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语法

2024-04-20

高中英语语法(精选8篇)

篇1:高中英语语法

关于英语那些你不知道的事都在这里

http://m.meten.com/test/quwen.aspx?tid=16-73675-0 英语语法例句

语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这种规则即被我们称之为“语法”。许多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一听“语法”头就大,产生恐惧、厌学的心理。教师要遵循“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注意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实现语言为交流工具的目的。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语法教学要重视例句的选择。

一、代表性

例句的选择在结构上要有代表性,起到掌握这个句型就能够举一反三的作用。历年的高考试题、学生比较熟悉的经典习题等,我们不妨拿来一试。

如,讲动词不定式的主动式和被动式:

She went to the ball not only to see,but also to be seen.(她去参加舞会不仅为了见见世面。也为了出出风头。)

如with复合结构,即with+宾语+宾语补足语:

With two exams to worry about,I have to work really hard this weekend.(2004,北京)

关于情态动词must have done 表对过去情况肯定的猜测:

I have lost one of my gloves.I must have dropped it somewhere.(2005,北京)

二、简洁性

有些教师认为,例句越难越好,难的会了容易的就更会了;还有教师因为学生上课不好好听课,主张选难懂的句子来镇镇他们。其实不然。正如人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对于语法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而言,复杂的例句只会让他们更头痛,对语法更畏惧,对英语学习更没兴趣。选择结构简洁的例句,语言上通俗易懂,读来朗朗上口,学生容易记,也记得牢。

如讲动词不定式的语法功能时: 1.He is always the first to come and the last to leave.(to do 不定式作定语,修饰序数词)2.To see is to believe.(to do 不定式坐主语和表语)对比学习Seeing is believing.(动名词作主语和表语)3.It is easier to say something than to do something.(to do 不定式作句子的真正主语,It为形式主语)对比学习It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三、趣味性

兴趣是产生学习激情的巨大动力。选择内容生动有趣的例句,如谚语、成语、俚语等,这样学生有了兴趣,就愿意多念,念熟了就能由次及彼。如: 倒装结构“so+助动词+主语+谓语+------”: As a man lives,so shall he dies.(有生就有死)As a man sows, so shall he reap.(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下边还有一个比较级的句子:

The old man was not any more fond of being read to than the old woman.此句的翻译为“那个老头和老太太一样,都喜欢别人读书给他们听”。有学生将它译为“那个老头不喜欢别人给他念书,就喜欢哪个老太太”,这就要闹笑话了。

四、积极性

选择一些内容积极向上的语法例句,如名言警句等。这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法知识,同时也起到教育的情感目的,起到教育人的作用。

One half of knowing what you want is knowing what you must give up before you get it.知道想要什么,一半在于知道得到它之前必须放弃什么。(表语从句)

Victory will not come to me unless I go to it.胜利是不会向我走来的,我必须自己走向胜利。(条件状语从句)

All that litters is not gold.闪光的并非都是金子。(定语从句)

五、综合性

在实际的语法教学中,很少有独立的语法项目,很多时候许多的语法知识汇集在一个句中。选择综合性较强的例句来讲解,让学生背诵,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

It was playing computer games that cost the boy much time he ought to have spent in doing his lessons.这个例句综合了:

强调句型:It was---that---

定语从句:---time(that)he ought to have---lessons

情态动词:ought to have spent---

动名词作主语:---playing computer games cost the boy much more time---

总之,适当的例句选择不仅能够让学生理解语法,掌握重点,还能在茫茫题海中减轻学生大量背诵和大量习题的课业负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要注意多研究,多积累,找出更多的语法教学方法。

关于英语那些你不知道的事都在这里

http://m.meten.com/test/quwen.aspx?tid=16-73675-0

篇2:高中英语语法

(1) 动词原形:动词原形在句子中形式不变。主要用于主语为非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现在时,情态动词之后,或根据语法规定必须用动词原形的其他情况。

(2) 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形式(简称现单三):主要用于主语为第三人称单数的一般现在时。

(3) 过去式:主要用于一般过去时。

(4) 现在分词:主要用于进行时态,或语法规定的其他情况。

(5) 过去分词:主要用于完成时态,或语法规定的其他情况。

这里提到的“语法规定的其他情况”我们在以后的讲座中会详细介绍。

下面把这些动词形式的构成说明一下。

动词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现单三)的构成,见下表:

词尾变化(规律与名词变复数相同,读音也与名词复数相同)

