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吟诵回归语文课堂

2024-04-11

让吟诵回归语文课堂(通用8篇)

篇1:让吟诵回归语文课堂

让语文课堂回归本真

【关键词】 语文课堂;本真;母语;生活;天

性;真爱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22―0102―01

笔者曾在全国小语会甘肃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听到了久违的声音――在尝试新教法的同时,不能摒弃传统的好的讲授方法,在放手给学生空间的同时,要先交给他们有效的方法,教育又一次呼唤回归自然。其实,小学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识字写字这个基础,要踏踏实实地抓好基础的东西,再谈创新。这无疑在传递一个信息,教育最终还要回归自然态、原生态。而让语文教学回归本真,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文课要回归母语

语文课是一门思想性极强的基础学科,其本质要求回归母语本身。学生用母语的过程也是他们领悟母语的过程,而语文教学的教就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给学生解读、品味文本的机会。如,在教学二年级《欢庆》一课时,适逢欢庆祖国六十周年歌咏比赛,在教学中,笔者给学生讲了祖国的故事,又带学生看开国大典的视频,在学生激动不已时,引导学生去读出兴奋的心情,反复朗读。等到参加歌咏比赛的那一天,学生在台上朗读,笔者发现在那样的一种情境中,每个学生都读得那样完美。可见,只有学生心中有所感悟,其在朗读时才能入情入境,也正是如此,学生的内心才会有热爱祖国的美好情怀。

二、语文课要回归生活

语文就是生活,每个人都有表现自己的欲望,而学生的这种表现欲更为强烈。不止一位先哲指出:“一个人无论看到怎样的美景奇观,如果没有机会向其他人讲述,他就决不会感到快乐,人终究是离不开同类的。一个无人分享的快乐不是真正的快乐,而一个无人分担的痛苦是最可怕的痛苦。”笔者还记得林莘老师在介绍如何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时指出,教师要拿生活的一些实实在在的事物去启发学生,使学生学会表达。对此,笔者在接手一个整体素质于同年级其他学生有差距的六年级班级时,尝试用写日记的方式与学生交流,久而久之,从学生的日记中了解到一个又一个故事,而学生在记录故事的同时,也学会了表达,最后全班学生的作文能力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可见,当学生学会将生活叙述出来时,他们就已经在表达了,这都说明了语文课要回归生活。

三、语文课要唤醒学生的天性

每个孩子生下来都会用好奇的眼睛去感知这个世界,同时他们的脑袋里也会有许许多多稀奇古怪的想法,可是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困惑,通过几年的应试教育,我们的学生缺少了儿时的好奇与想象,更多的是循规蹈矩、理性思维。须知,不适当的教育手段会扑灭学生智慧的火花。一位教师在讲《桂花雨》一课时,问学生还希望天上下什么雨,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有人说希望天上会下金钱雨,有人说希望天上会下玩具雨„„答案多种多样。教师听后严肃地问,谁说的答案更合理,学生们一下子推翻了种种答案,学生们的想象就这样被扼杀了。其实,语文课应该唤醒学生的天性,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语文课要回归真爱体验

爱一切高尚的东西。语文,内容丰富多彩,情浓意蜜,它是一门情感极浓的学科,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人性美的挖掘。如,学完《称赞》这篇课文后,学生收获了许多许多,有的说:“我知道了,要善于发现别人的优点,学着去称赞别人。”有人说:“当别人做一件事,做得并不好时,我们不能嘲笑他,应该鼓励他,给他自信,这样他才能做得更好。”有人说:“我们要学习小刺猬和小獾,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要有一颗善良的心。”可见,称赞的种子已经种在了学生的心中。又如,学习了《圆明园的毁灭》一课后,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同时激发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树立建设祖国的理想。

教育说到底还是人的教育,最终应该回归人这个本体,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促进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才是最有生命力的教育。无论多么崇尚的教育理想,多么完美的教育体制,多么美好的教育境界,教育是离不开人的。和谐的社会需要高素质的人群,高素质的人群需要优质语文课堂者的建设,所以教师应该让教育回归自然,给我们的教育对象以愉悦的人生。

编辑:马德佳

篇2:让吟诵回归语文课堂

——让听写训练回归语文课堂

淳化县方里学区中心校

宫迎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应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培养语感,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事实上,“语”乃“文”之本、“文”之源,口语交流才是人们日常信息交流的主渠道,而良好的日常交流需要正常甚至较强的听力。作为语文教师,为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在运用网络、运用多媒体等来丰富充实我们的课堂时,更不能遗弃一些传统的有益的教学手段,如最基础的听写训练等。我们不妨在日常教学中见缝插针,使出花样,予以巩固,让听写更有效。

一、变身内容,增强听写的趣味

传统的听写一般都只听写生字或词语,但这样仅仅只复习了语文的字词,功能太过单一,没有充分发挥听写的作用。而我们的语文也不仅仅是学习几个字、几个词语而已。所以听写作为一种检测方法,也不应该仅仅用来听写生字词语,小小的听写照样可以大有作为。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我在听写的内容上花了一些心思——给它变变脸,让听写更有趣。

1、借助词义听写

顾名思义,就是说出词语的意思,学生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这样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生字新词的书写,还可考查了他们对字词的理解,更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摘桃子的成就感,学生的听写兴趣也很浓厚。如我在听写时经常这样做:

师:有这样一个词语,人们常常用它来形容一件艺术品非常逼真,就像真的一样。你想到了吗?(栩栩如生)

师:看到这个词语,你的眼前到处是黄色,除了黄色还是黄色,实在分不出界限。想到的同学请赶快写下来。(浑黄一体)

师:有人为了学习、工作到了顾不上吃饭,也忘记了睡觉的地步。人们经常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这样勤奋学习的人?(废寝忘食)

师:它用来形容一个人沉默不语,一句话也不说。(一声不吭)师:革命战士遇到危险,丝毫不改变脸色。(面不改色)

就这样,学生通过听“此”写“彼”,既掌握了词语,又理解了词义,还培

养了语感,真是一举三得呀!

2、根据近反义词、音同音近词听写

在语文学习中,很多同音字、多音字、近义词、反义词交叉出现在课文里,给学生熟练掌握字词增加了难度,一些学生在学习中也出现了畏难心理。为此,我就结合汉字的音形义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设计与此相关的听写内容。如我在听写三年级上册《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时,就用了这种方法。

写出:发抖、抽泣、哽咽、尽力的近义词。(颤抖、啜泣、呜咽、竭力)

欢乐、揭露、缓慢、失血的反义词。(痛苦、掩盖、迅速、输血)

又如五年级上册第五组“有趣的汉字”这块内容中出现了“枇杷”和“琵琶”两个同音的词语,我先报读音,接着对学生说:“一种水果。”然后说:“一种乐器。”让学生分别写出这两个词语。

再如听写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爱慕”和“分辨”时,我紧接着说了“屏幕、日暮”和“辩论、辫子”,在比较中复习旧知,掌握新字。

3、结合课文内容听写

语文字词教学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听写可以将字词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如在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蒋军晶老师执教《月光曲》一课时,在处理词语听写时,就是这样做的。

