉斯金、蒙德里安D.黑格尔、蒙德里安

10.米(密)斯提出的思想是以下哪一个?

A 少则令人生厌B 少即是多C 功能主义D 机械美学

11.以下哪个国家在现代设计初始发展阶段属于政府扶持型?

A.美国B.法国C.英国D.瑞典

12.包豪斯的创始人是?

A. 密斯 B.迈耶C.格罗皮乌斯D.柯布西耶

13.美国现代设计的特征是?

A.功能特征B.商业特征C.传统特征 D.政治特征

14.著名建筑西班牙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是属于那种风格的?

A.高科技风格B.过度高科技风格C.极少主义风格D.解构主义风格

15.以下哪一个建筑物属于高科技风格?

A.艾菲尔铁塔B.蓬皮杜艺术中心C.流水别墅 D.朗香教堂

16.谁设计的美国电报和电话大楼成为后现代主义的里程碑建筑?

A.密斯 B.菲利普.约翰逊 C.柯布西耶 D.赖特

17.以下哪个描述不属于建筑的后现代转向的发展方向?

A.游戏的B.激进的C.建设性的D.装饰性的18.波普设计的背景是?

A.机器美学B.大众文化C.精英文化D.通俗文化

19.后现代艺术的重要特征是?

A.现成物品B.流行文化C.非物质D.服务性

20.我国现代工艺美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是谁?

A.陈之佛B.许衍灼C.黄炎培 D.张之洞

21.什么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

A.《戊戌学制》 B.《寅卯学制》 C.《癸卯学制》D.《癸子学制》

22.奔驰公司生产的一系列车型,都具有一定的设计连贯性,这个属于当代设计美学中的哪个特征?

A.整体性设计B.对人性关注的深化C.多元异类功能观D.设计艺术化

23.以下哪个不属于我国企业与发达国家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的表现方面?

A.战略方面 B.资源方面 C.管理方面 D.财力方面

24.形式追随激情的设计原则是哪个设计公司提出了的?

A.苹果公司 B.青蛙公司 C.IDEO公司 D.奔驰公司

25.以下哪个不属于当代商业恶俗美学的内容

A.制造虚假需求的批判B.追求畸趣C.过分商业D.过度设计

26.以下哪位是孟菲斯的代表设计师,设计了一系列书架?

A. 索托萨斯 B.沃霍尔 C.汉斯.维纳 D.雅各布森

27.波普设计是从哪个国家开始的?

A.美国B.法国C.德国D.英国

28.以下哪个不属于大众文化的特征?

A.高度商业性B.品位世俗化C.经典性D.后现代性

29.以下哪个不属于孟菲斯的设计手法?

A.情感化 B.波普涵延化 C.装饰化D.象征化

30.以下哪个不属于当代设计观的内容?

A.现代设计观 B.多元化设计观 C.人性化设计观 D.非物质设计观

二、名词解释(6选4)5分/题

A. 现代设计美学

现代设计美学是美学体系中一门分支学科,是在现代设计理论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内容和范畴接近技术美学(设计美学的定义)。设计美学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美学,把美学原理广泛的应用于设计的内外部研究中,包含了设计的功效性、审美性、伦理性。

B. 风格派

C. 后现代主义

不仅为艺术设计提供了设计的方法和手段,更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而对社会、人类、环境以及个性的关注正式信息时代艺术设计的重心所在。

D. 波普设计

以大众文化背景的波普文化(对理性的现代鼠疫设计的反叛和戏谑)、艺术与设计应运而生和随后出现的反设计运动成为设计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它们成为现代设计向后现代设计转向的过渡事件。

E. 高科技风格

所谓高科技风格是把当代科技特色当做设计元素并用夸张的形式来表现,这种风格特点是把科技中的技术结构成分提炼出来。

F. 解构主义

解构主义作为一种哲学概念,是激进后现代思潮中极为引人注目的一支。

三、简答题(4选2)10分/题

A. 简述基于机器文明的现代艺术

在现代科学观的影响和启发下,先锋艺术家在反对传统审美观和艺术观的基础上,开始了新的美学和艺术表现形式的探索:

A 抛弃了传统的自然主义、写实主义的美学观和艺术观,以科学所倡导的理性主义眼光重新认识世界。

B 在艺书创作中,他们将画笔从事物的表现深入事物的结构,表现出一种数学的结构和秩序,正因为这一点,现代艺术能够与工业生产相结合,现代艺术得以诞生。

B. 请简述什么是大众文化

1.20世纪60年代以后,西方进入了后现代社会,大众文化及其理论是后现代主义理论重要的现实表现和理论组成。今天,大众文化已经与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三足鼎立

2.大众文化是指在大众中流行的通俗文化,它反映的是一个社会某一时期或时代大众的共同心态和审美趣味,它最典型的特征是通俗性、流行性和大众趣味性。也指与当代工业产出方式密切相关,并且以工业方式大批量生产复制消费性文化商品形式。

3.它包含以下特征:a 后现代性b 高度商业化c 品位世俗化

C. 请简述包豪斯学校办学特征与意义。

1.包豪斯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机构体系和模式,它的基础课程的安排、理论课程的比例、工作室制的教学方式,以及对设计学院与企业密切联系的探索等都影响了当代各地设计院校与教育体系。

