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县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宣传

2024-05-04

潼南县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宣传(共8篇)

篇1:潼南县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宣传

浅析湖南省南县国库集中电子化支付制度的改革

摘 要 现代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财政预算执行的根本性制度,是财政、财务管理的基石。推行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是规范财政支出管理,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财政资金运作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是整个预算执行体制和财政支出管理的制度性创新。2014年5月20日,在财政部的精心指导下,湖南省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改革正式实施,在全国率先实现财政、人民银行和各商业银行三方核心系统数据直连,实现支付、清算业务高度自动化,今年,湖南省南县也遵循省厅指导进行制度改革的试点工作,本文着重研究改革的特点、分析湖南省南县的国库集中支付电子支付制度的改革方向。

关键词 国库管理制度;电子支付制度;改革试点

引言: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牵引,财政资金安全、高效管理的现实需要,财政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促使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成为现代国库管理改革中一项基础性与战略性变革。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电子化是指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代理银行、预算单位等四方之间取消纸质单据和凭证传递,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发送、接受和处理电子凭证来办理财政资金支付及清算等业务,实现预算单位“一站式”即可将财政资金支付给供应商或个人。伴随着财政收支工作的不断扩大,收支管理工作也要达到细化的要求,传统的管理工作需要不断的创新,这种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基础的支付手段创新而引致的整个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变革,极大的减少了各方工作量,实现财政资金高效、安全运行,从而降低行政成本,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

一、湖南省南县开展电子支付制度改革新规划

能简尽简、该减尽减、能合尽合。通过国库管理与现代信息技术融合,联通财政、人行、代理银行三方,实现财政直接支付、财政授权支付和实拨资金业务所涉及的财政、人行、代理银行及预算单位等各个环节的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全流程电子化管理。在进行国家经济建设中,做好财政管理工作十分重要,所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的电子化管理改革势在必行。

要提升财政资金安全管理的现实需要,积极推进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工作,是在新阶段、新形势下深化国库改革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更有效地筑牢财政资金安全防线,提高财政资金的运行效率。现在实行支付电子化,大量的减少了违规操作,支付电子化是目前行之有效的保证资金安全的技术手段;接下来把效率放在第一位,随着集中支付工作量的大量增加,所经手的业务人员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还容易出错,效率也低,实行电子支付制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也降低了行政成本。

二、推行国库支付电子化改革的必要性

一是增强资金安全保障。通过“电子凭证+电子签章”身份识别、自动留痕、大额短信提醒等控制机制,再造、整合了一个完整的管理链条,建立起动态校验、电子验章、全程动态跟踪的业务管理方式,实现了资金支付“环环相扣、互相牵制、有始有终”,强化预算执行管理监控;按照分岗设立原则,系统权限配置、印章制作授权与印章备案分开,严格财务人员多岗签章,规范业务管理流程;率先启用电子凭证库预留签名证书白名单,实现电子印章与数字证书绑定校验,显著提升了资金支付的安全保障水平。

二是提高资金运行效率。相对于传统支付管理模式,财政、人民银行、代理银行和预算单位间,需通过打印纸质单据、人工盖章送单、人工核单,实行电子化管理后,相关部门只需要发送电子数据就可以进行资金转账及清算,大大缩短了支付周期。

三是提升财政服务水平。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系统与代理银行核心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以及自助柜面系统的应用,进一步缩小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有效避免预算单位来回奔波现象,足不出户即可完成授权支付转账业务。

三、南县国库支付制度升级的特点

一是岗位职责突出“明”字。资金支付、会计核算等各个岗位分工进一步明确细化,做到“责任明确,管理到人”。

二是权限管理突出“密”字。严格计算机系统密码管理,严密进行权限设置,系统授权管理实行审批制,所有操作权限的变更须由单位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三是印鉴管理突出“专”字。印鉴管理以“专人保管、分离制约”为原则,同时加强不定期检查,进一步强化印鉴保管人员的责任意识。

四是支付方式突出“控”字。资金支付层层把关,每个环节相互分离制约,减少财政资金支付的手工操作?h节,为资金安全支付加上“双保险”。

五是现金管理突出“规”字。利用一套标准规范和“支撑控件、自助柜面”两个软件,打通财政、人行、代理银行三个系统,实现财政、人行、预算单位、代理银行四方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

六是对账管理突出“全”字。电子凭证网络传递,不再人工跑单;加盖电子印章,不再人工签章;实行电子校验,不再人工核对;各方自动对账,不再人工对账。每月与各银行进行资金对账,并明确账务核算系统与资金支付系统核对方法,促进了对账功能的有效发挥,实现了“强化责任、提升效能”的预定目标。

四、总结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国库集中支付电子化管理是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各业务方理念更新、业务协同与技术融合。预算单位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降低财务风险;财政部门国库集中支付系统和代理银行自助柜面系统的硬软件技术需要更加完善以满足预算单位需求。只有财政部门、预算单位、代理银行三方相互配合,不断的优化升级,加强系统关联,提高管理水平,才能顺利、全面推进国库支付电子化改革。

参考文献:

[1]熊一心.非税收入集中支付改革问题探讨[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黄月冬,杨鸿.基层国库呼唤彻底“集中支付改革”[J].金融电子化.2008年05期

[3]温曼霞.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1年21期

[4]张赛金.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后的预算单位会计核算[J].时代财会.2003年07期

[5]柏斯魁.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03年03期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郭成琳,出生年月:1991年3月,性别:女籍贯: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学历:在读研究生,作者单位全称: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

第二作者:刘艺璇,作者单位全称: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三仙湖镇财政所。

篇2:潼南县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宣传

1.抓好农村籍大中专学生转户工作 推动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创新

2.推动户改惠民生 教育当好排头兵 3.上学转户进城镇 开辟人生新途径 4.户籍改革政策新 待遇平等顺民心 5.转户籍 变身份 谋发展 创未来

6.户籍改革 以人为本 改变生活 点亮人生 7.户籍改革利民生 实惠优先送学生 8.户籍因入学而转 机遇因进城而握

9.城市让你生活更美好 城市让你未来更辉煌 10.城市是我家 我要融入她 11.做城市主人 创精彩人生

12.康庄大道任我行 我是城市新主人

13、创和谐,变身份,求质量

14、转户进城,安居乐业

15、户籍改革惠农家,城乡和谐你我他

16、户籍改变的不仅是身份,更重要的是生活质量(环境)

17、转户进城惠及子孙(户改惠及子孙)

18、转户进城,生活更进一层

19、转户进城变身份,城市福利我有份 20、人心思变,人人思变

21、我自豪,我们成了城里人

22、先试先行当户改先锋 真抓实干创民生品牌

23、城市建设齐动手,改革成果人人享

24、户籍改革,以人为本

25、惠及民生,服务发展

26、关注民生,促进和谐

27、户籍改革惠民生,城乡统筹促发展

28、户籍改革破坚冰(瓶颈),城乡统筹创品牌

29、户籍改革促发展,城乡统筹创品牌 30、户籍改革为民生,统筹发展创品牌

篇3:潼南县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宣传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融合步伐的加快, 农村在基础设施、社会福利制度等方面的建设有了很大改善, 但与城市相比, 仍然有着很大的差距。为了加快城乡统筹发展, 国务院于2007年6月批准重庆市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 这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国家综合配套的改革实验区, 是国家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平衡发展和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部署。重庆是一个大城市、大农村、大库区并存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突出的城市, 在重庆市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实验, 对全国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实现科学发展有很好的示范意义。

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能否顺利实施, 与相关经济、社会制度改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内容包括试验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的建设、城乡各种资源要素的流转等。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统筹城乡社会管理,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使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这表明统筹城乡发展战略必须对户籍制度进行改革, 户籍制度的改革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率先突破的需要, 是缩小城乡差异、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途径, 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要决策的需要, 它对于提高城市化水平, 促进城乡一体发展和根本上改变城乡一元化户籍管理体制具有重要作用。

二、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

对统筹城乡户籍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估, 是户籍改革政策的一个反馈。评价指标体系的质量, 将很大程度上影响户籍改革实施的效率。所以, 有必要建立一套与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效果相适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是根据其改革目标的要求, 对户籍改革的实施效果所进行的综合评价, 应结合户籍改革实施的现状,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户籍改革工作总体目标进行分解, 确定户籍改革工作评价项目, 还可依据专家咨询的方法确定各个评价目标对总评价目标作用的重要性建立权重系数分配表, 最后运用综合评价方法建立综合评估模型。

评价体系由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两部分构成。评价指标和评价体系是户籍改革实施效果评价的前提, 客观、科学的评价是做好评价工作的基础。在制定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时, 要始终坚持如下几个原则。

系统性原则。影响户籍改革实施效果的因素很多, 因此建立的指标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评价体系。同时, 评价指标之间要保持相对独立, 不能重复出现, 以免数据重复对评价效果造成影响。