师:月光曲这篇课文是一个传说,请写下(传说),这个传说啊,讲的是月光曲是怎样谱成的,第二个词语(谱写),一笔一画工整有力„„

蒋老师用自己叙述性的语言,让听写的词语在和课文有关的语境中出现,既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又降低了听写的难度,真正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扩大听写范围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每组课文都有一个专题,在听写第一单元“我爱阅读”和第二单元“月是故乡明”两个单元的“词语盘点”中的词语以后,我要求学生写出与专题有关的名言警句(课内、课外各两句)。

事实上,听写的内涵可以是非常广泛的。对于中高段学生来说,我们可以充分挖掘课文潜在的语文因素,把听写的范围拓展到文中或与课文知识有关的名言佳句、唐诗宋词、精彩片断,甚至选择短小精悍、生动精彩的文章,让学生高速

度高质量的听写下来。可以说“听写”是听的强化,是写的检验,是写作训练的一个前提,一种形式。经常练习,久而久之,潜移默化,既扩大了听写的范围,又增加了学生进行听写的兴趣,丰富了学生的词汇,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文字、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长久坚持,还能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二、变身形式,激发听写的兴趣

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生来就有喜新厌旧的本能,对于好奇刺激的东西,儿童一心贯注;对于枯燥平常的正事,儿童自然逃避。根据儿童喜新厌旧的心理特点,我在听写时经常变变花样,激发孩子听写的兴趣。

1、动作演示法

文中一些动词或表示某种神态的词,可以采取动作演示的方法让学生猜,然后写下来。这不仅使听写变得生动有趣,还是一种语感训练,以后学生想到这个词,自然而然会在其脑中浮现具体画面,这些词就不再是生硬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形象了。

如:听写《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中的词语时,当学生看到我略显夸张的“大喜过望”和“垂头丧气”两种截然相反的神态时,露出一脸的自信的微笑,迅速落笔写下这两个词语。

2、猜谜法

学生都喜欢猜谜,把一些常见的字谜和学生在课堂上即兴编的字谜收集起来,在听写时就可以信手拈来。如师说: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打一成语),生写:缺衣少食。

3、借助工具法

借助录音的手段,以旧知识引路,导入新课。课前,教师精心组织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组成一段话,录好音,再让学生根据录音听写下来。这样的听写,通过形式多样的旧知复习,顺利地导入新课的教学,丰富了课堂训练的内涵,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如在教学《鞋匠的儿子》一文,我让学生听写了这样一段话:“对任何人不怀恶意;对一切人宽大仁爱;坚持正义,因为上帝使我们懂得正义;让我们继续努力去完成我们正在从事的事业;包扎我们国家的伤口。”听写完毕,我在大屏幕上打出这句话,然后说道,这是十九世纪一位伟大总统的心声,想知道他是谁

吗?这样的听写巧妙地引出课题,又让学生对林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对于课文《鞋匠的儿子》的阅读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时,我常常让学生听写文章的中心句、总结句、过渡句„„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关键语句,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或中心。

4、特殊奖励法

就是每次请连续三次听写全对的同学来代替老师报词句,自己当然就“免考”了。如果同时具备条件的同学比较多,就让他们在听写前玩个游戏,决出胜负,最终的胜利者往往忍不住高声欢呼,来享受这次特殊待遇,一旁的学生个个投来羡慕的眼神,都暗自下决心要努力争取呢!这样,在相对枯燥的教学中,既放松了心情,又激发了兴趣,使学生有了更大的动力去努力达到预设目标。

三、变身批改,提高识错的能力

传统听写后一般都是老师一人埋头批改。一个班人数若45人以上,教师批改所花费的时间不会少于1节课。长时间的大量的批改也容易造成老师“视觉疲劳”,有的错误不能及时发现,甚至错的题批得多了,自己也搞糊涂了。这样的批改费时费力,而且批改准确度不高。那我在平时的听写后一般让学生批改,给学生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批改,严格要求。

听写本收上来后,让学生改同学的作业,他们往往会特别仔细,恨不能多揪出几个错别字来。而学生在找错别字的过程中,自己也进行了一次复习;在找出错别字的同时,对自己更是一种提醒。具体做法:全班8个小组,每小组轮着批改。比如,今天第一小组批改,明天第二小组,也可能是随机让某一小组批改。批改时要求每个字都要打小勾,防止一目十行不仔细,也防止大勾影响卷面整洁。错的地方圈起来,漏的地方打问号。批好后,批改页右下角写上几组几号,表示谁批改谁负责,责任到人。

2、及时订正,教师把关。

学生拿到自己被批好后的听写本后,要求及时订正。订正批改好后,由我来打成绩。也是最后把关学生的批改和订正。错字要连词订正3遍。如发现有错误未批改出来,批改的那位同学不仅要把那个词写三遍,他的总成绩也要扣分。

四、变身评价,不忘锦上添花

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所以,教师在平时的叫足额中要不断鼓励孩子,要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这样孩子才能有动力不断做得更好。我的做法是:

1、每次听写,只要孩子得满分,我就立马在孩子的听写本封面画上一个红艳艳的“☆”。这看似简单的小小举动,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肯定,一种夸奖。每得到3个“☆”,就可以换一张听写奖励卡,每得到3张奖励卡,就可以领一张写给家长的“喜报”。这个奖励制度,激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大家你追我赶,谁都不甘落后。

2、对于个别学困生,我也适当放宽要求。比如,我们班有个男孩子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经常听写不合格,有次听写竟然得了60分,我马上表扬说:“你的听写进步很大,说明这段时间你很努力,要表扬!如果接下来2次听写你也能拿60分,你也可以获得一张奖励卡。”他一听两眼都放光了。果然,以后的听写,他都积极准备,只要有3次听写达到60分,我就郑重其事的奖励他一张奖励卡。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保护孩子的积极性,不断肯定和鼓励孩子,孩子才会越学越有劲,越学越好!

听写,作为语文练习的轻骑兵,在其身上巧妙地实施一些变脸,通过对其内容、形式、评价、批改的变变脸,使听写焕发新的活力,从而深受学生的喜爱。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进行这样的听写练习,既可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为扎实的语文基本功,避免提笔忘字的现象,同时,也可以盘活学生的存量语言,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语言变得丰富起来,语文的素养也必将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篇3:让吟诵走进语文课堂

吟诵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不可能是古代传统语文教学的翻版复制,也不应是对已有语文教学模式的全面颠覆。吟诵作为现代语文课堂的一个元素,应该在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中自如运用。吟诵走进语文课堂,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做了几种模式的探讨:

一、在吟诵中背诵

经典篇目的背诵可以内化为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学识修养,不是用查阅资料可以代替的。中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视背诵,不断增多中小学生必背的篇目,背诵也成为大多中小学生学习中的一大负担。

在背诵方面,传统语文教学当中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一,要求大声诵读;二,要求读得准确,一字不差;三,多读遍数,达到纯熟,以致能够背诵。”

传统意义的大声诵读就是吟诵,它是文学、音乐、语言的综合体,用吟诵的方法背诵是我国传统的高效语文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体味得深。因为吟诵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审美的过程、记忆的过程。用吟诵的方法读书也更容易做到“一字不差”。当吟诵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时,多读数遍也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情。

在现代语文课堂运用吟诵的元素辅助背诵,要重视“反复”的作用。曾国藩曾告诫自己正在求学的弟弟一日之中“读背诵之书不必多,十页可耳。看涉猎之书不必多,亦十页可耳。”以古人字体的大小,十页内容应是相当少的,而作为一天的学习内容,应该是反复朗读,甚至会背之后还要再读的。老一辈的读书人,耄耋之年,对于小时候记过的诗书还烂熟于心,都得益于吟诵,得益于当年的熟读功夫。现代语文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不但课堂内要腾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反复吟诵,还要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吟诵遍数累积才行。