2.包豪斯大师们从事的设计实践活动奠定了现代主义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面貌,确立了现代主义设计的基本特征即间接的造型和良好的功能,风行世界。

3.包豪斯深深的影响了德国工业设计的全貌和特征。

4.包豪斯使现代主义思想传遍世界,在它影响之下形成的各种设计风格和思潮丰富了20世纪而设计语汇。

D. 简述当代设计的美学特征的具体(应用)分析.四、案例分析题。10分(3选1)

1.试分析赖特的流水别墅的设计理念和美学特征。

2.试分析苹果iphone设计的美学特征

3.请分析海尔品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创新历程。

五、论述题(2选1)20分

A. 请论述后工业时代的设计理念和美学思想。

后工业时代设计以人为本、关怀心理与生理层次、对不同消费者人群细分等,提倡绿色设计。追求设计的和人关系。

B. 请对现代设计运动在各国发生的背景和美学文化因素进行分析

德国:二战后,乌尔姆设计学院成为新的包豪斯,学院将设计完全建立在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成为设计观念重要的转折,开创了对现代理性设计、科学研究的开端。支持理性和功能性为主设计模式。

意大利:意大利设计不同于美国的商业也不同于传统的北欧。它在每一件设计作品中,既注重紧随潮流,重视民族特征,也强调发挥个人才能。

意大利设计师的设计是传统工艺,现代思维、个人才能自然材料、现代工艺、新材料的综合体,形成了“设计引导型生产方式”的良性循环。

意大利设计师更倾向于把现代设计作为一种艺术和文化来操作。

北欧:北欧将德国严谨的功能主义与北欧手工艺传统中的人文主义融汇在一起。

20世纪50年代北欧设计在强调吸收高科技的同时,又融进了独有的优秀传统,形成了其独有的富有人情味的现代美学风格特征:朴素而有机的设计形态,自然的色彩,质感以及良好的使用功能性。

美国:1.美国的现代设计是在市场经济调节下的产物。成熟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发展,极大促进了现代设计的繁荣。设计成为市场竞争的主要工具,企业内部成立的设计部门和独立的设计师及设计师事务所共同担负起美国现代设计的发展。

2.其中 有计划的废止制就是因为美国设计师意识到消费者会根据产品的外形改变而进行消费选择,在商业目的的促使下产生的设计计划。

3.而优良设计则是一些反对极端商业设计的设计师坚持现代设计探索,反对样式风格的设计运动产物。

欧洲和美国的设计师首先设计专业不一样,欧洲设计开始是工业建筑类型设计师,而美国是平面设计师,他们相方服务对象人群完全不一致。

设计想法和构想异同,而且美国设计师设计时间受到制度影响比其他设计师来得更短。

篇6:设计美学复习

1.设计审美的中心问题是人与物的和谐。(对)

2.真与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这是美的本质和根源。(对)3.黑格尔是美学之父,他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错误)

4.西方美学家的观点中,毕达哥拉斯学派是重视美与实用关系的学派。(错误)5.美的存在与人类没有联系,审美活动是一种自然现象。(错误)

6.设计审美情感既充满科学技术的理性与睿智,又体现人们审美情趣的主观情感选择。(对)7.鲍姆加通1750出版《美学》一书,主张美学应为一门独立学科。(对)

8.设计活动的基本环节包括:孕育与准备过程、构思与创作过程、验证过程、设计提交过程、组织生产过程、市场化过程。(对)

9.文艺复兴的科学理性思想与市民意识的觉醒为西方古典设计构建完整的工艺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

10.形象思维以直觉为核心,通过直觉判别、直接想象和直觉启发三种思维形式产生意象、直觉理解和综合判断。(错误)多项选择

1、李泽厚认为“美”有多种含义,包括(对象、性质、本质和根源)

2、设计美感的本质特征(功利性、直观性、创造性、愉悦性)

3、设计美的构成要素(材料、结构、形式、功能)

4、设计美感的心理因素(感知、想象、情感、理解)

5、设计评价的特征(综合性、地域性、时代性)

6、设计美的本质(从动态过程到静态成果、历史的尺度、受技术工艺影响)

7、设计评价的标准体现了综合性,包括(物质功能、精神功能、技术性能、人机工程、艺术风格)

8、设计的形式美(独特的审美含义、具有符号功能、相对自由度)

9、设计的技术美(功利性、真实的物质、情感性)

10、设计美的本质特征(功能性、社会性、形象性、变易性)问答论述

1、美是什么? 朱光潜说:“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既不全在物,也不全在心,而在于心物的关系上。

