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鸡教案吟诵教案

2024-04-16

画鸡教案吟诵教案(通用7篇)

篇1:画鸡教案吟诵教案

《画鸡》教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古诗,感受古诗词带来的韵律美。

2、理解诗歌大意

3.学习吟诵,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符,体会作者的思想和抱负。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符、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在其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托物言志,以雄鸡的形象来表达诗人的思想与情怀。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游戏导入,介绍诗人

同学们在平时一定积累了不少古诗,今天,老师要考考大家,咱们来看图猜古诗,(出示《咏鹅》,这首诗还可以这样吟。这首诗描写的是——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也是描写动物的,看(出示图片:鸡)题目就叫做——《画鸡》。他的作者是——明代唐寅,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一起来认识唐寅,介绍诗人

二、初读古诗,1、想知道唐寅画了一只怎样的鸡吗?请孩子们拿出资料,自己读一读这首《画鸡》,争取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

谁来给大家展示一下,准确通顺地读读这首诗。(指名读)齐读

想要把诗读好,得把握好诗歌的节奏,听听老师读,孩子们拿起笔边听边画,节奏是223,你们也试着读一读,(生齐读)听出点韵味来了。2、3、4、平仄读

咱们现在是这样划节奏读诗,不过要更有诗味儿,还得用古人读书法,想学吗?(播放诵读音频)其实,这就是诵读。

①(出示整首诗)诵读跟我们朗读不同在于讲求平仄。还记得区分平仄的口诀吗?(一二声平三四仄)区分平仄要请汉语拼音里的声调来帮忙。一声和二声是平,用—表示。三声和四声是仄,用|表示。

根据这个规则,我们来为全诗划分平仄吧。(请学生上讲台完成画)②.我这儿有一个划好了的,看,有发现吗?用!表示的是入声字,他们由于声调短促而且急的特殊性,便被单独归为入声。

③.此外,古诗一.二.四句的最后一个字押韵,这些字叫韵字。找一找这首诗歌里的韵字有哪些?所以这首诗歌押ai的平声韵,用长横线表示。

④.讲求平仄是为了方便诵读。让我们跟着录音一起学吧。学的时候,如果配上手势会学的更快哟。平划横,仄划竖,入快点,韵拖长。跟着录音连起来吧。有没有发现诵读的秘密?(提示吟诵口诀:平长仄短,入急韵缓)。跟着我诵读,一起来体会一下。

三、吟唱练习、理解诗意,体会情感

过渡:你们读得真是声情并茂啊,古诗是声音的艺术,不仅可以按平仄来诵读,还能按平仄吟咏,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1.(播放少儿版录音)好听吗?想学吗?

2.(出示吟诵谱),看着谱子,跟着录音(跟唱版)学唱,注意打着手势。①“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

同学们吟得真好听,那唐寅笔下是一只什么样子的鸡呢? 什么样的鸡冠?(红、不用裁)

红红的,而且不需要剪裁,天生就长得这样美。

它不仅有着漂亮的红鸡冠,还有那满身雪白的羽毛。这漂亮的大公鸡走起路来又是什么样的呢?(雄赳赳、神气十足、请生表演)这是一只怎样的大公鸡?(骄傲美丽、神气十足)它为什么能这么雄赳赳的呢?(它美丽,自信)那我们吟的时候语调应该怎样呢?

2、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仔细观察这部分怎样怎样吟呢?语调和前面相比怎样?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大公鸡不单外表神气漂亮,它还有样本领,听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来试着表演一下。(请生表演)你学得真像,这只骄傲神气的大公鸡会随时随地乱叫吗?从哪儿看出来?(平生不敢轻言语)(师读)什么意思?(请生说,平时不轻易说话,大公鸡从来不轻易啼叫。)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拟人)它不敢轻易它为什么不敢轻易啼叫?(生说)它不敢轻易啼叫说明它——谨慎,负责,这里应吟地低一些。什么时候会叫?(早上)早上大公鸡一叫,就意味着——(人们就要起床干活了),是呀,它的叫声预示着太阳的到来,有着开生面、启新风的作用。雄鸡一叫天下白,千门万户把门开,它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所以作者才说——“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

(指导吟咏,它谦逊、谨慎,前半句低,后半句高)让我们用吟咏来吟出它的谨慎,吟出它的尽责。

喜欢这样的大公鸡吗?带着你们的感受,再一起吟诵吧!(吟诵整首诗)3.唐寅虽然才华横溢,但他生活的年代社会并不安稳,他的满腹才华得不到施展,他对雄鸡如此钟爱,为它作画,为它写诗,读到这里,你们知道为什么喜欢画鸡了吗?