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将背诵贯穿在吟诵中进行。比如吟诵接龙、情景吟诵、分角色吟诵、吟诵擂台等,活动将学习和娱乐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无意之间加强记忆效果,既没有学习的压力,也使记忆的效果更为牢固。比如吟诵《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将“负者”、“行者”、“前者”、“后者”、“伛偻提携”进行角色分工,分工后揣摩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吟诵,然后反复吟诵这一段,感受滁人出游的愉悦和悠闲,直至熟练成诵。

二、在吟诵中涵泳

“涵泳”本义是“潜游”,后引申至“浸润”“品味”等。朱熹曾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现代中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课文讲解,容易存在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种是过于笼统和模糊,深入不到涵泳的层面;一种是过渡讲解,每个部分都发挥到极致,讲解一些与学生理解能力不相吻合的内容。真正的涵泳是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之上的涵泳,教师起到的是一个引导的作用,方法指导及示范的作用。涵泳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作品的体悟、增强学生的语感。涵泳教学的关键不是讲解,而是设置问题。

比如教学崔颢的《黄鹤楼》,前两联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有的版本则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学生吟诵之后,老师将两种不同版本提供给学生对比,引导学生边吟诵边作思考:哪个版本更好?学生带着问题“读思结合”,可从音律上,从意义,从结构上读出自己的个性体验,这就是他们涵泳的过程,涵泳之后得到的体悟要还原到吟诵当中去,在吟诵当中再次感受、印证,这才达到了涵泳的真正目的。

又比如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吟诵最后一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吟诵之前让学生找出诗歌的韵脚,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这一节作者使用了两个韵,先是“an”的平声韵,然后是“u”的入声韵。接着让学生带着作者为什么要换韵的疑问吟诵,慢慢感受作者用和缓的平声韵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而后面的入声韵表意急迫,情绪坚定,跟诗人激情高亢地抒情有关。

三、在吟诵中想象

现代语文课堂借助多媒体的辅助,往往容易显得热闹非凡,炫彩夺目,但也容易失却语文的味道,违背让孩子们在文字中感受文学美境的教学初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不是借助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替代学生的想象,而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他们走进诗文的意境。没有想象的阅读是贫乏的。想象后反复吟诵,吟诵中丰富想象内容,两者紧密结合,让文字的艺术、画面的艺术和声音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水乳交融在一起,使得诗歌的鉴赏富有更多感性的认识。

课堂的实际操作中,想象的训练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1.重现型想象

重现型想象是根据诗文的描绘将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过程。诗词文中大量景物、场景的描写非常适合做重现型想象的训练。这种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和还原能力,训练得越多,学生的感官会越来越敏锐,观察能力也越来越强。

例如在讲授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时,词人是这样描绘春光“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吟诵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入手,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到诗词情境中,在曼声长吟中感受诗句带来的感官冲击,将文字立体化。

2.补充型想象

这类训练适合在记叙类的诗词文中进行,文言作品在文字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细节展示,而整个场景中为什么要突出这样的细节,通过补充型想象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领悟到作者的意图。

比方讲授《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之后,全都是老妇的哭诉,显然在当时差吏抓人,百姓躲避的情形下,老妇不会一口气将家里的情况介绍得那么完全,更不会舍弃家里的孩子自愿服役。那么在老妇哭诉的过程中,差吏做了怎样的反应就有了很多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将这段独白设计成对白,让学生补充差吏的问话,然后进行分工吟诵。

3.体验型想象

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展开想象,使自己参与到诗歌的意境之中,是诗歌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步。

比如在讲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最后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情感饱满,学生若只是浮泛读过,虽然会背,却终究不能体会到作者的深刻情感。教师如果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怎样的环境中站立了多久,眼前是怎样的景象,诗人又为什么要这样做,联想自己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验就会深刻很多。

四、在吟诵中练笔

语文课堂上可以采用对对子、仿写、改写、续写、填字等方式进行练笔,创作可以在吟诵中进行,创作完成后可以让学生齐声吟诵优秀作品,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文言语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基本功,也使部分学生感受到创作成功的喜悦。

笔者曾经尝试以对联的方式总结课文内容,让学生为课文取小标题。比如讲授胡适的《我的母亲》,我和学生一起在吟诵声中拟定了这些小标题“早起反省意味长,穿衣催学良习养。”“语出轻薄严责罚,舔眼医翳热衷肠。”“败家大儿多债主,除夕后母度年关。”“妯娌耍性织矛盾,寡母热泪化纠纷。”“刚烈节妇哭闹甚,浪荡五叔赔罪忙。”张志公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说:“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言、词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同时,属对又属于文字游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作品中有的句式特别讲究,语言特别精美,适合学生仿照句型创作,在熟练的基础上灵活移植到大作文之中。

吟诵运用于语文教学,是古老的但也是全新的方法。不同的教师在处理吟诵元素的时候也有不同的做法。简单的复古并不可取,因为虽然达到在反复中熟读成诵的目的,但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此产生审美疲劳,这种教学方法也容易因时间的累积而缺乏活力难以维持。在教学中渗透更多表演和娱乐元素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因为这虽使得吟诵的课堂热热闹闹,活力十足,但却让语文、吟诵均成为文化的快餐消费,带来的是虚浮的气息。怎样在语文课堂运用吟诵,怎样让吟诵在青少年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以贯之,这有待进一步的摸索。

摘要:吟诵是汉文化圈中的人们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也是汉诗人的主要创作方法。吟诵淡出国人的视野已近百年,随着有识之士的抢救和呼吁,近年来吟诵又走进中小学语文课堂。本文主要探讨吟诵走进文言课堂的几种教学模式:在吟诵中背诵、在吟诵中涵泳、在吟诵中想象、在吟诵中练笔。吟诵走进语文课堂是对语文教学资源的丰富,也给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带来契机。

关键词:吟诵,涵泳,想象,练笔

参考文献

[1].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M].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

[2] .孙绍振.名作涵泳[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3] .陈琴,华一欣.经典即人生(文字是修正灵魂的良药)[M].中华书局,2011.

[4] .徐自强.初中生必备古诗文手册[M].广东教育出版社,2012

[5] .钱梦龙.文言文教学改革刍议[J].中学语文教学,1997年04期.