一般加-s

在ch, sh, s, x 或元音字母o后面加-es

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词,变y为i再加-es

与名词变复数形式相同,读音也相同。

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大多数是动词原形+ ed 构成,这是规则动词。规则动词的拼写和读音规则如下表:

词尾变化 举例 词尾读音 举例 Help---helps; read---reads Do, fix, pass, push, teach ---does, fixes, passes, pushes, teaches Try, study --- tries, stuides

Help---helped Work---worked

动词后面加-ed

Watch---watched Want---wanted need---needed Turn---turned play--played

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词,加-d 结尾是辅音字母+y时,y变i,再加-ed

结尾只有一个辅音字母的重读闭音节词,双写辅音字母再加

-ed

定的规律。如:weep→wept, sleep→slept, sweep→swept 现在分词一律由动词原形加-ing构成,规则如下表:

词尾变化 一般加-ing

以不发音的e结尾的词,去掉e,再加-ing

以一个辅音字母(x除外)词尾的重读闭音节词,先双写词尾的辅

音字母,再加-ing

以-ie结尾的词,变ie为y,再加-ing

一般、进行、完成和完成进行。因此我们便有了四四一十六个时态。 不同的时态有不同的变化形式。以do 为例,列表如下:

时态 现在时 过去时 将来时 过去将来时 进行)。

比如在“They are doing their exercises.”这个句子中,动词由原形do 变成are doing 的形态,说明这个事情是发生在现在、并处于正在进行的状态当中,所以叫现在进行时;

在“They have done their exercises.”这句中,动词由原形do 变成have done的形态,说明这个事情是发生在现在、并处于完成的状态,所以叫现在完成时;

在“They always do their exercises.”中,动词用原形do 的形态,说明这个事情是发生在现在、并且是一般情况下永远如此,所以叫一般现在时。

篇3:高中英语语法

1.“生成语法”Generative grammar, (N. Chomsky) 。

生成语法学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语法学。其研究对象是内在性语言, 而不是外表化语言, 是指人脑对语法结构的认识以心理形式体现。生成语法学研究范围限于人的语言知识或语言能力, 而不是语言的使用。生成语法学以描写和解释语言能力为目标, 提出语法假设和理论来揭示其规律, 说明其原因。乔姆斯基说, 与其把生成语法看作一种理论, 不如看作一门“学科”, 其性质和研究方法与以往的语言学有本质的区别, 它是建立在三个基本的假设之上:

(1) 语言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 语言能力独立于人的其他认知能力。

(2) 句法是一个自足的形式系统, 独立于语言结构的词汇和语义部分。

(3) 描写语义的手段是以真值条件为基础的某种形式逻辑。

2.“认知语法”Cognitive Grammar, (Langacker, R.W) 。

跟“生成语法”注重形式、从形式出发相反, “认知语法”注重意义、从意义出发。Langacker据此提出三个与“生成语法”针锋相对的假设:

(1) 语言不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对语言的描写必须参照人的一般认知规律。

(2) 句法不是一个自足的形式系统;句法 (和词法) 在本质上跟词汇一样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象征系统;句法分析不能脱离语义。

(3) 基于真值条件的形式逻辑用来描写语义是不够用的, 因为语义描写必须参照开放的、无限度的知识系统。

二、用“生成语法”指导基本语法规则教学

众所周知, 英语最基本的语法规则几乎都是固定的。对于基本的语法规则, 学习者几乎不可能从意义出发去掌握这些规则。“A generative grammar views linguistics combinatorially, through use of formal grammars. A generative grammar is defined as one that is fully explicit, in the sense that it consists of a set of rules by which it is possible to decide whether any given sentence is grammatical or not.” (N. Chomsky) 。乔姆斯基在此强调了“rules” (语法规则) 对“explicit” (达意) 的影响。因此, 要想真正学好英语语法, 就要在学习中自觉运用“生成语法”的基本原理:“语言是一个自足的认知系统, 语言能力独立于人的其他认知能力” (N. Chomsky) , 排除来自于母语思维的影响, 牢记语法基本原则, 构建基本的语法框架。具体说来应该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知识:

