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古诗

2024-05-02

儿童古诗(共8篇)

篇1:儿童古诗

1、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唐郑谷《淮上渔者》

2、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放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 《村居》

3、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宋]雷震 《村晚》

4、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唐]吕岩 《牧童》

5、见人初解语呕哑, 不肯归眠恋小车。一夜娇啼缘底事, 为嫌衣少缕金华。唐韦庄《与小女》

6、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王禹《寒食》

7、旧国迷江树,他乡近海门。移家南渡久,童稚解方言。唐皇甫冉《同诸公有怀绝句》

8、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宋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9、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崔道融《溪居即事》

10、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明徐渭《风鸢图诗》其一

11、柳条三尺长,明日清明节。江南小儿女,采作流苏结。清许虬《折扬柳歌》

12、马啼踏水乱明霞,醉袖迎风受落花。怪见溪童出门望,鹊声先我到山家。元刘因《山家》

13、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宋〕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14、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

15、牧竖持蓑笠,逢人气傲然。卧牛吹短笛,耕却傍溪田。唐崔道融《牧竖》

16、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袁枚 《所见》

17、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胡令能 《小儿垂钓》

18、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白居易《池上二绝》

19、萋萋芳草春绿,落落长松夏寒。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唐王维《田园乐》

20、清池玉水绕山川,携手伴友放纸鸢。杨柳轻指意欲醉,疑是梦境回童年。清轩治翁

21、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唐杜甫《江村》

22、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杜牧《清明》

23、晴明风月雨乾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著,一牛吃过柳阴西。宋杨万里《桑茶坑道中八首》其七

24、绕池闲步看鱼游,正值儿童弄钓舟。一种爱鱼心各异,我来施食尔垂钩。唐白居易《观游鱼》

25、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唐丘为《泛耶溪》

26、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 《回乡偶书》

27、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唐贾岛《宿郑州》)(节选)

28、投荒万里无归路, 雪点鬓繁。度鬼门关, 已拚儿童作楚蛮。 黄庭坚 《采桑子》

29、我亦曾经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明徐文长《风鸢图十首》

30、无事经年别远公,帝城钟晓忆西峰。炉烟消尽寒灯晦,童子开门雪满松。唐李商隐《忆匡一师》

31、下床着新装,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双手结群带。明毛铉《幼女词》

32、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叶绍翁《夜书所见》

33、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唐李白《古朗月行》

34、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唐刘禹锡《踏歌词》

35、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宋 杨万里 《舟过安仁》

36、幼女才六岁,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学人拜新月。唐施肩吾《幼女词》

篇2:儿童古诗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圆。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篇3:巧引儿童入古诗

中国古典诗歌史上较早的专门写儿童的诗篇当数西晋诗人左思所作280字的《娇女诗》。此诗极力描绘诗人的两个女儿———大女“蕙芳”与小女“纨素”逗人喜爱的娇态:“吾家有娇女, 皎皎颇白皙。小字为纨素, 口齿自清历。鬓发覆广额, 双耳似连璧。明朝弄妆台, 黛眉类扫迹。浓朱衍丹唇, 黄吻烂漫赤。”“其姊字惠芳, 面目粲如画。轻妆喜楼边, 临镜忘纺绩。举斛拟京兆, 立的成复易。玩弄眉睫间, 剧兼机杼役。从容好赵舞, 延袖象飞翮。”两个小女孩活泼娇憨的天真情态, 给读者以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一.历代诗人关于儿童的诗歌, 基本上可以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摹写儿童生活情景的。

1、游戏是儿童最喜爱的活动

儿童大多是活泼好动的。“儿童急走追黄蝶, 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扑蝶的儿童快速地奔跑着, 快乐地追逐着;“妾发初复额, 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 绕床弄青梅。”小儿女天真无邪、两小无猜地追逐着;“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高鼎《村居》) 散学的儿童拿着纸鸢、望着蓝天, 无拘无束地奔跑着。“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 (《池上》) 小娃偷了白莲撑着小艇在浮萍间快乐地穿行;“清枝满地花狼藉, 知是儿孙斗草来。”满地是四处折来的青枝绿叶, 各样花朵乱丢一气, 对斗草游戏虽没有一字描写, 但从中仍可想象出儿童们斗草的热闹情景和热烈气氛。

也有的儿童会暂时安静下来,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就是:“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这个顽皮的“蓬头”小家伙, 专心致志于钓鱼, 怕鱼惊不咬钩, 就连路人借问道路都不给回答。再如清代袁枚《所见》:”“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寥寥几笔, 便把爱动忽静的儿童形神兼备勾画出来。

2、模仿是儿童的天性

男孩子大多精力旺盛, 崇尚武力, 李商隐的《骄儿诗》可见一斑:“或谑张飞胡, 或笑邓艾吃。豪鹰毛崩男, 猛马气佶傈。截得青篑等, 骑走恣唐突。忽复学参军, 按声唤苍鹘。又复纱灯旁, 稽首礼夜佛。”张宋的“群儿鞭笞学官府, 翁怜痴儿傍笑侮”, 写了群儿模仿官府打人。更有“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公然抱茅入竹去”, 不免带点滑稽和恶作剧的成分。