(通过描绘雄鸡优美高洁的形象,赞颂它轻易不鸣,鸣则动人的品格。表达诗人自己渴望如雄鸡般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情怀和抱负。)我们再次用朗读来体会诗人的情怀和抱负吧!(齐读)4.老师展示唱。

5.请自由的唱给同桌听一听,注意每一句的语调高低。6.比一比男生女生谁唱的更棒。

篇2:画鸡教案吟诵教案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苦练基本功的重要性。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老师说的话。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老师的话和达・芬奇学画态度转变之间的联系,明白刻苦练功的道理。

教学思路:

教学中,可取消独立识字的环节,把阅读作为识字的重要途径,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识字效率,提早发展语言。可分三步:第一步,初读课文,识记字音。第二步,逐段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刻苦练基本功的重要性,在理解课文的同时,理解生字生词的意思。第三步,突出重点,综合训练,识记字形。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识记生字字音。

1、揭示课题,提出问题。

课文讲了谁学画鸡蛋?为什么要画鸡蛋?结果怎样?

2、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把课题和课文内容联系起来。

(1)自由练读。要求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顺,标出自然段;画出生字并记住字音。

(2)检查朗读和字音掌握情况。

先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在朗读中进一步识记字音,然后让学生离开课文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卡片。

3、朗读全文。思考:《画鸡蛋》讲的是谁学画鸡蛋的事?他是个什么人?

读后回答:《画鸡蛋》讲的是达・芬奇学画鸡蛋的事。他是著名的画家。

教师简介达・芬奇:他是意大利人。是4前非常出名的画家。他一生都研究绘画,他的画有的已成为世界公认的艺术珍品。他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和他刻苦练习绘画分不开的。有许多苦练绘画的故事是很感人的。画鸡蛋就是其中的一个。

二、学习第1自然段。

在教师介绍的基础上读第1自然段。

理解“著名”的意思,指导学生朗读。“著名”要读重音,以突出达・芬奇是个什么样的画家。

三、默读2、3自然段。思考:达・芬奇开始学画蛋时态度怎样?听了老师的话态度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他的态度变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1自然段。

达・芬奇是什么时候的人?哪个国家的人?是干什么的?

二、讲读2―4自然段。了解达・芬奇学画鸡蛋的表现和结果,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导言:达・芬奇成为著名的画家,是他刻苦练习绘画的结果。我们继续学课文,从他学画鸡蛋的故事中了解他是怎样按照老师的要求苦练绘画本领的。

1、读第2段,思考:达・芬奇开始学画时,态度怎样?老师是怎样教育他的?

读后讨论回答:

(1)老师是怎样让他画鸡蛋的?(画了一个又让画一个)

(2)达・芬奇的态度怎样?(不耐烦)

(3)他为什么不耐烦呢?

先引导学生联系老师让他画一个又让画一个回答。了解因为画得多了他不耐烦了。

再引导学生联系达・芬奇的话想。“天天”是说达・芬奇认为画鸡蛋时间长了。“太简单”是说达・芬奇认为画鸡蛋容易,用不着这么练。所以就不耐烦了。

然后指导学生朗读,读时强调“画一个又让画一个”、“天天”、“太简单”等词语,读出不耐烦的语气。

(4)达・芬奇的态度对吗?老师是怎样教育他的呢?看图上老师的表情,体会老师说话时严肃的语气,用严肃的语气读老师的话,再理解老师说的4句话。

第1句话告诉了达・芬奇什么?(达・芬奇以为画鸡蛋容易,是错的。“容易”在这里是说画鸡蛋简单,很好画的意思)

第2、3句话,老师告诉达・芬奇画鸡蛋很不容易。为什么说不容易呢?(“在一千个鸡蛋中没有形状完全相同的。”是第1个原因。意思是说鸡蛋的形状看起来差不多,但“仔细”看,一千个鸡蛋中每个跟每个都有差别。“每个鸡蛋从不同角度看,形状也不一样,”是第2个原因。可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同一个鸡蛋,自己去发现不同,从而理解“不同角度”的意思)

第4句话,老师让达・芬奇反复画鸡蛋的目的是什么?(训练眼力和绘画技巧)训练眼力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观察事物准确,画得像。“眼力”指观察能力。“观察准确”是说看的一点不差)训练绘画技巧是为了什么?(是为了画得熟练。这样就会画得快)

再读老师说的4句话。体会老师是怎样严肃地给达・芬奇讲道理的。

2、读第3段,思考: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懂得了画鸡蛋的重要性,画鸡蛋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1)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是怎样画鸡蛋的?画出一个词语。(用心画)

(2)从哪儿看出他是用心画鸡蛋的?从“画了一张又一张,每一张都画了许多形状不同的鸡蛋。”可以看出达・芬奇耐心反复练习画鸡蛋,非常用心。

(3)指导朗读,带点的词语要重读,突出达・芬奇是怎样画鸡蛋的。

3、读第4段,思考:达・芬奇用心画鸡蛋结果怎样?

