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的传统丧葬习俗介绍

2024-05-05

凉山彝族的传统丧葬习俗介绍(精选6篇)

篇1:凉山彝族的传统丧葬习俗介绍

从传统家具中探寻凉山彝族审美文化论文

一、凉山彝族传统家具的形制特点

凉山彝族聚居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大小凉山,在长期和大自然的斗争中,形成了火塘崇拜和中柱崇拜。火塘是会客、做饭、用餐、烤火、议事、睡觉的场所,也是彝族家具的主要摆放处所,一般都靠起居室的四周放置。凉山地区多风寒冷的高原气候,决定了彝族居住房屋保暖的重要性,其房屋普遍逼窄矮小。上古时代,彝族先民逐水草而居,夏天上高山、冬天下河谷,频繁的迁徙,加上奴隶制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和贫乏的物质条件,使得他们家具普遍矮小、简单,只有这样才成本低廉、便于搬迁。由于房屋矮小,彝族在添置家具时,常常将床、柜、桌等家具与房屋建筑统筹连接在一起,一来节约室内空间,二来加固了建筑结构,有利于提高抵御大风和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的强度。

据资料显示,彝族最早的家具是餐桌,是奴隶主使用的。奴隶社会的早期,奴隶及大多数普通家庭食物单一而贫乏,就在屋中央围着火塘蹲着吃饭,没必要也用不起餐桌。后来,彝族先民慢慢向农业转移,逐渐定居后,家具才开始普遍使用。尤其到了魏晋时期,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较以前频繁。唐代南诏国时期,彝族经济进入相对繁荣时期,家具也随之快速发展,出现了床、凳、柜等。明清时期,汉族统治者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西南民族地区土司制度逐渐被废除,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彝族家具的发展,但同时也给彝族地区带来了先进的汉族文化及生产技术,彝族家具吸收了许多汉族家具的特点,促进了彝族家具的发展。

彝族聚居地山高路险、土地贫瘠、交通不便、信息不畅,新中国成立前尚处于奴隶社会时期。凉山彝族地区技术落后,生产力十分低下,物质资料生产领域还没有形成社会大分工,主要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和手工业均没有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只有简单的“以物易物”交换形式。奴隶主、奴隶以及其他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关系,是通过森严、复杂的等级关系表现出来的。在此社会结构中,本来作为人的生活必须品的家具,只有在奴隶主家庭中,才被广泛使用,而在奴隶阶层,是极少甚至没有家具使用的必要和权利的。加之彝族居住地寒冷多风,彝民几乎一年四季都离不开火塘,穷苦的平民和奴隶,成年围着火塘吃饭、睡觉,是用不着床和凳子等奢侈家具的。

彝族家支习惯法在家具的使用礼制上也有着严格的规定:除诺合( 黑彝) 外,曲诺和阿加使用的家具不能有床和坐椅,柜子、餐桌等其它家具不能雕刻花饰,违反者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因此,凉山彝族传统家具的主要类型是粮柜、储物柜、闷户柜等储藏型家具,兼具置物效能,偏重实用功能,人性化的家具较少。而纯粹人性化的家具如卧具、坐具等样式、种类都很少,而且只有土司、诺合( 黑彝) 家庭才能实用。普通民众家庭的坐具多半是粗糙的就地取材的草墩、木墩、石凳、小木凳,卧具则主要是廉价的容易加工的草席等。彝族传统家具非常注意线与面的结合,线主要体现在直的木框、直的榫头、直的装饰、直的花格,再配上光滑的面,稳重而灵巧。彝族传统家具主要采用框架结构模式,以明直角榫头为主要的组合方式。榫头的端面部分突出,既增强了接合强度,也是一种装饰,在粮柜类较为高大的家具上还有利于使用者踩踏取用物品,呈现出彝族传统家具手工制作的原始材质美。这种简单而牢固的形制结构,即使多次拆卸搬迁重组也不影响其使用,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凉山彝族家具在制造的过程中就地取材,主要以当地产的木材为主。但是,因为彝族具有原始的自然崇拜情结,对特定的一些树木植物是禁止砍伐的,当然不能作为家具用材,否则就会触怒神灵受到惩罚。如他们视金竹为祖神,因为传说中彝族祖先就是因为金竹的荫蔽而脱险的; 栗木被视为某些家族的保护神,是族树,是不能砍伐下来打造家具的。除了禁忌之外的树木,都可以作为家具用材。由于凉山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为落后,技术工艺水平不高,与云南楚雄地区彝族家具常选用名贵硬质木材精致雕刻不同,凉山家具常选择相对加工难度小且廉价的木材,如桦木、柳木,不但易于加工而且适合凉山地区潮湿的气候。竹材也常在凉山彝族家具中与木材搭配,适合高寒山区使用。

二、凉山彝族传统家具的审美文化

彝族传统家具的装饰手法主要有雕刻、花格饰面和髹漆,雕刻以线雕为主,且直线居多,常用的手法有阴阳额雕和线雕两种。阴阳额雕是在家具表面随图案轮廓线铲出阴面和阳面,阴阳面的交界线便形成了图案,一般用在家具的木框嵌板上。因为嵌板不承重,对功能强度没影响,线条舒展流畅,韵律感强,增加了家具的美观。彝族家具的线雕主要是阴刻线雕,凹下去的线条与家具平滑的表面形成鲜明的对比,产生一种自然的美。线雕多用于木框构件、腿部构件上,增加承重构件的圆润视觉效果。花格饰面采用细滑精致的木条,用榫拼成各种形式的图案,嵌装在柜体木框内的嵌板部位,让家具显得更加美观、坚固。

1. 凉山彝族家具的图案

彝族家具图案主要来自于自然界和彝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多为象形符号。彝族先民秉承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将自然万物都视为和自己一样是有灵魂的对象,人应该推己及物一视同仁加以对待,甚至对大自然强大的力量产生敬畏心理,反映在彝族家具中就是常采用日月星辰山水等图案。如彝族先民在同自然干旱的顽强抗争中,产生了日月崇拜,于是就以祭祀的手段祈求日月的庇护。彝族家具上的日月图案,就是由最初寻求保护的心理演变而来的装饰纹样。凉山彝族长期居住在山区,将高山视为神灵,“山”的象形图案,也成为了彝族家具最常用的装饰纹样之一。同样,他们认为星神能掌握人间的命运,只要他们把星星雕刻、髹漆于家具上,就能得到星神的庇佑。其他植物、动物图案常见的有南瓜籽、蒜瓣、花( 花朵、花瓣、花蕾、花蕊) 、油菜籽、草、牛眼、马牙等。除此之外,彝族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工具和生活器物图案也出现在彝族家具中,如绕线架、纺锤、渔网、铁环、酒壶、绕线、发辫等图案。图腾崇拜是彝族先民在万物有灵思维的基础上,将某种特定的动植物视为与本氏族有着特殊的亲属关系或者特定关系的对象而产生的崇拜行为( 观念) ,图腾是自己和部落的保护神。出于对图腾的崇拜和敬畏,它们常常出现在彝族家具图案中,如虎。彝族认为虎是自己的祖先,人是从虎变来的,人死了也能变成虎,虎纹出现在家具中,能够保佑自己及所在的家族。鸟( 鹰、鸡、鹤、雁等) 、羊、火等也是凉山彝族的图腾,因此鸡冠、鸡嘴、鹰、羊角、火镰等图案也频繁地出现在凉山彝族传统家具中。