篇4:让吟诵走进语文课堂

吟诵运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不可能是古代传统语文教学的翻版复制,也不应是对已有语文教学模式的全面颠覆。吟诵作为现代语文课堂的一个元素,应该在继承与创新的结合中自如运用。吟诵走进语文课堂,笔者所在的课题组做了几种模式的探讨: 一、在吟诵中背诵 经典篇目的背诵可以内化为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学识修养,不是用查阅资料可以代替的。中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越来越重视背诵,不断增多中小学生必背的篇目,背诵也成为大多中小学生学习中的一大负担。 在背诵方面,传统语文教学当中有几点值得我们借鉴: “一,要求大声诵读;二,要求读得准确,一字不差;三,多读遍数,达到纯熟,以致能够背诵。” 传统意义的大声诵读就是吟诵,它是文学、音乐、语言的综合体,用吟诵的方法背诵是我国传统的高效语文学习方法。用这种方法,不仅记得牢,而且理解得深、体味得深。因为吟诵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审美的过程、记忆的过程。用吟诵的方法读书也更容易做到“一字不差”。当吟诵和音乐结合在一起时,多读数遍也就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事情。 在现代语文课堂运用吟诵的元素辅助背诵,要重视“反复”的作用。曾国藩曾告诫自己正在求学的弟弟一日之中“读背诵之书不必多,十页可耳。看涉猎之书不必多,亦十页可耳。”以古人字体的大小,十页内容应是相当少的,而作为一天的学习内容,应该是反复朗读,甚至会背之后还要再读的。老一辈的读书人,耄耋之年,对于小时候记过的诗书还烂熟于心,都得益于吟诵,得益于当年的熟读功夫。现代语文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所以不但课堂内要腾出大量的时间给学生反复吟诵,还要指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更多的吟诵遍数累积才行。 另外,还可以通过开展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活动,将背诵贯穿在吟诵中进行。比如吟诵接龙、情景吟诵、分角色吟诵、吟诵擂台等,活动将学习和娱乐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无意之间加强记忆效果,既没有学习的压力,也使记忆的效果更为牢固。比如吟诵《醉翁亭记》“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将“负者”、“行者”、“前者”、“后者”、“伛偻提携”进行角色分工,分工后揣摩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吟诵,然后反复吟诵这一段,感受滁人出游的愉悦和悠闲,直至熟练成诵。

二、在吟诵中涵泳 “涵泳”本义是“潜游”, 后引申至“浸润” “品味”等。朱熹曾说:“学者读书,须要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现代中小学语文课堂上的课文讲解,容易存在两种极端的倾向:一种是过于笼统和模糊,深入不到涵泳的层面;一种是过渡讲解,每个部分都发挥到极致,讲解一些与学生理解能力不相吻合的内容。真正的涵泳是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在学生认知水平之上的涵泳,教师起到的是一个引导的作用,方法指导及示范的作用。涵泳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作品的体悟、增强学生的语感。涵泳教学的关键不是讲解,而是设置问题。

比如教学崔颢的《黄鹤楼》,前两联是“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有的版本则是“昔人已乘白云去”。学生吟诵之后,老师将两种不同版本提供给学生对比,引导学生边吟诵边作思考:哪个版本更好?学生带着问题“读思结合”,可从音律上,从意义,从结构上读出自己的个性体验,这就是他们涵泳的过程,涵泳之后得到的体悟要还原到吟诵当中去,在吟诵当中再次感受、印证,这才达到了涵泳的真正目的。

又比如教学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吟诵最后一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吟诵之前让学生找出诗歌的韵脚,学生很快就会发现这一节作者使用了两个韵,先是“an”的平声韵,然后是“u”的入声韵。接着让学生带着作者为什么要换韵的疑问吟诵,慢慢感受作者用和缓的平声韵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而后面的入声韵表意急迫,情绪坚定,跟诗人激情高亢地抒情有关。

三、在吟诵中想象

现代语文课堂借助多媒体的辅助,往往容易显得热闹非凡,炫彩夺目,但也容易失却语文的味道,违背让孩子们在文字中感受文学美境的教学初衷。培养孩子的想象力不是借助图片、音频、视频资料替代学生的想象,而是在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上引导他们走进诗文的意境。没有想象的阅读是贫乏的。想象后反复吟诵,吟诵中丰富想象内容,两者紧密结合,让文字的艺术、画面的艺术和声音的艺术、情感的艺术水乳交融在一起,使得诗歌的鉴赏富有更多感性的认识。

课堂的实际操作中,想象的训练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1.重现型想象

重现型想象是根据诗文的描绘将文字转化为形象的过程。诗词文中大量景物、场景的描写非常适合做重现型想象的训练。这种训练可以训练学生的观察和还原能力,训练得越多,学生的感官会越来越敏锐,观察能力也越来越强。

例如在讲授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时,词人是这样描绘春光“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吟诵时,教师引导学生从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感官入手,把自己的生活体验融入到诗词情境中,在曼声长吟中感受诗句带来的感官冲击,将文字立体化。

2.补充型想象

这类训练适合在记叙类的诗词文中进行,文言作品在文字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细节展示,而整个场景中为什么要突出这样的细节,通过补充型想象可以让学生更清晰地领悟到作者的意图。

比方讲授《石壕吏》,“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之后,全都是老妇的哭诉,显然在当时差吏抓人,百姓躲避的情形下,老妇不会一口气将家里的情况介绍得那么完全,更不会舍弃家里的孩子自愿服役。那么在老妇哭诉的过程中,差吏做了怎样的反应就有了很多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将这段独白设计成对白,让学生补充差吏的问话,然后进行分工吟诵。

3.体验型想象

在诗歌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情感体验展开想象,使自己参与到诗歌的意境之中,是诗歌教学中极其重要的一步。

比如在讲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时,最后两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情感饱满,学生若只是浮泛读过,虽然会背,却终究不能体会到作者的深刻情感。教师如果引导学生想象诗人在怎样的环境中站立了多久,眼前是怎样的景象,诗人又为什么要这样做,联想自己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学生对诗歌情感的体验就会深刻很多。 四、在吟诵中练笔

语文课堂上可以采用对对子、仿写、改写、续写、填字等方式进行练笔,创作可以在吟诵中进行,创作完成后可以让学生齐声吟诵优秀作品,这样既增强了学生的文言语感、训练了学生的写作基本功,也使部分学生感受到创作成功的喜悦。

笔者曾经尝试以对联的方式总结课文内容,让学生为课文取小标题。比如讲授胡适的《我的母亲》,我和学生一起在吟诵声中拟定了这些小标题“早起反省意味长,穿衣催学良习养。”“语出轻薄严责罚,舔眼医翳热衷肠。”“败家大儿多债主,除夕后母度年关。”“妯娌耍性织矛盾,寡母热泪化纠纷。”“刚烈节妇哭闹甚,浪荡五叔赔罪忙。”张志公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说:“属对是一种实际的语言、词汇的训练和语法训练,同时包含修辞训练和逻辑训练的因素。可以说,是一种综合的语文基础训练。”???同时,属对又属于文字游戏,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文言作品中有的句式特别讲究,语言特别精美,适合学生仿照句型创作,在熟练的基础上灵活移植到大作文之中。

吟诵运用于语文教学,是古老的但也是全新的方法。不同的教师在处理吟诵元素的时候也有不同的做法。简单的复古并不可取,因为虽然达到在反复中熟读成诵的目的,但久而久之,学生容易对此产生审美疲劳,这种教学方法也容易因时间的累积而缺乏活力难以维持。在教学中渗透更多表演和娱乐元素的做法也值得商榷,因为这虽使得吟诵的课堂热热闹闹,活力十足,但却让语文、吟诵均成为文化的快餐消费,带来的是虚浮的气息。怎样在语文课堂运用吟诵,怎样让吟诵在青少年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以贯之,这有待进一步的摸索。

篇5:让背诵回归聋校语文课堂

郯城县特殊教育学校 郭凤侠

综观现今聋校语文课堂,大多被教师滔滔不绝的评析、提问,学生的回答问题、流于表面形式的小组讨论所替代。至于背诵,则大多被挤出课堂,要么让学生课后去背诵,要么课堂上挤出两三分钟时间走走背诵的过场。这些做法使得学习语言文字本来就存在困难的聋生对学过的课文大多一知半解。以至于到了四、五年级还写不出多少通顺的句子,作文更是难上加难。因此,笔者认为,让背诵真正回归聋校语文课堂是十分必要的。