女孩子的模仿就有意思了。请看唐代施肩吾的《幼女词》:“幼女才六岁, 未知巧与拙。向夜在堂前, 学人拜新月。”乳臭未干的“幼女”在七夕节不向大人索要瓜果, 却郑重其事地在堂前学大人拜月“乞巧”, 纯真可爱又幽默滑稽。杜甫的幼女“学母无不为, 晓妆随手抹。移时施朱铅, 狼藉画眉阔。”天真烂漫, 娇痴可人。更让人忍俊不禁的明代毛铉的幼女:“下床着新衣, 初学小姑拜。低头羞见人, 双手结裙带”, 居然学小姑成婚时拜堂, 既知“着新衣”, 又知“羞见人”, 并懂得以“双手结裙带”来掩饰自己的羞态, 稚气未脱, 童心可爱。

3、儿童的生活丰富多彩

乡村儿童是腼腆的。“儿童不惯见车马, 走入芦花深处藏。” (胡令能《喜韩少府见访》) 孩子们见了官员车马而跑入芦苇丛中藏匿起来, 形象地写出了平民家庭的孩子们没见过世面, 胆小腼腆。

但乡村儿童又是好客的。唐代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作者久居客地, 重返家园, 故乡的儿童们却不认识他, 就笑着问他是哪里来的客人。这些儿童稚气活泼, 彬彬有礼。同样是唐代的崔道融这么写:“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溪居即事》) 篱外不知谁家的小船, 忘了系缆绳, 被悠悠的春风吹进了钓鱼湾。正在水边垂钓的小童, 不知实情, 误以为有客相访, 便急忙放下手中鱼竿, 慌忙跑向家门报信, 想打开柴门相迎, 忙乱中却把门关上了。小童的一系列动作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乡村儿童好客的天性。

乡村儿童不仅好客, 还很勤劳。“昼出耕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农村的儿童虽还不会耕田织布, 但看到大人除草搓麻线, 便也在桑枝底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起瓜来。“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 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辛弃疾) 除了“小儿”, 都在辛勤地劳作。当然, 儿童的勤劳和成人还是有别的, 即使是在劳作中也是快乐的。“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吕岩《牧童》)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雷震《村晚》) 牛背上牧童的短笛整天嘹亮地响着, 就是一幅意趣盎然的田园风景画啊!

二.还有一类诗歌是借儿童题材来表现个人情怀或反映现实生活。

李白性情旷达, 奔放不羁, “浪迹天下, 以诗酒自适”, 好像从来不以家庭为念, 实际上, 他却对子女有着最真挚、最浓烈感情。《寄东鲁二稚子》集中地写出了他与孩子的骨肉深情:“娇女字平阳, 折花倚桃边。折花不见我, 泪下如流泉。小儿名伯禽, 与姊亦齐肩。双行桃树下, 抚背复谁怜?念此失次第, 肝肠日忧煎……”诗中所表达的情怀真让人黯然神伤。

利用儿童天真、可爱、无忧的性格特点, 来反衬主人公复杂情怀, 是诗人常用的手法。如叶绍翁在《夜书所见》中写到:“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诗人无法排遣萦绕在心头的羁思离愁, 就走出户外, 看到了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落间的灯火, 那里有一群儿童正在捉蟋蟀。群童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举动, 与诗人的凄然情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使诗人陷入了对故乡深沉思念之中。再如, 杜牧用“遥指杏花村”的牧童反衬冒雨趱行的行人愁绪满怀, 狼狈不堪;贾岛用“言师采药去”的童子反衬自己寻访隐者而不遇的无可奈何, 怅然若失;贺知章“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儿童来反衬自己的悲哀衰颓, 久客伤老之情。正如清人陈廷焯所说:“以无知儿女之乐, 反衬出有心人之苦, 最为人妙。”

有些诗人则抛开个人幽怨, 把眼光投向了社会。如梅尧臣的“稚子将荷叶, 还充牛鼻挥”, 写了贫家的孩子没有衣服穿, 就拿荷叶把身子围起来。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贫民疾苦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关心。“诗圣”杜甫也写及自己的孩子, “安史之乱”中, 他长途跋涉, 回到他的家中, 但见“平生所娇儿, 颜色白胜雪。见爷背面啼, 垢腻脚不袜。床前两小女, 补腚才过膝。” (《北征》) “晚岁迫偷生, 还家少欢趣。娇儿不离膝, 畏我复却去。” (《羌村三首》之二) 这是以令人不堪目睹的儿童画面, 反映兵荒马乱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不管是清平盛世, 还是艰难时世, 儿童都是人间快乐的天使, 只要写及儿童, 就总会有纯真、美好的气息扑面而来。这样在记忆中检索着关于儿童的诗篇, 不仅能够让我们体验到失去的童年记忆, 也让我们更深切地感受了那些时代。

摘要:儿童因其天性, 自古就是诗人们的吟咏对象。不管是清平盛世, 还是艰难时世, 儿童都是人间快乐的天使, 只要写及儿童, 就总会有纯真、美好的气息扑面而来。历代诗人关于儿童的诗歌, 基本上可以有两大类:一类是直接摹写儿童生活情景的;还有一类诗歌是借儿童题材来表现个人情怀或反映现实生活。

篇4:古诗中的快乐儿童

这很容易使人想起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个牧童,更像个小雷锋。 “欲断魂”的路人刚一提问,他就热情相答,并且用手指明“杏花村”的方向。

唐代的吕岩(吕洞宾),也写过一首《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宽阔的田野,悠扬的笛声,辛劳的牧童放牧归来,吃过了饭连蓑衣都来不及脱,就倒在地上呼呼大睡。只有那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洒在他的身上。