彝族人民将这些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对象,以特有的万物有灵思维和毕摩文化为底蕴,提炼出承载着彝族民族文化的图案符号,以对称、平衡、复笔、连续等艺术手法,遵循着简化、抽象、夸张、分解组合等原则构成图案,以雕刻、髹漆工艺镌刻在家具上。这些图案除了审美外,更多的是具有宗教、巫术意义,呈现出明显的民族特色。

2. 凉山彝族的三色文化

许多民族都有着黑色崇拜情结,在古老的仰韶文化晚期与龙山文化时期就大量出现了黑陶器皿,神话传说中的灾难几乎都是来自漆黑的世界。

凉山彝族崇拜黑色犹甚,从服装、器具、家具到神话传说禁忌,黑色无疑都是最为基本的底色。黑色是土地的颜色,对于社会生产力低下,靠农业为生的彝族人来说,土地是其生存的基础,土地上的庄稼和牲畜是其温饱的来源。因此彝族创世史诗《勒俄特依》中与大自然奋战的远古彝族领袖支格阿鲁就是来自北方的“黑鹰”。彝族民间史诗《梅葛》记载黑虎被天神杀死后,其身体的各部分变成为了天头、地尾、天鼻、天耳、地胆、太阳、月亮、星星、云彩、雾气、大海、海水、大江、小河、道路、树林…火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火的崇拜几乎是世界上所有民族的共性。然而,彝族人对火的崇拜尤其炽烈。独特的地理环境,凉山彝族人一生都离不开火。火光之后,留下的灰烬冷却后吸收水分,变成了黑色。黑色是了彝族最为尊贵的、神圣的、具有魔法魅力的颜色,成为了奴隶主“诺合”( 黑彝) 的专用颜色,并以血统纽带代代世袭,黑色成为社会等级的身份符号。彝族习惯法规定,黑彝的服饰以黑色为主,如果黑彝穿了其他颜色的服饰将有失身份,而其他等级的彝族民众穿了黑色服饰,则会被取笑甚至受到惩罚。长此以往,彝族对黑色形成了敬畏的民族心理。

黑色之外,红色也是彝族最为喜欢的颜色之一。彝族崇拜火,他们以火塘为中心,组织起家庭、社会结构。他们一年四季不离火塘,一生依偎着火塘,生于火( 塘) 死于火( 葬) 。彝族有“上半年过节、下半年过年”的说法,火把节成为彝族最重要的两个节日之一。火可以煮食物、取暖、驱虫、御兽、驱邪、避灾、照明,火光、火苗、火炭都是红色的。太阳也是红色的,它让万物生长,它是生命之源。红色不仅是火的颜色、太阳的颜色,而且是血的颜色。血是生命的源泉,动物和人都会因血尽而亡,少女出血( 初潮)后就可以孕育生命,外部战斗和内部械斗中都会血流成河……在彝族人心中,红代表着生命与激情。凉山彝族居住在西南红土高原,红壤是最常见的土地颜色,以农业为主的彝族也对红色的土壤情有独钟。

在民族文化中,黄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最为尊贵的颜色,甚至是皇帝的专用颜色。它能缓解神与人的对立,因此在寺庙和祭祀活动中,黄色被大量使用。彝族对黄色的喜好也是来自彝族先民对阳光的顶礼膜拜,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彝族人认为世界分为祖界、人间和地下界,分别以白、黄、黑为色彩指征,黄色是人间的颜色。彝族毕摩招魂时要用黄色牺牲吸引迷路的灵魂和鬼怪,使他们远离人间。孩子庆生也要选黄色母鸡祭祖,求吉利保平安。送殡仪式上,彝族妇女头上、男子腰间系一条黄绸,以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彝族神话传说“支格阿龙射日”中,天上剩下的独眼太阳是人间正义的化身。凉山地区日照时间长,阳光照射大地一片暖暖的黄色,靠土地为生的彝族深深地感知到万物生长靠太阳,裹腹生存的主食土豆、荞麦馍馍也是黄色。黄色是永恒、生机、繁盛、温暖、希望的象征。节日里,彝族少女手里撑着嫩黄色油布伞表演的“朵乐荷”,分外妖娆,折射出的彝族独有的视觉魅力与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红与黄都与太阳相关。只是因为大气的散射和折射,让人们感觉到红色和黄色差异。从色彩学的角度,太阳光原本是白色光,但它们在经过大气层时被分离和折射后,成为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其中,红色光穿透空气层的强度最大,其次是橙、黄、绿光,再次是青、蓝、紫光。早上和傍晚时太阳光射到地面上,穿过的空气层距离超过中午太阳当顶的时候,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被我们感知,因此太阳总是红彤彤的,而其他时间我们看到的太阳光是黄色甚至是白色的。

总之,黑、红、黄三色文化是彝族先民思想、情感、宗教、人文、历史、伦理、社会信仰及审美观的凝聚和积淀,是彝民族性格、心理的折射。在落后封闭的凉山地区,色彩在彝族人心目中,是一种寓意和暗示象征,那是他们战胜自然,克服困难,诗意地栖居在大小凉山的精神支柱,蕴含着彝族特有的审美情趣。

三、结语

篇2:凉山彝族的传统丧葬习俗介绍

一、节日民俗

(一) 火把节

据彝族民间传说, 远古的时候, 万物皆在天神恩体古兹的统治下, 恩体古兹常在人间征收牲畜, 有一次派遣使者到人间搜刮牲畜, 人类一时交不出, 和使者争执了起来, 结果使者被杀, 天神知道到后大怒, 降下天虫到人间吃庄稼。人们见庄稼要被毁, 十分心疼, 于是相约在夜里, 不分男女老少到田间点燃火把烧害虫。害虫就这样被人们消灭, 从此天下太平。烧虫这一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所以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一直延续至今。

彝族的火把节要过三天三夜。第一天杀猪杀羊杀牛宰鸡, 预备这三天三夜的熟肉熟食。饭后举行点火仪式;第二天晚上, 点着火把来到指定的地点 (一般是一寨一点) , 唱歌跳舞, 一般到公鸡叫时才散去;第三天晚上举行送火仪式, 村村寨寨房前屋后都是火把在流动, 成为火的海洋。火把节期间, 要举行斗牛、斗羊、斗鸡、赛歌、赛马、选美等娱乐活动。

(二) 彝族年

凉山彝语叫“库史”即“过年”。清朝时期吴三桂和鄂尔泰统治的改土归流的情况下改夷归汉已经不过彝族年了。新中国成立后, 根据凉山彝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经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 每年阳历11月20日为彝族年, 法定放假3天, 使全州各族人民共同欢度彝族年。凉山彝族年, 整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年前的预备阶段、年节的活动阶段和尾声阶段。彝族年要过三天, 彝语称第一天为“库施”、即杀过年猪、祭奠祖先和吃年饭, 第二天为“多博”、即要是耍新年。其玩法别开生面, 各有情趣。清早, 姑娘和小伙子们就起来, 各自不声不响地背着水桶到河边、泉旁去背水, 或去别人地里“偷”些青菜、圆根回来, 不能让人察觉。因此, 在途中如遇人碰见了或听到了声响也各自装做不曾看见、听见。第三天为“博基”。“博”义为“走、归”;“基”义为“款待”。意思是祖宗们回来和儿孙后代过完了年, 这一天该送祖宗回去了。因此, 这一天天还没亮, 各家各户都要举行欢送仪式。送走了祖先, 人们带着对未来年的美好憧憬和对祖先们的依恋惜别之情, 送走了一个年节。