客观性原则。在指标体系的设计中, 户籍改革实施效果评价是对户籍改革制度合理性以及户籍改革工作的检验, 这就要求指标体系的建立要遵循客观、实事求是的原则。

可操作性原则。在制定各评价指标中, 要充分考虑户籍改革相关的各方面内容对实施效果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其中, 评价指标尽可能定量化, 这既易于操作, 又便于描述户籍改革实施过程的客观状态。通过对数据的分析, 即可得到更全面、更准确的评价结果。此外, 指标体系结构的科学性、指标的概念的准确性以及指标定义的清晰性, 对数据的收集同样有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制定户籍改革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

户籍改革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 (表1)

三、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效果评估

为推动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加快城镇化、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 促进城乡资源要素的有序流动,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按照统筹规划、自愿有偿、积极稳妥、综合配套、促进发展的原则, 明确确立了改革目标, 并结合全市主体功能区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 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自然环境、资源承载等因素, 全面推进户籍改革, 分阶段推动人口向小城镇、区县城、主城区1000平方公里区域内聚集, 以实现市域内户籍合理转移, 逐步建立城乡人口和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制度体系。

重庆市户籍改革工作自启动以来, 在全国引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截至目前, 全市共办理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244173人, 整户转移36820户, 平均每天转户4210人。按照进度, 预计全年可以完成150万人转户的目标。从当前政策的推进情况看出, 在户籍制度改革政策设计的各类重点群体均有转户人员出现, 这表明政策效应正逐渐显现。另外, 转户人员在三级城镇的分布相对均衡, 其中, 三级城镇中转入乡镇人数最多, 远郊的31个县城转入主城人数数量最少, 这与政策最初设置的转户条件的初衷相一致。在这样的发展背景下, 统筹城乡户籍改革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 农业收入和农民收益快速增长。

实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后, 农村居民进入城市生活, 农民数量减少, 间接性的扩大了农村人均耕地面积, 相应提高了农村生产集约化、专业化、规模化水平, 这都促进了农业收入快速增长, 同时, 增加了转户农民的土地权益收入。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后, 生存条件恶劣区域的农民搬到城镇规划区居住, 农民退出的宅基地以及农房复垦为耕地进行地票交易, 同样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 城镇化进程显著, 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实施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后, 有条件的农民整户转为城镇居民, 生活水平得到了改善, 城市人口更加聚集, 城镇化率大大提高, 为形成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作了铺垫。

(三)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加快。

实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后, 打破了长期存在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使城乡交流变得更顺畅。农村劳动力要素向城市平稳有序的转移、农村承包地、宅基地和林地等资源的流动, 对优化劳动力流动、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提升城市资源的要素价值等都有重要影响。

(四) 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进一步转变。

实施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后, 农村居民进城后真正成为城市居民, 他们在平等享有城镇的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同时, 消费能力随之大幅增加, 将大大提高整个城市的消费水平, 扩大了城市内需。若按照每人一年多消费一万元来计算, 这些农民转为市民以后, 一年就可增加数十亿元的消费。

四、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重庆市根据自身具体情况进行了统筹城乡户籍改革的工作, 在改革的最初阶段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并促进了重庆经济的发展。但值得注意的是, 该政策在实施中, 依然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农户自身存在较多的顾虑。统筹城乡户籍改革的实施中, 作为农民, 他们受到传统的思维模式影响, 对户籍制度改革工作顾虑重重, 既要考虑转户补偿的优惠政策, 还要考虑专户失去土地以后的就业、医疗、养老以及能否融入城市生活等问题, 他们对是否转户表现出了摇摆不定, 归根到底是他们对户改政策缺乏清晰的认识和全面的领悟, 另一方面它反映了户改中存在的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的问题的存在。

(二) 政府面临巨大的财政压力。统筹城乡户籍改革的实施中, 对于区县而言, 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区县, 政府采用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相结合的方法, 让转户农民在宅基地、承包地转让方面享有最多的优惠, 鼓励农民转户, 使农民进入城市转为市民。但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县区, 考虑到当地政府财力有限, 政府已无力承担农民的住房、社保等, 无法通过市场手段来实现农民转户, 这样的情况下, 农民无法看到搬离农村以后的生活, 他们选择把土地作为维持生活的最后一道保障, 继续留在农村生活, 这也影响了户籍改革工作的进行。

(三) 城市公共服务不完善。统筹城乡户籍改革的实施中, 对城市而言, 城市资源是根据以往的城镇人口配置的。现在, 大量农村居民进入城市转为城镇居民, 城市内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以及其他公共服务产品等资源变得极为稀缺, 不能完全满足现有城镇居民的需要, 不能适应城镇化的需求。这同样是户籍改革实施中遇到的一个问题。

(四) 在统筹城乡户籍改革的初级阶段里, 除了上述的具体问题外, 户籍制度改革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着一定局限性, 影响了户籍改革工作的进行, 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法律法规对承包地和宅基地流转的限制与政府加快农民进城之间的矛盾。统筹城乡户籍改革实施后, 农民进城转为城市居民, 他们的承包地和宅基地需要通过合法流转。但《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对承包地和宅基地的流转作了严格的限制, 规定了集体土地使用权的主体不能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担当, 主体必须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以及集体经济组织设立的企业和公益性组织。此外, 土地管理法对土地使用权也有严格限制, 规定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用于其它建设, 只有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以及破产、兼并等情形时, 土地使用权才可转移。

2. 农民工跨区流动与养老保险区域统筹存在矛盾。统筹城乡户籍改革实施后, 农户落户城镇意味着他们需在不同的社会保险区域流动, 他们将按城市的社会保障体制进行相应的调整, 但现行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主要针对企业职工设计的, 与农民的特点不适应, 过高的门槛和过多的限制让农民工很难享受到老有所养的待遇。

3. 教育、就业、社保等配套福利措施与户籍制度改革存在矛盾。统筹城乡户籍改革后, 农民进入城镇生活, 理应享有和城镇居民相同的公共服务, 这符合户籍改革的方向性目标, 利于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 实现城乡一体化。但存在的制度依然过于强化户籍制度的重要性。例如教育方面, 把本地户口作为招生的先决条件, 再如就业制度把户籍条件作为招工的要求, 社会保障制度中把户口作为享受社会福利的限定条件等。假使这些配套改革未能跟上, 通过户籍制度改革来促进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化的设想终将难以实现。

五、制度完善和保障措施

户籍制度的政策和制度设计是基本合理的, 它既符合重庆的具体情况, 又符合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没有制度方面严重的缺陷。在改革的最初阶段, 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户籍制度改革本身并不复杂, 但附加在户籍制度之上的相关经济政策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利益分配格局是错综复杂的。

(一) 千万农民转户后能够能否享受和城市居民相同的福利待遇, 关键在于相关的配套措施。没有相关的配套措施, 农民即使进入了城市, 也无法享受市民待遇。这就要求在户籍改革中制定的土地、住房、社保、就业、教育、卫生支撑保障机制的基础上, 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需要采取以下相关措施:

1、就业方面。

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大企业的方法, 千方百计增加城镇就业岗位, 对转户农民开展教育和就业培训, 给予转户农民就业扶持, 提高转户农民的就业率;对就业困难人员, 提供相应的就业支扶, 开展一对一帮扶等;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农民工和其他转户居民自主创业, 真正把转户居民纳入城镇就业服务和保障体系中来。

2、住房保障方面。

继续加快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建设, 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 将符合条件的转户农村居民纳入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范围, 改善其居住条件。鼓励有条件的转户居民购置普通商品房;小城镇规划区的农村居民, 具备条件的可转户进入统一规划建设的集中居住小区。

3. 养老和医疗保险方面。

需尽快制定完善农村居民转户后的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不同制度之间的转移衔接办法, 保证农民进城后享有养老和医疗保险, 消除转户前和转户后存在的政策差异, 以实现政策的有效连接。

4、教育方面。

科学规划城乡学校布局, 准确把握城乡适龄人口及中小学在校生规模变化情况, 新建一批幼儿园、中小学、中职学校, 并做好新增学校师资配备、师资专项培训等工作, 满足新增学校教师需求;完善各级各类学生就读政策和资助体系, 保障转户居民子女接受公平的教育。

5、社会服务保障方面。

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保障机制, 健全低收入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体系, 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转户居民纳入城市低保范围;建立社会福利服务体系, 实现乡镇敬老院和区级社会福利服务中心全覆盖;加强城市社会救助和社区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 切实满足城市扩容后社区服务管理和救助保障等公共服务的需要。

只有在就业、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各方面一视同仁, 才能逐步消除城乡户籍待遇差距, 促进城乡户籍制度融合, 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

(二) 统筹城乡户籍改革的顺利进行, 除了需要进一步建立完善相关配套机制, 还要相关部门配合保证户籍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具体来说,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提高认识, 加强组织领导, 健全工作机构。

在下一阶段的户籍改革工作中, 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户籍改革的重要意义, 将户籍改革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 相互配合并全力推进。另外, 作为户籍制度改革的责任主体, 各部门要积极制定工作方案, 制定工作细则, 如区发展改革委负责户籍制度相关政策措施的协调, 区公安局负责制定户籍登记准入实施细则, 区人力社保局负责农村居民转为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实施细则等, 确保改革平稳顺利进行。

2、加强宣传引导, 确保和谐稳定。

通过在全区广泛宣传户籍改革政策的内容, 为群众答疑解惑, 引导群众主动参与户籍改革, 搭建政府与群众沟通桥梁, 形成全社会理解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良好氛围, 还要做好户籍管理制度实施状况的信息收集, 制定完善相关工作应急预案, 即使掌控改革动态, 有针对性采取控制措施, 确保户籍制度改革顺利进行。

3、加快立法进程。

各种制度改革都会涉及到基本法律的规定, 户籍制度改革也不例外, 这就需要中央到地方的政策与户籍制度改革相配套。统筹城乡户籍改革, 推动户籍制度改革纳入法制化轨道, 要尽快修改户口登记条例并出台户籍法, 夯实户籍制度改革的法律基础, 加快户籍改革的顺利实施。

摘要:重庆市以解决农民工城镇户口为突破口, 全面启动了户籍制度改革。在户籍改革制度实施的基础上, 文章构建了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效果的指标评价体系, 并对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实施以来取得成效进行了相应评价, 对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做了分析, 提出了户籍制度的相关配套机制, 进而帮助改善重庆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效果, 以达到加快统筹城乡建设、构建和谐重庆的目的。

关键词:重庆,户籍制度,改革,政策评价

参考文献

[1]、冉启秀.城乡统筹过程中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探讨[J].商场现代化, 2008, (6) .