而清代诗人袁枚所写的《牧童》又与众不同。一个夏日的午后,袁枚去拜访朋友,忽然远处传来一阵欢快嘹亮的歌声。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个头戴斗笠、身穿短褂、骑着黄牛的牧童在高声唱着《放牛歌》。袁枚正听得如醉,突然歌声戛然而止。原来牧童发现了树上的知了,并熟练地爬上牛背,踮起脚尖,小手伸向一旁粗壮的树干。而机灵的知了,却 “嗖”地一声飞走了。袁枚见状,哈哈大笑。回家后即赋诗一首: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相对而言,白居易的《池上》,则更为妙趣横生: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池塘中一个个的大莲蓬,清香诱人。一个小孩儿禁不住诱惑,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但他还不懂得怎样隐藏自己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小主人公天真活泼、又淘气又可爱的顽童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描绘的则是另一番景象: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草长莺飞,杨柳轻扬,正是一派大好春光。放了学的儿童们,纷纷跑回家里拿出风筝,趁着东风放上天空。这样的春天,让孩子们陶醉,也让大人们向往。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写儿童诗最多的是宋代的杨万里。其中流传最广的是《舟过安仁》: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还有《宿新市徐公店》: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黄色的蝴蝶,淹没在黄色的菜花中。令急走的儿童,茫然不知所措。

关于儿童的词句,我知道的只有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大的小孩在工作,小的小孩在玩耍。一句 “最喜小儿无赖”,把父母之爱,儿女之欢,都尽在其中。

苏轼说: “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老舍讲:“小孩是哥伦布,把人带到新大陆。”天真无邪的儿童,不仅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快乐,而且还带来了希望。

篇5:儿童生活的古诗

明·徐文长

我亦以往放鹞嬉,今来不道老如斯,

篇6:儿童基点 古诗教学

——也谈校本课程中的古诗教学 如皋市丁堰小学

冒慧嵘(***)

校本课程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1-6年级学生要背诵优秀古诗文160篇(段)的要求。这个要求是根据语文教学的规律和小学年龄特点和智力特点而提出的。我校据此将“经典诵读”作为学校的特色,开发了以“古诗教学”为重点的低、中、高三个年级段的校本课程。经过多年的实践,我感觉进行校本课程古诗的教学,朗读应该是基础,古诗的每一次朗读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理解是过程,以儿童目前的知识水平为基点理解是他们容易接受的;想象是境界,通过知识的链接,让儿童走进古诗又走出古诗,走向生活。

一、明确的目标让古诗教学变得简单。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回归点。教学目标的制订是否准确清晰,不仅影响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很大程度上也牵制了最终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及早地让学生明确自己应该学会什么,并确信这些内容值得一学,学生就会自觉地、努力地学习。研究表明,完成同样的学习任务,如果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比没有目标可以节省60%的时间。有人打过形象的比喻:没有目标的学习像是饭后散步,有明确目标的学习像是运动会上赛跑。每一次活动都设立明确的目标,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明白自己的需要。

同样,在古诗的教学中,即使是认为简单的朗读也应有明确的目标。学生明白要达到的学习要求或水平,也为教师提供检测的标准和依据。《池上》是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古诗两首》其中的一首。诗句简单,学生朗读没有太大的障碍,但如何让学生从简单的诗中读出韵味,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在学习完生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层次朗读古诗。第一步要求读准字音,明确要求每一个字都要读到位特别是上声和去声,这样咬字让读诗有了一定的速度;第二步要求读出节奏,首先是题目与诗句间的停顿;其次是诗句与诗句间的停顿逗号与句号朗读时的区别;最后是诗句中的停顿。在古诗的教学中标点符号的停顿往往容易被忽视,其实它和文章中的标点符号一样重要,孩子们在朗读时,我提出这样的要求:“请让我听得出题目是题目,诗句是诗句。”“请让我听得出这里是句号,而这里是逗号。” 读,从读不好,到读好,再到读很好,读得更好,在递进中比较朗读,讲究读的层次,步步推进。

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论述教育实践时深刻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我想,通过目标明确的多层次朗读,学生在达到一定标准之后又有了新的要求,这样的朗读学生会觉得不仅有方向而且有意思,跟形式化的朗读相比这也许是他们从未有过的新的古诗朗读法。这样目标明确的朗读不仅在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让古诗朗读变得简单,在以后遇到一首新的古诗,甚至是现代诗歌孩子都知道该怎样朗读。其实,不仅仅是朗读,教学中学生的每一次活动都应该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这样的学习才会高效而有效。

二、合理的想象让古诗教学变得立体。

每一首诗都是诗人内心最真挚的表达,诗人往往能以异乎常人的想象力“精鹜八极,心游万仞”,通过对表象的灵活调动、组合、加工、改造,创造出奇情异彩、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将胸中诗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教师应因势利导地激励儿童合理想象,使学生头脑中显现出感知过的、思维过的事物,还可出现未曾感知过的事物,认识未曾经历过的生活,开拓新的思维领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无论哪一首古诗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都可以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对诗歌的意思进行合理的猜想从而理解诗意。教师抛出这样的引导:“猜猜每句诗的意思!”让学生自由想象。与教师的逐词逐句的讲解比较,学生更乐意自学后的个人猜想的全班展示。

出示:“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偷:1.偷盗;2.瞒着别人、悄悄的;3.抽出(时间)。

师:“偷”在字典中有三个解释,你觉得诗中的“偷”该怎么理解呢?为什么?

生1:我觉得是“瞒着别人、悄悄地”意思,小娃不是真正去偷莲蓬的,“偷东西”是一种不好的行为,诗人不会这么写。

生2:我想应是第2项意思,小娃可能是怕大人担心,不让他去,他瞒着大人去有点担心,但却十分自由、快乐。生3:还是在隐瞒大人吧!不想让别人知道,也许想带给大人或小伙伴惊喜吧!