二、彝族少女的成人礼:“换裙”仪式

在凉山, 彝族少女一般在15~17岁之间, 要举行成人礼---“换裙”仪式, 彝族少女在“成人礼”之前, 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 梳的是独辫, 耳朵挂的是穿耳线。“换裙”仪式举行之后, 就要穿上中段为黑蓝色的三接拖地长裙, 原先的独辫要改梳成双辫, 并要戴上绣花头帕, 挂上耳坠。

举行“换裙”仪式后, 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赶场、看赛马、谈恋爱了。“换裙”这天, 主人家像过节一样喜气洋洋, 富户要杀猪宰羊, 大宴宾客;穷户最少也要杀鸡泡酒, 招待亲邻。一大早, 男女宾客便纷纷登门, 送礼祝贺。按照当地俗规, 举行“换裙”仪式时, 绝不允许任何男子在场, 只邀请女亲女友参加。

“换群”仪式结束后, 男子才能参加欢宴。大家席地而坐, 愉快地吃着砣砣肉、荞馍和炒面等, 开怀畅饮, 一醉方休。“换裙”意味着女子已经成年, 可以自由地找情人, 谈恋爱。如发生性关系, 只要不违反等级和血亲的限制, 一般也不会受习惯法的处分。若女子怀孕, 男方则赔礼或结婚即可。反之, 换裙前的少女要受到严格保护, 不准调戏、奸污, 也不准非法同居, 如发生此类事件, 就必将受到习惯法的严厉惩罚。

三、婚礼习俗

分为订婚、婚前、迎亲几个阶段。订婚, 彝语叫做“吾让木”。是双方正式结缔婚姻的主要标志, 一旦举行了定婚仪式, 双方便不得再反悔婚约了。定亲仪式要泼水、抹锅烟子、杀猪宰羊。订婚仪式上, 还要订下结婚的日子, 结婚的日子一般地说都由男方测定, 但要听女方的意见, 主要看双方属相和不和, 要请毕摩测算。

婚前几天, 新娘要禁食, 每天只吃一两个鸡蛋, 喝几口水, 或吃一小片荞饼, 出嫁那天还要禁水。彝族的风俗中认为, 新娘减食的时间越长, 便越显得懂礼节, 有毅力。此外不管你是真的想嫁还是不想嫁, 都要表现出伤心难过的样子, 一说到嫁期将至便哭哭啼啼更好。如果哪一位姑娘在出嫁前还显得欢天喜地、无忧无虑, 不知节制饮食, 那么她就会受到耻笑和非议。

迎亲前夜新娘要哭嫁, 表示对父母的难舍之情。迎亲时还要演一出抢婚闹剧, 但这次不是在女家, 而是在途中。这天, 打扮一新的新娘, 由娘家人将她送至半路, 男方家则在半路抢亲, 女方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则在后面象征性地追赶上来, 此时, 抢婚也就变成一种娶嫁的交接仪式。抢婚既是对女方的一种尊敬, 也是彝族人民一种古老的娶嫁形式。

四、丧葬习俗

凉山一带彝族普遍采用火葬。父母、老人死后, 请巫师"毕摩"念指路经, 追悼死者, 然后, 在家宰羊敬献死者, 择吉日举行火葬。停尸在家时要为死者洗尸整发, 更换新衣服, 亲友来吊唁并送些礼物, 主人要杀牛宰羊宴请亲友。火葬地点一般不加选择, 多在山头或森林附近。火葬时, 将尸体连同停尸木板一起置于松柴堆上, 下面点火以一次烧成灰烬为好, 如中途加柴则认为不祥。尸体焚化后, 有的地区直接将骨灰撒于荒山老林, 有的地区盛于瓦罐或用白布包裹, 埋于土中或藏于洞穴中。葬后要为死者做灵牌“撮毕”供于家中, 请毕摩念作斋经, 超度亡魂, 祈愿亡魂与始祖在虚无缥渺的另一个世界清吉平安, 同时保佑后代子孙。通常三年择吉日送灵超度, 当地称“作帛”。“作帛结束后, 便可取消灵牌, 将灵牌藏到别人不易知道的崖洞里, 此后不再有其他祭拜仪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从凉山彝族地区的节日, 成人礼, 婚礼及丧葬几方面来了解这个地区的民间习俗。

参考文献

[1]《凉山民族文化与旅游》陆文熙著四川科技出版社01年12月第1版[M];

[2]《凉山彝族文史资料专辑》民族出版社00年12月第1版[M];

篇3:浅析凉山彝族转房习俗

关键词:转房;家支;寡妇;婚姻

中图分类号:TU2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5)12-0053-01

四川凉山是彝族最大的聚居区,这里的彝族婚姻习俗仍然保留着独特民风民俗。凉山大部分地方仍然保留着浓厚的彝族传统习俗,比如,彝族的转房习俗。落后的转房习俗禁锢着凉山彝族的文化发展,延续着过去的落后男尊女卑观念,严重侵害了彝族妇女的利益,忽视了人人平等的原则。本文从转房的简单概述、对转房现状的表述、转房过程中彝族女子的遭遇等方面进行描写,在于表达彝民族拥有自己的文化这固然重要,但应该以先进的、科学的态度去重视它,而不是让它肆意流传与民间。

一、转房的简单概述

转房的概述。转房是指夫死后寡妇须转嫁给夫家其他男子。先转同胞兄弟,如没有同胞兄弟,按血统近远顺推。若实在没有适当人选,侄媳可以转嫁给叔父,后母可以转嫁给前妻儿子,儿媳可以转嫁给公公。转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家支财产外流。转房被视为是家庭和家支内部的事,一般由亡者父兄等会同家支头人商议决定。一方面,妻子是他们由聘礼娶回的,可以说是一笔“财产”,家支有权利让其转房;另一方面,娶回妻子后,妻子就是他们家族的成员,死者虽亡但家支未亡,家支有义务照顾孤儿寡妇。女方也将转房视为理所当然,如果不给转房,认为是一种耻辱,甚至会引起冤家械斗。如果女方不同意转房,或者不想嫁给夫家的人,除征得夫家同意外,还须由娶她的人偿还原夫家的任何财产。转房所构成的家庭是“入赘”,即让丈夫走入“未亡人”家里就自然构成家庭。转房时要宴请女方娘家人员,也适当给些礼金。

二、巴姑乡转房现状

虽然汉文化强烈的冲击着少数民族的文化,部分地区仍然保留着特有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影响及流传于今天,如雷波县巴姑乡就保留着这种传统的转房习俗。一般情况下,如果寡妇的前夫是病死的,则夫家认为他是被祖先带走的,是正常的死亡。双方都会赞成转房,觉得孤儿寡母很可怜,愿意帮忙照顾孤儿寡母;但如果妇女的前夫是凶死(意外、自杀、被杀)的,认为这样的死亡很不吉利,对家族不利,他们会把责任推到妇女身上,这种情况双方都会闹得很厉害,都不赞成转房。据调查,雷波县巴姑乡目前有55户转房家庭,其中哥嫂转给弟弟的有42对,儿媳转给公公和后母转给前妻之子的共10对,侄孙媳转给叔祖的有3对,这样转来转去的,简直乱套了伦理关系,不是一个民族发展的表现。