(1) 词类: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数词、代词、冠词、介词、助词、连词。

(2) 时态:现在、过去、将来时态, 然后在此基础上拓展相应时态。

(3) 语态: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主动语态用来表示被动语态。

(4) 语气:真实条件与虚拟语气。

(5) 句式: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式, 八种感叹句的特殊表达。

(6) 从句:名词性从句 (主、宾、表、同位语) , 定语从句, 状语从句体系。

三、用“认知语法”指导对语法难点的理解

在掌握了基本的语法规则之后, 学习者常常会发现对于一些复杂的语法现象难以理解。这时就需要运用“认知”这个概念。“认知语法”认为人类语言由语义单位 (semantic units) 、语音单位 (phonological units) 以及符号单位 (symbolic units) 组成。该理论也是目前为国内大多数人接受的理论模式。“Target structure is the result of conceptualization. It is essentially the coding of language unit and the context.. grammar plays the role of supplying potential conventionalization.” (Langacker) .要使语义单位达到“conceptualization” (概念化) 的结果, 必须先要经过大量“conceptualized”的训练, 也就是说在符合基本语法规则的前提下, 才可能实现这一目标。如下面两句话:

(1) We can’t help her break the code. It’s too elaborate.

(2) We can’t help her breaking the code. It’s too simple.

在这两个句子中, 学习者用“生成语法”的原理, 记住了“can’t help sb do sth”, “没法帮助某人做某事”, 但是如果仍这样去理解 (2) , 那就大相径庭了。这时候就需要把语义单位 (semantic units) 和文脉关系 (contextual details) 结合在一起。由于后面的单词“Simple”提供了另外一个语义, 从而理解“can’t help sb doing sth”中“help”实为“prevent”之意。

又如:

(3) Some authors write because they have a story to tell.

(4) Some authors write because they have to tell a story.

初看两句话, 似乎无多大区别。但是这种语序的调整, 带来了意思上本质的不同。“If the target structure is acknowledged by grammar, it can be converted to a perceptible expression, with schematiza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with or across structures .The expression can be processed either directly or with cognitive interventions like schematization and conceptualization.” (Langacker) 所以, 根据“cognitive interventions” (认知干预) 可知 (3) 为:“有些作家写文章是因为感到有东西可写。”而 (4) 的意思则为“有些作家写文章是因为非写不可。”

四、结语

Ross (1972) 在其论文“The category squish” (《范畴的果酱性》) 中指出了语法中存在的一些概念模糊和范畴模糊的现象:“语法规则不是要么适用要么不适用, 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适用;语法成分不是要么属于某一语法范畴或要么不属于某一语法范畴, 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属于。”Quirk (1985) 亦认为语法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不明确的体系, 在许多不同范畴或结构之间, 往往缺乏明确的界限, 而且这种模糊性分布很广。学习者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一定不要生搬硬套某一种理论。就目前现存的这两种主流的语法理论, 笔者认为也应“模糊”两种理论的界限, 综合运用两种理论中最适用的部分来指导自己学习英语语法。

摘要:本文在对比认知语法与生成语法的基础上, 根据两种理论的基本原理, 用简单通俗的语言阐明其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并力图模糊语言理论边界, 根据有利于掌握英语语法的原则, 把两种看似对立的理论统一地运用于英语语法教学之中。

关键词:生成语法,认知语法,英语语法教学

参考文献

[1]RONALDW.LANGACKDER.认知语法基础 (II) ——描写与运用[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9.

[2]徐广联.大学英语语法讲座与测试[M].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8, 11.

[3]卢植.认知与语言——认知语言学引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4]王寅.认知语法概论[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篇4:高中英语语法

【关键词】高中生;英语写作;语法错误分析

学习英语本身就是一件比较枯燥,且相对困难的事情,所以学生对此出现排斥心理不足为奇。尤其是英语写作,其中出现的语法问题十分常见,但是多年来却不见减少,对此,教师应该对症下药,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和策略,纠正学生的语法错误,加强学生的语法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英语综合实力。

1 高中生英语写作语法错误分析

1.1 主谓关系中人称和数量的不一致性错误

在汉语造句中,谓语动词是完全不受主语的人称和数量的影响的,但是在英语中,主语的人称和数量对谓语动词的形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谓语动词会随着主语的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在英语写作中,很多时候学生会习惯性地使用汉语写作思维,从而忽视谓语动词的形式的变化。

1.2 语态错误

在英语中,动词被动式的使用随处可见,由于学生的汉语思维已经根深蒂固,这使得英语写作倍受影响,学生很多时候都想不起来使用被动语态。在汉语中,被动式的表达方式也经常用到,但是两者大不相同,英语写作中的被动式语态需要借助于be动词和动词的过去分词,在汉语中,需要借助“被”等类似的词语,但是不需要动词改变形式。这就给高中的英语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得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语态错误。