[2]、黄永红.户籍制度: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路径分析[J].探索, 2008 (2) .

[3]、张扬纯.深化林业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J].江西林业科技, 2007, (6) .

[4]、漆向东.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户籍制度改革问题研究[J].中州学刊.2007, (3) .

[5]、吴佩林, 鲁奇, 张军岩.重庆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实证分析[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4, (12) .

[6]、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篇4:户籍制度改革将突破楼市限购政策

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对户籍制度改革进行了明确部署,并出臺“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在农村参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规范接人城镇社保体系”等配套制度。

《决定》关于户籍制度中提及,创新人口管理,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建制镇和小城市落户限制,有序放开中等城市落户限制,合理确定大城市落户条件,

在“限购”政策持续执行的市场背景下,尤其是部分城市如上海、郑州近期又强化执行的今天,户籍制度改革或许会突破“限购”政策,为市场注入新一轮成交放量的行情。

以大连市为例,据大连市政府于2012年12月7日发出的《大连市户籍准入规定》通知,全面放宽了大连购房落户条件。该规定将从2013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有效期为5年。该规定中将“购房款”作为落户标准调整为以“购房面积”作为落户标准。

新规还增加购买存量房落户规定:在大连市有合法稳定职业的个人购买主城区(旅顺口区除外)商品房单套住宅建筑面积达到70平方米或单套非住宅建筑面积达到50平方米、存量房单套住宅建筑面积达到90平方米或单套非住宅建筑面积达到70平方米,即可落户;新市区、旅顺口区购买单套住宅建筑面积50平方米或购买单套非住宅建筑面积30平方米,即可落户。

除此之外,其他城市有关户籍制度的改革也有所推进。在户籍改革试点方面,如浙江诸暨市店口镇曾在2009年10月开始试点居住证制度,当年广东也开始探索外来工积分人户政策;2011年,江苏省则开始在苏州市进行“暂住证”换“居住证”试点工作;此外,上海、武汉等城市也先后实施了居住证制度,使部分长期在城市工作并连续居住、参加社会保险的流动人口有序落户。

据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提供的数据,2010年至2012年,全国共办理户口“农转非”2500万人,2012年全国非农业户口人口所占比重达到35.29%。

之前,国家相关部委也多次提及户籍制度改革,如2012年12月18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明确指出2013年重点工作之一是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会议表示,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总结全国城镇发展改革试点经验,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土地管理制度,抓紧研究制定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政策措施。

一定意义上讲,在限购限贷不可能直接放松的市场背景下,通过放松户籍制度从侧面突破“限购”,有可能成为未来政策“微调”刺激房地产市场放量与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如大连市政府于2012年12月7日发出的《大连市户籍准入规定》通知,全面放宽了大连购房落户条件。一定意义上讲,就是通过放松户籍制度从侧面突破“限购”的方法。

其实,当前不少省会城市,尤其是三四线城市,外地居民只要购房就可以落户。那么,对于落户的这些外地居民来讲,具有了本地户籍,当然就可以拥有第二套住房的购买资格;当前户籍制度改革背后的异地高考、人才引进等特定人群对于当地市场住房需求表现也比较强劲,有条件地定向宽松放松这类人群的住房购买资格或许成为未来政策层面的趋势,这或许也会成为突破“限购”的方法之一,从总体上来讲会促使房地产市场需求的增加及成交量的持续回升。

此外,就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方面,其实之前在政策层面已经有了突破性进展。如国办2012年2月23日对外公布《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户籍迁移实行分类政策,即县级市、地级市、直辖市落户条件不同,落户难易程度不同。县级市落户比较容易,而直辖市的落户须“合理控制”。

其中,在设区的市(不合直辖市、副省级市和其他大城市)有合法稳定职业满三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赁)同时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达到一定年限的人员,本人及其共同居住生活的配偶、未婚子女、父母,可以在当地申请登记常住户口。

《决定》和相关政策的出台,给了我们在楼市限购政策差别化执行上实际的市场启示意义,可以说,分类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为楼市“限购”定向宽松提供了政策面的基础。如果楼市“限购”要差别化执行,或者定向放松执行楼市限购的调控政策,可以从户籍制度改革说起,户籍制度的改革将成为楼市限购从侧面定向宽松的第一政策。

篇5:户籍改革政策

【改革重点】

要通过调整完善户口迁移政策,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

【主要任务】

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问题,稳步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水平,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原则把握】

一要尊重意愿。充分尊重群众自主定居的意愿,群众要不要进城、进哪个城、何时进城,都要让群众自主选择,不能把农业转移人口“拉进城”、“被落户”。要逐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的合法权益。

二要分类实施。国家层面作出政策安排、明确总体要求,由各地因地制宜制定具体办法,并向全社会公布,让农业转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了解不同城市的落户条件。

三要有序推进。要优先解决存量,有序引导增量。既要积极,又要稳妥,更要扎实,不刮风、不冒进、不搞运动。

【改革时间表】

到年,要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新型户籍制度。

【创新人口管理】

一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城乡居民的身份差别。

二是建立实施居住证制度,第一文库网以居住证为载体,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解决好暂不具备落户条件或者不愿落户城镇人口的教育、就业、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问题。

三是健全实际居住人口登记制度,努力做到人口流动到哪里,服务和管理就跟进到哪里。

多数大城市落户门槛降低

●广东等地探索建立了积分落户制度

●重庆、四川成都、江苏苏州等地实行本地人户口自由迁移政策

●河北、山西、辽宁、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江西、山东、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云南、陕西、青海、新疆等1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探索建立了居住证制度

●河北、辽宁、吉林、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云南、陕西等14个省区市探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

相关阅读:新户籍制度该如何改

一、现行的户籍制度

所谓户籍就是指人在出生后需要出生登记以便于政府管理和统计,那么现如今我国的户籍制度是怎样的呢?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三条规定:

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

城市和设有公安派出所的镇,以公安派出所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和不设公安派出所的镇,以乡、镇管辖区为户口管辖区。乡、镇人民委员会和公安派出所为户口登记机关。

居住在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内部和公共宿舍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分散居住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居住在军事机关和军人宿舍的非现役军人的户口,由各单位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

农业、渔业、盐业、林业、牧畜业、手工业等生产合作社的户口,由合作社指定专人,协助户口登记机关办理户口登记。合作社以外的户口,由户口登记机关直接办理户口登记。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六条规定

公民应当在经常居住的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一个公民只能在一个地方登记为常住人口。

(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七条规定

婴儿出生后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婴儿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弃婴,由收养人或者育婴机关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出生登记。

二、如何实现新户籍制度的实施

(一)户籍自愿原则

对于户籍制度的改革其实首要的是要尊重公众的意愿,要让公众自愿参与。群众愿意将户口放置在哪里就放置在哪里,而不能人为的要求其将户口必须迁至哪里。这是实现户籍改革成功的首要保障。

(二)解决户口迁移的问题

篇6:住房制度改革政策

国发〖1998〗2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国国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设,促使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二)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发展住房金融,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三)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在国家统一政策目标指导下,地方分别决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国家、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坚持“新房新制度、老房老办法”,平稳过渡,综合配套。

二、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四)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具体时间、步骤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确定。

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原则上只售不租。职工购房资金来源主要有: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以及有的地方由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转化的住房补贴等。

(五)全面推行和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到1999年底,职工个人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交率应不低于5%,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要建立健全职工个人住房公积金帐户,进一步提高住房公积金的归集率,继续按照“房委会决策,中心运作,银行专户,财政监督”的原则,加强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

(六)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房价收入比(即本地区一套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平均价格与双职工家庭年平均工资之比)在4倍以上,且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可转化为住房补贴的地区,可以对无房和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实行住房补贴。住房补贴的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订,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三、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住房供应体系