一、品味赏析,“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现行聋校语文实验教材课后思考练习题中,对背诵的要求更多的是“背诵课文的几个自然段或全文背诵”我们不妨把它改为“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从心理学角度讲,人对自己越喜欢的东西追求的主动性越大,在大脑记忆库中留下的印象也越深。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并不觉得是一种负担,并且所积累的语言文字也更牢固。但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对这样的背诵要求,有的学生根本不去背诵,理由是自己都不喜欢;有的学生专挑那些短小易背的段落(有的学生专挑文中只有一两句话的段背,算是完成了背诵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这一结果出现的正常性。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引导学生在品析重点语段的过程中,确定自己喜欢的部分,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段落背诵的更有价值。在实践中,笔者认为应重点引导学生赏析品味以下句段。

1.描写形象的部分。《翠鸟》作者在介绍翠鸟时,抓住它在外形和动作上的特点采用了拟人、比喻、对比等多种方式进行描写。比如“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中的“喜欢”,“等待游

到水面上来的小鱼”中的“等待”。无不反映了作者为翠鸟赋予的人性化的色彩;“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现了翠鸟的速度之快。作者在描写翠鸟机灵、敏捷的动作特点时,是把它和小鱼作了一番对比的。小鱼“悄悄”地吹了个泡沫,“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类似这种描写生动形象的部分,应作为重点,引导学生赏析品味,反复诵读。

2.情感浓郁的部分。如《师生情》一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三位女同学不能进病房看望王老师,在病房外的举动和心情。语句含义深刻,感情真挚强烈。文中最后一句用“也许看到了……”“也许看到……”“也许看到……”,似实似虚地表达了她们内心渴望见到王老师的心情。紧接着,又用“深情地看着、等着”“默默地祝愿着”,进一步表达了同学们对王老师的爱戴、深情达到了难分难舍的程度。这种情感浓郁、文字优美的段落是文中的重点段,应引导学生在读中去感悟。

3.蕴含哲理的部分。《两只小狮子》一课,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所蕴含的道理非常深刻:“只有自己学会生活的本领,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文中懒狮子和小树的对话,以及狮子妈妈的话都值得反复诵读、体会。

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尊重;背诵有价值的段落,体现的是对语文教学目标的落实。课堂上教师把希望学生背诵的提出来跟学生一起赏析品味,引导学生喜欢这一部分,发现这一部分值得积累。这样做既尊重了主体,又固本强基,自由而不失度。

二、因文而异,多种方法指导背诵

背诵也是有方法可循,有窍门可依的。只要掌握了背诵方法,背诵起来就轻松得多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对背诵的指导是必不可少的。如何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语言形式,有针对性地指导背诵呢?

1.抓关键词句背诵。背诵《桂林山水》第二段漓江的水时,引导抓住“大海、西湖——静、清、绿——感觉”这些词,因为这些词语起着提示每一句的关键作用。第一句通过大海和西湖比较,衬托漓江水的美;接着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方法,分别写出水的三大特点;最后写了自己坐在船上的感觉。让学生一边想这些关键词,一边背诵。

2.理清条理背诵。每篇课文都是按一定顺序写的,都有一定内在联系的线索。背诵时,可以先让学生理清课文的线索,然后按照这条线索进行背诵。《翠鸟》第一自然段描写外形特点部分,按爪子、羽毛、眼睛、嘴的顺序进行描写,对照翠鸟的图片,理清描写的顺序,然后分别背诵描写这四个部位的句子。其中写羽毛颜色的四句话是背诵的难点,引导学生再理清写羽毛部分的顺序:它的颜色非常鲜艳(总述)。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的……。腹部的羽毛像……的……。(分述)这里的“头上”“背上”“腹部”是按翠鸟的外形从上而下的顺序来描写的,而且语言的表达形式基本是一样的:从“色”到”“形”。色——橄榄色、浅绿色、赤褐色;形——像头巾、像外衣、像衬衫。这样记住部位顺序,印象深刻,便于记忆。

3.想象画面背诵。借助有关的教具、学具等教学媒体,或者让学生画一画等方法,把要背诵的内容转换成画面再现出来,引导学生背诵。背诵《富饶的西沙群岛》鱼多一段时:先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根据文中描述的各种鱼的样子,在课本的插图上,画上各种鱼;然后放录像,让学生认识那些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的鱼,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的鱼,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的鱼等等。引导学生想象画面进行背诵。

4.表演体会背诵。背诵《赵州桥》第三自然段时,先板书关联词,让学生抓住句子的表达形式:“这座桥不但……而且……。有的刻着……所有的……。”再让学生表演“双龙缠绕吐出水花;

前爪相互抵着、回首遥望……”指导着学生回忆表演背诵,或边做动作边背诵。背诵《课间十分钟》第四自然段丢沙包活动时,让学生亲自表演体会一下,然后再背诵,效果好很多。另外还可以指导学生表演课本剧、当小导游等方式,在演中练习背诵。

5.读背结合背诵。就是学生对背诵的课文熟读之后,要求合起书本进行试背。遇到记不起来的地方,再翻开书本看看。对不易记住的内容或容易背错的地方多读几遍。实践证明,尝试背诵能有效地提高学生背诵的效率。

课堂上既要给学生充分时间背诵,还要通过同桌对背、接龙背诵、齐背、以默写促背诵等方式检查背诵效果,也要遵循遗忘曲线,合理安排复习。既要堂堂背诵检查,又要每周集中安排一定时间进行背诵检查,不断强化记忆痕迹,避免其减弱或消退。

篇6:让吟诵回归语文课堂

内容摘要: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法都只能是特定时空的产物,不能僵化模式。为了提高课堂有效度,只要紧扣课标,把握好考试方向,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能力,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方式方法,比如——吟诵。

关键词:文言文 吟诵 兴趣 传承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真正喜欢文言文的学生并不多,除了由于文言文本身比较生涩难懂之外,恐怕还与老师们的教学方法也有很大关系。大多数老师十分注重语句翻译及记忆,教学过程也很严谨,然而,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样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比较枯燥,效率不高、体会不深,懵懂如学另外一门外语,想让他们把文章背下来,那简直是比上蜀道还难。

文言文,是几千年来老祖宗积累下来的文化宝库,在这座宏伟的艺术殿堂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治世良方,人言“半部论语治天下”。作为教师,除了要让学生明白文言文对他们以后考试的重要性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以传承传统文化,弘扬国学精神。

那么,怎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他们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并在他们的生命里打下深深的烙印呢?我在给学生上以“孝”为主题的班会课时,受到了启发。当时,我给学生播放了北京大学吟诵团吟诵的《孝经 开宗明义章第一》,领唱的天籁之声和团员昂扬的合唱深深的打动了学生,听完一遍之后,学生主动要求再放一遍,不少学生都在台下小声的跟唱起来,而接下来的讨论环节也变得比以往热烈得多。我想,这应该归功于吟诵的魅力,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为什么不试试用这种吟诵法呢?