1.3 时态错误

在高中生进行写作时,经常出现一些时态错误,在英语中时态的种类繁多纷杂,动词的表现形式会随着时态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但是在汉语中并没有所谓的时态,伴随着事情发生的时间的不同,动词后面会跟随着一些相应的副词来表达时态。对于高中生而言,掌握英语的时态却是相当不容易的,而且即使在学生的大脑中对语法规则有着十分清晰的认识,在表达时态时也经常出现动词形式使用不正确的现象。

1.4 冠词错误

冠词在英语句子中占据着微小却又不失重要性的位置,所以很多高中生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遗忘冠词的现象,还有错误使用的现象。冠词的使用最常出现的现象是多余使用和残缺使用,这就导致英语句子中出现严重错误。在英语写作中,使用不可数名词,绝对不能用冠词直接修饰,其中一些不可数名词在被形容词修饰之后,可以使用冠词。

1.5 代词错误

在英语中,代词的种类很多,有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等等,但是一定要注意人称之间和单复数之间的错误使用。其中最常出现的是关系代词之间的错误使用,还有一些疑问代词和关系代词之间的错误使用等等。在汉语中,所谓人称代词是没有主格、宾格、或者所有格变化的,但是在英文中有,而且必须加强重视,因为其有着十分重要的用途。

1.6 连词错误

在英语中,连词分为两种类型,从属连词和并列连词。在英语写作中,最常出现的错误大致就是but和and这类词之间的错误使用,以及从属连词之间的错误使用,甚至还有从属连词和并列连词之间的相互错误使用现象。

1.7 名词错误

在名词中,经常出现的语法错误就是,单数名词和复数名词之间的转换,主要是因为东西方文化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使得在英语句子中不可数名词和单数名词使用单数,可数名词使用复数。当然其中还存在一定的特殊形式。所以在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单复数名词,保证在使用正确的基础上,动词的形式也准确使用。

1.8 固定搭配错误

所谓的固定搭配,就是和固定的介词短语之间的搭配,以及固定词组之间的搭配,还有使用最多的是特殊动词的搭配和用法。这些用法中经常出现一些错误,主要是因为学生在背诵单词的时候,不注重搭配使用,忽视真正的用法。在汉语学习中,并没有固定搭配,所以很多高中生在英语学习中,经常受到汉语的影响,进行直接翻译,却严重忽略了在英语中那些特殊动词的固定搭配使用。

1.9 非谓语动词错误及情态动词和助动词的使用错误

高中生对非谓语动词的概念并不是十分明了,对于其中的不定式动词、动名词等的用法更是不理解,甚至对句子结构分析的也不准确,经常会出现混淆使用。有的学生不知道在英语句子中谓语动词只能出现一个,如果有另外的动词出现,只能是使用连接词。还有一种情况是其中一个谓语动词出现在从句中。还有以分词的形式,或不定式的形式出现。

情态动词和助动词的错误使用情况比较多,有在情态动词后面使用过去时态的,也有使用单数形式的,还有动名词形式,或者是be动词形式的,等等,有在助动词后面使用动名词形式的,还有使用单数形式的,等等很多种错误使用的形式。

2 高中生英语写作语法教学对策

2.1 培养学生的语法实践应用能力

在英语写作中,语法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影响着一篇文章的质量。所以在学生学习语法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对语法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够保障学生的写作综合质量的上升。教师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在教授学生学习语法知识时,还可以在课堂上积极组织学生利用所学语法知识造句,出现错误时及时纠正,加强巩固,这样以来学生对语法的运用能力就会得到强化。并且,教师可以在课下的时候,加强一些小测验,或者是留一些写作小日记等等,认真帮助学生批改作业,指出其中的语法错误,帮助学生及时改正。在这样的平时训练过程中,学生的语法实践应用能力逐步得到提升,那么在英语写作时语法错误就会大大减少。