(七)对不同收入家庭实行不同的住房供应政策。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住房供应政策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八)调整住房投资结构,重点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安居工程),加快解决城镇住房困难居民的住房问题。新建的经济适用住房出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按保本微利原则确定。其中经济适用住房的成本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金等7项因素,利润控制在3%以下。要采取有效措施,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特别是降低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切实降低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成本,使经济适用住房价格与中低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相适应,促进居民购买住房。

(九)廉租住房可以从腾退的旧公有住房中调剂解决,也可以由政府或单位出资兴建。廉租住房的租金实行政府定价。具体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十)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和承租廉租住房实行申请、审批制度。具体办法由市(县)人

民政府制定。

四、继续推进现有公有住房改革,培育和规范住房交易市场

(十一)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国发[1994]43号,以下简称《决定》)规定,继续推进租金改革。租金改革要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与提高职工工资相结合。租金提高后,对家庭确有困难的离退休职工、民政部门确定的社会救济对象和非在职的优抚对象等,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减、免政策。

(十二)按照《决定》规定,进一步搞好现有公有住房出售工作,规范出售价格。从1998年下半年起,出售现有公有住房,原则上实行成本价,并与经济适用住房房价相衔接。要保留足够的公有住房供最低收入家庭廉价租赁。

校园内不能分割及封闭管理的住房不能出售,教师公寓等周转用房不得出售。具体办法按教育部、建设部有关规定执行。

(十三)要在对城镇职工家庭住房状况进行认真普查,清查和纠正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建立个人住房档案,制定办法,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稳步开放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交易市场。已购公有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上市交易实行准入制度,具体办法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五、采取扶持政策,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十四)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应在建设用地计划中统筹安排,并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

(十五)各地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扶持政策。要控制经济适用住房设计和建设标准,大力降低征地拆迁费用,理顺城市建设配套资金来源,控制开发建设利润。停止征收商业网点建设费,不再无偿划拨经营性公建设施。

(十六)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应实行招标投标制度,用竞争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单位。要严格限制工程环节的不合理转包,加强对开发建设企业的成本管理和监控。

(十七)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坚持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可以继续发展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多渠道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

(十八)完善住宅小区的竣工验收制度,推行住房质量保证书制度、住房和设备及部件的质量赔偿制度和质量保险制度,提高住房工程质量。

(十九)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要注重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应加快住宅产业现代化的步伐,大力推广性能好、价格合理的新材料和住宅部件,逐步建立标准化、集约化、系列化的住宅部件、配件生产供应方式。

六、发展住房金融

(二十)扩大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范围,所有商业银行在所有城镇均可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取消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规模限制,适当放宽个人住房贷款的贷款期限。

(二十一)对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贷款,实行指导性计划管理。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内,优先发放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贷款。

(二十二)完善住房产权抵押登记制度,发展住房贷款保险,防范贷款风险,保证贷款安全。

(二十三)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方向,主要用于职工个人购买、建造、大修理自住住房贷款。

(二十四)发展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银行贷款相结合的组合住房贷款业务。住房资金管理机构和商业银行要简化手续,提高服务效率。

七、加强住房物业管理

(二十五)加快改革现行的住房维修、管理体制,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管

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

(二十六)加强住房售后的维修管理,建立住房共用部位、设备和小区公共设施专项维修资金,并健全业主对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制度。

(二十七)物业管理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向用户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不得只收费不服务或多收费少服务,切实减轻住户负担。物业管理要引入竞争机制,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管。

八、加强领导,统筹安排,保证改革的顺利实施

(二十八)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领导。各地可根据本通知精神,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报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建设部要会同有关部门根据本通知要求抓紧制定配套政策,并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二十九)加强舆论引导,做好宣传工作,转变城镇居民住房观念,保证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十)严肃纪律,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决定》和本通知精神,继续实行无偿实物分配住房,低价出售公有住房,变相增加住房补贴,用成本价或低于成本价超标出售、购买公有住房,公房私租牟取暴利等行为,各级监察部门要认真查处,从严处理。国务院责成建设部会同监察部等有关部门监督检查本通知的贯彻执行情况。

本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行。原有的有关政策和规定,凡与本通知不一致的,一律以本通知为准。

一九九八年七月三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

闽政[1998]32号

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为贯彻落实国发[1998]2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精神,现根据我省实际情况,提出实施意见,现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近期目标

(一)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稳步推进住房商品化、社会化,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我省省情的城镇住房新制度;加快住房建设,促进住宅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满足城镇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二)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坚持在国家和省里统一政策目标指导下,地方分别决策,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坚持国家、单位和个人合理负担;坚持“新房新制度、老房老办法”,平稳过渡,综合配套。

(三)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近期目标是:

1.全省所有市县最迟不得超过1998年12月1日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并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

2.1999年各市县住房公积金缴交率应达到6%,有条件的市县和单位可适当提高。1999年出台实施《福建省住房公积金条例》。

3.到2000年底全省城镇公有住房租金水平应当达到占双职工家庭平均工资的10%,有条件的市县可达到15%。各市县提租可与当地增加工资相结合。

4.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城镇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的住房困难户,住房成套率力争达到70%。

5.初步建立起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建立和完善城镇住房抵押贷款制度。

二、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主要政策措施

(一)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房价收入比(即本市县一套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平均价格与双职工家庭年平均工资之比)在4倍以上,且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可转化为住房补贴的市县,可以对无房职工和住房面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实行住房补贴。房价收入比在4倍及4倍以下的市县不发放住房补贴。

住房补贴的发放标准可根据当地经济适用住房平均价格、职工工资、工龄和住房补贴面积标准等因素计算确定。计算住房补贴的面积标准按闽政〖1995〗40号文件规定的购房面积控制标准的上限执行。住房补贴的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住房补贴资金从财政和单位可转化的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和公有住房出售收入中解决。具体的核定划转办法由各级财政部门会同房改部门制订。

(二)按照“房委会决策,中心运作,银行专户,财政监督”的原则,不断完善住房公积金制度。各市县应当努力提高住房公积金的归集率。各级财政部门在安排财政预算时,应当把由财政列支的住房公积金纳入预算,并按期拨付;缴交住房公积金有困难的单位,须经单位职工(股东)代表大会通过,并按规定报批后方可暂缓交纳。各市县要规范住房公积金的管理与使用。1998年底各市县要实现住房公积金记帐、核算到个人,同时建立起严格的住房公积金使用的审核、审批制度。住房公积金要专款专用,严禁挪作他用。

没有实行住房补贴的市县,可以加大住房公积金缴交力度,以增加职工工资中的住房消费含量。

(三)根据家庭收入状况建立起三个层次的住房供应体制。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它收入高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最低收入、中低收入及高收入家庭的界定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廉租住房可以从腾退的旧公有住房中调剂解决,也可以由政府或单位出资兴建,租金实行政府定价。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原则上只售不租。购房对象由当地房改部门审定。职工购房资金来源主要有: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以及有的地方由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转化的住房补贴等。

经济适用住房出售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按保本微利原则确定。其中,经济适用住房的成本包括征地和拆迁补偿费、勘察设计和前期工程费、建安工程费、住宅小区基础设施建设费(含小区非营业性配套公建费)、管理费、贷款利息和税金等7项因素,利润控制在3%以下。

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和承租廉租住房实行申请、审批制度。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制定。

(四)按照国发〖1994〗43号《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继续推进租金改革。租金改革要考虑职工的承受能力,并与提高职工工资相结合。租金提高后,对家庭确有困难的离退休职工、民政部门确定的社会救济对象和非在职的优抚对象等,实行减免政策。

同时,按照国务院《决定》和闽政〖1995〗40号文件要求,继续搞好现有公有住房出售工作。从1998年下半年起出售公有住房,不再执行标准价,一律按成本价出售。今后售房成本价应当逐步过渡到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对已腾空的旧公有住房,原则上只售不租,或作为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对于在1998年12月1日前已立项开工并将于1999年底之前竣工交付使用的单位自建住房,允许各单位继续按照国务院《决定》规定的办法向职工出售。机关、学校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其它企事业单位中不能分割及封闭管理的住房不能出售,教师公寓等周转用房不得出售。具体办法按国家和当地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五)已购公有住房、集资建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上市交易实行准开、准入制度、各市县要对城镇职工家庭住房状况进行认真普查,清查和纠正住房制度改革过程中的违纪违规行

为,建立个人住房档案,在此基础上,制订办法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可先行试点,而后方可放开已购公有住房、集资建房和经济适用住房的交易市场。

(六)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应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坚持合理利用土地、节约用地的原则。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用地应在建设用地计划中统筹安排,并采取行政划拨方式供应。

各市县可以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对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的扶持政策。要控制经济适用住房面积设计和装修标准,大力降低征地拆迁费用,理顺城市建设配套资金来源,控制开发建设利润。取消各种没有法律、法规规定的摊派、集资和收费;停止征收商业网点建设费;个人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适用零税率;水、电增容费按照“对等替换”原则,扣除原有基数,新增部分减半征收;其他经有权部门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在原有标准基础上减半征收。同时,不再无偿划拨经营性公建设施。