……

在比较、争论、辨析中教师合理的引导,学生就能很清晰地明白“偷”的含义,不需要教师更多的讲解。教师的赞美性评价“你真棒,你所说的就是诗人所写的第一句的意思”,“你是诗人的知音,你说出了诗人心中所想,正是诗中第三句”等等,学生收获知识的同时得到满足感,自豪感。对于更高要求的想象会跃跃欲试。

“诗意的猜想仅仅是想象的第一步,我们可以挑战想象的更高层次,说出诗中没有写而你却知道的画面!”通过教师的激励,学生的兴趣又一次高涨,都想自己能说出诗外的情境,和诗人产生共鸣。以《池上》为例,整首诗好比一幅画,从小娃撑船“偷采白莲回”,到小艇划过后的“浮萍一道开”,人、事、景相融。全诗如同大白话,画面平整,诗眼明晰,恍惚一读,着实让人感觉“平常诗”一首。但静心而读又极富情趣与韵味,让人忍俊不禁,甚至会哑然失笑。试想,谁未曾有过这样的童年,是小娃、是白居易、抑或是我们自己,之所以有这样的品读效果,源于唐朝“诗王”白居易力透纸背的作诗功夫,着简单中彰显不简单这也就自然决定了教学这首诗时不能“藏踪迹”,而要拨开“浮萍”,会发现诗中的另番风景。

如何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古诗所描写的画面,需要学生合理而充分的想象,并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更考验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在教学中,我设计了“想象诗人看到怎样的画面?”这样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想象,连词成篇。诗句呈现的只有“偷采”回途的画面,前面的画面就不免让人滋生联想:一个顽皮的孩童背着父母,偷偷到池塘里去采摘的莲蓬,“偷采”路上的窸窣与紧张,偷采时的忐忑与欣喜„„诗人都没有直写,但这又是清晰可感的,给诗歌带来了无限想象空间。小娃“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可笑,可亲的同时天真与童稚随之也涌入孩子们的心头。通过想象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小娃“偷采”来的是童真,瞒着别人的那份“掩耳盗铃”的快乐,是自由,是幸福,更是惬意!这也许就是“诗王”白居易内心的美好愿望吧!这样的想象之下的古诗的理解会变得立体起来。但不是每一首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孩子们都能理解,有些古诗蕴含诗人特殊的人生的经历,有些寄托了诗人的某些情怀,比如《江雪》、《渔歌子》等古诗,对于诗的理解想象点到即止,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而定。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知识的不断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孩子们会理解的。

三、适当的链接让古诗教学变得丰富。

学习迁移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交给学生的一种学习方法。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古诗文学习策略的迁移和应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或知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会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新旧知识的链接,对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作品的拓展,或同一主题作品的延伸,孩子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诗人写作风格的把握会更加到位,也会是诗歌的教学变得丰富起来。

诗是诗人内心最真挚的表达,诗人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心境会在诗中有所体现。对同一诗人不同时期作品的拓展,对于全面了解诗人会起到很大的帮助。比如,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李白的《江下行》:“去年下扬州,江送黄鹤楼。眼望帆去远,心逐江水流。”的对比教学,对于诗中李白对孟浩然的情谊理解会更到位。又如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这首诗歌,作者描写了自己在望湖楼上饮酒时所见到的西湖山雨欲来和雨过天晴后的景色。诗人从阴云压近湖面、急雨骤降的壮阔,写到烟消云散,雨过天晴,用笔跌宕起伏,而又从容不迫,描写天气变化的神速,使人目不暇接,颇有戏剧性场面。尤其是“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最为传神。当他50岁时再到杭州时,特意又写诗说:“还来一醉西湖雨,不见跳珠十五年。”两诗比较,学生在比较中很容易就发现这两首诗的地点相同、时间相同,但景物不同,自然心情也不一样,可见作者对当日情景的喜爱跃然纸上。我们再说说陆游,伟大的爱国诗人,在他的一生中无论什么阶段,爱国情怀始终如一。无论是《关山月》还是《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以及《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甚至是最后的《示儿》也不忘叮嘱自己的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在陆游的诗中“爱国” 一直未变。

在教学中,我们还可以以题材为桥梁,带动同题材不同诗人的古诗歌的学习。诗中有诗,诗外有诗,以诗带诗,把相关的诗词优化组合,既加深对原有教材的理解感悟,又丰富拓展学习内容,这是经典古诗文教学的共同特色。在深入研读文本,挖掘其意境、情感及语言特色的基础上,搜集、精选有关诗句、诗篇,有机地融合在学诗过程中,相互引证,相得益彰。如在教古诗《池上》的同时,我们可以让孩子们回忆还有那些描写儿童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清平乐·村居》、《所见》等)这些诗描写了古代儿童的那些活动 ?可以与我们今天的生活进行比较,设身处地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在小学阶段学习的古诗词中,关于“送别”主题的诗有很多很多,有李白的《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句以水深比情深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有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诗人以酒送友,借朝雨,青柳,美酒表达对友人离去的伤感之情。有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借托玉壶、冰心比拟诗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亲友。除此之外,还有边塞诗、哲理诗很多的主题,通过主题的阅读让诗歌的教学变得越来越丰富。

篇7:儿童古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注释:

汉乐府:原是汉初采制乐的官署,后来又专指汉代的乐府诗。汉惠帝时,有乐府令一官,可能当时已设有乐府。武帝时乐府规模扩大,成为一个专设的官署,掌管郊祀、巡行、朝会、宴飨时的音乐,兼管采集民间歌谣,以供统治者观风察俗,了解民情厚薄。这些采集来的歌谣和其他经乐府配曲入乐的诗歌即被后人称为乐府诗。