2.2 加强学习策略和习惯指导

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对学生的语法学习策略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行为,这也是英语教学的一大主要目标。在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知识的同时,学生会渐渐学会怎样使用语法。语法在英语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所以教师在增强对学生的语法知识的传授时,还要积极引导学生熟练掌握和使用这些语法知识,而其中遇到难点和重点时,要进行反复地加强训练,这样学生在不断的强化训练过程中,就会加强对语法知识的巩固。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其他有效的策略,例如情境教学,让学生在情境中使用语法进行口语对话,这样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深刻认识和学习,还能够进一步锻炼口语能力。

nlc202309022008

2.3 正确对待学生的语法错误

在英语学习中出现错误是很常见的,甚至可以将其看作是一种促进进步的表现,教师正确对待学生的错误,教会学生积极面对自己的错误,不但能够提高英语学习成绩,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在进行英语作文评改时,应该改进评改方法,可以尝试渐进式的写作方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写作中去,通过不断地修改和完善,进行写作训练。而且,现在的一些高中英语教师存在着一定的认识错误,在面对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语法错误时,经常采取明确指出的方式,却不帮助学生积极改正,而学生在看到错误之后,虽然在这篇写作中改正了,但是在下一次的时候,还是会出现相同的错误。这就要求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语法错误,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要积极评价,督促学生加强对错误的认识,多次训练巩固,进而强化英语语法知识,避免在英语协作中出现相同的问题。

2.4 运用正确的语法教学方法

想要教好语法知识,采取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方法才是关键。目前,高中的一些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还是过于传统,不够新颖,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因此,教师应该改善教学方法,尝试使用比较法,对比汉语和英语中存在的巨大差异,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其中的不同,及时地调整学生对英语语法的认识。还有教师还可以结合语境教学,将那些抽象的英语语法知识转化成形象化的语法形态,使学生在语境中积极地去理解英语语法,以此加强学生对语法知识的深刻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尝试使用任务教学法,将学生分成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督促学生完成任务,既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语法知识,又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结语:综上所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有着一定的困难,所以在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错误是无法避免的。虽然教师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但是可以帮助学生减少错误。这就要求教师在英语语法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英语写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的了解和分析,进行重点教学,使用良好的、新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巩固学习语法知识,从而减少在英语写作中的错误。

参考文献

[1]王小丽.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J].新课程(下),2015(09).

[2]卫敏艳.高职学生英语写作常见语法错误探析[J].英语教师,2015(10).

[3]张黎.基于认知规律,优化语法教学[J].内蒙古教育,2015(24).

[4]彭爱芬,付香萍.从中国留学生英语写作中的语法错误角度分析大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必要性[J].考试周刊,2015(67).

作者简介

黄礼珠(1972-),女,福建省政和县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福建省政和县第三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英语写作。

作者单位

福建省政和第三中学 福建省政和县 353600

篇5:英语语法掌握方法英语语法

1、由易到难

很多同学在向猫老师提问的时候,都会问到一些比较难的语法点,比如“虚拟语气”,但是猫老师却发现他连基本的简单句都没法顺利地写出来,或者是很多细节上会出错。猫老师可以理解大家的心情,爱学习的态度也应该被鼓励。但是,学习要有方法,我们是否要分清主次、难易呢?

所以,猫老师建议大家对于语法的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简单地说,我们首先要把基本的句子成分(主、谓、宾)、词汇的基本知识、简单句的几种基本类型、时态、语态等等知识巩固清楚,再去接触、学习比较复杂的,难度比较大的语法知识。这也符合知识的逻辑,很多难度较高的语法知识其实也是由基础的语法复合、拓展而来的。比如,如果你不知道句子成分的相关知识,不了解“定语”是怎么一回事儿,那么你对于“定语从句”的理解肯定不透彻,在其具体、复杂的应用中就容易出错。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语法学习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学习要有的放矢,不要心急。根据目前的学习阶段和基础情况来合理地制定计划。比如,你目前如果还在初中的学习阶段,那么对于独立主格结构、虚拟语气等高难度的语法知识,要注重“理解”,而对于“应用”的要求可以适当放低。或者说,如果你目前基础欠佳,那么也要先巩固好基础的语法知识,由易到难,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2、注重思维导图

我们在这里强调思维导图的重要性,实际上就是提醒大家注意知识的“逻辑”,当我们顺着思维导图来学习语法知识的时候,其实就是顺着这个语法的逻辑,从它的基础,到核心,到拓展,帮助我们系统地来理解某个语法知识。同时,它还可以帮助我们给不同的语法知识分类,让我们能够比较有条理、有逻辑的去学习语法知识,少耗费时间做无用功。

比如,有同学会纠结于“双宾语”和“宾补”之间的区别,这两个语法知识可以放在一起辨析,是因为它们都和句子成分中的“宾语”相关,又有所区别,因此容易混淆,这就是一个类别中的知识。但有的同学会问猫老师“老师,被动语态和定语从句有什么区别?”,这完全是两个类别中的语法知识了,一个是语态,一个是从句中的定语从句,差别非常大。如果大家能够按照思维导图把语法知识结构化、条理化,就不会耗费太多时间思考这些关联并不大的知识。这对于提高大家的学习效率是非常有用的~