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应实行招标投标制度,用竞争方式确定开发建设和设计、施工单位,以提高工程质量,控制成本。同时,要完善住宅小区的竣工验收制度,推行住房质量保证书制度、住房使用说明书制度、住房设备及部件的质量赔偿制度和质量保险制度。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工作由当地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七)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坚持节约用地的前提下,可以继续发展集资建房和合作建房,多渠道加快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提倡、鼓励职工参加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的统一集资建房。各地房改新方案出台后,集资建房个人出资比例不得低于当年出售公有住房成本价的70%。随着职工工资中住房消费含量的不断提高,各地集资建房应逐步过渡到个人按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出资。停止单位新征土地集资建房,严格控制行政、事业单位挤占单位非住宅建设用地集资建房。

已停止单位集资建房的市县,继续按原规定执行。

(八)扩大个人住房贷款的发放范围,所有商业银行在所有城镇均可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取消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规模限制,适当放宽个人住房贷款的贷款期限。

对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贷款,实行指导性计划管理。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内,优先发放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贷款。

完善住房产权抵押登记制度,发展住房贷款保险,防范贷款风险,保证贷款安全。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方向,主要用于职工个人购买、建造、大修理自住住房贷款。发展住房公积金贷款与商业银行贷款相结合的组合住房贷款业务。住房资金管理机构和商业银行要简化手续,提高服务效率。

(九)加快改革现行的住房维修、管理体制,建立业主自治与物业管理企业专业管理相结合的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物业管理体制。

加强住房售后的维修管理,建立住房共用部位、设备和小区公共设施专项维修资金,并健全业主对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制度。

物业管理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向用户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不得只收费不服务或多收费少服务,切实减轻住户负担。物业管理要引人竞争机制,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有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物业管理企业的监管。

三、对进一步深化房改实施方案及其配套政策的报批规定

(一)各级有关部门关于住房制度改革的各项配套政策的出台,必须经同级房改领导小组(或房委会)讨论同意后,联合发文;

(二)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要制订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住房补贴办法和放开住房交易市场管理办法,并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三)宁德地区行政公署、各市、县人民政府制订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住房补贴办法,地市应当于1998年底前按规定上报,县及县级市应当于1999

年3月底前按规定上报;

(四)宁德地区、各市县其它各项房改的配套政策、措施应当于1999年6月底前出台实施。

四、加强领导,健全机构,严格监管,确保房改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一)各地要切实加强对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建设工作的领导。各级住房制度改革领导小组更名为住房制度改革委员会(简称“房委会”),并适当调整组成人员,领导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房委会办公室设在建设或房地产行政部门,负责房委会的日常工作;

(二)加强舆论引导,做好房改宣传工作,转变城镇居民住房观念,保证住房制度改革的顺利实施;

(三)严肃纪律,加强监督检查,对违反《通知》和本实施意见规定,继续实行无偿实物分配住房,低价出售公有住房,变相增加住房补贴,公房私租牟取暴利等行为,各级监察部门要认真查处,从严处理。省人民政府责成省房委会会同省监察厅监督本实施意见的贯彻执行情况。

五、自本实施意见下发之日起,除经房改部门确认的单位集资建房项目外,各级计划部门一律停止单位购建住房项目的审批。

六、以上实施意见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企业参照执行。

篇7:潼南县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宣传

2005-12-22 内容摘要:户籍制度在我国逻辑地演化为限制国民自由流动的制度。改革开放以后,户籍制度异化为一种商品,国民流动的选择权以个人的财富多少来确定,客观上形成了对穷人的阶层性歧视和利益侵害。户籍制度改革,核心在于首先解决城市社保制度中国民待遇全国统一的问题,否则难有实质性推进。

关键词:户籍改革,国民待遇,社保制度

我国目前存在的城乡户籍制度被普遍批评为是一种城市对农村居民的歧视性制度。也有舆论认为,这事实上是在一个国度的范围内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实施不同的国民待遇标准。这一制度制定并形成于我国的计划经济时期,同时也被认定为是“二元经济结构”的最显著标志之一。“迁徙自由”一直被认为是最基本的人权之一,并也曾写入过我国的宪法。因此多年来要求立即取消这一不合理制度的呼声极为高涨和普遍。近年来这方面的工作应当说有所推进,但进展并不理想,如果和改革开放27年整整一代人的时间相比,事实上进展十分缓慢。

全国1.2亿的农民工至今仍然处于高度的流动状态。人类社会发展史上有过游猎时期,有过游牧时期,也有过游农时期,今天在中国又出现了有别于一般工业化国家的“游工时期”,这不能不说确实是中国经济的一大特色。但一个简单的问题是:如果仅仅是一个制度性的歧视问题,那为什么不可以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就一纸文件宣布取消了呢?难道历届政府希望维持一个对农村居民歧视的制度?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户籍制度的形成和改革,远远比我们所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一、新中国户籍制度形成的基本线索

户籍制度古已有之。《左传》载,夏时“有民千三百五十万三千九百十人”;西周时期即有“习民教”制度;《周礼》载,司民“掌登万民之数,自生齿以来皆书于版”。公元前685年,管仲相齐“定四民之居”,建立“户籍田皆”制度;公元前三世纪,秦国建立“户籍相伍”制度;西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隋朝实行“输籍法”,按每户财产多少,分别规定税额;明朝实行“户帖”制度,这是我国出现的最早的户口簿登记制度;1911年,清政府曾正式颁布过《户籍法》;1912年3月2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的第六条第六款规定:“人民有居住迁徙之自由”,迁徙自由正式在法律上得到国家认可由此开始。但该项法规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被逐步限制,1982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被正式取消。

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颁布了《城市户口管理暂行条例》;1954年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居住自由与迁徙自由”;1955年6月9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建立经常户口登记制度的指示》;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并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的形式正式公布实施。该条例的实行,标志着新中国户籍制度的框架基本形成。在此之后的二三十年,关于户籍管理的规定不断有更详细的内容补充,最终形成了在我国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体系。

该管理体系最核心的特点是全面规定了全国人民在居住和迁徙上所必须遵守的法律性规定。其基本精神是:公民从大城市往中、小城市迁移基本自由,小城市往乡镇迁移基本自由,但反过来,则要受到十分严格的约束。其中特别是城乡之间的迁徙权力受到严格限制。1958年的“暂行条例”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1958年4月,“公安部三局关于执行户口登记条例的初步意见”,进一步解释说:“农村与农村之间,县城、集镇与县城、集镇之间,省辖以上城市之间的迁移,均应凭迁出地的迁移证件给以登记户口,„„。”1977年,由国务院批转的“公安部关于处理户口迁移的规定”有一段文字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当时的户籍管理政策,文件规定:“从农村迁往市、镇(含矿区、林区等,下同),由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从其它市迁往北京、上海、天津三市的,要严加控制。从镇迁往市,从小市迁往大市,从一般农村迁往市郊、镇郊农村或国营农场、蔬菜队、经济作物区的,应适当控制。从市、镇迁往农村,从市迁往镇,从大市迁往小市的,以及同等市之间、镇之间、农村之间的迁移,理由正当的,应准予落户;”“与市、镇职工、居民结婚的农村人口,(包括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应在农村参加集体生产劳动,不得迁入市、镇,其子女也应在农村落户;”“市、镇职工在农村的父母,不得迁入市、镇。”

其第二方面的特点是:把户口管理与城市居民的粮油关系死死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管理办法是从1953年11月,我国政府全面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开始的。此后的几十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几乎每年都要发布关于严格控制“农转非”人口,控制吃商品粮人口的文件。直到1979年,《全国粮食会议纪要》的精神仍然认为,“对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要按照公安部的规定,控制在千分之一点五以内,不得超过。对于粮农转为吃商品粮的菜农,必须严格控制。”同时特别强调,“解决粮食问题,要严格控制非农业人口的增加”。这种办法,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一般户籍管理的范畴,而是把公民吃饭的生存权也纳入到了户籍管理的权限中来,形成了事实上公民对所属组织的人身依附关系,颠倒了现代社会“国与民”之间的法律关系,构成了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

改革开放以后直到80年代中期,户籍制度的管理仍然很严格。1984年10月1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规定农民可以在自理口粮的前提下,在县以下的小集镇落户。这标志着我国户籍制度开始松动。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水平的迅速提高,在户籍管理上又开始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比如,户口作为一种资源进行买卖的问题,城市扩张中的城中村问题,经济发达的村集体,以村规民约的方式,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本村落户的问题和户口从城市反向向农村流动的问题,等等。2001年公安部提请国务院批转《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的文件,其中明确提议:“全国县级市、区、县人民政府驻地镇及其他建制镇,所有在当地有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及与其共同居住生活的直系亲属,均可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常驻户口”。但这仍然指的是县以下的小城镇。2002年,广东省最先试行在省会级大城市广州市开放户籍制度。其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也进入试点。目前我国原有的旧户籍制度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但总体框架尚未得到根本的改变。

