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研究

2022-09-11

一、汽车车身设计的内在美与外在美

汽车产品的内在美主要在它的结构、工艺、技术方面体现,它是实实在在的体现产品内在功能、结构的科学性和稳定性的美。

1、汽车车身设计的内在美

1)汽车车身设计的结构美

结构美是完成产品功能合理化的重要因素,结构不合理不仅会降低汽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不必要的油耗,也会在使用过程中会感到不适或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工程师一般会根据法律法规和特殊特性,将结构设计的简洁合理、布局科学。

2)汽车车身设计的工艺美

工艺美是体现汽车产品外在质量和反应时代风格的基本保障,是与特定的情感色调和特定的功能分不开的,是作为汽车产品在某一社会环境或时代背景下,为某一类人群服务分不开的。一般我们常见的是冲压、焊装、总装和涂装四大工艺。这些工艺都需要工人具有娴熟的工作技能和高超的技术才能达到汽车产品的工艺精良。

2、汽车车身设计的外在美

汽车产品的外在美和其他工业产品一样都由产品的形态美、色彩美、质感美三大主体组成。他们相互影响相互联系,形成了统一的设计风格。

1)汽车车身设计的形态美

汽车车身外轮廓一般由曲线和直线来塑造形态,采用挺拔的直线则显得刚劲有力,用柔美的曲线则显示其变化与动感。不论用何种方式去表达产品的造型,都离不开点、线、面、体的科学结合,更不能脱离其总布置输入的硬点条件。

2)汽车车身设计的色彩美

色彩运用是车身设计的重要手段之一,色彩搭配的目的是要使人对颜色组合感到协调,提升品牌价值感和人性化。合理的色彩搭配,有利于增强汽车产品的美观效果,增加使用过程中的视觉舒适度。汽车车身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的去考虑受众群体对色彩的感知情况并充分的分析运用,绝不能单从一方面对汽车的色彩进行定位。

3)汽车车身设计的质感美

汽车车身质感美主要体现在材料运用和表面材料肌理处理手段方面,而不同的材料也具有其不同的肌理效果。只有根据材料的特性,施以相应的结构和工艺,才能创造出实用、经济、美观的汽车产品。

二、汽车车身设计的感性美与理性美

1、汽车车身设计的感性美

人类对美的感受能力完全来自于自然的进化,在进化过程中不断地提高和丰富对美的理解,由此人们在感受美的时候就产生了感性美。感性美是纯粹的精神世界中所产生的,他完全存在于意识形态中。

1)汽车车身设计的文化美

汽车产品是科技的代表,但是我们在汽车中也能看见文化的影子。在汽车车身的设计中,如果能够吸取各类文化的精髓之处,在不失企业灵魂文化的基础上,重新整合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特征,必定会形成不同的且更有韵味的汽车产品。

2)汽车车身设计的情感美

我们这里的情感美更多的是汽车产品给人带来的一种情感反应。圆润的产品会让人感觉到可爱,尖锐的产品会让人觉得危险,而有些汽车会让人觉得冷静沉稳,有些会让人觉得明亮欢快,这些都是汽车产品自身情感美的一中流露。所以当设计汽车产品的时候,要定位它要给人们传递什么类型的情感之美。如果定位不准确,会导致产品传达的情感美不能够与它自身的属性相一致。从而不能赢得市场的盈利和实现受众性。

2、汽车车身设计的理性美

理性美,以理为本,以明理为宗。所以理性美更多的是依靠功能美、科学美、生态美等产生。

1)汽车车身设计的功能美

功能美在20世纪20年代包豪斯得到了极致的体现,它提倡功能性和实用性为第一位。一部汽车,要具备多种内在功能:它可以是一间行走的房子,也可以是一艘快艇;它具备网络多媒体娱乐功能,又具备主动安全与智能交互功能。汽车产品,已经不能用传统的思维去认识它和理解它。人们更追求丰富,具有时代性和现实意义的功能美,仅仅从动力和操纵性去选择一部汽车的时代已经悄然逝去。

2)汽车车身设计的科学美

科学美是目前美学界与科学界共同提出的新的概念,它主要指科学领域里的美。在汽车车身设计中,我们不仅通过科学美将产品的结构进行严谨的几何分割,还应考虑到其组合、曲率、变形、比例、平衡、正负、结构的科学分析,从而引起高价值的联想,使其通过造型方法,将产品的科技符号及价值表达出来。

3)汽车车身设计的生态美

生态之美是“绿色”之美,作为车身工程师,除了要对汽车产品眼前的工程研发和造型设计进行思考以外,还要有一份对人类负责的态度。去设计可以减少污染的汽车产品,或者在设计过程中减少对环境有不利影响材料的运用或汽车产品损坏后,可回收再利用率高的设计。所以绿色设计、绿色理念必须常怀心中,将生态美运用到汽车车身设计中,如:多运用可降解材料(生物塑料),运用新型合金,对车身进行轻量化设计等。

三、结论

当今多元的社会文化,已经让我国太多的民族汽车品牌趋向丢失本民族文化的危险境地。“拿来主义”已经成为国内各大主机厂一种普遍的行为。设计虽然应该怀有大同思想,但是那种单一粗暴的抄袭的“大同”,我们不能发扬。所以自主研发、自主创新就成为我们必做的一道题。

所有的美学特征和美学规律之间都是有隐性联系的,本文通过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感性美与理性美的美学特征,细致的将各部分内容进行剖析理解,希望对该领域有兴趣的后来者有所提示,能够总结领悟其中的美学规律,从而找到设计的切入点。将我国传统文化沉淀的精髓,运用到当今的汽车车身造型设计中去。将我国汽车车身造型设计在具备功能美的同时,视觉美学也能独树一帜。

摘要:现代的汽车已经被誉为城市中流动的雕塑,其美学特性,已经随着时代的进步与要求展现出来。作为车身工程师,我们更多的被夹在艺术与科技的中间,要把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和美学理论与工程理论及科学技术相结合,进行和谐的设计,达到科学平衡,为受众群体提供最人性化的汽车产品。

关键词:汽车,设计,造型,美学

参考文献

[1] 刘芝鹭.汽车造型设计(流程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

[2] 日本自动车技术会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译.汽车工程手册3造型与车身设计篇.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12)).

[3] 付璐.汽车车身造型设计美学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11).

[4] 付黎明.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研究.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4).

上一篇:新税法背景下的员工工资薪酬发放税务筹划分析下一篇:对足球进攻战术中时空争夺特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