2、结合实例论证设计美的本质特征

功能性 设计产品的审美价值必须体现在产品的功能之中,设计美不仅在于功能性本身,更在于功能性最终的合目的性。现代家庭的室内设计首要考虑室内布局、采光等的适用、方便,更多的注重人文因素,做到产品为人服务社会性 任何产品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过程和产品都凝结着丰富社会意义,例如磁悬浮列车不仅具有功能美和形式美,同时也承载着社会巨大进步和劳动成果的重要内容。形象性 设计美具有强烈的视觉感受和特殊的形象性,设计美的形象性不仅包含了一般形式美感的形象特征,更是体现了表层下的社会形象。PH灯具外形类似松果,体现了产品感性的视觉形象,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既强调以人为本,又强调实用功能。由于其材料的运用有利于进行批量性生产。变易性 设计美的审美价值观与审美标准也表现出时代审美的变易性特征,服饰装扮已成为彰显时尚的重要元素,去年的撞色搭配到如今流行的荧光色系和星空图案反映了消费者审美观念和趣味的变化,促进新的设计思想、风格的形成,体现了设计审美的变易性。

3、结合实例简述西方古代设计文化的美学意蕴

a强调和谐和比例的毕达哥拉斯学派b重视美与实用的苏格拉底c对美的定义进行探索的先哲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的实体论观点e维特鲁威的建筑美学f普罗丁的新柏拉图主义g中世纪美学的神性思想h文艺复兴时期的阿尔伯蒂和达芬奇美学观i英国经验主义的代表人物博克及其观点j鲍姆嘉通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k德国古典美学的理论贡献

3、结合实例简述中国古代设计观念和美学思想

A推崇宗法礼仪与“拨尔而怒”的审美追求,突出“崇高”和“中和”的审美特性,崇高指博大雄伟的审美对象,例如大规模的祭天祭祖活动,体现了风骨和气势之美和敬畏而崇高的心理反应;中和指和谐、平和,体现中庸之道,例如北京故宫建筑群,中轴线对称的设计体现了和谐和中庸之美。B把握自然规律与“天人合一”的审美意识,主张天时、地气、材美、工巧。中国古代的园林设计体现了这一美学思想,使设计能利用自然为生活服务。C倡导兼养形神与“体舒神怡”的审美效能,儒家主张美善相兼,长信宫灯体现了肉体和精神的兼养。道家主张人与自然共生,人类造物不应违背自然规律,阴阳五行的运转体现了道家的美学思想。D强调实用功能与“文质相一”的审美价值,明代家具注重功能,各个局部基本符合人体比例尺度,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产品设计观,强调对产品功能的创造。

4、结合实简述例未来设计美学的发展趋势

A高科技化: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高科技产品已步入日常生活,省时省力的特点使得高科技产品好评如潮,例如智能机器人吸尘器等可利用声控等高科技手段快速高质量的完成清扫任务,迎合人们对高科技化设计的需求。B高清感化:当今社会中人们对产品的需求不仅仅停留在产品的物质性上,更加注重产品的精神内涵,例如特百惠公司的威尼斯调味壶组合,不是单纯的商品,也体现了一种简单、健康的生活理念,这种高清感化的附加价值迎合了未来设计美学的发展趋势。

C高人性化: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个性需求加大,在设计过程中不仅要符合人机工程学对生理层面的要求,也要满足消费者心理层面的需求,我国和谐号动车组就具备很多人性化设计,座椅可180度旋转;椅背后附带折叠桌子,可用于放置杂物;列车组厕所分男女残幼等,体现了未来设计美学高人性化的发展趋势。

5、结合实例简述“功能决定形式”的审美设计观的认识 赫尔曼穆特修提倡功能主义的设计原则,他组织的同盟肯定机器生产,认为产品的粗制滥造源于缺少合理的工业设计,强调产品设计与艺术创作不同,必须遵循科技原理,按自然规律办事,强调产品功能,在此基础上考虑风格,反对一切单纯外加上去的装饰。勒柯布西耶设计的朗香教堂是功能决定形式的典范,朗香教堂的墙体和屋顶留有间隙,用于引入自然光;“光墙”留有不规则的空洞,内外开口大小不一,产生奇特光线效果;坡度很大的屋顶用于收集雨水,这些功能决定了朗香教堂独特的形式和表意性。体现了“功能决定形式”的审美设计观。

6、结合实例简述后现代主义设计的美学原则

A人情化、个性化为第一要义,尼迈耶尔博物馆造型夸张,个性张扬,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设计人情化、个性化的原则 B借用符号学理论,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创造贴近大众生活习俗的审美形式,提倡兼收并蓄、丰富多彩、矛盾与含糊。悉尼歌剧院运用诗一般的象征和隐喻手法,造型独特,结构矛盾而含糊,产生强烈的象征意义和特殊的美学意蕴。(美国费城母亲住宅—文丘里)

C注重历史传统文脉的意义,喜欢将民族地区性的艺术特色融入设计,美国纽约电话电报大厦的屋顶设计以希腊神庙山花为原型,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设计“文脉主义”的原则。

7、结合设计史的实例分析论证“less is more”和“less is bore”体现的设计观念和美学思想

密斯凡德罗提出less is more的现代主义审美设计观和现代主义建筑美学原则,强调建筑材料的质地美,提倡简单,反对多余的装饰。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是密斯凡德罗的代表作之一,整个建筑轻灵通透,里外空间连续流通,没有附加的雕刻装饰,对建筑材料的颜色、纹理、质地的选择十分精细,体现了现代主义注重表现材料和功能的特点。但其也有局限性,容易忽视产品与人情感的和谐和交融,引起了后现代主义的强烈指责。