3、注重应用,悟透语法

第三个锦囊就是希望大家能够从“应用”中悟透知识。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应用语法知识最直观的途径就是“做题”了。语法知识是多变、复杂的,对于不同的情境有其具体的应用方式,这些变化我们很难用语言全部概括。多以,希望大家能够多做做题,多见点好题,在这样的“耳濡目染”中,对于语法知识及其变化也就逐步加深了,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

比如,昨天猫老师为同学讲解何为“独立主格结构”,就发现用语言文字讲解很复杂,而且同学也是云里雾里。但当我们找到一个相关例题,把语法知识带代入,很多疑问就变得清晰可解了。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够多做题,注重解析,加深自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能力~

同时,在英文电影、歌曲、日常交流中也可以应用语法知识。这个方法更加生动,也更加有趣。但是猫老师要提醒大家,很多时候我们所学习的规整的语法知识和native speaker的说话方式是有出入的。问题不在于谁对谁错,而在于我们应用的方式、方向不同。所以大家要注意辨析标准的语法知识、习题要求和日常应用的区别哟~

介词by的用法

1、意为“在……旁”,“靠近”。

Some are singing and dancing under a big tree。 Some are drawing by the lake。

有的在大树下唱歌跳舞。有的在湖边画画儿。

2、意为“不迟于”,“到……时为止”。

Your son will be all right by supper time。

你的儿子在晚饭前会好的。

How many English songs had you learned by the end of last term?

到上个学期末你们已经学了多少首英语歌曲?

3、表示方法、手段,可译作“靠”、“用”、“凭借”、“通过”、“乘坐”等。

The monkey was hanging from the tree by his tail and laughing。

猴子用尾巴吊在树上哈哈大笑。

The boy’s father was so thankful that he taught Edison how to send messages by railway telegraph。

孩子的父亲是那么的感激,于是他教爱迪生怎样通过铁路电报来传达信息。

4、表示“逐个”,“逐批”的意思。

One by one they went past the table in the dark。

他们一个一个得在黑暗中经过这张桌子。

5、表示“根据”,“按照”的意思。

What time is it by your watch?

你的表几点了?

6、和take , hold等动词连用,说明接触身体的某一部分。

I took him by the hand。

我拉住了他的手。

7、用于被动句中,表示行为主体,常译作“被”、“由”等。

English is spoken by many people。

篇6:英语语法:名词语法

1.特殊名词的单复数

2.与名词相关的主谓一致关系

二、关于特殊名词的具体考点如下:

1.容易误用为复数的不可数名词:(这些名词一般不能用作复数,谓语动词用单数)

advice 建议,忠告 living 生活,生计

equipment 装备,设备 progress 前进,发展

furniture 家具,设备 scenery 风景,景色

information 通知;信息 machinery 机器,机械

knowledge 知识,学问 traffic 交通流量

baggage / luggage 行李,皮箱 trouble 烦恼,麻烦

cash 现金 thunder 雷声,轰隆声

apparatus 仪器 weather 天气,处境

clothing 衣服 work 工作,劳动

paper 纸,钞票 luck 运气,幸运

technology 工艺,技术 jewelry 珠宝

2. 复数形式的名词用于单数概念,其谓语动词用单数。(这些名词一般为表示学科或疾病的名词)

economics 经济学 measles 麻疹

physics 物理学 mumps 腮腺炎

mathematics 数学 rickets 软骨病,佝偻病

dynamics 动力学 news 新闻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 the new york times 纽约时报

三、主谓一致关系

英语中,主语和谓语在数、性和格上应该保持一致,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容易被忽视,尤其是主语和谓语之间出现插入语,故考试中经常考到主谓一致。除了以上特殊名词谓语有特殊要求外,现将主谓一致的考点归纳如下:

1. 复数原则: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名词由and连接作主语时;主语由both … and … 连接时,谓语动词用复数。

baseball and swimming are usually summer sports.

both bread and butter are sold in that grocery. 那个杂货店既卖面包,也卖黄油。

2. 就近原则: 由 either … or … ; neither … nor …; not only…but also…; …or …; there be …等引导的主语, 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取决于最靠近动词的名词的单复数。

not only the students but also their teacher is invited to attend the party.