巴姑乡转房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一个特殊的家庭:一个女子支撑起了一家三个弟兄家的香火。是这样的:一个女子嫁进了有三弟兄家庭的老二,在孩子刚满两岁时,老二不幸病逝了,经过商量后,老二那刚满两岁的儿子过继给已婚未子的老大家,而女子就转给年小未婚的小叔子。这一家人现今过得和和美美的,过继的儿子长大了,他不知道自己叫喊着爸爸妈妈的并不是他亲身父母;而女子和本来的小叔子一家也拥有了自己的一儿一女。就这样,“一个女子支撑了三个弟兄的香火”被传开了,村里的人们都觉得这个女子很厉害。

三、彝族转房习俗中女子的遭遇

彝族女子一直被划为是没有意义的那类,彝族人认为男人是做大事的,而女子只是男人的附属品,没有多大的作用,因此女子们从小就没有受教育权,也没有言论自由权。彝族的封建制度就这样气压着彝族女子的生活,千百年来,女子们的思想就这样被束缚着、麻痹着。

(一)妇女认知方面。传统的彝族女子观念中没有喜欢不喜欢的念头,只有能不能过日子的说法,她们认为丈夫死后转房是一种义务,她们不仅没有反抗的意识,更没有反抗的权利,还认为男方不按规矩转房是女方的一种耻辱,从思想上就禁锢了她们的权利,都是因为没有受教育所赐。

(二)地位方面。在顶替和转房中夫家人意识上总认为“媳妇是用钱买来的”。只能作为传宗接代的“工具”和整理家务的“保姆”,她们被剥夺了参加社会生产劳动的权利,她们的劳动变成为单纯的家务劳动,根本没有社会意义,被视为丈夫的“附属品”,毫无自由和尊严可言。

对于彝族女子的遭遇我深表同情,同时也为此感到非常气愤。同情的是封建的彝族人们不看好彝族女子,她们处于被歧视、被忽视的地位,她们有想法不能说,有思想不能释放。气愤的是她们的懦弱,不敢反抗于肆意强加在她们身上的不公平,面对她们不想做的事或不愿意做的事,她们总是委屈的点头,不敢说出自己的观点,也不敢说出想法,怕被否定、被批评。

四、结束语

转房习俗是彝民族的民间文化之一,不管是多么悠久的文化,首先都要考虑它存在的价值,如果没有任何的存在价值且还会起反作用的文化就应该立刻停止它的存在,转房是落后的习俗,了解、认识它当然可以,但应该以正确的目光、科学的态度、进步的眼光来看待它,不能提倡或推崇其在民间肆意流传,文明人要文明对待事物,可以不扼杀,但绝不能提倡,就让它在岁月的流逝中慢慢消失。

参考文献:

[1]罗自强主编,凉山彝族文史资料专辑[G].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0

[2]徐铭,凉山彝族传统社会中社会结构的变迁[J].凉山民族研究.1993:27

[3]四川省编辑组,四川省凉山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综合报告)[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5:22-23.

篇4:凉山彝族的传统丧葬习俗介绍

彝族是我国历史悠久, 人口众多的古老民族之一。它独特的舞蹈语言和异常鲜明的民族特色, 成为我国舞蹈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彝族的传统舞蹈是彝族民间文艺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彝族当地人称舞蹈为“bieqie” (别切) , 将之汉译, 意思是“跳动”或者“跳跃”。这里他们把舞蹈成为“别切”, 是与这种舞蹈本身的形式是密不可分的。就目前大家的普遍认识来看, 其舞蹈动作主要集中在脚上, 其次才是手上动作和扭腰转圈。它们这些特点, 可能与彝族人披披毡、还有察尔瓦衣饰着装有关。凉山彝族传统舞蹈在内容上丰富多彩, 如狩猎舞、放牧舞、风俗舞, 还有手帕舞, 斗牛舞等等。种类繁多, 不一而足。

对于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的分类, 笔者认为可以分成两类:非特定时空背景下的舞蹈和特定时空背景下的舞蹈。因为经过调查和研究, 在凉山彝族传统舞蹈中, 很多形态都是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进行的。那些歌舞与古老的宗教信仰、传统礼仪相互交织在一起。什么场合跳什么舞, 如何跳, 都是按照功能和礼仪的要求。所以说, 舞蹈的内容和形式、功能都与特定的时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同时, 不能简单就这样归类, 在这两点之下, 还可以具体细分。

非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舞蹈可分如下几种主要类型:自娱舞

充分挖掘本地文化资源, 彰显中堂文化特色。要围绕龙舟特色文化品牌做文章, 一要办好一年一度的龙舟文化节, 包括经常举办全国性龙舟赛事, 围绕龙舟特色文化制定五年规划, 在这个五年规划里, 要集中打造具有本土意识的文艺“五个一”工程, 即:一部大戏 (龙舟题材的原生音舞诗画) 、一部电视剧、一部长篇小说、一部图文并茂的大型龙舟资料书籍、一座龙舟博物馆, 吸引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二要深入研究龙舟文化。要通过建设龙舟博物馆, 举办龙舟文化研讨会, 出版龙舟文化资料书籍, 创作龙舟文化文艺作品等扩大影响, 提高知名度;三要通过龙舟文化品牌, 促进生产要素的聚集。以龙舟文化为龙头, 聚集众多的龙舟品牌生产要素, 打造一批以龙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产业集群。聚集众多的生产要素开发旅游及相关服务业, 如民俗活动, 包括吃、住、行, 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四要挖掘中堂龙舟文化资源潜力, 逐步形成集文化开发、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民俗风情为一体的文化产业园和产业带, 使中堂成为文化特色浓郁、文化产业发达、文化人才汇聚的文化大镇。当然, 这些做法很大程度是商业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 千万要注意不能丢掉原汁原味, 否则, 这一民俗文化将会失去原有的价值和意义。

确立发展龙舟特色文化产业, 需要镇委、镇政府下大决心, 并在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 促进龙舟文化产业发展。一是加大政策机制建设, 用好文化产业政策, 为文化产业营造发展环境;蹈, 游戏舞蹈。而特定时空条件下的舞蹈可分为节日舞蹈、婚事舞蹈、丧事舞蹈和祭祀舞蹈等。所以具体来讲, 彝族传统舞蹈的分类按照两个大的标准, 具体可分为以上六种。

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的地域分布, 总括来说, 布在腹地和边地, 腹心地区包括现在的美姑、昭觉、普格、金阳、布施等县。这些地区普遍缺乏与外界的联系, 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了自身地理原因外, 还有较浓厚的历史原因。简言之, 这一地区的彝族传统舞蹈能在不受外来问候的影响下自然传承, 并由此保存了传统的特点。传统舞蹈分布的另一个就是凉山边缘地区, 包括盐源县、金阳县等。地处边缘地带的彝族, 同汉族及其他民族相杂居, 所以, 这一地带的彝族在问候上, 受到了其他民族文化的印象, 所以在其文化中融入了一些其他民族的文化因素。

二、凉山彝族传统舞蹈的发展现状与加强保存的意义

(一) 发展现状

新中国建立以后, 彝族舞蹈艺术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诞生了很多有代表性的颇具特色的彝族舞蹈。比如舞蹈《阿哥, 追》表现了彝族人民的勤劳智慧、淳朴善良的民族性格, 还有《凉山巨变》, 它用一种民族舞蹈的形式, 反映出彝族人民生活上发生的巨大变化。可以说, 20世纪的中叶几十年, 是梁上彝族舞蹈的大发展时期, 《东方红》广为全国人民熟知, 它是中国优秀舞蹈的集大成者, 其中的《情深意长》片段就是《东方红》中的十分优秀的一段。凉山彝族舞蹈发展进入新一个时期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解放了思想的文艺工作者, 再次深入生活, 创作了又一批深受群众喜爱的舞蹈作品, 涌现出新一代彝族舞蹈家。代表作有《表妹》、《妈妈的儿子》、《五彩云霞》等。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 彝族舞蹈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 但是在这个时刻发生急剧变化的现代社会, 面对我们的传统彝族舞蹈艺术, 它面临着一系列的冲击和考验。它在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 它面临着自然消亡的危险。我国有句古语:“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各民族传统舞蹈的存亡所含的道理同样如