文丘里提出的Less is bore是后现代主义审美设计观,提倡满足使用者的心理需求,主张以人为本,高清感化的设计,而不仅仅是以单调的功能主义为中心,他提出建筑应该推崇“复杂性和矛盾性”的主张,美国费城的母亲之家采用平衡而不对称的室内分割,房子外表运用了古典山墙对称的构图,体现了其矛盾性和后现代主义的“文脉主义”。后现代主义与现代主义相比更注重个性化和自由化,对待各个设计风格和流派我们都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时俱进。

论述题(图片)

1、形——形态、造型

2、意——审美心理(带给我什么感受)

3、神——作品所体现的思想和文化特征、设计师的思想和理念、做出评价(是否符合未来设计美学发展趋势)

篇7:设计美学考点总结

自然形态的情感内涵:无机界和有机界。

人工形态:人工形态是指人工制作物这一形态类型,它是由天然形态的物质材料经过人的有目的的加工而制态的不同之处则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是目的性,人工形态的东西直接用于满足人的某种需要;其次是主体性,主体性反映了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需要、目的、意向和心理特征;再次是社会性,神世界,它通过审美效应发挥着认识的、教育的、心理调节的和娱乐的功能。

2、无论是技术产品或艺术产品,它们的构成中都包含着人的主体因素和外在的客体因素。主体因素只有与客体因素为媒制作出来所涉及的技术内容,其中包括材料技术、加工工艺以及整机组装和成品检测技术等。3:成品的操作技术涉及人与产品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它必须受人的生理学和人类学规律的制约。

成。

人工形态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

材料:材料有自然形态和人工形态之分,作为产品构成的物质要素,材料可以区分为结构性材料和功能性材料。

结构:产品中各种材料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方式称为结构。产品的结构一般具有层次感、有序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形式:产品的形式是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即由一定的形体、色彩、质地等产品的外观的物质要素所构成,它可以直接为人所感知。

功能:是指产品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对人发挥的效用。

关系:材料是产品的物质基础,结构是产品内部不同材料的组合方式,形式是产品材料和结构的外在表现,功能则是产品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而构成了对人的一定效果。

人工形态与自然形 人的生产活动室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人工制品成为特定社会文化产物;最后是社会历史性,是人工形态总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演化。完形质的定义:完形理论可以较好的说明人的审美经验和艺术所具有的表现性。

艺术的形成过程 艺术的形成来源于巫术。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的发现。法国拉斯科石窟的史前壁画。艺术与技术的异同:相同点:技术和艺术都是具有成产形态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技术和艺术都包含知识的成分,知识来源于人的实际经验,并上升为一种科学认识,技术对于科学的知识的依赖程度远高于艺术。不同点:

1、技术和艺术在于满足人的不同需要。因为技术具有改造自然的作用,发挥着替代和延伸人的自身功能、调节和控制人的生命过程。艺术活动作用于人的精介,才能获得自身的具体性和表现性。技术的主体因素是由人的经验、知识和技能组成的,其客体因素是由工具、能源和材料等组成的。艺术中的主体因素则更侧重于形式感受、情绪体验和思想情感等。(艺术和技术最大的不同详细说明)。

技术规定性与形式自由度

技术规定性:设计师对于产品形式的创造,主要受其表现内容和表现方式的制约,其中首先受到技术条件的制约。这种技术上的制约便是产品的技术规定性。与产品相关的技术包括不同的三个方面:即产品技术、成产技术和操作技术,它们对产品形式的制约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

1:产品技术是指产品以什么样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功能的,具体表现在产品所采用的结构方式和技术原理上。2:生产技术是指如何把产品生产 一:功能转化论 人的需要的特点:第一:任何需要都是指向一定对象的,也就是说需要总是对某种事物的需要。第二:一般的需要都是周而复始的周期性。第三:需要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随着对象范围的扩大和满足方式的改变而不断丰富起来。第四:人类的需要具有一定共同性特征,这使得对于人们需要的把握有了共同的依据。人的需要的类型:首先根据其发展的过程分:天然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天然性需要的特征是以本能的形式出现。社会性需要的特征:具有社会文化的特征。其次:依功能类型分为物质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物质性需要是以满足人的生理需要和生存为主。精神性需要是以真善美为追求的价值目标。再者依存在状态分为现实性需要和潜在性需要。分别的特征为有具体指向和目标对象和指向未来,需通过设计创新来满足。

人的需求的层次:美国心里学家马斯洛把需要划分为:生理的、安全的、爱的、尊重的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丰富为:生物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受尊重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需要的渗透性 1:人的需要具有多层次性,而产品功能的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的各层次的需要,所以产品的功能也具有多层次性。产品的三分法:实用、认知、审美(如果问到了废旧淘汰到审美淘汰的问题也可以用它来回答)a:人的需要。b: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审美需要的产生是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而形成的,从本能的欲望过度到审美需要,既是一个社会性的历史过程,也是个体性的情感过程。