3. 就远原则:主语,+ as well as +另一个主语,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取决于第一个主语的名词的单复数。

my mother, as well as my two brothers, has a key to the office.

我母亲,还有我的两个哥哥都有一把办公室的钥匙。

同例:with…; together with…; along with…; including…; in addition to…; besides …; except…; as much as…; accompanied by …; rather than…等等

4. 表示时间、距离、价值、量度的复数名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one hundred dollars is a large sum for the poor .

twenty days have passed since i met her last time.

自从我上次见到她到现在已经过去二十天。 ( twenty days 这里不作整体看待, 故谓语动词用复数。)

5. and连接两个名词表示一个概念做主语时,谓语用单数; 若表示的是多个不同的概念时,谓语动词用复数。

war and peace is a constant theme in literature.

战争与和平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war and peace是一对概念,看作一个主题)

同例: ham and eggs n.火腿蛋 steam and bread

law and order bread and butter

apple pie and ice cream folk and knife

wheel and axle 轮轴 needle and thread

love and hate egg and rice 蛋炒饭

the writer and translator is delivering a speech in our university tonight. (指同一个人)

the writer and the translator are delivering a speech in our university tonight. (指两个人)

a black and a white dog are playing in the yard. (指两只狗)

a black and white dog is playing in the yard. ( 指一只狗)

6.动词不定式、动名词、名词性从句做主语时+单数谓语

early to bed and early to rise makes one healthy, wealthy and wise.

( 指“早睡早起”一件事)

to work hard is necessary

what i said and did is of no concern to you.

reading three classical novels and making some social investigations are assignments for the students during the holiday. ( 注意: 指不同性质的两件事,谓语用复数 )

7. many a, more than one + 单数可数名词,尽管表示复数意义, 谓语仍用单数。

many a student has made such a mistake.

more than one stranger agrees with me.

[注意]

在“more + 复数名词 + than one”结构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复数。

more persons than one have been involved. 卷入其中的远不止一人。

8. 由 every …and every …; each … and each…; no … and no…; many a …and many a … 等连接的并列主语,谓语动词用单数。

every man and every woman working here is getting along well with me.

no difficulty and no hardship has discouraged him.

9. 由 all of, most of, half of , a lot of, part of 等加名词构成的主语,谓语动词的数取决于该名词的单复数。

all of us are going to see the game.

all of his time was spent on gambling

three-fourths of the people are illiterate.

同例: plenty of…, one fourth of…, none of…, some of …, majority of …, … percent of …, the rest of …, reminder of …。

10. a number of ( a total of , an average of ) +复数名词,谓语动词用复数。

the number of ( the total of, the average of ) + 复数名词, 谓语动词用单数。

a total of ten thousand dollars were donated last month.

the total of dollars donated last month was 100,000 dollars.

同例: a / the variety of;a / the group of

11. 定语从句的谓语动词注意与先行词保持一致,但注意the only one of… 的用法。

one of those men likes to drive fast.

one of those men who like to drive fast is her son.

he is the only one of those men who likes to drive fast.

12. 由some,any, no,every 构成的复合词如somebody, nothing, nobody, anything, everybody等代词作主语,谓语动词用单数;由each, every one, no one, either, neither, another, the other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由either, neither, each, every修饰名词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如:

more than one example is necessary to make the students understand this rule clearly.

neither is satisfactory.

is either of the singers reading now?

13. the + adj / v-ed 表示一类人时, 用复数谓语动词; 表示抽象概念时, 谓语动词用单数。

the sick have been cured and the lost have been found.

病人得到了医治,失踪的也找回来了。

同例: the poor / dumb / innocent / guilty / unemployed / aged / oppressed / exploited…

we can do the difficult first. the impossible takes a little longer.

我们先从难题开始,不会的可能花的时间长一些。

the best is yet to come. 好戏还在后头。

14. a pair of + 由两部分物体构成的名词(如:shoes, scissors, glasses, jeans, pants, trousers)作主语时,谓语动词用单数。

my new pair of pants is being altered. 我的一条短裤正在修改。

15. 当主语被one ( a ) and a half 修饰时,谓语动词用数。

one and a half apples is left on the plate.

16. 当主语由 a series of…, a portion of …, a species of …, a kind of …, a sequence of …, a chain of…, a piece of … 加名词(单数或复数)构成时, 谓语用单数。

a series of lectures on psychology is said to be given by mr. li.

a large portion of her poems was published after her death.