田田:荷叶茂盛的样子。

可:在这里有“适宜”、“ 正好”的意思。

忆江南乡(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注释

1.谙:熟悉。

2.红胜火:颜色鲜红胜过火焰。

3.蓝:蓝草,一种植物,它的叶子可以用来制作青色的颜料。赏析

白居易先后做过杭州、苏州刺史,江南的旖旎风光给他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回到洛阳以后,他写了不少怀念旧游的作。六十七岁那年,写下三首《忆江南》,抒发了他对江南的赞美、忆念之情。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首句“江南好”,开门见山,实话实说。一个“好”字,饱含着诗人深情的赞叹。次句“风景旧曾谙”,抚今追昔,说明江南风景之美是当年自己亲身感受到的,是非常熟悉的。这一句既落实了“好”字,又点明了“忆”字。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具体描写“旧曾谙”的江南春色:红日东升,阳光灿烂,在朝阳的映照下,江畔姹紫嫣红的鲜花比火还要红;春江水清,波碧,在满地绿草的映衬下,显得比蓝草还要绿。诗人抓住了“江花”“江水”两件最有代表性的景物,对江南春光作了高度的概括,在读者面前展现出一幅风和日丽、花红水碧、生气盎然的江南春色图。最妙的是“红胜火”“绿如蓝”六个字,既用同色烘染的手法突出了花红、水绿,又用异色映衬的手法使江花和江水互为背景,显得更加绚丽可爱。

结尾“能不忆江南”一句用反问语气,流露出强烈的赞叹和眷恋之情。

寻隐者不遇(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注释

1、云深:指山深云雾浓。译文

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 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是林深云密,不知他的行踪。赏析

这是一首问答,但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其言繁,其笔简,情深意切,白描无华。以白云比隐者的高洁,以苍松喻隐者的风骨。写寻访不遇,愈衬出钦慕高仰。这首诗有人认为是孙革所作,题为《访夏尊师》。

所见(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注释

⑴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⑵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⑶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

⑷欲:想要。

⑸捕:捉。

⑹鸣:叫。译文

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下。赏析

野外林阴道上,一位小牧童骑在黄牛背上缓缓而来。也不知有什么开心事儿,他一路行一路唱,唱得好脆好响,整个树木全给他惊动了。忽然,歌声停下来,小牧童脊背挺直,嘴巴紧闭,两眼凝望着高高的树梢。“知了,知了,知了……”树上,一只蝉儿也在扯开嗓门,自鸣得意地唱呢。正是它把小牧童吸引住了,他真想将蝉儿捉一手呢!这情景,全被人看在眼里,写进诗中。诗人先写小牧童的动态,那高坐牛背、大声唱歌的派头,何等散漫、放肆;后写小牧童的静态,那屏住呼吸,眼望鸣蝉的神情,又是多么专注啊!这从动到静的变化,写得既突然又自然,把小牧童天真烂漫、好厅多事的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至于下一步的动静,小牧童怎样捕蝉,捕到没有,诗人没有写,留给读者去体会、去遐想、去思考。

鹿柴(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注解

1、鹿柴:以木栅为栏,谓之柴,鹿柴乃鹿居住的地方。2、返影:指日落时分,阳光返射到东方的景象。译文

山中空空荡荡不见人影,只听得喧哗的人语声响。夕阳的金光射入深林中,青苔上映着昏黄的微光。赏析

这是写景。描写鹿柴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诗的绝妙处在于以动衬静,以局部衬全局,清新自然,毫不做作。落笔先写“空山”寂绝人迹,接着以“但闻”一转,引出“人语响”来。空谷传音,愈见其空;人语过后,愈添空寂。最后又写几点夕阳余晖的映照,愈加触发人幽暗的感觉。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解

1、踪:脚迹。

2、蓑笠翁:披蓑衣,戴斗笠的渔翁。译文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 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 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赏析

这是一幅江乡雪景图。山山是雪,路路皆白。飞鸟绝迹,人踪湮没。遐景苍茫,迩景孤冷。意境幽僻,情调凄寂。渔翁形象,精雕细琢,清晰明朗,完整突出。

采用入声韵,韵促味永,刚劲有力。历代诗人无不交口称绝。千古丹青妙手,也争相以此为题,绘出不少动人的江天雪景图。

乐游原(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释

1.乐游原:在长安(今西安)城南,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地。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登上它可望长安城。乐游原在秦代属宜春苑的一部分,得名于西汉初年。《汉书·宣帝纪》载,“神爵三年,起乐游苑”。也就是说,乐游原本名“乐游苑”,汉宣帝第一个皇后许氏产后死去葬于此,因“苑”与“原”谐音,乐游苑即被传为“乐游原”。对此《关中记》有记载:“宣帝许后葬长安县乐游里,立庙于曲江池北,曰乐游庙,因苑(《长安志》误作葬字)为名。” 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又“风在其间,长肃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可见,玫瑰和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诗人李商隐便是其中之一。

登鹳雀楼(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穷:尽,使达到极点。

6.千里目:眼界宽阔。

7.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江上渔者(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②爱鲈鱼③美。