3:人的审美需要与审美情感两者存在着激发和反馈的关系。审美情感受到人的不同审美需要的制约。对于同一个审美对象的情感反应会因审美需要的不同而迥异,从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它也反映在审美的时效性和变易 性上。

4: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解为三个层次:在意识化水准上,审美需要也表现出不同的层次性,其中包括有明确意识的、前意识的和潜意识的。三:审美淘汰和废旧淘汰

1:废旧淘汰:在人们的日常消费中,出现了从废旧淘汰到审美淘汰的转变。过去穿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尽量将就延长点”。一件衣服淘汰要待它开始破损而无法穿着,一个台灯一个手表,要待它开关不灵、走时不准而又难以修复时,才加以更换。这便是废旧淘汰。2:审美淘汰:随着消费时尚的更替和人们对于用品精神价值的追求,许多服装和用品的淘汰与更新,不是依据它们的破损程度,而是依据它们能否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这就是审美淘汰。功能的概念:是产品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或对人发挥的效用。

功能与形式的关系:功能主义运动在美学上的价值在于,它“在物质产品工业生产过程的合理性中,发现了造型审美变现的决定性基础”。因此,功能主义造型的审美特征,是以技术 的目的性形式为基本模式的。当然这一运动也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它所强调的是以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方式满足大众的标准化社会需求,抹杀了对个性的表现,忽视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同时,当时还存在把适用性与美等同起来的倾向,认为物品只要适用,它的形式就是美的。这里存在一种理论的简单化,实际上混淆了两种不同价值领域,这必然对以后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3:产品与人的相互关系:产品对人的效用可以从产品与人的关系中看出,也就是说,看产品是如何介入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的。例表如下:一个产品在提供给社会应用的过程中,还可能同时与不同身份的人发生不同的性质关系,这反映了产品与不同社会角色的人之间的关系。例如一部汽车存在以下七种关系:1购买者的关系;2驾驶员的关系;3与乘客的关系;4与维修人员的关系;5与行人的关系;6与街道居民的关系;7与旁观者的关系 产品与人(产品设计)物质实体 自然与产品(环境设计)人工环境社会与产品(传达设计)符号系统 产品与人、社会和自然的关系: 功能三分法:实用、认知与审美 实用功能是产品最基本的功能,以满足人的某种物质限额或文化的需要。认知功能:产品的认知功能是实现产品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前提。因此产品的认知功能是通过造型即产品语言告诉人们:这是什么?有什么用?怎样用意味着什么? 产品的审美功能是通过产品的外在形态特征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受,唤起人们的生活情趣和价值体验,使产品对人具有亲和力。人的实践活动的双向结构:人的实践活动不仅包括主体和客体两极的存在,而且包括向对象方向(对象化)和向主体方向(非对象化)两个不同方向的运动。也就是说这种对象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非对象化,前者是主体向客体的运动,后者是客体向主体的运动,它们构成了实践活动的不同方向的内容。从对象对主体的作用即非对象化角度看来,对象的原有属性制约着主体的活动,使对象向活动过程过渡,转化为主体的活动要素,并内化为主体的心理结构。人的实践活动的双向结构产生出两种方面的结果:一方面实践内容通过主体的活动而内化为主体的心理结构,观念文化即指精神层面的文化,是在前两种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包括理论观念、文化理想、文学艺术、宗教、伦理道德等。到整个社会文化的构成中,对这些成果的扬弃不断丰富和发展了整个社会的文化。

设计文化的整合:设计的文化整合原染,以构成良性循环的人工生态系统。例如:工业生产、城市环境的生态设计、产品的生态设计

定义设计的范畴:即从感觉运动方面向意识和思维转化,塑造出人化了的感官、意识和文化心理;另一方面实践内容通过活动而外化为客观的物质产品,生产出按人的一定目的改造了自然物,它们构成了人工自然和对象世界。

实用、认知因素向审美因素的转化(结合人的需要来回答)

文化概念:文化是人类实践的产物。体现了人作为历史活动的主体进行自我创造和自我实现的成果和过程。文化的形态和特征:文化形态的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将文化划分为器物文化、行为文化和观念文化。器物文化即指物质层面的文化,它是人们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文化内容,它集中反映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们在改造和利用自然对象的过程中所取得的文化成果。

行为文化即制度层面的文化,它反映在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中以及人的生活方式上。

文化有特定的构成方式及稳定的特征,并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形成,它是各种文化特质相互作用的结果,与人们的生活习俗社会心理相关联。

文化进化:

文化进化的条件:个体作用和文化传承的作用。

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从事文化创造,文化的进化也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联系中实现的,这是因为一方面不论是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都需要人们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相互配合,这就促进了人们之间的社会联系;另一方面人们创造的文化成果,只有通过传播和交流才能为人们所普遍享用。这种文化成果也成为加强社会联系的一种媒介,使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社会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来积累和保存各种文化成果的,并一代代的传递下去。文化传承的这种社会性质,使它超越于个体的生命而持续不断,个体的生命是有限的,个体的文化创造通过各种物质媒介而加入理,不仅体现在结构设计和造型的一体化,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的统一上,而是体现在这一系列工作背后的知识和文化的相互关联上。这就是说,要把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作为设计的最终目标。设计是推动生产发展以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需要的手段。它是把人的需要的多样性和技术实现的可能性结合在一起的环节,在这里,片面强调科学技术的决定性,单纯跟着国外科技潮流亦步亦趋,这便失去了设计师的主观能动性和产品开拓的自主性。然而,不关注科技的发展,想单纯从人的不同需求中获取创造的灵感,也会坠入空想之中,因此全面提高设计师的文化素质和文化自觉,是实现设计文化整合作用的根本保证。