篇7:高中英语语法

以图表方式简化对语法规则的说明,系统性扩充相关要点;例句清晰简明,有助于理解语法结构并实际应用。练习包括口头及书面两种方式,针对听、说、读、写等多项技能整体设计,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实用性与趣味性

强,便于及时检查学习成果,巩固提高。设置多种互动性极强的分组对话和开放式自由讨论活动,主题及例句贴近学生生活,使语法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章节容量适宜,安排合理,资源丰富,方便学习与教学。套色印刷,版面清晰,编排精致,好学易懂。

篇8:高中英语语法

一、显与隐, 英语语法教学的方式选择

“陈文”中结合调查的结果对英语教师常用的语法教学方式进行了排序, 结果发现日常英语教学中用得最多的是“讲解教材课文和对话中的重要语言点, 适当拓展补充”, 而在考试前后则多用“做语法练习题”的方式。这一调查结果与笔者所遇到的实际情形也是基本一致的。“陈文”还明确指出, 目前英语语法教学中实际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语法教学方式, 即显性的语法教学, 而对于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和交际化的教学模式则给予了有意无意的忽视, 或者只当作公开课和比武课使用的招式。

笔者以为, 上述调查结果尤其是对于英语语法教学是显性还是隐性的方式选择问题, 一线教师确实存在着某种困难。从语言形成的机制角度来看, 任务型和交际化无疑是更科学的选择, 因为无论是学生第二语言的学习, 还是学生在母语形成的年龄, 语言能力更多的都是在任务驱动和人际交流中形成的, 幼儿在学习语言时并没有经过语法的训练, 自然就形成了今天到了初中阶段后熟练的母语运用能力。但从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 在传统习惯的影响下, 尤其是在当前英语教学评价方式的指挥下, 英语语法教学还是难以摆脱显性教学的方式。笔者曾经跟小学英语的教师交流过, 发现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就特别强调显性的语法, 而笔者对进入初一的学生多次进行过调查, 结果发现不少英语成绩 (分数) 优异的学生, 确实能够说出一大堆英语语法知识, 而也正是这些知识, 证实了他们的英语水平确实高人一筹。

因此, 对于语法教学的方式问题, 要想真实实现从显性向隐性的转变, 要想真正让任务型和交际型落到实处, 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对现有英语教学习惯进行矫正;二是对现有英语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可喜的是, 笔者所在地区日益重视口语和听力的训练与评价, 这对于培养学生实用英语能力来说, 是件好事。

二、智与趣, 英语语法教学的两难选择

“陈文”指出, 课改后的实验教材语法内容普遍减量, 编排上比较分散, 且多是采取隐含的方式呈现。因此, 教师理解起来感到模糊, 感觉语法教学的指导没有以前明确。而教师的选择往往是根据自身的学习经验和已有的教学经验, 继续去发掘语法知识并实施教学, 但与这一方式伴随的另一现象, 则是部分学生对英语语法的学习不感兴趣。

这一描述在笔者看来也非常符合现实, 在初中语法教学中, 对语法学习不感兴趣的大多是男生, 而其中的原因并不难理解。翻开相关的语言学习理论与心理学理论便可以发现, 初中阶段男女学生的思维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 女学生更多地还是习惯形象思维方式, 而男学生更多地开始向抽象思维转变。因此, 他们对语言学习 (英语学习) 的认识也是不一样的, 女学生更习惯于根据教师的要求去学习, 而男生则常常想为什么英语表达要在英语语法的作用下才能完成。这种思维方式的不同, 必然会导致一部分男生的英语语法学习出现困难。

因此, 在语法教学的“知”与“趣”上, 笔者以为英语教师是需要下功夫的:语法本身是一种知识, 但学生的学习却需要兴趣来驱动。让“趣”能够真正有效驱动“知”, 是一件不易的事情。就笔者的实践来看, 其中一个关键是将英语教学方式从“全英语”向“英汉结合”退一步可能更好, 因为上课语言是师生知识交流的主要方式, 纯英语对于相当一部分初中生而言是存在着理解上的困难的, 而回归到母语之后, 则可以让学生的理解更为简单。在此基础上, 再将语法以某种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 则就能部分实现知与趣的平衡。

三、法与教, 英语语法教学的动力选择

语法自身就是一种知识, 在“陈文”及课程标准的观点中, 这种知识应当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语法教学则是另一种知识, 这自然也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要知道后者是以前者为动力的, 两者都是服务于学生的语法学习的。

上一篇:孤山小学长跑下一篇:涨价通知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