君④看⑦一叶舟,出没⑤**⑥里。

【注释】

①渔者:捕鱼的人。

②但:只。爱:喜欢。

③鲈鱼:一种头大口大、体扁鳞细、背青腹白、味道鲜美的鱼。生长快,体大味美。

④君:你。一叶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树叶似的小船。

⑤出没:若隐若现。指一会儿看得见,一会儿看不见。

⑥**:波浪。

⑦一叶舟:像落叶漂浮在水面的小船。【译文】

江上来来往往无数人,只知喜爱鲈鱼之鲜美。

请您看那一叶小小渔船,时隐时现在滔滔风浪里。【鉴赏】

首句写江岸上人来人往,十分热闹。次句写岸上人的心态,揭示“往来’的原因。后二句通过的视线,指示出风浪中忽隐忽现的捕鱼小船,注意捕鱼的情景。鲈鱼虽然味美,捕捉却艰辛表达出人对渔人疾苦的同情,深含对“但爱鲈鱼美”的岸上人的规劝。“江上”和“**”两种环境,“往来人”和“一叶舟”两种情态、“往来”和“出没”两种动态强烈对比,显示出全诗旨在所在。[1]创作背景 范仲淹是主张革新的政治家,北宋仁宗时曾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能够关心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一般民众的疾苦,写过一些同情劳动人民的诗歌作品,但流传下来的很少。

江南水乡,川道纵横,极富鱼虾之利。其中以江苏松江四腮鲈鱼最为知名。凡往来于松江水上的,没有不喜欢这一特产,不希望一尝这一美味佳肴的。范仲淹江苏吴县人,生长在松江边上。对这一情况,知之甚深。但他发之于诗,却没有把注意力仅仅停留在对鲈鱼这一美味的品尝和赞叹上,而是注意到了另外一些更值得注意的东西。注意到了隐藏在这一特产背后的渔民的痛苦和艰险,并且深表同情。

春夜喜雨(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

好雨:指春雨,及时的雨。

乃:就。

发生:催发植物生长,萌发生长。

潜:暗暗地,静悄悄地。

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俱:全,都。

江船:江面上的渔船。

独:独自,只有。

晓:清晨。

红湿处:指带有雨水的红花的地方。

花重(zhong)(第四声):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锦官城: 故址在今成都市南,亦称锦城。三国蜀汉管理织锦之官驻此,故名。后人又用作成都的别称。也代成都。译文

这一场雨就好似选好时候,正当春天万物生长之时就随即降临。细雨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来到,它默默地滋润万物,没有一点声音。雨夜中,田野间的小路黑茫茫,只有江中渔船上灯火独自明亮着。要是早晨起来看看,锦官城里该是一片万紫千红吧!

出塞(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注解

1、但使:只要。

2、龙城:龙城是匈奴祭天集会的地方。

3、飞将:指汉朝名将李广而言,匈奴畏惧他的神勇,特称他为“飞将军”。

4、阴山: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屏障。译文

依旧是秦时的明月汉时的边关,征战长久延续万里征夫不回还。倘若龙城的飞将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赏析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

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池上·小娃撑小艇(白居易)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注释

①小娃:男孩儿或女孩儿。

②撑:撑船,用浆使船前进。

③艇:船。

④白莲:白色的莲花。

⑤不解:不知道;不懂得。

⑥踪迹:指被小艇划开的浮萍。

⑦浮萍:水生植物,椭圆形叶子浮在水面,叶下面有须根,夏季开白花。全草类。

⑧一道:一路。

⑨开:分开。译文

一个小孩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白莲回来。

他不管怎样隐藏,都留下了划船的踪迹。赏析

池塘中一个个大莲蓬,新鲜清香,多么诱人啊!一个小孩儿偷偷地撑着小船去摘了几个又赶紧划了回来。他还不懂得隐藏自己偷摘莲蓬的踪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可是小船驶过,水面原来平辅着的密密的绿色浮萍分出了一道明显的水线,这下子泄露了他的秘密。

这首好比一组镜头,摄下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的情景。从诗的小主人公撑船进入画面,到他离去只留下被划开的一片浮萍,有景有色,有行动描写,有心理刻画,细致逼真,富有情趣;而这个小主人公的天真、活泼淘气的可爱形象,也就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了。

古朗月行(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注释

瑶台:假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译文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把明月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云彩中间。解说

《古朗月行》是乐府古题,这里只节选了的前四句。诗人用浪漫主义手法,借助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现出儿童时期对月亮的幼稚而美好的认识。诗人以“白玉盘”和“瑶台镜”作比,不仅描绘出月亮的形状,更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可爱,在新颖中透出一股令人感叹的稚气。第二句的“呼”字和第三句的“疑”字,把儿童的天真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这四句诗,恰似一首完美的绝句,语言质朴,比喻有趣,十分耐人回味。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

①迟日:指春天。

②泥融:春日来临,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③鸳鸯:一种漂亮的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译文

江山沐浴着春光多么秀丽,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

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鸳鸯睡在沙上。赏析

明人王嗣爽在其《杜臆》中予以反驳说:“余曰:上二句两间(指天地间)莫非生意,下二句见万物莫不适性。岂不足以感发吾心之真乐乎?”王氏的意见是对的。此特点写春色,画面优美,格调柔和,很能引发读者的喜春之情。

抓住景物

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注释

1、寸草:比喻非常微小。

2、三春晖:三春,指春天的孟春、仲春、季春;晖,阳光;形容母爱如春天和煦的阳光。译文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临行她忙着缝得严严实实,是耽心孩子此去难得回归。谁能说象小草的那点孝心,可报答春晖般的慈母恩惠? 赏析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

中亲切真淳地吟颂了伟大的人性美——母爱。诗的开头两句,所写的人是母与子,所写的物是线与衣,然而却点出了母子相依 为命的骨肉之情。中间两句集中写慈母的动作和意态,表现了母亲对儿子的深笃之 情。虽无言语,也无泪水,却充溢着爱的纯情,扣人心弦,催人泪下。最后两句是前 四句的升华,以通俗形象的比喻,寄托赤子炽烈的情怀,对于春日般的母爱,小草似 的儿女,怎能报答于万一呢?