生态设计:生态设计便是依据生态学原理对人工自然进行生态优化的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着重于人与生存环境的共生关系,使产品降低消耗,防止对外界的污涉及一切生产或生活领域(城市环境和产品设计)。文化取向和市场取向:1:市场效应的二重性。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对立统一体,货币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成为交换的手段,也成为商品价值的表征。文化价值与商品价值有所不同。不能把产品的文化价值简单地理解为产品的使用价值。商品价值与文化价值之间可能产生矛盾和对立。2:适应市场与创造市场。3:商品审美价值原理的体现。审美范畴:将设计领域中不同形态的美概括为相应的审美范畴,由此对这些审美形态的特性和相互联系取得一种规律性的了解。形式美的定义:形式美是指事物的形式因素本身的结构关系所产生的审美价值。

节奏感的产生:社会实践-----劳动节奏------劳动效率提高-------身心的轻松与愉悦-----节奏产生。形式感的形成:对称和比例所以构成形式美,也与人的活动方式直接相关。对称的物体有稳定的重心,使人在劳动中易于把握。这些动态感受会逐渐转化为景观感受。同样,色彩感的形成也经历了从生产和生活实践到文化积淀的过程。总之,社会生产实践是人的形式感形成的根源,特别是生产方式对人的节奏、韵律和均衡等感受特性具有直接的影响。形式美法则:形式美的运用构成了形式法则,它们体现了不同的形式结构的组合特征,可以产生各异的审美效果。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对称于均衡,对比与协调,变化与统一。技术美的意义:首先,技术美不仅是当代的一种审美形态,而且是人类原发性的审美形态。其次,对技术美的历史研究证明: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始终受到科学技术的影响和制约。其三,技术美作为工业产品和人工环境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是产品合规律性与合社会目的性相统一而取得自由形式,作为人的创造物,它超越了技术的自发性,突出了科学技术为人类服务的社会目的性特征。其四,美在和谐,技术美强调了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和自 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其五,技术美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劳动环境中,通过环境与人的相互作用可以发挥技术美的审美教育职能。

功能美的意义:首先,人工环境和产品构成了我们生活的空间,它们所具有的功能美把社会前进的目的性和科技进步直观化合视觉化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其次,功能美通过物的组合秩序体现出生活环境与人的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协调。第三,产品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依托,产品的功能美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表征和审美心理的对应物,成为人们自我表现和个性美的一种展示。第四,产品的功能美通过人与物的关系体验使人感受到社会生活的温馨和人间亲情。最后,产品的功能美是激发人们购买欲和促进商品流通的重要因素。

艺术抽象的应用:是一个使意象脱离物象的实在性抽象,使人们在兴趣完全集中在艺术作品中,其次使形象构成尽量减化,以便人们在感知和联系中能够直接把握形象的整体使各种细节与整体形成有机的整体。

生态美的理论意义

和实践功能:生态美的研究把主客体有机统一的观念带入了美学理论中,有助于建立人于环境有机联系的整体观。其次,生态美的研究有助于推动人们生态文化观念的发展和确立健康的生存价值观。再者,生态美的研究为克服技术的生态异化指出了解决的途径。在实践功能方面,首先生态美为生态环境的建设提供了直观的尺度和导向。

一:符号:以某种媒介来指称或表现另一事物的信息载体。(四位大师的内容)

1:索绪尔德心理学分类:所指-----符号表意------解决“代表的是什么”的问题;能指---符号表征-----解决“用什么来代表”的问题;例如:鸽子代表和平。2:皮尔斯(哲学家)的逻辑学分类:他对符号的三分系统建立在符号与对象的指意关系方式上。图形符号-----符号与所指对象之间具有相似的共同性质。如照片与本人。

指示符号-----具有因果关系,时空关系,对立关系式。如烟与灰。

象征符号-----不存在任何关系时,只有代表该对象的意义。

3:莫里斯的语言学分类:语构学-----研究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关系----=找关系;

语义学-----研究符号与指意(含义)之间的关系-----代表的含义是否清晰、准确;

语用学-----研究符号与使用者之间的关系------所用符号受众明白不?优美?