(1)“无论画什么,都画得又快又像。”是什么意思?(画什么都画得又快又像,没有画得不快不像的)读一读,读出赞美的语气。

(2)达・芬奇为什么画什么都画得又快又像呢?他反复练习画鸡蛋,掌握了绘画技巧,画得熟练了,所以就快;通过训练眼力,他看得准确了,所以画得就像)

4、达・芬奇画什么都画得又快又像,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你向达・芬奇学习什么?要想画出好画,写出好字,学会唱歌,写好作文,应该怎么办?(学习达・芬奇苦练绘画技巧的精神。要想掌握上述本领就要从小刻苦练习)

三、综合练习,识记字形。

1、看田字格中的生字,应该怎样记住这些字的字形,练习说一说。

2、教师指导分析字形。

(1)哪几个是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怎样记?

始:把“抬”字的“扌”换成“女”。

练:左边是“纟”,注意右边的第3笔不要写成“东”。

技:与“枝”形近,左边的部首不同。

准:和“谁”形近,右边的部首不同。

确:左边是“石”,右边是新学的“角”字。

(2)上下结构的字有哪几个?怎样记?

角:上边是?,下边是“用”。

易:上边是“日”不是“目”,下边是“勿”。

(3)半包围结构的字有“度”,怎样记住它呢?

度:外面是“广”,里面的上半部分是一艹廿,下边是“又”。

3、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字头。

篇3:《画鸡》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3、学认写本课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品读诗,理解意,感悟情。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准备:鸡的图片,生字卡片。导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的古诗。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课 时

课时目标:

1、会认5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3、理解诗意。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新课,谈话引起学生兴趣:

1、小朋友们,今天,动物园来了许多的小动物,大家看看都有谁呢?(出示图片,学生回答)下一个动物,我要出示一个谜语,让你们猜猜是谁?红冠子,白外衣,每天早上喔喔蹄,它叫人们早早起。(生回答:大公鸡)

2、你们喜欢大公鸡吗?能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大公鸡呀?(生回答)说了这么多喜欢大公鸡的理由,看来你们是真的很喜欢大公鸡,在我国明代有一位杰出的大画家唐寅,他也喜欢大公鸡,有一次,他看到了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就把它画了下来,(出示公鸡图片)还写了一首诗,题目叫《画鸡》。(板书课题:画鸡,随机指导识记“画”的竖折和“鸡”的横撇和竖折折钩)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老师就跟你们一起来看看唐寅是怎么样描写大公鸡的。(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看课文,边听老师范读,注意读准每个字的读音。

(2)边指着课文,边跟老师一行一行地读,注意读准字音。(3)下面,大家自己拼读全诗,注意读准每个字的字音。(出示卡片:画、平、生、千、户、鸡、雪、开、轻、言、语、门、万、满,齐读,指名拼)

2、下面跟着老师一行一行地读,要读出节奏,(两遍)齐读、分四组比赛,看看哪一组读得最好。(师评价,并鼓励)

三、品读诗,感悟情:

1、大家读得挺不错的,那么你知道这首诗在写大公鸡的什么吗?那我们就进入课文的学习吧!

2、感知第一、二行诗,指导有感情的朗读这两行诗。(1)指名读前两句诗,想想这两行诗在写公鸡的什么呢?学生回答,(板书:红冠,雪白)观察图片对比,感受公鸡的美丽(2)这只大公鸡漂亮吗?那么这两行诗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呢?