二是完善工作运行机制, 提高对文化产业的认识, 形成文化产业的工作合力;三是尽快制定该镇龙舟文化产业规划, 把龙舟文化产业园建设纳入镇委镇政府议事日程;四是大力扶持涉及龙舟文化产业的企业发展 (如龙舟制作、龙舟工艺品生产等) , 催生一批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龙头企业和企业集团, 增强文化产业的集群效应;五是加快龙舟文化名镇建设, 营造龙舟文化产业氛围, 搭建龙舟文化产业发展平台, 拓展龙舟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存空间。

作者简介:

张波, 1987年毕业于延边大学中文系。先是在吉林省敦化市文化馆工作, 目前供职于广东省东莞市中堂文化广电服务中心任副主任, 副研究馆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 现已发表小说、散文等近百万字并多次获全国、省、州各类文学奖。已出版文集《红雪》 (该文集获吉林省延边州政府金达莱文艺奖) 、《女人熟了》、《往事风流》、其传略辑入《中国当代青年作家名典》、《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张波从2005年开始对中堂镇开展的“龙舟景”民俗文化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搜集整理有关资料, 并撰写了十几万字有关中堂“龙舟景”历史沿革、开展龙舟民俗文化活动过程的研究文章, 其中有的文章发表在《中国文化报》、《安徽文学》等报刊杂志上, 对中堂龙舟景民俗文化活动的宣传、介绍起到了很大推动作用。

此。因为很多的舞蹈形态都是依托与一定的生态环境中存活, 当它依赖的生态环境小时, 就意味着消亡或改变它的面貌、功能等以适应新的生态。消亡的姑且不论, 就适应新生态来讲, 很多形态将转化为新的形式, 演变为新形式还好, 但是同时, 如此多的形式将要消失, 实在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那么, 随着时代的向前发展, 很多的传统舞蹈之前衣服的生态环境就有可能消失, 比如居住条件城市, 城市现代化, 就很可能使得一些民俗消失, 那么依托与这种民俗的舞蹈将极有可能随之消失。 (1凉山彝族自治州概况) p289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5 11月)

第二, 面对被取而代之的现实。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 我们打开了国门, 涌入我国的不仅有西方的物质文明, 而且还包括大量的精神产品。比如当时的“霹雳舞”、“迪斯科”等等就曾在我们社会风靡一时。我们在思考, 这样的情况是否有可能再现, 当广大人们对本民族的舞蹈失去了兴趣, 那么流传于民众中的舞蹈就可能失传, 而作为我们传统舞蹈的彝族舞蹈, 就将在这种背景下难保昌盛。曾有一位学者这么讲, 大意是:当电视通, 公路通, 对于一些保存浓厚传统文化的地区来说, 也就是它们自身消亡之时。虽有夸张, 但是也无不依据。

第三, 面临着兴趣的转移。也就是随着时代的发展, 人们的兴趣可能随着日益发展的物质文明, 人们得兴趣可能会发生转向, 其他的娱乐形式有可能代替传统的舞蹈。如果真的发生如此转移, 传统舞蹈的传承也面临同样危机。

(二) 保存彝族传统舞蹈的意义

第一, 文化意义。众所周知, 我国广大西部提取有众多的特色民族文化, 他们的历史文化深刻印在岩画上, 出土文物上等。其实, 在他们的舞蹈文化血液里也同样流淌着先民们的基因。所以, 我们可以从他们流传的舞蹈文化中, 窥得历史文化。我国各民族舞蹈文化, 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各具特色。一方面表现出不同民族特色, 另一方面呈现出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并且还表现出不同文化生态的特征。这些特色、特点都在漫漫历史岁月中形成并且延续至今。因此, 它在文化史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

第二, 经济意义。这些具有特色的传统舞蹈文化, 它可以成为了一种文化资源。在我国云南, 每年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他们都被那里独具特色、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所吸引, 对于我们各民族的传统文化, 不仅可以作为精神价值去操作, 更可以将之作为经济资源去开发。这样, 我们就能在经济与社会效益双层面都取得收获。

第三, 基础意义。各民族传统舞蹈, 都根植与民众具体的生存环境、生活习俗或者宗教信仰中, 与他们的具体生活密切相关。随意传统舞蹈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有独特的民族风格, 同时, 民众在漫长岁月中, 以丰富多彩的生活为基础, 创造出了多姿的舞蹈形态。因此, 这种浓厚的多样性, 能成为我们继承、发展民族舞蹈文化的基础, 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它可以成为发展本民族当今舞蹈文化的基础。

三、彝族传统舞蹈的保护方法建议

第一, 自然传承。传统舞蹈要存活, 需要一定的生态环境, 如果有了相应生态环境, 就能够在其中存活下去。所以, 生态环境就成为了使得它们得以存续的重要前提。从历史上看, 有很多民俗的确有着比较强的稳定性, 就是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变革, 也不能使得这种味道的态势发生改变。即使是有外来文化的冲击也难使他发生变化。然而如果人为加以干涉, 这种稳定行就会发生变化。所以, 对此, 我们应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不横加干预其宗教习俗, 。

第二, 人为保护。建立凉山非物质文化传序机制。比如, 定期不定期开展命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荣誉活动, 并借鉴国外的做法, 比如韩国由国乐院专门保存流传下来的民间音乐和舞蹈等。同时, 在多处地方车里民俗纪念博物馆等等。对于有志于传承或者保护传统彝族舞蹈文化的人们, 给予它们一定程度山优厚的待遇, 要非物质文化传承者意识到自身的责任, 主动肩负起传承的重任。对那些有代表性, 并作出重大贡献的传承人或者传承单位, 给予精神与物质结合的奖励办法, 同时完善培养和使用机制。

还可以加强彝族舞蹈的教学, 重视培养彝族舞蹈人才。彝族舞蹈的继承和发展, 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舞蹈人才, 特别是培养彝族本民族的青年舞蹈工作者。

第三, 在运用中保存。也就是要加强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因为一中艺术形式的确定, 与这种艺术形式有无代表做有直接的关系, 但是和其他民族舞蹈相比的话, 彝族舞蹈在代表作品上相对缺乏。所以, 我们要在保存传统的基础上, 更加重视推陈出新, 将保存和运用紧密结合起来, 让保存是为了运用而去保存, 运用是在所保存形态基础上的运用, 使二者相辅相成, 形成良性互动关系。而在这种创新中, 我们要注意, 适应人们需求, 同时呵护舞蹈艺术的发展规律, 要按照便于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创作, 同时必须保护原有的动作韵律, 大胆吸收又要谨小慎微, 不可盲目求新而忽略内在精神和自身特质, 否则就有可能背离人民的需求, 偏离发展航向。

第四, 重视法律作用。这是对传统民族舞蹈予以保护的强制措施, 如果单单靠强调其重要性来号召, 可能取得不了相应的效果, 笔者认为, 对彝族传统舞蹈的保护, 国家应道制定相应的法律条文, 使得这种对传统舞蹈的保存实现有法可依, 给这种保护共做一把法律上的保护伞, 这样更能避免他们遭到破坏。