4:罗兰巴特的文化学分类:语言----语言;所指----能指;组合-----系统;实指意义----附加意义。(索绪尔和莫里斯为重点)现代艺术的六种类型:即主观表现的风格与客观再现的风格;阴柔优美的风格与阳刚崇高的风格;含蓄朦胧的风格与明了晓畅的风格;舒展沉静的风格与奔放流动的风格;简约自然的风格与繁富创意的风格以及规范严谨与自由疏放的风格。

风格变迁的原因

1、人们的审美趣味的变化或对某一趣味产生的心理疲劳的结果。

2、对于任何趣味或风格的根本变化来说,具有新的艺术兴趣的某个社会阶层的兴趣才是主要的条件。当一种艺术类型变得广为接受时,他就会变成一种风格,并取得与之相称的历史重要性。3同样,离开社会和经济的变革,也无法解释风格化的变化。

建筑风格论五对范畴:线描与图绘;平面与纵深;封闭形式与开放形式;多样性统一与同一性统一以及清晰与模糊性。实际上,这五对范畴特征不仅适合对造型艺术和建筑艺术的形态考虑,也适应对家具陈设等物质产品的考虑。

传统器物风格的范畴说:我国传统器物风格特征,不能不受整个民族审美观念和艺术形态的影响,我们可以从虚与实、巧与拙、雅与俗、浓与淡来把握传统器物的风格的特征。

工业产品风格的变迁(具体案例、结合年代):1:20世纪20年代福特汽车公司采用高效率的生产线和新的管理

方式。把满足消费者对汽车外观式样的需求作为突破口,并形成了促进销售的风格式样设计,在基本结构不变的情况下通过造型的变化促进销售。2:在20世纪30年代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力学的研究,流线形造型首先出现在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流线形以它的圆滑流畅的线条,给人以速度感和活力感。3:20世纪50年代人机工程学原理的引入。4:20世纪60年代随着人工合成材料在产品中的广泛运用,色彩艳丽、五光十色的塑料使产品面貌多姿多彩,玻璃纤维逐渐取代木材和钢铁。5:60年代之后,个性化风格的出现。6:仿生设计和产品造型的有机体化。7:运用了仿生原理和空气动力学原理。8:绿色设计

和生态设计在国际上也是方兴未艾。设计的发源地: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北欧 装饰的现代趋向:1:简洁化。2:装饰要讲究变化。3:装饰要适应于整体形式。4:要充分发挥产品质料自身的装饰效果。5:充分发挥产品结构自身的装饰效果。6:装饰与产品风格的联系。

风格:设计师创造个性的表现,它是产品的形象体系以及表现手法在结构上的统一。

装饰:外在于产品功能结构的形式因素,用以满足人的精神和审美需要。人工形态是指人工制作物这一形态类型,由天然形态的物质材料经人的有目的的加工而制成 形态是事物与其特定功能结构相关联的外在特征

完形质是由知觉结构所形成的事物特性,如曲调,风格等

技术规定性是物质产品生产所依据的制作要求

形式自由度是产品形式在设计创意中的变化范围

功能是产品能满足人的需要的特性或对人发挥的效用 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特有生存样式的系统,它与自然相区分,具有不同形态的特质

形式美是事物因素的自身结构所蕴涵的审美价值

技术美是人的劳动物化在产品中对自然规律的揭示所形成的审美价值 功能美是实用产品所具有的和目的性特征的形式表现 艺术美是以表现人的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的艺术作品的美

篇8:设计美学感悟

《秋庭戏婴图》纵长197.5公分、横长108.7公分、绢本材质、左上有乾隆皇帝收藏题跋,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设有年幼姐弟二人,在深秋时节的庭院里玩插枣转磨游戏,庭中有一块高石,旁边有一株芙蓉花,石下有两圆墩凳散置玩具,近处一簇野雏菊,两小儿神情俏皮可爱,一派天真稚幼之气。画风清丽,笔法劲利,色彩典雅,充满诗情画意与哲思。下面分别从秋、庭、婴、戏、题跋为切入点,以感悟之心对《秋庭婴戏图》中蕴含的美学情趣进行剖析。

一、“秋”之意境

中国画贵在“意境”美,本画题名“秋庭婴戏”首字的“秋”字,奠定了整个画面的基调。秋天的意象在这里不是山水画中的荒寒与空寂,而是一派盎然与生机,散发出清新典雅和谐的意境。

古话言:“一叶知秋”,画中的芙蓉花叶正值成熟时节,与花朵相得益彰,散发出秋天闲和严静的气息。右下的白色雏菊和野草刻画精致,象征微小的生命仍能绽放自己的美丽,随风摇曳,似有暗香浮动。画中的一方奇石,正所谓“石不能言最可人”,特点在于它的“剑”形,曾被比作擎天一剑,颇具顶天立地之感。石头与芙蓉花刚柔相济,好似高山般守护画中孩童无忧无虑的童年,正如秋天沉稳、厚重的气度。

总之,仔细研读画中各个部分,虽然各有自己独特的美丽,但在整个清秋的主题下,每个生命“势不同而意相近”,共同演绎着和谐纯美的平淡秋色,也微妙的映衬了时下宁静安逸的生活意趣。

二、“庭”之环境

宋画特别讲究整体和谐之势,在风俗人物画中不单只突出人物,也加以真实的背景为衬托使画面更贴近生活,本画中这一特点尤为突出。

在构图上:婴孩、石、凳、花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两个凳子为底,石尖为顶。奇石与芙蓉花为画面背景,儿童为主要内容,圆墩凳上散放的转盘、佛塔以及地上双钹为故事情节,带给人时间和空间上的想象,仿佛两个小孩刚刚在这此玩过,随后又转到另一处,饱满的动感跃然纸上。