据有关调查,有过旧时私塾童子功的老先生们,尽管已是发稀齿落的耄耋之年,但儿时诵读过的诗词歌赋却能倒背如流,令现在的莘莘学子自叹不如。现代人背古文如上蜀道,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教学方式没有契合诗词教学的规则。《周礼•春官•大司乐》记载:“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这几种方式我们现在有多少人在用呢?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吟诵是汉诗文的活态,它凝聚着先人的智慧,蕴涵着汉语的声韵之美,也是品味咀嚼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如果我们读书也像古人一样“诵之,歌之,弦之,舞之”,依着诗词固有的音律,循着 1 一定的调式“唱”出来,而不是企图通过详尽而枯燥的讲解使学生记下要诵读的诗文,那么,经由“口口相传”的方式一定会被学生模仿传承,一如儿时母亲给孩子哼唱的摇篮曲,必将终身不忘。

在吟诵时要注意分清基本的“平仄入”字音,吟诵的规则是:平长仄短入声急,依字行腔气要匀。当然,在诗词中并不是每一个字都要按“平长仄短”来读,否则,就显得太单调枯燥,也不能表现感情的变化。有一个约定成俗的诗词格律规则: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具体规则如下:

平长仄短:其中平声指1、2声,仄声是3、4声。五言诗歌以四行为一组,若为平起诗(即第一行第二个字为平声),则第1、4行第二个字拖长,第2、3行第四个字拖长。若为仄起诗,则相反。七言诗歌以四行为一组,若为平起诗,则第1、4行2、6字拖长,第2、3行第四个字拖长。若为仄起诗,则相反。

还有几点要特别注意:1.除入声字外所有行的尾韵拖长;2.入声字在古代有许多,例如“国”、“泊”、“月”、“骨”等,必须读的短而快;

3、依字行腔。中国所有的传统音乐都称依字行腔,而唯有吟诵最严。吟诵力求把每个字的涵义表达得最清楚,所以与字音最贴近。因此,吟诵调一般也是比较简单的结构,易学易记;

4、文读语音。吟诵是必须文读的,这样才能最接近诗文的原貌。南方方言各有文读语音系统。北方也有,而又以入声字的处理最为突出。综合以往的情况,可知当代的新吟诵,也须文读。主要是入声字要吟短,尤其是音步所在和重要的入声字要吟短音。押韵的字要尽量按平水韵发音,不可不使押韵。平仄不可混,如“看”、“叹”等字,要吟平声。

老歌唱家戴学忱女士认为,吟诵的传承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需要进行适度的音乐化处理。我们听广州陈琴老师带领孩子学习的吟诵调,里面其实已经揉进了相当的流行音乐元素,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时尚风情,很符合当下孩子的审美趣味,所以孩子们的兴趣特别浓厚。

篇7:让语文回归生活

——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写作教学

近年来,对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弊病的抨击不绝于耳,研究工作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分别从各自的知识结构和教学侧重点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教育观、教学方法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现代中学语文教育,特别是写作教育的理论盲区。他们大都意识到了作文教学和实践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所要求的模式下畸形发展的事实:

一方面是中学生作文大多缺乏真情实感,思想肤浅贫乏,不能深入挖掘客观事物的深刻内涵;思维向度、文章结构单一,为了“合乎标准”而不惜借用虚假的故事路数、对虚构的情节生搬硬套;由于片面地割裂了生活和写作的联系,课外涉及的知识面较窄,因而写作语言的表现能力发展迟缓,相应地笔下也无法表现出同生活一样无限丰富多彩、无限复杂多样的情感。辞不达意现象的出现也就不足为怪了。

另一方面,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一边热衷于大而无当的章法技巧的训练,一边又拿“考场作文”的框架对学生的写作进行修枝剪叶;既而单凭借手中的一支笔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单向的评价(通常学生只是注意老师给的分数、等级或者老师所给的盖棺定论式的评语)。在这种极端的形势下,对中学生的写作倾向、作文质量又能抱多大期望呢?

人们往往把学生写作中“无米下锅”归结为他们两点一线、学习压力大没时间积累、体验等。其实正如刘国正所言:“事实上,中学生已经阅历很多。大至世界和社会,小至学校和家庭,其中发生的许多事情,都会扣击他们的心弦,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奋。他们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和辨别是非的要求;他们有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好、追求和理想;他们有一个时而变幻色彩、时而涌起波澜的天真烂漫的生活领域,其中有很多可以取作素材。宝库就在身边,他们却视而不见,这是因为他们误以为面包和盐既然不是精金美玉,就不值得拾取和珍藏的缘故。”

那么,如何观察、体验生活,积累写作素材呢?我国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早就一针见血地告诉过我们“语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那么,我们说:写作素材来源就是一个人全部的生活热情以及其人生阅历!

一、“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

——前人在现实的写作实践中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亦即创作必须立足现实生活:

伫中区以玄览,颐情志于典坟。尊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心懔懔以怀霜,志眇眇而临云;咏世德之骏烈,诵先人之清芬;游文章之林府,嘉丽藻之彬彬。慨投篇而援笔,聊宣之乎斯文。

——陆机《文赋》

他沿着“物-意-文”的基本线索精到地描述了艺术构思中作家的心理,并认为文学创作必须从观察万物、研习典籍以及怀有高洁的情志开始:观察万物,可以获得丰富的直观认识;研习典籍,可以从书本中获得间接的经验,可以“学先士之盛藻”、“得才士之用心”,不断提高写作的水平;同时怀抱高洁的心情而写出的作品才能“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语文与生活同在,它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是最能体现学以致用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沟通与生活的联系,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妨尝试“语文的生活化”与“生活化的语文”相结合,使语文学习变得更加灵活更加贴近现实。我们要不断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生活的底蕴、去诠释生活的经验、去解读语文材料,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并真正受到启迪。

(1)尽情表演,再现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多贴近生活实际。要理解、读懂它们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学时,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2)尝试实践,体验生活

教学时,教师不但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展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身临其境,还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去体验生活,去感悟生活,加深感受。如《在山的那边》一文,作者用诗的形式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人生哲理。教学时,如果教师仅限于从语言文字中引导学生去感悟,学生可能浮于表面,感受不深。为此,在学习完课文内容之后,教师可以带学生去爬山来感受要去看海的艰辛,从而引出主题。

“生活中处处是语文”,也处处用到语文。让语文走进生活,让生活走进语文,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多元化的学习的平台,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就会不断地提高,而语文也会因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魅力无穷。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自觉去感受生活、感受自然,从生活中找寻写作的素材和灵感。此外,我们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应该致力于把学生写作向文学创作的高度引导,而不是像长期以来形成的为作文而作文的敷衍、应付的层次,引导他们树立为文的高度责任感,彻底搞清楚为何而作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的思维和情感深度地介入生活,并且要走进生活,自觉地联系活生生的现实世界;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将写作与自我需要、个人兴趣、情感的发展联系起来。也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折射出作者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使文章真实生动,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个性鲜明。

二、“他山之石可攻玉,可把他乡认故乡”

有的学生为完成“任务”而绞尽脑汁,写勤奋总是离不开牛顿、居里夫人;一开讲成功在于后天的努力就是说爱因斯坦、爱迪生的小时候;一提起身残志坚就忘不了海伦•凯勒、张海迪„„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高考考场上更有大量的学生让焦裕禄、李素丽、黄继光等走上前台;屈原、杜甫、白居易也从历史中走来,有些材料使用起来也张冠李戴,令人啼笑皆非,这反映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盲目背诵,生搬硬套的学习现状——这种膏药似的写作套路与现阶段中学生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十分复杂敏感的心灵是极为不对称的。