四、结语

彝族传统舞蹈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时代的发展使得他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种传统舞蹈在现代化的过程中可能失传的可能性, 不断提高对保护彝族传统舞蹈意义的认识, 在这样的基础上, 不断采取有效措施, 使得它们得以保存, 并促进创新, 增强活力, 为繁荣民族文化做出些许贡献。

摘要:在中国社会大发展的当下, 因为以汉族为主要民族成分的广大东部地带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领域已经成为如今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最发达也是发展最快的地区, 但是, 与此同时, 那些集中于西南, 相对偏远地区的凉山彝族则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加上当地群众大量外出务工, 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物质与精神生活, 造成了凉山彝族文化在很大程度上被外民族化, 自身的特色正在不断消解。而凉山彝族传统舞蹈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在这种背景下, 很有必要对现在的彝族传统文化的发展状况做个梳理, 并对如何保护给予相当的重视, 迫切地需要从各个方面做好保护工作。

关键词:彝族传统舞蹈,现状,保护措施

参考文献

[1]沙呷阿依.《凉山彝族民间舞蹈的特点与发展》[J].演艺罗盘, 2004年5月.

[2]《彝族民间歌曲选》[M].四川民族出版社, 1989.

[3]罗曲.《京山彝族传统民间歌舞》.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J], 2001年10月.

[4]张师勋.《韩国传统舞蹈研究》[M], 一志社, 1977年版.

[5]王昌富.《凉山彝族礼俗》[J], 四川民族出版社1994年版.

[6]乌兰杰.蒙古族古代音乐舞蹈初探》[J].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

篇5:凉山彝族的传统丧葬习俗介绍

1 城镇化发展概述

1.1 城镇化的定义

城镇化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相异的解释。从历史视野追其根源可知,“城最早的含义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的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变为防御敌方侵袭。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镇,所谓“有商贾贸易谓之市,设官防者谓之镇”(乾隆《吴江县志》卷四)。现代的城镇化概念,其城指城市,是某个领域政治、经济、文化等综合方面的核心行政区域,只有在空间、物质、人口等方面达到一定条件后,并经国家批准后方能成为城市。镇指乡镇,是行政区域的低级单位,是城市的下属机构,通过对乡镇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构建,能加速城市经济的繁荣及和谐发展。城镇的定义在历史时代发展及国民经济加强的双重作用下,其内涵与外延不断得到演变和拓展。城镇化是城与镇的循环改革及升华,是民众生产生活的所需,是政府领到地位的主导,是国民经济增强的核心,更是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改革前进步伐的阶梯。

1.2 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随着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江村经济》的问世,我国城镇化建设陆续拉开了序幕。在工业化、信息化、科技化等不断强有力地推动城镇化的过程,我国城镇化发展进行着前所未有的演变与革新。在2006年中国地产金融年会上,有专家已经提出:“截至2005年底,我国的城镇人口为5亿6千万,城镇化率为43%,如果按每年提高0.8%计算,每年将新增城镇人口1000万到1300万。”[3]据相关人士推测,“到2010年我国的城镇化将达到50%左右,城镇人口将达到7亿人左右,城镇建成区面积将增加到7.3万平方公里。”[4]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我国民族地区城镇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在西部10个省区中(重庆市除外),城镇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8.3%)的有内蒙古(34.5%)、宁夏(31.1%)和新疆(31.8%)三个自治区,其中内蒙古的城镇化水平在全国城镇化水平排序中居第8位,其余省区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广西、四川和青海的城镇化水平也分别达到了20.1%、20.3%和24.4%”[5]。民族地区实施城镇化能促进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更能体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的“向心力”与“亲和力”。西部大开发以来,我国西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优化性改变。但同时,由于西部整体经济水平实力的发展规模限制,加上西部贫困人口占据了全国总人口的54.7%之多。因此,其城镇化建设仍然处于萌发状态。其主要表现为“西部城镇数量较少,全国668个建制市,西部仅有160个,只占23.9%;西部城镇体系发育不全,缺乏大城市,中小城镇尚处于起步阶段,吸纳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6]在西部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大背景下,四川省城镇化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然而,作为西部少数民族人口众多的四川,在某种程度上无意与有意之中就受到了种种条件的限制与束缚,致使四川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在进退之间徘徊与发展。

2 凉山州城镇化发展中的传统体育文化

2.1 凉山州城镇化概况与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

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部,辖西昌、德昌、木里藏族自治县等17个县市、616个乡镇,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和四川省民族类别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州总人口415.48万,其中彝族181.55万,占总人口43.79%。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与建设,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国民经济、基础建设、人民生活水平以及各项社会事业上都取得了成就。凉山是一个资源十分富集,开发潜力巨大的地区。近年来,凉山州被四川省委、省政府确立为“攀西资源综合开发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凉山州的现代化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凉山彝族作为极具特色的少数民族,在生产生活劳动中逐步形成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项目。传统体育是彝族文化的载体,是彝族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石。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从历史考古学发现的各种壁画、青铜器以及史料中反映了古代彝族的一些传统体育活动记载。从彝族生产生活的不断革新过程中可以看出传统体育文化是当时民族文化的缩影与见证。其次,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多彩。彝族传统体育种类繁多,“羌族的体育活动大致可以分为智能、踢打、投掷、托举、体能、竞速、合中、制胜、角力、技艺、游戏、跳跃等。”[7]如反映智能游戏的金骨牌,反映竞技类的摔跤和推杆等等。第三,传统体育与文化相互融合。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状况。其体育文化因素中融入和包含了宗教信仰、风俗、军事、文化、艺术等内容。最后是彝族体育具有参与者普遍的特征。彝族传统体育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共同发展与进步,传统体育是民众精神生活的象征,更是物质生活的代表。它既能带给民众精神上的享受,又能促进生命的延续。因此,彝族传统体育是当地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彝族民俗活动中的重要内容。

2.2 凉山州城镇现代化与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困境

城镇化的发展推动了凉山州的经济发展,现代文化因素的融入对于凉山州传统体育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如以火把节为主题的融民俗文化与传统体育为一体的节庆活动,对于当地传统体育的对外传播与发展以及振兴地方经济都产生了积极作用。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传统体育文化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石,又是宣扬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名片。随着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全球化,旅游业将表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彝族传统体育文化受旅游业的作用及影响更加趋于统一与和谐,其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促进经济飞速发展。彝族具有历史文化悠久、地理环境优越、民族风情独特等特点。伴随着四川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以及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加上当今人们审美观的逐步改变,彝族上至天文地理下至民族风情都成了增长经济的有效手段。其次,促进民族文化继承与发展。四川以民族文化为代表,彝族比较有代表性的节庆活动是火把节,火把节把传统体育项目和民族文化归结在一起,共同演绎着彝族历史民族文化的回归。第三,促进中西方文化和谐构建。自中国加入“WTO”后,中国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特别是中国的民族文化。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各国友人都纷纷来到中国,去体验彝族的传统体育文化。与此同时,西方文化也相继传入中国,从而使彝族民族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融合,使两者达到了一种和谐与进步。