二、新中国户籍制度形成的内在逻辑

任何一个时代和政府,在进行行政管理的时候,都必然会碰到人口的管理问题。比如征税、征役、征兵、治安、救济,等等。没有对人口数量的基本了解,国家行政是无法正常运行的。但不同时代、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不同的政府制度安排,在户籍制度的设计和管理上会有不同的措施。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期,国家并没有限制不同区域人口的自由流动,没有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但由于新政权在社会制度上的重大变迁,使得全社会的生产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均发生了重大变化。据统计,从1954年到1960年,全国人口的迁入、迁出的发生率,高达35‟到50‟,绝对数波动在2000万到3000万之间。而当时的城市总人口只有6000万到8000万。就城市的就业来看,当时的产业工人只有600多万人,失业人口在400万人左右,而在此期间每年涌入城市的人口高达500万人以上。面对当时我国历史上突然出现的人口流动大潮,政府被动地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农民进入城镇的文件。1953年4月17日,政务院公布了《关于劝阻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盲流”一词由此出现;1954年3月,内务部和劳动部发文《关于继续贯彻劝止农民盲目流入城市的指示》;1956年12月30日,国务院公布《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1957年3月2日,国务院公布《关于防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补充指示》;1957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发文《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外流的指示》。由此可见当时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问题的严重。1958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1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之前,公安部长罗瑞卿就这一条例草案做了一个说明,其中第二部分专门讲“关于制止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城市的问题”。说明当中明白地表述了政府当时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罗瑞卿部长讲:“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无论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都必须按照国家统一的规划和计划进行。因此,城市和农村的劳动力,都应当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进行统一的有计划的安排,既不能让城市劳动力盲目增加,也不能让农村劳动力盲目外流。”这段说明可以很好地用来解释,我国城乡分割型户籍制度形成的内在逻辑,或者说是逻辑的起点。归纳起来可以大致分成以下几点。

1.当国家选择了计划经济的体制,选择了单一的公有制,并承诺代表工人阶级利益,保护全体劳动人民利益,而国家又不可能把推进工业化所必须的社会福利和保障覆盖到全体国民的情况下,实行多元化的有限公有制,即把社会福利与社会保障按区域,按所属层次,按核算单位分解开,形成有差别的社会保障制度就成为必然。差别的含义就在于,公有制是单一的,但在产权上并不单一属于国家,或单一属于“全民”,而是属于不同层次、不同区域、不同社区的群体。就社会保障的角度看问题,我国几乎不存在覆盖全体国民的“全民”所有制或“全民”公有制。但在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只有这样有限边界的公有制,才能保证以计划经济的方式推进工业化建设。

2.新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公有制对资源的垄断,导致原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资源价格、组合、分配、物流发生根本性的结构变化。其直接的反映就是市场供给与就业。1953年,我国实行对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该项政策的核心要点是要保证对城市的粮食供给。当时出现城市粮食供给的紧张,恰恰是在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粮食连年大幅增产的背景下发生的。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市场的供给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粮食市场存在这样的现象:粮食生产总量不足,不一定意味着市镇粮食市场的供给不足,同样,粮食生产的总量充足,也不一定意味着市镇粮食市场的供给充足。在中国传统的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的粮食供给一般都比较宽松,价格偏低。其主要原因是农村的地租总量较高,大量农民在粮食收获季节有被迫集中出手变现的现象。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粮食的供给大致是四成靠征,六成靠购。尽管地租的很大一部分转为农业税,但其中原来可以稳定超量进入市场的数量流失掉了。由于粮食生产的总量毕竟不足,这就导致城市粮食市场发生供给短缺。可以说,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是我国城乡户籍制度走向分割的第一步,同时也是最实质性的一步。

从就业的角度看,大量农村人口突然涌向城市,其基本原因不会是土改造成的。恰恰相反,土改还会吸收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进入农业生产。城市的工业化也不是原因,因为当时城市的失业人口有400万之多,同时国家大力推行“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吃”的就业政策。这里的根本原因在于:传统的以集镇为核心的农村大量非农小私有经济,迅速萎缩以后,特别是1956年大力推进高级社以后,原本可以在农村从事大量非农小私有经济活动的人口,被挤向了城市。而城市大规模公有制经济的推行,特别是服务业的萎缩,又恰恰缩减了广泛的就业机会。这两方面的逆向调节,使得当时的人口问题迅速激化,加速了城乡户籍分割,区域户籍迁移设限政策的出台。

正是由于这一内在逻辑的自身演化,新中国逐步形成了一种以户籍管理为手段的城乡分割,区域分割,行业分割,核算单位分割的多元公有制体系,即多元社会保障体系。在这一体系之内,不仅仅是城乡之间不能自由迁徙,同时在城城之间,乡乡之间,单位与单位之间也不能随意变动。也就是说,当初的决策,并非是出于城市对农村居民的歧视才制定了专门的户籍制度,而是计划经济体制的内在逻辑决定了这一制度的形成。经济学上常常用“陷阱”这样一个词汇来形容一种错误模式选择的必然结果,或者也可以叫“异化”。新中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就是当时计划经济模式选择之后出现了事与愿违的“陷阱”。

三、户籍改革面对的难题

计划经济时期,形成了多元公有制体系。多元公有制的基本含义就在于:社会保障和社会公共资源是一种有差别的,以某一核算单位为福利分享边界的制度。就城市来说,企业分为中央级、省级、县级;分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其中的福利享受是不一样的。农村在整体上与当时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相脱离的,也就是说国家的社会保障并不覆盖农村。农村的社会保障依靠的是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经济实体,主要依托的是土地上的农业产出。这样的核算单位,当时在我国农村大约有400多万个,其中有少部分是生产大队核算,所以也可以说在农村存在400多万个不同福利水平的经济实体。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引入,多种所有制经济纷纷出现,社会保障的方式与核算主体更加多样和复杂,要求平等国民待遇的呼声越来越高,对过去的差别社会保障和差别社会公共资源享用的体制造成了重大冲击。农村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出现了一批福利水平超过城市的集体经济主体,二是城市经济的迅速扩张,出现了“城中村”问题,出现了周边地区土地大幅增值的问题。原来农村的“土地福利”,已经异化为“地产资本”。在这些地区,户籍改革的难题恰恰不是“农民变市民”,而是农民普遍不愿意把户籍转向城市,已经转出去的,纷纷要求重新转回农村户口。农村高福利的集体经济单位,以“村规民约”的方式,把户口进村的门槛大幅度提高。户籍在这些地区已经异化成了“股民凭证”。其内在逻辑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国家行为基本一致,地方政府称之为“逆城市化现象”。另一方面,从各地贫穷偏远地方来城市打工的广大农民朋友,恰恰是希望能够在城市落户,成为当地的市民,但地方政府对他们在户籍上一般并不放开。城市户口对外来人口敞开的对象,倒是社会上拥有较高资产的有产阶层。他们瞄准的是城市,特别是大城市高含金量的公共资源,比如教育资源,医疗资源,等等。但这样“嫌贫爱富”的户籍制度,把人权当做商品,把国民待遇的一致性推向市场的做法,显然是有悖于我国执政党的基本纲领。

老的户籍制度问题还没解决,新的户籍制度问题又出现了。这其中的原因就在于:如果社会福利保障制度和社会公共资源享用制度,不是覆盖全体国民的,不着力熨平差别社会保障制度和差别社会公共资源享用制度,那么户籍制度的改革就难以取得实质性的结果,或者又会掉入另外一个“陷阱”。而这绝不是发布一个取消“歧视”性户籍制度所能解决的问题。

四、对户籍制度问题的几点评估

在政治学上,有“等级”和“阶级”的区分。历史上户籍制度确实存在过“等级歧视”和“阶级歧视”。比如封建社会主、奴身份,贵族、贫民身份的区别,资本主义社会有钱人可以用货币购买公共资源供个人享用。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在户籍制度上确实出了问题,但如果说当时是政府决策人设计了一种城市对农村歧视的等级政策,恐怕这就把问题大大简单化了。客观地讲,当时决策人在经济模式选择起点上的错误,在逻辑上导致以后户籍制度必然的选择。也可以说,当计划经济模式在运行上,不得不让居民付出部分合法权益的时候,政府选择了削减“国民权益”的政策。那个时期,在户籍问题上绝不仅仅是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同样,城市居民在居住、迁移、家庭团聚等方面的合法权益也受到了侵害。这种结果并不是决策层的主观故意,而是经济模式选择上的错误。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引进了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原有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所形成的多元公有制下的差别社会保障和差别社会公共资源享用权,一下子成了可以买卖的“商品”,于是户口买卖成了城市经营的一大手段。如某城市在近两三年,仅卖户口就引进了几百亿元的资金。相当多的城市入市户口明码标价均以政府正式文件的形式出台,这与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户籍分割制度有本质的区别。因为这是以准法规的形式在进入城市的权力面前不平等,按财产拥有的多少把大多数低收入的老百姓与少数富人区分开。这种准法规是主观故意,可以说是落入了“等级歧视”加“阶级歧视”的双陷阱。这不同于计划经济模式自身逻辑运行的客观结果,虽然构成对公民合法权益的侵害,但决策人并不是一种主观故意。不过这前后两个时期,在户籍制度上两次掉入陷阱,改革之后长达27年却没有找到户籍制度改革的明确路线,这到是需要我们认真进行反思的重大问题。