2、感知第三、四行诗,有感情地朗读这两行诗。(1)大公鸡头上长着红红的冠子,满身羽毛像雪一样的白,非常漂亮,而且呀,公鸡还会叫,谁知道公鸡怎么样叫的呢?模仿一声给大家听听。我们一起来听听公鸡叫声的录音,并且模仿公鸡的叫声和动作。(2)大家知道公鸡在什么时候叫呢?(指名回答)公鸡只有在黎明的时候才叫,平时呀,它可不会随便乱叫的,所以它平时不敢轻言语,但是只要他一叫,就怎么样呢?(3)只要公鸡叫,人们就知道天怎么样呢?(天亮了)就把门(开了,用手势引导学生回答)所以公鸡一叫,就千门万户开(板书:千门万户开)公鸡的本事可真大。(4)朗读三四行的诗句,听老师范读,跟老师读,分男女比赛读,指名读。

3、结合动作和看图,我们一起再来齐读全诗,你们觉得大公鸡怎么样呢?(生回答,师评价)用你们喜欢的语气再来读读这首诗吧!(齐读、指名读)

4、刚才大家都学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来听一个十一岁的男孩用吟诵的方式来吟《画鸡》放松一下,播放音乐,叫孩子跟着吟。作业布置:

1、回家之后复习本课会认的字,2、跟父母分享《画鸡》这首诗。板书设计: 画鸡

红 千门万户开

篇4:一年级语文《画鸡》课文教案

(明)唐寅

头上红冠不用裁,

满身雪白走将来。

平生不敢轻言语,

一叫千门万户开。

认字冠裁满将敢

注释:

裁:裁剪,这里是制作的意思。

将:助词,用在动词和来、去等表示趋向的补语之间。

平生:平素,平常。

轻:随便,轻易。

言语:这里指啼鸣,喻指说话,发表意见。

一:一旦。

千门万户:指众多的人家。

译文:

头上的红色冠子不用特别剪裁,雄鸡身披雪白的羽毛雄纠纠地走来。

它平生不敢轻易鸣叫,它叫的时候,千家万户的门都打开。

一年级语文《画鸡》练习题

一、基础过关

1.抄写

平、生、千、门

2.注音

雪()

轻()

言()

语()

二、综合训练

1.写出带有雪、门的词语三个

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下列词语造句。

门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拓展应用

咏鹅

唐骆宾王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清波。

1.《咏鹅》一诗中写鹅游水嬉戏的情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哪两个动词生动地表现了鹅几个色彩鲜艳的词组给人以鲜明的视觉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首句连用三个“鹅”字,表达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篇5:画鸡教案吟诵教案

1、手指读《画鸡》诗歌两遍。

2、再读诗歌,在课文中圈出二类字,并熟读两遍。

3、熟读诗歌用直线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

4、书空生字,并口头组1至2个词语。

5、试背诵古诗《画鸡》。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要求认识的字,会写3个字。

2、学生能理解诗意,能背诵全诗。

3、体会学习拼音识字的乐趣,加深理解字与拼音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初步运用拼音试读古诗,学习生字词。

教具准备:

生字卡、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文结合,初感诗意。

1、出示插图,请大家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引出鸡)(出示公鸡图)

2、鸡在干什么?(叫)

3、认真观察图上的鸡是什么样子?(雪白、红冠子)

4、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这首诗写的就是同学们画的这只大公鸡,你们想学吗?

二、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一)1、试读古诗,初步运用拼音来学习生字。同桌互读,相互知道学习生字。

2、听读古诗,纠正字音。

3、指名试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发音。对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4、小老师带读,利用学生之间识字量的差异,让识字量大的学生当小老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5、同桌合作,相互读。因为,这是初入学儿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6、师生接读,这是帮助学生记忆熟悉语言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儿歌的整体输入。

7、全班齐读

8、分组比赛读

(二)教学生字词:

1、缩小语境,提出词语。

2、再从词中抽出生字。

3、灵活运用生字卡片,“开火车”、“抢答”等多种游戏学习生字。

4、其它方法识字。

1)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2)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

3)数笔画。万:一笔横,二笔撇,三笔横折钩,一共有三笔。

4)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5)找朋友。户:“尸”字上面加一点,就是“户”字。

6)出示生字,多种方法识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领读)

7)给生字戴帽子:拼音作帽子,找准生字给戴上。

------课间休息,唱“大公鸡”及校歌------

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 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习(口答)。

四、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1)出示图片,让学生再次看一看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

(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

(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习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

(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

(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

(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五、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六、回读古诗,完成作业

1、按古诗原文填空。

不敢轻言细语,一叫开。

大公鸡

样子颜色打鸣

2、画一只大公鸡,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在画的左上角题上《画鸡》这首诗,左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

七、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选择一种动物,介绍它的样子。

篇6:别董大国学吟诵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根据吟诵规则找出平声和仄声。

2.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了解诗歌大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3.大部分学生能够背诵《别董大》。教学重点:吟诵《初春小雨》。

教学难点: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让学生复习吟诵《静夜思》,引出送别诗《别董大》