在色彩上:苏汉臣所属宣和画院时期是宫廷画风的黄金时代,在画中我们能感受到宫廷画家研美典雅的用色。在画中,男童的红杉白底衣与女童的白衣红腰带互衬,白色芙蓉与红色佛塔玩互应,青绿叶子、赭色剑石、青色圆凳恰到好处的组合到了一起,使整个画面的设色基调华丽浓重而又干净洗练,彰显贵族式的精致细腻。

在线条上:画家用笔均匀清朗,柔中生刚。孩童面部和手部用细线和淡墨勾出,身上衣褶采用吴道子游丝描法;山石轮廓线条采用钉头鼠尾描,巨石渲染运用中锋取质。画家运用笔墨,表现了气韵,传达了生动之境。

细观此画,画面在表达主题的同时,辅之大量环境要素为衬托,配以精致和谐色彩,运用劲道成熟的线条,将主与宾、动与静、稳定与厚重完美的结合到一起,使整个画面充满了灵动与生气,不禁畅游其中。

三、“婴”之心境

李贽名篇《童心说》有言:“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童年时代是人们最为怀恋的时期,所感怀者乃是儿时纯真无染的童心。婴戏图备受欢迎的原因也是因为画中婴孩之态使人获取天真烂漫的美感,童心顿生。

画中姐弟俩所玩的游戏叫做推枣磨,即推动鲜枣平衡旋转的游戏。苏汉臣运用高超的技艺,将儿童玩耍时纯真质朴的心境传神的展现出来:男孩正在全神贯注的玩转磨,外套掉下肩头也没有发现,女孩屏气凝声,小心翼翼的用手护住插枣。二人身体前倾,手扶圆凳,脑袋几乎相碰,眼神交汇在插枣上,面带俏皮与微笑,好似想交流什么又怕说话声会使竹签失去平衡,凭默契在各自心中心领神会。

看到这样的婴戏场景,不禁让人莞尔会心,相比于当代儿童手中的iPad和各种电脑游戏,图中儿童的推枣磨游戏更加引人向往,因为这样的玩具来源于自然,接触自然,不仅让孩子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更重要的是从小在孩子心中训练了耐心和认真的心境。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在沙发上玩电脑中打打杀杀游戏的儿童和在秋色正美的院落里闲插红枣的儿童,他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会有怎样的差距。中国古代生活的精致品位一去不返,不禁令人叹息。

四、“戏”之背景

艺术是历史的镜子,能够照出当时社会的喜怒哀乐,宋代风俗画作为真切的历史照片,为我们了解当时民间百姓的生活状况、历史背景和社会心理,提供了宝贵的材料。宋代百年无事的安定局面,使得城市工商业大力发展,市民阶层在物质资料得到满足后转而重视精神层次的享受。婴戏图的成熟,不仅是因其题材迎合世俗欣赏口味,还反映了时代对儿童成长的关怀与怜爱,在家庭中人们对天伦之乐的追求胜于对三纲五常的坚守,这里面隐含着人文历史进程中丰富而深刻的内容,也微妙的映衬了时下宁静安逸的生活意趣。

在《秋庭婴戏图》中,两个儿童皆处于垂髫之年,男童头顶留一绺绒发,小手佩戴金镯,女童头顶扎结并配珍珠头饰,身着绸缎,整洁俏丽。两个开光园墩凳和玳瑁玩具显示了二童家境的殷实和品位,然而天真自若的神情却没有贵族家庭那般刻板。从儿童的悠游自在的玩耍中可以反映整个家庭气氛的和睦安定,这也是婴戏图能迎合市民阶层审美趣味的重要因素,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了宋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真情流露,整个社会充满闲适从容的气象。

五、“题跋”之艺境

庭院秋声落枣红,

拾来旋转戏儿童。

丹青讵止传神诩,

寓意原存相让风。

款:壬寅仲秋御题。

印:古稀天子之宝。

上为清代乾隆皇帝在《秋庭婴戏图》上的题跋。前两句描述了画中深秋时节两个孩童以落枣玩游戏的情景;后两句则是乾隆皇帝对画中境界的升华。所谓“寓意原存相让风”出自南北朝王泰的典故,意指兄弟姐妹间谦让友爱之情。

乾隆皇帝的题跋以中寄托了他对兄弟姐妹间的“相让风”的希冀,使得这幅作品的精神层次再次得到提升:两小儿童在游戏中上能做到姊友弟恭,那么在家中必定恪守孝悌之道,所谓“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长大后必定养成礼让谦和的道德准则,继而修身齐国平天下。孩子讲道德,成人必定行礼仪,人人遵守道德规范,那么世界大同、天下大公的安定之日自不远也,这也是清高宗在庙堂之高观画所特有的哲思。本画在乾隆皇帝的笔下也被赋予了弘扬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和谐的艺术境界。

上一篇:加强企业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有哪些?下一篇:学雷锋精神个人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