我们平时在指导学生观察事物时,若只局限于对外在客观事物的观察,而不强调同时关注与

之相对应的内在心灵感受,这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欠。如果说在写作与生活之间,观察是桥梁或媒介,那么感受与体验则是这桥梁、媒介的重要基石。仅仅满足于表层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观察是远远不够的,观察不仅要善于深入外部世界的特征,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充分地了解内部世界,能观察自己内心感受的特征,即在挖掘生活的同时又能挖掘自我,那么这种观察才是充满了灵性的,这种感受才是真实的。

观察决不能停留在一种单纯的形式上,它还应是一种能力,必须融入作者自我内心体验及对生活的真切感受,必须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理解不再是单纯的逻辑推理或抽象的沉思,而是情感与外在事物的相互渗透,它将该事物从理性世界移到了情理交融的世界。这种审美感受使万物蒙上美的光辉,无生命的事物也有了生命的意味。生活是一个万花筒,蕴藏着人生百态与真善美丑。让学生走近它,观察它,感悟它,作文不仅有了无尽的题材,而且平添了无尽的底蕴,折射出深沉的悟性。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它不是生活的完整再现,而是生活浓缩的、典型的、深刻的表现形态。感悟生活,就是对生活条分缕析,由此及彼,从现象到本质进行系统深入的体验,就是把生活寓于情感之中。缺乏对生活的感悟能力,人生便缺乏激情与深度;没有感悟的思想是苍白无力的;没有感悟的文章是浅薄的。学生一旦具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就会发现平静的湖面下,荡漾着的原来是动人的激情,雄奇的深山里,却孕育着喜悦的鸟语花香。只有教会学生用心去感悟生活,学生才会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创作的品位才能得以提升。

在教学过程当中,我们往往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的大作文所反映出的个性以及闪光点远不及小作文(或片断描写),而后者的总体水平又远不及随笔。这是因为学生在开放、自由、富有创造性的写作活动中所获得愉悦远远超过苦参或“硬挤”的产品,在随想中他们的参与性强,写作兴趣浓厚,创作的思维变得异常活跃。他们的个性得到健康发展,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理因素因而得以伸张。大家在作文中都能敞开心扉说真话,诉真情,空话、假话、矫情的现象得到了很好的遏止;在随想中他们的主体意识增强,消极被动的作文观念得到有效的校正,大家更能够自觉而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人、事、景、物,关注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层面与角落。

在这种情况下,模仿和借鉴是有效的写作提高途径。在写作之前,我们有必要去学习和借鉴别人(特别是名家)如何感受事物,采取怎样的方式来表情达意。学习一种“文体”,做到“写啥像啥”;是散文,要做写景散文,就要做到情景交融,让“一切景语皆情语”,用景物来烘托情感;要写咏物散文,就要想到托物言志,借“物之性”传达“人之情”,从而表现主旨;欲做哲理散文,必须借助议论事物阐发道理,从“物之华”“人之神”揭示“事之旨”;是记叙文要以情动人,要求刻画形象描写场面,语言具体生动;是议论文就要以理服人,要求分析推理,条理清楚,语言严密概括;是说明文便要以知启人,要求介绍知识,阐释概念,语言简洁准确。总之,通过对前人佳作的分析、学习、模仿弄清楚各种文体的写作目的、要求、语言特点。

三、“创新须有立异志,个性出自自由心”

提倡个性化作文,鼓励创新能消除惧怕作文的心理负担,特别是现在开放性、个性化的话题作文,更让同学们尽情尽兴有话可说,这有利于语文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整体水平的提高。那么学生在开放、自由、富有创造性的写作活动中所获得愉悦远远超过苦参或“硬挤”的产品。

高扬个性的大旗,在写作内容上:善于选材,巧于提炼,精于立意,即拥有主体之自得之见、自然之情与自在之趣;语言上:善于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能够创造出新鲜活泼的言说形式,即拥有主体的自由之笔。世上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而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其在各个方面表现的亦是无限多样的。如人或隐忍,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或冷峻,或典雅的气质一样,文章的风格也应因人之不同而摇曳出五彩斑斓的风采。

韩愈在古文运动时就提出,创作的高下首要品评标准就是“能自树立,不因循”,即创新写作要求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范文,不因循守旧,要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但是这种创新必须与盲目地立异标新、与轻率而毫无节制的个人情绪宣泄截然分开。

写作,首要提到的问题往往就是“立意”。精神是不是符合时代要求,格调是否积极向上等等。一个时代便有一个时代之文学,随着中心主义被进一步瓦解,世界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文学创作领域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各种所谓的流派、团体、新的名词、新的概念,似乎又到了“百家争鸣”的时代。写作的主体性、个性化倾向的日益明朗就不可能不影响到我们的中学生,甚至一些非主流作家的写作风格已经成为学生竞相模仿的对象:年少清纯便似饱览人世风霜而纵论世态炎凉,血气方刚就大讲出世入世始谈禅论道,再不就是假借痞子的外衣装扮老成世故„„中国传统文学文化观念中,“文学教化论”的根深蒂固是勿庸置疑的,“文以载道”、“文以明道”、“文艺要为大众服务”等都是明证,马克思主义文论指出:文学必须有所寄托和负载才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但很多时候一提到文章的立意,学生不是心存恐惧往往就是对此嗤之以鼻。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新的语境下写作,如何给写作一个立足点和归宿就成了写作教学的当务之急,这也是关乎人生观体系重新构建的一件大事。

我们认为,在创新写作的过程中,必须重申道德标准,必须引导学生建立符合实际的创作原则。首先,应该多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探究人性之美、人性之爱,逐步培养学生重视情感体验而降低政治理性和实用理性在写作中所占的比重。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逐步学会

全身心拥抱生活,体验生活,那么,他们才能在写作中体现真性情,才能体现出作文应有的个性来。其次,还要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民族责任感。人生而带有深刻地历史的、民族的烙印,这也是促使个人向上、前进的精神动力。只有这两个方面能够紧密结合,创作才能凸现为文的个性,才能达到与传统文论殊途同归的目的。

高扬个性的大旗,首先要在写作的内容和语言的新颖上。前者为内在的,后者为外显的。因此,文章源于生活要求真实,就要通过对真的处理来体现其从内在到外显的新颖。内容上:善于选材,巧于提炼,精于立意,即拥有主体之自得之见、自然之情与自在之趣;语言上:善于用自己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阐述自己的思想,能够创造出新鲜活泼的言说形式,即拥有主体的自由之笔。新颖是创新的火花,表现出来的是生命质体的活力。世上没有两片叶子是相同的,而人作为个体的存在,其在各个方面表现的亦是无限多样的。如人或隐忍;或直白,或含蓄,或幽默,或冷峻,或典雅,或通俗的气质一样,文章的风格也因人之不同而摇曳出五彩斑斓的风采。

具备个性、风格才可能会有精品传后而不用“假良史之辞”,无需“托飞驰之势”;精品亦承载鲜明的个性,从鲜活的现实生活出发,通过对外部世界和内部世界体察透析,形成自我写作创新的观念,并进一步借助语言外壳显情志于外,成愉悦之情于内,方成就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

篇8:让吟诵回归语文课堂

叶嘉莹认为:“兴发感动的诗歌传统, 是中国人情志寄托的重要载体。而在其间起着中介作用的吟诵, 更是不容忽视的一种文化现象。” (1) 人们应该重视吟诵艺术的传承对当前中华文化复兴的积极作用。