城镇经济的快速腾飞,虽然促进了四川凉山州经济的增长,提高了地方综合经济实力。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凉山州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却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用。社会文化是传统体育赖以生存的文化环境,在特定的地域传统文化地理土壤中,凉山州传统体育得到了发展与传承。然而,由于城镇化的发展和现代文化的冲击,人们传统理念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传统体育所彰显的传统文化价值与内涵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因此,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直接影响当地的体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娱乐文化、建筑文化、节庆文化等,致使当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空间受到了挤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矛盾张力加大。“经济结构的改变导致了社会文化基础的嬗变,因社会文化基础变化而带来的传统文化结构则成为影响和左右民族传统体育发展重要因素,民族传统体育因文化根基的逐渐丧失而出现暂时的浮冰效应。而这种现象和效应对于振兴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是尤为不利的。”[8]在现代化经济社会的发展背景下,人们的思想意识、核心价值观念发生了转变,从而加速了当地传统体育文化的消亡及搁浅。现代文化的融入必然冲击着具有文化传统的体育文化,这种融合与发展又表现为一种体育发展的文化困境。因此,在城镇经济化发展的同时,凉山州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3 城镇化背景下凉山州彝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

3.1 传统体育文化的回归

传统体育做为构成彝族民俗文化的重要内容,传统体育文化具有传承民族文化的功能。在当今现代化时代的背景下,传统体育更加注重个别文化的彰显,需求文化的回归,通过体育文化来彰显一种本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诉求。

火是彝族民族文化的象征。火把节是彝族当地文化、体育、宗教、经济等的综合体现,火把节促进了当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彝族传统体育在一定程度上被赋予了火的特性,其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其一,火把节给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了生存空间。彝族火把节中带有大量的民俗体育活动内容,火把节的存在,使彝族传统体育在民俗文化活动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并伴随民族文化而共同延续。其二,为现代体育提供丰富的借鉴。传统体育有其独特的娱乐性、文化性、参与广泛性等特点。现代体育重视个人展示,并在“更高、更强、更快”的奥运体育思想影响下,表现出极大的个人主义和功利性。随着传统体育文化的介入,现代体育也被注入了生机与活力。其三,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的对外传播。彝族是火文化民族,火是当地民族的生命之源,是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代表。随着现代文化的引入,彝族传统体育文化正在通过民俗节庆向外界进行广泛传播。这种民俗体育的传播与彰显,并非是一种传统体育技术的展现与表演,而是彝族民族对自己文化的呼唤与理性思考,是民族传统文化回归原点的启示。

3.2 优化体育文化与社会融合的新拓展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及民族地区城镇化的不断加快,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将步入新的发展之中。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语境下,新的经济文化发展模式将会对民族城镇化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不断使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与发展。

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的民族文化瑰宝。经过长期的历史变革,诸多民族文化变迁或嬗变,其民族文化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都发生了变化。为了适应未来新的发展趋势,更好地传承与发展,优化传统体育文化,使优秀的民族文化得以发展与继承,已经是历史赋予的新职责。在现代化语境下,去思考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实施现代化背景下的文化优化发展,对于传统体育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既能保护民族文化的传承,又能在本质特征上剔除文化糟粕,使优良的民族文化得以呈现,使之更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而加快传统体育文化的走向世界。

城镇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建设的客观表现,城镇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步入新时代环境下,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构建与完善,外来文化对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在现代体育与传统体育的双重张力下,民族地区的传(下转第84页)(上接第73页)统体育如何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当期民族传统体育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拓展。在未来新形势下,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必然要与社会发展相融合,不断拓展文化内涵,传统体育与现代文化因素相结合,成为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文化的主要支撑内容,使传统体育文化逐步完成从传统到现代化发展的转变与拓展,最终促进其自身的现代化发展。

4 结语

城镇化是民族地区在新时代语境中彰显自身实力的客观体现。在民族地区城镇现代化进程中,由于现代文化因素的融入,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生存空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作为彰显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传统体育在现代化发展背景下,其体育发展出现了暂时的文化困境。在当今现代化时代的背景下,传统体育表现为一种需求传统文化的回归,通过体育文化来彰显一种本民族对传统文化的诉求。凉山州彝族传统体育将在文化回归与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拓展中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澜.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19-20.

[2]张永贵.十一五时期我国城镇化战略[J].中国经贸导刊,2004(19):47-50.

[3]未来20年仍是房产业黄金期房价将继续上升[R].中国证券报-中证网,2006-10-24.

[4]刘勇.“十一五”时期中国城镇化若干战略问题[J].上海城市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17-19.

[5]冯尚春,张永山.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落后性与发展方式选择[J].贵州民族研究,2005(5):65-68.

[6]首届中国西部农村城镇化论坛在贵州开幕[R].2007-3-30.

[7]龙正印,卢永雪.羌族体育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1):90-92.

篇6:凉山彝族的传统丧葬习俗介绍

昭觉县是中国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2699平方公里, 下辖7个工委, 41个乡镇。2004年人口23万人, 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 依洛、什扎、所地三大方言区的彝族人民在这里安居乐业。“不到昭觉不算到凉山”这是许多外地人的感慨。此话一点也不为过。因为昭觉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县, 彝族人民古朴神秘、多姿多彩的民情风俗与人文景观在这里汇聚、展现;因为昭觉曾是凉山彝族自治州的首府所在地。来自五湖四海的各民族兄弟在这里和睦共处, 谱写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业。特殊的地理、历史、文化使昭觉成为了解凉山的窗口。

洒拉地坡乡隶属于昭觉县, 洒拉地坡乡位于县境西南部, 距县城37公里。面积87.2平方公里, 人口0.5万。洒拉地坡乡北端是普雄火车站, 南临布拖县, 东接美姑县, 西连州府西昌, 是凉山东部的交通枢纽和重要物资集散地。此地的彝族婚恋习俗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二、昭觉县洒拉地坡乡传统婚恋习俗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有着极其严格的婚姻制度。彝族因其社会传统的缘故, 婚姻有其特殊的规矩, 这些规矩以家支组织为起点, 支配婚姻关系, 并控制亲属团体的形成。这些婚俗制度概括起来大致如下:

1. 恋爱自由, 婚姻不自主

彝族因居住地区和支系的不同, 婚恋呈现五彩缤纷的状态, 某些彝族姑娘到了十五、六岁, 便可以与钟情于他的男子在“姑娘屋”里过自由的生活, 当正式结婚时, 婚前所生的孩子不会受到社会的歧视, 但是在缔结婚姻时要通过双方父母。在表面上看, 彝族青年是生活自由恋爱的气息中, 一旦涉及到选择终身伴侣的时候还是得靠父母的包办, 可以说彝族男女青年的这种恋爱不是现代意义上的自由恋爱, 实质是一种在包办婚姻前, 让青年男女在婚前充分享受社交自由、恋爱需求的尽情释放, 以维系人性需求和社会规范的关系。尽管他们可以在社会提供给年青人进行社交、恋爱的场所活动, 可以与自己爱慕的异性相识、接触、赠送香包、腰带之类的信物, 但是最终是否缔结成夫妻二者并不相关。

由包办买卖婚姻逐步向自由婚姻过渡包办买卖婚姻是彝族奴隶制婚姻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之一, 同时包办买卖婚姻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一婚姻制度的落后本质。有的父母在孩子只有几岁的时候就把婚事定下来了。长大以后无论男女双方志愿与否, 都要强迫他们无条件地结婚。如果有反悔, 就必须赔礼道歉, 并由反悔的一方支付一笔很大的礼金给对方。此外, 如果反悔的是男方, 那么已经支付给女方父母的身价钱一概不退。如果反悔的是女方, 除了给赔礼金以外, 还对所收的女子的身价钱“次卜尼牧”退还给男方的父母。所谓买卖婚姻, 是指男女双方的父母在给子女定婚的同时, 经双方协商确定女子的身价钱, 由男方的父母支付给女方的父母。在旧制度下, 把人作为商品来进行买卖活动, 却是“天经地义的”。