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 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赏析

这首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风(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注释

①解:能够。

②三秋:农历九月,指秋天。

③二月:农历二月,指春天。

④过:经过。

⑤斜:倾斜。译文

能吹落秋天的落叶,能催开春天的鲜花。刮过江面能掀起千尺巨浪,吹进竹林能使万竿倾斜。赏析

这首能让人看到风的力量.诗意:风,能使晚秋的树叶脱落,能催开早春二月的鲜花,它经过江河时能掀起千尺巨浪,刮进竹林时可把万棵翠竹吹得歪歪斜斜。

敕勒歌(北朝乐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注释

1.敕勒:种族名,北齐时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一带。

2.阴山: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北部。

3.穹庐:用毡布搭成的帐篷,即蒙古包。

4.苍苍:青色。译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过的灰白色的秋草中,小虫在窃窃私语,山村的周围行人绝迹。

我独自来到前门眺望田野,只见皎洁的月光

照着一望无际的荞麦田,满地的荞麦花

简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渔歌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注释

1.西塞山:在浙江省湖州市西面。

2.白鹭:一种水鸟。

3.桃花流水:桃花盛开的季节正是春水盛涨的时候,俗称桃花汛或桃花水。

4.箬笠:竹叶编的笠帽。

5.蓑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赏析

这首词描写了江南水乡春汛时期捕鱼的情景。有鲜明的山光水色,有渔翁的形象,是一幅用写的山水画。

首句“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点明地点,“白鹭”是闲适的象征,写白鹭自在地飞翔,衬托渔父的悠闲自得。次句“桃花流水鳜鱼肥”意思是说:桃花盛开,江水猛涨,这时节鳜鱼长得正肥。这里桃红与水绿相映,是表现暮春西塞山前的湖光山色,渲染了渔父的生活环境。三四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描写了渔父捕鱼的情态。渔父戴青箬笠,穿绿蓑衣,在斜风细雨中乐而忘归。“斜风”指微风。全诗着色明丽,用语活泼,生动地表现了渔父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小池(白居易)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①泉眼:泉水的出口。

②惜:爱惜。

③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④小荷:指刚刚长出水面的嫩荷叶。

⑤尖尖角:还没有展开的嫩荷叶尖端。

⑥头:上方 译文

小泉无声像珍惜泉水淌着细流,映在水上的树阴喜欢这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鲜嫩的荷叶那尖尖的角刚露出水面,早早就已经有蜻蜓落在它的上头。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西岭:西岭雪山。

千秋雪:指西岭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东吴:古时候吴国的领地。

万里船:不远万里开来的船只。译文

两只黄鹂在空中鸣叫,一行白鹭在天空中飞翔。

窗口可以看见西岭千年不化的积雪,门口停泊着从东吴万里开来的船只。

望天门山(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芜湖市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中断:指东西两山之间被水隔开。

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开:开掘;开通。

至此:意为东流的江水在这转向北流。

回:转变方向,改变方向。

两岸青山:指博望山和梁山。

日边来:指孤舟从天水相接处的远方驶来,好像来自天边。译文

高高天门被长江之水拦腰劈开,碧绿的江水东流到此回旋澎湃。

两岸的青山相对耸立巍峨险峻,一叶孤舟从天地之间飞速飘来。

夏日绝句(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释

1.人杰:人中的豪杰。汉高祖曾称赞开国功臣张良、萧何、韩信是“人杰”。

2.鬼雄:鬼中的英雄。屈原《国殇》:“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3.项羽(公元前232-前202):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立为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突围至乌江(在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译文

活着的当作人中的豪杰,死了也应是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小儿垂钓(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注释

蓬头:头发乱蓬蓬的。

稚子:年龄小的孩子。

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莓:一种小草。

苔:苔藓植物。

借问:向人打听。

鱼惊:鱼儿受到惊吓。

应:回应,答应。

映:遮映 译文

篇8:基于儿童本位的古诗词教学

一、文本解读,契合儿童视角

有什么样的文本解读,就有什么样的教学。很多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似乎忘记了儿童的年龄,总是在不停地挖掘词语的深义,解读古诗词的文化底蕴,充分展示教师的文学功底。儿童是发展中的人,我们在解读古诗词时不能以成人的视角来取代儿童的视角。

如,《枫桥夜泊》写的是诗人夜间停船枫桥的所见所闻所感。如何理解诗中“不眠的夜”,感悟“无尽的愁”呢?教师必须关注文本解读的多维视角,不仅要关注其文化的视角,与文本进行深入、细致、多维的对话,而且要从儿童的视角把握文本的精髓,引导儿童与文本进行心灵的沟通,带领儿童进行精神的超越。课堂上,笔者紧紧抓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这三个问题来引导儿童感悟诗句,让儿童把诗中的“残月“”寒霜”“江枫”“渔火”“古寺”“客船”等景物想象成一幅鲜活的画面,并置身其中。通过想象,儿童就能感受诗人张继的那种漂泊之苦,那种思乡之情,那种落榜之愁。

师:孩子们,诗人张继把看到的、听到的都融进了诗句。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呢?(生描述画面)

师:在你们的描述下,这幅画面就变得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了。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夜晚呢?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