吟诵作为民族传统文化, 有着独特的魅力, 但是如今却面对几乎没有传承的现实。吟诵在古代主要通过教育系统主要是私塾和公学进行传承。但是, 随着1905年清朝废除科举, 私塾面临生存空间的困境, 吟诵首次受到打击。抗日战争时期, 由于现实的环境, 私塾教育再遭灭顶之灾。其后, 汉语朗诵定型, 取代吟诵。新中国成立以后, 吟诵不再进入课堂。此间尽管有很多著名学者提倡吟诵, 如赵元任、朱自清、叶圣陶、杨荫浏、俞平伯等, 却并没有实效。更多的只是个人的学习爱好, 并没有形成一种风气。

古人之所以有着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丰富的文学积累, 吟诵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改后, 《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新课标) 明确提出“教师应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 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 要求学生“加强诵读涵咏, 在诵读涵咏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 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精神的陶冶。”这里的“诵读”就是本文所指的“吟诵”。所以, 在古文教学中, 不管是在教师的教案中, 还是在实际的课堂实施中, 都少不了一个环节, 那就是吟诵。

一、吟诵的作用

(一) 吟诵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认为,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浓厚的兴趣可以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促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强烈的需要。古诗文诵读教学最突出的一点, 是通过诵读来读出作品所传达的情, 所阐述的理。因为诵读作品本身内容的博大精深, 表现风格的多姿多彩, 表现手法的精妙绝伦, 吟诵品味之中, 学生自然会被作者所抒发的真情、所揭示的哲理深深触动, 自然会被作品高超的艺术手法而惊叹折服, 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强烈兴趣, 体会到语文学习的奇妙之处。因此我们应该以趣激情, 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词, 找到学生对所学古诗词的“兴奋点”, 达到“课亦始, 趣亦生;课进行, 趣渐浓;课结束, 趣犹存”的境界, 切实激发起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得到学习古诗词的乐趣, 真正地提高古诗词的教学水平和质量。

(二) 吟诵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所谓语感, 是一种对语言文字情绪性、情感性的直觉领悟能力, 包括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言感情色彩的感受等方面。其本质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吕叔湘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2) 叶圣陶认为:“语言文字的训练, 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 就是对于语文的敏锐的感觉。” (3) 在吟诵之中, 我们的情感会被声音所激起, 同时我们的思维、理解和想象, 开始活跃起来, 依据视觉、听觉和联合感觉所提供的意象, 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 充分地感悟文章的魅力, 领略文章情景交融、情理交融的艺术境界, 体会文中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因此, 吟诵不失为培养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三) 陶冶学生性灵, 塑造健全人格

“腹有诗书气自华”, 动人的声情, 具有陶冶学生性灵, 健全其人格的作用。周颐在《蕙风词话》卷一曾说到:“读词之法, 取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 将此意境缔构于事吾想望中。然后澄思渺虑, 以吾身入乎其中而涵泳玩索之。吾性灵与相浃而俱化, 乃真实为吾有而外物不能夺。”性灵能够和前人名句意境绝佳者相浃而俱化, 终于此意境真实成为自己所有而外物不能夺, 有如此性灵和情怀, 该是吟诵所能成就之事。语文教学所吟诵的千古美文是我国古代最优秀最杰出的文化, 在吟诵鉴赏之中, 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优秀的品质时时激荡着学生、滋养着学生的心灵, 陶冶着学生的情操, 使学生的的精神得以净化, 道德得以规范, 品质得以高尚, 人格得以健全。这也正是我们教育的目的所在。

二、如何进行吟诵教学

(一) 深入理解文本, 是吟诵的首要条件

吟诵能力的发展, 关键在于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诵读能力一般表现为重音、停顿、速度和语调等方面的运用技能。叶圣陶先生说:“语调的差别, 不外乎高低、强弱、缓急三类。”“吟诵一篇文章, 无非依据对于文章的了解与体会, 错综地使用这三类语调而已。” (4) 正如他所言, 诵读是读者置身于作品之境用自己的口代作者说话, 应用声音语调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发挥读物的感染教育作用。因此, 重音、停顿、速度和语调等声音技巧不是超然于读物之外的技巧, 它的运用受制于读物的思想感情, 是由读物的思想内容所决定的。学生能读准重音、停顿, 恰当地运用语调、速度, 首先是对读物内容准确感知和正确理解的结果。

(二) 注意把握节奏, 是吟诵的必要条件

多年来, 我们的教师们都是按照“两字一顿”的节奏来教古诗。久而久之, 学生们的诗文朗读便成了“小和尚念经”。由于朗读呈“千篇一律”的状况, 缺乏新意, 学生对学习经典诗文的兴趣大大减弱。以近体诗为例, 近体诗吟诵时的音乐美首先表现在节奏上。所谓节奏, 是指音响运动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长短、高低、强弱、快慢等现象。古汉语的声调分平、上、去、入四种, 在诗词格律中, 古人又把这四种声调分为平和仄两类。近体诗的节奏主要由平仄的有规律的安排所显现, 而节奏本身则由一个个节奏单位所组成。吟诵前, 必须正确划分每个诗句的节奏单位。在律句中, 每两个音节 (即两个字) 构成一个节奏单位, 而因为五言和七言都是奇数, 最后一个音节自成一个节奏单位。这样, 五言律句有三个节奏单位, 如王湾《次北固山下》开头两句:

仄仄|平平|仄|客路|青山|外

平平|仄仄|平|行舟|绿水|前

七言律句有四个节奏单位, 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间两句:

平平|仄仄|平平|仄沉舟|侧畔|千帆|过

仄仄|平平|仄仄|平病树|前头|万木|春

用传统的方法吟诵近体诗, 通常将节奏点上的平声字读得长些, 仄声字读得短些, 这就是吟家们所谓的“平长仄短”。一般来说, 平声拖长音节, 仄声声停气不停。

(三) 选择合适的曲目, 是吟诵的重要条件

古人所谓的“吟”就是唱。古曲《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就是按唐代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谱的曲, 唱出了哀怨别离之情, 流传至今。吟唱是吟诵的发展。《毛诗序》中这样写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 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 故咏歌之。由此看来, 在吟诵时选择合适的腔调或曲目既是对诗歌理解的一种升华, 又是对诗歌理解的一种必要的补充。优秀的吟唱曲既表现了诗词的声律特点和节奏关系, 又加强了歌唱性, 能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感情, 引起人们的共鸣。我们鼓励学生在充分理解诗词意境、作者情怀的基础上, 根据自己的理解, 套用现成的曲调或是自行谱曲吟唱诗词。

参考文献

[1]刘茜《中华吟诵“美读”传统即将消逝?》中国文化报2009.11.27

[2][3]转引自李海林:《言语教学论》,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第309页。

[4]《叶圣陶集》第十四卷, 叶至善、叶至美、叶至诚编江苏教育出版社1992和4月1版

[1]杨定明:《吟诵知意悟情》、《文化广场》2009.5

[2]黄燕.:《浅析吟诵在诗歌教学中的价值》、《教育教学研究》.2008年6月号上旬刊

[3]潘丽珠:《诗歌吟诵创意教学研究》2008.3

上一篇:和中美国留学下一篇:淮北师范大学学生出国境学习协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