2. 民族内婚与等级内婚

所谓“民族内婚”, 是指彝族只能在本民族内部互相通婚, 不准与彝族以外的任何民族通婚。这一规定从表面上看, 好象适用于所有的彝族, 但实际上是用来限制白彝中的曲诺婚姻的。其原因是黑彝奴隶主是自称血统纯净而高贵的人, 所以他们不但不愿与外族通婚, 而且在本民族内也只能在黑彝等级内通婚, 此外白彝中的阿加和呷西是没有婚姻支配权的, 他们的婚姻是由奴隶主决定婚配的。因此, 在解放以前, 广大彝族受到习惯法的威胁, 始终不敢与别的任何民族通婚。强调“民族内婚”, 虽然有利于巩固奴隶主的统治地位, 但是给促进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彝族人口素质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极大地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 实行姑舅表优婚制

彝族婚姻以姑舅表婚视为最理想的婚配对象。长此以往, 形成姑舅中表和从表或交错从表的双向联姻关系。姑家的女儿要优先嫁给舅家的儿子, 姑母的儿女, 生来就是舅舅的儿媳妇、女婿。如果姑家没有征求舅家的意见, 私自将女儿他嫁, 舅家有权出面交涉, 并向聘方索取一定的钱财作为开口金。反之, 舅家之男对于姑家亦有优先权。“姑家要舅家的女儿, 不费什么力气。”婚姻的缔结, 一般男女在10岁左右, 即由父母做主, 选择配偶。男方请人做媒说亲, 并请毕摩 (祭司) 占卜算命, 或“看猪胆”定亲 (即把猪杀了以后, 取胆、胰看吉凶) , 以猪胆黄大, 胰脏肥重为吉, 反之则凶, 凶兆往往导致婚事不成。如获吉兆, 女家接受聘礼, 即算订婚。

4. 实行姨表不婚制

严禁姨表和兄弟姐妹间通婚和发生两性关系, 姨表亲则视为亲兄弟姊妹亲, 通称:“麻兹尼姆”, 不准联姻。彝族谚语说:“再缺粮食, 甜养苦养不能同吃;再缺衣裳, 山羊皮绵羊皮不能合穿;再缺配偶, 兄妹不能结婚。”这里所说的兄妹, 不仅指同胞兄妹, 而且也包含着姨表兄妹在内。在小凉山彝族的观念中, 对亲戚关系, 应以母亲的关系为根据。姨母等于母亲, 姨表兄妹等于同胞兄妹, 差别仅仅在于没有同在一个家庭中生活, 故严禁通婚。

5. 实行转房制

失去丈夫的妇女必须转嫁给夫家的兄弟或三代内本房的其他男子。如果平辈中无人接房, 则转嫁晚辈或长辈。转嫁从不征求遗孀本人的意见。在诺合、曲诺等级中, 死去丈夫的妇女, 如有生育能力, 且子女未成年, 须转房。转房是家庭和家支内部的事, 由男方的父兄同家支头人商定即可。转房次序是, 先转给胞弟, 次及亲房, 再次远房, 还可转给辈份不同的亲人。彝谚称:“兄死弟在, 牛死圈在”。如夫家不按习惯法规矩转房, 女家则视为耻辱, 可以将该女接回娘家另嫁, 从而导致两家兴师问罪, 从此不通往来。男方家如实在无恰当转房对象, 此妇才可另外改嫁。彝族妇女夫死不论几人皆可继续转房, 男子妻死也可续弦, 或娶外族少女, 或纳族内寡妇, 只要是彝族, 无论男女, 一生皆有伴侣, 无鳏寡之说。

三、昭觉县洒拉地坡乡传统婚恋习俗近代新变化

1. 由买卖婚姻向自由婚姻过渡

据调查, 解放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甘孜彝族逐步由包办买卖婚姻向自由婚姻过渡。对于包办婚姻而言, 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和实施, 各级党政机关、司法部门大力宣传婚姻法。使广大彝族青年男女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不断增强, 他们明确地给父母提出“现在是新社会了, 请你们不要再干涉我们的婚姻了。”作为当父母的也慢慢地认识到, “现在世道变了, 再也不能坚持老一套了。”因此, 包办婚姻在彝族地区逐步失去了市场, 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基本上没有包办婚姻了。在一般情况下, 确定青年男女的婚姻关系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是直接由青年男女互相恋爱结婚。二是由父母给子女物色对象, 并且让男女双方互相见面, 相互了解情况后, 他们觉得如意, 就定婚, 如果双方都不同意或者其中有一方不同意就不确定婚姻关系。总之, 现在父母再也不会未经子女的许可就给子女确定婚姻关系了。笔者在昭觉县洒拉地坡乡调查当地彝族的婚姻形态时有意识地问当地的中、老年人, “你家准备好久给儿女找对象?”他们的回答是“让他们自己去找, 现在不需要父母操心了, 歌厅、舞厅是他们最好的媒人。”由此可见, 在几千年漫长历史中形成的传统习惯在几十年内就能得到如此大的改变, 这不能不算是一个民族觉悟和觉醒的表现。但是不排除买卖婚姻还有一定的市场。

2. 姑舅表优婚制的新变化

解放以后甘孜州彝族又怎样认识和对待姑舅表优先婚的这一婚姻习惯的呢?据调查, 从解放以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这一时期, 在甘孜彝族中除了少数接受高、中等教育的人对姑舅表优先婚的认识有所改变以外, 其余绝大多数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基本上没有什么改变。因此, 婚姻习惯也基本照旧。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 由于婚姻法的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 计划生育部门大力宣传优生优育的知识等, 经过多渠道, 多层次的宣传教育活动, 使广大彝族人民对亲姑舅表结婚的认识有所改变。最根本的原因是彝族人民的文化水平提高了。所以当前近亲结婚的只有极少数人了。但是由于民族习惯和民族感情等方面的原因, 广义范围内即相隔四、五代以上的姑舅表互相通婚的情况还是比较普遍的。

四、结语

凉山人民用婚姻来加深民族之间的了解, 消除民族之间的隔阂, 增进民族之间的友谊, 从而牢固树立谁也离不开谁, 五十六个兄弟民族是一家的思想, 据不完全统计, 50年来, 全州彝族青年不顾父母、亲人的反对, 通过自由恋爱结婚的家庭已超过10万户。其中, 与外族结婚的超过2万户, “高攀”与“下降”结合的8万余户。这是凉山人民走向文明进步的最好见证。

摘要:彝族是全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 也是支系最最多的少数民族之一。洒拉地坡乡位于昭觉县西南部, 那里的彝族婚恋习俗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高的研究和探索价值。本文以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彝族婚恋习俗文化为研究对象, 对其男女婚恋的传统婚恋习俗以及近代的新变化进行阐述;分析昭觉县洒拉地坡乡彝族婚恋习俗文化所受的外来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彝族,婚恋习俗,彝族文化

参考文献

[1]伍精忠.凉山彝族风俗[M].四川民族出版社, 1993.

[2]李晓霞.中国各民族间族际婚姻的现状分析[J].人口研究, 2004.

上一篇:基于二元语义多属性群决策的灰色关联分析法下一篇:小学高年级优秀作文