五、几点政策性建议

1.户籍制度的改革首先从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上入手。放开户籍的难点在于社会保障在全国不是均一的,其支付是有界的。过去是职工所在单位负责,现在是地方政府负责,而且仅限于缴纳社保基金的就业人口。目前有些地区宣布一次性取消农业户口,变为统一的居民户口,但这解决不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口自主迁移的问题,而只是户口名称上的变化而已。其结果会在居民面前形成新的国民待遇不平等,甚至是更加有利于对农民财产的平调和侵害。因此第一步必须解决社会保障支付在全国的均一性和全覆盖问题。建议对社保、业保、低保三项,制定全国统一的低标准支付标准。地区差,纳入商业保险和社会救济的范畴综合考虑。不同所属单位的个人账户,建议与商业保险挂钩,脱离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医保和教育问题,单独制定保障的政策。

2.户籍制度的改革在步奏上应采取先城后乡的办法。改革户籍制度事实上很难城乡一步到位,即使对城市的全覆盖社会保障也需要分步进行。农村的社会保障目前仍然以不断地加大减轻农民负担的力度,增加农民最紧迫需要的补贴,比如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支出;不断增加土地的“含金量”,比如对农业税的彻底减免,强化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市场流通的基础设施建设,等等为上策。然后再逐步与城市的社保标准与规范对接。

3.城市郊区可考虑为农民工建立在城市定居的过渡“平台”。农民进城务工,如果没有当地的户口,这在社保及相关福利上很难操作。但在城市定居其费用,特别是居住的费用很高,举家迁移和半举家迁移都很难。建议在大中城市的郊区,以村委会为单位,选择非基本农田,为农民工建立单独的生活居住社区,作为农民转变身份,申领当地户口的过渡性“平台”。这样也可以给当地政府一个统筹解决流动人口问题的缓冲余地。

4.建议允许农民进城前把土地承包权和房地产出售。农民进城落户需要资金的支持,如果土地的承包权和宅基地,均能出售的话,农民多少可以获得一笔资金收入,这对他们进城定居会有很大的帮助。建议对这方面的相关政策大幅度放宽。同时,对农民进城后,是选择先“卖地”(承包权出售)后“入户”(申领城市户口),还是后卖地先入住(进城打工暂住),均由农民自主决定。但从长远来看,农民已经申领了当地的城市户口,仍然可以不放弃土地承包权的政策主张,恐怕会给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带来很大的实施难题,似不宜采纳。

5.农民进城申领了当地户口,(不包含尚未注销农村户口,只领有城市暂住证的流动人口)城市社保的相关规定即自动生效。比如,劳动力按其年龄,60岁以上即可领取养老金,与当地居民待遇相同。也就是承认其过去的劳动年龄为城市职工工龄,视同已经缴纳了社保基金。同样,尚未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力,从领取城市户口开始缴纳社保基金,但以前在农村的劳动年限,直追溯到18岁,均应当视为已经缴纳了社保基金。医保也应当参照此办法制定。

篇8:潼南县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宣传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建立了开放性的教师培养制度, 其开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除少数专门培养教师的教育大学之外, 教师培养都是在综合大学里进行;二是大学生不论主攻什么专业, 只要修满法律规定的教职科目学分, 都有资格申请教师资格许可证。日本的大学只要经过文部科学省的认定, 就可以开设教师培养教育的课程。根据文部科学省的统计, 2007年日本723所大学中有575所开设了教师培养教育课程, 占总数的79.5%, 390所短期大学中有280所开设了此类课程, 占总数的71.8%。[1]

日本《教育职员资格许可证法》明确规定了教师的任职资格与获得师资许可证的条件。按照该法的规定, 取得各学段教师资格许可证所要求的基本学历和教育科目的最低学分如表1所示。

按照《教育职员资格许可证法》的规定, 日本教师资格许可证分为普通资格许可证、特别资格许可证和临时资格许可证, 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负责授予和颁发。普通资格许可证在全国各地都有效, 按照学历的高低及所修教育专业学分的多少依次授予专修资格许可证、一级资格许可证和二级资格许可证。虽然教师资格许可证分为三个等级, 但不管拥有哪一级资格许可证, 都与教师在学校任职的工作岗位及工资待遇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过《教育职员资格许可证法》第9条第2款仍规定, 各学段拥有二级资格许可证的教师有义务通过继续进修, 努力获得更高层级的一级资格许可证。因此, 本科以上学历是日本教师任职资格的标准。日本小学阶段的教学不分学科, 班主任负责每一门课程的教学, 而初中和高中阶段则采取分科教学, 因此教师资格许可证也相应地注明学科的种类, 一名教师可以获得两种以上教学科目的资格许可证, 例如可以同时获得初中数学和理科的教师资格许可证。

除普通资格许可证外, 特别资格许可证和临时资格许可证是面向教育专业之外的社会人士设置的特殊准入制度, 前者可担任教师工作, 后者可担任助教工作, 二者均需通过资格认定。这两种资格许可证授予拥有专业知识技能与经验或拥有较高的社会声望且对教育工作富有热情和真知灼见的人士。这两种资格许可证仅在都道府县内部有效, 前者有效期为10年, 后者有效期为3年。

以往普通资格许可证在日本是终身有效的, 而2008年新修订的《教育职员资格许可证法》废除了终身制, 规定其有效期为10年, 教师每10年必须更换新的资格许可证。同时规定, 更新资格许可证时需要修完一定的培训课程并得到认可。这一新的证书管理制度从2009年开始实施, 其目的在于督促教师努力进修学习, 适应社会及学校教育不断变化的要求, 更新知识结构, 提高专业能力。

二、日本在职教师的进修培训与专业发展

日本在1949年制定了《教育公务员特例法》, 后来经过了多次修订。该法第21条规定:“教育公务员为完成其职责, 必须不断致力于研究和专业素养的提高。教育公务员的任命者, 要设法为教育公务员的研修提供必要的设施条件、奖励办法以及计划方案, 并努力予以实施。”第22条规定:“教育公务员必须拥有接受研修的机会。教师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 经过校长的同意, 可以离岗研修。教育公务员根据其任命者的授权规定, 可以在留职的情况下进行长期研修。”该法明确了教师进修学习的义务, 保障了教师进修学习的权利。

1. 新任教师的进修培训

日本在1988年修订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中, 将新任教师的进修培训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该法第23条规定:“公立小学等学校的教师任命者, 对其所任命的教师, 自其任职之日起必须进行为期一年的与履行教师职务相关的实践研修。任命者从新任教师所属学校的副校长、教导主任、骨干教师、指导教师、教师或讲师当中, 为新任教师指定指导教员。指导教员对新任教师就履行其职务进行指导和帮助。”

新任教师的进修分为校内进修和校外进修, 校内进修要求每周不少于10课时, 全年不少于300课时, 内容包括学科指导、学校特别活动和班级经营, 以及学生指导与咨询、综合性学习课程等专题学习, 此外还有听课指导等。校外进修要求每年不少于25天, 内容包括都道府县教育中心举办的讲座和演习、在企业及福利设施的实习、服务社会的实践活动及感受自然的体验活动、在青少年教育设施的集中住宿研修活动, 等等。根据文部科学省2007年度对新任教师进修状况展开的调查, 该年度有21157人参加了新任教师进修培训, 其中小学新任教师占54.3%, 初中新任教师占26.4%, 高中新任教师占11.8%, 特别支援学校 (相当于中国的特殊学校) 等其他类型学校的的新任教师占7.5%。[2]

新任教师的指导教员分为校内指导教员和所谓的据点学校指导教员, 前者是新任教师所在学校的指导教员, 后者是由教育委员会指定若干新任教师进修的据点学校, 并指定据点学校的老师担任指导教员, 负责其本校及外校的4名以内新任教师的进修指导工作。新任教师除接受本校教师的指导外, 还同时接受据点学校指导教员的指导, 这种形式被称为“据点学校进修方式”。据点学校指导教师由于同时负责4名新任教师的进修指导, 所以被要求专门从事这一工作。一般情况下, 据点学校指导教师每周要各拿出一天时间来分别对其所带的4名新任教师进行单独指导, 同时还要与新任教师所属学校的校内指导教员进行沟通与协调。据点学校进修方式是从2003年开始实施的一种新的进修方式, 目的是为了强化指导体制, 由富有经验的指导教员专门负责这项工作, 从而整合据点学校指导教员与本校指导教员的力量, 共同做好新任教师的进修指导。

2. 10年教龄教师的进修

日本在2002年修订的《教育公务员特例法》中增加了对10年教龄教师的进修规定 (第24条) :“公立小学等学校的教师任命者, 对其所任命的教师, 在其任职达到10年之后, 必须根据每人的能力和适应性, 实施提高教师资质的必要研修。任命者要对10年教龄教师的能力和适应性等作出评价, 根据评价的结果制定该教师的研修计划。”10年教龄教师的这一进修制度从2003年起开始实施, 包括各20天左右的校外进修和校内进修, 进修的内容主要是教学科目的指导及学生指导与咨询, 并注重教师作为学校经营管理中坚力量的能力培养。据文部科学省的调查统计, 2007年参加进修的10年教龄教师总数为14408人, 其中幼儿园教师占3.4%, 小学教师占35.6%, 初中教师占30.1%, 高中教师占23.3%, 特别支援学校等其他类型学校占7.6%。[3]