二、学习新诗

第一步:介绍作者和董大以及写作背景

1.介绍董大和作者 2.介绍写作背景。第二步:我会发现

1.自由读诗、指名读诗,相机正音。2.复习吟诵规则。3.标记吟诵符号。

4.交流汇报,老师介绍入声字“白、识” 5.根据吟诵规则诵读全诗。第三步:我要尝试

1.先听录音,老师教学吟诵。

2.小老师带吟。3.全体齐吟。第四步:我能体会

1.一边吟诵一边渗透对诗意的理解,引出千古绝唱“莫愁„不识君”。

2.带着自己的感悟吟诵这首诗。同桌合作练习、展示。个人展示吟,同学们评价 3.全班吟背全诗。第五步:我能联系

小结:生活中每个人都会有失落,都会有悲哀,假如生活中你的好朋友遇到了挫折,我们可以对他说—莫愁„

当我们遭受挫折、满怀忧愁时,我们也可以对自己说—莫愁„

三、总结

现在,我们带着自己对诗歌的感受,再次吟诵《别董大》。

四、拓展

篇7:画鸡教案吟诵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促、深”2 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4.学习仄起平收式的吟诵曲调,学习吟唱《夜书所见》。教学过程:

一、师生对诗,温故引新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瑰宝,是诗人思想心境的凝华。一二年级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古诗。那位同学来背一背李白的《静夜思》?(齐背)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呢,表现了诗人的什么感情?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首关于思乡的古诗。他便是我国宋代诗人叶绍翁写的《夜书所见》。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简介背景,研读诗歌

1、见是什么意思?书是什么意思?

(见:看见 书:写、记录)

2、那作者在夜晚见到了什么呢?让我们边看图片,边读一读,想一想,不懂的词语查查注释。

(出示课文中的插图。)

3、研读“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1)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在这样一个秋天的晚上,通过画面,你看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看到了什么?)

(3)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诗句的意思吗? a.萧萧是什么意思?(风声)

b.这是秋风吹动梧桐叶发出的声音,一起读:萧萧

c.萧萧梧叶送寒声,还送来了什么?“寒”给他组个词(寒冷)萧萧梧叶使诗人感到寒冷。(读诗句)

d.这个秋风,不仅吹动了落叶,还动了什么?读第二句。e·对于动客情有什么疑问?

(谁是客,为什么是客?)

f.诗人一个人在别的地方,心里难免会感到孤独,在这个月圆的夜晚,又会勾起对家乡的思念,试着体会诗人孤独的情绪。

(3)你们都能理解到诗歌所包含的感情了,想不想读读这首诗呢?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根据感情,指导学生用吟诵的语调读课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入声字“叶”和“动”(读得真好,老师越来越明显地体会到了诗人当时的那种身处异乡的孤独,于是诗人便产生了思乡之情。)

(4)指名吟诵,感悟

4、研读“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1)作者看到了什么又勾起他的思想情绪了呢?

(挑促织)

(2)此时诗人看到这些情景,又会想到什么呢?

(自己童年时的伙伴。)

•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时跟小伙伴们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能会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可是现在呢?自己一个人在外地,童年的伙伴们还能记得我吗?再读一读,好吗?

(3)夜深篱落一灯明,什么是一灯明?

(只有一盏灯,多么孤单啊!)

(4)离开家乡,又这么孤单,你们想想,诗人除了想念自己的伙伴外,最想念谁?(父母、亲人)

(5)是啊,他可能会想到自己童年跟小伙伴一起捉蟋蟀的场景,可能会想到小时候一起玩时有趣的事,可现在却是一个人在异地,童年的伙伴和亲人都不在身边,体会一下这种心情,再读一读好吗?

(齐读)

(6)“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句诗是什么意思吗?

(7)看来你们已经能很好地理解这首诗了,带着你们的理解,读——(全诗)(指导吟诵的方法。)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入声字“促”和“落”(8)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一是动思乡之情,二是勾起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9)在这样的一个秋天的晚上,本应该和家人团聚,而你却身处异乡,又看到萧萧桐叶、篱落一灯明,你的心情会怎样?

(10)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这种孤独、凄凉、思乡的感觉,一起来

17、我发现你们都已经很深的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成了一个小诗人了,那么想不想把这首诗给背下来呢? •学生自由背诵

•老师要来检查一下你们背的怎么样了,我说每句诗的前面两个字,你们说出后面的字

•我来说前面一句,你们对后面的一句 •背给你的同桌听

四、板书:

夜书所见

叶绍翁

梧叶

秋风

挑促织

上一篇:游圣亚海底世界作文下一篇:给残障同龄人的一封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