生: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霜满天”就说明这是一个寒冷的夜晚。

生:这是一个漆黑的夜晚。江面上只能看到渔火……

生:这是一个寂静的夜晚,只能听到乌啼、钟声。

师:同学们用眼睛、用耳朵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寒冷的、静寂的、漆黑的长夜。

师:在这样一个深秋的寒夜里,诗人张继人在旅途,泊在他乡,宿在客船。请同学们再来轻声地读读诗句,和诗人一样用心去感受,想想这还是一个怎样的夜晚。(生回答“漫长“”孤独”“寂寞“”忧伤“”不眠”……)

师:诗中有一个字体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是哪一个字呢?(生回答“愁”)

从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不仅是“教什么”的一种创新视角,还为“怎么教”选择了正确的起点。教师要怀着一颗纯真的童心走进文本,换个角度体验文本———以儿童的思维去想,以儿童的心灵去体验,以儿童的眼光去发现。当然,教师以儿童的视角解读文本,还要善于从文本深处寻找童心,丰满语文教学。

二、平等对话,走进儿童世界

在儿童的社会化进程中,对于生命的体认、意义的建构、价值的发现需要语文的引领。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儿童与成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笔者认为,基于儿童立场的平等对话是走进儿童的生活世界、精神世界的桥梁。

如,张志和的《渔歌子》抒写了他隐逸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词作隽永而灵动。“不须归”是全词的灵魂,表达了诗人不恋官场、移情山水、回归田园生活的志趣。在引导学生理解词人的志趣时,笔者首先让学生理解“不须归”的意思,接着,让学生猜想渔翁为何“不须归”,既而启发学生由渔人模糊的背影想象他的神情、语言、动作。通过这样不断的探寻、平等的对话,学生一步步走进了诗人的内心,完成了一次与诗人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师:青箬笠,绿蓑衣,没有细节的刻画,只是一个模糊的背影,却留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空间。请你发挥想象,如果你就是那位渔人,你的神情,你的语言,你的动作……

(生思考)

师:你的神情是怎样的?

生:悠闲、自在、陶醉……

师:面对着青山绿水,你也许在说———

生:这里就是人间仙境,我不必回去了。

师:你也许这样告诉飞鸟和游鱼———

生:飞鸟、游鱼,大自然有了你们,就有了生机。

师:你也许在心里对自己这样说———

生:有了这样快乐自由的生活,我还要什么呢?我连家都不想回去了。

师:这位渔人就是词人的真实写照。他喜欢扁舟垂钓,自称“烟波钓徒”。好友颜真卿在为他书写的一块碑中有这样一句话:“随意取适,垂钓去饵,不在得鱼。”

师:看来这位烟波钓徒意不在得鱼,而在于得———

生:美景;乐趣;自由;悠闲……

师:他不回去了。因为他的心灵已经找到了真正的归宿,那就是———

生:大自然。

师:是啊,渔人在大自然中钓着了一江春色,一蓑风雨,钓着了自在逍遥的人生感受。

真正的对话是平等的,是双向的,是基于儿童主体的精神与智力的互动。正如王尚文先生在《语文教学对话论》中指出:“对话双方必须是平等的、真诚的、合作的,其结果必是双方都能通过对话而臻于一个新的精神世界。”在探寻“不须归”的对话过程中,笔者引导儿童用自身的认知体验去感悟文本,对话从文本走向了心灵,有效激活了儿童的自我意识。儿童的心灵世界全然打开,与课堂、与教学主旨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

三、多元评价,引领儿童成长

在很多课堂中,正是在成人单一化的评价模式下,儿童为了迎合成人的需要,开始模仿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思考、表达,儿童的自我意识在退化。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和互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采取适合儿童发展的多元评价方式。

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写了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作者没有畅叙友谊,也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写了六月西湖“不与四时同”的美丽风光。虽然诗题点明了这是一首送别诗,但是全诗中没有一个字写到送别。怎样让学生透过“接天”的莲叶和“映日”的荷花来感悟作者蕴含的深深情感呢?笔者在教学中提供了开放的交流话题,不设置标准答案,进行多元评价,让儿童将读悟结合,最终读出诗人杨万里明朗的心境、开阔的胸襟、委婉的深情。

师:“一切景语皆情语。”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一想送别的画面,然后说说自己读到的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我读到的是诗人高兴的心情。诗人送别友人林子方,他想友人一定前程似锦,送别自然高兴。

生:我读到的是诗人明朗的心境。林子方虽然离开了,但是朋友的离开不等于友谊的失去。所以诗人的眼中是美景,诗中是美景,心境自然明朗。

生:我读到的是诗人开阔的胸襟。因为诗人写到了西湖中的“接天莲叶”,他的胸襟如西湖那么开阔,无边无际。

生:我读到的是诗人淡淡的哀愁。景色虽然那么美,但是友人却要远去,心中免不了有一丝淡淡的哀愁。诗人不想让友人伤感,就以美景送别。

师:同学们,你们从这首送别诗中不仅读出了荷花的别样红,也读出了诗人的别样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体会杨万里明朗的心境,开阔的胸襟,委婉的深情……

古人以诗言志,以诗寄情,诗中所蕴含的含蓄的情感,就这样被学生挖掘出来了。由于不同的儿童关注的学习点不一样,感受古诗所蕴含的情感也就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我们站在儿童的立场,以开放的心态悦纳每一位学生,以多元的评价让儿童徜徉在文本之中,读出自己的发现,读出自己的领悟。

上一篇:初中学生开学寄语下一篇:木拉提比克汉语沦文汉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