3. 其他在职教师的进修

除了法定的新任教师进修和10年教龄教师进修之外, 其他在职教师也要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参加进修学习以促进专业发展。其他教师进修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体系, 包括由国家教师研修中心举办的国家层次的教师进修, 由教育委员会举办的都道府县层次和市町村层次的教师进修, 由各校举办的学校层次的教师进修, 此外还有教师团体和各种民间教育机构举办的教师进修以及由教师个人独立开展的进修。

日本教师研修中心是独立行政法人, 总部设在茨城县筑波市, 是日本的国家教师进修培训中心, 负责文部科学省为各地教育委员会开展的有关教师进修的辅导和援助, 以及针对全国中小学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的直接培训, 同时还负责与教师进修相关的信息收集与提供。该中心每年都举办直接面向全国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各种进修讲座, 并通过编制发行教师进修培训教材、派遣讲师、发布互联网信息等途径为各地教师进修培训提供服务。该中心还组织全国的教育研修中心召开研讨会, 进行相互沟通与交流, 并通过示范课程开发等项目引导教师教育培训课程的研发。2009年该中心预计举办各种培训班或课程讲座79个, 接收近万人参加进修培训。

日本各地教育委员会每年也举办各种培训班和各类讲座, 为本地中小学教师提供进修培训机会。根据文部科学省调查统计, 2006年分别有87.9%和34.3%的都道府县和指定都市 (相当于我国的直辖市) 开展了针对5年教龄和2年教龄的年轻教师的进修培训, 有20%~30%的县市开展了针对15年和20年教龄的中年教师的进修培训。[4]除了这些针对不同教龄教师的进修培训, 还有针对不同教学科目的各种进修讲座, 加上民间教育机构、教师团体以及学校自行开展的校内培训, 可以说在职教师培训基本上覆盖了日本全国的所有学校和所有教师。

中小学教师的进修培训既有针对教学科目与课程辅导的内容, 也有关于学生指导与咨询、学校经营管理、学校教育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此外, 当前学校教育的一些热点问题也成为进修培训的主要内容, 例如外语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环境教育、人权教育、生涯设计教育、健康与饮食教育、安全教育, 等等。近年来, 为了增加在职教师的社会生活体验, 开阔其视野, 文部科学省开始重点支持教师的社会体验型进修, 即派遣在职教师到民间企业、社会福利设施等机构进行为期一个月到一年的体验型的进修学习。2002年有74个县市开展了这项进修活动, 参加的教师人数为1353人。

三、近年日本教师教育改革的政策措施

1. 近年关于教师教育改革的审议报告

日本教育职员培养审议会曾在1997年至1999年, 连续三年发布了三个关于教师培养、录用及培训的审议报告。进入新世纪后, 日本中央教育审议会于2006年7月发表了题为《关于今后的教师培养资格许可证制度的形态》的最终审议报告, 针对日本教师队伍的现状、问题及社会的期待与要求, 提出了改革教师教育的政策措施。该报告认为, 在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以及全球化、少子化、老龄化和高学历化等背景的影响下, 社会结构发生着巨大而较以往更为迅速的变化。今后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 人才的质量都将极大地左右社会的发展格局, 因此教育的质量变得更为重要。为了回应社会的巨大变动以及社会对学校教育的期待, 同时维持日本的国际竞争力, 有必要确立国民对教师队伍坚实信赖的基础, 使教师达到国际更高水准。时代变化要求教师切实具备应有的资质能力, 要求他们不断地学习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指导技能, 具有更强烈的“学习精神”。

2. 教师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具体措施

上述2006年审议报告提出了今后日本教师教育改革的方向和措施:一是提高大学教师培养课程的质量水平, 二是创设“教职大学院”制度以作为教师培养课程改革的样本, 三是采用教师资格许可证更新制度以确保教师适应发展变化的资质能力。

大学教师培养课程质量的提高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 新设“教职实践演习”课并列为必修, 最低设两个学分。采取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研究、实地调查、模拟教学等方式开展教学, 培养教师应具备的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社会协调性及人际交往能力, 对儿童、学生的洞察、理解以及班级管理经营能力, 科目教学及保育方面的指导能力。第二, 改善和充实教育实习。加强大学教师与实习学校教师在指导实习学生方面的协同合作, 各都道府县也要设立教育实习联络会, 负责沟通实习内容, 接收实习学生等工作。第三, 充实有关教育职业的指导。增加学生教学实习的机会、与孩子接触的机会以及同在职教师交流意见的机会等。第四, 强化和充实教师培养课程委员会的机能, 使其担负起教师培养课程的运营及教职指导的责任, 构建起适应学校和社会需求并不断完善的教职课程体系。第五, 充实对教师培养课程的事后评价和认定审查。对开设教师培养课程的大学, 从专业角度进行评价, 审查包括教师培养理念及课程设置思路等在内的内容, 促使学校在这些方面进行充实和改善。

“教职大学院”制度的创设, 一方面以本科毕业生为对象, 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 为建设新型学校培养新生力量;另一方面以在职教师为对象, 通过大学院的高层次教育培训为学校输送具有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领导者和骨干力量。招收的在职教师要选拔具备相应的资质能力、将来能够担当中坚力量与领导职责的人才。“教职大学院”一般学制为两年, 学生必修学分在45个学分以上, 其中至少有10个学分是在学校的实习, 而有教职经历的教师可以折算部分实习学分。课程上要求以培养学校教学一线的骨干和领导力量为目标, 编制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系统化的教育课程, 包括教育课程的编制与实施、各学科的实践性的指导方法、学生的指导与咨询、班级和学校的经营管理、学校教育与教师专业化等内容。教学方法与授课形态要求以小班化、高密度教学为基本原则, 融合理论与实践, 积极开发和采用案例研究、模拟授课、课堂观察与分析、角色演练等新的教学方法。为方便在职教师边工作边学习, 学制上可采用昼夜授课或晚间授课等弹性制度。“教职大学院”要求至少有11名专任教员, 其中实务家教员 (指学校教育工作者、医疗或福利等行业人士、民间企业人士等) 应占大约四成的比例。“教职大学院”除积极利用附属学校, 还可以从其他一般学校当中选定合作学校, 并考虑联合组建以及寻找合作伙伴等方式, 其授课形式可以采用工作研讨会以及田野调研等。另外, 还要在学位规则当中为“教职大学院”的毕业生规定“教职硕士 (专职) ”这样的专职学位。

教师资格许可证更新制度规定了许可证的10年有效期限以及更换证书的条件要求, 即在教师资格许可证有效期满之前的两年之内, 参加由大学或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举办的专门培训讲座至少达到30课时, 并完成培训内容, 而后可向主管部门申请颁发新的许可证。证书更新的主管部门为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 更新培训讲座由具有教师培养课程认定资格的大学开办, 或在这些大学的参与协助下由都道府县教育委员会开办, 国家负责开办讲座的资格认定及讲座质量的检查。培训讲座的内容要求包括教职实践演习、适应形势要求的教师资质能力、以及不分学校和教科种类的所有教师应掌握的共同内容。教师完成培训与否的认定要根据事先确定的目标及听讲人的资质能力来进行判定, 未达到更新条件者, 其资格证不予更新而失效。

3. 教师进修的经费

日本文部科学省1979年公布了《教师进修事业费等补助金支付要则》, 2003年进行了最新的修订。按照要则规定, 教师进修经费作为文部科学省的一项事业费支出列入国库补助负担金的预算范畴, 国家对新任教师进修、10年教龄教师进修等法定进修培训以及以社会体验为主的在职教师进修等给予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经费补助, 补助金主要用于校外进修的培训课讲师酬金、交通费、会议费、相关耗材等。根据2005年度日本“国库补助负担金一般财源化支付措施”计划, 该年度文部科学省用于教师进修事业费的补助金额度为10亿日元。

2009年开始, 日本实施教师资格许可证更新制度, 将资格证的更新与进修培训联系起来, 在职教师每10年须更换资格许可证, 与此同时按照《教育职员资格许可证法》的规定必须参加一定课时的进修培训。根据文部科学省的预算, 2009年日本专门用于为教师资格许可证更新而开设进修培训讲座的事业费补助金额为10亿多日元, 这些经费将分配给负责开设进修讲座的118所大学以及相关的培训机构, 另有2千万日元用于召开研究协议会及制作辅导指南等, 以宣传教师资格许可证更新制度。

参考文献

[1]文部科学省初等中等教育局教職員課.免許状の種類別の認定課程を有する大学等数[EB/OL].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kyoin/daigaku/06100220.htm.

[2]文部科学省.初任者研修実施状況調査結果 (平成19年度) について[EB/OL].http://w w w.mext.go.jp/a_menu/shotou/kenshu/1244930.htm.

[3]文部科学省.10年経験者研修実施状況調査結果 (平成19年度) について[EB/OL].http://www.mext.go.jp/a_menu/shotou/kenshu/1244831.htm.

上一篇:阅读真好初中一年级作文下一篇:国庆安全工作 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